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22|回复: 3

ZT:当代中医之我见〔5〕----灭中医者中医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14: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教授


中医的窘境不在于旁人说三道四、恶意攻击,也不是政府不支持、不重视,政策不保护、不发展。其泛政治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而究其真实原因在于中医业内人士的信心缺失。以至于“中医后继乏人、乏术”。  

且不说中医医院内还设什么中医科!也不说中医医院内中医病床数占多少?中、草药使用率有几何?就说那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在介绍自己医院的实力时,都是以拥有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多少多少,以有什么什么是目前世界上、国内、省内、市内、县内数一数二的先进水平等等。

君不见中医一附院门厅内大幅的MRI介绍、中医二附院门口占门髙三分之一的“赛博刀”的大招牌吗?实在令人哑然失笑,犹如一名年老色衰的贵妇人向他人不停地炫耀其服饰、首饰、化妆品有多么奢华和名贵。

但话又得说回来,如果没了现代医学的支撑,两家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可能早已瘫塌!

但凡病人来诊,不是生化检验1、2、3、……,就是物理检查的x光、ECG、B超、CT、MRI……样样照做;输液管、输氧管、输血管、导尿管……管管齐下;抗生素、激素、这素那素、素素都上。这些东西,中医老祖宗们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先生都说,是“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美声唱法的调子”!

走进中医学院《八桂名医苑》,“名老中医”当年靠卖“阿的平”、“奎宁”、“消炎片”等西药发家致富的且不说,而今年青的“名中医”中又有几个是不用“西药”的。即使是“铁杆中医”用起中药来,也只是对号入座,某病用某药、用某方,或凭意识流之“心水方”,随心所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辨证,因人因时因地之三因制宜,一概不讲;气立神机、五运六气、守形守神全然不知;《内经》、《本草》、《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读之甚少,选读再选;更有甚者,药力不够西药来凑,“黄粉〔中药粉〕”不行加“白粉〔西药粉〕”,肖小之作,害人不浅。有人甚至痛心地认为,这些年来都在喊“与时俱进”、“与时偕行”,实际上却是“与西俱进”、“与西偕行”,是在人家西医的碗里讨饭吃了。  

如今,又有几个完全真正能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的中医呢?笔者所知,八桂大地,罗雀可数。早在十几年前,我的一位深受大家敬重的师长,目睹诸多状况,就曾自诩为“末代中医”了。入行四十余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几经中草药运动,此起彼伏的神医造势,养生食疗沐足治未病。这疗法那疗法;这功法那功法;这理论那理论;这研究那研究;这神药那仙水应有尽有。从针灸治截瘫到治聋哑再到针刺麻醉做手术;从透视到遥视再到气功治百病;从“轮子功”到如今的“绍龙观”、“悟本堂”、“大道堂”等等无不风靡神州大地。不都是昙花一现,不了了之!完全是在忽悠老百姓,连那中央电视台时常都在呼喊着:咱家的老人可千万别上当受骗!

据《健康报》一篇文章的数字统计,我国传统中医,1998年是5000人,到八年以后的2006年减少了90%以上,总人数已经不足500人了。现在,又过了几年,传统中医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又据《健康报》2009年5月22日报道〔记者严少卫、通讯员冯广清〕,近日,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一项关于青年中医从业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我国在青年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青年中医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甚至有53.68%的青年中医缺乏对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19.53%的青年中医表示如果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将不会选择中医专业;13.80%的青年中医表示自己患病時不会首先考虑中医药疗法;认为中医药使用率髙的青年中医只有19.53%。

其实,在诸多老中医心目中,早已认为中医院校所培养的年青一代中医,绝非什么接班人,而多是中医事业的掘墓人了!不少学子,尤其是临床一线的年青中医,通过临床实践检验,开始有所知晓和明白,原来事情並不如教科书上所说的那么灵验,说到可做不到哦!因而不得不摆脱“困惑”的煎熬,从梦寐中惊醒,作出了痛苦而明智的选择和彻底的决裂!首先是为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了作人的良知,也是为了生计,忍辱负重,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中医业内的“以西释中”;主管部门的“以西律中”;人才培养的格式化;行业标准的西医化;组织结构的边缘化;学术观点的政治化。打着中医的招牌,干着西医的活儿,张之洞老先生当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政策用得可谓淋漓尽致。只是稍加了两个字,四言改为五言,不是“中学为主体,西学为应用”,而是“中学为体面,西学为实用”了。从而导致了中医业界内部严重的“去中医化”和信心动摇。也反映了中医业界的自卑与无奈,中医在忧患之中!

