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中医保健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1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0•望诊

中医文化随笔20•望诊

作者 郭旭东

关于望诊的理论依据,《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大意是说,人的表里内外是相应的,所以,人的内在情况可以通过外表或外在行为表现出来。《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大意是说,看其外在表现就可以知道内部情况,从而知道得了什么疾病。
望诊可以望人的面色。《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大意是说,病态的面色中,青黑为痛症,黄赤为热病,白为寒病。
另外,望诊还可以望人的神态。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中提到了五种人:“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纳)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諟(dì)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大意是说,有五种人:太阴之人,贪心而不仁慈,很深沉,自私而不愿意帮助别人,但外表上却又不容易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当时可能不动声色,但事后会采取行动;少阴之人,贪小便宜,有贼心,见人有所损失,则好像自己得到了什么一样,喜欢伤害他人,见人有了利益,反而很生气,心存嫉妒而对人不施以恩德;太阳之人,性情大大咧咧,好说空话大话,志向很大却不扎实前进,言行举止随便而不太顾及影响和后果,做事常自作主张,事情搞砸了也不后悔;少阳之人,好自贵,处于很小的位置,自己就已经认为很满足了,喜欢外交而不爱内部活动;阴阳平和之人,内心祥和安静,不患得患失,心态坦然,万物一体,淡泊名利,随缘妙用,自重而谦虚,与人处事通过言谈而不通过其他“治理”手段,是谓“至治”。
这五类人外在表现为五种形态。“太阴之人,其状黮(dǎn)黮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guó)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崄(xiǎn),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yóng)颙然,愉愉然,(目旋)(目旋)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大意是说:太阴之人,面容黑色,看上去容貌不善,俯视他人的样子,膝弯却不驼背;少阴之人,有股贼相,站立看着急躁险恶,行走起来像要趴下一样;太阳之人,其状趾高气扬,反身弯腰;少阳之人,其状站着好向后仰,走着好身体摇摆,双手好放在背后;阴阳平和之人,看上去很有涵养,很随和,很肃敬,很愉悦,目光往来正而有神,众人皆称其为“君子”。
这五种人中,只有第五种人是身体健康的人,其余四种人都是病态。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其血易脱,其气易败”;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多阳少阴……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
所以,根据上述介绍,我们应该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使自己成为性情中和、阴阳平和之人;作为医生,也应该主动引导病人在陶冶性情、改变性格、成为阴阳平和之人上下功夫,以使疾病早日康复。
2006年10月30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1•问诊

中医文化随笔21•问诊
作者 郭旭东
关于问诊,中医认为必须要通晓人事。《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也就是说,作为圣人的医生治疗疾病,一定要清楚天地阴阳之理和四时法则、五脏六腑、雌雄表里等情况,也清楚刺灸砭石和药物治疗的适应症,顺从于人事,而明了如何治疗疾病。
那么如何在诊治疾病时“通晓人事”呢?
“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大意是说,有一些病是失志病,在诊治疾病时,要询问一下病人的“贵贱贫富”情况,也就是了解一下病人的过去与现在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情况。这类病人往往没有风寒暑湿等外邪侵犯的病因,病是从内而生的,曾贵后贱的人是“脱营”之症,曾富后贫的人是“失精”。他们因为情绪抑郁,所以耗煎营血,悲则伤气,导致身体日益衰弱,所以外耗于卫气,内耗于营血。
像这类疾病,当我们问到这些后,马上意识到是虚症,应该予以镇心安神、升阳益气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引起了痰核(如乳腺增生),也是由于耗损气血而致,治疗初期要注意急用益气养营等药专心治疗,切不可当作实火而清热解毒、攻坚散结,否则可能会引起疾病的急剧恶化。同时,我们要注意鼓励或引导病人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学会开阔心胸,随遇而安,随缘行事,乐观向上。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j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大意是说,我们在问诊时,一定要询问一下病人的饮食和居住情况,是否暴乐暴苦,始乐后苦。因为偏颇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伤害人的精气(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暴乐暴苦,始乐后苦,情绪的巨大波动,也会影响人的精气,因为“喜则气缓”、“悲则气消”。精气减少,形体就会随之衰弱。暴怒使气机向上,从而伤害人的阴气;暴喜使气机懈缓,从而伤害人的阳气。多因怒气等激动的情绪太过,厥逆之气上行,气血上涌,气满脉内,甚至引起出血等症状,伤害形体(如脑溢血导致瘫痪等)。
清楚了上述病因,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除了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外,还应使病人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不足,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气、饮食习惯,加以改正,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另外,中医并非片面神化脉诊的作用,而是认为望、闻、问等其他三诊也很重要。《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猝)持寸口,何病能中?”大意是说,诊病不问病因,则不知有否忧患和饮食的失节以及起居过度的情况,或者是否被毒所伤,不提这些,而仅仅靠把脉诊病,怎么能行呢?
总之,中医要通晓人事,尤其在问诊上应该注意。
2006年11月1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2/28 19: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2•闻诊

