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58|回复: 0

六祖坛经(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4 16: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祖坛经(1)
80年12月 (文殊讲堂) 上慧 下律 法师主讲                                       
[慧律法师] 录入:2007-11-16 点击:4208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字体] [字体加粗] [打印] [关闭][url=][字体:17px][/url]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今天我们要进入另外一个课程,称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自过去以来,研究《六祖坛经》的人不在少数,也有许多法师演讲的题材,都籍着六祖的话,籍着《法宝坛经》的话来说,研究《六祖坛经》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法宝坛经》而明心见性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们是弘扬净土,主要是弘扬念佛法门,但是对于我们的本性,明心见性重要的事,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虽然是念佛,但也不离我们的本性,也不是说研究禅宗就离开净土,将净土与禅分得很清楚,并不是这样,因为禅就是佛的心。我们想要解脱,当然我们就要先了解心为何物。过去若是有人请师父去弘扬佛法讲经时,都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那么多时间,无法将整本《六祖坛经》从头到尾一字一字地好好来解释,都没有办法。所有说我们今天有这个福报因缘,具足一切的缘,这是很不简单的,所有大家要珍惜!
《六祖坛经》的注解也是很多很多,因为若是要按照注解来讲解,要用很久很久的时间,那么我们不需要这样,所有我就采取整本全是经文为教材,所有这本是重新打字,重新注音,国语注音,有国语的注音,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注解。没有注解也有一个好处,不会拖延时间,也容易发挥。买录音带的人,负担也不会太重。否则《六祖坛经》一讲就百余卷录音带,想买的人就很头疼,所有我们就直接来解释。
现在请诸位打开第一页,《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六祖当然是指惠能大师,法宝,这就是真理,我们说佛宝、法宝、僧宝,【法】简单来讲,就是诸佛之母,法能使我们开智慧,认识本来面目,所以说法师、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名为法师。以法为师,以佛所说法的真理,来当做自己的老师。以法师人,以佛所说的法,【师人】当动词,教育他人。简单来讲,不论是你自己修行也要依法,讲经弘法也要依法,所以四依止中说道:依法不依人。法宝,能令众生解脱生死,得大自在,叫做法宝。比较需要解释的就是【坛经】两字。我们说戒坛或是密坛,都是一个坛。或是:华严坛、法华坛、药师坛、愣严坛、净土坛,都有一个坛字,戒坛。称为坛经这是有渊源的。在(刘)宋朝时,有一位三藏法师,名为求那拔陀罗,求那拔陀罗三藏法师,他所建立的一个坛。他建立起这个坛,在一个地方立起了一座碑,也就是在石头上刻了字。他说:将来有肉身菩萨在这个地方受戒。到了智药三藏法师,在梁武帝时,梁武帝天监元年,在梁武帝的时代,他在此种了棵菩提树,种了棵菩提树在坛的旁边,预言将来有肉身菩萨在此受戒。他就在坛边种了棵菩提树,作出了预言,预言:一百七十年之后有位肉身菩萨在树下,这个菩提树下开演最上乘的法门,顿悟入道要门之法门,会度无量的众生,印佛心印,是为法王,有法王出世。所以后来有六祖,因为早就有人为他预言了,一百七十年以前就有人预言,一百七十年以后,就有一位肉身菩萨要出现,所以也不必奇怪。六祖只是听到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诵《金刚经》诵了二、三十年了,也没什么消息,每天都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菩萨再来,他还未来,就有人已经预言好了。只是不知道是哪尊佛再来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不然一百七十之年前就没有人预测会有一个矮子法师来讲经,也没有人这样预测。可见我也不是什么再来人,不过我也可以算是再来人,是再来六道轮回的人,不一样。我也是再来人,你们也是再来人,继续再来生老病死的人,都一样,大家都是再来轮,再来轮。所以这个《坛经》是因为求那拔陀罗有建立这样一个坛,后来六祖当然他讲经不是在这个坛的旁边讲经,他四周围所到之处他都有讲经,但是因为过去就有人立了一个坛,旁边又种了棵菩提树,为了纪念先知先觉的预言,为了这个六祖的德高望重的根源,所以称为《坛经》,这样了解了吗?这个《坛经》的来源就是这样来的。
曹溪原本,曹溪就是六祖的道场,所住之处。原本,就是从开始刻在石头上的全部都节录下来。这本书是打得不错,很可惜,没有把这个节录的人写出来。是法海禅师,六祖的弟子,法海禅师抄录的,由他抄录的,这个本子打的很好,很可惜,就是没有写,唐释门人,唐朝的唐,释迦牟尼佛的释,门人,我们所说的门,门神的门,门人,法海录。按照道理是少这个,不知道是怎么打字的,把这个遗漏了。【唐释门人法海录】就是指在唐朝,释就是释迦牟尼佛,门人就是后代,一个叫法海的,我们讲堂也有一个,不过体形小一点,也是有一个叫法海。再来,小字的就不用看,小字的不用看。再来就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这是唐武则天所做的偈颂,到今天来讲,千千万万人都在赞颂。可见武则天学问之渊博很惊人,很不得了!女流之辈能写出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字字我们都看得懂,但是要叫我们组合就无法组合得这么漂亮,无法组合到这种程度了。所以武则天这个女众实在很了不起。所以我也常说女众业障轻,就是这个道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悟法传衣第一,【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那时就是因为没有讲一个特定的时间,没有说某月某日,那时六祖大师来到宝林,这个宝林也是有一段故事,过去一位高僧大德来到此地时,从前并不是叫宝林,这个宝林是过去有位高僧走到此处时,看到溪水非常清凉,树木非常茂盛,灵气很重。他就预言,将来有肉身菩萨,有高僧在这里成道,弘法利生,得道如林。得道,就是因为有圣僧出世,将来在这里修行,得道如林,得道者就象树木那么多,我们今天这么多人开悟,后代开悟差不多都是诵《六祖法宝坛经》开悟的,以及《金刚经》二本。所以宝林就是得道如林,名叫做宝林。韶州,这就是在广东省,这个州是一个府,府再下一级就是县,府就象我们现在的都市那么大,人潮多,是文化的中心,比我们现在的县还大,算是很大的地区了。韶州,韦刺史,一个姓韦的,刺史,现在所谓的调查局,再来就是稽查,稽征处,查看你有无漏税,查看你有无违规,查看你有无贪污,简单讲就是称为调查局,地下工作人员。