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针灸基本功:持针有道,虚静为宝,持针有道,坚真为宝(一曰坚者为宝)。
其临床具体操作可参考《承淡安针灸师承录》,录其要如下:
1, 静座练气,凝练心神,平素训练,操作娴熟。
2, 练习指力,每天练习插针,插纸垫,慢慢增厚,日积月累,指力坚强。
3, 针具保持良好。
其书中具体解说其临床练习和体会可作为持针有道,虚静为宝,持针有道,坚真为宝的现代最佳注解,习者宜参看此书。
二, 诊断要清楚明确,正确运用中医四诊,阴阳五行六气原理辩证诊断。
三, 用针的治疗原则和补泻之道以及正确判断针灸治疗效果,详见下篇引文《灵枢针灸》
四, 十二原穴似乎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一个系统单元来应用。诊断运用,观察原穴变化,如血络,结节,压痛等,作为其经络脏腑病变与否的依据。治疗运用,如治一肺心病人,缓解期,药用苓桂术甘汤之患者,刺其太渊补肺源,刺太白以培土生金,刺太冲以升达肝木,颈肩背部刮痧以通太阳,治毕即获症状缓解之效。此理解正确与否尚请论坛高手指点。
灵枢针灸部分(转贴)
內容簡介《靈樞》﹐又稱《針經》﹑《九針》﹐與《素問》合稱《黃帝內經》﹐其在針灸上的絕對權威地位為歷代針家所公認。自《靈樞》問世以來﹐著名註經家前有楊尚善﹑王冰﹐後有張介賓﹑馬蒔﹑張志聰。近代﹐尤其是近幾年出版了許多《靈樞》註本。這些著述為研究《靈樞》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由於《靈樞》文義深奧﹐諸家註解不一﹐以致初學者無從著手﹐望“書”興嘆﹐臨床上更不知如何應用。兩千年來對《靈樞》的研究一直徘徊在純理論的範圍﹐針灸臨床上幾乎看不到《靈樞》針灸理論的真正實行。
《靈樞針灸》首次從臨床應用角度﹐將《靈樞》與《素問》中的相關針灸論述重新編排﹐從如何根據臨床症狀進行經脈辦證到經脈病變的治療方案﹔從經脈與輸穴的關係到輸穴的主治﹔從輸穴的功能到輸穴的選用配伍﹔從刺法的應用到不同病變的針刺深淺﹔從出針時機到針後的“氣至”“得氣”﹔從針刺補瀉手法到如何客觀地觀察補瀉結果﹔從針刺禁忌到誤針的危害等等﹐使初學者在循序漸進地進入《靈樞》針刺理論精髓的同時﹐亦能清楚地了解如何將這些理論具體應用於臨床診斷及治療。這樣﹐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回到理論﹐逐步領略《靈樞》中登峰造極的針灸境界﹐從而對針灸這門古老醫術產生真正的信心和熱愛。
同時﹐《靈樞針灸》亦是首次跨越了兩千年針灸歷史﹐對《靈樞》之後歷代針灸名著以及現代各種針灸理論﹐以《靈樞》為依據﹐進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討論。如《難經》中的奇經八脈﹑補母瀉子理論﹐《脈經》中的輸募穴理論﹐《針灸甲乙經》中的郗穴理論﹐《千金要方》中的奇穴理論﹐《針經指南》中的八脈交會穴理論﹐《子午流注針經》中的子午流注針法﹐《雲歧子論經絡迎隨補瀉法》中的迎隨補瀉理論﹐《神應經》中平補平瀉理論﹐以及近代出現的頭針﹑耳針﹑電針療法等等。藉此可以清楚地看見以過兩千年來﹐針灸是如何逐步地偏離了《靈樞》﹐代之以各種的攙雜與混淆﹐以致針道沒落。
《靈樞針灸》為求準確地闡述《靈樞》思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對《靈樞》進行了認真﹑嚴謹的考證。第一﹐在分析原文時﹐主要依據原文的上下文﹑全篇中心思想﹐並結合其他篇章的相關論述﹐盡量以經解經﹐即以《靈樞》解釋《靈樞》。例如﹐關於《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氣至而有效”的解釋﹐乃是根據《小針解第三》中﹕“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同時﹐根據《終始篇第九》中的論述進一步加以說明。“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減﹐病必衰去。﹔
第二﹐在參考﹑取舍歷代著名《靈樞》注經家的見解時﹐以中醫理論為依據。例如﹐關於《靈樞本輸第二》中“陰井木﹐陽井金”的解釋﹐則是採用清代張志聰《黃帝內經集註》的注解﹔第三﹐在過去的五年中﹐對《靈樞》中的針灸理論﹐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病例驗證。限於篇幅﹐本書重在闡述《靈樞》理論﹐故未包括臨床具體病例。
針灸的希望在於《靈樞》﹗《靈樞針灸》是打開《靈樞》寶藏的鑰匙﹐它將帶你真正地認識針灸﹐熱愛針灸﹐並對針灸產生真正的信心。 序言針灸的希望在《靈樞》
我們做針灸臨床與教學中已經二十多年了。但是﹐真正地認識針灸﹐卻是從讀到《靈樞》開始。
我們喜歡針灸。然而﹐年復一年﹐內心深處﹐工作所帶來的挫折感遠大于快樂。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嘗試過各種不同的針刺方法﹐如傳統體針﹑頭針﹑耳針﹑電針﹑激光針等﹐治療過數以萬計的病人﹐也嘗試應用過古代和近代著名針家的不同臨床經驗穴或奇穴。但是﹐由於針灸療效完全憑病人針後主觀感覺﹐所以﹐對針後療效無法進行有價值的總結。這不僅使臨床上對不同療法的療效難以進行比較﹐而且﹐即使是同一療法的療效評估﹐也缺乏可信度。因此﹐大量的臨床實踐並沒有帶來更多臨床上的自信。每次治療時﹐仍然不能確定那一種刺法或那組輸穴更為有效。臨床上沒有一個原則指導刺法及輸穴的選擇﹐也沒有一個針後客觀評估療效的方法。
作為針灸教師﹐我們常常面臨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在針灸治療中應用陰陽平衡的理論嗎﹖在臨床辨證中應用經絡理論嗎﹖如何能記住每個輸穴的所有主治﹖三百六十五個輸穴臨床上都用到嗎﹖臨床治療應用補瀉手法嗎﹖不同病變應用不同針刺技術嗎﹖到底有多少中醫理論在針灸臨床上用到﹖”事實上﹐雖然學校教授了許多中醫理論﹐但針灸臨床上卻只應用了其中極少一部份。顯然﹐在教學與臨床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代溝。
如果針灸如西醫一樣﹐是一門科學的﹑嚴謹的醫學療法﹐上述問題就不應存在。帶著這些疑問﹐五年前我們開始了對針灸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總是學習新的針刺療法或新的輸穴。這次﹐我們一本一本地研讀了各個時代所有的針灸古籍﹐從近代至古代﹐走進巨大而又混亂的二千年針灸歷史﹐試圖找出真正的針灸﹐我們經歷了一段十分艱難的研經時間。
當翻開最早的針灸經典-靈樞﹐我們立即被吸引住了。盡管有文字艱澀難懂的困難﹐但是﹐疑留在心中多年的問題似乎有了答案。我們無法抑制地一遍又一遍地研讀﹐並借助歷代《靈樞》注家著作。終於﹐在臨床及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均有了簡單而清楚的答案。
起初﹐我們感到震驚﹐難以置信。以《靈樞》來看﹐今天的針灸無論是教學還是臨床都完全迷失了方向﹐而同樣的針灸臨床及教學竟延續了二千年。
對此﹐我們深感困擾。不過我們相信﹐如果《靈樞》中的理論是正確的﹐那麼﹐臨床上一定可以得到證明。所以﹐我們開始應用《靈樞》理論在臨床上觀察﹑診斷﹑治療病人﹐結果是肯定的。幾乎每一個病案都讓我們驚喜﹐一次又一次地將我們帶入《靈樞》中登峰造極的針灸境界。
我們的心充滿了歡笑與欣奮﹐我們可以大聲說﹕如果你認識《靈樞》﹐就知道針灸是真正科學﹑嚴謹的醫療方法。
《靈樞針灸》一書是我們這些年研經和臨床實踐的結晶﹐無論您是臨床針灸醫生還是針灸教師學生﹐《靈樞針灸》不僅使您重新認識針灸﹐而且﹐將幫助您臨床上真正地實踐《靈樞》理論﹐開創全新的針灸生涯。
針灸的希望在《靈樞》 人迎寸口脈診
附篇人迎寸口脈的臨床檢查方法
本節提要﹕人迎寸口脈的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3-1 ﹕陰陽脈-人迎寸口脈
《靈樞終始第九》 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記﹐陰陽定矣。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1)﹐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相司守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為平人。
