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524|回复: 9

云南名医戴丽三医案选录(姜附热药医案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9 11: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施××,男,一岁半。麻疹初起,面青神迷,体温不高,疹色淡,呈块状,脉沉细,舌淡润。此寒气闭阻,心肺阳虚,故疹不易外透。法当以扶心阳、鼓动气机为治。处以麻辛附子汤加昧。处方:

   附片30克 麻绒5克 细辛2克 桂枝6克 生姜2片

   二诊:服一剂,疹出不多,仍呈块状。此因元气虚极,药力不足。予白通汤交阴阳,促疹外达。处方:

   附片30克 干姜5克 葱白一个

   三诊:服一剂后,翌日疹点全透,此时体温不仅不退,反而增高。按麻疹一经疹点出齐,体温宜逐渐下降者为顺。此症疹子出齐,体温反增,系肝肾两虚,元气不能收纳,气机涣散之险证。当此之际,急应扶阳滋阴,调平阴阳,予芍药甘草附子汤加黑豆。处方:

   附片30克 杭芍10克 甘草6克 黑豆10克

   四诊:上方连服二剂,热退身凉,疹子渐靥。予三豆汤加味,和肺养肝而愈。处方:

   黑豆10克 绿豆10克 红饭豆10克 乌梅3枚(冰糖为引)

   例二:

   代××,男,二岁。发热三日,面青、神迷,尿清长,脉沉,疹子隐约不显,疹色晦暗。法当温阳通经,宣肺透疹。予以麻辛附子汤加味。处方:

   附片30克 麻绒4克 细辛3克 桂枝6克 川芎5克

   生姜2片

   二诊;上方服一剂,发热减轻,疹子全出,且色鲜明,翌日突然吐泻大作。痧兼吐泻是中焦脾阳虚弱,此时若不急扶中阳,将有导致下焦元气暴脱之危险。急予理中汤加黑豆。处方:

   党参15克 白术9克 生甘草6克 干姜6克 黑豆10克

   三诊:服一剂,吐止,但仍有水样便,脉仍沉,重按无力。此下焦元阳不足所致。予以桂附八味汤收纳元阳。处方:

   附片30克上肉桂6克熟地9克 茯苓15克 淮山药15克

   粉丹皮6克 泽泻9克 山萸肉6克

   四诊:服二剂,泻全止,痧渐靥。易方以六君汤加黑豆、杭芍调治而愈。

   例三:

   陈××,男,三岁。麻疹出顺利,但迨麻疹渐靥之时,突现喘促,鼻煽,鼻如烟熏,声哑,咳嗽,但不发热,脉细。细审此证,因疹出较厚,脏气不足,津液耗散太甚。急投予参附汤以挽救将脱之元气,并益气阴。处方:

   白洋参10克 附片15克

   二诊:服一剂,喘平,鼻煽亦止。予生脉散加味,收纳元阴,益气生津。处方:

   白洋参1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枣皮15克 乌梅3个

   (冰糖为引)

   此方连服三剂,上症悉平。

夹阴伤寒

   陆××,男,五十余岁。于1943年夏,因发热不退,住某医院,经西医诊断为"肠伤寒"。用西药治疗无效.又用小柴胡汤加二陈、生地、牡蛎、丹皮之类,病势日趋沉重.已二十多日,乃请余诊治。症见:高热无汗,面色晦滞.声低懒言,项背强痛,时见惊惧,舌苔厚腻而滑,口不渴,脉沉迟而紧。据症分析,患者病程虽达二十多日,尤高热无汗,项背强痛,显系太阳未解。然面色晦滞,脉沉迟而紧,声低懒言者,又属表邪闭甚而里气不足所致。不足者,即"气怯"之意也。余询之,患者病作之初,又犯房劳,因而致有里气不足之象。舌苔厚腻,则系湿邪郁甚。此症初起即应以汗法解表,若汗之得当,邪随汗解,万不致迁延时日,愈演愈烈,至于此极。患者当前所现症状,原系太阳、少阴两感证,初起误治,专从和解少阳着眼,屡用小柴胡加减,何能胜任!且生地、丹皮之阴而敛,牡蛎之涩而收,柴胡之升而散,黄芩之清而降,不但不能尽其解表之功,反足以抑减体功之抗力。肌腠愈闭,致使体温愈激愈高,神明将频亍混乱,心机亦日趋衰弱,故时见惊惧。斯时据理而立法遣方,固宜解太阳之表,温少阴之经,而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但又考虑病势初起,前医屡甩柴胡一升再升,今时见惊惧, 若循规再用麻辛之升散,恐致心神飞越之不良后果。两全之策,唯有温扶肾阳,开太阳气机,引病邪由里达外,遂决定用自拟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桑寄生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川芎6克 台乌9克

   陈皮6克 烧生姜3片 甘草6克 大枣3个

   方解见本书"风寒湿痹"案。

   处方毕,特语其家属曰:"此症之转机,若能由阴转阳,阳回阴消,则属易治,似此发热不退至二十余日,将来恐不免白痦红斑接踵而发。此方主旨,即在导邪外出,庶免肠壁穿孔之患。"

   次日复诊:服药后,神形较安,惟发热如故。仍守原方加重附片至90克。三、四诊均守原方另加淮牛膝9克、杜仲15克、金毛狗脊9克以温壮元阳而疗其腰脊之痛。

   五诊:用大剂白通汤鼓舞气机,交通心肾之阳。处方:

   附片120克 干姜15克 葱白3个

   前数方服后,均未得汗,服大剂白通汤一剂后,始濈然汗出,足见表邪固闭之甚,非大剂温里通阳不能逮也。两周来均未大便,近五日所服之方,均以附片温壮元阳,强心益火增强体功抗力为主。

   六诊:服白通汤一剂后,虽已得汗,里阳渐回,发热未退,然全身痛楚大减,神气转佳,惊惧已平,面色润泽。病已由阴转阳,脉现洪大有力。烦渴思饮,病者已由初之形气俱怯转为形气皆盛,实乃预后良好之征兆也,乃用《伤寒 论》白虎加人参汤。处方:

   白洋参9克 生石膏15克 炒知母9克 甘草6克 粳米15克

   七诊:服上方后,烦热缓解,且得安眠。果然胸间隐隐出现白痦,足征肺郁已宣,惟胸闷脘痞殊甚,不大便已十余日,脉仍有力,热传于胃,腑气已实,可下之征备矣。

   西医治疗"肠伤寒",便秘禁用下法,下之则因肠蠕动过剧而引起肠出血等危症。然只要具备可下之症,未尝不可用下,故毅然用大承气汤。处方:

   大黄9克 元明粉9克 厚朴9克 枳实9克

   八诊:药后,排出臭粪甚多,十余日来之积垢,大为荡除。惟自痦仍续出,并现呕吐。此非大承气汤下后之变.系患者胃气初复,寒热失调所致。给以调和胃气,方用《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

   法夏9克 炒黄连3克 炒黄芩6克 潞党参15克 神曲9克

   鸡内金9克 麦芽15克 干姜12克 甘草6克 大枣3个

   此方原治伤寒下后,胸满不痛之痞证,身寒而呕吐之主方。方中法夏止呕逆,散结气;芩、连消痞,参、草、姜,补脾和中以通上下而交阴阳;加神曲、麦芽、鸡内金.消导积滞。

   九诊:诸症均减,饮食渐增,但发热转为潮热,神倦,胸稍闷,又四日未大便,时有恶寒。此邪热有余而阳气不足也。《伤寒论》云:"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正符此候,乃予是方治之。处方:

   附片60克 大黄6克 黄连3克 黄芩6克

   心下痞,胸闷不舒,虚热内伏也。恶寒者,阳虚于内也,予泻心汤攻痞通便,加附子以助阳。

   十诊:服后便通,周身旋出红斑,色甚鲜艳(若色黑,则系胃阴枯绝,难治也)。前于胸间所发白痦,今已全退。患者至此,神形倦怠,骨瘦如柴。宜保津液、养胃阴为治。处以下方: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麦冬9克 天冬9克 陈皮6克

   白洋参9克 知母6克 粳米15克 犀角3克 甘草6克

   十一诊:服上方后,神气转佳,饮食增进,旋又潮热鼻衄,此静胃余热未尽,血热妄行。宜清肺胃郁热,凉血止衄。方用扁鹊三豆饮加减。处方:

   黑豆9克 绿豆9克 焦栀皮3克 扁豆9克 桑叶6克

   枇杷叶9克 连翘9克 麦冬9克 枳壳6克 藕节5个

   竹茹6克 甘草3克

   十二诊:上方服一剂,鼻衄即止,潮热亦退,续以养阴润燥滋养之剂调理。方用上方加减。处方:

   黑豆9克 绿豆9克 扁豆9克 乌梅9克 冰糖15克(分三

   次同煎)

