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流源——《黄帝内经》讨论第一
共研岐黄群(41717365)第一题讨论结果报告。『学』阅素灵(50032167) 21:15:29
我过30分钟,对咱群讨论的那个黄帝内经破题,报告下自己观点吧
学』阅素灵(50032167) 21:18:47
先转发一下吴自然老师的贴
『学』阅素灵(50032167) 21:18:48
黜邪崇正
复真堂维世门事一子转述于原真堂
道分达道、性道、天道。次第终始,缕悉已尽。然达道、性道,儒家已详言之,人犹易知。天道最精,古人虽著有成书,要皆借喻曲譬,背母言子。世人不得薪传,自作聪明,私猜妄解,或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遂矜知道,迭出许多旁门,传授无数伪法,以盲引盲,流毒后世,此大道至今,所以多伪,而王良之破迷歌,钟离祖之正道歌,陈泥丸之罗浮吟所由作也。
云房云: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中间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尹子云:九十六种外道,三千六百旁门,任他一切皆幻,只我这些是真。道之真者,简而不烦,以虚无为体,以清静为用,始于有作,终则无为。并非奇异怪诞,高远难行之事,奈何世人以道在近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乎?
道之伪者,其法虽多,约略计数,事则三途。有好炉火者,有烧茆点汞者,此皆不得龙虎上经,铜符铁券之真传,而为外丹岐途也。有好彼我者、或三峯採战、或闺丹食秽、或食乳对炉、或红丸阴枣,此又错认阴阳而为岐途也。此等伪法,地狱种子,稍有正气,犹深鄙之。(用鼎器非道,或问房中术可致神仙,此言亦可信乎?抱朴子曰:此妖妄之言,由好事者增加润色致令失实。大抵彼言御女,适以迷死。又云:守交接之术以窥神仙,愚之甚也。)
故吾祖开示,恐不深辨,而最易惑人者,莫若执着己身,独修一己,其类则繁,难以悉数:有视顶门者、有守脐带者、有运双睛者、有守印堂者、有摩脐轮者、有兜外肾者、有转鹿辘者、有闭息行气者、有屈伸导引者、有三田还返者、有双提金井者、有晒背卧冰者、有纳气嚥津者、有内视存想者、有休粮避谷者,有搬精运气者、有观鼻调息者、有离妻入山者、有定观鉴形者、有熊经鸟伸者、有服气餐霞者、有长坐不卧者、有打七炼魔者、有禅定不语者、有斋戒断味者、有梦游仙境者、有默朝上帝者、有密咒驱邪者、有见闻转诵者、有运尾闾为闭关者、有炼小便为秋石者、在闭目而冥心而行八段锦者、有吐故纳新而行六字气者、有面壁而志在降龙伏虎者、有轻举而思驾凤骖螭者、有吞精嚥华以噏日月者、有步罡履斗以窥星辰者、有依卦爻之序以朝屯暮蒙者、有独持戒定而望解脱者,似此等类,难以卒数,而撮其大要,皆执着一身以修。(此言及孤修不是道也)然于中亦有数条,可以攻疾病,救衰残,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不能成道。间有超脱,不过出一阴神,非阳神冲举之道。故紫阳云: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一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还丹,何异认他财为己财,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尅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是皆日月失道,铅求异炉,欲望结成还丹,不亦难乎?
上阳子曰:有辈愚从,言及修行,便谓深山兀坐,穷谷独居。噫!岂知达摩马祖之为哉!马祖未修大药,而枯坐求佛,有磨砖之讥。达摩已向长芦而入室用功,始回少林冷坐,修之与行,各有时宜。故我祖云:静坐一件,是得丹以后事,未能大隐市廛,何必深山守孤乎。道光曰:滥形闭气之法,初学甚难,及其习熟,坦然无礙,瞬息之间,遍游万国,奈何其形属阴,易坏难固,不免投胎夺舍也。参同契曰:若药物非类,虽麟脯凤脂,祷祝神衹,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冀有所望,亦犹和膠补金,以硵涂疮。纯阳曰:不在心兮不在肾。又云:若执一己,岂达鹏鸟图南之机。历观诸论,明言执着己身非大道也,详矣。
虽然,执着己身固落顽空,而不修己身,则心不虚灵,乌能结黍珠于倾刻。妄言作为,固堕地狱,而初无作为,则身属子,孤阴亦难復先天于衰残。此中自有堂堂一条正路,朗朗一座法门,若经圣师诀破,言无为,必不类枯坐独处,如上等等所为,执着一身而有抛身入身之患。言有作,必非若妄谈双修,如世等秽行,好临炉鼎而致沉沦折磨之惨。故求道者,须具大智慧,大卓识,即物穷理,积德格天,虚心访道,拜求明师,多看古书,印证考究。讲性道,必合四书五经;讲天道,必符周易参同。其法于道理人情不乖,其功于身心性命无礙,不行则已,行则效著,方可信受,不然鲜不为邪说所惑矣。
至于外丹一途,较内丹更劳,虽古人著有成书,其可取信者,惟太上之黄芽歌,金碧古文,龙虎上经,元君之玉清内书,金华玉女之说丹经,鬼谷子之九转金液大还丹歌,广成子之浮黎鼻祖,许真君之石函记,神楼赋,谌母元君之铜符铁券,吴猛之直指灵文,葛孝先之採金歌,紫阳真人之金丹四百字,大丹歌,李灵阳之玄灵备览,严君平之铅火歌,王果斋之金丹铅汞歌,萨祖之太上指迷直论,范文正公之渔庄録,虚靖真人之管见歌,高象先之金丹歌,张三丰之铅汞歌,白玉蟾之地元真诀,尹文始之大丹歌,李真人之龙虎还丹诀,李元光之海客论,彭晓一之识一歌,诸如此类,可以信受,其余成醇疪真伪相半,不足证信。倘不得真传,自作聪明,猜测古诀,妄为烧炼,如唐朝诸君,妄信方士之说以服丹砂,中毒身裂而促算者,可不悲哉!