中医文化随笔22•闻诊
作者 郭旭东
所谓闻诊,就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或闻与病人相关的气味来诊断疾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闻诊中,我们可以闻是否有五种声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 这里的“五气所病”就是本文要探讨的五种声音。
1、噫(ài,一说读yī),又称噫气,指饱食或积食后,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黄帝内经素问•脉解》:“(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大意是说,太阴(脾经)之病上走心脏为噫,是因为阴气较盛而上走于阳明经(胃经),而阳明经通过络脉与心脏相连属。在经络中,脾经与胃经相连。
可见,噫气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还是因为太阴“阴盛”,例如脾肺气郁,胃阳虚(阳虚则阴盛)等。在《中医文化随笔20•望诊》中我们已经提到了五种人,其中提到了太阴之人。所以,对于噫气,除了用药物等方法对症治疗外,还应该注意病人是否有“太阴之人”性格方面的不足,如果有,应该帮助他努力改正使其成为阴阳平和之人。
2、咳病,一般是肺部疾病。《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人体中肺属于太阴,经络中有手太阴肺经。所以,咳病等肺部的疾患,除了我们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外,也应该注意病人是否存有“太阴之人”性格方面的不足。
3、语,即多言。语主肝病,肝为阳中之少阳,《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但少阳生发太过,则成了“重阳”、太阳。《黄帝内经灵枢•行针》:“重阳之人,熇(hè,火势猛烈)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大意是说,“重阳之人”,性格外向,言谈较快,神态往往“趾高气扬”。所以,多言且话快的病人除了对症治疗外,应注意是否有“少阳”、“太阳”之人的性格方面的不足。
4、吞,即吞咽。一般认为,吞是由于脾气收病,不能灌溉四脏,而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脾开窍于口)所致。“思伤脾”。所以,对于吞症除了对症治疗外,看病人是否忧思多虑,如果有,应该主动开阔心胸。
5、欠,即哈欠,主肾病。《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大意是说,卫气白天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晚上睡觉休息。阳主上,阴主下。如果阴气积于下,阳气还没有尽,阳引而向上,阴引而向下,阴阳相引,就频繁打哈欠。哈欠是少阴有余,太阳不足的表现。所以,数欠的人往往要补肾阳,同时还应该注意是否有“少阴之人”的性格不足。
嚏,喷嚏。《黄帝内经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可见,喷嚏往往是阳气和利的表现,所以中医一般不进行汤药的治疗。但是,如果频繁打嚏(如过敏性鼻炎),一般就要进行充实卫气(如黄芪)和补肾固髓的治疗。频繁打嚏,应注意心胸开阔养肺气(因为悲则气消),还要注意保精养肾。
除了“五气所病”外,中医闻诊中还有闻气味,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xiù,气味的总称)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诊断疾病。
2006年11月1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3•五行

中医文化随笔23•五行
作者 郭旭东
所谓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的运行变化。《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那么五行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医认为,五行是道的妙用,通过五行之间的交感,而形成万事万物。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大意是说,五行阴阳的本体就是天地之道,而这个天地之道,是万物运转的纲纪,事物变化的缘由,生灭变迁的根本,也是神明所依赖的府库。
“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大意是说:所以,事物的发生叫做“化”;发展到终极了,就是“变”;阴阳变化得不知不觉叫做“神”;这种“神”的妙用随缘而生,随缘而变,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状态称为“圣”。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大意是说:这种变化的妙用,在天称为“玄”,在人为人道,在地表现为“化”。“化”生五味万物;人道生智慧;“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大意是说:“神”在天表现为“气”,如风、热、湿、燥、寒等;在地表现为“形”,即木、火、土、金、水。“神”在天为风,则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天的“气”(五气)与在地的五行相感,而化生万事万物。
五行的实质是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大意是说,不仅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就是地的阴阳,表现为生长化收藏,其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就是说,木是阳中之阴,火是阳中之阳(纯阳),土为阴阳平和,金为阴中之阳,水为阴中之阴(纯阴)。所以,五行又称为“三”,指的是纯阳、纯阴和阴阳交杂三部分。《黄帝内经灵枢•官能》:“言阴与阳,合于五行。”
由上可知,事物的演化过程可以用道家的说法来讲,就是:“道”(中医称为“天地之道”)生“一”(中医称为“神”),“一”生“二”(中医称为“阴阳”),“二”生“三”(中医称为“五行”),“三”生万物。
由于五行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之间的关系,而阴阳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以,五行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表现为木火土金水之间的依次发生的相生关系(统一),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隔种类之间的相克关系(仍然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即:木克(胜)土,土克(胜)水,水克(胜)火,火克(胜)金,金克(胜)木。
阴阳的对立统一理论和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中道辩证而非绝对静止地看待和对待事物,在临床上则使我们能够很好地辩证施治。
2006年11月2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2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5•针道

