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13|回复: 0

谈谈药品零差价医改下的中小诊所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0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在大部分地区基层卫生室、乡医诊所实施新的药物制度,主要的内容就是药品零差价加国家补贴。很多乡村基层医生觉得收入大不如从前,尤其是开私人诊所的担心患者会大量流向社区医院,均抱怨纷纷。其实依我看,中小诊所要走出这个困境,答案就是必须全面转向中医治疗,而且是要以经方为主。
              药品零差价制度对以药养医的西医诊所冲击大,对于以诊金收入为主的中医诊所几乎没有影响。诊金是一个中医的为病人进行辨证开方的技术性费用,自古以来看中医的病人也都能接受,近日国家发改委拟定的医疗收费项目中,甚至已经多了一项中医的“辨证论治费”。在江浙沪地区,一次诊金高达300-500元的中医也有很多,尤其是善开经方的中医,更是受到患者的热捧,几乎个个月收入在1-3万以上。所谓经方,是指《伤寒论》中的方剂,自汉唐以来,中医方剂累计共61739方,但最基本的、最有效的基础方当是《伤寒论》的经方。至今,中医界仍公认此书是历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因为经方治病的汗吐泻八法效如拂鼓,常常可以一剂知二剂已,很多疑难杂症经过经方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故经方派中医在患者口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反观西医的方法忽略了整体,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偏于外因。治疗方法绝大部分是属于外部干预,用抗生素、激素、手术、放化疗来完全替代了人体自身的免疫复原能力,久而久之不但与身体无益,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其实很多西医诊所对于治疗众多内科病的无能为力是心知肚明的。

             中医的治疗原理又是什么?其中有个特色是“顺势疗法”,就是顺着身体本有的趋势,去调节和消灭疾病,有点像太极拳的哲学,为中国所独有,实乃较西医硬碰硬的境界为高,举一个著名经方“桂枝汤”为例,桂枝汤为一“强壮剂”,中医说它“有汗能止,无汗能发”,有许多人觉得奇怪,两种情况截然矛盾却都可并用“桂枝汤”岂非胡说八道?事实上一点都不,因为人体初受感染时免疫系统启动,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表皮血管收缩,表皮血管收缩到尽头时自然会有扩张的趋势,此时服用桂枝汤会增加此一扩张趋势,自然汗出;同样的,血管扩张到尽头时自然也有使血管收缩的趋势,这时身体力量不够故冷汗淋漓,于此时喝桂枝汤则帮助血管收缩,故汗能止,因此这顺势医疗实在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再举一中医的妇科名方十三太保方(即保产无忧散)为例,当妇女怀孕时,西医怕妇女流产,故会注射女性黄体酮(安胎素),使子宫内膜变厚,减少流产;而生产时,西医会注射催产素,促使子宫收缩让胎儿分娩,照理说两种激素完全相反,绝无同时作用之理,但十三太保方却可以同时产生两种作用?其实不是如此,盖妇女怀孕时,难道自己没有黄体素,若没有胎儿如何着床?生产时难道自己没有催产素,若没有子宫如何收缩?!因此所以会流产或难产并非身体没有此两种激素,而是这两种激素因某些原因无法作用到子宫而已,十三太保方并非黄体素也非催产素,它不过是"顺身体的势",使的原本身体自己会产生的激素“顺势”作用到子宫而已,由此可见中医的“顺势疗法”最能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康复能力。再对比西医规劝胰岛素不足、血糖过高的糖尿病人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最终导致截肢,而经方家按“消渴症”治疗此类病人大都能取得良好疗效,明眼人皆能看出两种医学孰优孰劣。

             也有人说,虽然能用中医看病是不错,但学中医要学好多年,又难学。其实未必,中医完全存在着快速入门的捷径,那就是方证。方证相应,源于张仲景的经方。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方名证,如“桂枝证”、“柴胡证”、“柴胡汤证”、“柴胡汤病证”等提法多达十一处,是为“方证”一词之起源。简单的讲,方即伤寒论书中的方剂,每一方都因一定的一组证候以及相应的脉象表现而立,都有严格而确定的指征,因而见是证,即可用是方,而不拘泥于六经辨证的范畴。从现代(西医)病名的角度讲,上面提到的桂枝汤既可治疗感冒发烧,又可治疗慢性胃炎,也可用于妊娠恶阻,只要病人的临床表现的证候符合桂枝汤的证——发热畏寒,头痛项强,出汗,肌肉酸痛、脉浮缓等既可,有了这样的方与证的对应关系,完全可以应用在当今的诸多疾病或疑难症上,而不必在意这些西医诊断出来的病名,此即为“有是证用是方”。《伤寒论》中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核心概念,是中医的“魂”,严格严谨而经得起重复验证,也经历了数千年的验证,疗效显著,叹为观止。伤寒论的方证在汉唐后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皇汉医学,严谨的传承到今天,给了我们不可多得的借鉴。现代名医如岳美中、吴佩衡、范中林、胡希恕、刘渡舟、叶橘泉等亦支持“方证相应”,如岳美中先生于早年临证效失参半时重新研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后云:“见其察证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从客观以立论,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之实验学术,实逼近科学之堂奥,真是祛疾之利器。”胡希恕先生亦提出:“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  简单的说,你不懂辨证,是个外行,只要能机械的学会死套“方证”,你一定会有显著疗效。