钟离云:访仙求友学烧丹,精选硃砂炼大还。将谓外丹化内质,原来金石不相关。又云:内里明时是至真,外边入者即非亲。若教异物皆轻举,美酒羊羔亦上升。吕祖云:可异九江张尚书,服药失明神气枯。不思还丹本无质,翻食金石何太愚。大清修丹秘诀云:元炁飞霜成九转,还丹本是太和精。此固明言,外丹不及内丹之为贵矣。古人往往论及者,不过借点化之功,以为内丹资助,方士以外丹有点化功能,则又借此以惑贪财愚夫,故其诳人曰:吾丹能点石成金。而其法,或以草药制水银假死,配真银为用,或制红铜假白,谓之红皆去血,配真银为用。又有曰:养砂不资母者,曰养砂资母者曰青金,曰白金,曰青天硫,曰黄天硫,曰死硫,死雄,死砒,死硵共三千六百余门,贪财愚夫,被其所欺,以致倾家破产,不可胜数,抑思此丹,上天所宝,付于有德,若教贪财之人,神天所嗔,天肯与以多金而为纵欲资乎?即谓丹能服食飞升,自黄帝炼九鼎以轻举,淮南炼黄芽以上升,许君炼白雪以拔宅。嗣是而后,几见有由神丹以成道者。何必为此非分之想也。谓外丹能点石成金,学者人原不以货财系念,白镪黄金,将来何用?更不必妄求也。(盖世人酷好外事而略内功者,观此可知省矣。醒乎!醒乎!)
莫为名利堕地,当从正诚希天。
『学』阅素灵(50032167) 21:33:02
关于这个解读,再过10分钟再说,我去找个东西
『学』阅素灵(50032167) 21:42:48
黄帝是谁? 我开始说下自己的观点。百度上有的资料,我就略过了。黄帝者,人文之始祖。这点公认。关于他的生平和发明,大家百度一下可知。值得深究的是,在这些资料和传说后面,黄帝是谁?黄帝,是一个具体的氏族部落首领吗?黄帝内经上的黄帝,是历史上某个具体的人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既非是,也非不是。凡托名黄帝的书,皆有其共同特点。相同时期,托名黄帝的书,有记载者,大凡有20余部。这些书皆是论由天及人的学问。或者反过来说,皆是论,人合同于天地,及人如何由天的问题。这一时期,其他书,并不托名黄帝。何故?仔细追寻,即能发现,五方五帝,各有所主。其中,中央之帝,名曰黄帝。黄帝是乃真土之气,五气攒合于此,混成真一一气,乃能言生。中国传统的神灵。现在还可以在道教中见到很多这种神。比如,后土夫人,水精子等等,有兴趣者请参看其他资料。皆非盲目迷信,而是有所指。根据黄帝的特征,再加上所托之书的特点。黄帝至少有几点含意:第一,黄帝标志的是质之始。这点正和素问之名意。生人之纪,人文之起,以黄帝标记之。这点正和素问之名意。二,黄帝代表五行合和之真气,即为太极,中道。三,黄帝冠名的书,研究的主题。黄帝时代,人神已经分离。虽然有神在人间,但是人和神的已经不混居。这是传说。其实这一传说,是指人,先天状态的脱离。也就是“天真”状态的失去。但是,仍有“天真”者,以及对“天真”的探寻。黄帝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一个由人及天的过程。因此,和内经同时期,托名黄帝的书,无一例外,讨论的内容都有关天人,论述天人本是一体,由天及人,由人及天的学问。可以简单的说,黄帝托名的书,主题是论述人天之学。 这个问题,就简单的点到这里。打字太累。接下来,黄帝代表的是怎样的一个生命过程?
『学』阅素灵(50032167) 22:17:10
黄帝,是中国古代名人中一个及其成功的人士。幼小就德才兼备,少年就春风得意,最后为大地之主,娶了N老婆,受N神仙青睐,最后还成仙了。说得通俗点,人黄帝是怎么个人奋斗的?黄帝成功学有何不同?其实,人人都可以像黄帝这么成功。因为黄帝标志的生命过程,正是中国传统的完美人生。是一个,把握住上天赋予的“元真元灵”,在人事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对内圣外王的实现,最后终至于彻底自由的境界。关于大地之主,人神的敬佩,长寿等等。都是有象征意义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天地的主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健康和生死。关键点,有没有把握住上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天真”。再具体的说,黄帝的生命过程,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每一个过程中,都有所指。这个,我只能略点出来一下。比如,黄帝娶四个妻子,每一个妻子其实都有所代指。关于这个,有兴趣者,可以去看看资料,这四妻的分工,就一目了然。当然,比较明显的还有那个铸鼎,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学』阅素灵(50032167) 22:36:09
在说下两个问题的之前,再说一点。什么叫托名?很多学者就栽在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上。一本书,叫黄帝内经,是作者就是黄帝吗?黄帝自己夸自己生而神灵呢?所以,学问必须和常识结合起来。古书之所谓“托名”现象,其实很多并非如后世所想的如此不堪,是后世之人,自己用心显恶,心系名利,以自己小人之心测古人。在汉和汉以前,为什么很多书托黄帝,神农。。等古之大贤,是为了说明书是他们写的?为了书卖的好?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很多这样的书名,是为了说明其主题,和重要内容的特征,风格,以及传源何圣主张。根本不是为了骗人说书是某大佬写的。更何况,书的内容可证,是别人写黄帝,写黄帝为标志的内容,不是黄帝这个古人自己写的。就好像我写本书,书名叫仲景方论。
『学』阅素灵(50032167)
经,自然没什么说道,万世宗法谓之经。内,这个有点说道。根据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外经,扁鹊内外经,后来有,淮南外,淮南内,淮南杂。那么,内经和外经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基本学术界的人都公认,纯正重要者为内,驳杂和稍微次要者为外。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在下是认可的。值得一提的,内外之分,还有一个相似说法。就是“定乎内外之别”。道家经典分内外,往往是根据“定乎内外之别”这一分类标准。一般说来,道法属于内,术器属于外。这就是说,为什么内经会没有记载多少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如果按照这一命名标准,那么,治疗方法,推拿手段,药物方剂等等,应该主要记载在外篇,因为这些是属于“术”的范畴。那为何又多言针?言针,实言引气关窍之法,故属于内。好了,十一点了,打字太累,就说道这里。
[好]小三儿(992469236) 23:10:33
那七篇大论属不属于黄帝内经部分,有人说那就是黄帝外径。王冰后来加入,统一为黄帝内经。
『学』阅素灵(50032167) 23:12:08
七篇大论是外经,这个观点我倒保证它是错的。七篇大论的年代比内经的主题经文要晚得多。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一定不懂训诂和文献考据。这就看出训诂的重要了。七篇大论的年代决定它不会是外经的内容。因为,这七篇大论,用的不是东汉或者东汉以前的韵啊。还有一点,七篇大论用的是汉后的历,就是所谓的正月建寅这个历。这个历,是西汉建立,又约60+-年才开始用的。
[好]小三儿(992469236) 23:18:08
有没有可能,秘传,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时的历法重写的呢。这样考下去就没谱了。
『学』阅素灵(50032167) 23:18:37
非常有谱,可以说,铁证如山。七篇大论不可能是内经中的原有内容。秘传,那就必须保持原文之貌,如果重写,那仍然不是内经的原本内容。这就看出文献功底的重要性了。没有文献功底,读古书,还是差了。
『学』阅素灵(50032167) 23:21:10
走,睡觉去
[ 本帖最后由 小三儿 于 2008/12/17 12:53 编辑 ]
集体讨论内容
【20081209】讨论内容『学』阅素灵(50032167) 12:59:44
好了,我进行黄帝内经的破题,请各位师兄围绕这几个问题,在群内积极发言,时间为7天
[好]小三儿(992469236) 12:59:59
好的,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00:32
小三儿 做好书记员啊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00:44
好的,没问题
『学』阅素灵(50032167) 13:01:27
谁是黄帝?黄帝代表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过程?为什么以黄帝冠名?