也许有人会说,这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西医能用,中医咋就不能用呢?还有人会说这是中医现代化使然。

中医乱象丛生更在于管理者的无知以及业内人士对自己的专业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毫无定见。时而是传统文化,时而是中医科学研究;时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使之原汁原味,时而又是中医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时而要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时而又要走现代化之路。何去何从?心中了了,脚下难明!那“经络实质的研究”、“脏腑功能的研究”、“中医基本理论的探讨”……犹如“指鹿为马”、“皇帝新衣”,不知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白花花的银两。

嗚呼!中医特色早已荡然无存。

如前所说,中医是一门自然哲学,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它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它是对病人的一种“人文关怀”,除中医外科、骨伤科等专科的技术层面的一些特殊治疗之外,大多是在催生“人的本能”,是在唤醒“患者的自愈力”,是对病人的一种“抚摸”,一种“安慰”,而不是对疾病的科学诊断和治疗,是与现代医学“范式”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医学。

中医理论把人体看成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一切事物都看成阴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的抽象概括。就人而言,阴与阳构成相容性对立,正与邪构成非相容性对立。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的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阴平阳秘”即健康,“阴阳失衡”即为病,“阴阳离决”即面临死亡;“有正无邪”即为健康,“正大于邪”即为未病,“邪大于正”即为有病,“有邪无正”即面临死亡。治病就是要调整阴阳,扶正祛邪。

中医所讲究的是人体的阴阳平衡、藏象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的重要性;所强调的是意识、情绪、精神及其对人体的反作用;所注重的是“感觉”、“类比”和《周易》“象、数、理、占”的认知方法;所看到的是人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偏颇和升降出入的变化;所主张的是“顺四时、节饮食、慎起居、调情志”避凶趋吉的养生之道;所运用的是以药物的四气、五味来纠正人体的太过与不及使之达到平衡的治疗原则。是在治人,非治病也!而这些恰恰又是科学至今知之甚少,把握不多的。

在中医看来,“气立”也好,“神机”也罢,无论“六淫外感”,或“七情内伤”,只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心平气和,五脏则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便病了,只要“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人者,不病也”。且待到正气来复,或五运六气的主气、客气、主运、客运、司天、在泉、“客主加临”、“主客相得”的不同;或伤寒“六病欲解时”,一切都会复归于自然好转。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此乃东方之智慧也!

如果我们的中医“科学家”们一定要用现代医学的解剖、还原,分析、综合,观察、假说、验证的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体;用探索、怀疑、实证、证伪、理性的科学精神来研究中医;用基础研究、离体实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以及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大样本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中医中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寻求科学的最佳证据。确确实实来真的而不是弄虚作假,就犹如饮鸩止渴,必然会置中医于死地。

中医业内人士都以为祖国医学是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了的,挂在口边经常说的是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老生常谈!认为吃药在先,康复在后,那么康复过程就是吃药所至,是药物的疗效,缺乏逻辑思维和循证医学的起码常识。

实践虽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并非“真理”,“真理”也并非就是“实践”那么简单。人类的“实践活动”可多着呢,与“真理标准”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倘使“实践”就是“真理”,人类就绝不会犯错了!可见“实践活动”与“真理标准”并非是同一种东西。“真理”,有的来自实践,属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来自理论,属于理论推论的结果。“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是因为“真理”不仅需要“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也需要“实证”和“证伪”的科学验证。

不管是“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或是“实证”和“证伪”的科学验证,都必须依据“实验”和“逻辑”为基础。而且所有检验不只是一次完成,还需要反复验证,检验的有效性更需要进行反复评估分析,要做到大家公认,放之四海而皆准。

“真理”一旦确立,就不仅仅是实践检验真理的问题,而应该是用“真理标准”去判断实践是否正确的问题了。因此,对科学而言,无论科学家信仰哪一种宗教,持哪一种政治态度,属于哪一个阶级,来自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从事哪一门学科研究,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都必须按共同的价值标准做出判断。在这方面,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是高度一致的,没有丝毫的分歧。如果科学家对科学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背离,就意味着其科学生涯的结束。