刺史可以说调查你的行为对或错,然后禀报上去,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官】上级称为官,【僚】他的部下称作僚。所谓幕僚人员,幕僚幕僚,譬如说白宫幕僚,white house白宫,幕僚,就是他的属下,他的部下,专门提供给他意见,提供意见的人。所以 【与官僚入山】,入【山】是指南华山,在曲江县,宝林寺就是在这个山里面,南华,南就是东南西北的南,华就是中华民国的华,南华山。入这个南华山,在这个曲江县,来到宝林寺,所以也就是来找六祖。【请六祖于大梵寺】,大梵寺就是在韶州府,刚才我们说到的那位韶州韦刺史,因为他是韦刺史,要来礼请,请六祖去韶州府曲江县,大梵寺就是在曲江县,曲就是歌曲的曲,江就是三点水的江,韶州府曲江县有间大梵寺,来【讲堂为众开缘】,为大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密蜜法,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之法,【师】就是六祖,【升座次】把笔拿起来,次,座次的次,就是所座之处,次就是地方,六祖升座所坐之处称为座次。刺史,韦刺史与官僚,官僚就是幕后工作人员叫做僚,部属,部下的意思。【三十余人】儒宗学士,儒宗叫做崇尚儒学之士,就是研究四书五经的人也来学佛。【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就是男众的出家众,比丘的意思。:【尼】,就是女众的出家众,比丘尼。【道】就是信道教的,专门拜神的人也来了,【俗】就是没有信佛的人叫做俗,平时我们都称为居士。所以我们简单来讲这个【道】也含有学佛的人或是道教的人。【俗】有在家的居士,没有学佛的人全都掺杂在内,简单来讲,出家、在家总共有一千余人,你想想看,一千余人,以前又没有麦克风,你看六祖要怎么讲经?他的丹田声音是多么宏亮?从前一千多人在听经,你看六祖在讲经没有用麦克风,从前也没有电力,电力是近几年才有的,对不对?从前乡下都只有点蜡烛,对不对,要去上厕所的时候就点着一根蜡烛,照、照、照、、、哪有什么电灯?根本没有,根本没有。你想想看,六祖离我们今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的时间,那时候他讲经的时候竟然没有用麦克风,一千多人在听他讲经,看他的丹田是多么有力量,要是我们怎么有办法。讲个几场,就马上喉咙发炎了。【一千余人,同时作礼】,就是向六祖顶礼。【愿闻法要】。希望听六祖开示,诸佛所开示之法,最重要者,法要就是指心法,最重要的法,简单几句。【大师告曰:诸善知识!】这句话要注意,【善知识,是尊称底下听经的人。若是按理来说,善知识的定义就是说: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坏我信心之人,名恶知识。这很重要!平时我们若是要交朋友,来到我们家里说的话,都能帮助我们修行。帮助我们菩提之道者,这就叫做善知识。凡是一天到晚来我们家里,说些破坏我们的信心,要使我们对某一个法师失去信心,对三宝失去信心的,那个统统叫做恶知识,断人慧命的人,救都救不起来,还一直破坏,那个叫恶知识。简单来讲,能够帮助我修行菩提之道者,名善知识。凡是来我们面前讲别人的坏话,使我们对某一个人失去信心,那个叫恶知识。【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就是说:善知识!总,就是简单、总体,大家要冷静,清静心称为净心。大家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家来念,大般若智慧到彼岸。所以就念念,,,可能是念《心经》,或者是念《金刚经》,这都是般若智慧。所以六祖良久,【良久】就是先让大家心静下来。在讲经以前,教大家念般若波罗蜜。心静下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我们早课都念这三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大师良久,复告众曰:】才对大家这样说:【善知识】,【菩提自性,本自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句话要用尺划起来,这十六个字。以后听《六祖坛经》的时候,你要带一支尺,否则你不知道整本的重心点在哪里,讲到那里,我会教你划下来,你就把它划下来。若是想修行,这一句话就足足有余了。菩提自性,我们每一个人,存在我们心中觉悟的本来自性,本来是清静的。没有经过任何的修饰、矫揉造作。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用什么心?用菩提自性,用清静心,用这种心,直了成佛,直接令你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善知识,就是说,大众啊,就象师父在介绍: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六祖用这句善知识,就尊称、赞叹听经的人。说:善知识,与会的善知识,大家暂且听惠能自我介绍,行由得法,就是说我是如何得到法,我过去是如何由来?如何修行?如何吃过苦?所以说【行由】就是来龙去脉。来得法,将得到衣与钵的事情来向大家说明,得法事意,是如何由来的。简单来说,惠能行由,就是要介绍,我是如何来的。得法事意,我是如何得到衣钵的来龙去脉,向大家介绍一下。【能严父本贯范阳,】【能】就是惠能自己称呼,惠能。所以他简单称一个‘能’字而已。出家人署名,都只有写一个字而已,单写一个字。譬如照理来说,我若是要回答信件,我的法名慧律,应该只能写一个【律】字,这过去都是这样。譬如说忏公,他在回答人家的信件,他只写一个字【云】,写【云】而已,大家则称他为忏公。李炳南,大家就称呼他为炳公上人,都是非常尊重的。我上次写封信署名【律】,有人说,哎哟,好肉麻哦!竟然是4A的小姐,什么都不懂,又给师父漏气。请这些女孩子领我的薪水,整天净是给我漏气而已,她就是不懂。【能】就是惠能的自称,在这里,他也是用一个字而已。照理来说,要称能师父、律师父,真正在称呼,都是简单一字而已。譬如法性,性师父;法尊,尊师父;法海,海师父,都是这样而已,都是单称一个字。若这一个字若是由女众来叫,简直就会腿软了:性、尊,这就不能听了,很难听!本来这样称呼很庄严的,被女众一叫就不能听了。现在已经有人写信来称我为【律公上人】了,真要命!前几天收到一封信写着【慧律老法师收】。他也不晓得我几岁,真没礼貌,真没礼貌。【能严父本贯范阳】,意思就是说惠能;我们说,严父慈母,父亲比较严厉,母亲比较慈悲。所以说严父慈母,所以严父就是他的父亲,他父亲的本贯,就是本籍,我们现在所谓的籍贯,他的本籍在哪里呢?在范阳。范阳左降,把笔拿起来,左降就是被降职。因为可能犯了国法,不然就是做的不称职,因此被降职。【左降】就是被降职、发放,【流】是发放,发放到哪里呢?我们所说的劳改,差不多是现在中共所说的劳改。发放到边疆地带,【于岭南】。岭南就是广东。因为岭南这个地方包括的范围很大,有五个地区都属于岭南,所以岭南大部分就是指广东,作新州,因为被降职,被发放来到岭南,等于是来到广东。【作新州百姓】。新州就是广东的一个地方。新州现在叫新兴。新州就是现在的新兴。作为百姓,此身不幸,六祖也是很不幸,我看也是跟我差不多。【此身不幸,父又早亡。】父亲早亡,跟我父亲差不多,不过我父亲不是早亡,他是早离开,其余的,让师妈自己说就好了,这些不用我替他说,早离开。【老母孤遗】,此时说,老母孤遗,已经60几岁了,惠能的母亲已经60几岁了,所以他的母亲也算是很老了,孤遗就是无依无靠,只依靠六祖一个人。【移来南海】,无依无靠的,移就是迁,迁来南海郡。南海郡也是属于广东的一个郡。