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之我见
作者:董昱佑【摘要】
恽铁樵认为《素问·玉版论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玉版论要”,高士宗解释为“玉版,著之玉版也”。“奇恒”,陈无咎释为“正负”,笔者认为当是“阴阳”。“揆度奇恒”指的当是审查阴阳,“道在于一”指的是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请言道之至数”,“至数”之“数”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可以涵盖所有的“大数”。那么,这个数就只能是“一”。唐容川《医易通说·上卷·太极》中提到“中国数起于一,一字本作‘·’”,后人引长作一,其实古只一点,以象太极。“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的解释是:阴阳以其特有的“阴升阳降”运行不歇,在其运行出现踟踌不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停滞的现象,结果就是失去生机。
【关键词】玉版 揆度 奇恒 一
前不久,笔者随手翻阅了任应秋先生编著的《中医各家学说》,其中第八章“汇通学派”恽铁樵这一部分中,任老写到:“恽铁樵认为:《内经》的学术思想,极其博大精深,但它有一个总的提纲。如《素问·玉版论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倘于此处不能了了,即全书不能了了……”[1]对此,笔者抱着好奇与疑惑的态度,重读了《素问·玉版论要篇》。
篇名
篇名“玉版论要”,按高士宗的解释:“玉版,著之玉版也。”[2]陈无咎先生在《内经辨惑提纲》中认为,这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器具[3]。,张景岳在《类经》中也提到,“著之玉版,以传不朽。”[4]该篇文章可“著之玉版”,那应该是表示文章所述能起到“某种准则”的作用,足以作为规范流传于后世。然而,在后世以节录《内经》原文、阐述《内经》原意著称的《内经知要》或《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并未见到《玉版论要》的踪影。
既然本篇开门见山说得清清楚楚,要刻在玉版上作为规范准绳流传后世,为何李中梓和汪昂皆弃而不用?又为何恽铁樵会认为《素问·玉版论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
正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深浅也。奇恒者,言奇病也。”[5]
这是本篇黄帝与岐伯的第1个问答。马莳认为,《揆度》、《奇恒》都是古经篇名[6]。龙伯坚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概论》中有较详细说明,他主要的依据是《史记·仓公传》:仓公在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拜见其师阳庆,阳庆传于仓公的一批书籍中,有《五色脉》、《奇咳术》、《揆度》等。龙伯坚认为“《奇恒》者,言奇病也”,而《奇恒》就是《奇咳术》,而《素问·病能论第四十六》即《奇恒》书之仅存者。至于该书的内容,龙伯坚指出:咳的本字当作“”,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释“”字云“奇,言非常也”。所以,《奇咳术》当是《非常术》,主要讲一些非常的疾病。[7]
张景岳在《类经·十二卷·论治类》中曾说:“奇恒,异常也。”又说:“奇病,异常之病也。”[4]清初的高士宗和张隐庵也都认为“奇恒者,异于恒常也”。至于什么样的病才称的上是“异于恒常”,张隐庵认为:“此篇论脉因度数出入,五藏之气,相生而传,一以贯通,内外环转,如逆回则为病矣。与《脉要精微》、《平人气象》诸论之脉病不同,故曰奇病也。”[8]《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中,杨上善认为:“奇者,有病不得以四时死,故曰奇也;恒者,有病以四时死,不失其常,故曰恒也。”[9] 陈无咎在《内经辨惑提纲·上经·丙·言诊》中关于《玉版论要》之处说:“奇恒者,正负也。”又在《内经辨惑提纲·下经·乙·言变》中关于《病能论》及《奇病论》之处说:“奇恒者,言奇病也,是为上古《奇恒篇》中遗文。”[4]
至于恽铁樵:“奇对于恒言,恒,常也;奇,非常也。不病,人之常也;病,人之非常也。即奇,病也;恒,不病也。”对于恒常与异常,恽老认为,“其人虽有病,苟寻常轨,病无害也。其人虽无病,苟不寻常轨,大病且来。”[1]笔者对于这几位名医大家的说法并不是很认同,或许在远古时代真有那么一本名叫《奇恒》的古书,但是,这并不足以表明此“奇恒”就是彼《奇恒》,毕竟,没有更多的佐证可以排除“同名异物”的可能。不过,陈无咎的说法却相当有启发性,他以“正负”来解释“奇恒”,“正负”是相对的,既然是相对的,笔者认为,释为“阴阳”似更合适。正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至于恽铁樵以“顺逆常轨”来判断疾病的进退发生与否的观点,那也是在“顺逆阴阳”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的判断。
至于《揆度》,除了马莳仍称这是古经,龙伯坚更明白地说这是一本包括预后的诊断学专书。其余诸医家都均认为“揆度者,度病之深浅也”,指的就是审查诊断之意。这是最好的释义。
“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5]
这是本篇黄帝与岐伯的第2个问答。在这段中,笔者有几个疑点,第1个疑点是,如果“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为何恽铁樵只认为“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偏偏删去了“五色脉变”4个字?
