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646|回复: 1

试论火神卢崇汉方药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王笑丹

       医林火神卢崇汉,四川德阳人,出身中医世家。其祖父卢铸之先生尚师晚清“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并尽得其传。卢师尽得祖父卢铸之、伯父卢永定一脉悉心教培,早年悬壶西南,而后又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现代医学,集师承和院校教育的优势于一身,医道精深,临证善以扶阳之法论治,亦有“火神”之称。其用药擅走辛热一派,屡起沉疴重疾、疑难杂症,在当今众多医家中,开方风格大胆鲜明,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很多人在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曾抱有疑惑之心:看似证型相似之病,不同医生的辨证论治或许不尽相同,但大体依从书本和药典中的开方用药思路,所开方剂中规中矩,随证治之,而治病的疗效或好或差,有些疾病当时症状得以缓解,但随后或出现其他症状或病情反复,尤以沉疴重疾、疑难杂症难治。有时为解决问题,中西药并用,对于之后出现的效果,却不知是中医亦或西医的作用了。此诚乃当代很多学院派学者的困惑。在当今多变的环境中,面对证型复杂的各种疾病,中医该怎样遣方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呢?

    随着近来对火神派学术思想的关注,卢崇汉的《扶阳讲义》等系列医书医案在当今中医界刮起一阵热学的风潮,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临床疗效给医学者以启迪。

    卢崇汉在《扶阳讲义》中反复强调“格局”二字,本文从方药格局的角度出发,以“格局”揭示其开方用药的理论依据、本质、设计布局、方药架构及药物配伍特点,探析卢崇汉扶阳临证风格,旨在提高中医学者对卢崇汉扶阳理念及方药格局的重视和学习。

    1  格局理论依据:阳主阴从

    1.1  生命的根本是阳  《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为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郑钦安《医理真传》直言:“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这个气就是阳。“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

    1.2  社会、自然格局的改变造成阳损  扶阳派尊崇张仲景取法自然应对疾病的理念[3]。卢崇汉认为,现在自然社会环境尤易造成阳损。

    当今时代,人们嗜食生冷寒凉,着装减少,而空调等制冷设施增多,误用苦寒之品,滥用抗生素等苦寒之药,加之现代人的压力加重,工作烦劳,作息非时,睡眠不足,等等。现代社会发展造成的这些格局变化,都可以导致阳损。

    同时,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开发滥用使得自然格局发生变化,如地球升温致使上热下寒。天人合一,影响到人,使人虚阳浮越,这也是阳损的表现。

    卢崇汉认为,人体活动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阴平阳秘的状态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动态平衡。在病变的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阳气。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关系遭到了破坏,从而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临证中,阴虚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影响,才会出现阴阳两者关系失调。卢崇汉的方药格局自始至终紧紧围绕阳主阴从的理念。

    2  格局本质:以扶阳为核心

    卢氏医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崇尚“阳气宜通”,使阳气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卢崇汉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机体阳气的虚损、郁结导致的。因此,在药物格局上,时时注意扶持和温通阳气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治疗原则。对于虚寒者,温阳;对于阳郁者,通阳。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归根到底,就是以扶阳为核心,贯穿于疾病论治的始终,解决当下之急,扶阳正本,是卢崇汉方药格局的本质和方向。

    3  设计布局:重视远期疗效,实施阶段性治疗

      卢崇汉开方尤为注重治病的远期疗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症表现进行辨证分析,设计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不同阶段的方药格局,并牢牢把握格局度的变化,每一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如同围棋高手可以算出四步以后的棋局,其方药格局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时,他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跟踪回访,以便于配合用药和把握疗效。  与着眼于短期临床效果的医生相比,对疾病认识把握的层面不同,其设计布局的着眼点迥异,长期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其中,卢崇汉方药格局重视补精气胜于补气血,恰是重视远期疗效的体现之一,这种重视远期疗效的理念在现代商业化的医疗制度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4  格局构架:从证的来路和去路同时着手

