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中医排桌怒斥:传统被遗忘成"盖浇饭"医生
不知从何时起,中医日渐式微,甚至有人提出要废弃中医。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智慧结晶之一的中医,究竟怎么了?该怎样破解中医面临的种种难题?
为此,《解放周末》专访了90高龄的中医老专家颜德馨,听听他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真知灼见。
刚踏进颜老的家门,就听到电话铃响起。
电话来自一位年轻的医生,讨教关于怎样救治心率衰竭病人。
“病人现在怎么样?”
……
“用3克野山参和麦冬、西洋参、五味子一起用小火煎。分少量多次给他喝。”颜老略加沉思道,“服药后有什么情况,随时告诉我。”
像这样有关危重病人的紧急电话,颜德馨经常会接到。
颜老说,虽然现在不看门诊了,但还要继续为救治病人尽一点力。
搞中医的人不热爱中医、不相信中医,自己看不起自己,把中医当成西医的附属品
解放周末:在多数人看来,中医只擅长日常进补或者慢性病的调养,有大病还是得去找西医看。
颜德馨:不得不承认,中医看病的范围越来越小,中医正逐渐成为西医的附属品。
解放周末:但其实,绵延了数千年的中医,对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自有特色。
颜德馨:过去,中医有十三个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喉科、痔科、眼科、耳科……几乎无病不包。而且,对现在的不少疑难杂症,中医自古以来就累积了相关的治疗经验。
解放周末: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首席权威李约瑟先生曾经说,中国的李时珍是除了欧洲的伽利略之外,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本草纲目》是让世界认识中国自然科学知识成就的代表作。
颜德馨: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之一,拥有一套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特殊理论。我们搞中医的人首先不能不相信中医。只有相信才会去热爱,只有热爱,才能看好病。
解放周末:可眼下的情况却是,中医医生习惯把病人往外推:“这病中医治不了,还是找西医看吧。”
颜德馨:中医如果自我放弃,认为自己的本领看不好病,把自己看作西医的辅助疗法,久而久之,病人也就会对中医丧失信心。所以我提倡中医什么病都要看,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个病人。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搞中医的人首先不能看不起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从属的地位。
颜德馨:对。中医的定位是关系到中医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中西医各有所长,两者应该并重,互相尊重、互相吸收、互相合作。
在颜老书房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块匾:“颜亦鲁内外方脉”。那是颜老的父亲颜亦鲁开业行医时所挂。颜老说,“内外方脉”顾名思义,就是无论内科、外科什么病都看。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颜德馨在行医之路上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1939年,颜德馨从当时的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至今正好70年。当年,刚踏进医院工作的他,只是被归在内科病房里一名不起眼的年轻中医。
肺病在当时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恶性疾病。病房里,有几位肺脓疡病人因肺纤维化,肺部出现了空洞,高烧几天不退,情况十分危急,医生们束手无策。
“让我试试看。”颜德馨站了出来。
大家愣了,中医能治这么棘手的病?
三天三夜,颜德馨就在楼梯口搭起来的临时病床边陪着病人。没有护士,他就亲自熬药,整天观察病人的情况。没多久,鱼腥草药方起了作用,40度的高烧退了下来,原先三层的脓痰化了。就这样,颜德馨用传统中医疗法先后治好了一批肺脓疡、肺吸虫病人。再没有人瞧不起这个初出茅庐的中医医生。
调入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也就是现在的第十人民医院后,颜德馨一头扎进血液病的中医研究。他根据多年经验的累积,从中医理论出发,开创性地对白血病进行了分型:阴虚型、阳虚型、温热型、阴阳两虚型和淤血型,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雄黄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医七十载,颜德馨始终奉行这句话
2003年,非典来袭。颜德馨不顾高龄,不畏风险,亲自来到传染病医院,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及华东地区防治非典首席科学家,总结出“非典”的病机要点:热、湿、瘀、痰、虚五字。在他的带领下,中医疗法有效解决了激素治疗引发的肺纤维化问题。中医抗非典,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在颜老看来,中医治疗非典,只是中医接触现代病的开始。数千年来累积的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丰富经验,使中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疗禽流感、艾滋病等方面,都有特殊的优势和传统,将来应该更积极地参与进去。