   上方连服五剂,诸证痊愈。

   [按]:综观此症,病程较长,机转亦繁,概而论之,因患者表实里虚,抗力不足,故先用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白通汤温扶。之后,患者体功由虚转实,即按祝昧菊先生所说:"治法以人体为主",及"立法处方,不必细审为何细 茵,但了然于其病灶之所在,就体功反常之处为调治南针"。毅然以白虎加人参汤清其肺胃之热,以大承气汤下其久滞不通之结热;白痦未尽,红斑旋出,邪势遂因之而渐衰。倘于此时因循坐误必失良机。病者自服白通汤后,汗出濈濈,从未中止,是病邪外达,有利于减轻肠胃之壅热,此为顺症之所当然,亦即预后良好之征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用寒用热,悉以体气之盛衰而为定,在体功与病邪方面,则根据"体功重于病邪"、"阳气重于阴气"的观点,先着重调理体功(机体功能)及扶持阳气,使正气旺盛,抗力增强,然后再处以治病之方,总以救人为先。此余平生用药心得之一也。

   另据此案,可知西医之肠伤寒亦未必都是中医的湿温症,临床辨证勿为病名所惑:

伤寒太阳少阴两感证

   李××,女,十八岁。因感寒后发热四十余日不退,曾经中西医治疗,症状如故,前来就诊。症见:胸满、食少,日晡发热,恶寒踡卧,不思水饮,二便自利。面色晦暗而黑,舌润滑,脉沉细如丝。查阅所服中医处方,有按阳虚治者,曾用四逆汤、白通汤;有按阴虚治者,曾用青蒿、地骨皮、鳖甲之类及甘露饮等,均无效。按脉症分析,显系不足之阴症。滋阴固非所宜,但为何用扶阳之四逆、白通亦无效?反复思之,此症之发热,系太阳气机被寒邪郁闭,未能及时解散。太阳之里为少阴(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相表里),寒邪入里,真阳失运,此为伤寒太阳、少阴两感之重症。四逆汤虽能扶阳,但不能驱邪外出;白通汤亦交阴阳之方,但所交者系心肾之阴阳(葱白引心中之阴下交于肾,附子引肾中之阳上交于心),不能交表里之阴阳,故无效。此症之治,全在交表里之阴阳,温经解表,乃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麻绒6克北细辛3克

   此方,据清代医家郑钦安云:"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麻黄 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阴阳相交,邪自立解。"

   翌日复诊:服药一剂,发热竟退,余症亦减。宜扶阳抑阴,交通心肾阴阳,处以下二方: 第一方,四逆汤: 黑附片60克 干姜12克 甘草6克 第二方,白通汤: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个 上二方,交叉各服三剂后,精神大佳,饮食增进而愈。 [按]:《内经》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亦有表里同病之意。在《内经》时代.尚无完善治法,故列为"死症"。至仲景时代,则发展了《内经》理论,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法。这是一大进步。《伤寒论》就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发热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脉沉为少阴阳气不足,两感症也,故创麻黄附子细辛汤,交表里之阴阳,温经散寒,扶正祛邪,使邪祛而正不伤,扶正而不碍邪。药仅三味,配伍周详,效采很好。

   本例即典型之两感症,若不急扶少阴之阳, 开太阳气机,则两感之邪难有出路,烦不易治。兹用脉黄附子细辛汤,实属有是症,立是法,用是方,故危重之症亦愈。寄语学者:凡治外感诸症,必须熟悉六经错综复杂变化之机制, 则病情自无遁形,而施治始可中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戴 阳 证

   施××,女,十七岁。因发热持续不退,入某医院治疗未愈,邀余会诊。症见:高热,全身冷汗不止,声低息短,四肢逆冷,面赤如硃,身重难以转侧,二便如常。右脉沉 细,左脉浮大无根,舌青滑,不思饮。询问服药情况,始知前医曾用葛根芩连汤、银翘散和白虎汤等方,而发热日增。细审此症之发热,实乃元阳外越。面赤如硃,系阴寒过盛,虚阳上越之假热证,所谓"戴阳证"也。因误用寒凉,故病势日益增剧。急宜交通阴阳,收纳元气,乃用《伤寒论》白通汤。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2克 葱白3个

   复诊:上方服一剂,病如故。认为药已对证,但疗效不显,是由于阴寒格拒过盛,药不能直达病所。应从阴引阳。本着"甚者从之","热因寒用"的治则,于原方加猪胆汁数滴,童便一杯。服后热竟全退,冷汗亦止,面赤身热大为减轻,惟四肢尚冷。继以《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峻扶元阳,交通上下。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姜、附二味为阳中之阳,不加甘草,较四逆汤扶阳之力更专,故服后诸症悉愈。

   [按]:"戴阳证"最易与实热证混淆,若只见高热不细加审究,极易误治。但病既真假相混,必有其本质可寻。如冷汗不止、声低息短、肢冷、脉浮大无根,即其内寒本质所在,发热面赤非其本也。结合以前所服方药,为真寒假热之"戴阳证",急用白通汤回阳收纳。然因阴寒格拒,初效不显,后于原方加苦寒反佐,服之果验。若审证不详,略有疏忽,见药不效,改弦易辙,则病终难愈也。 "阴阳交"二例

   例一:

   汪××,男,十五岁,患发热不退,已近一月。夜重昼轻,汗出不止,有时汗干而热不退。服西药解热剂,热虽暂退,旋又复热,且热度极高,目上视不瞑,烦躁不安,喘促气微,汗出如洗。病情危重,急来求余会诊。余详加诊视,症见:舌紫而腻,脉浮大而劲,壮热汗出,热不为汗衰,此病名"阴阳交"。《内经》论之甚详,若属温热病之坏证(逆证),预后多不良。所幸者,尚能饮食,胃气未绝,尚有一线生机。盖汗出热当退,今热不为汗衰,发热和汗出,兼而有之,足证气机不收,阳越于上,故发热汗出也。肾属水而主五液,若肾水不能温升,心火不能凉降,坎离不济,阴阳不交,升降失司,则为此病所以至危之理也。王叔和云:"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则难。"但若治之得法,尚可挽救。治法当在通阳交阴,使气得收,津液能藏,俾能热退汗敛,则病可愈也。乃用《张氏医通》益元汤加猪胆汁,勉力救治。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2克 炙艾叶9克 大寸冬12克 甘草3克

   炒知母6克 炒黄连3克 生姜3片 白洋参9克

   五味子10克 大枣3个 葱白3个

   猪胆汁一个,分三次调入药内。点童便数滴为引。

   此方以附片、干姜温肾培其本元为主,辅以艾叶温肝暖肾,佐寸冬、知母、黄连清上焦之心火,藉以育阴退热。洋参、麦冬、五味为生脉散,能益气、止汗、润肺、清心、滋水。葱白通阳交阴,童便引热下行,加胆汁之苦降导药力入于丹田。此方原治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思饮不入于口,阴盛格阳之戴阳证。今借用是方以治此症,甚为恰当。因方中附片、干姜、甘草四逆汤也,洋参、麦冬、五味生脉散也,合以艾叶、生姜、大枣保其精也,黄连、知母、猪胆汁、童便攻其邪也。一攻一守,保精攻邪,庶使正能胜邪,则热自退,汗自收也。

   上方于是日上午服后,至下午五时许,其父来家告曰:"服药后,眼已能闭,热亦稍退,喘促较平,汗出减少。"遂将原方附片加至120克,嘱其再进一剂。服后深夜汗收、热退,喘促全平,诸证已减。但旋又下肢浮肿。遂予白通汤调理而愈。观是症之所以得愈,全赖能食,胃气未败也。

   白通汤系交阴阳之方,亦即交水火之方。附片补先天之火以培元,干姜温后天之土以暖中,葱白能引心火下交于肾,附片启肾水上济于心。水火溉济,阴阳互根,而得其平秘矣。故对"阴阳交"证,亦可先投白通汤,若服药拒纳,以益元汤加童便反佐为治。

   例二:李××,男,四十三岁。亦患上证,症状与上同, 惟烦躁较甚,脉空大而散,舌润苔白腻,满口津液。病已半月,幸能食。投以白通汤,烦躁止而神安,热退而汗收。周身旋出斑疹。经用三豆汤加乌梅、桑叶、苡仁服三剂即愈。越三年复病,症同前。先延二医诊治,一用小柴胡汤,一用白通汤,均无效。复延余诊。询其不能饮食已六日.断为胃气已绝,不予书方,果次日而亡。

   [按]:"阴阳交"一证,《内经》早有论述。据《素问·评热病论》记载:"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气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日,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这段论述是很精辟的,值得重视。所谓"阴阳交"系指阳邪交于阴分,交结不解,消耗阴气所致,为温热病中的危重证候。本段论述还指出,汗出而热不去,死有三候:一不能食,二脉躁疾,三狂言失治,故曰"三死"。实践证明,这一论断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临床上有阴气被耗所致"阴阳交",亦有阳气外越,气机不收所致"阴阳交"。证候不同,治法殊异,临证时须细心审查,不可误治。本病预后之好环,全在是否能食,以判断胃气有无,"有胃气则. 生,无胃气则死。"这些经验同样是宝贵的。