      大部分医生的方药格局着重从解决证的去路着手,如患者有湿热,便一律在方中加上祛湿热的药。搭建方药格局的框架时,能同时考虑到证的来路与去路,并分清轻重,使格局构架稳固,方向清晰,诚为卢崇汉方药格局的境界高妙之处,也是其考虑周全缜密之处,值得研究与借鉴。  例如,对于阳气虚且有湿的病人,常规思路是加入苍术、半夏化湿。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是,用药后湿的情况好转,但不久湿又起,病情反复。这是因为此方格局只考虑到了湿的去路,却无意识到湿的来路是脏腑功能不足,即阳气不足。不解决阳气不足的问题,一味用去湿药,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的问题,而且去湿药的温燥可能将阳气鼓荡得更弱。

    5  药物配伍:多用扶阳药,精纯力大

    5.1  多以伤寒方为底,尤擅四逆辈    火神派充分继承伤寒“扶阳”之理念以及对偶统一的思维规律[4],开方用药多沿用伤寒原方,而又有自己的发展。卢崇汉以四逆法温肾纳下多于回阳救逆,用四逆法更多的时候用生姜,甚或炮姜、煨姜作为临床大多数慢性病和危重病的收功之法,这也是卢氏方药很重要的心法。

    5.2  药性偏于辛热,善用将药姜、附、桂,单刀直入,不夹阴药  郑钦安《医法圆通》云:“仲景立四逆,究竟是专为救这点元气说法……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也。今人不知立极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作为火神传人,卢崇汉明确指出,所谓立极之要,就是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这个要害。

      即使对于阴虚病人,只要姜、附、桂配伍恰当,不但不禁用,反而起到辅助协同的作用。姜、附、桂不但不会伤津耗液,反而能够促进津液回生,从而起到阳生阴长的作用。尤以附子温通阳,暖命门,温坎水,破阴凝,为扶阳第一要药。

     在卢崇汉[1]一年统计的20076张处方中,用到姜的处方占全年处方的99.7%,用到桂(包括桂枝、肉桂、官桂)的处方占全年处方的98.8%,用到制附子的处方占全年处方的96.8%。

    5.3  重药量,轻药味  卢崇汉的方药,单以一剂药论,生姜或煨姜的用量在30~200 g之间,干姜、筠姜或炮黑姜的用量在25~90 g之间,桂枝每剂在15~75 g之间,制附子少则60 g,多至250 g。这种用量已远远超过《药典》规定的范畴。

      相比而言,药的味数反而很少,一张处方五六味药,最多也就十一二味药,大多数在七八味药之间。在其某一个月开的700多张处方里面,只用了27种药。  以药之毒攻病之毒,以药之偏治病之偏,取药量的力大,取药味少的专一。由于药物配伍七情相合[5]而煎煮方法得当,对慢性病和危重病的临床效果尤佳。

    6  结语

      卢崇汉临证方药格局犹如名将排兵布阵,大胆果敢,目标明确;又如玲珑棋局,一进一退,心有着数。

      总体而言,其方药格局体现出以下特点:①重视扶阳理念贯穿治病始终。②方重“精纯”,单方效果求专不求全;药重“力大”,力道求偏不求平。③整体格局常由多个单方格局前后组成,步步为营。

      古人云:“力专则效宏”,卢崇汉临床疗效之“效宏”,正是其方药格局“扶阳精纯力专”的充分体现。其看似“偏执”的方药格局,具有重要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崇汉.扶阳讲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65.

[2]张存悌.“火神派”述略[J].辽宁中医杂志,2004,3(5):242.

[3]邹晓明,宫晓洋,谷 松.老子认识论与《伤寒论》辨证思想[J].吉林中医药,2007,27(11):60?61.

[4]曾天德.《伤寒论》对偶统一观[J].吉林中医药,2007,27(6):1?3.

[5]全世建,刘 妮,林杏娥.方剂配伍研究发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86?87.


来源:《吉林中医药》
发表于 2010/11/6 1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氏的桂枝法和四逆法值得学习和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