第2个疑点是,同《揆度》、《奇恒》一样,马莳仍认为当是《五色》、《脉变》两本书,他认为这也是古经篇名。龙伯坚先生还是以《史记·仓公传》为佐证,认为阳庆传给仓公的《五色诊》,大概就是同一本书。那么,按照马莳的意思,是岐伯给黄帝开了张书单,他向黄帝概括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这4本古经的核心理论。不过,《素问·疏五过论》中有提到:“《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这里只提到《揆度》、《奇恒》,并未言及《五色》、《脉变》二书。那么,我们不妨再想想,如果这4本书可以相提并论,著之玉版,为甚么到了《疏五过论》却漏掉了《五色》、《脉变》两本?又为何少掉了《五色》、《脉变》还能“决以明堂,审于终始,可以横行”?况且,也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表明《五色》就是《五色诊》,龙伯坚的推断没有阐明他的依据。
至于其他医家对“五色脉变”的看法,高士宗说:“道之圣数,有色有脉,五色与脉,其变无常。”[2]笔者以为他这些话是从《移精变气论》中“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这一段载述承袭而来。张隐庵则认为:“五色脉变者,五藏之脉,变见于色也。”[8]两者概念均较模糊。
接着再谈谈“请言道之至数……道在于一”这个问题。乍看之下,此问答似乎说得过去,可是翻阅各家批注,又总觉得释文牵强。因为马莳、高士宗、张隐庵等人均认为“一者,神也”。请注意这里黄帝问的是“至数”,而非“至理”。笔者认为这个“至数”是别有所指的,其意义远大于“至理”,而岐伯的回答是“道在于一”。此“一”也不该单单只是一个数字,更不该只是代指其他事物的虚字。对此,张景岳作了一番解释,《类经·十二卷·论治类》中有这么几句话,即“至数之义,所包者广,如《六节藏象》、《天元纪》、《至真要》、《六微旨》、《五运行》、《六元正纪》等论,皆言其义,盖天人之道,有气则有至,有至则有数。”[4]于此,他采用《说文解字》对于“至”的释文“至,来也”[10],主要是站在四时五运六气的角度去看待“至数”,说了半天,他还是绕回到“一者,神也”这个观点上。
不过,“至”还可做“极”解释,如《系辞》说:“易其至乎矣。”[11]如此,“至数”就成了“极数”,一个可以涵盖所有的“大数”。那么,这个数就只能是“一”。
《周易·伏羲八卦次序图》中,乾为一,代表天。 是故,恽老把这个“至数”由“一”推到了“天”。 恽老如是说:“一者何?天也。使吾身脏腑之气,与天地运行之气,合而为一也,能一者不病。”
再者,唐容川在其《医易通说·上卷·太极》中提到:“中国数起于一,一字本作‘·’。”[12]后人引长作一,其实古只一点,以象太极。故许氏《说文》云: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11]并且在老子《道德经·三十九章》中有句话“万物得一以生”[13]。故笔者认为“一”指的即是“太极”,是蕴含阴阳二气,化生四象八卦、天地万物的母体。
笔者认为,“揆度奇恒”指的当是审查阴阳,因为只有透过对人体阴阳变化的检测查验,方能知道病或不病及其转归顺逆,关于这方面,《阴阳应象大论》已说得很明白。而“道在于一”指的就是太极,“阴阳?太极”这是个由二回归一的说法。唐容川认为“太极者,谓天地未分之先,只浑然元气一团而已”。此元气包含阴阳两方面,当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两者是和谐存在,构成一团浑然的元气,并没有明显的表露或区分,倘若人体生病或欲病时,他的阴阳肯定趋于失和,必然出现盛衰消长。所以,笔者认为“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是训示医家诊察审视人体时,必须有一个阴阳的整体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常以不病调病人”,后世医家多以在诊脉时,以己身不病之平脉度病人违常之病脉来加以解释。推而广之,从诊断到治疗,我们都必须以不病调病人,其目的就是恢复病人的阴阳平衡,这也正是《玉版论要》提到的“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之义。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5]
陈无咎称此为“伪文”,丝毫没有论述的必要。 对于“神转”二字,马莳、张隐庵、高士宗几位医家或言神气运行血脉,或言神气运行五脏,或言神气运行色脉,一语带过。张景岳则认为:“神机之用,循环无穷”、“神者,阴阳之变化也,《易》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4]相较于其他三家模糊而暧昧的说法,张景岳突出地以“阴阳变化”解释了“神”的概念,的确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笔者更愿意引用《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中的“阴阳不测之谓神”[11]来解释“阴阳”与“神”的关系,此句之下的小字注文写道“两在故不测”,“不测”指的并不是真的测不出来,而是因其阴阳之间和谐平衡(“阴平阳秘”),没有胜负多少之分,所以测不出来孰盛孰衰,乃曰“两在故不测”。而这也正是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和”的状态。笔者认为,“神转”当指“阴阳的运行”而言。