何谓内?
何谓经?
『学』阅素灵(50032167) 13:01:46
这是简单版的,大家加油啊。请各位围绕这几个问题,在一周内进行学习和讨论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04:01
这几个问题,没有点内功摸不着头绪啊
老百姓(448342168) 13:04:31
谁是黄帝?黄帝代表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过程?为什么以黄帝冠名?
何谓内?
何谓经?
(好)语典(12744884) 13:05:02
我还以为老百姓是黄帝呢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05:48
老百姓身上都有黄帝潜质
『学』阅素灵(50032167) 13:06:04
大家要可得抓紧了,我可是踢了剩10个或者8个人都做的出来的哦
(好)语典(12744884) 13:06:25
黄帝与皇帝有什么不同,是姓黄的皇帝吗?
[好]天意(20208879) 13:06:31
不是
『学』阅素灵(50032167) 13:06:45
咱们群也是态度决定一切,
(好)语典(12744884) 13:06:57
是代不同,称呼不同?
(好)语典(12744884) 13:07:21
黄帝是某一区划称霸者
【好】jinliang(21546933) 13:07:34
问题有些说法不太一样。有些道家认为黄帝内经大部分也是讲修炼的。
(好)语典(12744884) 13:08:00
内经,这个内是不是讲体内
(好)语典(12744884) 13:08:18
所以不叫外经
[好]天意(20208879) 13:08:49
那要好好看看内经先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08:57
用王冰的话说就是:“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
(好)语典(12744884) 13:09:38
黄帝是谁呀,大家GOOGLE一下,发上来吧
(好)语典(12744884) 13:07:21
黄帝是某一区划称霸者
(好)语典(12744884) 13:12:11
黄帝】
英文名:(Yellow emperor;The huangdi;Mauslleum)
姓:姬,公孙 (《史记》记载姓公孙)
氏:有熊、轩辕
名:轩辕
历史身份:华夏部落联盟领袖
神话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妻子:嫘祖(正妃)、女节、彤鱼氏、嫫母
臣属:炎帝、应龙、风伯、雨师、天女、仓颉、风后、伶伦等
子孙:颛顼,另外在史书、传纪中,上至夏商周,下至春秋战国,其大部分的诸侯、国君也基本上都是黄帝的后裔。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诞辰: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好)语典(12744884) 13:12:21
居然有英文名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12:48
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这里有学问哦
(好)语典(12744884) 13:13:19
姓与氏有什么区别?
(好)语典(12744884) 13:13:35
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氏了,只有姓名
男-好-初学者(16421966) 13:13:59
贵族才有氏吧
(好)语典(12744884) 13:13:59
氏可能代表区域或族类
(好)语典(12744884) 13:14:05
这样呀
(好)语典(12744884) 13:14:20
我也是贵族呀
『学』阅素灵(50032167) 13:14:37
大家好好讨论,这个破题本周内请大家不断循环发送。
男-好-初学者(16421966) 13:14:58
先有氏后有姓
(好)语典(12744884) 13:16:28
黄帝出生地:
《史记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至于具体出生地点,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在其它地方。
传说一、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好)语典(12744884) 13:17:01
非正常怀的哟,天人投胎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17:48
语典真是说对了
(好)语典(12744884) 13:17:58
传说二、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这一说法得到包括中国古都学会在内的部分民间机构的认可。
传说三、黄帝生于山东省曲阜市周围。据古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而寿丘位于曲阜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东。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18:27
黄帝就是这么产生的
(好)语典(12744884) 13:18:43
你怎么知识不是编的呢?
(好)语典(12744884) 13:18:48
知道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19:08
我当然是从我理解的角度出发去给结论的
(好)语典(12744884) 13:19:56
因为我的历史老师说,大人物的出现,都会编点什么现像,以烘托主人公的出现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0:09
要理解好这个,没有天人合一、天地人相应的观念,是不大可能。这里也涉及到一个怎么去读我们上古书籍的问题,以及种种神话传说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0:42
那是历史老师不懂文化,胡说八道
钱湖龙井(7804549) 13:23:49
我认为语典老师的老师说的没错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24:08
中华养生文化的开创者:黄帝完美人生的美丽过程: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10320-1-2.html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4:42
要想考察上古的历史,不懂上古的文字、天文地理、道家文化、以及神话传说,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考察上古历史的学家们痴人说梦的是绝大多数
钱湖龙井(7804549) 13:26:16
不管怎么说,是人总是父母所生
(好)语典(12744884) 13:26:22
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为后世所称赞,被誉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7:06
钱湖龙井(7804549) 13:26:16
不管怎么说,是人总是父母所生
那你想从这句话说明什么?
