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面尊者 发表于 2008/10/6 15:05:36

“中化西药”,重启中药发展的正确航向

“中化西药”,重启中药发展的正确航向
??——评广西中医学院邓家刚教授新著《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
??作者:王世保
??
??随着“中医科学化”的发展路线对中医的发展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异化性的西化后果,作为中医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该如何随同中医的其他部分与时俱进地发展下去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广西中医学院副院长邓家刚教授新著《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一书所总结的“中化西药”的路径为当前的中药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也为中药的发展重新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所谓的“中化西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框架内,经过中医家的临床实践把西药转化为可用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中药。经过转化的化药,就称为“化学中药”。这个思路是近代著名的医家张锡纯提出来的,他用中药理论描述了阿司匹林的性能,并配合石膏等其他中药进行治疗瘟热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后来的一些医家依据张锡纯的思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而邓家刚教授所著《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一书正是对这些零星探索的系统理论总结。无疑,邓家刚教授在我们这个科学主义主导着中医药发展的时代重扬“中化西药”的中药发展旗帜将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对当前愈演愈烈的“中药西制”起着纠偏的作用,也可以为将来解决中药资源面临匮乏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时代精神主导下,中医药学界走向了一个偏离中医药主体的发展之路,即利用西医和现代科技学技术去阐释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西制”。我们知道阐释“有效物质基础”本是游离在中医药理论之外的物理、化学研究,它不属于中医药理论研究领域,比如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至今还没有被中医药理论所描述,只能作为化药用于西医临床中。而“中药西制”也是违背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精神,使得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趋向西药那样机械的固定化。这个异化中药的发展方向已经偏离了中医按着自身发生规律的发展之路,它完全是为中国的医药经济服务的。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保持自己理论的连续性,中药本是中医用来治病的工具,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才被运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的发展是与中医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中药的创新必须是为中医临床服务的。因此,中药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发生规律。可以说“中化西药”就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发展路径,它是利用西药提供的药物资源,通过中医药研究人员在中医药理论的框架内进行的研究,力图将其纳入中药应用领域继而丰富中医临床用药的一种尝试。
??其次,“中药西制”引发的中成药工业化生产正在大量的消耗中药资源,野生资源被过渡采挖而日益耗竭,已经难以满足中药市场的需求;家种中药资源虽然供应量充足,其疗效却因种植环境的改变和生长时间的缩短大大地降低。未来的中医将面临着中药资源匮乏的难题,而中化西药而成的化学中药则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希望。
??中药可用资源历来很丰富,植物、动物和矿物无不可以入药。凡是能治病的,古代医家莫不用之。因此,冰片等化学物质也同样能被中医家加以利用。在西药没有进入中国之前,古代医家可资利用的化药资源寥寥无几,但如今成千上万的西药在中国制造出来,如此丰富的药用资源为现代的中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藏。因此,在中药资源逐渐耗竭的情况下,面对千万个化药品种,中医家如何应用中药理论对其进行重新描述,使其成为真正的中药纳入中医临床用药之中,进一步丰富中医临床用药,就成为了当前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如果能把众多的西药品种转化成为中药,不仅可以无限地丰富中药资源,还可以不断地抢救那些已经遭到淘汰的化药,使其变废为宝,在中医临床上充分发挥作用。
??“中化西药”的工作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那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家来进行,他们既要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西医药理论知识,这样才可以进行相关的转化研究。截止到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被国家真正地有意识有计划地展开。邓家刚教授在其《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一书中按着中药的分类方法把上百种化药进行了分类,并用中药理论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纵观全书的内容,虽然书中一些化药的中药理论描述还不成熟和完备,还需要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和配伍禁忌进一步地探索和验证,但他的分类与描述对后续的研究还是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中药新家族化学中药》一书是我国的中药研究在近百年的发展史中唯一称得上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成果,这一重要成果也正是按着中医药理论自身的发生规律所做出的。因此,我衷心地希望邓家刚教授和其他有志于斯的仁人志士这本书所奠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索,深化和拓展“中化西药”的研究,为中医药在未来的发展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化西药”,重启中药发展的正确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