“谁说中医只能看关节痛、只会开膏方?中医不是辅助,我们不能先把自己的定位定错了。”老人动情地说:“源远流长的中医在当今仍然有生命力和价值。”
“医圣”张仲景如果活到现在,想必也会使用CT等现代化设备,但关键在于,不能丢弃传统的方法。
解放周末:找中医看病,总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切脉可有可无,有的中医直接开一张化验单,根据检查报告,开点中成药,甚至干脆让病人服西药。病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看中医。
颜德馨:现在用真正的中医方法看病的中医正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现象。
解放周末:传统的中医诊病方法似乎在被简化和替代。
颜德馨: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灵魂,这“四诊”都有严格的规范和学问。可现在的中医连这些基本功都渐渐遗忘了。比如,规范的切脉手势是要先把中指按在病人的桡骨上(为记者做了一个示范),严格来说要一炷香的时间。
解放周末:但和传统中医经验式的诊断方法相比,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似乎来得更科学和先进。
颜德馨:“医圣”张仲景如果活到现在,想必也会使用CT等现代化设备。望闻问切这“四诊”之外,再增加一诊,未尝不可。但关键在于,不能丢弃传统的方法,如果完全依赖设备和化验单,中医也就丧失了生命。
解放周末:除了在诊病时依赖现代器械外,多数中医医生在开处方时也大多使用西药或者中成药,真正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辨证施治、灵活开方的中医似乎已经很少见。
颜德馨:可以打一个比方,现在中医看病有点像“盖浇饭”,“西医”的饭上加一点“中医”的料。一些医生行医多年都不会灵活地开方。病人住院时给他开逍遥散,出院时还是逍遥散。
以现代眼光看来,传统中医的诊治方法似乎总透着几分说不清的玄妙。然而蕴藏在这些难以用公式推导证明的望闻问切、气血阴阳里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
颜德馨的父亲颜亦鲁,是中医著名的孟和派传人。出生杏林之家,年幼的颜德馨便立志悬壶济世。
跟着父亲连夜出诊的情景,他至今记得
星夜当空,颜德馨手提着灯笼跟着父亲,一家一家去看病,问诊、开方、煎药……若病人情况危重,一天之后必定再来复查。忙起来,一晚要走上十几户人家。走进最后一位病人家中时,往往已是第二天清晨,颜德馨手提的灯笼上还写着昨天的日期,火苗依然在跳动。他一面帮父亲抄方,一面聆听父亲的教诲。
人体多奥妙,脏腑不能言。父亲说,看病要有胆识。诊病的关键在于辨别分析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只有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确定治法,并预估药方中每一味药可能起到的作用。
父亲一直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也就是医书上常说的“气为百病之长,百病皆生于气”。但颜德馨在后来的行医生涯中发现,诸多疑难杂症并非源于脾胃,而是源于淤血,凡是那些久病、怪病患者,都有舌质发紫、角膜有丝、眼底有色素沉淀、夜间多梦等表现。为了寻找充足的理论依据,他对病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这些病人果然都有淤血反应。
于是,颜德馨大胆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观点,他认为“淤血”形成的根本是阴阳失调、气血不平衡,通过平衡气血,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由此,颜德馨在传统中医“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衡法”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治疗法则。通过调整气血、稳定人体内环境,冠心病、中风、红斑狼疮、肝硬化等难病、疑病,经他的妙手“衡法”都一一回春。就这样,颜德馨的名字成了久病、怪病、疑难杂症的克星。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里有一座老楼,那是颜老奋斗了几十年的中医楼,坚持用传统中医的方法看病,发扬中医的特色与传统,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使命。他说,中医的发展一定要姓“中”,也就是在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在危重疾病的抢救中;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都要坚守中医的特色。只有这样,中医的血脉才不会断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学校教育重“西”轻“中”,毕业生不会望闻问切,不懂“八纲、八法”,不懂阴阳五行、辨证施治
解放周末:中医医生不会用中医方法看病,这种“中医西化”的根源在哪里?
颜德馨:这恐怕牵涉到眼下中医发展的另一大问题,那就是中医的教育呈现出西医化。
解放周末:中医教育西医化有哪些表现?
