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w 发表于 2008/10/20 22:16:44

未经楼主同意,自作主张将楼主的文章汇总,只因为太喜欢,望穿秋水无所事事而为之.


民间中医刘福山先生自学传记

    本文的主人公是我的父亲刘福生先生。写先生的自学之路,是为了给各位中医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提供些许参考,先生的自学方式肯定不适合你,但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每个人学习情况都不尽相同,更何况还有时代的差异。本人才疏学浅,文字功底薄弱,若写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缺医少药的年代    先生出生于1954年,为家中长子,自幼体弱多病,那个时代十分的缺医少药,尤其是农村,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乱葬岗”,这种地方一般是小孩子没养活(多是生病致死),然后集中扔到一个地方,或沟渠、或山坳等地。其时主要的病种就是炎症,小孩生疮是常事,肺炎致死者居多,那个时代农村的抗生素很少、很珍贵,当然也很救命,几只4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救一个孩子的性命,与现在的动辄数百万单位,或是来了就上头孢之类的情况相去甚远,可惜好多偏远的、没有药的农村孩子还是被送到乱葬岗了。
疮疡的土方治疗
    据先生讲,小时候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伙伴,经常生疮(疖),主要原因当然是不讲卫生,大人们整天搞生产,忙的一塌糊涂,根本不顾得给孩子讲讲卫生,那个时候有个土办法治疗疮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腌制咸菜的大缸,从缸里弄点咸汤摸在那些已经溃破流水的疮上,这个方法十分的受罪,要求一个人按住孩子,一个人“往伤口里撒盐”,有时候小孩都能疼的哭昏过去,但是没办法,只能这样做,撒几次也就治好了。
    后来自己学医了,就又想出了个好办法,趁夏天的时候多捉一些蟾,在村卫生室里焙干、研末,内服外用,准备给村里生疮的孩子使用,效果很不错。那个时候村里卫生室的经费有限,所有农民都入合作医疗,逼的卫生所的大夫们自己上山采药,自己想简单又实用且省钱的办法给老百姓用,这个方法就是在卫生室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的,当然自己肯定是用不上了。    现今这种做法已经不复存在了,诊所和医院都用上大处方了,而且有越用越大的趋势了,为老百姓省钱的做法好像已经看不到了,简便廉验的方法越来越少了。
15岁开始行医
先生小学毕业后,升级到初中,刚学了2个多月便辍学了,那个时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下学,到生产队工作,挣工分以补贴家用,先生又是家中长子,底下有2个弟弟1个妹妹,这种家庭条件也不容先生继续上学了,下学后先生被分配到生产队推小车,大概工作了2年,到了15岁的时候,县里响应党的号召培养赤脚医生,先生被派到乡镇学习1个月,仅仅就这1个月的时间,先生从此踏上了从医之路。
    学习完毕,便回到村卫生所开始工作了,其时村卫生所已经有2位大夫了,与我们现在的毕业生不同,中专毕业得3年,大学本科得5年,可想而知1个月能学到什么?现在是医护分开,当年的赤脚医生要求自己身兼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要学会看病、处方、配药、打针等等,这些可不是在1个月里就能精通熟练的,关键还是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学习和锻炼。
自己缝合自己的脚
    在村卫生所工作了几个月,先生也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在乡镇学习的时候带回来2本书——《半农半医教材》和《注射剂知识》,自己借阅别人的《中医基础理论》,这就组成了先生初学的全部,在这期间有件事情为先生赢得了不错的声誉。
