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dsaveme 于 2011/8/16 09:37 编辑
阴阳论,自古论到现在。天子论罢,圣人论,道家解罢,儒家解。越解越玄妙,越解越离奇,越解越无法理喻,越解越说不清楚。直到现代,人类对阴阳之论更难用现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理论来理解与解说了。 可以肯定:阴阳不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因为世界上找不到纯阴、纯阳。但是,任何两个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者事物、事件,又都可以用阴阳辨别之。那么,阴阳是意识吗?也可以肯定:阴阳不是精神意识。因为它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变成主观意识。那么,阴阳究竟是什么呢?难道还有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之外的第三? 阴阳不是物质、事物、事件,因为任何独立的物质、事物、事件,都不能判断为阴阳。 阴阳不是精神、意识,因为它不能脱离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存在。 也就是说,阴阳产生的条件,必需是两个同时客观存在的物质、事物、事件。阴阳才可以产生。如只有黑白的同时存在,才能确定黑为阴,白为阳。而单独一个黑的存在,则不能辨别阴阳。如:你见到了一个漆黑的物体。就肯定它为阴。那么,当另外一个更暗黑的物体存在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漆黑要比暗黑稍有光泽,而暗黑则更暗。二者相比,漆黑则应该为阳,暗黑则应该为阴。 从这个角度来说,阴阳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必然是两个事物同时存在的时候才能出现的客观存在,同时我们应该说它是一种判断,同样必需是在两个事物同时存在的时候,才能产生的一种判断存在。 显而易见,阴阳具有强烈的数字概念特征。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伴随人类进化过程中从一认识到二之后产生的一种反射功能,或者称为反映类比判断过程。它来自自然的客观存在,它来自人类对自然反映的比对判断。但是,阴阳并不是自然客观存在的具体,同样,阴阳也不是人类主观比对判断的具体结果。 那么,阴阳到底应该定义是什么呢? 准确的说,应该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产生的二进制数字,应该是二进制数学思想产生的最初始认识论。应该是二进制数学思维形式产生的最初始的方法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称其为二进制认识论与二进制方法论。 因为当代哲学,目前尚无法确定数字概念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意识。同样,也无法区分阴阳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意识。 阴阳概念的产生,把人类思想与思维,提升到二进制数学思想认识世界的辩证阶段。是人类进化里程中的至关重要一步。使中华民族的远古人类大踏步的走向形意数学科学的科技发展新纪元。 二进制数学认知法则与思维辩证法,具有很高的类比判断或然率。而且是一分为二、二合而一的辩证法法则。 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二进制数学文化,是中国古数学文化中最富饶的数学理论。因为八卦、易经都对它作出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但是,二进制数学文化,虽然在类比的同概率判断或然率应用上,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仅仅局限在自然随机偶然事件与随机必然事件之间的肯定与否定类比判断范畴内。对时序、程序过程产生的时序随机变化在二进制中根本无法表达。因为时序的问题产生,要在三进制数学中才会出现。而这种时序的持续后继认识,也经历了三进制到十进制数字的漫长认知过程。阴阳理论,只是老子文化中所说的一生二。而二生三产生的时序新概念。才是万物可以得到时间、空间概念本质认识的开始。 形意文化的数学思想核心,是数字的形、意内涵。并用具体的数字形、意图案,表达了人类从一进制数字认知,进化到二进制数字认知、使人类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认知蛮荒中,结束了不识数的原始。从大自然客观存在的无数个,形、意各异的一之中,认识到了二,也就是说,大自然中,只存在形、意各异的、无穷无尽的一,根本就找不到完全一致、完全相同、一模一样的二。那么,二的数字形、意内涵是什么呢?二:就是阴阳;阴阳:就是二。没有数字二,就没有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数字二。而易经中阳一,阴二,阳三,阴四之数字解,是十进制的数字研究,则不是阴阳的本质。阴阳的本质是二,是人类认知到一的客观存在之后,产生对数字二的未知。 数字一、二的形、意辩证概念就是相同、不同。相同的是:万物皆有阴阳。不同的是:万物各俱阴阳。 万物皆有阴阳,故万物皆可一分为二为辩证阴阳;万物各俱阴阳,故万一遇二,皆可二合而一共阴阳分析。也就是说,数字二就是阴阳。阴阳的数学内涵就是数字的二进制数学内涵。 阴阳的数学内涵也是数字的已知与未知,一是:人类的已知,二是:两个一构成的新相关关系、是人类两个已知之间构成的未知。人类通过阴阳探索两个一之间形成的数字二的未知。得到数字二的具体形、意认知。并通过二进制数字系统形成了持续后继认知,认识到了万物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数学内涵。这就是人类进化里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次跨越。 数字三所产生的数字数学内涵,是一个时序轮回问题。也就是说,二进制表达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只是一个翻转、更替变化关系。而数字三所展示的时序关系,则是一个轮回。是三个阴阳翻转、三个性质更替的有序轮回。也就是说,三个体构成的三个一之间的关系,是三个一,与三个二构成的轮回变化整体关系。 三体问题,是西方数学中的混沌问题。在中国的数学中,是随机轮回中的或然率问题。 从中国产生于形意文化时代的古老黄道历法、古老中医学的具体理论与内容来看,形意文化时期的数字研究水平,已经进入了五体研究的成果使用状态。也就是说,中国的数学是一个在远古就已经从混沌中走出来的具体数学科学。 从伏羲画八卦的时候,就已经清晰的认知到:艮、坎、巽表达的山(固体)、水(液体)、风(气体)三体运动关系中的线性;认知到:震、离、泽表达的雷(爆炸)、火(燃烧)、泽(腐蚀)三变化关系中的速率性。把时间变化,空间运动的整体轮回认识关系,表达在一个阴阳结构之中,并通过空间与时间的辩证认知,确定了它们之间结构关系、运动关系、变化关系。不能不说,这一成果就是形意文化时代持续后继认知三体混沌、五体混沌后重新走出困惑,建立的新型或然率。而且,伏羲八卦有四版幸存,又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反映了新认知体系的四象性。使传统的或然率研究,又开辟了一条持续进行研究的新径。沿着伏羲的思路,中国的形意数学研究,走进了一个符号逻辑研究的路。所以,伏羲八卦之后,出现了归藏、连山、周易等不同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