颜德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些毕业生等到戴上学士帽,还是不懂“望闻问切”,甚至连“四君子汤”这样最基本的方子也写不出。可以这么说,大多数中医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就相当于半个中医中专加半个西医中专。
解放周末:“望闻问切”、“四君子汤”这些中医基本功,本应是学校里必学的知识。
颜德馨:大多中医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是西医科目多于中医科目,学生学中医的时间可能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
解放周末:但中医又具有易学难精、成才周期长的特点。
颜德馨:是的。比课程设置失衡更严重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中医知识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如果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学生怎么能理解中医、学好中医?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学生竟然连《内经》《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也不能熟读。
年少时,午夜一灯,晓窗千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浅注》、《本草备要》、《景岳全书》……这些当年熟读于心的医家经典,是颜德馨行医之路上始终的积淀。
颜老说,是这些经典著作构建起了中医特有的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及治疗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无疑是学习中医的关键。但如今学生们学经典、读经典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读经典的时间少,因为学中医的时间本来就少。在一名中医本科生的5年学习时间里,实习时间有1年半,还有半年要学习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剩下3年的时间里,西医理论、解剖、细胞等西医课程要占到课程总量的近60%。西医不仅在课时上超过了中医,而且多数西医课程是必修课,中医经典课目却成了选修课。
颜老说,没有时间学是问题,没有心思认真学是更大的问题。学习古文是阅读经典的基础,更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然而学生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却大大超过了古文,因为英语不合格不能毕业,读古文的时间不自觉地就被转移。
古人云,知医必先明道。中医思想和中华传统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过去的名医也被称为“儒医”,这也就意味着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必得先饱读诗书,成为大儒。
然而现在的学生从小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接触中医后对于传统的阴阳腑脏理论难以深入地理解。中医教学中普遍的重“西”轻“中”模式更容易使学生陷入困惑。中医理论总是被简单带过,学生们对中医病因、诊断的理解往往是从西医角度出发。
颜老不禁叹息,如果学生等到毕业,还不懂真正的中医,不会望闻问切,不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辨证施治,中医还谈什么继承和发展?
说到激动处,颜老不禁轻拍桌子,他建议:“中医教学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时间,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并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否则,这些掌握西医知识大大超过中医知识的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中医传统知识又不断被遗忘,最终只能成为穿着中医的外衣,用西医方法看病的‘盖浇饭’医生。”
中医学生没有理想的实习基地,实践中学不到中医,反而把中医丢弃
解放周末:和五年制本科生相比,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时间较长,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应该比较全面。
颜德馨:并非如此,中医博士毕业不懂中医精髓,不懂中医方法的同样大有人在。
解放周末:博士毕业为什么还是不会用中医看病呢?
颜德馨:传统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的成才必定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累积。但现在的博士教育却重实验、轻实践,学生总是和小白鼠打交道,只会做实验,怎么会给人看病?
解放周末:应该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跟着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实习。
颜德馨:没有理想的实习基地,是眼下中医人才培养的又一个大问题。多数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的中医知识原本就不够扎实,进医院跟着带教老师看病后,也学不到真正的中医诊断方法,因为大部分中医医院或者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都已经西医化,连老师都习惯了西医的模式和方法,又怎么去传授真正的中医。
行医之初,颜德馨曾广拜良师
颜德馨至今还记得,当年遇到一位咯血病人,咯血盈盆,服用传统的犀角地黄汤,始终不见效。他思索再三,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便请教当时被誉为“医之医”的盛心如先生。盛先生说:“在方中加生军三钱,当愈。”就是这三钱生军,方子果然见效了。后来,颜德馨在治疗一位久热不退的病人时,再次请教盛老。他按照老师的指点,用小柴胡汤加甜茶叶、马鞭草,病人两剂药一服,便退热了。颜德馨自此深受启发,用这一方法治愈了许多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
一药之师,感德不忘。是前辈们对医术的执著精进,激励着颜德馨在岐黄之路上不断探索。
谈起现在学生们的实习状况,颜老难掩痛惜之情,“现在的学生去医院实习,虽说是必修科,但真正能在实习中进一步学好中医的却很少。”
无论是各级西医医院,还是中医医院,甚至是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从门诊到病房,大多采用西医西药,中医中药治疗往往只是辅助。严格按照中医规律、突出辨证论治特色的医生寥寥无几。有些带教老师甚至干脆对学生说,中药没用,就给病人吃西药。
在这样的氛围里实习,学生的西医知识倒是得到了强化,中医知识反而抛诸脑后。结果,不少学生毕业后只会用四个素: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加黄连素。
颜老担忧,长此以往,中医传承者从学习阶段就丧失了对中医的兴趣,对中医的疗效产生怀疑,更别提热爱中医、献身中医了。老子云:“志不坚,智不达”。学中医的人如果没有献身中医的决心,热爱中医的真心,就不可能真正学好中医。
在颜老看来,师带徒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方法。去年11月,由颜老亲自带教、同济大学主办的“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计划”,迎来了首批10名学员。这几天,颜老正忙着为学生们讲课。他说,不但要教学生们加强经典原著的研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更要亲自带他们到病房里讲课,从望、闻、问、切的实际操作教起,让他们学会用中医看病。
据悉,上海将成立“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一系列促进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出台在即。
(记者:陈俊珺)
来源:解放日报 如饮甘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