    处理医疗垃圾的时候,不小心先生的左脚踩在了较大的碎玻璃片上,卫生所里有几个村民,见状感紧扶到治疗床上,其时就先生一个人值班,另外2位大夫外出采购还未回来,查看伤口有1cm多长,只有缝合才能止血,先生只能自己动手,双氧水冲洗,普鲁卡因局麻后,先生便自己缝合自己的伤口了,这个部位有点蹩脚,但最后还是处理好了,后来看先生自己缝合的几位村民便宣传开了,也因此先生争取了村民的好感——初生牛犊不怕虎,来找先生看病的村民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为先生的从医实践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而很尴尬的是,因为是初学、太年轻,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找先生看病,都是找其余2位大夫,先生做的是打针、配药、上山采药等工作,闲暇看书学习,每天夜里,先生都是熬夜到下1点,计划经济火油都是配给的,每年每家多少火油是一定的,用尽了是没有地方买的,以至于我的奶奶每晚都要念叨她的火油,这种学习状态下,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就患上了神经衰弱。
19岁参军,崭露头角
    在村卫生所工作了4年,正好也到了18周岁,到了参军的年龄,先生报名参军,并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部队,前半年参加军事训练,到了后半年,部队要建设营房,所有部队都要到老乡家去借宿,先生所在的8班主要负责上山采石,用于打地基,而先生在7班的一位姓姜的老乡所借住的这家主妇常年胃痛,老乡好心的告诉说,大嫂我在8班的老乡小刘在老家是医生,你让他给你看看,有病乱求医,说不定能治好呢,看你太受罪了,整天疼也不能做事情,就这样这位大嫂找到先生,先生给开的处方是厚朴温中汤加减,用理气温胃散寒之法,1付药后,疼痛明显减轻,6付药后多年的胃痛病就这样好了,能出门上山了,村里人奇之,都知道她多年不出门,去看过好多地方也没有治好自己的胃病,竟然被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治好了,自此这个村庄的好多老百姓便来找先生看病,据先生讲,可能是自己运气好,居然治一个好一个,慢慢的周围村的人或用推车推着,或人掺扶着,也来找先生看病。
少一个站岗的
    知道先生能治病,且治病效果好的人越来越多,先生也开始忙了起来,每天上午和下午要去上工,中午回来的时候,门外等侯看病的人就自觉排好队,挨个请先生看病。顺便说一句,那个时候看病有个特点,就是不收任何费用,解放军是要学习雷锋的o(∩_∩)o,而且农村缺医少药,军民关系相当融洽,老百姓信任解放军,所以老百姓喜欢找解放军医生看病,医患关系可想而知,可不像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差。也因此看好病的老百姓十分感谢先生,有时候给先生盒烟,先生不抽烟,就把烟给罗班长抽,等中午看完病,已经1点多了,很快就要上工了,先生匆匆吃点饭,也不能休息,下午下了工,情况亦是如此。罗班长看先生忙的连饭都吃不上,就经常帮先生打饭,晚上站岗的时候,吩咐士兵,空出先生,不让先生站岗,好让先生多休息。几轮岗下了,排长发现少个站岗的,因为罗班长是个8年老兵,除了排长,他资历最长,就问他小罗是不是你不站岗,罗班长以实情相告,说先生既要上工还要看病,因此就不让其站岗了,排长也默认了这个做法,自此在部队驻村期间,先生晚上就不用站岗了。
一次特殊的看病兼考试      那个年代的解放军部队是一个不埋没人才的集体,只要你有一技之长总有发挥的地方,先生的机遇源自于为营长看病,当然这与先生以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有一次营长下连队开会,会议休息期间,连指导员悄悄跟营长说,“营长,我们连有位老中医,看病可好了”,接着说了些先生在连队和驻村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找先生看病的经历,营长听完说,“嗷,是吗?叫他来给我看看”,先生来到营长身边,营长面无表情,伸过自己的一只胳膊,先生开始把脉,然后说营长的病症,看完说完问营长“营长,我说的符不符合你的病情”,营长一句“奥”,结束了这次诊病,然后继续开会,先生下课后心里老犯嘀咕,营长也没说对不对,不知道看的怎么样?
