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医院的“120”与民营医院的救护车在争夺同一伤者时相撞,造成两人受伤,一车几乎报废
-两家医院的竞争曾一度升温,“救护队”24小时待命,超过对方被视为“莫大的成就”
- 当地医务界人士坦言:这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本报记者柴会群
“120”相撞
笛声穿透空气,两辆救护车一前一后在冲刺。其中一辆突然打了个转,朝王保田驾驶的拖拉机直撞过来。尽管吓呆了的拖拉机司机猛踩刹车,却难以阻止横祸的发生。“我眼睛一闭,心说完了。”半个月后,王保田躺在病床上,庆幸自己捡回来一条命。他的同伴卞海兵脾脏破裂。
2月25日,江苏大丰裕华镇中心路口。两辆来自不同医院的救护车,在救助同一起车祸受伤人员的路上,发生了新的事故。
水果摊老板许存旺目击了惊险一幕。3月10日,他站在路中间出事位置,比划着双手,向本报记者描述出事情景— —同仁骨科医院(以下简称同仁医院)的救护车试图超过人民医院120急救车,待发现迎面驶来的拖拉机后,被迫向右避让,结果碰到了另一辆急救车,而后者又失控撞了拖拉机。
两家医院在大丰均举足轻重。人民医院是这个县级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也是大丰市120急救中心的“挂靠”单位。同仁医院则是“招商引资”的结果——2002年,为了引入竞争机制,浙江某公司在大丰建立了这家民营医院。
两家的救护车极为相像,比如都安有警灯和红十字标志。不同之处在于,人民医院急救车标有“120”字样,同仁医院的车则标有该院的急诊电话:38××120。
现场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判断,当时两辆救护车的车速至少在每小时100公里——在小镇的十字路口,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速度。巨大的撞击力使拖拉机分成了四块,120救护车下部则陷入了车体,接近报废。
后来,拖拉机司机王保田被同仁医院救护车拉走,卞海兵则被一位出租车司机开车送到了人民医院。
距离救护车出事地点约20公里处,另一起交通事故的主角任锦芳则永远没能醒来——两辆救护车其实都是为救她来的。她被另派的120急救车送到人民医院,7天后死亡。
竞争导致车祸
许存旺认为,这是一起意料中的车祸。他和现场的多位人士证实,3个月来,每当附近有车祸发生,就可以看到两家医院的救护车双双从眼前驶过,你追我赶。
两家救护车“抢病人”,是同仁医院落户大丰后当地医疗市场出现的事情。作为一家以骨伤科为特色的医院,同仁医院一成立就把目光投向了交通事故。“我们是大丰医疗急救市场的先驱。”该院副院长杨秀婷说。
同仁医院刚成立时,立即购入3辆新的救护车,使人民医院两辆120旧车相形见绌。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人士介绍,由于“120”车况太差,往往先发后至。
同仁医院还开设38××120急救电话——这个电话号码被制作成标牌横在了同仁医院的大门和楼顶上。至于为什么后面三位是“120”,副院长刘曙明称“这是巧合”。此外,大丰的许多出租车司机,都有同仁医院免费为其制作的名片,上面附带其救助电话。
据了解,当出租车司机为同仁医院提供交通事故信息或将直接伤者送过来后,他们能得到50或100元的报酬—— 如果当事人在这家民营医院住院的话。有的红包以现金发放,有的则以电话费形式充到司机的手机里。这使得大丰市的出租车司机对“38××120”耳熟能详。将卞海兵送到人民医院的那位司机曾在同仁医院拿过10多次报酬,“如果把卞拉到同仁医院,我将照例可以得到100元。”他说。但这位好心人还是把车开到了人民医院——对于脾脏受伤的卞海兵,那里的救治条件更好些。
在同仁医院的竞争之下,人民医院的病人一度减少。2003年,新院长上任后,对120急救中心进行改革——添置新车,更换年迈司机,并建立了由司机、医生、护士和担架员组成的四人急救小组。
在人民医院办公室,记者看到了“120出车人员的补助标准”。如在农村发生车祸,每次出车司机可得到15元,医、护各10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同仁医院也曾以此方式奖励——每辆车的出勤人员,如果接回病人,可以得到部分住院费提成。
按人民医院要求,接报后120车辆要在90秒内出发。“我们晚上睡觉从来不脱衣服,鞋子也从不穿系鞋带的。” 2月25日值班的120担架员孙健说。据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另一位人士透露,在每次出车时,如果能超过同仁医院的救护车,大家都视作一种莫大的成就。一位司机坦言,长期以来,他们在驾车的时候已经养成习惯:大腿紧绷,身体不自然地倾向左侧——一旦有意外发生,以便跳车。即便如此,他们仍经常落在同仁医院的后边。
2月25日的车祸发生在大丰市的一条交通要道上。由于车辆频繁,这条路是大丰交通事故多发地。半年前,同仁医院在此租了一间房子,医务人员轮流值班驻守。接报后,他们可以马上出车,能轻易把从市中心出发的120车辆甩在后面。人民医院随后效法,在距其300米处同样设点,与同仁医院隔街相望。此后,“飙车”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政府协调与病人来源
