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12|回复: 6

转罗大伦老师:这个夏天,为孩子们讲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0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为什么,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有那么几天,在毫无征兆的某一天的凌晨,我会被窗外秋虫的鸣叫声唤醒,然后起床,才五点钟,于是在静谧的晨光里,感慨一下已经过去的夏天。
       一转眼,这个夏天又过去了。
       这个夏天,我做了什么事情呢?
       这个夏天,我每月两次北京当归中医学堂讲课,在那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听课,这个讲课的过程,无比的美好,昨天,我看着几期学员的合影,心里想,这就是这个夏天给我留下的纪念吧。
       这个事儿的缘起,是我在北京讲中医课,学生中有两位搞企业的,是丁安兵和李永明先生,丁先生先认识的我,后来他介绍了永明给我。永明的小儿子,每个秋天,都一次感冒接着一次感冒的,咳嗽一冬天。认识我以后,我给开个治疗感冒的饮料方子,五副,解决问题了,然后接着开了五副调理脾胃的饮料,让孩子随意喝,永明煎焦了一副扔掉了,实际只用了四副,但是居然就终止了这个恶性循环,不再感冒,平安了一冬天,这让永明对中医大感兴趣。 于是俩人都想为中医做点什么,我提醒他们,搞中医历来没有什么利润的。他们回答我,他们只是想做令自己后半生幸福的事儿。这句话让我感慨,于是,我劝他们开一个中医学堂吧,请各位老师来讲课,告诉家长们中医的育儿智慧。
       于是,他们就开始了这个事情。
      
       孩子是每个家庭最关注的重点了,我讲述的《百家讲坛》节目里面,收视率最高的就是中医儿科的创始人之一钱乙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不断点击观看。这说明大家对孩子的关注。
        可是,我一直有个心结,我觉得我们中国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了解得太少了,很多家长跟我说,来听课之前,都觉得中医与育儿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家长必须要懂得一些医学知识,才是合格的家长,无论是西医知识,还是中医知识,都很重要。我总是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其实,医生不可能24小时跟着孩子的,能够做到24小时跟着孩子照顾孩子的只能是父母,医生给孩子看病,一般不会有多长的时间,十几分钟吧,其实很多信息是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收集到的,如果父母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可以替医生收集很多知识,让医生可以更准确的判断。很多医生问孩子的鼻涕和痰的颜色,家长都一问三不知,这会让医生无从判断寒热的。
       我们说,医生像是正规军,父母像是民兵,民兵可以为正规军收集情报,这样我们的子弟兵才能打胜仗,如果正规军离开了民兵,坏了,什么情报都不知道了,一定打败仗的。
       民兵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在小股敌人出现的时候,立刻迅速消灭敌人,不用劳烦正规军。
       其实,疾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是萌芽阶段,此时很容易处理掉,如果家长有了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知识,很快用一些最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医学知识,错过了这个阶段,那么发展下去,只有去医院了,什么肺炎都出现了,此时难处理得多了。比如说这个感冒,在孩子开始出现流清鼻涕、打喷嚏、手脚凉的时候,快速干预,用一些最简单的小方法,很快就可以消除症状了,但是,很多妈妈对此都束手无策,等到孩子嗓子痛、发烧了,才急着去医院,此时则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可能要治疗好多天了。
       有的时候,孩子吃多了东西导致积食,其实家长如果能够识别,自己就可以轻易地处理掉了,举手之劳,但是如果不会识别和处理,则会让孩子的脾胃受伤。
       很多学员妈妈,在学习过后,自己都会处理孩子的感冒了,好多家长给我们留言,说学习结束后自己已经成功地阻止了孩子的感冒,这要是以前,只能眼看这孩子发起烧来,现在已经能够成功地将感冒消灭在萌芽里了。
        这些留言都让我们非常的开心。

