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11|回复: 7

中药性味治病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0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治病,是依靠药物性味来影响人体一团气的阴阳转化,从而恢复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

         药之性——寒热温凉定性:   温热之药使气增多,凉寒之药使气减少。

               “气聚就热,气散就寒”;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二者合参,说明温热之药能够使气聚集(增加),寒凉之药能够使气散开(减少)。其直接作用为:调节气的阴阳分配。

如:

          天热井水凉——气在外多而在内少——夏吃生姜——防止内寒——气过少;

          天寒井水热——气在外少而在内多——冬吃萝卜——防止内热——气过多。

           药之味——酸苦甘辛咸定位: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药之性味结合,可以确定该药对人之气的调整作用-使某一部位的气是增加还是减少。

五脏六腑要发挥正常功能,必须要靠气来支撑。其原理如同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足够的电量才行一样。由此说明:调气就是调功能——泻其有余(减少某一部位气之量-减弱功能),补其不足(增加某一部位气之量-增强功能)。

如:麻黄辛苦温,味辛苦,说明其入上焦肺与心,性温,说明能增加肺心部位的气血量。由于气聚为热,故可知其针对的是上焦寒——肺与心部因气血不足以驱赶外邪所引起的功能异常-下部气血升不上去导致上部气血降不下来。
发表于 2011/7/18 1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多讲讲药物的升降原理吗?期待中
发表于 2011/7/18 1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还应该知道性平的药其实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要是不寒不热呢,性平的药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发表于 2011/7/19 16: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写的挺好的
发表于 2011/7/19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食物的性味更重要。
发表于 2011/7/19 1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关注中
发表于 2011/7/19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善悟见解超凡期待继续
发表于 2011/10/5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着其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