《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2)﹐知陰者知陽。.三陽在頭﹐三陰在手(3)﹐所謂一也。
《靈樞四時氣第十九》
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靈樞禁服第四十八》
寸口主中﹐人迎主外(4)﹐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5)。
【註釋】﹕
(1)脈口人迎﹕脈口﹐指寸口脈。又稱氣口。人迎﹐指人迎脈。
(2)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指了解經脈陰陽表裡關係。頭﹕指人迎脈。
(3)三陽在頭﹐三陰在手﹕三陽﹐指陽明太陽少陽﹔三陰指太陰少陰厥陰。頭指人迎脈﹐手指寸口脈。全句指陰陽經象反映在人迎寸口二脈。
(4)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中﹐內也﹐指陰經﹔外﹐陽也﹐指陽經。
(5)平﹕指常人。
【按語】﹕
本篇論述了人迎寸口脈的候診部位以及正常人迎寸口脈的狀況。寸口脈反映陰經﹐人迎脈反映陽經﹐此即“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氣口候陰﹐人迎候陽”。臨床上通過比較人迎寸口兩脈的強弱﹐了解經脈陰陽平衡與否。這即是《靈樞終始》中“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以﹐人迎寸口脈亦可稱為陰陽脈。有關人迎寸口脈的具體檢查方法﹐參考本篇附篇。
關於正常的人迎寸口脈﹐本篇論及了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是“脈口人迎應四時也”。即寸口人迎脈隨四時而有相應的變化﹐具體就是“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第二﹐必須是“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即人迎寸口兩處指下的感覺如同按在同一條拉緊的繩索上。這裡指出檢查人迎寸口脈時﹐不是注意其脈的大小快慢浮沉﹐而是需要揣摩兩脈指下應指力度﹐以確定兩脈的強弱。正常脈象應是兩處指下感覺基本一致﹐春夏之時﹐人迎略強于寸口﹔秋冬之時﹐則寸口略強于人迎。這是經脈陰陽隨四時變化反映在陰陽脈診上。
《內經》中記載了三種不同的脈診﹐即寸口脈診﹐三部九候脈診﹐人迎寸口脈診。其中﹐人迎寸口脈診臨床上主要用于檢查經脈病變的虛實﹐即《靈樞經脈第十》中﹕“是動所病”和“是主所生病”部份。
人迎寸口脈診不僅確定病變的經脈﹐而且﹐指導臨床輸穴的配伍﹐針刺方法﹐針刺療程以及針刺預後等。
陰陽學說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指導原則﹐陰陽脈診正是這一原則在針灸實踐中的具體反映。在接下的五篇中﹐將詳細討論此陰陽脈診在臨床辨證治療上的具體應用。
現今的針灸教科書中﹐這一在針灸臨床中極為重要的脈診法竟然沒有記載。查考《內經》以後針灸醫生的臨床實踐﹐亦無此脈診臨床應用的記載。換言之﹐沒有一個針灸醫師臨床上應用過此脈診法。 3-1-1﹕根據人迎寸口脈診進行經脈辨證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故人迎一盛(1)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2)上為格陽(3)。寸口一盛病在厥陰﹐而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4)。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5)﹐關格之脈贏(6)﹐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靈樞終始第九》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7)﹐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8)﹐名曰溢陽(9)﹐溢陽為外格(10)。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11)。脈口二盛﹐病 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12)﹐溢陰為內關(13)﹐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14)。
【註釋】﹕
(1)一盛﹕盛﹐指脈大。一盛是大一倍﹐二盛是大二倍。
(2)已﹕通“以”。
(3)格陽﹕氣血盛溢于三陽﹐于三陰格拒不相交通。
(4)關陰﹕氣血盛溢于三陰﹐與三陽隔絕﹐不相交通。
(5)關格﹕此處指的脈象﹐為陰陽俱盛之脈。陰關于內﹐陽格于外。
(6)贏﹕音義同“盈”﹐作“有余”或“大過”解。乃盛極也。
(7)一盛而躁﹕指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又兼有躁動之象。
(8)且大且數﹕大﹐盛也。數﹐快也。
(9)溢陽﹕溢﹐充滿而流出來。盛極﹐是過分充盈的意思。
(10)外格﹕陽氣盛極﹐格拒陰氣不得出外﹐即陰陽不能相交。
(11)心主﹕指手厥陰心包經。
(12)溢陰﹕陰氣盛極﹐盈溢于五藏。
(13)內關﹕內﹐陰氣盈溢于裡面五藏。關﹐關閉﹐陽氣不得復入。是陰陽表裡互相隔絕的死証。
(14)關格者與之短期﹕關格﹐指陰陽俱盛﹐各盛其盛﹐互相格拒而不通。與之﹐既謂之。短期﹐言死期將近。
【按語】﹕
關於根據人迎寸口脈確定病變經脈﹐本篇論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人迎或寸口脈的強盛﹐確定病變經脈在陽或在陰。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等。第二﹐根據人迎或寸口脈強盛程度﹐確定具體病變經脈。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陰﹐而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盛﹐強也。這裡清楚地指出﹐人迎寸口脈診的關鍵在於辨別指下脈搏力度﹐而不是脈大小浮沉﹔第三﹐在以上辨證基礎上﹐再根據人迎寸脈的躁動與否﹐確定病變是否在手陰陽經脈。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即脈動的強盛﹐僅能確定足陰陽經脈﹐以及病變經脈所在。而脈躁與否﹐則決定病變是否在手陰陽經脈﹔第四﹐若是人迎或寸口脈強盛四倍以上﹐則預後不佳。如人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第五﹐上述依據人迎寸口脈診而確定的病變經脈﹐僅反映經脈實證。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指手足少陽的實證。至於手足少陽的虛證﹐則需要結合經脈辨證。如臨床根據經脈病變的症狀辨證為手少陽經病變。但是﹐這時人迎脈反小于寸口﹐則提示為手少陽經虛證。所以﹐臨床經脈辨證乃是脈診與症狀辨證的結合。具體各條經脈病變的具體症狀﹐參考經脈辨證部份。
以上關於人迎寸口脈的論述﹐可由下表一覽。
附表1-3-1
人迎脈病變經脈脈盛而躁病變經脈經脈虛實一盛足少陽一盛而躁手少陽實證二盛足太陽二盛而躁手太陽實證三盛足陽脈三盛而躁手陽明實證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預後不佳附表1-3-2
寸口脈病變經脈脈盛而躁病變經脈經脈虛實一盛足厥陰一盛而躁手厥陰實證二盛足少陰二盛而躁手少陰實證三盛足太陰三盛而躁手太陰實證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預後不佳以上根據人迎寸口脈診確定病變經脈及預後﹐足見古人針灸臨床實踐中已達到了何等高的境界。