              很可惜,我国的中医在宋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崇尚理学谈玄的风气,晚清到民国的温病派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创造的方剂和随意的加减性,失去了古中医原本的方证理念。不严谨,不可重复验证,出现了一个病,十个医生看了,十个结果,十个方子的怪异现象,令病人不知适从,令学者迷茫而无法掌握,导致了中医理论愈加神秘不可琢磨。温病派喜欢开大方,滋补药,让病情反复也意味着提高了治疗费用,对疾病不敢也不愿采用攻击性的药物,最终使现代中医被人误解为“看不好也看不坏”的庸医。 所以要迅速提高中医技能就必须回归到辨方证用经方的大方向上。

       拿《伤寒论》260个方剂来说,每个方剂4-5个主证,5-8个副证,其组合成该方剂的方证,而且有些方证稍稍变化,就对应有另一个方剂,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有个问题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大多数的伤寒论解读方证的书籍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很多作者其实临床经验并不多,罗列证候不准确,脉象、舌象都与临床不符,不能实际参考使用,因为张仲景的原文往往是列出了一些主证,而经过1800年的演变,很多方子都扩大了证候应用范围,甚至出现了不少变证,所以有时要从病机上去理解,更重要的是吸收一些中医名家临床上的经验。
              辨方证上望闻问切四诊均不可缺失,很重要的就是切诊-即脉证合参。但诊脉在大部分中医看病时已经趋于回避,很多中医的把脉其实只是看看脉搏的快慢,我常看到有些中医师写的医案,把病人的症状都提了,就是不提脉证,原因也猜得到——不会诊脉。一些有几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也只会诊断5-6种脉象,这样去运用中药尤其经方,是有问题的,因为经方效力较强,有些甚峻,而人体的病情常常极为复杂,如何知道辨证是否正确?脉象就是审查的最后一道防线,即脉证合参。比如有的病人表面口干咽痛,面赤颧红,但精神困乏,大便溏泄,而脉象甚为细弱,这可能是肝热阳郁和脾阳虚的兼证,即上热下寒证,可用麻黄升麻汤一试。有时病人癫狂谵语,腹痛拒按,而脉象沉、涩、弦,则可能是瘀血化热,毒入血分,可以用攻下法(泻下剂)的下淤血汤。在确定可下不可下,可汗不可汗(发汗剂),脉证合参十分重要,有时相反的脉证更突显临床的价值,比如有些热厥证的病人在临床上反而表现为一派寒象: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症状,如果光凭表象很可能判断为虚寒证,但一诊脉得到的脉象却是滑数有力,有心的中医则会细探究竟,再仔细问诊,病人才吐露平时还有小便赤短、便秘的现象,因为病人对这些长期症状习以为常,觉得和目前病情无关、不重要,医生不细问他就不会自己讲出来。故辨证不辨脉,实乃阉割了中医的最核心的技能。
       脉诊可能难倒了大部分人,但是不是也有捷径呢?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国内中医界专业中医参与研发的医管家多功能辨证仪,可以数字化实现中医的四诊及精确化辨方证。这款以普及中医核心理论为目标的产品,实现了将脉象转为波形进行智能判断(临床测试结论和老中医号脉一致),其强大创新的方证识别系统基于长期临床数据的统计和近万例医案的统计,并用混沌识别技术模拟了中医辨证思考逻辑,对输入的临床证候、脉证、舌证四诊合参分析主兼证并得出经方结果,可以说是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中医初学者想利用中医治疗的难度。
       诊所配备了这门利器,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如虎添翼。运用中医治疗,建议应锁定那些疑难杂症的病患,这类病患通常已经对西医的反复治疗和高昂收费彻底失望,如能获得经方效如拂鼓般的根治,定能为你的诊所做口碑宣传,良好的口碑就是目前诊所营运的最大法宝,您说不是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