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无奈之选?
中医不是“救命稻草”
现在,很多病人看病都是首选西医,直到发现效果不明显时,才想起找中医。“朱氏针灸”第三代传人、市中医院名誉院长朱新太表示,中医并非最后的“救命稻草”。
据介绍,中医虽然在癌症等绝症的治疗上有特殊之处,但毕竟不是万能的。一些癌症患者此时若经中医治疗,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许多疾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如糖尿病,在中医上被称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辅以食疗,即显效。
朱新太认为,不少人之所以会等到最后才去看中医,说到底,还是因为对中医缺乏了解,存在偏见。“自近代以来,中医学的发展一路坎坷,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社会普遍对中医学的信心产生了动摇。”
其实,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体系,并不是如偏见者所说的“伪科学”、“纯忽悠”。
中医只能看慢病?
急病抢救,也有独到之效
中医只能看慢性病,不能看急症,很多人对中医有这样的误解。朱新太认为,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西医能动手术,而中医不能。
其实不然!中医也有外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就属于中医外科的手术,这是中医看急症的有名例子。
此外,例如现在去针灸科,常能见到不少急性疼痛患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用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当然,完全治愈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它比止痛针更快,更有效。”
而且,中医并非不能急救,它在急病的抢救方面,也有独到之效,如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
中医疗效慢,西医疗效快?
治感冒,中药就快过西药
朱新太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现在,人们看中医,一般都是熬中药、扎针,看起来就比别人慢。
其实,中医也有比西医疗效快之处,中医界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关于感冒的治疗。感冒到医院打针、
输液通常得5—6天才能治愈。而用中药治疗,最快的喝完药后睡一觉起来就好了,最慢的也能在两天之内治愈。
而且治疗费用极为低廉,少则几元钱,多则20元钱。当然,中医在治疗多数疾病方面,确实要慢一些。朱新太说:“这也是因为中医要治本,比起只治标而言,难免需要一个过程。”
预防的作用大于治病?
中医重预防,但并非不能治病
预防,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治未病”,而且中医领域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意思是最好的中医在疾病未有时,就能开始治疗和预防。
朱新太说,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就不能治“已病”,或者说对“已病”的治疗效果就不好。事实上,前一句话的后面,还有两句,“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同水平的医生会在人生病的不同时间阶段治疗病人,这其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治疗注重以预防为主。但是,在治疗上也有自己的特色、特长,如前面所说的治疗癌症、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而不能因为句中说“下医治已病”,就认为中医治已病的手段不高明。
而且,“治未病”,也就是在健康未病态的时候,就进行施治,如今不仅是中医的最大特点,其实也是西医的最高目标。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是利用食物防病治病
这也是现如今很多开始重视营养、重视养生的人们所常见的一大误区。其实,两者大不相同。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原理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记者:罗苏奇 韩秋
来源:扬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