       还有更重要的,其实中医里面有很多生活的智慧,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等,这些都是家长和孩子要学会的,否则会给自己制造出病来,我们管这个叫“造病”。
       我观察,除了外感之外,孩子身体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家长给造出来的,孩子是无辜的,一张白纸,就是因为家长不懂医学知识,生生给孩子制造出了疾病,本来是无比的爱孩子,就是因为不懂医学道理,爱得过分了,比如给孩子吃了过多的洋快餐,结果却害了孩子,愿望与结果完全相反。最后天天带孩子看病,却没有想过这个病是自己给孩子制造的。这种情况,占孩子疾病的绝大多数。所以有了这些医学知识,我们可以不给孩子“造病”。
       很多这样的知识,都是古代的中医留下的宝贵财富,可以让孩子远离疾病,我们这些课程里面还请了广安门医院的医生来教会大家小儿推拿按摩。这对孩子是特别起作用的,因为小儿的经络穴位特别敏感,很容易见效。
       其实,孩子对于吃药是要慎重的,吃药只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帮助他渡过难关,但是平时要靠锻炼身体喝饮食调理来保证健康。此时有小问题,推拿是最好的物理疗法了,因为不会对孩子造成药物伤害。
       特别高兴的是,我上周讲课的时候,看到永明先生居然收到前一个班的学员的信息,说她已经成功地用推拿的方法,一次就把孩子的高烧给退去了。我们看了这个信息都非常高兴,这说明,大家并没有白学啊!这种效果,是很多医生都做不到的。因为现在很多人不相信小儿推拿有这样好的效果,觉得那些都是都是糟粕了,其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这些智慧,妈妈们懂了,可以造福孩子于当下;如果妈妈们再传给孩子,则是孩子一辈子的幸福。
       我对很多人说,中国的每个母亲都应该学会小儿推拿的简单手法,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外国人一定没有,但是我们自己国家的母亲一定要学会,这样,会让整个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许多的。
       这些内容,都是生活的智慧,这些东西不但家长要学会,还要把它们教给孩子,因为我们的家长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当孩子独立以后,有了这些生活的智慧,他们自己会照顾自己的身体的,他们会保持他们的健康的,这样才是让孩子生活幸福的正确的方法。

      上周,我去学堂问李永明先生,现在这样办下去,资金有压力吗?因为大家知道,在北京做事儿很难,什么都贵,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租教室和办公室是要一笔费用的。永明回答我:平均算下来,现在的学费收入,够租教室的钱,但是雇佣的人员办公费,还是自己从腰包里面掏出投入的。
       我听完心里面思虑再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初我的介绍,把他们拖进了一个很难盈利的事业里面。
       其实这种内疚一直存在,所以我给妈妈们讲课,不收讲课费,全当做义工了,以免除我的内疚。
       但是,还不断地有人加入这个队伍,有几位是外企的比较成功的管理者了,在外企年薪拿得很高,居然放弃,到这里拿低工资,原因是“想做幸福的工作”。
       每次听到这样的人员加盟的消息,我都忧心忡忡,觉得是不是自己误导了人家。
       但是,他们告诉我,他们觉得非常的幸福。
       而且,所有听过课的家长也觉得非常的幸福,她们都说感觉接触这些知识接触晚了。已经办过的四期班,每次都是用微博一发消息,名额立刻报满;这次第五期扩大招收,居然也是刚刚发布消息,就只剩下不足十个名额了。
       举办者和听课者,两者都很幸福,也就算是一种收获吧!

       其实,一家当归中医学堂起到的作用还是有限的,现在这里还是尽量招北京的家长,我真心希望全国有更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让家长都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尤其是懂一些中医的理念、中医的智慧,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被病痛折磨了。

       在这一年的夏天,在北京,有一群这样的人,为了孩子和家长们,在努力着。
       以此为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当归中医学堂博客”,了解一下。
       学习过的学员,以后会有为其提供的很多免费的课程,有修心的,有学习《论语》、《弟子规》的等等。
        以此为广告。

       秋天来了,我除了讲课,还是要搞好课题,低头写书。
       也很向往,在空闲的时间,去山间走走,把博客音乐的第一首歌换成了黄霑和罗大佑唱的《沧海一声笑》,也算是这种心绪的一种表达吧。
发表于 2012/8/3 1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必须要懂得一些医学知识,才是合格的家长","好妈妈胜过好医生",我很赞成罗老师的这些观点,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我女儿一生下来就麻烦多多,三天两头看医生,而且效果也不好,因为医院里人满为患,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我们去讲述孩子的病情,再说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重点症状,表述不清,所以效果就不好。于是我就发奋自学中医,真的是从零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见缝插针、如饥似渴地学,一有时间就翻书和上网查资料,真是有点跟时间赛跑的味道。而且,我是不管推拿按摩,还是中药,什么方法都学。我都跟同事开玩笑,以前上学的时候我要是能这么认真和主动地学习,或许能考上清华。学习的结果是,我女儿几乎不上医院,有时候连中药也不吃,按摩一下,就解决问题。要是一说哪个小朋友生病了,我女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妈妈,你让她阿姨给按摩按摩,马上就好。我要是说阿姨不懂,我女儿会用很怜悯的口气说:她真可怜!有时候我要说哪里不舒服了,女儿也会煞有介事地在我身上掐掐捏捏,美其名曰:按摩。而且,女儿在我的影响下,也能懂点养身常识,比如夏天不能吃冰的,不用我控制,她自己就能管住嘴。总之,学了中医,对我和家人生活质量的提高,真的很有帮助。很有意思的是,我同事不喊我名字,碰到我就是“q医生”,很可乐。
发表于 2012/8/3 13: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2/8/3 13:09 编辑

真的挺美好的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3: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淡水无香 的帖子