但是﹐《內經》中這些關於人迎寸口脈診的論述﹐若是僅靠我們通過臨床摸索﹐很難真正掌握這一脈診。所以﹐在《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之後﹐雖無續文。但在《靈樞》中﹐繼本篇之後﹐緊接著在《靈樞經脈第十》中﹐就有關於十二經脈臨床病變的具體論述﹐使人迎寸口脈診可以實際地應用于臨床。例如﹐肺手太陰經的病變為﹕“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臂痛風﹐汗出﹐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由於各經病變均有其特定的一組臨床症狀。所以﹐對於人迎寸口脈診不熟悉的初學者﹐臨床上可以先根據病人主訴症狀﹐再參考各經病變的特有症狀﹐進行初步的經脈辨證﹐確定病人所病經脈。然後﹐再通過檢查人迎寸口脈的大小﹐明確病變所在經脈的虛實。此臨床實踐過程可由下圖表示﹕
收集病人臨床症狀--參考經脈病變“是動”“是主”部份--確定病變經脈--檢查人迎寸口脈大小--確定病變經脈的虛實。
這樣﹐從臨床症狀進入經脈辨診﹐再結合人迎寸口脈診﹐不僅使經脈辨證成為可行。而且﹐通過如此反復的臨床實踐﹐針灸醫生對此脈診的認識﹐如“何謂之一盛二盛三盛﹐又何謂之脈躁”﹐也會在臨床實踐中逐漸地有更具體地認識﹐終會達到“按其脈﹐知其病”的神之醫境。 3-1-2﹕根據人迎寸口脈診制定針刺補瀉原則
《靈樞終始第九》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而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陰主胃﹐大富于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按語】﹕
本篇經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論述了陰陽脈診應用于針灸臨床。
第一﹐根據人迎寸口脈診﹐確定補瀉經脈。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即臨床上人迎若大于寸口一倍﹐則病在足少陽﹐且是足少陽有餘﹐陽盛則陰虛。故臨床上需要瀉足少陽經﹐。同時﹐還需要補其表裡經-足厥陰經﹐而非任何其它陰經。
《素問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即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是陰陽表裡經脈。當足少陽經有餘或盛之時﹐足厥陰肝經則相對不足。所以﹐在瀉足少陽經的同時﹐需要補足厥陰肝經。如果﹐人迎一盛且躁﹐則病在手少陽﹐針宜瀉手少陽﹐補手厥陰。此即“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余經病變補瀉取經原則﹐皆如足少陽。
不僅如此﹐臟腑病變時亦需要表裡經取穴。《素問藏氣法時論第二十二篇》中﹕“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巟巟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這裡的肝病治療就明確地指出需要取穴足厥陰與足少陽經。
這些關於臟腑經脈病變時取穴的原則﹐完全被後世針家所忽視﹐今日針灸臨床取穴已完全沒有陰陽表裡經脈的原則。例如﹐臨床上針刺治療肝經火盛之證﹐一般只是瀉肝經行間穴或太沖穴﹐或肝膽經俱瀉﹐如瀉行間﹑陽陵泉﹐而非根據本篇中所論述的補瀉原則﹐即肝經火盛取穴應為瀉足厥陰肝經行間或太沖﹐補足少陽經陽陵泉。又如治療心經火旺﹐只有瀉心經神門﹑少府﹐卻沒有補手太陽經上任何一個穴。
第二﹐確定陰陽經脈輸穴補瀉之數。即陽經實證為瀉二補一。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即取足少陽經上兩個穴﹐針以瀉法﹔足厥陰經上一個穴﹐針以補法。陰經實證則瀉一補二﹐例如﹐“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即足厥陰實證﹐取足厥陰經上一穴瀉之﹐取足少陽經上二穴補之。即陰經實證只從陰經上瀉一穴﹐而陽經實證則從陽經上瀉二穴﹐這是陰陽經實證補瀉取穴的不同之處。
關於陰陽經虛證的取穴﹐本篇沒有明確論述。但根據陰陽經脈實證的取穴原則﹐應可推出﹐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這裡是指足少陽有餘的取穴方法﹐足少陽有餘則足厥陰相對不足。這樣﹐當足厥陰經脈病變﹐“寸口反小于人迎”時﹐即足厥陰不足﹐此時足少陽則相應有餘。這與上面的“人迎一盛”時﹐反映的足少陽有餘則足厥陰相對不足一樣。所以﹐取穴原則仍應是補一瀉二﹐即補足厥陰經一穴﹐瀉足少陽經二穴。餘皆類推。
以上論述非常清楚﹐當經脈出現虛實時﹐補瀉輸穴均應取自陰陽表裡經脈。至於應當取一經之上的那一個或那兩個輸穴﹐在本書輸穴篇中有詳細討論。
這裡治療經脈虛實僅取三穴﹐與後世臨床處方用穴原則亦大不相同。一般認為﹐臨床輸穴選擇多少與病情輕重有關﹐病情重則取穴多﹐病情輕則取穴少。而本篇所論為經脈病變﹐僅次于臟腑病變﹐卻僅取三穴﹐其相較于經筋病變“以痛為輸”取穴法﹐輸穴選用要少的多。所以﹐臨床輸穴應用的多少與病情並不成正比。
第三﹐確定針刺補瀉的先後順序。如“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即無論病變陰經陽經﹐均要先補後瀉。這是臨床針刺補瀉時施針的原則。
第四﹐確定針刺頻率。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即足少陽經脈病變需要每天一次治療。餘如足太陽“二日一取之”﹐即每兩天針刺一次﹔足陽明則是“日二取之”﹐即每日針刺兩次。陰經病變針刺頻率與表裡陽經相同﹐如足厥陰病變﹐亦是“日一取之”。另外﹐手足經脈針刺頻率亦相同﹐如手少陽病變﹐其針刺頻率亦為“日一取之”。
關於病變經脈不同﹐針刺頻率不同﹐本篇僅有對足陽明太陰的解釋﹐即“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陰主胃﹐大富于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換言之﹐針刺頻率與經脈氣血多少有關。
這種因病變經脈不同﹐而有的不同針刺頻率﹐反映了針刺療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中藥和西藥的臨床應用﹐均有相應的服用規定。例如﹐臨床上高血壓病人服藥﹐或一日一次或一日兩次﹐依藥效在體內維持時間長短而訂定。同樣﹐本篇中所論述的各經病變治療頻率﹐針灸醫生與病患都應當遵從。因為﹐遵從經脈辨證而確定相應的針刺頻率﹐就象遵從西藥服法一樣﹐是確保針刺療效的重要因素。
本篇中各經針刺頻率的論述﹐是古人臨床經驗的寶貴經驗﹐實應為後世針家所繼承。然而﹐就象其它針刺原則一樣﹐《靈樞》中關於針刺頻率的論述﹐後世針灸臨床上根本看不到﹐針刺頻率依醫生而定﹐甚至依病人而定﹐沒有任何原則。或是一周一次﹐一周三次﹐或是每日一次﹐或是認為針刺越頻繁療效越好。
對於一般的針灸醫生而言﹐針刺頻率的臨床實際實行十分困難。但是﹐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因為﹐病人是否接受是一回事﹐醫生是否知道並且給予病人正確的說明又是另一回事。無論對於病人還是醫生而言﹐療效是最重要的。
今日針灸臨床研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將針刺頻率納入針刺處方中。若是今日針刺的臨床研究﹐能將此一重要因素納入觀察﹐通過對臨床某些疾病的具體治療觀察﹐確定其臨床可靠性﹐則必將針灸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第五﹐檢查補瀉結果的依據﹐即“氣和乃止”。補瀉的目地是陰陽平衡﹐本篇所論的“氣和”標準就是人迎寸口上下如一﹐這就是“氣和”之義。這裡是指每次針灸治療後﹐必須要達到“氣和”﹐而不是說要等到針刺幾次以後或幾十次以後。“氣和乃止”﹐即一旦“氣和”﹐則針灸治療停止﹐不必再針。反之﹐若未能“氣和”﹐則仍要再針﹐直至“氣和”。此即《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複針。”關於臨床“氣和”之詳情﹐參考針刺技術篇“氣至而有效”。 最後﹐上面談到每次針灸之後﹐都必須達到“氣和乃止”﹐即陰陽平衡。那麼﹐陰陽平衡既然已經平衡﹐針灸治療一次就可﹐為何還有針刺頻率之說呢﹖關於這一點參考下篇《靈樞壽夭剛柔第六》。
《靈樞》中這一篇關於針刺的精闢論述﹐使我們看到陰陽理論如何具體地應用于針灸臨床中的每一步驟﹐說明了陰陽理論對針灸臨床的絕對指導作用。這些有關針灸治療極為重要的原則﹐後世針灸臨床已蕩然無存。
以上有關根據人迎寸脈確定補瀉原則﹐可由下表一覽。
附表1-3-3