   失血后阳虚寒战

   吴××,男,七十四岁。因头顶部外伤流血过多,入某医院急救,经用冷水洗涤创口后,进入昏迷,且寒战不止,因而邀余会诊。症见:舌淡青滑,脉沉,患者踡卧,血虽止而目瞑不语。检视创口,正当巅顶部位。巅顶乃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会合之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寒气侵入,诸阳抑遏,故发寒战。厥阴乃多血少气之经,流血过多,气随血散,寒气侵入,阳气困顿,心窍不宣,故现昏迷。证属阴寒重证,急当峻扶元阳,驱散阴寒,温暖血脉为治。方用《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加大剂量投之。处方:

   附片120克 干姜30克

   上方专复元阳,消除阴邪,增强体功。服一剂后寒战止。再服一剂,神识转清。因患者年老,元阳本虚,非大剂连服,不能尽功。续以附子汤、四逆汤调理旬日,逐渐平复如初。

   [按]:此症寒战,昏迷神倦,属气随血耗,阴寒凝闭,阳气不足所致。《内经》云:"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故治疗关键在于峻扶元阳,振奋全身气机,故用大剂 干姜附子汤。附片温下焦之元阳,干姜培中土之生气.干姜得附片则温中之力愈大,附片得干姜则温下之力愈宏。

心肾阳虚不耐燥烈

   吕××,男,七十七岁,素性勤苦,虽处高年,尚在操持家务。近二月来,渐觉心悸、气短,且日愈加重。小便频数,涕泗交流。屡治无效,来求余诊。察其脉代,舌白滑。余诊毕,患者告曰:"诸医皆谓吾病系阳虚,但扶阳方中若加肉桂,反觉心悸更甚,不知何故。"余曰:"扶阳不离姜、附、桂,但附子无姜不热,无桂不燥,是以扶阳方中加桂,则燥性大增,纯阳刚烈,过于兴奋,故有不受。然若调剂得宜,则又不忌。"

   患者所现诸症,显系心肾阳虚,中阳不足,元气不能收纳所致。心阳虚,阳神不藏,以致心悸、气短。肾主五液,肾阳虚衰,元气不能收纳,上不能统摄阴液,而致涕泗交流,下不能约束膀胱,而致小便频数。且心肾之阳相通,互相影响。肾阳虚衰,可引起心阳不足,心阳不足,亦可伤及肾阳。故肾阳虚者,心阳易虚;心阳虚者,肾阳亦多感不足。然其相互交通之作用,全凭中气为之斡旋,所以郑钦安说。"中也者,调和上下之枢机也。"此症之治,宜补阳以运中,补中以助阳,先后天同时兼顾。但用药应刚柔相济,使之适于病情,遂处以郑钦安附子甘草汤:

   黑附片60克 炙甘草9克

   方中附子辛热,补先天心肾之阳,其性刚烈,甘草味甘,专补后天脾土,其性和缓。黄坤载谓其:"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培植中间,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剂气血之灵丹。"甘草与附子相伍,可缓和其刚烈之性。同时,脾得先天真阳以运之,而中气愈旺,愈能交通先天心肾之阳。此先后天并补之剂也。

   上方连服三剂,症情好转。宜加强补中作用,兼补心气。原方加高丽参,由6克至15克,服三剂,诸症大减,且觉安静、恬适。至此,心肾之阳恢复,欲图巩固,须阴阳兼顾,本《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旨而立法,易方用郑钦安补坎益离汤和潜阳汤加味。处方: 第一方,补坎益离汤: 黑附片60克 桂心9克 蛤粉15克 炙甘草6克 生姜15克 第二方,潜阳汤: 黑附片60克 龟板15克 砂仁6克 桂心9克 炙甘草9克 高丽参9克 补坎益离汤,用附、桂补心肾之阳,蛤粉补肾阴,启下焦水津上潮,姜、草调中,最能交通上下。虽附、桂同用,然有蛤粉补阴以济之,甘草之甘以缓之,不但刚烈之性大减,且水火互济,上下不乖,心悸自不作矣。

   潜阳汤,龟板潜阳滋阴,附、桂补心肾之阳,加高丽参补益元气,又得砂仁、甘草理气调中,使上下气机交通,水火调平矣。

   患者各服上方二剂后,诸症消失,精神亦较前增加。

肾虚全身浮肿

   孙××,男,八岁。全身浮肿已三月余,尤以面目及四肢为甚,求医殆遍,多以五苓散、五皮饮一类通套方剂施治。又兼西药利尿剂屡用,不但无效,反而病势日增。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请余会诊。诊见患者面青暗滞,精神萎顿,四肢不温,口不渴,浮肿按之凹陷久而不起,舌白滑,脉沉细。脉症合参,已显露元阳衰惫之象。急宜扶阳抑阴。用《伤寒论》茯苓四逆汤去人参。处方:

   附片60克 茯苓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6克

   此方旨在峻扶元阳,温肾行水。

   二诊:服上方三剂后,小便通,肿势减。继用《伤寒论》理中汤加附予。处方:

   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炙甘草6克

   此方重在温肾理中,扶助元阳。

   三诊:服三剂,肿胀续减。惟小便量尚少,显系温阳之力犹嫌不足。予《伤寒论》自通汤,重用姜、附,交通刚阳,宣达气机。处方:

   附片90克 干姜24克 葱白3个

   四诊:服二剂后,小便通畅,肿势火减。嘱原方再服五剂,症状消失。

   [按]:慢性肾炎,多属脾肾两虚,元阳衰惫,故不可徒事利尿驱邪,舍本逐末。《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临证时宜把握阴阳,权衡利弊。本症全身浮肿,面青暗滞,精神萎顿,四肢不温,已属正气大虚,元阳不振,机体气化功能衰惫,急当温补以增强气化功能。张景岳曾说:"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愈者,愈出自然。"故 临床上,凡遇本病属阳虚者,直接温补阳气,宣通气化,不利尿而尿自通,不消肿而肿自退。

   虚损浮肿

   邓××教授,男,五十余岁。于1951年患全身水肿,历时半年,经住院治疗,抽水、利尿均未见效,病势危重,延余往诊。初诊之时,即见其面色不华,额部黧黑,头身倾视,毛发、爪甲、皮肤、唇齿均见憔悴枯槁之象。目无精光,神倦息短,动则喘促。两脚显著浮肿,腹部鼓胀,小便短涩。失眠,多梦,肿势延及阴囊。舌苔黄腻而润,脉空无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势至此,亦非一朝一夕。综合言之,此症五脏虚损,精血大亏,神气将脱。何以知之?盖心主血,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发为血之余。心脏亏损,故面色无华,脉空无根,并见毛发枯槁。心藏神,神不守舍,故见失眠、多梦。心阳源于肾阳,心阳亏,肾阳亦亏。肾属水,其色黑,肾水上泛,则额现黧黑。肾主骨,齿乃骨之余,肾亏则齿枯。肝肾同源,肾精上注于目,肝开窍于目,肝肾两亏,精血不足,则目精无光。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故爪甲枯焦。肺合皮毛,肺气不足,则皮毛憔悴。今心肺肝肾均亏,脾为中土,亦未有不亏者,其肿势之泛滥,与脾之不能制水有关。更有甚者,头倾视深,目 无光泽,为神将脱绝之候。所幸尚能进食,食能知味。精神虽困顿,神智尚清楚。生机未绝,应尽力救治。但五脏俱病,何以为主?经曰:"肾为先天之本",应以肾为根本。故此症之治,必须峻补命门,俾元气得复,其症始可望愈。然久病之人,最易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闭塞,应先温阳解表疏通经络,使经络疏通,气血畅行,然后再以峻补命门之剂,始可化气而行水。辨证清,立法定,遂决定先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桑寄生15克 陈皮6克

   台乌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2个

   上方服三剂,患者感到全身舒适。说明经络疏通,急宜直补命门,兼利水治之。方用严用和济生肾气汤。处方:

   附片90克 熟地15克 淮山药15克 茯苓24克 泽泻9克

   淮牛膝9克 肉桂15克 粉丹皮6克 山萸肉12克 车前子9克

   汪切庵解是方曰:"此太阴少阴药也。土为万物之母,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洋溢,水为万物之源(小注略,下同),肾虚则水不安其位而妄行,以致泛滥皮肤肢体之间。因而攻之,虚虚之祸,不待言矣。桂附八昧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子利小便则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藉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

   喻嘉言用此方,主张以附子为君药,指出"肾之关门不开,必以附子回阳,蒸动肾气,其关始开,胃中积水始下,以阳主开故也。"此言实有至理。

   余治此症,因恐病重药轻,不能胜任,故施用上方,仝作大剂。初服数剂,病未稍动,守方服至二十七剂,有时方珏赤石脂60克于方中,以加强补土之力。至是,小便渐利,肿亦渐消。然五脏俱虚,补肾已达相当阶段,则兼补肝血亦为当务之急。易方用景岳右归饮和桂附八味丸化裁。处方:

   黑附片60克 熟地30克 淮山药2l克 山萸肉12克 泽泻9克

   上肉桂15克 杜仲30克 土炒当归15克 枸杞15克

   小茴香6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3克 赤石脂60克

   此方用意,附、桂温补肾阳,配熟地、萸肉、山药补阴,可使阳复而有所依附;而熟地、萸肉、山药补阴,得桂附之助阳,可以蒸腾肾气.使肾阳旺盛,仍用茯苓、泽泻渗利水湿,使补中有泻。用杜仲、果杞强腰肾,当归补肝血,赤石脂、小茴香健脾利气。服至二十余剂,小便较长,肿势大消。惟每天午后肿胀反复,此由于阳虽回但尚不足以制阴。改以白通汤、四逆汤各数剂后,午后肿胀得以控制。再以理中汤温脾阳祛中寒,由此肿势全消,息已不短。但患者至此骨瘦如柴,赢弱不堪,心悸失眠,脉如蛛丝,足不任地。此久病后真阴枯涸,有转痿症之虞,应本"损者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用血肉有情之品服食之。处方:

   枸杞30克 海参30克 猪蹄筋60克 老肥鸭1只 老母鸡1只

   上方配齐,混合炖熟,仅饮其汁,一日数次。方中老鸭最能滋阴,为虚劳圣药。老母鸡治虚损,长于养血补气。猪蹄筋填精补髓,海参、枸杞滋肾益精。服至五剂,脚已能立,且能行走,皮肉渐充.毛发爪甲均转润泽,心悸失眠已 除,饮食增进,病情遂逐渐好转而康复。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阴寒浮肿烦喘

   王××,女,七十岁。患全身浮肿,发热,身痛,喘息,烦躁,胸闷胀,大便秘结。病已多日,经治未效,延余往诊。症见:面青无神,舌白滑,脉弦滑。询其起病之因,系由风寒侵袭,兼有积滞。前医不分表里,以致表邪未除,积滞已成,阻遏气机,阴霾满布。当今施治,应分三步:先解表宣肺,兼调营卫;继而表里两解,兼消积滞,后予温壮阳气而治本。一诊先用麻桂各半汤加味。处方:

   麻绒6克 杏仁9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苏叶6克

   防风9克 独活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二诊:服一剂,发热身痛即见减轻,表邪渐解。但胸闷张如故,此里气未和,积滞未消。宜表里两解,兼消积化滞。用自拟方藿香桂枝汤加减。处方:

   藿香6克 神曲9克 枳实6克 法夏9克 焦楂15克

   苏叶6克 吴白芷6克 桂枝6克 杭芍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2个

   三诊:上方服一剂,胸闷胀减轻,喘息亦减,惟大便多日不通。以面青无神、舌白滑观之,此因年高,阳气不足,阴寒凝结。宜温壮阳气,单刀直入,交通上下,使陷者得升,浊者自降。方用《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服后大便通,烦喘止,惟吐酸频作。是由于阴邪太甚,服阳药而离照当空,坚冰见融之佳象。今大便虽通,而肿势未消。此脾肾阳虚,阴寒尚盛。宜温阳祛寒,健脾利水。继用白通汤、真武汤各三剂后,浊阴化而水归壑,肿胀消而身轻健。

   [按]:"先表后里",是《伤寒论》重要治则之一,临证时必须牢记。本案既有脾肾阳虚,又有风寒外束,且有肠胃积滞。根据《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及"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后者所云阳明,系指里证。记明表里并见时,不可用下,应以解表为主。故首先用麻桂各半汤加味,使病邪得以外出。第二步用藿香桂枝汤表里两解,兼化积滞。使表邪解,积滞消,为第三步的用药创造了条件。孰先孰后,应做到胸有成竹。只有这并,用药才有准则,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痹证发黄神识错乱

   何××,男,六十一岁。平素嗜酒,过去曾患风湿关节炎及风湿性心脏病。今发热,全身疼痛,面浮肢肿,小便不利.咳嗽心悸。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伴上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住某医院,经治疗效果不显,且病情日益严重,延余会诊。查其脉沉紧,苔白腻,面浮,两手及足背浮肿,触之发凉,压之有凹陷,断为风寒湿三邪并犯太阴、少阴之虚寒证。法当温扶肾阳、祛风寒湿。投以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桂枝12克 炒杭芍12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独活9克 桑寄生15克

   台乌9克 大枣3个 烧生姜5片

   连服二剂,发热退,身痛亦减。肿胀仍未消,小便不利。此脾肾阳虚,寒湿不运。治当温补脾肾,运化寒湿,用《伤寒论》大剂苓桂术甘汤加附片。处方,黑附片90克 茯苓30克 漂白术18克 桂枝24克 甘草9克

   方中附片温肾阳以强心,茯苓、白术、甘草健脾除湿以利水,桂枝通阳化气,使膀胱气化得行,三焦水道通利,则小便自可畅行,水肿渐消。服后,果获预期之效。宜进一步温肾助阳,祛寒化湿,扶持正气,恢复体功。用《伤寒论》大剂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120克 茯苓30克 炒杭芍15克 党潞参15克

   漂白术30克

   此方乃仲景治"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及"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之主方。用治此症,乃以白术和中、调气、祛湿,茯苓行痰利水,杭芍育阴。敛藏相火;附子温肾助阳。肾为胃之关,肾气蒸动,关门得开,更得苓术之淡渗苦降,助水下行,潞党参培补脾肺之气,肺气不虚,治节得行,方能化精利尿。

   服二剂,水肿全消,身痛若失。但不料出现黄疸,小便又复不利。面目、爪甲、周身俱黄,色泽不鲜。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8克 漂白术15克 干姜15克茵陈9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砂仁6克 炙甘草6克

   服后病如前,且增心烦。系水湿停滞、郁热内蕴。改用通阳行水、清热除烦为主,以茵陈五苓散、栀豉汤和温胆汤合方化裁。处方:

   茵陈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2克 白术12克 炒泽泻18克

   桂枝15克 焦栀仁6克 淡豆豉9克 法半夏9克 陈皮6克

   枳实9克 竹茹6克 甘草6克 干姜15克

   上方五苓散助脾转输,通阳利水,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栀豉汤除烦热。再以温胆汤降胆除痰而安神,加干姜顾护中阳,并制茵陈、栀子之寒。服后心烦减,尿清长,黄疸渐消。

   在治疗过程中,忽见右手食指弯曲不能伸,疼痛难忍。谢映庐《得心集》称此病为"肝风撮指",并指出病因系木强土弱.肝风为病,"肝阴被火所劫,是以筋急而牵引撮紧。但肝为肝脏。一切逐风辛散之药,反能助火劫阴,岂非愈加其病。"乃处以谢氏治此症之效方: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炒柴胡9克 胆炒半夏15克

   龙胆草9克 炒川连4.5克 焦栀仁6克 甘草6克

   干姜15克

   服一剂,痛稍减,指稍伸。再服二剂,则指屈伸如常。然圈中阳大虚,脾湿不化,症现胸闷,腹胀,大便泄泻。用四逆汤加茯苓,一剂泻止。但又出现精神错乱。查其脉,两手六部散大无根,舌苔青滑。此系心肾升降失调、神识散越所致。症属不足而非有余,当治以交通阴阳,收纳元气为主。盖心主神明,若心阳不衰,神不涣散,则神识自不错乱。先投四逆汤加肉桂、猪胆汁、童便。服一剂,神稍安,继用补坎益离汤(附片、肉桂、蛤粉、炙甘草、生姜)专补心阳,兼滋肾阴。服四剂,神识清明,如大梦初醒,身心大快,仅肢体微现浮肿。再以白通、四逆收纳元气,而诸症消失。最后以济生肾气丸调理,体渐康复而出院。

   [按]:中医痹症,范围甚广,非单指风寒湿痹而言。此案表现多端,变化无常,堪称疑难杂症。其病机自始至终似以湿邪为主。其内蕴之湿时从寒化,时从热化,对方药之反应亦颇敏感。若不抓住病机辨证施治,随症遣方,焉能适应其变化。可见,只要掌握中医原理及辨证论治方法,抓住不同时期之主要矛盾,灵活处理,则病邪自无遁形,而险症亦可转危为安。

   风寒湿痹

   陈××,男,十四岁。患发热恶寒,头痛,身困.腰酸,恶心欲吐。初服桂枝汤后症状未减,次日出现舌苔微腻,恶寒少而发热增高,症似风温,又改服银翘散与葱豉汤合方,药后日晡发热如疟状。又服西药阿的平无效,竟转全日发热,下肢剧烈疼痛,夜间发热尤盛,体温39.5℃,卧床不起,烦乱呻吟,不得安寐。起病至今已半月余,症情混杂,寒热莫辨,乃延余诊治。细审之,患者初因气候突变,感受寒邪而发病。症见:舌质青滑,舌苔薄腻,脉浮而无力,面色及口唇发青。病已多日,今仍发热,脉浮为表邪尚'在,由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下肢疼痛。脉症合参,证属阳虚感寒兼湿邪内滞。先予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兼理气机之法。处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12克 杭芍12克 香附9克 麦芽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方中用附片温太阳之经脉;桂枝汤以发表解肌、调和营卫;合香附、麦芽以行太阳之滞气,开太阳气机。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较前安静,但发热未减,下肢仍痛,且出现呕恶,舌脉同前。此乃寒湿凝滞、胃浊不化、浊阴上犯所致。法当以温经通络,驱风散湿,行滞、降逆。处以自拟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桑寄生15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台乌9克 陈皮6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川芎6克 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3个