呵呵,多棒啊!这样的妈妈是全家人的福气!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5: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育儿必修课听课笔记(顺顺和小猪)

上周末去听了两天当归中医学堂的课,课程总共4整天,信息量比较大。大都是可以随时现学现用的“干货”。听过后感觉虽然短短4天还不能达到了解中医的水准,但还是学习到很多“日常维护”孩子的常识性方法,比较实用。

刚才在微博里提到学堂发给大家每人两包紫苏叶,嘱咐大家:“一包放在家里,一包放在办公室,什么时候感到着了凉,第一时间赶紧泡一杯紫苏水喝下去,可以驱走寒气,减少很多感冒病发的几率。”好几个朋友问到紫苏的用法,150个字不够用,索性单开一贴说说——下面所记,都是课堂笔记哈!
**
绝大多数感冒,都是寒气所致。人们常说的“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其实只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所以针对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药物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才更好,才不至于对身体造成更多负面伤害。
感冒的第一阶段:外寒。比如从天热从外面突然进了冷气很足的房间,或者在外面吹着了凉风觉得不舒服,或者被雨淋了,或者……所有你突然觉得不大对头,自己身体感到受凉的时候。
这个阶段或长或短,长则几天甚至更长,短则几个小时甚至更短。通常冬天比较长些,夏天比较短,爱吃肉的孩子通常体热,这个阶段可能会比较短。
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迅速干预,会将70-80%的感冒病发几率消灭。
这个时候,就会用到紫苏叶,也叫苏叶,南方常用到的一种佐料,吃日餐时,鱼生下也常见垫着紫苏叶。
1. 感到着凉时,可以用苏叶煮水3分钟,稍闷一会,服下即可暖身。(大人五指捏的量,6、7岁的孩子四指捏的量,更小的孩子,三指捏的量)
2. 孩子们通常不爱喝药,可以用苏叶水泡脚。但切记泡脚时千万不能空腹,饿肚子时无法出汗。
3. 用苏叶煮的水,给孩子泡澡。也可以发汗驱寒,效果也很好。
在手头没有苏叶的时候,可以用其他办法,诸如此类办法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1. 用电吹风吹后脑勺,可以缓解受寒初期的后脑疼痛。给后脑和脖子加热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站在浴霸下面烤一会儿。立刻全身出汗。
2. 葱白(最好带须),姜片,淡豆豉3g(中药房有卖,没有的话也可不放),红糖。煮水服下。
3. 酸辣汤,多放胡椒面。可以迅速发汗。
4  闻热气。用一杯热水或者一个热毛巾捂在鼻子上,什么都没有的情况的时候,两手对搓至温热,然后捂在鼻子上,几分钟内身体也会感到温热起来,甚至微微发汗。
5. 热水袋,用毛巾包裹好(以免烫伤),放在后背肺俞位置,也可散寒。
总之大家在这个阶段可以想很多方法,让身体迅速热起来,抵御住寒气,可以防止外邪入侵体内。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进入感冒的下个阶段,叫做“外寒内热”,那时会嗓子疼,痰黄,发烧,看舌象会看到舌边尖变红,鼻涕或清或黄,有时是晚上黄白天清。到了这个阶段,就要用药物干预了。
用药物干预,要分清药性的寒凉,和自己的病情阶段,否者会适得其反。
第二阶段如果还不能阻止外邪,会进入第三阶段,“里热”阶段。有的人有这个阶段,有的人没有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会高热,口渴,鼻涕、痰都发黄,舌头红,舌苔黄,嗓子肿痛,胸痛,尿黄甚至尿血,大便干,身上有红斑。如果发展到这个阶段,这时就必须去医院,请医生治疗了。
最后呢,在感冒终于快痊愈的时候,会又重新回到外寒阶段。很多人觉得孩子这个时候感冒基本已经痊愈了,就忽视了治疗,殊不知这个阶段也被称为“炉中有灰”,如果不能彻底扑灭,还会引起病情反复。
不过后面的这几个部分,涉及内容太多,罗博士讲了整整一天。我实在无法三言两语在这里复述完整。总之很多病情和药物都需要辩证,看清虚实表里,不能随便用药也不要随便置之不理就对了。不然小孩子的感冒症状会一茬挨着一茬,总也好不利索。很多人说:“美国人说了,感冒吃药也是7天痊愈,不吃药也是7天痊愈。”罗博士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祖宗,所以没人告诉他们这时候应该怎么办,不过其实他们现在也在开始探索和学习了。我们是有祖宗有文化的民族,在养生方面不必听美国人的。”
至于如何在感冒过后给小孩子强健脾胃,使孩子自身的正气强起来,那是下周的课程,现在我还木有学到。
发表于 2012/8/6 1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酸梅晶 的帖子

过奖了。其实你也可以的。
发表于 2012/8/6 12: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是啊。最起码在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不会乱了方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7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