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乾辅

首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四届扶阳论坛------卢崇汉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0 1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乾辅 的帖子

黄元御的理论本身是很有创见的,可以化繁为简

可惜他反复强调一个偏颇的观点:百病皆从湿寒而起。

湿寒确实容易导致很多病变,可是不能说所有的病变都源自湿寒。

他也犯下了绝对化的错误。

不过从学术观点上来说,就是要绝对化才有价值,比如科学家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会说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而不会说宇宙可能是由大爆炸产生的。

所以不管是火神派还是温病派,都只是学术观点,若是作为临床指导,不知道会出多少问题。

绝对化的学术观点,不管对错,都会让自己在学术界留下名字,像陈修圆也是一代名医,怎么现在人气那么差,都没几个人提呢?

就是因为他非常中庸,除注解伤寒论跟内经,写写医学三字经外,没有提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理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22: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飙魂 的帖子

说的很对,很多大家的著作都很少被人问津,陈修园就是其中一位。而所谓提出理论的确大受追捧。这其实是中医的悲哀。提出理论也好,阐明观点也罢,这些都属于发展中医。但是发展中医前提必须是继承中医,没有继承就不能说发展。
个人感觉,那些所谓的理论很难知道普遍的临床。最起码我现在很少用到这些理论。都是在辨证论治,开方用药。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不能盲目跟风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2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炒作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是搞基础的,所谓博士,也开始讲中医了。而且还有那么多人去找看病。
发表于 2012/12/1 0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飙魂 于 2012/12/1 01:32 编辑

回复 乾辅 的帖子

其实现代的中医博士,他所学的内容,只有三分之一是中医中药,考试内容竟然有大半是西医,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

也是某位很火的中医博士,我看他到他的博客说外感咽喉炎,他说扁桃体炎是病菌感染,可以选用抗生素,然后才说中医怎么治。蹦出抗生素这句实在很突兀,但是我感觉他思维已经形成定势,只要是病菌感染而不是病毒感染,就可以用抗生素,因为他学了西医,他不用叫病人验血也知道扁桃体炎多是病菌感染。他的思维跟中医似乎有隔阂,中医是辩证治疗,管他是病毒还是病菌感染,没区别啊。

还有另外一位更火的李可老中医,我看到网上有网友家人去找他看病,详细记录了用药过程跟病人的变化,满满几万字,我只看最后几篇,说到病人一直吃李可和其弟子开的药,时好时坏,病重,请李可亲自上门,结果李可叫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病人可能挨不过几天,病人吃药后撑了过去,后来病人通过中西医治疗,情况好转,出院,打电话告诉李可,李可蹦出一句:“药方不用调整,把附子要加到500克,有可能能挽救过来。”

之后家属彻底放弃了找李可治疗,久病成医,还自己总结出李可治疗方面的固定思维,后来又中西医治疗了一段时间,现在虽然还没彻底痊愈,但是至少可以跟普通人一样生活了。

固化思维真的很可怕,没看病人之前,就认为“百病皆XX”,心已偏,中医还怎么个“中”法?

对了,都说火神派开药动不动就附子干姜,我发现应该是动不动就附子干姜磁石才对,磁石这冷门中药在火神派手上算是找到生存之道了。

有趣的人搜索一下XXX500克那句话就能找到原文。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07: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飙魂 的帖子

说的很对。有些人都是打着中医的幌子来招摇撞骗。
至于李x,说是火神派,附子用到那么大的量。说是四圣心源派,还研究圆运动。
我临床感觉,以及我师父的感觉,附子超过15g 就有感觉。不必用那么大量。
如果真的是阴寒盛的患者,也就是仲景的量就够了。不必太过。
太过一个是把药品的价值炒的很贵。
百病皆是阳虚,更是不完全正确。
比如我遇到消渴的患者,口渴的特别厉害。我通常会稍微用点附子。正所谓少火生气。
而大量附子会壮火食气,这一点,他们所谓火神派从来没有提及。
有为中医学者说,推翻一种观点,就从他们观点中找出来。不必从外界。自身瓦解是最容易的。
不过,李可的破格救心汤,感觉应该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医案,只能看看了。
发表于 2012/12/29 13: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罗米修斯窃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带给人类

这是西医对火神派起源的理解啊







发表于 2013/1/8 18: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