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01|回复: 0

质疑中医,但不要否定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12: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袁钟


在部分坚信中医的人看来,中医临床的确能治病,这就是科学,尽管有些理论未被科学实验证明、治疗原理尚不能阐明。

在部分半信中医的人看来,中医的确有些地方不科学,但中医能满足相当多患者的需求,也有临床效果,不能轻易否定。

而部分坚决否定中医的人认为,任何经验必须通过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中医理论并未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而近几十年许多人做的相关实验并未证实中医理论。

还有人认为,中医与现代自然科学比较虽有明显差异,但不能简单将中医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医更多体现为一种传统文化,她是一种需要保留的文化遗产。

更有人认为,医学本身就是不纯自然科学。目前的西医偏离了医学的发展方向,而中医依然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想,但她的发展阶段却仍处于初级。中医的存在能给西医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在古代,医学都是地方性的,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古中医学等。它们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古希腊罗马医学以“四元素”哲学派生出人体“四体液”,主张整体观念、自然疗法,认为“心主神志”,动脉是“气管”,而以脉诊病也盛行了一千多年。同样,中医学以“五行”哲学派生人体“五脏”,以“阴阳”哲学推演人体“阴阳”,也主张整体观念、自然疗法,也认为“心主神志”,动脉是“气管”。至王清任《医林改错》还说:“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当然,中医至今仍以脉诊病。古代医学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她们都是借助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理论来解释医学实践及经验,从而自成体系,其优点是没有把医学聚焦到生物层面,而是从社会、心理、哲学、宗教、文化等多视角看待医学,临床中能多层面、多方位捕捉疾病信息,有利于整体来诊疗疾病。其缺点是以自然哲学思想代替对医学特殊规律的认识,医学发展难以突破经验层次,经验的个体化难以重复,也阻碍量化和标准化,形成“心中明了,纸上难明”,从而使临床治疗实际依靠长期的个人经验积累,而非清晰的医学理论指导。

医学理论的模糊激发了人类的探索。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抛弃了过去的观念和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认识人体及疾病。如弗朗西斯?培根强调,应该放弃一切普遍观点(指自然哲学观点),而向大自然,以实验方法给科学以确实性。正是如此,达?芬奇、卡纳诺、维萨里等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创立了人体解剖学,而哈维在人体解剖的基础上发现血液循环,创立了生理学。世界古代医学从此迈向现代自然科学,医学越来越深入细致地看到人体的细微结构,不断在微观层次还原人体生命过程。同时也在不断割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非生物因素。在人类认识人体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的过程中,现代医学在生物层次取得了惊人进步,但却越来越只见病而不见人。

然而,人体生命及疾病远不是单纯的生物活动。几百年过去,现代医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上个世纪70年代,以美国科学家恩格尔为首提出了医学应从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然,这个转变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不是医学的倒退或复古,而是分析后的综合,是医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中国没有产生类似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思想革命,中医也没有经历古希腊罗马医学那样的变革。古中医一直沿袭至今。尽管有所变化,但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并没变。的确,中医是中国文化遗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然而,医学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医学实际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早在150多年前,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魏尔啸就说:“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其实,中医正是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处。不同的只是古代自然科学和古代社会科学的交叉处。那么,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有何作用?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

如今,西医已由古希腊罗马医学发展为世界性医学。中医仍为地方性医学。西医与中医不是两种地方性医学的关系,而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所谓融入,就是中医的思想方法影响世界性医学的变革,中医的临床经验通过实验逐步成为世界性医学的新内容。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世界性医学(西医)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时,人们就要求助中医;当中医也不能解决时,人们甚至还可能求助于巫医。作为补充和借鉴,中医还会长期存在,并发挥她应有的作用。完全否定她,不切合实际;过分夸大她,缺乏充分理由。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如此。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有关中医的争论会继续,但中医仍会在它适宜的层面和时间内保持存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会给科学探索者以不同的启发,但作为实用科学,它又会在不断的规范和法制建设中受到制约。中医的实用领域也许会越来越缩小,但中医的思想方法也许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袁钟

1955年出生于重庆市,1990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攻的专业为中国医学史(医学与哲学研究方向)。1991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任编辑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副社长、社长等职务。同时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社长,《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02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同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袁钟长期从事医学与哲学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大量医学人文方面的学术论文,强调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医务工作者,推动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SARS猖獗期间,袁钟参加多种媒体的咨询活动,并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北京晚报》和《京华时报》发表多篇文章,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