钱湖龙井(7804549) 13:27:37
说的就是那些神话
钱湖龙井(7804549) 13:27:53
有编的可能性更大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7:56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神话是什么意思?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8:05
我指的都是先秦以前的
之后的不讨论
钱湖龙井(7804549) 13:28:40
这个我没想过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28:54
而这个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29:43
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内求
为什么叫《黄帝内经》呢?既然有《黄帝内经》,那么有没有《黄帝外经》呢?
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学著作———班固写的《汉书 艺文志》中记载,古代医经有七部,第一部叫《黄帝内经》,第二部叫《黄帝外经》,还有《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还有《旁经》。只是《黄帝外经》和其他医经都已经失传,现在传世的就只有《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我认为《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学』阅素灵(50032167) 13:30:41
呵呵,这是张其成老师写的文章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30:59
厉害哦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31:36
内经讲人,外经讲天地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31:41
先秦的、特别是上古的众多神话传说,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明线索,而且都是本质的。后世那些皇帝们的一些附庸们撰写一系列的故事来拍主子的马屁,而后世的历史学家们不论青红皂白都放在一起批判。本质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华文化为何物
(好)语典(12744884) 13:31:45
向内求,不要向外求
『学』阅素灵(50032167) 13:32:13
呵呵,在内经这个领域,没有我没有读过的书,包括新书,我每出必学习之。
『学』阅素灵(50032167) 13:35:13
大家继续深了讨论,无论持何种论点,充分列举和陈述出来
(好)语典(12744884) 13:36:01
把内字的古文贴上来看看哟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36:11
大家有没有想过什么是“神”
(好)语典(12744884) 13:36:27
形而上的东西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36:39
弄懂这个,你基本就明白人类上古文明的蛛丝马迹了
(好)语典(12744884) 13:36:58
可以会意不可以言传
(好)语典(12744884) 13:37:20
有那么多,会得神经病哟
(好)语典(12744884) 13:37:23
想
亦动亦静在群空间内发表了新帖:《黄帝内经》学习,开篇之旅请点击此处查看
(好)语典(12744884) 13:40:37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闻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姓公孙。为上古时帝王。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好]天意(20208879) 13:41:26
google不是阅素灵的本意吧
应该是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好)语典(12744884) 13:42:00
贴出来大家看一下故事,才会有感受与体会
[好]小三儿(992469236) 13:42:26
(好)语典(12744884) 13:37:20
有那么多,会得神经病哟
语典师兄,你读佛经,你知道什么是“真如本性”“佛性”吗?
(好)语典(12744884) 13:43:13
讲不出:自性吗?
(好)语典(12744884) 13:43:48
如来藏? 阿赖YE识?第八识?
(好)语典(12744884) 13:45:22
佛性? 不思善,不思恶的~~~~
(好)语典(12744884) 13:49:15
谁是黄帝?黄帝代表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过程?为什么以黄帝冠名?
何谓内?
何谓经?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3:59:05
怎么一下子没声音了啊?
结海楼(330724378) 14:00:36
我在。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1:24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2:30
登天: 应该有两种含义:成仙了,或者死了。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的成了仙,有的入了坟
(好)语典(12744884) 14:02:43
我想问问,内经是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吧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3:01
不止岐伯
(好)语典(12744884) 14:03:18
那这一篇,又写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那他是自已说自已吗?
[好]并刀如水(82724181) 14:03:51
黄庭帝君、丹田,元神?土德敦厚。
黄帝代表着人对元神炼养的一种过程吧
内,可为内科或内视
经:经典或者经络
我乱讲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3:54
登天不是死的意思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4:03
登天是有名气的意思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4:11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4:13
参见<内经讲义>
【好】jinliang(21546933) 14:04:51
昔在黄帝,应该是在黄帝时代,人们怎么怎么样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5:13
黄帝内经是成书于东汉或者西汉或者战国的书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5:22
不是黄帝时代的
【好】jinliang(21546933) 14:05:32
我指内容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5:47
内容也不是黄帝时代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6:08
之所以黄帝 是托物
(好)语典(12744884) 14:06:09
就是后人记录他们的对话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6:16
不是
【好】jinliang(21546933) 14:06:34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我指这句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6:46
你看看内经讲义把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6:59
我昨天还去听课来着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7:05
讲的就是这段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7:18
内经讲义也不是唯一标准啊
【好】jinliang(21546933) 14:07:21
讲义的说法应该不止一种吧
结海楼(330724378) 14:07:41
我觉得前提是相信内经。经上说昔在黄帝,那就要当成是黄帝时代。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7:44
但是是国内 内经大家解释出来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8:06
业界基本上都是这么解释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8:33
若认为是黄帝成仙了就是唯心主义了吧
【好】jinliang(21546933) 14:09:03
成仙的地仙应该很多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9:14
唯心主义错误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09:18
我们的讨论,不要止于任何现有文献,否则还讨论什么啊
filsdeneige(139011219) 14:09:38
没有局限于书本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0:15
内经中说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你怎么解释
结海楼(330724378) 14:10:44
登天不登天有什么影响吗,歧伯不也没登天
(好)语典(12744884) 14:10:54
对应365天,约数吧
(好)语典(12744884) 14:11:05
讲天人相应的思想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11:40
filsdeneige师兄最好弄清楚“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这两个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提出的,这个就如同秦刚说的“在100多年以前,还没有‘西藏独立’这个词汇,‘西藏独立’的始作俑者是谁?”这一说道理是一样,很好理解。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2:17
这个说法欠妥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12:33
那个说法欠妥?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2:44
你说成仙了显然是唯心主义了我没有批评唯心主义的意思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2:55
不过成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
结海楼(330724378) 14:13:04
356节,所言节者非皮肉筋骨也,神气所游行出入也?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3:13
唯物主义中没有成仙 这个说法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3:41
ok 既然这里是大概的说法为什么有人说登天就是成仙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4:00
这个是我个人看法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15:35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图书馆翻翻国内一些大家的《内经》书籍,你就会发现,很多《上古天真论》都是不包含在内的,这足以说明为何庸医多。
结海楼(330724378) 14:15:38
神灵,能言,徇齐,敦敏,登天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6:09
自古中医就有很多庸医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6:17
要正视这个现实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6:30
不能说学院派的怎么差了
结海楼(330724378) 14:16:42
经是亘古不变的。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7:03
古人的观点一定正确吗?\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7:12
张仲景不也有错误吗?\
(好)语典(12744884) 14:17:50
为什么以黄帝冠名?因为黄帝人类的始祖,这也喻是医书的始祖,也因为是黄帝与众人的对话而成的书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8:00
显然不是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8:13
训诂以下就知道了
(好)语典(12744884) 14:18:23
这是我东拼西拼出来的自已的理解
结海楼(330724378) 14:18:34
有必要冒名吗?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8:37
东汉以火为国运 所以有心火这个说法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8:47
以前并没有出现过心火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9:09
至少五十二病方等书中没有
(好)语典(12744884) 14:19:18
我现在都搞不清内经是哪年的书了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19:21
读黄帝内经,不能抛开道家的思想
filsdeneige(139011219) 14:19:57
没有抛开思想 但是也不能被忽悠了
(好)语典(12744884) 14:20:05
是不是比伤寒论(东汉末年)早
结海楼(330724378) 14:20:11
好像中医的地位很低一样,有必要冒黄帝的名?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0:19
比伤寒论早
(好)语典(12744884) 14:20:40
战国时代?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0:41
但是有一部分和伤寒论差不多时代
(好)语典(12744884) 14:20:52
我的历史真是差哟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0:56
黄帝内经不是一个人写的
结海楼(330724378) 14:21:16
讨论这些有什么用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1:34
万物必求于本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21:59
什么是你说的“本”?