因为广东很大,广东是台湾省的好几倍大,移来南海,就是搬来南海郡这个地方。【艰辛贫乏】。生活很困苦、很贫穷。【于市卖柴】。这个要注意,这个【市】不是都市,是城镇,刚好跟我们说的相反,不是在都市里面卖柴,这个不是这样子的,这个【市】就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叫做市集。简单来讲,就是以前的城镇。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于市卖柴,也就是在城与镇之间人多之处卖柴。【时有一客买柴】,有一个客人跟他买柴,有一个人,客就是人,有一个人跟他买柴,这个柴就是薪柴,煮饭起火用的。简单来讲,六祖就是每天去砍柴,卖柴度日,算是卖人煮饭的薪柴。从前也没有瓦斯,瓦斯是现代才有的。从前都是烧薪柴,不然就是燃烧粗糠,都是这样,大陆现在还是在烧柴。是大都市才有在使用瓦斯。我们台湾现在也几乎没有人在烧柴了,差不多都是使用瓦斯了。会烧柴的地方就是要用到大锅炉的,需要大火煮饭的地方,需要大火的人才有在烧柴。若是一般的家庭,都是用小小的瓦斯,因为柴火的火势大,比瓦斯的火力强。要靠烧新柴的大锅炉,若是没有薪柴就没有办法。瓦斯火力太小没有办法。【使令送至客店】,送到客店里来。客人说:我要买你的柴,你帮我送到客店里来。【客收去,能得钱】。【能得钱】是惠能得到钱,你不要解释说,能够得到钱,完蛋了。不懂又自作聪明。客收去,客人把柴收去,惠能得到了钱。【却出门外】,却就是退,因为表示尊重他人,推出门外。表示自己很谦虚,慢慢退出门外,这个却。【见一客诵经】,看到一个人在诵经,惠能一闻经典,【能一闻经云】。惠能一听到经典这样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才刚讲过这本《金刚经》,所以这句话很好解释。光是听到这句说,一切法不可得,无所住,不要去持著任何起心动念的东西。善不住,恶不住,是不住,非不住,完全放下对立性的善恶观念,不思善,不思恶。无所住就是说无所著,而生出这个清静的心。【心即开悟】,马上开悟,你看看,看这些贤人、圣僧来到世间要度众生,就不需要花太久的时间,不用象我们要搞好几年。他只要听一句话就OK了,解决了,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在诵《金刚经》,所以我才鼓励大家要认真诵《金刚经》。惠能【复问】从哪里来呢?这本经是从哪里来的呢?【从何所来持此经典?】这本经是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持这部经典呢?这个人这样说,【客云,我从蕲州】,蕲州是在黄州府东一百八十里,黄梅县。蕲州离广东很远了。【黄梅县东禅寺来】是五祖所在之处。东禅寺是五祖所住之处。【来其寺是】,是【五祖忍大师】在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在彼主化】,在那个地方,主就是主持,化就是教化。象我现在是文殊讲堂的主持,就是我慧律在这里教化,【主化】就是主持跟教化。【门人一千有余】也就是弟子。一般是指出家的徒弟,跟随五祖修道的有一千多人,很惊人。从前一座寺庙,光是出家的男众,一间寺庙有一千多人。我听说大陆的,及看大陆的介绍,从前大陆的寺庙有多大你们知道吗?有好几百甲,早上做早课还要骑马,为什么要骑马呢?因为要打板,从这一头骑马打板到另一头,这样整间寺庙的人才叫得起来,不然地方太大了,大到要骑马才跑得完,对不对?我们现在就不需要了,我们现在只要装上麦克风,买个喇叭来按:叭咕,叭咕,大家就全醒了,板一打下去,再远的地方,声音一响他就起床了。以前的丛林要骑马打板,不然实在是太远了。几百甲地,你想想看,看那个地方有多大?无法去计算了,有人说几万公顷,几万公顷,若是从这一头到那一头,马就要跑几个小时,从起点打板到终点,刚好可以吃早餐了。太大了,非常大!这样还不算大,印度的那烂陀寺,经典的记载,留学生有多少呢,在那烂陀寺跟这个戒贤论师学道,有一万多人,一万多个学生,印度的那烂陀寺有一万多个学生。从前的道场就那么多人了,想要见师父一次,要怎么见呢?一千(万?)多人怎么轮流?要怎么见到师父一次?根本就不可能。哪有那么好的事,象现在每天都可以见到师父,拜托他来看经典他还不肯(?)从前想看到一个主持是非常困难的,主持是很少出来的。从前在丛林里,主持一个月才出来两天,初一、十五,出来做什么呢?出来受人顶礼,一起向上排班,顶礼开山祖师,我们的这个和尚,我们这里的开山和尚,方丈和尚就出来受人顶礼,初一、十五才会出来,所以想看到师父,要初一十五才看得到,主持是不跟大家一起吃饭的。从前是这样,一千多人,对不对,现在就不是这样的了,现在师父这里若是只有初一十五才出来,就跑得只剩三个了。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都是紧跟着,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与丛林的禅堂、念佛堂、丛林的生活完全不同。台湾省,若是以我们文殊讲堂来说,有三、四十位男众,那就差不多是男众最多的地方了。诸位,全台湾省男众最多的,目前差不多是文殊讲堂了,目前,真正集中来说,分散出去的不算,不是说由师父剃度的,不是这样,而是集中起来,纯粹是男众的道场,男女众同一道场的不算,纯粹男众的道场,目前来说,差不多我们这里人最多,到明年差不多就剩不到几个了。因为男众很少在一间道场住超过两年的,很少,没见过,这是说真的,很少。好比我遇到的一些高僧大德,他身旁的徒弟也都差不多待不了多久,象我的上人煮云老和尚,他剃度男众,他剃度一个就跑一个,剃到最后他也说了,很奇怪!这个男众就是不要在我的旁边,他也没办法,对不对?就算有时候,忏公的莲因寺,在家出家的男众合起来有时二、三十人,有时十几个人,南普陀佛学院,象现在是三十几个人,有时只有十几个人,也是这样,男众就是非常难掌握,非常难,不肯被人管,男众不肯被人管。门人一千有余,你想想看,那时候有多少人。【我在彼中礼拜听受此经】,我就是到那个地方听受这本《金刚经》,所以五祖,【大师】就是五祖,常常劝告,在此的大师不是指六祖哦,大师五祖【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直了成佛.】【能闻说】,惠能听说,【宿昔有缘,】因此【乃蒙,】蒙就是因此有一个人,蒙就是施恩与人。承蒙他这一个人。【一客取银十两与能】,给惠能大师让他安家。【令充老母衣粮。】惠能要出家修行,要准备他母亲的粮食,他就拿十两帮助惠能,拿十两出来的这个人,不得了了!十两竟然栽培出来一个六祖?要是我,一百两、一千两我都给他,只可惜遇不到。你们里面要是有七祖,要告诉我一声。我马上准备一百银两给你,象这种福,三更半夜我也抢着修。别说是十两了,一千两我都给你,真的。这个人也真是厉害,那么有机缘,施舍十两就栽培出来一个六祖,实在是很厉害。这十两若是现在要算利息也不得了了。六祖一个人就能度化无量无边。所以我常说,施舍金钱不在多,施舍高僧大德一个一百元就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礼拜五祖。】教他:你要往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去礼拜五祖。【能安置母毕,即便辞亲。】就与母亲辞别了。所以你看,独子也一样出家。很多男众都说:师父我很想出家,只不过我是独子。我说,那都是骗人的啦!六祖也是家中唯一的子嗣,也是独子,他也是家中独子,照常辞亲,不然他何必替母亲安排粮食做什么呢?就可以由兄弟姊妹奉养了,对不对?岂不见许多独子照常出家,对不对?所以都是自己的问题。想娶老婆,就推说是母亲的问题。【不经三十余日,】就是不知不觉经过三十多天,来到黄梅礼拜五祖。不经就是不知不觉,就经过三十多天,一个多月。