脈診補瀉經脈取穴數目針刺頻率治療結果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 日一取之氣和﹐即人迎=寸口 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二日一取之同上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日二取之同上寸口一盛瀉足厥陰補足少陽﹐躁取其上。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同上寸口二盛瀉足少陰補足太陽﹐躁取其上。瀉一補二二日一取之同上寸口三盛瀉足太陰補足陽明﹐躁取其上。瀉一補二日二取之同上
輸穴與經脈
本節提要:論述輸穴因“脈氣所發”而歸經及其臨床意義。
2-1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
《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1)七十八穴(2)﹕兩眉頭各一(3)﹐入發際至頂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氣(4)在皮中者﹐凡五行(5)﹐行五﹐五五二上五(6)﹔項中大筋兩旁各一(7)﹔風府兩旁各一(8)﹔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9)﹐五藏之輸各五﹔六府之輸各六(10)﹔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輸(11)。
【註釋】﹕
(1)足太陽脈氣所發者﹕指脈氣所通達于體表的穴位。
(2)七十八穴﹕指足太陽脈氣所發穴位共有七十八個﹐這裡是包括兩側的穴位。詳考下文。共得九十五穴﹐其中有與督脈﹐少陽二經脈氣所發重複者。
(3)兩眉頭各一﹕指攢竹穴。
(4)浮氣﹕指浮于頭部的經脈之氣。
(5)凡五行﹕行﹐列。指行于頭部的五行輸穴。
(6)行五﹐五五二十五﹕中行為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五穴﹔次旁兩行為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五穴﹔又次旁兩行為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五穴。共二十五穴。
(7)項中大筋兩旁各一﹕指天柱穴。
(8)風府兩旁各一﹕指風池穴。
(9) 挾脊以下...十五間各一﹕指附分﹑魄戶﹑膏肓﹑神堂﹑噫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承扶﹐左右共三十穴。
(10)五藏之輸... 六府之輸各六﹕五藏輸指肺輸心輸肝輸脾輸腎輸﹔六府輸指胃輸大腸輸小腸輸三焦輸膽輸膀胱輸。
(11)委中...各六輸﹕指委中﹑昆侖﹑京骨﹑束骨﹑通谷﹑至陰六穴。
2-2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1)﹔直目上髮髻內各五(2)﹔耳前角上各一(3)﹔耳前角下各一(4)﹔銳髮下各一(5)﹔客主人各一(6)﹔耳後陷中各一(7)﹔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8)﹔缺盆各一﹔腋下三寸﹐協下至胠八間各一(9)﹔髀樞中旁各一(10)﹔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穴(11)。
【註釋】﹕
(1)兩角上各二﹕指天沖﹐曲鬢二穴。
(2)直目上髮髻內各五﹕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五穴。
(3)耳前角上各一﹕指頷厭穴。
(4)耳前角下各一﹕指懸釐穴。
(5)銳髮下各一﹕指和了穴。
(6)客主人各一﹕指上關穴。
(7)耳後陷中各一﹕指醫風穴。
(8)耳下牙車之後各一﹕指頰車穴。
(9)腋下...至胠八間各一﹕腋下﹐指淵液﹑輒筋﹑天池三穴﹔協下至胠﹐指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了六穴。八間﹐指八肋之間。
(10)髀樞中旁各一﹕指環跳穴。
(11)膝以下...各六穴﹕指陽陵泉﹑陽輔﹑丘墟﹑臨泣﹑俠溪﹑竅陰六穴。
2-3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髻旁各三(1)﹔面鼽骨空各一(2)﹔大應之骨空各一﹔人應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3)﹔膺中骨間各一(4)﹔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皖各五(5)﹔俠齊廣三寸各三(6)﹔下齊二寸俠之各三(7)﹔氣街動脈各一(8)﹔伏兔上各一(9)﹔三裡以下至足中指各八輸(10)﹐分之所在穴空。
【註釋】﹕
(1)額顱髮髻旁各三﹕指懸顱﹑陽白﹑頭維三穴。
(2)面鼽骨空各一﹕指四白穴。
(3)缺盆外骨空各一﹕指天了穴。
(4)膺中骨間各一﹕指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六穴。
(5)俠鳩尾...胃皖各五﹕指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五穴。
(6)俠齊廣三寸各三﹕指滑肉門﹑天樞﹑外陵三穴。
(7)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指大巨﹑水道﹑歸來三穴。
(8)氣街動脈各一﹕指氣沖穴。
(9)伏兔上各一﹕指髀關穴。
(10)三里以下...各八輸﹕指足三裡﹑上下巨虛﹑解溪﹑沖陽﹑陷谷﹑內庭﹑歷兌八穴。
2-4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目內眥各一(1)﹔目外各一(2)﹔鼽骨下各一(3)﹔耳郭上各一(4)﹔耳中各一(5)﹔巨骨穴各一﹔曲腋上骨穴各一(6)﹔柱骨上陷者各一(7)﹔上天窗四寸各一(8)﹔肩解各一(9)﹔肩解下三寸各一(10)﹔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輸(11)。
【註釋】﹕
(1)目內眥各一﹕指睛明穴。
(2)目外各一﹕指瞳子了穴。
(3)鼽骨下各一﹕指顴了穴。
(4)耳郭上各一﹕指角孫穴。
(5)耳中各一﹕指聽宮穴。
(6)曲腋上骨穴各一﹕指臑會穴。
(7)柱骨上陷者各一﹕指肩井穴。
(8)上天窗四寸各一﹕指頭竅陰穴。
(9)肩解各一﹕指秉風穴。
(10)肩解下三寸各一﹕指天宗穴。
(11)肘以下...各六輸﹕指小海﹑腕骨﹑後溪﹑前谷﹑少澤六穴。
2-5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1)﹔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2)﹔禺骨之會各一(3)﹔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輸(4)。
【註釋】﹕
(1)鼻空外廉﹐項上各二﹕指迎香﹑扶突二穴。
(2)柱骨之會各一﹕指天鼎穴。
(3)禺骨之會各一﹕指肩禺穴。
(4)肘以下...各六輸﹕指曲池﹑陽溪﹑合谷﹑三間﹑二間﹑商陽六穴。
2-6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1)﹔眉後各一(2)﹔角上各一(3)﹔下完骨後各一(4)﹔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5)﹔俠扶突各一(6)﹔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7)﹔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輸(8)。
【註釋】﹕
(1)鼽骨下各一﹕指顴了穴。此與手太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2)眉後各一﹕指絲竹空穴。
(3)角上各一﹕指頷厭穴。此與足少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4)下完骨後各一﹕指天牖穴。
(5)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指風池穴。此與足太陽脈氣所發穴重複。
(6)俠扶突各一﹕指天窗穴。
