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311|回复: 3

现代生活方式与中医四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9 1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生活方式变化飞快。其变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分不开的。比如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你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没有人能够阻挡这种趋势和潮流。还有移动通讯还有物联网等等。寻医问药看病治病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所以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意味着人们看病治病的方式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宅,就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或态度.喜欢宅的人其生活所需大多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这是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看病治病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所需,可否通过网络实现?网诊或者叫远程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诊疗模式成为可能,也是一种已经存在且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如果网诊的快速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那么相比西医诊疗条件的局限性,中医更有优势。中医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是个新课题。中医诊疗,注重四诊合参,网诊最大的问题是脉诊,因为病人不是医生,不可能较为准确的把脉象告诉医生。其他三诊通过网络交流基本可以解决。
  四诊对中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但可以有侧重,有些医生甚至可以不用脉诊就能诊病,他们的侧重主要在于问诊,在于与病人耐心细致的沟通。有些医生侧重脉诊,凭脉断病,十中八九。但从现代生活方式的趋势以及自然科学技术的可替代性来看,重脉诊的医生受限制和影响最大。以后如果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把病人的脉象直接传输到医生的电脑上,这个问题当然也能解决,但也就失去了传统脉诊的意义,还得假以时日。所以,过分看重和依赖脉诊,恐怕并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如果能够避开这种限制,更多的在其他方面下工夫,或许也能事半功倍。
   从西医情况来看,问诊是现代医学最不能被仪器替代的。中医来讲,望闻问切四诊,也只有问诊不能替代(哑科除外)。影像技术,传感技术的日新月异,都能够最大限度的替代望闻切,但从与病人的耐心细致交流中获得疾病信息,却很难用其他方式来代替。这对中西医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诊疗环节。我的观点并不是要贬低脉诊的重要性,而是看到了脉诊的局限性,且从未来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问诊更加重要,无论生活方式怎样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怎样改变,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交流,来传递疾病信息是最主要的途径,而且也越来越重要,永远不可能消失。未来经济生活中,物流成本将决定商业的盈利基础。一个病人如果因为必须要把个脉亲诊而增加医疗成本,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我有个病人曾经到浙江上海南京北京江西等多处看过病,有次从徐州打车过来,光车钱来回就用了上千。我反复解释脉象不一定是最关键的,某些情况下没有脉象也能看病,但她仍然坚持要把脉。(记:这个病人看过很多经方医生,包括我在内,总体上来讲治疗效果不佳。有些对不起病人的感觉)。中医简便效廉是一直以来坚持的特色。在远程医疗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之际,不能不考虑病人在这个事情上导致的医疗成本的增加,额外的支出必将减弱中医优势。
    中医是否适合网诊,是个很好的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中医自身特点来看,似乎更加适合网诊。以前有句话叫三个指头走天下。那是指中医上门为病人服务,所以脉诊不受限制。现在医生如果基本固定在一处应诊,你不能叫病人走天下。但网诊却可以让医生或病人走天下。特别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对于一些病情相对稳定初诊后复诊的病人尤其如此。不能每次都面诊,脉诊就会受到限制。为了适应此种新变化,中医应该尽量摆脱对脉诊的依赖,努力做到在没有明确脉象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取得同样的疗效。大意是要做到有脉当然好,没脉也能行吧。
  那些宅男宅女能了解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更好,有了网络,这一点要做到不是没有可能。中医不能无视这一点,应该努力适应这种趋势,让网上购买医疗服务成为中医的可能。如果局限于亲诊局限于必须脉诊,势必影响让更多人接受中医,信任中医。反之,下好问诊工夫,则不受亲诊脉诊限制,同样可以完成中医诊疗,应该比较利于中医与时俱进。
    所以,四诊合参,侧重于问诊应该是中医四诊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由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凭脉诊疗的高手有很多,凭问诊疗的高手也不在少数。新的社会医学模式也提示与病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既着眼于临床诊疗,又兼顾人文关怀。那种只凭脉不需病人说一句话就能开方的,本来就不应该被提倡,。因为三个指头不能体现所有的中医内涵。至于脉诊的难以学习掌握和统一规范也是阻碍脉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继承和发扬的角度来看,提倡脉学未尝不可。但如果确实不能在脉学方面有更多进展的话,可以多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完全可以弥补脉诊的不足。学不学,学的好不好,看悟性,但确实不必强求,脉学不精,也有学好中医的可能。肯定,本人脉学必然欠缺,这一点无需他人提醒哦。
发表于 2013/3/31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望闻问切的切本来就在最后位,确认的作用,做到医生的话是一定要会的,不会,会误诊的吧。
发表于 2013/3/31 2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如果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把病人的脉象直接传输到医生的电脑上,这个问题当然也能解决,但也就失去了传统脉诊的意义)...楼主脉诊怎么可能用仪器代替呢?
发表于 2013/4/1 04: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诊, 病者能说出的是自知自觉的症状. 望闻, 也捕捉的是疾病的外在表现. 有些内脏的状态和病变, 不一定, 至少在某些阶段, 不一定会外在表现的那么明显. 这时候, 脉诊是能不能省略的沟通内外的桥梁. 简单的外感, 很多时候, 经验足够丰富的话, 可以省略. 三阴病就未必了. 四诊互相参照补充, 每一个恐怕都非常重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