(好)语典(12744884) 14:22:08
王洪图老师有讲,我还跳过去听,因为有5个课时,没听呢,所以现在没有概念了
结海楼(330724378) 14:22:10
经典就是本。
(好)语典(12744884) 14:22:41
本于阴阳,和于术数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2:50
经典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3:10
但是为什么不去考证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说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3:36
当然这个也和个人兴趣有关系
结海楼(330724378) 14:24:00
法往古者,验于来今。针经代表的就是往古。
(好)语典(12744884) 14:24:04
你认为写黄帝,只是借用黄帝的名字代表古人的意思?叫托物
(好)语典(12744884) 14:24:29
托物是这样理解吗?
结海楼(330724378) 14:24:51
那什么不用上帝的名号。上帝比歧伯师父还厉害。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5:00
我这里是指为了使自己有说服力 所以托言语于黄帝
(好)语典(12744884) 14:25:22
O,有点明白了
结海楼(330724378) 14:25:45
上帝不更有说服力,还有上古真人,不也很厉害。那个不比黄帝的名号大。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6:06
你爱怎么想怎么想吧
(好)语典(12744884) 14:26:25
作者随便选一个嘛,黄帝比较适合大众文化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6:34
要知道商代巫和医还是一家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27:03
在你眼中“巫”是什么?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27:25
你知道巫的原始意义吗
filsdeneige(139011219) 14:27:37
巫有心理治疗的一部分 也有骗人的一部分
barbary(37751202) 14:28:00
当今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巫医还是一家哦
结海楼(330724378) 14:28:11
人顶天。
结海楼(330724378) 14:28:28
巫的字义发来。
结海楼(330724378) 14:29:21
古代人最信服的是天。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29:25
考察巫的意义,离不开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经典文意。
结海楼(330724378) 14:30:02
从巫字义就能看出。
(好)语典(12744884) 14:30:31
围绕一下课题讨论呀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30:36
现代人根本不了解巫的本意,就用一个西方科学洗脑的思维去考虑上古的东西,这就是现代的现状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0:54
好像你很懂一样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1:00
不一定吧
[好]小三儿(992469236) 14:31:35
我可以肯定就在这一块,比你懂得多
(好)语典(12744884) 14:31:47
我有时觉得大家都说得对吧,反正谁也实证不了,最后还是各持已见
结海楼(330724378) 14:32:29
有人研究过“巫”字。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2:32
百度之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2:50
上面有解释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2:56
巫的原意
[好]亦动亦静(4481976) 14:33:14
百家争鸣,不要伤了和气。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5:01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说文》
结海楼(330724378) 14:35:25
不对。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5:46
(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filsdeneige(139011219) 14:37:26
懂得很多的人解释一下
(小三儿注:在上面讨论过程中,我有失平和态度,在此专门道歉。)
『学』阅素灵(50032167) 22:39:46
谁是黄帝?黄帝代表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生过程?为什么以黄帝冠名?
何谓内?
何谓经?
此为本群7日内,内经讨论主题
凡是屏蔽了本群挂着的,不发言的,7天之后,统统出去
[好]小三儿(992469236) 22:40:40
共研岐黄群到了秋季,有股肃杀之气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43:43
我先说说吧:
五行--五色--五帝:
青帝-伏羲,赤帝-神农,黄帝-轩辕,白帝-颛顼(?),黑(玄?)帝(?)
『学』阅素灵(50032167) 22:44:01
嗯,对了,因为本群即将升级为高级学习群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44:58
五帝分别具有相应的五行之德,黄帝具备的应该是土德
式尺(304709737) 22:45:18
中央戊己土色黄
[好]小三儿(992469236) 22:45:27
师兄们分析的有理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45:43
对,黄帝也是中央之帝
『学』阅素灵(50032167) 22:45:48
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进行内经的讲解,所以先要肃杀,哪怕杀到剩几个,也不允许有挂着占位子的,想进来的人很多
[好]小三儿(992469236) 22:46:21
一直在期待阅师兄讲解内经
『学』阅素灵(50032167) 22:46:57
不做讲解,不讨论不讲
[好]小三儿(992469236) 22:47:05
高级群得有点高级群的风格
『学』阅素灵(50032167) 22:47:22
如果启而不发,那就干脆出去。把学习的机会让给更适合的人
『学』阅素灵(50032167) 22:48:26
于我何有师兄,您继续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49:29
现在想来,以前上学时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学问太少,很多渊源的学问不知其始,比如有黄巢诗:“他年我若为青帝,”,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好]小三儿(992469236) 22:51:42
于我何有师兄说的有点意思啊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52:46
1)黄帝代表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过程:
黄帝为轩辕氏,其母来自华胥之国,“不知在西方几千万里”,我估计有可能是白种人。
『学』阅素灵(50032167) 22:55:25
然后呢?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57:36
跑题了
[好]西窗雨(441379803) 22:58:15
有说黄帝乃秦汉之间假托名者
『学』阅素灵(50032167) 22:58:34
嗯,此是一说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2:58:45
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可能上古时期有奇形怪状的人种,肤色的不同不足为奇,不像现在,很多人拿肤色说事。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3:06:49
看了 希腊古代神话,讲到 人类开始的几个时代: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青铜时代 等等,再读 《老子》:“大道废,有道德。。。”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式尺(304709737) 23:09:04
希腊神话都是不择手段追美女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3:09:50
所以西方在这个“德”“礼”方面似乎不讲究
Sun(264328408) 23:13:35
黄帝为假托名,《黄帝内经》应是无数的专家写的,集中了当时的高人,而且,现在认为很多天文气象内容的,都不是个人能做得了的,应该是有政府的组织的。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3:15:09
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感觉是结合了上古流传或是秘传,和后人专家整理的产物。
歌乐松涛(15524508) 23:17:35
各位在考古呢
歌乐松涛(15524508) 23:20:10
SUN妹妹还学习过训诂学,看不出来哈
『学』阅素灵(50032167) 23:20:35
您有什么高见?
