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面尊者 发表于 2009/3/13 14:43:53

陈竺委员,“驴头对马嘴”就能迎接中医的春天吗?

陈竺委员,“驴头对马嘴”就能迎接中医的春天吗?
??作者:王世保??
??据《中国中医药报》3月11日报道,正在参加两会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就如何在医改中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和如何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等话题对媒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竺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谈到中医在医改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中医具有“简便廉验”的特征,可前瞻性地“治未病”,还能够治疗急症、重症和大病。我们知道对中医的重要性做出这样的认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推动中医的发展。医改的关键在中医振兴,而中医的振兴在于中医的教育和发展政策是否符合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发生规律。无论陈竺部长对外界表达中医如何重要,而真正要看其能否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实践中的,恰在于后面他所阐述的对中医的诊疗服务、教育以及继承与创新这些事关中医兴衰存亡的具体问题的认识。
??也就是在陈竺部长接着表达的关于中医的诊疗服务、教育以及继承与创新的认识内容中,让我们难以看到中医会在这此医改中抓住陈竺部长所说的那种医改提供的“难得契机”。陈竺部长这次对中医的看法仍然继承了以前向媒体表达的观点,仍然没有跳出唯科学主义的藩篱,只不过这次倒是照顾了民间一直呼吁发展“纯中医” 的提议。因此,从其话语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中医将会继续走向异化性消亡的科学化之路。
??
一、中医服务—用现代科技提高中医的附加值
??陈竺部长在谈到对中医服务的认识中提出了两个主要观点:一个是“中医为体,西医为用”,一个是用现代科技提高中医的价值。
??对于陈竺部长所提的“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这个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它所表达的仍然是倡导中西医结合的意思。中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发展出了一套与辨证施治完美结合的“望闻问切”的诊病手段,任何一个合格的中医家在诊疗疾病时,都会依据“四诊”去搜集自己辨证所需的症象。西医的检测仪器本是在西医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满足的是西医辨病的需要,它的检测结果是与西医的辨病保持内在的推演一致性的。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家,他在临床中依靠四诊就完全可以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有效地判断,继而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何须还要用西医的检测仪器再去进行“辨病”相参?这种“辨病”的西医仪器检测与其说是提高中医院的治病能力,不与说是在为中医院谋利。它只能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使得现代的中医家产生对西医诊断仪器的依赖症,继而导致中医临床出现“药病对应”治疗的西化。
??我们的卫生部长或许为自己的“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创新提法感到十分地惬意,但是我却认为它又为中医院西化提供了一个“伪学术”的理由。中医的“体”是中医的基本理论,而中医的“用”也需要基于中医理论而衍生的诊断手段。“中医为体,西医为用”,“驴头”能灵活地用上“马嘴”吗?因此,“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最终会在谋利的驱使下让我们的中医院成为“西医为体,西医为用”。
??至于陈竺部长用现代科技提高中医的附加值的提法,恰是中医学界当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我们知道廉价高效正是中医的优势,也正是中医正在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弘扬的价值所在。振兴中医的呼声在医改中之所以越来越大,也正是人们看中了中医的“简便廉验”的特征。如果我们用西医和现代科技去改造中医,去提高所谓的中医附加值,把中医异化成为第二种西医学,那么我们的人民还需要这样与西医同样昂贵但疗效却不如西医的“伪中医”吗?
??或许一些人把中医的廉价看作中医在当今生存的劣势,并作为其衰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一个极其明显的误解。中医的“简便廉验”的特征决定了中医的生存形态只能以个体诊所的形式为主,而不是规模化出诊的中医院。中医院的集体诊疗形态所需成本高,在利润的驱使下必然会推动中医院走向西化。我们的卫生管理部门违背了中医的生存规律去限制中医诊所、大力发展中医院才是导致中医衰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就中医服务的问题,希望我们的陈竺部长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一个能比西医更加廉价和有效的纯中医,而不是被西医改造了的造价昂贵的低劣的“伪中医”!
??