(7)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指肩了﹑臑會﹑消濼三穴。
(8)肘以下...各六輸﹕指天井﹑支溝﹑陽池﹑中渚﹑液門﹑關沖六穴。
2-7 ﹕督脈脈氣所發者
督脈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1)﹔髮髻後中八(2)﹔面中三(3)﹔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4)。至邸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註釋】﹕
(1)項中央二﹕指風府﹑啞門二穴。
(2)髮髻後中八﹕指神庭﹑上星﹑囪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八穴。
(3)面中三﹕指素了﹑水溝﹑兌端三穴。
(4)大椎以下...十五穴﹕指大椎﹑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中樞﹑脊中﹑懸樞﹑命門﹑陽關﹑腰輸﹑長強﹑會陽十五穴。
2-8 ﹕任脈之氣所發者
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1)﹔膺中央骨陷中各一(2)﹔鳩尾下三寸(3)﹐胃脘五寸(4)﹔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5)﹐腹脈法也。下陰別一(6)﹔目下各一(7)﹔下唇一(8)﹔齦交一(9)。
【註釋】﹕
(1)喉中央二﹕指廉泉﹑天突二穴。
(2)膺中央骨陷中各一﹕指璇璣﹑華蓋﹑紫宮﹑玉堂﹑膻中﹑中庭六穴。
(3)鳩尾下三寸﹕指鳩尾﹑巨闕﹑上皖三穴。
(4)胃脘五寸﹕指中脘﹑建裡﹑下脘﹑水分﹑神闕五穴。
(5)胃脘以下...六寸半一﹕指陰交﹑氣海﹑石門﹑關元﹑中極﹑曲骨六穴。
(6)下陰別一﹕指會陰穴。
(7)目下各一﹕指承泣穴。
(8)下唇一﹕指承漿穴。
(9)齦交一﹕指齦交穴。
2-9 ﹕沖脈氣所發者
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 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1)﹔俠臍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2)﹐腹脈法也。
【註釋】﹕
(1)俠 鳩尾...至臍寸一﹕指以腹中線為基準﹐左右各旁開半寸﹐自鳩尾至臍﹐每寸一穴。即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輸六穴。
(2)俠臍下...至橫骨寸一﹕指以腹中線為基準﹐左右各旁開半寸﹐自臍至橫骨﹐每寸一穴。即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五穴。
2-10 ﹕陰陽蹻及其它經脈氣所發者
足少陰舌下(1)﹔厥陰毛中急脈各一(2)﹔手少陰各一(3)﹔陰陽蹻各一(4)﹔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註釋】﹕
(1)足少陰舌下﹕指廉泉穴。
(2)厥陰毛中急脈各一﹕指急脈穴。
(3)手少陰各一﹕指陰郗穴。
(4)陰陽蹻各一﹕指陰蹻照海﹐陽蹻申脈。
【按語】﹕
《素問》這篇輸穴專論﹐因有以下幾個原因﹐而不為後世針灸醫生研究輸穴時所重視。第一﹐本篇中輸穴統計方法﹐乃是兩側輸穴相加﹐而不是後世僅以輸穴名統計﹔第二﹐雖然本篇結尾稱“凡三百六十五穴”﹐但實際上本篇輸穴的總數﹐除了部份被重複計算的輸穴﹐總數仍然超過三百六十五穴﹔第三﹐本篇中各經輸穴總數﹐亦與後世所論有所差別。例如﹐“足太陽脈氣所發七十八穴”﹐現在關於足太陽經則只有六十六穴﹔第四﹐本篇雖然詳述手足六陽經“脈氣所發”輸穴﹐尤其是五輸穴部份。但是﹐陰經部份則只論及任脈﹑沖脈以及手足少陰各一穴﹐厥陰一穴。所以﹐輸穴明顯脫漏。
表面上看本篇確有以上值得爭議之處。但是﹐若是了解本篇為《素問》中僅有的幾篇輸穴專論之一﹐就不會輕率地下結論或隨便地忽略本篇。
首先﹐本篇從“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到“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九條完整地論述經脈輸穴部份﹐均以“脈氣所發”開頭﹐繼之以一組相應輸穴。這裡讓人們看到一幅清晰的圖畫﹐那就是輸穴不僅均為“脈氣所發”之處。而且﹐每個輸穴均歸屬于其“脈氣所發”的經脈。這種輸穴與經脈間的特殊關係﹐就是輸穴歸經的理論依據。
本篇輸穴為“脈氣所發”﹐可由下圖所示。
經穴A 經穴B 經穴C 經穴D 皮膚 經脈 由上圖可以清楚地看出﹐輸穴生于經脈﹐輸穴為經脈在體表的代表。輸穴只與經脈相關﹐輸穴彼此之間並無關聯。《難經》中五輸穴的“母子關係”論顯然不符合輸穴與經脈的基本理論。
上篇關於輸穴特性的討論中﹐論述了輸穴為經脈氣血流注之處。即輸穴中氣血來自于經脈﹐經脈為輸穴之本之源﹐而輸穴則為經脈在體表代表﹐為枝為葉。但是﹐這裡輸穴與經脈的關係仍然只是一般的﹑籠統的。本篇以“脈氣所發者”﹐使每一個輸穴均歸屬某一特定的經脈。這樣﹐輸穴與經脈的關係就不再是一般的﹐而是具體的﹑明確的。例如﹐本篇中“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禺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輸。”即指明在全身三百六十五個輸穴中﹐為手陽明“脈氣所發”只有此二十二個輸穴。換言之﹐只有此二十二穴與手陽明經脈有關﹐只有此二十二穴為手陽明經脈在輸穴中的代表。
這樣﹐因著輸穴的歸經﹐輸穴的主治也就明確了。如上所述﹐“手陽明脈氣所發二十二穴”。根據輸穴與經脈的關係﹐手陽明經脈的病變﹐可以通過針刺其“脈氣所發”的這二十二個輸穴。《靈樞經脈第十》中大腸手陽明經脈的病變為“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所以﹐其二十二穴的主治亦均為“齒痛頸腫”。也就是說針刺合谷穴可以治療“齒痛頸腫”﹐針刺扶突穴亦可以治療“齒痛頸腫”。因為﹐無論是針刺合谷﹐還是針刺扶突﹐實際上都是在針刺手陽明經脈而已。所以﹐輸穴的主治就是其所屬經脈的病變﹐即各經“是動所病”下的所有症狀。
輸穴的歸經不僅明確了輸穴的主治﹐同時﹐亦明確了輸穴的應用範圍。例如﹐“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因此二十二穴均為手陽脈“脈氣所發”﹐所以﹐此二十二穴亦只能用于手陽明經脈的病變﹐而不能用于治療任何其他經脈的病變。
當然﹐以上僅論述了同一經上輸穴主治的共性部份﹐至於同一經輸穴上主治的差異﹐將在下一篇中進一步討論。 這樣﹐因“脈氣所發”而有的輸穴歸經﹐以及由此而得出的輸穴主治及應用範圍﹐為輸穴的臨床應用奠定了指導原則。這就是《素問氣府論》中的主要思想及意義﹐是輸穴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
輸穴理論博大精深﹐在《素問》《靈樞》中﹐往往一篇只能側重闡述某一方面﹐如本篇就是側重以“脈氣所發”闡述輸穴歸經的理論。
關於輸穴的主治及應用範圍﹐一般針灸醫生都感到難以掌握﹐也是後世針家爭論最多﹐也是最為混淆的部份﹐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內經》中輸穴歸經的真正意義。
所以﹐在認識輸穴主治時﹐忘記了輸穴與經脈的特殊關係﹐結果則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則流散無窮。”有關輸穴主治的演變過程﹐在下篇附篇中將有進一步討論。
其次﹐本篇關於足太陽脈氣所發部份﹕“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藏之輸各五﹔六府之輸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輸。”這裡將臟腑背輸穴列在足太陽經之下﹐說明其功能並非如後世所認為的治療臟腑病變。相關詳細討論參考本章背輸穴篇。
最後﹐本篇有 “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 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俠臍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此為討論有無沖脈提供了有力的證明。相關詳細討論參考本書奇經八脈篇。
