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还有个网名叫巫楚天竹,这是笔者昨天在国学论坛的原创帖,是笔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特转来供各位新老朋友参考。
天竹说易(一)——浅析易本字(原创)
喜欢国学的朋友都知道,汉字是国学的根本,而我们现在所惯用的简体字,都是由古汉字发展演变过来的。所以,古汉字才是国学的真正源头。但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很多的古汉字我们现在还无法破译,这就给国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古汉字的研究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它能让我们少走弯路,用更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收获。《黄帝内经-灵枢》云:“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内经中的这个“要”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阴阳。《庄子·天下》云:“易以道阴阳”,我们解释《易经》,也应该本着以阴阳学说的观点为原则,这样才不至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象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样,经不起推敲。下面是笔者对易本字的认识,希望能借论坛一席之地,和同好互动学习,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教。
易,象形字,从日从勿。表示太阳运动变化的过程及其周围环境因为太阳运动而产生的变化。
新的一天开始了,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地球的一面沐浴着阳光,而另外一面则开始走向黑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从上面可以看出,甲骨文和金文的易字,中间是阴阳之间的界限,是地平线,地平线左边是没有阳光的地方,处于“阴”的状态,表示不利于万物生长发展的因素;右边是有阳光的地方,处于“阳”的状态,表示有利于万物生长发展的因素。小篆和楷体的易字,下面部分是个勿字,表示这些地方已经没有太阳光线的照射。“易”所表示的,是太阳的运动状态,是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情况,也就是世间万物正反两方势力的对比,还包涵有事物从不利向有利发展的趋势以及从有利向不利的转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易”告诉我们的是审时度势的学问,是进退取舍的技巧,是趋利避害应对事情的方法。
古人曾有“日月为易”的说法,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轮流光照地球,为地球带来光明。笔者不赞同这个观点。日和月合起来应该是个明白的“明”字,而不是《易经》的“易”字。只有太阳,才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的主宰,才是“易”本义上的行为主体。事实上,月亮的光的太阳光的反射光。更何况,日月交替虽然也有太阳运动阴阳变换的含意,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看到天空有“日月同辉”的情景,太阳还没下山,月亮却早早地升起来了。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不管天空是否出现月亮,我们都只能把太阳刚经历的地方,看作是已经发生了“变易”的场所,即所谓“生生之谓易”。也就是说,太阳现在所处的情境,是由它刚才所处情境演变而成的,而它将来所处情境,又是由现在的情境演变而成的。所谓的“生”,就是演变,演化的意思。
勿者无也,相对来说,就是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用一片阴影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