营长的考试结果
      给营长看完病,到了晚上的时候,营长的通讯员来找先生,说营长让先生今天晚饭后去找他,这位通讯员姓李,是先生的老乡,先生就开玩笑的问他知不知道找他什么事情,讲点内幕?李说不知道啊,只是听营长说过一句,“昂,没想到某连(先生所在的连队)还有这么块人才,没看出来啊......”,先生一听这话,知道先前给营长看病是看对了,去营长那里肯定是好事没错,果不其然,先生到了营长那里,营长又是给糖吃,又是给烟抽,最后说,“小刘,我家属关节疼,好多年了,你明天到县城去给她看看,跟你班长说一声就行了,不用到连队去请假”,先生说不知道营长家在什么位置,营长指示小唐(大概是勤务员)带先生去给营长夫人看病。
县城看病
      第二天,先生便跟随小唐去营长家了,营长夫人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人朴实随和,说起自己的病情,大概是在5年前,还在老家的时候,忙完地里的庄家活,便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巧的是刚刚雨过几天,路上还有泥潭,正好被石头拌到,摔倒在泥潭里,附近有水塘,便过去洗了洗腿脚,时值秋末,水很冷,洗完后还站在水里把自己从山上带回的萝卜也洗了洗,自此以后,便落下了腿疼病,没到天寒季节便感到双腿发冷、发麻,吃了好多药也没怎么顶事,就一直拖到现在。先生四诊过后,判断其为寒痹证,乃劳累后,受凉所致,方用乌豆汤,先服3剂,药物的具体克数,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先生看完病后,时间还早,就到县城新华书店看书买书了,那个时候只有县城才有书店,要不是借此机会来到县城,一年之中还真不知道能来几次县城,买几次书呢,4年兵役,先生的补贴除了邮寄给家里的,全买了医学书籍。      买了书后,先生就回连队了,打算3天营长夫人服完药后,再去县城给调方,且不用请假,这是营长批准的,可是第二天,营长夫人服完第1剂药后,就来到连队找先生了。
答夫人问
      营长夫人来找先生,是推着自行车来的,夫人说:“小刘,本来我的腿不算疼的,可吃了你的药后,怎么今天疼的这么厉害,你别看我推着自行车,其实我是把它当拐杖,如果不推着,我现在就走不来了”,先生扶着她到宿舍里谈,看过之后说:“姨,没事的,这是中药服下去后,引寒邪外出,你的寒气很重,而现在的季节是秋初,天气温度很高,所以寒邪伏于体内,就像蛇冬眠一样,你之所以天暖和的时候,腿不疼,而天寒冷的时候疼的厉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个注释:把寒邪比喻成一种活动的物质,当然这种物质不出阴阳五行,其性属阴,也有升降沉浮的特征。自然界中阳气盛的时候,比喻夏天,寒邪就会藏起来,俯伏不动,这个时候病人就会感到舒服;而自然界中阴气盛的时候,同气相求,寒邪就会很兴奋的跑出来活动了,病也就开始发作了。类似的病种,如肩周炎、哮喘病均有这个特点。)。你继续服药,腿疼还能加重,不过过了这个劲后,就会很快好转,这是个好现象。”果如先生所言,第二剂的时候,腿疼的更厉害了,下不来炕,但到了第3剂,就开始略有好转了,3剂药服完,又到了先生去营长家调方的时间了。
附1:乌豆汤应用病案一则
   写在病例之前:凡用附+数字的病例,2003年7月前为我上大学期间,寒暑假在家随父学习所整理,之后的病例为自己工作中所整理。下面的病例,是学艺的时候治疗的,效果不错贴出来给大家看看。在以后的病例中大家会经常看到穴位注射疗法,未作特殊说明,所用药物均为维生素B1。
      张某,女,49岁,2000年7月16日就诊。自诉:阵发性右侧舌头发麻,双侧肢体末端麻木,右侧面部麻木,诸证已经半月有余;又诉,双下肢因三年前冬日在水中时间过长而发冷、痛胀,遇寒则痛剧,至今暑季仍着毛裤。   
      据证诊为:1、中风前兆;2、寒痹证。
      处理方法:
      1、穴位注射VitB1,取穴:大椎、命门、心俞、膈俞。每穴0.5ml,每日一次。(命门与至阳比较,命门压痛明显,故取命门而弃至阳)
      2 、乌豆汤:川乌10草乌10干姜10麻黄15桂枝10黄芪30白芍15红花10牛膝15独活10。水煎服日1剂。(方歌:乌豆汤中用二乌,黑豆干姜解乌毒,麻黄芪芍红花供,寒痹付之痛解除。)
      3、注意事项:嘱病人服药后,如果出现舌唇持续发麻,及时反应给大夫,因川草二乌用量最大为6g,故嘱咐之。疗效:
7.17日,诉,下肢开始有汗出,下肢疼痛减轻,麻木诸证亦有减轻。
7.19日,诉,舌唇有持续发麻感觉,原方川草乌均减为6克,继续服用。
7.26日,寒痹已除,中药停服。待冬季复查。
7.28日,诸证均解。后记:此例患者,于当年冬天并未来复查,估计寒痹证再未复发。