   方中附片、桂枝、杭芍、甘草、生姜、大枣用以温经散寒通络;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合与茯苓增强健脾利湿之功,法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台乌行气、散寒,川芎活血行气,二者合用增强行气止痛之功,防风、独活祛风胜湿、行痹止痛;桑寄生补肝肾、除风湿。

   三诊;服上方二剂后,夜问发热稍减,体温渐降,呕止,烦定,已不似前之呻吟,口渴思饮而不多。此系下焦元阳虚衰,阴寒内盛。宜温阳祛寒,处以《伤寒论》吴萸四逆汤:

   黑附片60克 炒吴萸6克 干姜9克 甘草5克

   方中吴萸温中散寒,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行气止痛,且能降逆止呕,合四逆汤峻扶元阳之不足。

   四诊:服上方一剂后,发热大减,口渴亦止,多日卧床不起,现已能起床便溺,溺色稍赤。但仍感下肢疼痛,不能移步,苔转白腻,脉仍濡。此系中阳虚衰,以致寒湿凝滞,气机不畅。宜交通阴阳,散寒祛湿。处方:

   第一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个

   第二方。

   麻绒3克 杏仁6克 桂枝6克 白术12克 甘草5克

   生苡仁9克

   第一方系自通汤,用以交通心肾之阳,补吴萸四逆汤之不足也。

   第二方即《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及麻杏苡甘汤合方用以温散化湿。

   五诊:上二方交叉各服二剂后,发热全退,惟觉下肢仍有疼痛,脉濡缓,舌苔薄腻。此乃脾湿不化,阻滞经络,故下肢仍有疼痛。法当健脾燥湿,祛风通络为治。处方:

   猪苓6克 炒泽泻6克 茯苓15克 苡仁9克 淮牛膝6克

   土茯苓6克 萆薢6克 焦黄柏6克 丝瓜络5克 桑枝9克

   防风6克 独活6克 甘草5克

   方中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苡仁,白术健脾利水、燥湿,萆薢祛风除湿,合桑枝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丝瓜络通筋络、舒血脉,与桑枝合用增强其通利血脉关节的作用,防风、独活祛风胜湿,疗风痹诸痛,黄柏坚肾、益阴而燥湿,淮牛膝益肾、引药力下达,善治肾虚腰腿疼痛或膝痛不能屈伸。

   六诊:服上方一剂后,小便清长,下肢疼痛大减,已能移步。脉已平和,舌心微黄腻。此湿欲化热,处以原方减去萆薜、桑枝、丝瓜络、甘草,加沙参15克、元参9克、知母6克滋阴降火,再加筠姜散寒、除湿以开气血之凝滞。

   七诊:服上方二剂后,竟能自由行走,惟步行时感轻微疼痛。考虑患者素禀不足,经此病后,元阳更虚,继以术附、参附、吴萸四逆、白通汤等更番调理而愈。

右肢抖颤

   刘××,男,六十岁。患右侧手足颤抖不止,历时二年多,曾经中西医治疗无效。症见:右手颤抖不已,右手不能取物,亦不能持物。畏寒身重,面色黯暗不泽,精神不振,甚感忧愁。舌苔滑腻,脉象三、五不整。索阅所服中药处方,多系养血祛风,清热涤痰之类。此症时日已久,若再迟延,则有"偏枯"之虞。查其病根在于脾肾阳虚,风痰郁阻。因肾阳即命火,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则脾阳不振,水湿难运,湿痰停滞,阻碍肺胃气机之宣达。因脾主四肢,肺主一身之气,脾肺之机能受抑,木气鼓之,故手足颤抖也。因其标乃风痰,其本在脾肾,故滋阴养血,平肝熄风,非其所宜。根据以上分析,先以壮火扶阳、健脾燥湿、祛风豁痰之剂。用术附汤和郑钦安姜附茯半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漂白术30克 生姜30克(取汁分次兑入)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炙南星15克 明天麻9克

   白芥子6克 甘草6克

   上方附子配白术,名术附汤,专治肾阳虚衰、脾阳不运、湿浊停聚之证。生姜、附子、茯苓、半夏即姜附茯半汤,郑钦安谓为"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之方"。生姜宣散壅滞之寒;茯苓、半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加南星祛风湿,化顽痰,天麻镇静息风,白芥子利气豁痰除寒暖中,甘草调和诸药。嘱服二剂。

   二诊:药后精神较好。为求根治,宜予温肾扶阳、调和营卫、祛风散寒燥湿之剂。因此症不仅肾阳大虚,脾湿不运,而且肺胃气机郁滞,易致营卫失调,风寒湿邪阻遏经络不通。若舍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之剂,则治病之药不易到达病所。乃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南星。处方:

   黑附片60克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独活6克 桑寄生15克 台乌9克

   炙南星9克 甘草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枚

   方解见本书"风寒湿痹"案。

   三诊:服二剂,自觉颤抖有所减轻,患者颇感欣慰,要求续为根治。腻苔已退,此乃寒湿虽化而未净。由于经络疏通,脉由三五不整转为弦大,是脾肾之阳未复也。乃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漂白术15克 干姜15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炙南星9克 明天麻15克

   代赭石15克 紫石英15克 赤石脂15克 甘草6克

   上方附子温壮脾肾之阳,理中汤大振中州,执中央以运四旁,此乃理中之旨也,加夏、苓燥湿健脾,降逆化痰,南星祛风痰;天麻、代赭石、紫石英、赤石脂镇肝息风,降逆除湿。

   四诊:患者连服三剂,颤抖大减,右手已可取物,精神舒畅,情绪饱满,脉象由弦大而变柔和,舌苔薄腻。此阳气尚虚,寒湿未尽。用《伤寒论》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漂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炒杭芍9克 桂枝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此方主旨,在于温扶元阳,补脾化湿,调和营卫,通畅经络。连服三剂,症状消失而收全功。

   [按]:颤抖即颤振,此病方书记载甚少,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谓:"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王氏分型,有阴血不足,有气虚,有心虚,有挟痰者。临床所见,尚有湿热所致者,此多见于嗜酒之人,亦有阳虚所致者,本例即是。根据病史及以往所服方药,结合现时表现,断为脾肾阳虚,风痰郁阻。采用壮火扶阳、健脾燥湿、祛风化痰之法,竞获全愈。其关键性用药在第三诊,方中所用代赭石、紫石英、赤石脂等味,为养肝、祛痰、降逆之要药,由本及标,故见效迅速。但初诊、次诊方,是为第三诊创造条件,奠定治疗基础的。若不经过这两个步骤,开始即用第三诊处方,则不易有此功效。故临床治病,应当注意分清标本缓急,做到胸中有数。否则,欲连而不达,事倍而功半,良好的动机,未必会有良好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肝寒腹痛

   赵××,男,三十二岁。患腹部疼痛,大便不解,曾用苦寒消导之药无效,随又自吃香蕉数枚,意欲通便。然大便未通,反而腹痛加剧,两胁作胀,从深夜至天明剧痛不止,冷汗淋漓,辗转呻吟,至次日午后,扶来我所就诊。

   察其脉弦紧,舌质略青,苔白腻,面色青黯,表情苦楚,不思食。此系肝寒胃冷,寒湿凝滞,木不疏土之故。处以经验方"霹雳汤":

   黑附片30克 炒吴萸6克 公丁香4克 木瓜6克

   丝瓜络6克 灶心土30克

   方中,附片壮阳补火,散寒逐湿,治脾胃虚冷,吴萸温肝逐寒,散湿开郁,驱厥阴之浊邪,为治心腹疼痛要药,丁香温中、降逆、暖肾,治心腹冷痛,且有壮阳之功,木瓜平肝达郁、舒筋止痛,丝瓜络通经络,散结滞,行血脉,灶心土温中燥湿,暖胃止痛,《本草便读》说:"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此方之用,目的在温中、疏肝、燥湿、止痛。不用甘草者,欲使药力由中焦而达丹田也。

   二诊:上方服一次后,即觉腹痛减轻,尽剂则痛消失,且思饮食,面已不青,脉转缓和。形神安定,情志舒畅。但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此病邪从里达表之佳象。宜因势利导,用通阳化气之剂以调畅气机。方用刘河间大橘皮汤加干姜。处方:

   陈皮6克 猪苓9克 茯苓12克 泽泻12克 白术9克

   桂枝9克 广木香4.5克 槟榔9克 六一散9克 干姜9克

   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桂枝又能通阳、开肺气、散风邪,陈皮、木香健胃理气;六一散清热利湿;加干姜以助桂枝通阳之力。

   三诊:服一剂斑块即消,但寒结未化,大便不爽。湿从热化,注于膀胱而小便短赤。予《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30克 大黄9克(同煨) 细辛3克