【便至黄梅礼拜五祖。】从前都靠走路很辛苦,要长途跋涉。我们现在开车一天就到了,他要走三十几天。【问能曰】五祖就问,礼拜五祖后,他就对惠能这样问了:你是何方来呢?所以要是有徒弟要来出家,我就常常会问,你从哪里来?再来就问,你要到哪里去?他当场就愣住了。你从何处来?【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来我这里,是为了求什么东西呢?【能对曰:】就向五祖这样说了:【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我是广东新州这个地方的百姓,我【远来礼师】来顶礼五祖大师,【唯求做佛,不求余物。】这个人太厉害,真的是根基大利之人。不是象现在,像现在你们来拜托师父,我说,你来念佛是为了什么?我只是求个平安而已,我也不求什么。你看六祖所求的:【唯求做佛,不求余物。】而我们现在求的是;【唯求消灾,联考能中。病苦能除,不求做佛。】刚好相反!我们现在都求消灾解厄,不求做佛祖,刚好与圣人相反。【祖言,汝是岭南人,】岭南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一千多年前还是草木丛生,未开发。【又是猲獠(ge liao)】这个要读做猲獠,猲獠是一个音。又是猲獠,要这样读才对。猲獠在当时是耻笑人的意思,猲獠是一种动物。在中国西南的夷族,夷族这个地区出产一种动物的兽名,猲獠是一种动物的名。简单来讲,猲獠就是未开化。你是岭南人,又是猲獠,若堪作佛吗?你够资格作佛吗?【若为堪作佛?】你看这惠能的回答是惊天动地,惠能这初学佛的人就这样回答祖师了。【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要是我们这里有一个徒弟来,我若是问他,你从哪里来?我从鹅銮鼻来,我就对他说,鹅銮鼻是台湾的最后端,殿后准会到大楣,倒楣的人怎么作佛?他马上就回你一句,你也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以为你台北人就可以作佛?我屏东鹅銮鼻人,殿后就准是到大楣吗?他的回答就跟六祖不一样了。六祖回答得实在很厉害,你看祖师的根机大利,实在是非常惊人。人虽有南北,但本性是不分南北的。【猲獠身与和尚不同,】我是一个猲獠没错,我是一个未开化之处来的百姓没错,与和尚之身当然是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别?】你说啊?祖,就是五祖,【祖更欲与语,】五祖想此人根机大利,本想继续与他对谈,【且见徒众总在左右,】看这些徒众都在身边,是欲言又止。很难一展身手的意思,因为五祖要保护六祖,要保护六祖,怕有人陷害他,看到许许多多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来,来,去厨房,不然去马槽,或者去种田,你这个猲獠跟大众去作务,人家作什么,你就跟着人家做,修一些福。意思是说叫他去种田,或者去马槽里面,或者去厨房里面随便做,也就是去修福。【予曰:】予就是六祖回答,【惠能启和尚,】惠能禀报,和尚也就是五祖,弟子自心,我的心常生智慧,像泉水般一直生出智慧,这是人人具足的,不离清净的自性即是福田,这才是福田,不知和尚教做何务?不知道和尚你要教我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修福呢?你看五祖说:【这猲獠根性大利。】句句话都答得让你哑口无言,太厉害,太厉害了!不假思索,一开口都是由本性流露出来的东西。意思就是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的心中智慧常常生,不是像我们现在的众生,愚痴常常生。我恨你,恨你恨到死。都是生这种无明的东西。【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在这里你要注意一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一切福田都是离不开我们这个心。旁边你要写一句话:大智慧的人才懂得大福田。不是像世间人,一天到晚,只会施舍身外的金钱,不会施舍内心的烦恼,内心的烦恼舍不出来,我们在施舍只会施舍外在之物,施舍什么?施舍金钱,里面的烦恼却持着不放,要身心具舍,名为真舍,要将身体以外的东西,包括身体也能施舍,心中的烦恼施舍,名为大舍,所以我们施舍不要只是施舍金钱而已。因此我也常常告诉诸位,这个世间人,只能给他讲讲福报而已,无法跟他讲本性智慧的东西。【未审和尚教作何物?】我本性就是福,简单来说,本性就是无量的福田,为什么呢?诸位稍微想想看,你冷静地想想这句话,本性就是慈悲,有智慧,他就无争,他不会跟人斗争,他就有忍辱。你想想看,我们这个世间人,他虽然想种福报,但是他没有忍耐,脾气很坏,每天跟人吵架,很快就会被人杀死了。看起来很富有,不过业障很重,整天烦烦恼恼的,没有本性的功夫,六祖就是有本性的功夫。每一个人,若是有本性的功夫,就有无量的福田,为什么呢?忍辱才是大福田。你能够忍辱,你才真正是有福田。什么事情用慈悲、宽恕,即是无量的福田,虽然我们很贫穷,但是每一个众生都会尊重我们,看得起我们,这就是真正的福田。所以六祖因为了解本性才是真正的福田。简单来说,你只要慈悲、忍辱,降伏我们的无明,你就真正有大福田。若是说世间的劳斯来斯、楼房、金钱、钻石这对于一个圣者来说犹如瓦砾、粪土,这是没有效,没什么作用的。【祖云,这猲獠根性大利。】太厉害了!【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说了,恐怕会有人陷害他。【著槽厂去】著,命令。著,去去去,【槽】就是养马的小屋。去!去!去养马的地方,去做事,不必讲那么多。【能退至后院,】惠能就退到后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有一个修行者派,差就是派,派惠能破柴,也就是劈柴、砍柴。听说六祖跟我差不多。劈柴要踩到高处才劈得到。踏碓踏碓,踏碓的【碓】就是以前的石磨。因为六祖体重很轻,人长得矮小,就象我,差不多四、五十公斤而已,腰部要绑上石头,绑上石头再用脚踏,爬上去踏板捣米,不然踏不动啊,没办法。矮小的人都比较有智慧,很奇怪。不像有些人一百八十公分,却虚有其表。【经八余月,】经过八个月。【祖一日见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八个月前我曾给你说过话,你的讲法实在真的很有见地。【之见】就是你的看法,你的见地很可采用。你实在真正不简单,你是一个人才,五祖一眼就看出来了。【恐有恶人害汝,】为什么会有恶人?大家会说,同样是出家人,谁会害他呢?有啊,嫉妒啊!不然你们想想看,你们愿意坐在这里听经闻法,你们很赞叹师父,但是为什么同样是出家人,他为什么会诽谤师父?你想呢?对不对?也是有啊,怎么会没有呢?为什么?毕竟不是成佛嘛。恶人也是有,嫉妒嘛。【遂不予汝言。】因此我就不跟你多说?【知之否】你知道吗?你知道我的用心就是怕有人陷害你,所以我不跟你多说。【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不敢来到你出入的地方。【令人不觉】让人不发现。【祖一日唤门人总来,】叫大家统统来。我告诉你们,【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是件大事,生死六道轮回是件大事。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这句话实在没有错!这句话确实如此,我常常告诉你们,你叫信徒来打斋他愿意,你叫他来修福他也肯。要他来顶礼师父他也愿意,要打八关斋他也愿意,全都愿意。