二、中医教育—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开窍”、长“悟性”
??陈竺部长在谈到对中医教育的认识中也提出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要有一批中医人,可以不懂西医”,一个是用现代科技帮助学生“开窍”和“催生”学习中医典籍的悟性。
??对于“要有一批中医人,可以不懂西医”的提法,恐怕是我们的陈竺部长对当前中医已经出现严重西化而产生的一丝忧虑,也是照顾了民间一直在呼吁发展“纯中医” 的情绪。无疑,重新回归中医是对的,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但关键是我们的卫生部如何在教育和临床管理中出台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在一些中医药大学不再为学生开设西医内容,在临床中禁止中医家开西药用西医诊断仪器等,可这些东西没有见到陈竺部长谈到,恐怕这些内容是有违我们陈部长内心的唯科学主义的情结的。
??如果说有关中医教育的第一种观点有违陈竺部长内心的唯科学主义的情结,那么下面关于如何提高中医学生学习中医典籍的能力就显示了陈竺部长的真实心理,用现代科技帮助学生“开窍”和“催生”学习中医典籍的悟性,这种提法看似新颖,却十分的滑稽。
??中医理论与中国其他的固有文化是同根同源的,中医的元理论框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与儒家、道家和易家都是一脉相通的。中医典籍所运用的基本原理在非中医的儒家、道家和易家的典籍里都有着更加详细的论述和应用,我们不妨把中医典籍看作儒家或者道家的基本理论在人体认识领域应用的结果。因此,学生对中医典籍的领悟与学习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古典文化的素养。一个中医学生要想提高自己学习中医典籍的能力,即必须在中医典籍之外下工夫,也就是加大自己学习儒家、道家和易家的典籍。或许我们的陈竺部长对中国的固有文化没有丝毫的印象,所以他才两眼盯着现代的信息技术,要求我们的中医学生能够从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医典籍的整理中去“开窍”、去增加“悟性”。陈竺部长的言论几乎就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
??因此,就中医教育问题,我们希望陈竺部长能够推动当今的中医药大学成为中国固有文化复兴的阵地,要让更多的学生从《周易》、《道德经》和《礼记》中去“开窍”,去找中医的“悟性”;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陈竺部长也能多浏览几次《周易》、《道德经》和《礼记》,以便将来更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我们的中医学生如何去“开窍”、长“悟性”。
??
三、中医继承创新—要与现代科技结合创造一门新医学
??陈竺部长在谈到对中医继承创新的认识中也提出了两个核心观点:一个是“中医要勇于迎接新思想,新技术,新挑战”,一个是要中医象水桶一样装下现代科学继而“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医学”。
??对于陈竺部长的“中医要勇于迎接新思想,新技术,新挑战”重要指示我举双手赞成,但关键是中医的创新要迎接哪些思想。中医在当今是需要创新自己的理论,在一些疑难杂症上创新一些治疗的个性化途径,继而寻找出比以往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比如近代的中医大家张锡纯在临床中就多从《周易》或者丹道中悟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治疗途径,继而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诊疗特征;比如正在不断壮大的“扶阳学派”也是建基于《内经》和《伤寒论》开创出自己在临床中擅于辨阴证、用阳热药的个性化诊疗特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就是说中医的创新必须是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进行的,中医接受的新思想也必须是来自于与自己同质的中国固有文化。但是从我们的陈竺部长举的有关汉字继承的两个例子来看,他还是想让我们的中医去接受与自己“驴头不对马嘴”的现代科技。
??事实上关于陈竺部长所举的汉字继承的事例恰好印证了中医继承必然会出现中医危机的结局。白话文是拯救了中国的汉字,但却没有拯救中国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人文精神。中国固有的文化随着白话文对古文言的代替而丧失的几乎一干二净,中国汉字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这就是说白话文拯救了汉字,但它迎合的却是西方的理性主义文化。
??至于陈竺部长最后振臂高呼的“有思想、有抱负的中医人要有这样的一种胆略,去欢迎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的挑战。兼收并蓄,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等都融入到我们这个系统,然后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医学”,我认为也是欠考虑的“空穴来风”。
??我们的陈竺部长是西医领域的权威,在西医理论看来,人体自成体系的免疫系统在维护肌体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产生了对“非己”的排斥,比如输血或者器官移植,都必须考虑到被治疗者肌体的免疫排斥现象。这就是说,任何一种作为整体存在的事物,它只能接受符合其自身特征的外来者。人体如此,中医为何就不是这样?中医不是大水桶,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盛。中医有自己的元理论框架、思维的方式、研究方式和系统、研究对象和系统的理论,它是一个有着自身免疫排斥力的整体。那些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本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产物,它们与中医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那种不顾中医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免疫排斥力,妄图把中医与现代科学杂合出一个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新医学的做法,只能得出一个余云岫早在50多年前就预言过的“非驴非马之怪物”来,见《今后医学革命之方策》所载:
??“医学革命之理论方面,大致已告成功。所号为中医者,亦宣告科学整理矣。中医在报章发表之文,大半皆用新医之论矣。虽成为非驴非马之怪物,要亦过渡时代必有之现象也。吾人不可不监督而扶植之。”
??呜呼!不知什么时候这个余云岫所言的“非驴非马之怪物”成为了我们卫生部几十年如一日所孜孜以求的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伟大“新医学”!
??因此,就中医创新的问题,我们希望陈竺部长不要再把50多年前就已被废医派的急先锋所预言到并加以支持的“怪物”当着一个美好的“新医学”加以追求,它只能导致中医的异化性消亡。
??总之,在我们陈竺部长的自我意识里,始终见不到任何中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中国固有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易家和佛家文化)的影子,有的只是挥之不去的崇奉现代科技和西医的情结。最后,我还是不禁要问:要让一位象陈竺院士这样的铁杆西医去用西医思维指导中医的发展,我们的中医到底还有没有希望?我们的中医还能不能迎来新的春天?
??历史将会做出公正的回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竺委员,“驴头对马嘴”就能迎接中医的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