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9/8/7 09:15:56

中医体质研究正面临日韩“夹攻”

十年前,只要有时间,王琦都要去马路上盯着行人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在他面前一闪而过,王琦就在心里琢磨他常生什么病,今后可能会生什么病。如今,他研究的中医体质学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还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今后医学发展方向———“个性化”诊疗———提供了思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邻邦韩国和日本,也加大了他们本土医学———韩医和汉医在此方面的投入,意欲成为“21世纪体质个体医疗的中心国家”。虽然韩医和汉医源于我国的中医,但由于政府较大的支持力度,他们的体质研究频频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扩大了他们的国际影响。而我国体质研究却仍然单兵作战,王琦甚至欠债做研究。专家担心,我国的中医体质研究会再次出现类似“端午祭”的归属之争。

中医体质研究:用新方法研究东方传统医学

现年67岁的王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30年前开始对中医体质学发生兴趣。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里,有很多是对人体个体差异———体质的描述,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把人群分类,就可以建立一种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看病、防病的模式。先辨明体质种类,再和疾病联系起来,根据哪类人群易患哪类疾病,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
   
“但是我国中医古书对体质的描述,未形成理论体系,不便于临床应用。”王琦说。近代,有许多中医想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研究,但是都未成熟。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认重点研究室的调查,既往中医界对体质类型的研究,由于缺乏方法学的支持,缺少精确地、可重复性的资料和数据,缺少标准制定的相关要素,故分型虽多,却难以规范。
   
王琦决定用西方惯用的方法学对中国体质学进行研究。他带领课题组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个体差异的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为人群体质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解释。经过三十年对全国21948例中医体质分类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国人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掌握了每种体质易患疾病种类。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把中国人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和特禀质(I型)。
   
该项研究被纳入国家973计划,研究成果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4月,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被认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我们是以中医为理论基础,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论证。所以体质学虽然研究的是中医内容,但能够得到国际的认可。”课题组组长王琦说。
   
王琦举例说,我们发现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平和质比较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阳虚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表达下调,为阳虚质不耐寒冷的表现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解释,为人群的客观分类提供了生物学依据。有人评价王琦的研究是用西方的表达方式,说出了中医的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多年前就提出,今后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个体化诊疗,但世界医学界却未能找到方法。看到中医体质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一批学者认为:“我们西方医学只是刚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而王琦教授开创的中医体质学,却可用于干预、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将有利于全球性的公共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医体质学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研究方向。

日韩两国各有侧重

然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加大了在体质学研究方面的投资,向我国发起了挑战。
   
韩医四象医学是韩国惟一的民族医学,它依据人体内阴阳含量的多少,将人分为四类,类似于中国的体质学,其理论源于中医的《灵枢·通天》。韩医学研究院2006年启动体质医学研究计划,即李济马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投资6600万元人民币进行体质研究,并计划增加投资量至6亿元人民币,其目标是使韩国“四象医学”在2015年占据全球替代医学领域10%的份额。目前,李济马计划已经建立了体质信息银行,开发了体质诊断及治疗仪器,并对体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韩医学研究院希望通过这一计划,使韩国“成为21世纪体质个体医疗的中心国家”、“世界第一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国家”。
   
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创立了独自的体质医学体系。1950年成立日本体质医学会,2008年成立未病解析应用研究部门,构建未病预防医学体系。2003年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和日本电气公司联合研究小组,从遗传信息的个体差异入手,开发出了能预测药物疗效的系统,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合本人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个体化医疗的新突破。同时,日本也是青少年儿童体质调研资料最全的国家,积累了一百多年来的青少年儿童体质资料进行研究。

中医体质研究条件窘迫

我国进行中医体质研究的并不多,王琦的研究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课题组,并且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认可。然而他们的状况却很窘迫。王琦课题组30年共用资金不足500万元。“由于许多研究资金不到位,至今我们还欠债几十万元。”王琦说。
   
目前多个国家的体质研究都欲获得国际认可,抢得先机,从而取得主导地位。王琦说,地位的确立要看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平台,课题组无法进行大规模、大样本地研究和实验,“现在我们有很多课题,本可以出成果,写成论文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但就是因为这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王琦担心这样下去,在国际上的地位将会被日韩取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负责人陈其广认为,日、韩两国体质研究都有国家支持,并且做了长期规划。我们国家则是单兵作战,没有体系和完整方案。陈其广说:“中医是我国内涵丰富的遗产,不要等其他国家在国际上做出影响了,我们才开始重视。不要让其他国家在这方面捷足先登。”他希望“端午祭”事件不要再次上演。

为大面积人群“治未病”提供方法与途径

王琦说,中医讲究针对个体的辨证论治,很难用一种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体质学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先辨明体质种类,再和疾病联系起来,根据哪类人群易患哪类疾病,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防治。他们编制推出的量表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是可以重复的。我国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认为,这是对中医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以前总是让疾病牵着鼻子走,而没有注意到这些疾病的共同背景。”王琦说,抓住了体质就抓住了根本。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中风属于痰湿质多发病症。明白自己属于何种体质,就可以提前预防这种体质易发疾病,并通过干预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
   
“我们的中医体质研究人员提出‘体质三级预防学说’,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为大面积人群‘治未病’提供方法与途径。”王琦说。
   
首先是生命前期的防护,即把“治未病”提到在母体中时。其次是临床前期的调控,即对亚健康人群的防护。再次,在个体化养生保健中,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目的。
   
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寻找通过“治未病”的途径,以减轻国家医疗经济负担。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注意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间医疗费用的1/10。
   
目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41家“治未病”中心,均应用9种体质分类建立体质辨识中心、体质调整方案,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在普通体检和住院体检内进行体质辨识,心理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等,使受检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健康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健康保健原则,实现中医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的核心理念。


本报记者:任卫东 李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keydoor 发表于 2009/8/7 10:02:06

王琦还在哭穷?
他那点东西翻来覆去高现在居然在要挟中央给他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体质研究正面临日韩“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