到日月禅寺打斋他也说好,来朝山他也说好,这都愿意,不求出离生死,我告诉诸位,哪一种精神叫做出离生死的精神?他没有时间搞是非,没有时间听是非,二十四个小时都在观照智慧当中,所以说,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你看看,常生智慧,我们有常生智慧吗?你若是有出离生死苦海的心,当然你就常生智慧,你就能够观照,而我们就是没有,总是想,我们多赚几年啦,等我年纪大一些,嫁完女儿,娶了媳妇再来念佛,年轻人就说,我现在这么年轻,再让我饮酒作乐几年,我娶了漂亮老婆走不开,没办法啊。师父你也知道,你也了解我们人的弱点,所以我要晚一点,等我五十、六十岁,或者是七十岁再来修行。我说差不多一百二十岁来修行才会快,都是这样。他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像师父这样三十几岁就精通经典,我们没办法。那时自我推辞,你若是真正的求离,我告诉你,想出离生死苦海的人,真正积极想出离的人,求出这个生死苦海的人,这个人绝对没有是非。为什么?没有时间!所以从前有位一祖师大德,他设了一个戒条,【欲谈佛法者请入,欲讲是非者请出。】若是要讲佛法的人,请你进来。若是要讲世间是非的人,请你出去。接着又立一条,【与生死无关者不谈】跟生死没有关系的都不能说,自己订这个戒律很严。与生死没有关系的都不说。是啊!生死最重要,他哪有多余的时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的本性若迷了,就算你布施再大,种再多的福田,有什么用呢?有那种布施很多就能解救生死的吗?那么成佛就是可用用钱买得到了?那么叫王永庆来就妥当了。或是油田大王、汽车大王财产都是几百亿美金,那根本是无法计算的。【福何可救?】福要怎么救你们呢?【汝等各去自看智慧,】你们要好好的去观照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呈】就是晚辈敬重长辈,双手供奉叫做呈,双手拿给别人叫做呈。【若悟大意,】在我们这里,看哪一个人能悟得佛法本性大意。我就【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付就是交给你们,将我的衣钵作证明,你确实是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你们赶紧去吧。【不得迟滞,】不能有一丝停留。下面这句话很重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明心见性当下之事,当下就是没有透过意识心态、意识形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思量就不是本性的东西。你若是动过念头就不是你本性的东西。【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讲话当下就是本性的东西。讲话当下,你就能见到本性的东西。若如此,就是说若明心见性的人。【若如此者,】如果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就算是头上有刀来割,同样见到本性,如如不动。
第四页,【众得处分,退而避(?)相谓曰:】众得处分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分配好了,处分就是分配好了。【退而避相,】退回来后互相讲来讲去,大家互相这样说,【我等众人,不必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我们大家不必澄心,就是说不必冷静用心来作偈颂,将呈和尚,来贡献给和尚看。【有何所益?】那有什么帮助呢?神秀也就是他们的教授师,在六祖还没有来以前。神秀大师已经在五祖之下讲经讲很久了,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神秀上座】上座普通的说法,出家二十年以上才称上座,有一种是尊敬,有一种出家德高望重也称上座。【现为教授师】现在是教导大众的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的。【我辈谩作偈颂,】这个【谩】有几种意思。我辈不必作这个偈颂,谩就是不必,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我辈广泛,谩就是广泛的意思。谩,广谩,我辈广泛地来作这个偈颂,是【枉用心力,】枉费我们的心力。因为一定是神秀大师得法。【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就是没有意思要作偈颂了。【咸言,】大家都这样讲,【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依止神秀和尚。【何烦作偈。】何必劳烦再作偈颂呢?【神秀思维,诸人不呈偈者,】大家都不送偈颂去,【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却是他们的教授师,平时都是我在教导的。【我需作偈,将呈和尚。】我应该作偈颂送交五祖。【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若没有将偈颂送去,五祖要如何了解我心中见解之深或浅呢?【我呈偈意,求法即善。】求法就是说,我来印证一下,求这个大法来印证一下,是不是符合五祖的意思呢?【觅祖即恶,】觅祖就是说,我想作第六代祖师,觅就是想要得到祖师的位子,那么我发心就错误,【却同凡心,】那么我就与凡夫的心一样了。变成不是为法,是为了祖师之位了,那么就是恶了,发心就错误了。所以这个神秀大师的修养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神秀大师的修养真的是没有话说,你看,他非常谦虚。【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却就是变成了跟凡夫的心一样了,【夺其圣位,】那么我不够资格,变成强夺这个六祖的位子,以为已经有五祖了,而六祖尚无人传承,变成我来夺六祖之位。【奚别?】何别呢?这样我等于虚有其名来夺这个圣位,奚别?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说,【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如果没有将这个偈颂送去,终不能得到这个大法。【大难大难。】大难大难就是说,实在真难,真难!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一点难处都没有,脱口而出,就是本性的东西,这就是没有见姓,所以才会大难大难。底下,第四页的中间下面,【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就是走廊,有走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愣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这段要注意听,我从前这一段都看不懂。拟请,本来本来预定要请这个供奉,供奉是个官名,官的名称,就是如果有人,有才干、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干的人,请这个供奉官,为他书写在壁上。所以拟请一个供奉官,专门拿笔写名,或者是绘画的,将画相写在壁上的那种人,叫作供奉官,是一种官,名字叫做卢珍的这个人,本来是要请供奉官,一个叫卢珍的这个人,来画愣伽经,愣伽经就是说,五法、三自性,二无我,愣伽经。