   四诊:服一剂,大便通畅,但觉肛门灼热、口渴,是湿热又注于大肠。宜泻热和胃。用《伤寒论》调胃承气汤。处方:

   大黄6克 炙甘草4.5克 芒硝6克(另包)

   前二味同煎取汁,每次调入芒硝3克,连服二次。

   上方服后,症状消失而愈。

   [按]:《灵枢·五邪篇》云: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呜腹痛。"。这是指阴寒所致之腹痛。因"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既然属阴,则喜温而恶寒,故腹痛以寒证为多。本例脉证合参,再结合服苦寒药及香蕉后,腹痛加剧,断为肝寒胃冷所致腹痛,殆无疑议。因寒则凝,阳气不能舒展,无力运送,故大便停滞不通,此为寒结。至于肝寒见症,孙思邈《千金方》谓:"肝虚寒,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由于肝寒而导致木郁,郁则肝之疏泄和升发机能受制,必然影响脾胃之消化吸收,此"木郁不能疏土"之谓也。经云。"木郁逸之",达即条达舒畅之意。故初诊用"霹雳汤",予吴萸、木瓜温肝散寒,以遂其条达之性,附片、公丁、灶心土扶阳。温中、散寒除湿而培脾土,丝瓜络通络散结而利血脉。药证相符,一剂痛止。此方凡肝胃虚寒所致腹痛、胁痛、呕吐,、用之多效。

   又:本例因寒结滞于里,经温通之后,邪气外达,乃出红斑。后因邪郁酿热,终成湿热下注,故治法先后不同。胃脘痛二例

胃脘痛

李××,男,三十四岁。因胃脘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大便色黑而住某医院。诊断为"胃溃疡"。经治疗二月余,输血2000毫升而病情未见好转。症见:胃痛腹胀,暖气、反酸,畏寒肢冷,声低息短,少气懒言,面色青黯,舌质青滑,脉沉。证属肾阳大虚,阴寒凝滞,气机不畅。治宜扶阳抑阴,回阳祛寒。方用《伤寒论》四逆汤。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甘草6克

   此方专以驱散阴邪,峻扶元阳。郑钦安说:"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即元阳、真阳、肾阳),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又说;"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故余临证以来,每遇阴寒重证,均以此方投之,往往应手取效。

   二诊:服二剂,胃痛大减,精神好转,大便黑色转淡,微觉腹胀。再就原方加肉桂9克,砂仁6克。桂、砂两味,是阴症开窍药,温胃散寒,并具升降气机之力。

   三诊:服二剂,各症续减。改用潜阳汤加肉桂。处方:

   附片60克 砂仁6克 龟板15克 甘草6克 肉桂9克

   此方有纳气归肾之妙。方中砂仁辛温,能散脾胃寒邪,且有纳气归肾之功;龟板咸平,滋阴潜阳,补血止血,附子辛热,能补肾中真阳,配龟板能阴阳两补;肉桂辛甘大热,补肾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配附子能温肾强心,配砂仁温胃散寒;复用甘草之甘以补中,则先后天并重,阴阳两补。

   四诊:服二剂,大便颜色转黄,惟稍觉腹痛,原方加炒吴萸6克,以温中止痛。嘱服二付,诸症消失。

   [按]:胃痛一症,原因较多,分类不一,但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上述两例均属内伤。例一胃痛兼泄泻不止,辨证为中气不足,脾气下陷,故以理中汤加减,经益气温中而愈。例二亦胃痛,但兼全身虚寒,辨证为肾阳大虚,以四逆汤等方回阳祛寒而愈。病变均在胃脘,但前例以脾气虚为主,后例以肾阳虚为主,具体表现不同,故治法亦异,而疗效均佳。故临证之际,须细审病机,切忌见痛止痛,见血止血。

寒闭肺气咳嗽肋痛

   曾×,男,四十一岁_o素体赢弱,兼有痰饮。1951年2月来所求诊,以手按右肋部,疼痛难忍,呻吟不已。发热、咳嗽、气粗,夜不安寐,面目黧黑。脉弦紧,舌苔白腻。脉症合参,此系风寒外束,痰饮内伏,郁久酿热所致。患者素 禀虚弱,综合观之,病邪有余,体功不足。用药必须固护周全,不可顾此失彼。处方:

   附片60克 枣仁15克 生石膏15克 麻黄6克 法夏9克

   牡蛎15克薤白9克全瓜萎9克 郁金6克 白芥子6克

   石菖蒲6克

   方中附片辛热,石膏甘寒,二药相伍,寒热并用,一以扶阳,一以清热。附片配法夏、薤白、白芥等能温宣胸阳,祛痰化饮,配枣仁以强心安神。石膏清郁热,合麻黄以开发肺气之闭。牡蛎软坚柔肝,缓急迫而解痛。郁金、菖蒲利气散结舒郁,以解右肋之痛。

   服二剂诸症俱减,精神转佳,尚发热、咳嗽,续予温肾扶阳,祛风散寒,降逆化痰。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昧。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桑寄生15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陈皮6克

   台乌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服一剂,发热即解,除咳嗽痰多外,各症均有好转,继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治之。方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白芥子9克紫苏子9克

   炙冬花9克 杏仁9克 川贝母9克枳壳9克全瓜蒌9克

   郁金6克 甘草4.5克

   服一剂,咳嗽即减。转方用陈夏六君汤调理善后。

   [按]:临证治病,用寒田热,或寒热并用,全由病情而定,应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去处理。本案表里互见,虚实相兼,寒热混杂,故不僻不用附子温阳扶正,用石膏以清郁热(石膏配麻黄叉能宣发肺气之闭)。药性虽异,各有专司。此种用法,诚有所本。《金匮》越婢汤"恶风加附子",《千金方》越婢汤等,直接以附子石膏并用者并非少见。

   另;此案方中曾以附片、半夏、瓜蒌等反药并用,但未见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且似有增强通阳豁痰之功。这说明古之所谓"十八反",亦非一成不变,实值得进一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疟病阳气大虚

   花×,男,二十八岁,在云南中越边境某地工作。解放前其地多瘴疟,花某体质素亏,又加工作过劳,于夏秋之交感染瘴疟,经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病势日重,转来昆明就医,经西药抗疟,中医用中药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等,亦无效,乃来所求治。查其脉空而无根,舌苔白而厚腻,四肢厥冷。面青,指甲乌黑,目无光泽,白睛如有蓝雾上蒙,冷汗淋漓,毛发直立。其母代诉,患者背部时时恶寒,每日午后发冷,寒战不休,牙齿鼓栗,旋即发热,热则涕泪口涎俱出,如是已二月余。其家属甚为焦虑,惴惴不安。

   析其病情,脉空无根者,肾阳大虚,体质亏损之至也。舌苔白而厚腻,乃寒湿内蕴,胃浊不化也。四肢厥冷者.生 阳之气不能透达于四末也。太阳之经脉行于背部,太阳与少阴相表里,今少阴之阳衰,而阴寒之气窜于太阳之经,故背部时时恶寒也。午后为阴盛之时,阴盛则阳衰,故发冷加剧,寒战不体,齿牙鼓栗,乃沉寒痼冷之候也。肾之精华皆上注于日,肾精耗损,散目无光彩,如蓝雾所蒙。肾主五液,今肾气大衰,气不摄液,故冷汗淋漓,涕泪口涎俱出也。以上症状.皆肾阳过虚,阴寒过盛元气欲脱使然也。本病关键在于肾阳大虚,尤其午后寒热交作如疟状,远较寒热往来之少阳症,病势更为凶险,此为阴阳不相维系之故也。本病虽以疟名,但不可按疟治,急应引阳归舍,整顿纲维,大固中焦,能得阴阳调和,则寒热可止。然病已拖延日久,实非易事,若再用小柴胡汤一类和解少阳,恐有阳脱之虞。宜急回阳救逆.用《伤寒论))四逆汤和白通汤。处方:

   第一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第二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30克 葱白3茎

   二诊:其母代诉,上方各服十二剂,病虽未增,亦无明显好转。家属疑惧。然此病确为阴寒重症,除四逆、白通大扶元阳外,别无他法。何以不效,非药不对症,乃病重药轻,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仍守原方,将炙附片改用盐附子,加大剂量以增强回阳驱寒之力,嘱各服三剂。

   三诊:患者自诉,服药后,犹如坚冰消融,泻下黑水甚多,冷汗渐收,手足渐温,午后寒热消失。此乃里阳得回, 阳气渐充,弥漫满腹之浊阴得以消除。改以附子理中汤。处方:

   黑附片9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24克 甘草9克

   四诊:服十剂,诸症均减,精神大有好转,面部及指甲转现红润之色。但背部仍感恶寒,脉沉细,舌淡苔白。改予《伤寒论》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处方:

   黑附片9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2克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炒杭芍15克 炙甘草9克 烧生姜5片 大枣5个

   五诊:服四剂,背部恶寒不除,再予温阳益气,脾肾两补之方。易方用四逆汤加潞党参,嘱服五剂,并加外治配合。处方:

   黑附片90克 干姜45克 炙甘草9克 潞党参15克

   外用:生姜汁一斤,牛皮胶120克,二味熬成稀膏。摊于布上,贴背部肺俞穴。此膏张锡纯名为姜胶膏。原注云:"用贴肢体受凉疼痛,或有凝寒阻碍血脉,麻木不仁"。其义如张氏所云:"鲜姜之辛辣开通,热而能散,故能温暖肌肉,深透筋骨,以除其凝寒痼冷,而焕然若冰释也;用水胶(即牛皮胶)者,借其粘滞之力,然后可熬之成膏也。"此膏既能陈"凝寒痼冷",今借用于背部恶寒难除亦当有效。

   六诊:经上述内服外贴后,背部恶寒全除,仍用四逆汤、白通汤、附子理中汤等调理,以恢复体功。病乃痊愈。

   本病治愈全过程历时三月之久,服药百余剂,所用附片甚多。

   [按]:疟疾一病,《内经》记载颇详,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内容和治法十分丰富。然于阳虚方面,论述较少。中医治病,主要重视辨证,亦不忽略病名。如疟疾是病名,但不同的人,具体的病机不同,因而治法亦异。若只注意病名,而一再抗疟、截疟,不考虑患者体质,忽略人的机体功能,专以杀灭原虫为务,并非全面。本例虽惠疟疾,但背部恶寒珠甚,午后寒战不休,结合色脉,阳虚之象十分明显。《灵枢·口问篇》云:"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尤在泾亦云:"几疟疾......多寒而久不解者,其人必本阳虚,法当甘温散邪,非干姜附子桂枝人参之属,不能已也。" (见《金匮翼·疟疾统论》)尤氏此语,实为经验之谈。

   此外,还可看出,治慢性病,贵在"有方有守",既确诊为阳气大虚之阴寒重症,则回阳救逆之法不可轻易改变,一经确诊,则宜持重守方,直至见功为止。

   中气暴脱寒热似疟

   许××,男,二十岁。1951年1月初发病,每日午后恶寒发热,继即大汗如洗。汗后热退,至次日午后又复发作。病程持续已达二十余日之久,曾用西药奎宁等类作抗疟治疗,见效不大,改请某中医用小柴胡汤仍然无效,而症象如 故,体力渐难支持,由其父扶持来就诊。细审此症,面色青暗,两眼无神而呆视,语音低微,少气懒言,脉来沉细,重按无根,舌苔滑润质淡。其父代诉云:"发病时,恶寒则冷如冰雪,发热则如抱炉火。"据其脉症,每日午后寒热,状似疟疾,但热后汗出淋漓如洗,显系中阳不能内守,元气外越,此乃辨证之关键所在。再由患者面色、眼神、舌色等综合观察,已现一派体功不足之虚象,用药不可再事发散。急应扶其中阳,收纳元气,不使外越,或可取效。法当先用理中汤加味。处方: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理中汤,本为中焦虚寒而立。党参补气养液而益脾,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炙草甘温,配参、术则补中益气,配干姜则辛甘化阳,阳气化行,何患寒邪不散!四味组合,功能扶中阳、固元气、健脾胃、除虚寒。加砂仁纳气归肾,茯苓燥湿健脾,法夏温健脾胃、降逆止呕。如此加减,使脾胃阳气得复,诸证自可随之而解。

   次日复诊:自诉服前方后,寒热大减,汗液渐收。脉搏、呼吸、眼神均见好转之象。法当继续扶正祛邪,踵原方加附子温肾扶阳,以固命门。处方:

   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此方之用,本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的原理,加附子温扶先天之阳。先天阳旺,则中焦之阳得复而寒 邪自除,脾肾阳旺则阴邪消散。清代医家郑钦安说:"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

   三日复诊:寒热全退,汗出全止,脉象已由沉细无根转为和缓,病势大有好转。乃着重培土建中,中气健运,可望巩固。处以黄芪建中汤加味调治:

   北口芪15克 炒杭芍18克 桂枝9克 烧饴糖30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个 淮山药15克 北五昧10克

   嘱服三剂后,病渐痊愈。

   [按]:本证寒热似疟,易与小柴胡汤证混淆。然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呕而不食,苔多薄白,脉景多弦。泰例患者,寒热大汗,冷如冰雪,热如抱火,且神气大衰,脉又沉细无根,与少阳证之寒热迥然有别,而前医曾用治少阳症之小柴胡汤,柴胡一升再升,致气机外越;黄苓一清再清,致中阳不宁,故大汗如洗而热不退。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医者,要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因为前医之用药,对接诊者颇有帮助,临证之际,须细心审查,不可疏忽。此例由综合四诊所得及以前服药情况,认定系"中气暴脱,元气不收",虽见寒热如疟,始终未用清降退热之剂,本"甘温除热"法,用甘温益气之理中汤加减,竟收热退之效。

脏寒癃胀

   李××,男,四十岁。患腰痛,小便急胀,夜睡不安,经封闭、理疗等,久治未愈,延余诊治。诊其脉沉而弦,舌青滑。此症腰痛,且兼小便急胀,显系肾阳大虚,肝气下陷所致。以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今肾阳大虚,水寒不能生木,肝气下陷而不能生心火。火者,阳也。心火不足,心阳即虚。心阳通于肾阳,心阳虚,肾阳亦虚,故见上述诸症。治法应大温心阳,暖肾温肝。方用肉桂生姜汤。处方:

   上肉桂9克 生姜30克

   上方肉桂一味,黄坤载谓:"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瘀消症,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张锡纯谓肉桂"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因此,余临证,每用肉桂强心,更用肉桂暖肾温肝而升肝木之下陷。以肝木得温始升,肝升才能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生姜辛温,黄氏谓本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调和脏腑,宣达荣卫"。二药配伍,不仅温扶心阳,更能暖肾温肝。

   患者服上方一剂,即感腰痛减轻,小便急胀亦减,睡眠亦较安适。宜进一步强心温肾,以交阴阳。方用白通汤加昧。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茎 上肉桂9克 茯苓15克

   方中自通汤以交阴阳,加肉桂、茯苓以升肝木下陷,附子得肉桂又能强心温肾。心肾为先天之本,乃全身阳气之主。嘱服三剂,诸症好转大半。继用扶阳祛寒,补肾强腰之剂,用四逆汤与刘河间金刚丸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9克 炙甘草6克 炒杜仲15克

   炒续断9克淡大云9克 菟丝子9克 萆薢9克

   上方以四逆汤扶元阳,其余诸药,补肝肾,强腰膝,治腰痛。金刚丸系治腰痛骨痿之效方。连服十余剂,症状消失。

   [整理者按]:本例初诊症状虽较简略,然从舌脉也可知为阳虚、寒湿阻滞。此与肝经湿热所致小便急胀又有不同。阳虚之小便急胀,当有面色皓白,或面色青暗,身重畏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逆冷,舌白滑或青滑,脉象沉细或沉弱或沉弦等症。治宜温阳散寒,故可用肉桂生姜汤。属肝经湿热者,多见口苦咽干,胁痛烦躁易怒,小便虽急胀,其色必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宜清肝经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之类。辨证不同,治法迥异。

   肉桂生姜汤系戴老医师习用的强心方剂,药简义深,凡心肺疾患,出现心肺阳虚或心阳不振,症见唇舌青暗、心胸闷痈、喘息憋气、寒痰上泛者,俱可用此方治之。本方又治心肺阳虚所致鼻流清涕不止等症。

崩漏

戴××,女,四十九岁。月经紊乱,每次经来淋沥不净。一日,忽血崩不止,头晕眼花,冷汗如洗,卒然倒地,昏迷不省人事,其势甚危,急来求诊。症见。舌淡无华,两尺脉芤,面色苍白,手足逆冷。此冲任之气暴虚.不能统摄阴血,血遂妄行。当务之急,宜速补血中之气。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嘱急取高丽参30克,浓煎服之。服后元气渐复,神智甦醒,流血减少。续予扶阳之剂,以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此即《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阴阳互根"之理。拟方用四逆汤,干姜易炮姜。处方:

   附片90克 炮姜30克 炙甘草9克

   此方温扶元阳而固真阴,为治本之剂。

   二诊:上方服一剂,肢厥回,冷汗收,流血止。仍感头晕、神倦,面色尚淡白。此乃肾精亏耗,阴阳俱虚,宜补阴回阳,阴阳并治。方用:

   龟龄集二瓶,每次服五分。

   三诊:上药服后,头晕及精神好转。改以温中摄血,加固堤防之剂。方用归芍理中汤加炮姜。处方: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2克 炮姜15克

   炙甘草6克

   四诊:连服三剂,症状消失,面色红润,惟觉神倦。继用人参养荣丸调理而安。

   此案初诊因病势危急,本"血脱益气"之旨,故用人参大补元气,挽救虚脱。病危重者,当以救元阴元阳为急务。此症恐气随血脱,故急用人参补气固脱,继用四逆汤回阳固阴以治本,庶乎阳得其升而阴有所守,故迅获止崩之效。然崩后肾精亏耗,阴阳俱虚,故以龟龄集补肾助阳,随接以归芍理中加强脾统血之机能,最后用人参养荣丸气血双补以善后。如此标本兼顾,既可迅速恢复体功,更可巩固已获之成效。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帖:

阳虚中寒发热咳喘

   金××,男,二月婴儿。先天不足,素秉赢弱。因发热、咳嗽,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曾服退热等西药,病情转危。来诊时,症见。神迷、发热,目闭不开,颜面发青,唇色淡白。喉间痰鸣,咳嗽气喘,冷汗淋漓。舌淡润,苔薄白,脉沉小而紧。余观患儿,素禀本亏,元阳稚弱,忽感寒邪外侵,又经药物克伐,遂至浊阴上逆,中阳不守。若不急扶元阳,速驱浊阴,势将出现元气暴脱之危候。急用四逆汤加味。处方,黑附片15克 干姜5克 桂枝5克 茯苓9克 炙南星5克

   炙甘草3克

   四逆汤回阳救逆,温脾肾之阳,加桂枝宣通心肺阳气,茯苓健脾利湿而和中,炙南星祛风痰。

   次日来诊,发热减轻,冷汗已收,面转红润, 目开神清。喉间痰鸣已无,危象悉除。继用桂枝加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15克 桂枝5克 炒杭芍5克 炙甘草3克

   烧生姜3片 大枣2个

   连服二剂,诸症消失而愈。

   [按]:此症虽系阳虚感受外寒而致,而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者,是因患儿冷汗淋漓不止,已有阳气欲脱之危象,故不能再用麻辛之辛散,必须急用四逆汤加味以回阳救逆,驱逐寒疾为治,使患儿元阳得扶,危证消除。继用桂枝加附子汤以扶阳和阴,调和营卫,巩固疗效。

   寒凝经脉耳后起核

   李××,女,八岁。患发热,面青、神迷,脉沉,舌润、耳后起核,大如拇指。病已一周。脉症合参,证为阴邪上犯,寒滞太阳经脉。今患儿面青无神,法当扶阳以祛寒。处予麻辛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30克 麻绒3克 细辛2.5克

   此方之效用在于温经散寒。方中附片辛热、扶阳,麻黄、细辛辛温散寒,使客邪外散,耳后之核可消,发热亦当随之而解。

   次日复诊,脉仍沉,核微消,发热已退,再处以下方:

   黑附片30克 桂枝6克 炒杭芍9克 生香附9克

   麦芽15克 炙甘草6克 烧姜3片 大枣3个

   此桂枝汤加附片,再加香附、麦芽。方中附片温经散寒,香附、麦芽行滞散结。桂枝汤调和营卫,兼散风寒。

   服后,面色唇口均转红润,核已消三分之二,但出现鼻衄,身出红斑。此乃阳气通达之象。继用封髓丹(黄柏10克、砂仁3克,炙甘草6克)三剂调理,诸症全消而愈。

肾虚双目白翳

   张××,女,五十岁。因受精神刺激后,两目起白色翳障,视物模糊,伴有头痛。病已月余,由家人扶持来所就诊。症见:脉沉细无力,舌质青,苔白腻,面色暗滞。细阅所服方药,多为清肝明目之类。《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精气亏乏则视物不明。清代医家黄坤载在论述目病因误用寒凉而加重的情况时,有"阳光散乱,清气陷遏,浊气郁升,云雾迷漫,乃生翳障"等语。据此推论,此症虽起子七情内伤,然究其病机乃系里有寒湿不化,肾气虚衰,清阳不升所致。治疗之法,先用温散寒湿之剂,再议补肾升举。处方用自拟小白附子汤化裁:

   小自附子30克 茯苓15克 明天麻9克 葳蕤仁9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陈皮6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羌活6克藁本6克 白芷6克 甘草3克

   生姜5片 大枣3个

   上方服三剂,头痛全止,苔已化净。改用下方:

   川附片60克 北口芪15克羌活6克潼关蒺藜15克

   方中附片温肾阳,暖肾水,以肾水之升,全赖肾气之蒸腾。口芪益气升清,羌活疏通太阳气机而除风邪,潼关蒺藜滋补肝肾而明目。四味合方,温阳补肾,举陷升清,祛风明日。

   服一剂,即觉视力有所好转。连服三剂,白翳竞退,视力恢复如初。

   [按]:此例虽因七情引起,但结合四诊所得及以前所服方药,而诊断为肾阳虚,用补肾升阳而愈。若不仔细辨证,仍按一般常法,予六味地黄、枸菊地黄汤等或用滋阴降火等阴柔之品,则不易恢复。因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癸水,主温升,膀胱为寒水主寒降。因误用寒凉,气机郁滞,升降失常。若再误治,则病将难愈。这是本症用温而不用寒之理,也是二方在补肾升阳的同时使用羌活开太阳气机之妙用所在。故治眼病,尚不可忽视温肾升阳一法。

   另:此方还用于阳虚型青光眼等症。

阴寒舌痛二例

   例一:

   李××,男,三十岁。患舌尖疼痛已二月,久治不愈,前医用黄连解毒汤等方未效。邀余诊治。察其舌滑润多津,舌尖不红,口不渴、心不烦,脉沉无力,显系阴证。因舌为心之苗,若属阳证,当见心烦、舌红、咽干、思水、脉数等象。今所见皆属不足之症,而用黄连解毒汤,实"以寒治寒",徒自耗伤胃气。因据脉症改用"四逆汤"峻扶元阳而收功。处方:

   附片60克 炙甘草6克 干姜6克

   服后,舌尖疼痛大减,继服二剂,即愈。

   例二:

   解××,男,三十余岁。患唇口疼痛不能忍。经前医用清热解毒之剂如石膏之类,而疼痛加重,以致一周来因剧疼 未能入睡,转余诊治。症见。舌质青,苔滑润多津,脉沉细,无邪火炽盛之象。盖口为脾之窍,唇为脾所荣,其病机在于下焦浊阴太盛,阳不潜藏。阴邪弥漫,寒水侮土,脾土受制,经络不通而反映于口唇,形成本症。治法当以迅速抉阳抑阴。方予四逆白通合方。

   川附片30克 干姜6克 甘草6克 葱白2茎

   服三剂,疼痛大减,里阳渐回。

   二诊:舌青渐退,脉转有力。仍予四逆汤,改川附片为盐附子,剂量加大为60克。处方。

   盐附子60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上方服一剂后,下黑水大便甚多。此系浊阴溃退之佳象,即脾阳渐复之征。

   三诊:唇口肿势已消,为巩固疗效,予封髓丹交通阴阳,引火归原。服二剂,病遂平复。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戴丽三(1901~1968年)字曦,号余生,昆明人,著名中医学家。戴家系昆明中医世家,其父戴显臣为清代云南名医。戴丽三幼年读私塾4年,后人省立中学,毕业后继承家学,随父学医,奋发4年,医术日进。1919年在昆明行医。一生潜心攻研歧黄之道,擅长内科、妇科、儿科,攻克多种临床疑难杂症,声誉远播。   1950年6月出席全国第一届卫生会议,回来后毅然放弃私人诊所,同年8月任省卫生厅总门诊部主任。先后在中医进修班、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学校、中医学院及各种进修班、师资班、研究生班授课,为云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1955年起任省卫生厅副厅长、全国血防科研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昆明分社委员。其间除继续从事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外,还团结全省中医界同仁推荐德才兼备者参加政府的卫生工作。创办全省性中医进修班,将宝贵经验传授给学员。在中医协会期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云南的中医界学术水平长期在全国保持中上水平。连续被选为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省政协一、二、三届委员。他继承父辈的医德医风,待病人如亲人,贫富一视同仁,对有困难的还送医送药,对远道来的从不拒之门外。   他继承家学,博览医典。在中医百家中尤尊仲景,善于运用《伤寒论》、《金匮》辨证论治。他师古而不泥古,源于《伤寒论》又广于《伤寒论》,兼收并蓄,能博采众家之长。他重视医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但不惟书、不惟理论是从,而善于将理论与具体的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他经验丰富,临床疗效高,制方严谨,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由于声名太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以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该书精选了他40多年中的部分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包括内、妇、儿、外科医案114例,其中疑难重症14例,较全面地体现了他承仲景学说而能推陈出新,善于化裁经方,变通运用的学术特点。   总结汇集戴丽三49年的行医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但由于他诊务繁冗,求诊者长年不断,应接不暇,一直不能拨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仅能总结部分临床经验和学术成果。戴丽三的许多有独到见解和创制的经方、部分验方,已由他的门徒收编入云南中医学院1972年印行的《中医常用方药手册》。他的著作发表的还有:《中医学辨证原理》、《戴丽三医疗经验选》、《阴阳互引之研究》、《伤寒论的科学性》、《诊断篇》等。   戴丽三1968年逝世,终年67岁。其传世弟子有戴慧芬、戴若碧、梁学仁等。 (孙天彦)
发表于 2006/3/25 2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谢谢先生   辛苦了
发表于 2006/3/25 22: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06/3/27 08: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