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色中药风波,揭开安徽亳州市的中药材产业困局的面纱。假药泛滥、土地被征,药农面临无地可种窘境,中国第一药市在16年里三易其主。华佗的故里正备受四方质疑。
除了假药泛滥,药都亳州还有诸多困局。
在亳州市南部新区战略下,当地的征地拆迁正如火如荼,临近城区的几个以药材种植为主的乡镇都将受到牵连,原本依靠种药为生的药农们将面临着无地可种的窘境。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药市在经营管理上广受诟病,导致市场多次易主,在即将迎来第三次搬迁之际,药市仍旧前途不明。
8000亩中药基地遭拆迁
2011年对中药材商们是一个寒冬。一路走低的中药材也给全国著名药都亳州亳州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雪上加霜的是,亳州张庄这个曾经的“牡丹村”正面临无地可种的窘境。
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盖连华向21世纪网介绍,张庄村现有耕地近8000亩,全部种植中草药,家家户户以此为生,亩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但就是这样一条被村民视为致富的道路,却即将被堵死。
“附近的几个乡镇(十八里、十九里、谯东)是亳州最主要的中药种植基地,我们村有近8000亩的土地都要流转拆迁,已经有6、7个像我们这样的村子已经拆好了。”盖连华表示。
在亳州当地,21世纪网看到张庄村村委会驻地拉起了“亳州市南部新区拆迁指导小组”的条幅。“这是政府专门派下来监督(南部新区)拆迁的。”盖连华告诉21世纪网。
盖连华提到的南部新区,是亳州市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亳州是一个新生城市,10多年前,还是隶属于阜阳的一个县级市,2000年才从阜阳划出来。”
虽然成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但亳州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同省的兄弟城市。为了缩小差距,2009年亳州市政府提出南部新区的规划,意欲再造一个亳州。南部新区建成后将成为亳州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这一战略下,亳州南郊的几个中药种植大镇难逃厄运。
“我们村的牡丹和白芍种植起码有50年历史了,是闻名全国的‘一村一品牡丹、白芍基地’,99年的时候温总理还来调研过,由此‘牡丹张庄’的名声不胫而走。”谈起历史张庄村党支部书记盖连华一脸自豪。
据亳州市药业发展局的数据,2011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04.3万亩,占全国1/10以上。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的有白芍、白术、牡丹、白芷等品种。主要品种白芍分布在十八里镇和十九里镇;牡丹分布在十九里镇;白术分布在谯东镇、五马镇和十九里镇。
而十八里、十九里、谯东正是这几个品种主要的种植基地。“尤其是十九里,白芍、牡丹、白术都有种植,恰好是此次征地的大户。”
如果土地被征,这些药农将无地可种。同时也会大幅影响亳州中草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中草药种植是需要技术和经验的,讲求精耕细作,亳州也就这几个地方中的多些,三个下属县种的并不太多,即使是种,最后也要拿到我们这里来卖。”药农张明亮告诉21世纪网。
“因为牡丹、白芍都要3-5年的生长期,如果单种这些风险太高,必须要套种一些行情好的当年期品种,收入才会高。没有种植经验,很难有好的收入,连卖都成问题。即使是大药企的那些基地也不一定种的过我们。像十八里镇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建基地的药业企业,2011年都有亏损,最少亏损100万元。”张明亮表示。
“你看那些企业都对外宣传有几千亩的种植基地,其实都是我们的,是为了应付检查和通过国家的相关认证。”
21世纪网发现的另外一个奇怪现象是:虽然亩均收入很高,但当地却罕有种植大户,大多就是自家的5、6亩地。“附近种植面积最大的一户有130亩,但是风险太高了,一亩地租金要900元,万一年成不好,会赔死的。”张明亮表示,“在没有大批成功者的情况下,他不会去尝试。”
而张的态度显然代表了他那一批药农的态度。在失去土地之后,当地药农的种地积极性并不高涨,而受此影响,亳州的地产药材大有下滑危机。
亳州药市16年3度易手
从1996年市场成立以来,亳州中药材市场就一直稳坐国内老大。2011年亳州中药材市场交易额达200亿元,中药饮片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日益壮大,问题也随之而来。假药泛滥、管理混乱让亳州药市备受质疑。16年来,亳州这个中国第一药市已经三易其主。