变相图,譬如说,观世音菩萨的变化,地狱的变相,愣伽经的变相图,变一些,我们人唯心所造,业力所牵,而在六道里面改头换面,已经五祖的血脉图,五祖的血脉图就是由达摩祖师开始到五祖,一代传一代,要来【流传供养。】【神秀作偈已成,】偈颂完成了。【数度欲呈,】好几次都想拿去,【行至堂前,】走到五祖室前却又不敢,【心中恍惚,】为什么心中恍惚,你们知道吗?因为见不真切,若是见地真切,你若是彻底地明心见性,心中绝对不会恍惚,所以为什么会心中恍惚呢?不敢啊,胆战心惊,恍惚就是,到底我这样是行还是不行?明心见性的人他绝对肯定自己,他绝对是明心见性,没有那个怀疑、迷觅糊糊的,没有!明心见性的人说法也是一样的,单刀直入,绝对是一点都不迷糊。所以说,见不真切,心中恍惚,见地不真切,没有彻底的明心见性,【遍体汗流,】全身流汗,【拟呈不得,】希望把偈送出去,又没有勇气。【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十三次,你想想看,去了想拿给五祖,又不敢,再前去时,想拿给五祖又不敢,所以去到五祖堂前,膀胱无力,又退回来了。会紧张,想上厕所,会紧张。【秀乃思维,】神秀就这样想,我不能拿给五祖,不如我就画在走廊,【不如向廊下书著,】我不如,【向】就是朝着这个走廊下面,我书著,就是我在壁上写出此偈,【从他和尚看见。】从就是让,让这个和尚看得到。【忽若道好,】忽若就是假设说,假使五祖说,这首偈颂作得好,【即出礼拜,】我就出来向五祖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若五祖说,不堪,不行。【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众人拜了一个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他自己生惭愧,所以说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
六祖 (二)
所以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更修何道?】 还想修什么道呢?】是夜三更,不使人知】 【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把他写下来,】呈心所见。】交出他心里所看到的见地。偈曰:】身是菩堤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体是修菩提的地方,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以后能够成佛,有根。心就像明镜台,这个明镜有时会黑暗,有时会不干净,所以我们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时时勤拂拭,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不要让它惹尘埃,不要让它惹上污染。这当然是一种大乘根器,但是不是最上根器的人,常常擦拭要擦到何时?镜子何时才不会污浊?要是我随便想想也知道,说心像镜子,心既然像镜子,是有形相的东西,镜子一脏就要擦,一脏就擦,时时勤拂拭,要擦到何时?永远也不能成佛,要是我一眼也能看出来,对不对?既然有镜子就会有污染,那要擦到何时,你要假设一个有的东西,当然你就是著相之说。】秀书偈了,】神秀写完偈后,】便欲归房。】就回到房间里,】人总不知。】众人完全不知道。神秀就这样想了,】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传我法,】即我与法有缘。】若说不堪,就是我迷。你看神秀大师都是后悔自己,】自是我迷宿业,】我迷惑了,我宿世业障深重不合得法。对他师父这么恭敬,对圣者的衣钵他一点都不敢贪求,神秀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伟大,实在非常伟大!我也要赞誉他是一位贤人,圣贤之人,实在伟大!可不像现在的出家人:怎么会是他得?为什么不是我得?应该是我得呀,那就不一样了。所以那个门争,你看神秀大师,那个门争完全没有,师父怎么安排,就是相信师父,师父是个大智慧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完全尊重师父的安排。】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师父是一个圣人,我们也不能了解:佛是一个圣人,我们也无法去了解。所以】房中思想,】所以我才告诉诸位,这叫做意识心,你在房中思维就是意识心熊,】坐卧不安,】大彻大悟的人,怎么会有坐卧不安呢?一切法不可得,那有坐卧不安呢?】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入门就是早就进来吾门学道了,只是没有见性,】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一个姓卢的供奉官,】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本来是要画图的,忽然间看到这首偈,】报言:供奉!】你这位供奉官,阻止这位官:】却不用画】,】劳尔远来】,麻烦你从那么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所以】令门人炷香礼敬】, 祖师也算是很会做人,没有伤到神秀大师的自尊心。烧香礼敬,】尽诵此偈】,大家都要诵此偈,】即得见性】,将来就会见性。弟子,这些】门人诵偈】,】皆钦善哉】。只有五祖知道而已,这些笨徒弟,这些师兄弟皆钦善哉:师兄你怎么这么厉害?乱拍马屁,因为不懂,乱拍马屁:师兄你真是厉害。五祖再来就是六祖了,可以提前喊你一声了,可以先称呼你了,你就是六祖了。皆钦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五祖于三更叫神秀大师进来室内,】问曰:偈是汝作否?】这偈颂是不是你作否?】秀言:实乃秀作】,我】不敢妄求祖位】。你看神秀在说话实在非常谦虚。我不敢妄求祖师之位,只是希望和尚:对他的师傅恭敬到这个程度。】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完了!二十几年竟然站在门外?要是我就嚎啕大哭了!二、三十年竟然站在门外,也就是没有入门,】未入门内】。】如此见解】,你若是用你这种见解,欲】觅无上菩提】无上本性,】了不可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下面是划红线起来,画线起来,划到第六页的第五个字:提之自性也。无上菩提,这里就是要讲重心点了,要划线了,什么是无上菩提呢?】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说话当中,你当下就悟入你本来面目,】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下面你注意看那句话,强而有力,】于一切时中】每一个二六时中,】念念自见】,下面那一句话就更厉害了:】万法无滞】,就是什么境界都障碍不了你,这就是本性。一切时中念念自见,由清净的本性见,万法无滞,没有一种东西能阻碍到你,包括要牺牲你的性命,你都没有一点恐怖,因为了解五蕴皆空。悟到本性,】一真一切真】,因为本性是无二的,真的就是真的,永久存在的东西,】万境自如如】,万境自如如,为什么?因为不生不灭的境界,当然就自如如,万境为什么自如如?