记得《阿西摩夫的科学导言》〔阿西摩夫原著版〕一书中第一章,在回答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时,作者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摩夫是这样回答的:“即使亿万人的观察都认可了某个原理,但只要有一次覌察和它相左或不符合之就不得不被迫进行修订”,“原则之所以能站得住脚,那是因为它经受住了一次次新而更新的实验和检验,而且还要经受进一步归纳的不断检验。……”。可见,科学是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而绝不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所谓“个人感觉”、“自我实践”、“直接经验”,实践可不是真理,经验也不是科学哦。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搞科学,嘴上说着科学,所做出来的事情就一定是科学的啊。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神学医到玄学医再到科学医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试图认识和解释疾病现象、创造医疗技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由此形成了各个地域的传统医学或民族医学,像古巴比伦医学、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以及古中国医学等等,发端于中国的古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而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可以说是欧美的传统医学。欧美的传统医学历经了漫长的蒙昧幼稚阶段,在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肩上逐渐成长发展,最终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具有“普世价值”的科学医学,即近、现代医学。

近、现代医学可以说是对古希腊医学扬弃的结果。正象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力学、地质学等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几乎都只有一个国际通行的学术体系和标准,不分国界,不分时代一样。科学医学也是不分国界、不分时代的,不论其源于何方,只要合乎科学常理,经得起实践、逻辑检验,作出实证、证伪的科学验证,那就要纳入人类共享的医学,现代医学。

其实,中医明明是中国古代的一门自然哲学,一种传统文化,甚至是一种个人艺术,却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用统计学的方法去处理,那有不成“骗子”,不成“伪科学”的!那有不“后继乏人、乏术”的!所谓科学化、现代化对于传统的中医来说无疑是一陷阱,是扣在中医头上的紧箍咒!完全是误读了中医,没读懂中医。难怪有人说:当下,最不懂中医的是中医!最糟蹋中医的是“中医”!不知慎终追远,但求急功近利,实为当代中医之积弊。

有92%的疾病的病人需要人们去关怀、安慰,还有什么必要去争“科学”不“科学”,“现代”不“现代”,“主流”不“主流”呢?如果“科学”是从公元17世纪牛顿力学算起的话,”“中医理论”却是纪元前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压根儿与“科学”不粘边,与“现代”更是相差数千年了!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用。有92%疾病的巿场份额,专家、教授们都说了,中医何必抱着金碗讨饭吃呢?退出“体制”又何妨!真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了!

关键的关键是要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清那些病是8%现代医疗技术完全可以治愈的;那些病是60-70%完全可以自愈的;那些病是22-32%目前暂时还不能治愈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种疾病,你有多大的把握,能行就行,不行就让病家另请髙明,不要贻误了病情。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硬要创个什么“世界一流”、弄个“新医药学”岀来!要时刻牢记“我们应该把自己不能治的疾病交给那些真正能够治疗这些疾病的人去治”,这一医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做好中医自己的事,实事求是地按照中医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办事,把这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做得更好些、更实际些、更人性化些!医学的目的,一直就是在帮助病人。让自己永远铭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一自古流传下来的医学之崇髙目的。

其实,即便是非科学的,也未必是绝对无用无益的,但如果不能被别人按照同样方法和实验条件做无数次重复验证,它确实不能说是科学,非要说是科学,当然会招来“伪科学”和“骗子”之责。非科学并不一定可恨,可恨的是为了“科学”而弄虚作假的骗子,弄出些什么更“科学”、更“现代”、更“主流”、更“创新”的东西来,真不知又会误导了多少善良的人们!

这里,套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句式“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说一句,“灭中医者,中医也……,族中医者,亦中医也,非西医也……”,并想以此奉劝那些既想当“科学家”又想发扬中医传统的中医大师、名中医们,千万别再干出让吕炳奎老先生所怒斥的“摧残老的”、“毒害小的”那种蠢事来哦!


来源地址:http://11594255.blog.hexun.com/58643105_d.html
发表于 2011/5/25 15: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中醫,不會對中醫的理論與實踐的認識是這樣。傷寒雜病論,才是中醫之魂,中醫大學,最好只學這一本書與神農本草經,再加上現代生理學,解剖學等書。中醫藥管理,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是極度失敗的,可悲可嘆啊。
发表于 2011/5/30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灭中医者,制度也。
发表于 2011/5/31 1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乃天道之行。虽群魔乱舞,自不会亡。何轻谈灭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