輸穴分類的演變《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中﹐依“脈氣所發”﹐將輸穴分屬于各經之下。《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中則依功能不同而將輸穴分類。這兩種輸穴的分類﹐為輸穴的臨床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根據“脈氣所發”輸穴理論﹐特定輸穴群與特定經脈間有了歸屬關係。這種關係的意義就是同一經的輸穴﹐均可用于其“脈氣所發”的經脈病變﹐也只能用于其所屬經脈病變。例如﹐合谷﹑迎香均可用于大腸手陽明經脈病變﹐也只能用于大腸手陽明經脈病變。
《靈樞經脈第十》中有各經病變十分詳細的論述﹐即“是動所病”“是主所生病”。這些症狀不僅是經脈辨證的依據﹐同時﹐也是其經上輸穴的主治。這樣﹐在“脈氣所發”理論下﹐所有輸穴的基本功能主治及應用範圍就確定了。
接著﹐《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在“脈氣所發”的輸穴理論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輸穴理論。即同一經上的輸穴雖然均可用於該經的病變﹐這是他們功能和主治相同的部份。但是﹐同一經上的輸穴功能和主治也有差異。這就是《素問氣穴論篇》中將輸穴依功能分類的意義。例如﹐《素問氣穴論篇》中﹕“藏輸五十﹐府輸七十二。”就清楚地指出有一組輸穴的功能和主治與臟腑病變有關﹐這就是臟腑五輸穴。
輸穴均為“脈氣所發”﹐五輸穴也不例外。但是﹐由於五輸穴與臟腑間的特殊關係。所以﹐五輸穴即可用于所屬經脈的病變﹐又可用于其經內輸臟腑病變。例如﹐合谷穴不僅可以用于大腸手陽明經脈病變﹐亦可用于大腸的病變。
這樣﹐通過這兩種輸穴分類的論述﹐清楚完整地論述了輸穴的功能及主治﹐為臨床上正確地應用輸穴提供了理論依據﹐成為簍b床用穴的指導原則。
後世針家在對輸穴進行分類時﹐由於缺乏對《內經》中輸穴理論的正確認識﹐導
致輸穴主治及應用上的混亂﹐其主要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針灸甲乙經》《銅人輸穴針灸圖經》到《十四經發揮》。這個時期輸穴的分類﹐基本上仍是以《內經》中“脈氣所發”為依據﹐將所有輸穴歸于十四經﹐除了陰陽蹻脈輸穴外。
只是﹐這種依“脈氣所發”而將輸穴歸經的真正意義﹐未能反映在輸穴的功能及應用上。例如﹐《銅人輸穴針灸圖經》中偃伏頭部中凡一十穴﹕“風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項發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瘖。治頭痛﹐頸項急不能回顧﹐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視。針入三分。”這裡﹐看不到風府的主治與其所屬督脈的關係。風府屬督脈經﹐為督脈經“脈氣所發”。根據輸穴與經脈的理論﹐風府的主治就是督脈經的病變﹐即“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脊強反折。”《銅人輸穴針灸圖經》中關於風府穴﹐雖然有“督脈﹑陽維之會”。但是﹐其後所論述的主治中﹐卻沒有反映這種關係。輸穴歸經成了形式﹐其對輸穴主治及應用的指導意義失去了。在此以後的針灸書籍論及輸穴主治﹐基本皆仿此一形式﹐即在每個輸穴下列出一組主治。自此﹐輸穴的經脈理論已名存實亡﹐輸穴的主治及應用開始出現混亂。
到了元明時期﹐諸如《針經指南》一類專論針灸輸穴主治的歌賦大量出現﹐盛行于世﹐其影響之大﹐遠超《內經》。這類針灸書籍﹐更是連輸穴歸經也不提了﹐只有輸穴主治及應用。例如﹐《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痰多須向豐隆瀉﹐喘氣丹田亦可施”“大便閉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醫士有神功。”
《靈樞經脈第十》中明確地指出﹕“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即豐隆穴為足陽明絡穴﹐治療其絡脈病變“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與祛痰無關。而照海穴則屬于陰蹻脈﹐只能治療陰蹻脈病變所致的“暝目或目痛”﹐而非便閉。
不幸的是﹐這些關於輸穴主治的專書﹐卻是今日針灸教學及臨床用穴的重要依據。
這種離開經脈理論而論輸穴主治及應用﹐給學習針灸者帶來無所適從的困擾。例如﹐一穴之下﹐列有數個甚至十幾個不同主治﹐難記不說﹐應用上也是無法可循。結果只能根據那些針灸輸穴主治的書籍﹐硬記住一些主治。例如﹐《針灸大成》中的四總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列缺尋﹐面口合谷收。”這些輸穴的應用不需要任何針灸理論指導﹐全憑所謂的臨床經驗﹐形成針灸輕理論重臨床的風氣。
第二階段﹐現今的針灸書籍﹐尤其是教科書﹐將輸穴分為三類﹕經穴﹑阿是穴﹑經外奇穴。這裡﹐連輸穴歸經的理論也沒有了。因為﹐阿是穴與經外奇穴均非“脈氣所發”。阿是穴源自于《靈樞經筋第十三》中﹕“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很清楚﹐這是病在經筋﹐取穴亦在經筋﹐與經脈病變毫無關係。而經外奇穴更是否定了輸穴皆為“脈氣所發”這一輸穴基本理論。至此﹐輸穴的主治及應用更加混亂。
從輸穴分類及其功能的演變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兩千多年來﹐針灸是如何一步步地偏離《內經》。
輸穴分類﹑功能及其演變﹐如下表所示。
附表2-5-2
《內經》依“脈氣所發”將輸穴分類歸經﹐說明輸穴的功能與其所屬經脈有關。依功能將輸穴分類﹐闡明同一經輸穴功能上的差異。《銅人輸穴針灸圖解》輸穴分屬于十四經﹐與《內經》相同。每個輸穴下卻列有一些與經脈病變無關的主治。《針經指南》已無輸穴歸經每個輸穴下列有一些與經脈病變無關的主治。現今針灸書輸穴分為經穴﹑阿是穴﹑經外奇穴﹐已無“脈氣所發”的輸穴歸經理論。每個輸穴下所列主治與所屬經脈無關。 八脈交會穴
本節題要﹕論述八脈交會穴的起源及變遷。
八脈交會穴首載于元朝竇漢卿《針經指南》一書﹐其時稱為“流注八穴”﹐或“交經八穴”。因本書論及此八穴與奇經八脈相通﹐如列缺通任脈﹐故後世改稱之為“八脈交會穴”。《針經指南》中八脈交會穴﹐如下表所示。
附表2-13-1
八穴公孫(通衝脈) 內關(通陰維)臨泣(通帶脈)外關(通陽維)後溪(通督脈)申脈(通陽蹻)列缺(通任脈)照海(通陰蹻)合于胸﹑心﹑胃目內眥﹑耳後﹑頰﹑頸﹑肩﹑缺盆﹑胸隔目內眥﹑頸﹑項﹑耳肩膊﹑小腸﹑膀胱肺系﹑喉嚨﹑胸隔關於八脈交會穴﹐《針經指南》一書中﹐竇氏雖列出八穴與奇經八脈相通。但是﹐書中並未解釋八穴何以與奇經八脈相通。
不僅如此﹐在論及八穴主治病証部份﹐《針經指南》中亦未論及八穴如何治療奇經八脈﹐而只有在主治病証旁列出相關臟腑。例如﹐關於衝脈的病變﹐《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中有﹕“衝脈為病﹐逆氣里急。”但是﹐在《針經指南》一書公孫穴主治部份﹐卻只有臟腑病變﹐而無衝脈病變。例如﹕“九種心痛(心﹐胃)﹔痰膈涎悶(心﹐胃 )﹔臍腹痛並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脾)﹔產後血迷(心主)﹔胎衣不下(小腸﹐胃)﹔泄瀉不止(大腸﹐胃)﹔玄氣疼痛(心﹐胃)﹔裡急後重(大腸﹐三焦)﹔傷寒結胸(小腸﹐心)﹔水膈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腹脅肋脹滿(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大人小兒脫肛不收(大腸﹐肺)﹔氣膈(心﹐肺)﹔食膈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並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胃﹐脾)﹔小兒脾瀉(脾﹐腎)﹔瀉腹痛(大腸﹐胃)﹔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右件病證﹐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