中医文化随笔25•针道
作者 郭旭东

中医所说的针道,就是针刺的要道。针指的是针灸针。都有哪些针刺之道呢?
行针道也要明晓人道。《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大意是说,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德,下合于地德,中合于人的伦理道德。只有这样,才有法则供遵守与学习。针刺也是这样。所以,针刺胖人时,要“深而留之”;针刺瘦人时,要“浅而疾之”;对于“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偷盗)”的人,针刺时,要“深而留之”等。当然,如果我们在治疗时加以引导,如对胖人劝他注意饮食清淡,忌除不良嗜好;如对瘦人劝他放开心胸,节约精气等;而对于“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偷盗)”者,要设法令其意识到自己的贪于取与(偷盗)的心态和习气。这样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行针道也要学会治神(守神)。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大意是说,针刺的要道,首先是要做到治神,清楚五脏的基本情况,以及脉诊的情况,然后才可以针刺。
关于治神,《黄帝内经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针灸师治疗病人时,首先要端正心态,宁心静气。治神应达到什么状态呢?身体内外一个整体,似乎感觉到众脉成为了一个;外界的声音也听不到了……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持针之道也是治神。针刺时针身要稳,不要左右晃。神要定在审视病人的状态上如明察秋毫。更多治神的内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从另一个角度再说明一下,以便加深我们的理解。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粗守关,上守机。”关于这个我们已经在《中医文化随笔•脉诊》中讲过了。就针刺而言,《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中提到:“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大意是说,一般的针刺医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治疗,而高明的医生还会守气,即能够仔细体察针下的气机情况,而这种体察情况是医生治神的结果。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这是说大道是相通的,针道如此,治国也是这样。那么这个“大道”是什么呢?“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不但治国是需要合于道的,其实任何“道”都是在本质上超越小大、深浅等概念的相对性,而合为一个绝对的整体的。那么这个整体性是如何表现的呢?“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窍,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大意是说:黄帝说,大道表现在针灸方法和守神上,也是守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深不可下,高不可盖”的本体,它超越了相对的概念,体现出一种恍惚之中的整体性而仿佛没有了感官,充满宇宙万物而没有极限,天道、人事、四时之变都因这种大道的本体随缘而产生。
这段话说明了守神(治神)的实质和状态,即合于大道;也说明了针道的本质就是通过守神(治神)而产生针刺这种妙用。
2006年11月3日于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2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文化随笔26•灸法

中医文化随笔26•灸法
作者 郭旭东
所谓灸法,是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有的中间还衬垫有姜片或盐末。
《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大意是说,针刺的方法所不适合的疾病,用灸法进行治疗比较合适。
灸法都是适合治疗什么样的疾病呢?《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大意是说,北方是天地之气闭藏的区域。其地势较高,又多风寒,这里的人们喜欢在野外停留居住(如游牧的生活),而吃的是牛羊的乳汁,因此内脏受寒而易产生胀满的疾病,宜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见,灸法适合温阳去寒。
另外,灸法还适合虚症,起到补气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禁服》:“陷下则灸之。”什么是“陷下”呢?所谓“陷下”,是一种脉状,为正气虚之症,大体相当于沉伏不起的脉象。《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在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人体的正气不足,那么邪气就会最先侵犯皮肤,由此进入络脉,进而侵犯经脉,使经脉感到虚弱,由此而下陷,邪气留于筋骨之间,入里则继续侵犯人的脏腑。
“陷下”可以在脉象上体现出来。《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陷下者病。”大意是说,具有沉伏不起脉象的人说明有病。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dàn)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大意是说,有胆气虚的病人,好叹气,感到口苦,呕吐胆汁,心下波动不已,总是担心别人来伤害自己,喉中好像哽塞的样子,反复吞咽。对于这样的疾病,如果脉象“陷下”,在足少阳胆经上取穴进行灸法治疗。有寒热往来的取阳陵泉穴。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这里又提到了取足三里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处事中正,做事不要优柔寡断以培养胆气。上述病人也应该自己主动培养胆气。
总之,灸法的主要功效是帮助我们温阳去寒、补气扶正。当然,除了这样的方法增加体内的正气和阳气外,我们还应该效法天地之德以帮助稳固体内阳气。“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2006年11月4日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