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朱丹溪对日本汉方后世派之影响
朱丹溪对日本汉方后世派之影响朱丹溪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创立的学说虽以养阴为宗旨,但在临床上擅治气、血、痰等杂病,对杂病的辨治独具匠心。因此,后世有“杂病宗丹溪”之说。不仅对我国,还对邻国日本产生深远影响。本人拟从以下三方面逐一讨论。
1承丹溪,开后世派之祖
率先在日本传播丹溪学说的是日本医家,“后世派医学之开祖”——田代三喜。1487年,他作为日本僧人渡海来到我国学习中医中药学,随从当时在杭州钱塘的日本僧医月湖临证。月湖是虞天明(丹溪私淑弟子)的弟子,所承正是丹溪学说。田代三喜在其留学生涯的十二年间,潜心研习医术,博采金元诸家,尤尚丹溪学说。1498年,三喜学成返日后,便大力倡导金元四大家,特别是丹溪学说。以其为首的后世派医家一扫往昔由于盲从《和剂局方》所带来的弊端,摆脱局方医学的桎梏,使日本汉方有了长足的发展。
2宗丹溪,创气血痰之论
丹溪擅治气、血、痰等杂病,其辨证论治在著作中有独到的阐述,《格致余论》云:“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若夫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局方发挥》云:“气之为病,或痞或痛,不思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自气成积,自积成痰。”《丹溪心法》云:“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可以理解体内之病患皆由气血痰所致。至于治疗,丹溪善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治疗气血虚亏证;善用“实脾土燥脾湿”法治疗痰证,并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总结其治,《丹溪心法·秘方一百》概述道:“以气、血、痰为主。凡病血虚,四物;气虚,四君子;有痰,二陈。”
纵观丹溪关于气血痰辨治,笔者认为他对田代三喜创立的气血痰病理观及其治术产生密切相关的影响。
田代三喜指出,凡体内致病因素均可以气、血、痰概括。与之对应的疾病也就有气之病、血之病、痰之病。其治术秘诀是:“病由气发,通气汤主之;由血发,补荣汤主之;由痰发,和中汤主之。”其常用治疗秘诀便是上述三处方随证加减,共有五十七种方法。比如气病痢下,通气汤(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加芍药、木香、槟榔、桔梗;气病水肿,通气汤加木通、槟榔、泽泻、猪苓、当归,减甘草;气病呕逆,通气汤加半夏、良姜、丁香、柿蒂。血病眩晕,补荣汤(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茯苓、甘草)加白芷、菊花、茯神、人参;血病大便秘结,补荣汤加桃仁、枳壳、槟榔;血病衄血,补荣汤加阿胶、茜根。痰病泄泻,和中汤(大黄、霍香、厚朴、白术、桔梗、茯苓、半夏、紫苏、甘草、生姜)加苍术、芍药;痰病喘息,和中汤加桑白皮、枳壳、前胡;痰病疝积,和中汤加槟榔、莪术、三棱。
试析田代确立的气血痰三处方,不难发现,其中通气汤和补荣汤实际上是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化裁而来,而和中汤则是对丹溪治痰法的心领神会。简言之,这是尊崇丹溪学说的结果。
3扬丹溪,传曲直漱之流
丹溪学说还为田代三喜的弟子——曲直漱道三以及道三的弟子——曲直漱玄朔所推崇,以致曲直漱之流所形成的医学体系在江户中期极为显赫。
曲直漱道三师承田代三喜,受其师影响,对金元四大家尤其是丹溪颇为崇拜。这在其著《启迪集》中多处引用丹溪和虞天明之著以及专设“诸气篇”、“血证篇”、“痰饮篇”及其另一著作《切纸》“四证四剂多寡篇”中论述的气、血、痰三要素里窥见一斑。故有人将其归为丹溪学派。
下面就中风一证略作展开讨论。对于中风,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阐析如下:“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治风之法,初得之即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虞天明在《医学正传》则论述更详:“其证有中脏、中腑之分。证多有不同,中腑者多着四肢,……中脏者多滞九窍。故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瞀。中腑者小续命汤以发其表,中脏者三化汤以通其里”。道三在所著《出证配剂》中记载一中风案例:
五十岁,男子。风中脏,唇缓,失音,鼻塞,眼瞀,耳聋,大便秘结,小便顺,脉实滑。
先通风滞,四种:羌活厚朴大黄枳实
后调气血通经络,十一种:当归芍药红花肉桂地黄人参陈皮杏仁羌活槟榔黄芪。
在《启迪集》里,道三就中风用药指出:“不能未顺气化痰便急投乌头与附子”,“不能徒用防风羌活天麻而忘记活血。”还就中风急缓两治指出:“急用吐法或用小续命汤表之,病势稍退,精神稍复辄当改用丹溪之法而以补气、补血、清痰之剂以调本气”。道三对中风治法总结道:“凡中风治法莫如发表、攻里、调气、养血、治痰也”。与丹溪、虞天明中风治验比较,虽系一脉,但展现其博采众长,参酌诸说,随机应变的临床实践能力。
曲直漱玄朔同其师一样,也非常重视丹溪以及虞天明学说。在其著《十五指南篇》中告诫后人:“辨治诸证以丹溪为主,也可师从天明。”还说:“杂病法于丹溪。”其对丹溪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丹溪对以田代三喜为首的日本后世派医家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在辨治杂病上很好地承袭了丹溪论治气血痰的独到之处,明确地将体内致病因素归纳为气、血、痰,并且相应地确立了一套处方用药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丹溪学说,并“随方土而异”进行临床实践,使之更趋日本化。总之,日本后世派医家在传播与实践我国金元诸家,尤其是丹溪学说方面功不可没,他们为日本汉方以后各派纷呈,学术争鸣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