所以﹐《針經指南》一書雖言列缺等八穴與奇經八脈相通﹐但臨床上並沒有用于八脈病變。《針經指南》中論公孫穴主治後﹐有“右件病證﹐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既然所列諸證﹐“公孫悉主之”﹐何以還要再加上內關﹐《針經指南》亦未有解釋。
《針經指南》之後﹐《針灸玉龍經》《針灸大全》中﹐源自于八脈交會穴的“飛騰八法”以及“靈龜八法”﹐則是將八脈交會穴的應用從以病證為主﹐演變成以時間為主。
明代《醫學入門》中更將八脈交會穴推崇備至﹐“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統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于八穴。”這裡的“六十六穴”指的是臟腑五輸穴﹐藏有五輸﹐府有六輸﹐合計而有六十六輸﹐包括心經的五輸穴。“六十六穴又統于八穴”﹐即臟腑五輸穴的功能也在八脈交會穴之內﹐臨床上八脈交會穴似乎無病不治。
現今針灸教科書則認為八脈交會穴不僅可以治療所屬正經的病變﹐亦可用于相通奇經的病變。例如﹐後溪穴不僅可以用于治療手太陽小腸經的病變﹐亦可以用于治療督脈的病變。
不僅如此﹐臨床上還常將八穴配伍應用。如臨床上後溪配申脈﹐主治目內眥﹑項﹑耳﹑肩胛部位的病變﹐目內眥﹑項﹑耳﹑肩胛部位是《針經指南》中後溪與申脈相合部位。與《針經指南》比較﹐現今八脈交會穴的主治及應用顯然已經改變。
以上就是八脈交會穴的起源以及主治和應用上的變遷。下面根據《內經》理論﹐對八脈交會穴理論做一分析。
首先﹐來看八脈交會穴何以與八脈相通。關於這一點﹐不僅《針灸指南》一書中沒有解釋﹐《針灸玉龍經》《針灸大全》《醫學入門》中也無解釋。
現在針灸教科書對於八穴通奇經八脈的解釋是﹕八穴中照海﹑申脈二穴本屬于陰陽蹻脈﹐故與陰陽蹻脈相通無疑。至於其它六穴﹐則是通過所屬經脈與奇經在軀干等部位相交而通會于其穴﹐即所謂的“經交而穴通”。例如﹐《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靈樞經別第十一》﹕“手太陰之正﹐...上循喉嚨﹐出缺盆。”由於手太陰經與任脈在喉嚨部位相互交通。所以﹐列缺穴經手太陰經而會通于任脈。
以上論述表面上看來還是以《內經》理論為依據﹐實際上完全是牽強附會。因為﹐若是經脈循行上有相同部份﹐就得出“經交而穴通”﹐那麼﹐《靈樞經脈第十》中有﹕“胃足陽明之脈﹐...循咽喉﹐出缺盆”﹔以及“腎足少陰之脈﹐...循咽喉”。這些經脈的循行均與咽喉相聯﹐是否可以說這些經脈亦聯于任脈﹖其上的輸穴是否亦可藉所屬經脈而會通于任脈﹖
《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中以“脈氣所發”論輸穴﹐說明輸穴與經脈的關係﹐即輸穴的功能及主治只與其所屬經脈有關。例如﹐“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即手陽明大腸經上的二十二穴﹐只能治療手陽明大腸經的病變。這是輸穴功能及應用的基本原則。
《靈樞經脈第十》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循行﹐“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這裡的“上出于柱骨之會上”應是與督脈相連。但是﹐根據上述輸穴為“脈氣所發”的理論﹐“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即手陽明大腸經上的二十二穴﹐只能治療手陽明大腸經的病變﹐而非督脈的病變。同樣﹐“督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即督脈經上二十八穴﹐亦只能用于督脈的病變﹐而不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病變。換言之﹐即使手陽明大腸經與督脈“經交”之實﹐但是﹐兩經輸穴卻絕無“穴通”之理。
因此﹐即使手太陰經與任脈在喉嚨部位相互交通。因列缺穴為手太陰經“脈氣所發”﹐列缺穴也不可能用于任脈病變﹐任脈的病變只有“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可以治療。
而且﹐假設如現代針灸醫書中所言﹐列缺通任脈。所以﹐列缺不僅可以治療手太陰經病變﹐亦可治療任脈病變。那麼﹐臨床實際應用上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只有在手太陰經及任脈同時病變﹐且同是虛證或同是實證時﹐方可使用列缺。因為﹐即然列缺通任脈﹐所以﹐針刺列缺不可避免地針刺手太陰經和任脈。而且﹐在列缺上也只能應用一種補或瀉的針刺技術。這就是一穴通多經所面對的臨床應用上的困境﹐這部份在交會穴篇還有進一步討論。
其次﹐關於八脈交會穴的主治。如上所述﹐《針灸指南》中八會穴的應用與奇經八脈無關﹐《針灸玉龍經》《針灸大全》《醫學入門》等書中也是如此。
那麼﹐《內經》關於八會穴的主治又是如何論述的呢﹖
《靈樞經脈第十》﹕“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于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去﹐小便遺數﹐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陽明。”即列缺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而絡穴的主治就是絡脈的病變。而《針經指南》中列缺穴的主治為寒痛泄瀉﹑婦女血積﹑咽喉腫痛﹑死胎不出﹑牙齦種痛﹑小腸氣痛﹑脅癖痛﹑吐唾朧血﹑咳嗽寒痰等三十一種不同臟腑病證﹐與手太陰絡脈的病變毫無關係。
同樣﹐八脈交會穴中公孫﹑內關﹑外關四穴﹐在《內經》中分為足太陰脾經﹑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絡穴﹐主治相應絡脈的病變﹐而非如《針經指南》中所說的主治臟腑病變。這部份內容詳情參考本書絡脈篇。
八脈交會穴中的後溪﹑足臨泣二穴﹐分屬手太陽經和足少陽經。根據《素問氣府論篇第五十九》“脈氣所發”的輸穴理論﹐後溪﹑足臨泣二穴的主治為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少陽膽經的病變。例如﹐《靈樞經脈第十》中手太陽小腸經的病變﹕“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同時﹐後溪﹑足臨泣二穴亦無五輸穴之一。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五藏六府所出之處。...五藏五輸﹐五五二十五輸﹔六府六輸﹐六六三十六輸。”所以﹐後溪﹑足臨泣二穴亦可用于小腸及膽府的病變。
但是﹐《針經指南》中後溪主治的二十四種病證中﹐除了小腸病變外﹐還有其他臟腑病變。例如﹐“手足攣急(肝)﹐盜汗不止(肺心)﹔足臨泣主治的二十五種病證中﹐除了膽府病變外﹐也還有其他臟腑病變。例如﹐“足跗腫痛(胃)﹐手足麻(小腸﹑三焦)”。這些應用顯然都不符合上述《內經》中的輸穴應用理論。
《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中﹕“陰陽蹻四穴”﹐即照海﹑申脈﹐左右合計四穴。八脈交會穴中﹐只有此二穴屬于陰陽蹻脈。
根據輸穴與經脈的理論﹐照海﹑申脈二穴主治陰陽蹻脈的病變。《靈樞脈度第十七》中﹕“蹻脈者﹐....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則目不合。”《靈樞寒熱病第二十一》中﹕“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靈樞熱病第二十三》中﹕“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素問繆刺論篇第六十三》中亦﹕“邪客于足陽蹻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這些經文明確指出了陰陽蹻脈的病變﹐為“目不和”“瞋目”“瞑目”“目中赤痛”﹐這些症狀也就是照海﹑申脈二穴的臨床主治及應用。
但是﹐在《針經指南》中﹐申脈主治十二五種病證﹔照海主治二十九種病證﹐均為五藏六府的病變﹐而非上述陰陽蹻脈的病變。
《內經》關於八會穴的性質﹑主治及應用﹐如下表所示。
附表2-13-2