歌乐松涛(15524508) 23:21:04
我学习的,对这些我不大懂
『学』阅素灵(50032167) 23:22:05
想什么说什么,不懂也说
Sun(264328408) 23:22:20
歌乐师兄目前正刻苦钻研脉学
歌乐松涛(15524508) 23:23:18
我还是更加愿意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中医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3:23:24
关于人生,就不懂了。西方和东方历史环境截然不同,当中国的先祖还在和洪水猛兽作殊死搏斗的时候,人家西方正沐浴在地中海岸的阳光海岸。
[好]于我何有(395927109) 23:29:52
关于“经”,在曲黎敏老师的黄帝内经视频里有讲解。
说白了,应该还是经典的意思吧
[ 本帖最后由 小三儿 于 2008/12/17 13:29 编辑 ]
参考资料
百度的黄帝介绍:黄帝 一个介绍黄帝的网页 有关介绍黄帝的几个帖子徐文兵老师的广播节目,解释《上古天真论》,里面有对“天真”、“巫”等的精彩解释。
欢迎大家补充,回帖参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小三儿 于 2008/12/17 13:20 编辑 ] 另外有兴趣的还可以参考一下上古子的《昔在黄帝》解释,观点雷同。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7082&extra=page%3D1 黄帝首先是一氏族,之后该族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黄帝也变成了一个朝代。就象秦朝一样。
读《黄帝内经》札记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49855-1-1.html作者:费振钟
一、伪托的意味
没有人能够证明黄帝与歧伯两个人在明堂上作过关于医学的长篇对话。时间太遥远了,所有的证明都已经消失无存,留下来的只能是猜测。
既然不能证明,那就免不了否定。有人根据黄帝要处理国家大事工作十分繁忙,根本不可能一天到晚与歧伯去谈论什么医药、针灸之类的事情,推论《黄帝内经》分明是后人假托,也有人从这部书“文字古奥,语致玄妙”的叙述风格,认为是周秦时的作品,还有人根据战国时期方士出现,认定这部书大半是方术之士写出来的,甚至更有人分析音韵和用字,得出结论说,南朝沈约的“声韵说”出来后才有这部书。大家讲得都有道理,而且除了时间上的分歧外,作者伪托黄帝、歧伯之说,已渐渐成为共识。今天如果没有地下考古新发现,单靠地上有限的文献资料,除了少数不负责任的人危言耸听外,人们在继续寻找《黄帝内经》的著作者上将不会再有突破。这意思是说,在20世纪末,我们对这部中国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仍然不妨以伪托之作看待它、评论它。
中国文人一向喜欢假借古代圣贤的名义说话,这不仅仅是文字游戏,而是实际需要。刘向在《淮南子》里面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汉代尊古和复古的风气很流行,士人乘机借用古代圣贤名义,来倡导他们的学说,这样做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们的学说也就可以广泛传播。刘向所指,是汉代的情形,也是汉代以前从孔子时代即存在的思想倾向和方法。中国人的生存之道是由古之圣人确定的,与现实生存相关的问题,都可以从古之圣人那儿找到说法和依据,这样的思想方法,自然也反映在医学方面。要想使一种知识能够符合道的意义,那就必须设法表明它并非今天凡俗之人所发明,而是古代圣人早有此说。《黄帝内经》托名黄帝与歧伯的问答,其实就是把一种知识性、实用性很强的学说,上升到了“先王之道”的境界,从而为它争得一个“三坟”的地位。这件事不一定是汉代人干的,但可以设想在汉代普遍需要古代典籍来指导现实的时代要求下,《黄帝内经》通过伪托方式,肯定大大获取了它的流传价值。
然而,伪托并不等于伪造。我们宁可把《黄帝内经》看成一部形式上的虚构作品。似乎没有哪种方式比对话更能展示早期中国医学那些生动的思想。对话制造了一种生动的气氛和一种在场感,它使建立在生命感觉和生存经验之上的医学,通过话语交流而取得了传述性的叙事效果,这样的效果足以使《黄帝内经》成为一部口传文学。事实上,人们对它的接受是在听的过程中进行的,有一种亲切的声音,引导着后来所有听者的心智,从而入于古奥而领会玄妙。对于那些把此书看作“经”读解的人来说,我想,他们所进行的艰难阐述,其实是错了,因为他们只注意技术,而违背了它的话语传述方式,并由此失去对声音的倾听。
这个声音,是不是黄帝与歧伯的声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吸引我们接近某种知识和思想的源头。
二、黄帝之学
8世纪中叶,启玄子王冰重新整理了《黄帝内经》,将《素问》与《灵枢》编成一部,二十卷八十一篇,算是构成完整的黄帝之学。但这时候的中国医学已经过历史家和思想家的分门别类,归入方伎数术之流,一部黄帝之学再完备、再出色,再饰以“经”的外包装,也不能够放到知识和思想“学派”的系列之中了。王冰的初序,曾引前人的话,坚持《黄帝内经》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观点,而到了宋人林亿,就比较看得清楚黄帝之学的真正处境,他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里说:“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艺伎之流,而缙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
一句“去圣已远”,让我们感慨不已。如果我们在追溯黄帝之学的知识源流时,不是那样过于把这些知识附于“先王之道”而神圣化,同时也不是那么过于突出它的道的思想传统,那么,我们实际上理应清楚地看到,在《黄帝内经》遥远的知识背景上所凸现出来的,其实是对于人的认识和解析,而生命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寻找与确证,乃是重要的核心。这就表明了这部中国早期医学典籍所包含的人文性学说,其实远比它作为一般的医学意义要重大。作为“三皇遗文”,《黄帝内经》的“烂然可观”之处,不仅在它的语言,而在于它与中国先秦思想具有同出一源的人道精神,它至少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先秦道家共同的特色。这里面,人的自然性被放到了显要的位置上。当黄帝与歧伯开始对话时,他们首先确定的主题,即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一个保全了天然状态而生机不息的人。在这一主题下面,“上古天真论”以超现实的自然主义观点,回顾了人类远古时代的理想生存形态,它所描绘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真人,以及“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的至人,与“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的圣人及“法则天地,象似日月”的贤人,其实也就是庄子讲到的那些归化自然而获得大自由的种种逍遥之人。这些人物,为道所生,假道而存,代表了人类生命本真混一之状。《黄帝内经》便是从这种历史叙述之中,走向了人类哲学的思想天地。