据一位药商介绍,市场最早是由珠海华侨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亳州工商局、亳州经贸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的。但是在以十多万的单套均价售出了部分商铺之后,开发商将剩下的地块直接转给了个人,由私人建造的商铺形成了今日的交易市场,也留下了日后管理上的遗患。
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部门由于体制上的差别,在管理上分歧很大,加上二者都缺少市场管理的经验。除了收取租金,市场管理更多的是靠商户的自我规范。
21世纪网在调查中了解,私人自建商铺的,这批人大多已不从事药材生意,转而靠出租商铺赚钱。
一个商铺被分割出租给了多个药贩,每户只有一个麻袋宽度的位置,而租金却越来越高;有的出租给了餐馆,有的出租给了药贩,餐馆和药铺比邻而居;商户随意在门前凉晒、切割中药;市场里还有人在摆摊卖工艺品等,整个市场显得混乱不堪。
“长期以来的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重收费轻管理,最终导致了市场上假药泛滥。”上述药商表示。
矛盾在非典时期集中爆发。平时只有4000多家药商的交易中心,一下子暴涨到3万多个摊位,一些不法药商利用辣椒秆、茄子秆等冒充藿香等防治非典中药材,大肆作假,获取暴利,这引起了政府的重视,2003年6月,亳州药市被勒令停业整顿。
作为整顿措施,亳州市政府撤销了交易中心管委会,组建了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意欲对市场进行公司化改造。
但此举措也并未让市场“起死回生”。非典之后,市场的摊位出租率、药材交易量逐渐下滑,靠收租金这一单一模式已不足以养活世纪国药公司,加上其拖欠市建行贷款3000多万元无力偿还。,当地政府开始为市场寻找买家。
2006年6月2日,在安徽省高院的主持下,江苏天地龙企业集团与亳州世纪国药公司几家股东正式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
在将中国第一药市这一金字招牌揽入怀中之后,天地龙公司曾表示要投入3亿元人民币用于中心收购、改造,重铸国内中药材第一市场的形象。
但显然,天地龙对亳州药市的改造并未成功,“除了收取租金,管理方并没有在市场管理上有所作为,过去的几年中,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依旧假药泛滥,屡禁不绝。”
4年之后,中国药都再次改换门庭。
2010年3月25日,康美药业与世纪国药公司股东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天地龙集团有限公司订立了《合作框架协议》,以1.68亿元收购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100%股权。
康美药业15亿砸向中药城
作为国内饮片企业龙头,康美的入驻让亳州可谓“喜出望外”。2011年1月11日,康美药业发出公告,获得亳州市政府23,462.50万元的扶持资金,大大超过了1.68亿元的收购价。
与此同时,康美药业抛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造城”规划——康美药业将投资15亿元在亳州重建一个交易市场。
根据规划,新建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是集贸易、会展、检验检测、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物流配送、办公、配套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药材集散中心,成就中药材产地、中药材流通、中药材下游的全产业链模式。
但对于康美药业的药都重建计划,当地药商并不看好,“康美也只是在收租金,并未有太大改观。”
根据康美自身的说法,自2010年4月收购老市场后,市场收入也大幅提升,单季收入1100万左右,其中租金收入1000万左右。
“虽然它是市场的所有者,但它和药商之间还有很大隔阂,在很多药商心目中,它就是个压大货(囤积大宗药材)的大户而已。”上述药商表示。2011年,康美药业曾因囤积三七遭国家发改委处罚。
如今,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一期工程即将完工,年底之前商户将陆续迁入。在亳州药市即将迎来第三次搬迁之际,前途依旧难料。
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引入康美药业之后,亳州政府又传出与另一大型药企九州通的合作讯息。
2012年7月12日,九州通发布公告称,正式收到亳州市人民政府与九州通签订的《亳州现代中药物流园项目投资意向协议书》,项目意向总投资约24亿元人民币。建设包括现代中药物流仓储、电子商务中心﹑道地药材聚集区及相关配套设施。
从规划来看,九州通的项目就是另外一个中药城。对于药都亳州来说,是打算另起炉灶还是再为康美寻找备胎?对康美药业来说,15亿打造中药城的野心,能否挖掘万亿金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