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主张加大投入降低药价医院不能市场化
卫生部长接受本报采访:主张加大投入降低药价医院不能市场化中国目前能享受到各种不同形式医疗保障的人口不到30%,大部分群众是自费看病。因此解决群众看病贵,最重要是要考虑无保障的人群。看病贵不是贵在小医院,而是贵在大医院。
■卫生部文件中没有出现过“市场化”的字眼
■中国目前能享受到各种形式医疗保障的人口不到30%
■解决看病贵,药价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
■医院靠卖药增加收入是本末倒置,主张降低药价,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本报今天上午消息记者廖怀凌报道: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难题?医改的方向在哪里?今天上午出席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的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指出,在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占的比例已经有所上升,“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高强不认同医院出现市场化趋势,强调医疗卫生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方向不能改变。
记者:《羊城晚报》昨天头版对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剖析“看病难”问题的专访中,引用了您提出的一组数据:“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政府投入不足是“看病难”的原因之一,今年的卫生投入会不会加大?
高强:今年的财政预算还没有公布,“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卫生事业的部分,第一句就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际上,政府投入占的比例已经有所上升,2002年占15%,2003年上升到17%,2004年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总的方向应该是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记者:有学者认为,“看病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改过程中出现的医院“市场化”趋势,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效益。
高强:我一直不同意“市场化”的提法。卫生部的文件中也没有出现过“市场化”的字眼。医疗服务是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卫生部早在1997年用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医疗事业不能市场化,否则很难为群众提供安全、廉价的医疗服务。
记者:群众觉得“看病贵”,很大程度上是贵在自付比例太高,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结果,怎样改善这种状况?
高强:中国目前能享受到各种不同形式医疗保障的人口不到30%,大部分群众是自费看病。因此解决群众看病贵,最重要是要考虑无保障的人群。看病贵不是贵在小医院,而是贵在大医院。当前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社区医疗和农村卫生发展不快,技术不高,群众仍然喜欢上大医院看病。
记者:在广东的大医院,70%的专家门诊只是看一些基础的小病,确实是对高端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会不会考虑恢复三级医疗制度,靠行政引导病人看病先到社区,由首诊医生决定是否向上级医院转送,实现病人的合理分流?
高强:“首诊医生负责制”只有可能在享受医疗保障的人群中推行,对于大部分自己拿钱看病的人,他们还是可以自由选择医院的。
记者: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医院发展论坛”上,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接受《羊城晚报》独家采访时曾经指出,现行医院补偿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以药补医”弊端甚多,诱发了过度用药。蔡所长建议,医药分家不能采取“切割法”,要采用“置换法”,即政府财政补助置换出医院的药品盈余部分,使得医院不必靠卖药的盈利来维持运作。您认为这条建议是否可行?
高强:这是我期待的一种理想状态。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药品流通环节太乱。我主张进一步降低药价,合理提高医疗服务(包括手术、诊疗费用)价格,医院靠卖药来增加收入是本末倒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