因为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取不舍、没有内外,完全能舍、能取,不取、不舍全部放下,那么万境自如如,自然就是本来的面目,什么叫做万境自如如?一切境界也没有来到我的心:我的心也没有去到这个境界上。简单来说,境界没有干扰到我的内在,我的内在也不去执着,个人保持个人的岗位,当体即空,叫做万境自如如,叫做诸法不相到,禅宗有一句话:诸法不相到,你说你来到我家,其实没有来也没有去,不相到,诸法没有互相干扰,没有来,没有去的东西,诸法不相到,没有说那个东来到西,西来到东;身来到心,心来到身;或者是境来到心,心去执着境,统统当体即空,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就是不动之心,】即是真实】的明心见性,】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心】,这才是真正无上菩提之本性。】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将来】就是拿来的意思,拿来我看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若是现在的人,就不会等到祖师说:衣与法交代给你了。现在是:我师父衣钵不给我,我自己去买就好了嘛。衣服里自己写上:七祖。】神秀作礼而出】。神秀顶礼完后就出来了,】又经数日】,他已经到极尽了,没办法,他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写不出东西来。】作偈不成。】写不出来,】心中恍惚,】神秀】神思不安,犹如梦中,】不知道怎么办,】行坐不乐。】没办法,作不出来,没有大彻大悟,不是自己本来的东西,用意识心写出来的。经过二天,有一个童子,】复二日】就是经过二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碓房就是磨米麦的地方,唱这个诵,】唱诵其偈。】唱神秀大师所作的偈颂,惠能才是厉害,】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你看他在寺里做八个月,师父不曾来跟他说话,没有教过他一法,你想想看,虽然不曾得到师父的教授,但是早就了解本性,】早识大意。】早就了解本性的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你不知道五祖】言世间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门人就是弟子,】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祖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惠能也很有修养,我也要来诵此,结个好缘,所以祖师都不曾给人漏气。简单来说,祖师的定义就是不曾给人家漏气,他也要来诵偈,虽然此偈没有见性,他也同样要诵,知道他功力不够,还是一样尊重他,所以曾给人家漏气的,都不是祖师之格。同生佛地,】上人,】是对这童子尊称,】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我在此踏碓磨米踏了八个多月,】未曾行至堂前。】堂前就是五祖的堂前,不曾来到大众出入之处,】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希望你能引导我,看他写在什么地方,我也要去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就和它顶礼,六祖也向它顶礼,你看看!六祖多么有修养,此偈虽未开悟,六祖也一样顶礼。】能曰:】在这时惠能尚未出家,要记得,这时惠能是叫做卢行者,姓卢的行者,这时惠能还是一个在家居士而已,你不要弄错哦!惠能曰:】能不识字,】我惠能是不认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别驾就是刺史的左右两边的助理,叫做别驾。因为江州这个刺史,是另外开车子,另外乘这个车子,所以叫做别驾,另外的车子,也就是官位很大。为他驾车做助理的人,别驾就是助理刺史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刺史的部属:再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刺史开车的人,也就是助理,】姓张名日用。】张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我也有一句偈,】望别驾为书。】别驾是一个官名,是一个官的名字,请你为我书写下来,】别驾言:獦獠!】大家都骂他獦獠,算是没有开化的民族。】汝亦作偈,其事希有!】其事希有。就像明钲在我们讲堂,有一天起床做早课了,我们这些法师会说:其事希有!因为他从来不做早课的,忽然那么早起床,大家就很惊讶了,这算是其事希有了!明钲若是在睡觉,简直要用锅铲去翻身才叫得醒,那种睡眠三昧的定功,非是我慧律所能及也,这种三昧定力,实在是望尘莫及,那种睡眠功夫,没见过睡功这么厉害的人。】能启别驾言:】惠能就启这个别驾:】欲学无上菩提,】我想要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不能瞧不起初学的人。】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也有上上的智慧。】上上人有没意智,】把笔拿下来,】没意智】就是也会埋没他的智慧的意思,上上人有时候也会埋没了自己的智慧,而发挥不出来。】若轻人,】也就是瞧不起他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若是瞧不起他人者,就有无量无边的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惠能就请别驾为他书写,因为他不识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个太棒了!这实在是大彻大悟,我看到这句,实在是非常清凉,太好了!菩提本无树,菩提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树】的这种相,那是你自己假设的一种东西,本性是遍一切处的。前面那一句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六祖一语就道破了:】菩提本无树,】菩提清净的本性,岂能安立】树】这一相呢?你立身体是树,菩提是树,错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本性,菩提本来是无一物的东西。明镜,我们清净的本性,明镜亦非台,也没有所谓台,用什么架起来叫做台?对不对?本来无一物,前面是说: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六祖一语就驳倒了:本来就无一物的东西,你要在什么地方惹尘埃?烦恼本来就是无的东西,只因你自己无明产生,何处惹尘埃?是因为你无明你才会惹麻烦,尘埃就是烦恼,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惹什么烦恼?意思就是说,烦恼本来就是无根的东西。不得了!】书此偈已,】写此偈之后,】徒众总惊,】大家都非常震撼,】无不嗟讶。】大家都很惊讶。】各相谓言:奇哉!奇哉!】大家都互相说来说去,奇哉!奇哉!】不得以貌相取人。】何得多时,】何得多时】就是这么久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使他肉身菩萨,他是肉身菩萨再来示现的。】