但是,作为一部开启医学之源的书,它对于人类的关注之思,对于人类的哲学表达,在后世注定要被掩盖。前人讲到的道与术之间的转化和对立关系,在黄帝之学逐渐“付之艺伎之流”的历史变动中,特别显眼,特别能够说明问题。用现代人的话说,黄帝之学向后世传流,由于一代一代医学之士选择和坚持它的知识和技术立场,因而它的实用性的一面被最大限度地强化了,虽然这种实用性后面仍然还可看到“神圣之道”的背影。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当黄帝之学在世人心中变为歧黄之术时,便意味着它在中国思想史中再也不能有正当的位置,这就难怪它越到后世越被那些占据思想和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人拒斥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方伎”,与天象历算之学一同沦落到边缘。
三、黄帝的疑虑
黄帝的疑虑,是对于人生的疑虑: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邪?人将失之邪?
黄帝是个大聪明人,当他高高在上时,以一种俯视的眼光,看到了古今人的生命强弱与长短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时代环境的不同,还是因为人类本身的过失呢?他拿这个问题来问天师歧伯,天师的回答直截明了:是人自身的原因。他做了如下解释:上古人民朴实,生活恬淡,“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所以能够“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人人都活到百岁;现时的人奢侈,沉溺于酒色,“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这等堕落的人只好短命。最后歧伯把古今人的生命差别归结为一个道德问题,那就是,古代人“以其德全不危也”,现时的人则因为不遵循生活的道德律,所以生命不能不产生危机。
也许一种植根在朴素基础上的道德生活,对于人类确实非常重要。庄子屡屡提醒陷在欲望之中不能保全自己的人类:“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但是人类在保持朴素生活方面却越来越无能为力,欲望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产生了无法约束的力量。在欲望驱使之下,人类早已不在乎做什么圣人了。
人变了,时代自然也变了。将后世医学建立在道德复古上,黄帝的疑虑恐怕永远也不能消除。
四、“气”
“气”,这是个当时人人都知道,都在使用的概念,也是人人都还没有弄清楚外延到底多大的概念。
黄帝与歧伯坐在明堂上漫谈,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气”字。《素问》八十一论,“气”是贯穿始终的主架。初讲“四气调神大论”,辨明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与人的生存休养之间的关系,又以“生气通天论”进一步把“气”与人的生命本源对接起来,接着就人的形体内部脏腑经络的阴阳变化,分析“气”在其中的功能作用。如此一路说来,几乎无处不能看到“气”作为天(自然)的本质及对于人的生命状态的表现和规定。现在看来,将黄帝和歧伯的对话命名为“素问”,若是没有了“气”这个关键词,那当真是不知所云呢。
中国从先秦哲学讲天与人的同一性,直到后世宋儒理学“一天人,合内外”,“凡人类禽兽草木,莫非乾元一气所生”(《二程全书》),“气”都是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生命实体分析,前者如庄子,竭力把人的生命意义虚无化,后者则如黄帝和歧伯,他们为了把握人的生命动态,尽量从抽象的道中还原生命的实在性和肉体性。黄帝和歧伯这两位医学理论创始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于“气”有着更为贴近生命实际的认识。他们当然免不了玄学色彩,然而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虚论,而是直接面对具体的、可触摸的生命经验,提出了“人气”之说。在他们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每一时、每一候都生息运动着,生命因“气”而化生成形,反过来通过“气”的交变,则可以展示人的生命运动的种种图景。所以,他们两人无论是谈“四气”还是谈“五气”或“六气”,论说的角度或有不同,但对于人的生命的解说,都表现出相当突出的唯物精神。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方式和基本思路,明末的著名文人陈眉公(继儒)在《养生肤语》说:
天地以气生人,故人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鱼之在水,两腮翕动,无有停时,人在宇宙间,两鼻翕张,亦无有停时。所以统辖造化之气,人赖以生也。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为此也,人生奔驰劳顿,气因之骤矣,骤则出多入少,外者不入,内者愈虚,所以死期将至。惟至人观天道,执天行,抱神以静气,气归脐,寿齐天地矣。故知人生天地间,虽可见者形,所以能长久者气。
陈眉公的话并没有多少新鲜意见,不过照搬了《黄帝内经》而已。不仅陈眉公是这样,自《黄帝内经》到近代,人们仍然停留在黄帝和歧伯的知识和思想范围之内。这也可以反过来说明,那一时期(先秦或更早以前)人类在自身的认知方面,其智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它不仅反映了一种强大的感性力,同时也反映了成熟的理性力,因此才能够覆盖几千年而不动摇,是以谓《黄帝内经》为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生命哲学,可也夫?