此事早已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8月,江南时报刊发《急救隐患缘于同城冒出两个“120”》一文。大丰市卫生局出台文件,规定除“120”外,任何机构不得擅自设置其他任何形式的急救电话。除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其他医疗机构的救护车不得标有“急救”字样。此后,同仁医院将“急救”二字改为“急诊”。
同年,大丰市常务副市长王连春也多次牵头召集协调会,并最终决定,大丰市急救市场以人民医院为主,110指挥中心所接事故信息一律转给人民医院。
此后,人民医院住院率直线上升,同仁医院开始下降。
同仁医院对此表示疑惑,认为这是对民营医院的“歧视”,背离了当初让同仁医院“享有其他医院同等待遇”的承诺。人民医院对此作出了妥协,允许110指挥中心每月将6天的事故信息提供给同仁医院,其他时间则归人民医院——大丰流传有一种说法:如果发生车祸,打120人民医院来,打110则同仁医院来。
随着同仁医院住院病人的上升,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又心存疑问。从2005年9月起,120急救中心先后派 10个人到110指挥中心“蹲点”,一旦看到交通事故报警信息,马上报回120急救中心。但他们承认,并没有找到“110 ”向同仁医院通报信息的证据。
不过,同仁医院仍像以前一样,在每起交通事故发生后,几乎与120同时接到信息。于是,速度仍是获得伤者的关键。
“120”是什么?
“2·25”车祸发生后,120急救中心表示非常不满。在他们看来,在大丰只有120具备急救资质。
“大丰救护车车祸的发生,固然有同仁医院竞争因素,但根子与目前县级市120运行机制相关。”一位专家说。
这位专家指出,120急救中心与医院其实是两回事。盐城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张德元也称,120承担的其实是“院前急救职能”,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科,直接决定病人的入院治疗质量,甚至关系到人的生死。目前,中国在市一级已经基本建立了“院前急救网络”,即120急救中心,它们和医院是分开的,在接报后本着“就近、就急,救治能力,病人自愿”等原则送病人到不同医院就诊。
但在县和县级市一级,市级“院前急救网络”尚无法覆盖,因此各县和县级市也都有自己的120。与市级120不同,县级120一般是挂靠在当地实力最强的人民医院。以大丰为例,虽然名为120急救中心,其实并没有独立的经费和编制,从管理角度,是作为人民医院的一个科室存在的。比如,医生归人民医院医务科管理,护士和担架队归护理部管理,司机则由办公室管理,医院还有一个主管120的副院长。
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的进行,120在承担公益职能的同时,也成为医院争取病人的重要资源。而120急救中心的挂靠单位,在大丰则由县人民医院承担。而在盐城的射阳市,人民医院同样与中医院争抢过120,最后经过协调两家共享— —患者拨打120后,就会有提示音响起:接人民医院请按1,接中医院请按2。
同仁医院副院长刘曙明称,他们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与人民医院共享120资源,但均未获批准。大丰市中医院一位人士解释说,同仁医院仅在骨科方面技术领先,对一些车祸复合伤病人则不是其所长。
当地医务界人士介绍,大丰的医疗急救市场以交通事故为主。由于有第三方埋单,医院收费往往较高。大丰市卫生局一名前领导承认:两家医院争抢病人的现象,其实是利益之争。
一方面要打破垄断局面,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救治能力,大丰120何去何从将面临新的难题。大丰市委宣传部对本报表示:该市政府已就2月25日救护车事故专门召开会议,由分管医疗的副市长出面协调,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市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一直本着对全市人民负责的精神进行处理。”这位负责人说。
会议纪要的基本内容是,明确人民医院承担大丰市日常急救任务,同仁医院及其他医院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参与,且只能从事与各自医护能力相适应的急救工作。
大丰市警方已经对“2·25”撞车事故进行了认定,确认了同仁医院救护车司机路口超车的事实,对这起事故负全部责任。大丰市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施建飞称,此事已经引起人大的高度关注,他们将就此专门提交议案。
文章来原: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