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到底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这个实在是肉身菩萨再来。】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所以做师父的人一定要保护徒弟,不能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别人会不高兴、会不舒服,就会嫉妒、排斥他。因此五祖就将鞋子脱下来,别驾为惠能写完偈后,】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这个也是没有见性。就像我穿的那双洞洞鞋,脱鞋擦掉说:也是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为了保护他的徒弟,保护六祖。】众人疑息。】本来想:这个人真是厉害!五祖怕有人陷害他就说: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师父说没有见性就是没有见性了。】次日,】经过一天,】祖潜至碓坊,】偷偷的,】潜至】就是不让人看见。作五祖有时也要像个贼一样,怕别人看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不让众生恐慌,做师父的人,有时候也要遮遮掩掩的,就是怕众生不了解祖师的意思。他就偷偷摸摸的来到碓坊,来到磨米的地方。】见能腰石舂米。】腰部绑上石头舂米,也就是捣米。】语曰:】就告诉他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卢行者!你惠能,你为求道,为法而忘躯,】当如是乎?】是不是这样呢?】即问曰:】五祖就问惠能说:】米熟也未?】若是傻愣愣的人就说:还在厨房里洗着呢!真糟糕!人家是问他功夫成熟否?已经开悟了吗?不懂的人就说:师父!还在煮,再过十分钟就可以吃了。笨成这副德性,六祖就不会答错。】能曰:米熟久矣,】米早就煮熟了,】犹欠师在。】还没有经过过滤。】筛】把笔拿起来,还没有经过师父你的印证,筛就是印证的意思,要经过师父的印证,才知道他是不是大彻大悟。筛就是什么呢?筛就是一个盘子,盘面布满一个个小孔,俗话所说的米筛,从前的人就摇动米筛,让细物从小孔中落下,那叫做筛。就筛一筛、筛一筛,然后再甩向上面,从前都是这样,要过滤绿豆或米时藉甩动来过滤,叫做筛。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就这样,像这样击三下,之后就离去了。要是我们哦,还问:师父你击三下是怎样?你下午三、四点想吃什么吗?不然你击三下做什么?还是缺三百元?所以我说开悟者之间都不需假借言语了,五祖击三下他就了解,是要找他三更去谈话。若是我现在敲三下,徒弟半夜三更跑来,我会说:我又没有叫你来,我敲三下是问你:为什么三个碗没洗?差别就很大了,他也学六祖,自己就跑来了。】能即会祖意。】你看,这很厉害。】三鼓】就是晚上十二点,打三次鼓,三鼓,不是三更哦。】入室】来到五祖的方丈室,】祖以袈裟遮围,】就是不让人看到光线。你看五祖做事也是很神秘,一般人会想:五祖是不是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会怕别人看见,大丈夫何必怕别人看见。所以有时候祖在做事,我就告诉诸位,有时祖师做的事我们是看不懂、看不懂的。】不令人见。】不让别人看见。】为说金刚经。】为他解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我告诉诸位,在这个时候叫做大彻大悟,在此时才真正大彻大悟,在之前惠能在卖柴时,听到别人诵《金刚经》,那时是叫做了解而已,这时才叫做大彻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把笔拿起来,】金刚经至】从这个地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始画,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本性。再继续画下去,】遂启祖言:】因此就向五祖这样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哎呀!太好了!】何期】就是赞钦的意思,哎呀!太棒了!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清净嘛。何其自性,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来就没有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划到这个地方。再解释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这句话含有赞钦及为了要解释,】何期】有一种:太不得了了!也可以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呢?何期自性,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清清净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是不生灭的东西。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什么都不缺少,本来就具足一切智慧与福德因缘。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本无动摇,因为我们强加分别,强迫自己去分别不必要的这个错误的事情。什么是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有般若智慧,当然能产生清净的万法。能生万法,就是能运用在宇宙当中而无所障碍。五祖知道他悟得本性了,当下就说:你是大丈夫、是天人师、是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时就将衣钵拿给他,】便传顿教及衣钵云:】就将法、钵,衣钵都传给他,你要传顿教,当下悟道叫做顿教,】汝为第六代祖,】第六代祖师。】善自护念】,你要好好的护这个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有情,只要他有觉悟的本来的心,有情就是一种有觉悟的众生,只要他是众生。来下种,来下菩提的种子,加二个字,】将来】因地果还生,将来这个因地,就是因地若修行,到果还生,这个果的觉悟它就会产生。简单来说,只要有灵性、有觉性的人,来下这种菩提种,这个因将来就会得到觉悟的果,果还生,一定会产生的意思。像诸位众生你们来听经闻法,你们就是这样,无情就是木石,木石就是无心,没有灵性、没有觉悟,既无种,当然这就不能下种,把木石、石头栽种下去,无情的东西,当然它就没有菩提种,无性,没有菩提的性,也无生,也不可能成佛,亦无生,也不可能成佛。所以简单来说,要有觉悟的众生来下菩提种,因地果觉就会产生,就是成佛。没有这个菩提种,当然就没有菩提的性,也不可能有成佛的可能,好了,因为下面一段又是另外一个大段,所以听经闻法比看电影更好,我这样解释已经很清楚,非常清楚了,听不懂可以去跳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8 0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