五、“象”
“象”与“气”是连在一起的,但“象”这个概念的出现显然要比“气”早。到了《周易》产生的时期,中国人对于“象”的使用和解释,已经异常深邃,异常丰富了。《黄帝内经》中,对于“象”的探讨和描述,将自然之大象与人的生命形式相对应,不难看出受到《周易》的直接影响——在这儿,我们不妨可以认为《黄帝内经》的文本后出于《周易》。
但如果说,作为一种符号学的《周易》,其“象”是一种巨大的时空象征,其能指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多义性,那么,《黄帝内经》中,黄帝和歧伯使用的“象”,则是直接的构意和设喻,它有着鲜明的意象特点,也就是说,它只不过是一些能够通过直观加以体认和把握的形象,这些形象既有可以意会的一面,同时也便于人们从共同的生活经验上理解它们的本义。拿《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来说,黄帝和歧伯讨论“人形”问题,为了讲解人的内外构造及其特性和功能,列举了一系列自然和生活形象,从各个不同层面构成了“人形”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意象关系。这里面有“六合”之象,有“五行”、“五色”、“五音”、“五味”之象等,相互结成了一个完整且富于循环变化的生命意象系统。为明白起见,按书中所论,我将它们略作排列如次:
东方一风一木一酸一肝一筋一心,肝主目,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南方一热一火一苦一心一血一脾,心主舌,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中央一湿一土一甘一脾一肉一肺,脾主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西方一燥一金一辛一肺一皮毛一肾,肺主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北方一寒一水一咸一肾一骨髓一肝,肾主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直到今天,人的生命结构都难以说清楚,何况几千年前,那就更不容易作出完全的科学解释了。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体认自己生命的那份智力,他们如此不可思议地感到了生命的运动和节奏,然后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凭着经验和想像力,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轨迹,于是开创了具有东方思想特点的“人学”。对比一下西方的情况,也许他们那时候正在忙于设置诸神谱系,根本没有时间进入“人”的领域,所以绝对没有这么系统的意象主义式的“人学”。就这一点说,中国古人的思维实在不简单。在知识意义上,它对于生命的剖解,是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医学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造就了后世中国医学理论上诸多学说和医学大家,而在人类文化的意义上,它实在是一种生命美学,那由自然与生命构成的时间和空间感,无疑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无尽的魅力。
六、经脉
黄帝之学的技艺化,最早开始于《难经》一书的流传,后来又有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甲乙经》,从这三本书,可以看出后世之人选择黄帝之学的技艺立场,首先就在于经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讲:“天下至今言脉者由扁鹊,盖论脉莫精于《难经》,则其说之所以起也。”明代文人吴澄在《赠医士章伯明序》里,对《难经》的技艺性特点说得更明白:
其篇凡六,一至二十二论脉,二十三至二十九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论病,六十二至六十八论穴道,六十九至八十一论针法。秦越人之书,与《内经·素问》相表里,而论脉论经络居初,岂非医之道,所当言明此者欤?
也许经脉确实是为医之道最先考虑的要义,但黄帝和歧伯明堂上关于“三阴三阳”的对话,却非单纯的技艺论述。“三阴三阳”,也就是根据“阴”、“阳”在人体中的离合轨迹所构成的经脉图式。
黄帝问:“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歧伯回答道:“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黄帝再问:“愿闻三阴。”
歧伯接着回答:“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阴。”
最后,歧伯总结道:“阴阳 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这可是经脉的一篇提纲。照我读《黄帝内经》的理解,所谓经脉,其实所代表的是生命气息的运行轨迹。黄帝也好,歧伯也好,他们依据阴阳之道,把生命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脏腑,一个部分是经脉。前者意味着生命的实,后者意味着生命的虚,生命就是由这一实一虚所构成的整体。而虚的部分,甚至还显得重要一些。因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通过经脉而表征出来的,经脉不只反映生命的运行过程,而且还是生命的经纪形式,通过经脉,表现出生命中的情志和力量,可以设想,没有经脉,人的生命简直就成了一团肉。经脉在人的身体内部自成一体系,这个体系与脏腑的体系相为表里,但又有明显的时间性。它与自然的时间体系是一致的,四时之序失常了,天地就会为之“四塞”(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不藏,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不运行),人的经脉失常了,生命就会紊乱、阻滞,种种危机也就随之产生。
没有谁能与黄帝和歧伯争辩,他们如此为人的生命而精心设计的经脉,到底正确不正确,科学不科学,但可以也理应指出,这样的设计思想并非出于一种技术观念,它的后面除了对于生命的经验和知识外,显然还有一个更高的依据,即存乎天地的那个“道”。然而,如黄帝一再强调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如果说对于人生命的经脉形式的设计,出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思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知“道”的目的,那么后世医人和有关医书把经脉的知识引向技艺化,则显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经脉形式“和于术数”的特征,于是从中找到具体操作的可能性,由此最大限度地发展出了一整套诊脉之法。道是可以理解的,但道却不能操作,“道无术而不行”,后世所有的“学”,最后往往都要变成“术”,又岂限于经脉哉!
太极之黄帝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87082&extra=page%3D1&page=2 原帖由 小三儿 于 2008/12/17 12:38 发表共研岐黄群(41717365)第一题讨论结果报告。
『学』阅素灵(50032167) 21:15:29
我过30分钟,对咱群讨论的那个黄帝内经破题,报告下自己观点吧.
阅素灵(50032167) 23:12:08
七篇大论是外经,这个观点我倒保证它是错的。七篇大论的年代比内经的主题经文要晚得多。提出这个观点的人,一定不懂训诂和文献考据。这就看出训诂的重要了。七篇大论的年代决定它不会是外经的内容。因为,这七篇大论,用的不是东汉或者东汉以前的韵啊。还有一点,七篇大论用的是汉后的历,就是所谓的正月建寅这个历。这个历,是西汉建立,又约60+-年才开始用的。
----------------------------------------------
陈美东在《古历新探》中研究指出,颛顼历的历元在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即以立春为年首,合朔时刻在朔旦。并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文资料为证。陈美东说:“颛顼历每经一元,非但日月回到原来的起始状态,年月日的干支都回到甲寅,而且五星也都回到晨出的位置。即历元时,符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条件,每个元首都是上元。至此为止,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关于颛顼历的历元问题,古人所言在甲寅年正月甲寅朔旦立春,七曜聚于营室附近(立春太阳在营室五度),是大致符合事实的。”
注:这段材料由上古真人在qq群里提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