八會穴性質﹑主治及應用列缺﹑公孫﹑內關﹑外關此四穴均為絡穴﹐主治所屬絡脈的病變。例如﹐列缺主治手太陰絡脈的病變﹐即“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去﹐小便遺數。”申脈﹑照海此二穴屬陰陽蹻脈﹐故主治陰陽蹻脈的病變﹐如“瞑目”“目中赤痛”“瞋目”。後溪﹑足臨泣此二穴分屬手太陽﹑足少陽經脈﹐又是五輸穴之一﹐故可治療所屬經脈的病變﹐以及所屬臟腑的病變。例如﹐後溪穴可治療手太陽經病變以及小腸的病變。綜上所述﹐八脈交會穴理論即不符合《內經》中的經脈理論﹐也不符合《內經》中的輸穴理論。子午流注針法中的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就是以時間為條件選用八脈交會穴。但是﹐如上所述﹐八脈交會穴理論並不符合《內經》。所以﹐靈龜八法和飛騰八法應用前提已不存在﹐故不再予以討論。 奇穴
本節題要﹕論述奇穴的起源及變遷。
奇穴﹐是指經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的輸穴﹐因其聲稱臨床有奇效﹐故稱“奇穴”﹐又稱“經外奇穴”。現今針灸教科書將奇穴列為輸穴的三大類別之一﹐即經穴﹑奇穴﹑阿是穴。
《靈樞刺節真邪論第七十五》中雖然有“奇輸”之名﹐但是﹐同一篇中即說明此“奇輸”乃是經穴。如文中“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黃帝曰﹕刺節言徹衣﹐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未有常處也。願卒聞之。...歧伯曰﹕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膂﹐以去其熱﹐補足手太陰﹐以去其汗﹐熱去汗稀﹐疾于徹衣。”這裡的天府﹑大杼﹑中膂及“補足手太陰”﹐均為經穴無疑。換言之﹐《靈樞刺節真邪論第七十五》中的“奇輸”只是經輸的另一種表述而已﹐而不是經穴之外的另外一組輸穴。
奇穴首見于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書中共記載了一百八十七個奇穴及其主治。例如﹐《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傷寒發黃第五中﹕“舌下穴﹐俠舌兩邊﹐針﹐治黃疸等病。俠承漿穴﹐去承漿兩邊各一寸﹐治馬黃急疫等病。”其後歷代﹐經外奇穴逐漸增多﹐到了中國大陸文革時期﹐奇穴更是呈出不窮﹐如安眠穴﹑華陀俠脊穴﹑膽囊穴等。並且有了介紹奇穴的專書﹐如近代的《針灸經外奇穴圖譜》《董氏奇穴針灸學》等﹐奇穴的數目已大大超過了經穴。現在每日仍有新的奇穴出現﹐以致無法統計到底共有多少個經外奇穴。
關於經外奇穴﹐現在針灸界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派認為﹐經外奇穴是《內經》之後的針灸醫生﹐根據臨床經驗而摸索出來的一組具有顯著療效的新穴。奇穴是對經穴的補充﹐有利于針灸療法的運用和發展﹐豐富和發展了針灸理論﹔另一派則認為﹐奇穴的無止境增加﹐人身處處是穴﹐實際上是無經無穴論﹐不但不利于針灸療法的應用與發展﹐只能使針灸學處於名存實亡的境地。從現今針灸教科書來看﹐顯然﹐傾向于前一種觀點。
奇穴到底是豐富和發展了針灸理論與臨床﹖還是不利于針灸療法的發展﹐使針灸學名存實亡﹖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對奇穴作一分析。
首先﹐關於奇穴的位置。奇穴有些分佈在經脈循行線上﹔有些不是。但是﹐奇穴的功能及應用均與經脈無關。例如﹐印堂穴﹐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位於督脈經循行上。《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督脈者﹐...此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但是﹐印堂穴的臨床主治為頭痛﹐頭暈﹐鼻淵﹐鼻衄﹐目赤腫痛。顯然﹐印堂穴的臨床應用與督脈經的病變無關。換言之﹐奇穴的位置實際上與經脈無關。
其次﹐關於奇穴的應用。奇穴的應用完全是依據奇穴的主治﹐例如﹐印堂穴的臨床主治為頭痛﹐頭暈﹐鼻淵﹐鼻衄﹐目赤腫痛。所以﹐臨床上如見上述症狀﹐即可用印堂穴。有些針灸醫生臨床上使用奇穴時與經穴配伍應用﹔有些則單獨使用。現今臨床單獨使用奇穴的越來越多﹐並有“一穴治百病”“百病一穴治”之說。這裡很清楚﹐奇穴的應用只要對症即可。
最後﹐關於奇穴的針刺手法。所有奇穴的針灸書籍裡﹐這部份均無論述。換言之﹐針刺奇穴無需任何針刺技術。
以上關於奇穴的論述﹐說明什麼呢。說明奇穴是對經穴的補充﹖有利于針灸療法的運用和發展﹖豐富和發展了針灸理論和臨床﹖恰恰相反﹐奇穴理論不僅與針灸理論與臨床應用格格不入。而且﹐違背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
首先﹐奇穴理論否定了輸穴和經脈關係的輸穴理論。經脈轉輸氣血﹐內養臟腑﹐外濡筋骨﹐將人體內外聯繫成一個生機的整體。而輸穴則是經脈的“脈氣所發”﹐即經脈氣血輸注于體表之處﹐“脈氣所發”的輸穴合計三百六十五個。換言之﹐這些輸穴為經脈在體表的代表。如果說奇穴不屬於經脈﹐即非經脈“脈氣所發”。那麼﹐奇穴中之氣血出自何處﹖
抑或如某些奇穴針灸醫生所論﹐奇穴亦為“脈氣所發”﹐只是《內經》時代針灸醫生對輸穴的認識有限﹐未能發現所有輸穴﹐因為﹐有些奇穴就位于經脈循行線上。
暫且不論這種推測是否低估了古人﹐再來看奇穴的主治。《內經》中輸穴為“脈氣所發”﹐不僅闡明輸穴與經脈的關係﹐更說明了輸穴的功能及應用﹐即輸穴的功能與其“脈氣所發”的經脈有關。例如﹐長強穴為督脈“脈氣所發”。所以﹐長強穴可以用于督脈的病變﹐即“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為病﹐脊強反折。”而在督脈循行上的奇穴印堂﹐其臨床主治如頭痛﹐頭暈等﹐卻與督脈經的病變無關。換言之﹐奇穴印堂雖有在督脈經循行上之名﹐卻無治療督脈病變之實。而其他不在經脈循行上的奇穴﹐主治亦是與經脈病變無關。這種經脈與輸穴分離的奇穴主治論﹐否定了輸穴的經脈理論。
其次﹐關於奇穴的臨床應用。如上所述﹐奇穴的應用完全是依據奇穴的主治﹐即對症選穴。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核心﹐輸穴的選擇必須取決于臨床的辨證。如哮喘一証﹐若是肺氣不足﹐則應從手太陰肺與手陽明大腸經取穴﹔若是肝火犯肺﹐則應從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取穴。但是﹐臨床上用奇穴定喘治療哮喘﹐則不管辨證如何。這種臨床上對症而不是對證(辨證而得)的輸穴應用﹐背離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最後﹐關於奇穴的針刺方法。《靈樞經脈第十》“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寒則留之﹐熱則疾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這裡清楚地指出﹐臨床上根據辦證確定相應的輸穴後﹐還需要在輸穴施以正確的針刺技術﹐才能達到調整陰陽﹐治療經脈臟腑病變的目的。但是﹐針灸奇穴無須任何補瀉。因為﹐奇穴的應用是依據主治﹐而不是辨證。如用安眠治療失眠症﹐或言留針﹐或言平補平瀉。
所以﹐奇穴即非是經穴的補充﹐更不是豐富和發展了針灸理論。奇穴理論使針灸變得簡單易行﹐任何人只要知道奇穴的位置以及主治病證﹐無須任何中醫理論﹐皆可用之。
現今針灸臨床上追求捷徑﹑速效的風氣﹐使奇穴盛行。如果說金元時期﹐大量經驗穴的出現是臨床上針灸理論的倒退。那麼﹐與仍屬經穴的經驗穴相比﹐奇穴的出現﹐則是臨床上針灸理論的死亡。
關於經穴﹑阿是穴﹑奇穴三穴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附表2-16-1
出處輸穴所在功能及主治針刺技術經穴365脈氣所發經脈循行上的體表凹陷處所屬經脈及臟腑的病變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寒則留之﹐熱則疾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阿是穴以痛為輸經筋經筋寒證燔針劫刺奇穴“臨床經驗”在經穴﹑經筋之外﹐體表任何部位不需辨證﹐可以治療所有病變。不需任何針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