几位医家都把“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解为“神转不回,神回不转”。如此,“转”和“回”就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运动形式,“转”是正常的运行,“回”自然就成了异常的逆行。这其中,又以张隐庵“如逆传其所胜,是回则不转,乃失其相生旋转之机矣”的解释较为合理。
笔者不成熟的看法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句话,当作“神转不回,回然后不转,因此失其机”。可解释为:阴阳以其特有的“阴升阳降”方式运行不歇,在其运行出现踟踌不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停滞的现象,结果就是失去生机。这句话主要是在教导医家,治疗的目的除了要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之外,还要注意阴阳的运行,使其“阴升阳降”运行不歇,如此方能生机不息。
结语
以上是笔者读《玉版论要》后的一点心得体会。并不是想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与几位前贤大家阐发不同的见解,只是“医”与“易”之间的关系,应有更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明代孙一奎在其《医旨绪余·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中说到:“斯理也,难言也,包牺氏画之,文王彖之,姬公爻之,尼父赞而翼之,黄帝问而岐伯陈之……经于四圣则为《易》,立论于岐黄则为《灵》、《素》……书有二而理无二也……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14]那么,既然是道理无二,就该当回归最根本的初衷:太极阴阳易理。因此,才以太极阴阳立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笔者想用30个字概括个人浅见:阴阳释奇恒,揆度转太极,身与天地泰,内求水火济,道若能致一,神转不息机。
【参考文献】
1 任应秋编著.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70.
2 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0.
3 陈无咎.内经辨惑提纲[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9.
4 明·张景岳.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42,243.
5 唐·王 冰注,宋·林 亿,等校正.黄帝内经[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一):51,52,63,(四):67.
6 明·马 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0,111.
7 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80,81.
8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59:56.
9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30.
10 东汉·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162,247.
11 宋·朱 熹注.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
12 清·唐容川.医易通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6.
13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4,175.
14 明·孙一奎.医旨绪余[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 感谢知行兄转载佳文,是近道之论,令闻道则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