营长的回报
      到了该调方的日子了,先生跟班长打了声招呼,就去县城了,先生知道营长夫人不识字,就把原方抄写了一遍,未做任何更改,继续服用3剂,这里有个问题,既然效不更方,怎么还要再写一遍呢?其实是先生耍了个小聪明,一来下次去县城有个理由(去书店看书买书),二来怕如果营长夫人看到一味药不改,对先生的信赖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治病疗效。就这样先生一共去了6次县城,后来的处方用量,随着病情的变化有更改,营长夫人多年的病也就治好了。
      过了没多少日子,营长把先生叫到办公室里谈话,“小刘,我想把你调到团卫生队里,你愿意不?”,先生当然愿意,过了不久,营长又叫先生到办公室来,“小刘,我去团里问了,团里卫生队人额已经满了,且你治病都是用中药,卫生队都用西医,如果你去,卫生队要求后勤部门拨款,以准备中药,所以就算了吧,这样我看看营部卫生队的情况,你再等等!”又过了一阵子,还是在营长办公室,“小刘,营卫生队人员也满,我让他们加补个名额,这个我说了算,你明天就去报道吧”。
      从先生当兵到去卫生队,已经1年的时间了,剩下的3年,先生就作为一名卫生员,干起了老本行。话说在卫生队里,先生见识了一位高人。
脉学高手
      古人云:“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先生来到营部卫生所(前文中营卫生队,应该称为卫生所,此处更正之)不久,就听说了3营有位脉学大师,切脉水平相当之高,这位高手并非白胡子老人,也是和先生一样的年轻军人,是山东掖县的一个兵,据说此人切脉从不失手,不必患者开口,对患者的病症说的不差分毫,周末的时候,经常看到副军长的小车来接他,去给军长的亲朋好友看病,其水平可见一般。
      先生未见其人,只是听所里的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刚入连队的时候,这位脉学高手的战友,为了测试其水平,让他诊脉,高手半饷之后说,“你昨晚跑马了(注:跑马,学名遗精),其他无恙”,全场哄笑,这位战友满脸通红的走开了,后来据被诊脉者说,确实如此。这位高人的诊脉水平确实令人望其项背,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导致了他在以后的医学生涯中必将无所作为。
关于濒湖脉学
      这位高人虽然断病如神,但是处方用药却毫无章法,据先生讲,观其处方只是几种同类作用的药物互相罗列,比如头痛,会看到其处方有蔓荆子、白芷等等具有大量作用为治疗头痛的药物,先生说他可能只是背诵了药性,而没有背诵汤头,不明治法,所以导致能看对病,却治不好病。
      先生所背诵的脉学为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白话解》,书中分四言举要和七言脉诀,先生只背诵了27脉的七言诀,而四言举要就没有背诵,只是了解了一下,而这位高人全部背诵的滚瓜烂熟,就像我们现在背乘法小九九一样熟练,他背诵的那本小书,随便你挑那个部分,都能倒背如流。
      这里举个例子,我们看射雕英雄传,梅超风练了九阴真经的下篇,都是顶厉害的成套武功,因为没有上篇的内功心法基础,九阴白骨爪练邪了,搞的连泥丸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拿死人骨头来练,后来的周芷若也练邪了,到了杨过的女儿拿出来九阴白骨爪的就是正宗的爪了,原因是杨过的女儿有他老爹给的全套九阴真经,先练上篇的内功心法基础,再练下篇的各种武功,自然不用找死人骨头去练爪速成了,使出来的爪子乖乖厉害的不得了,不阴毒还好看。
      濒湖脉学的四言举要就是上篇,介绍的都是脉学基础,而七言脉诀就是下篇,讲的是实战,27脉各有其脉行,因此都要背诵,循序渐进。当然不背诵上篇只背诵下篇,并不会导致象练九阴真经那样的后果,先生没有背诵上篇是因为病患太多,无暇顾及,只是学习了、了解了基础内容也就算了,关键是当时太需要实战的下篇了,需要“打仗”啊。但后来来到部队,看到人家的脉诊水平,始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应该全部背诵。      说了这么多了脉学,然则何为药性,何为汤头呢?
附2:关元与腹痛病案鉴赏之病情      今天早上,我如往常一样6点开门开始看病,6:30的时候感觉一阵小腹痛,之后时作时止,频频加剧,以至于我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是穴位注射治疗)行动迟缓,表情痛苦,好几个患者看出我与以往的情况不同,问我说,“刘大夫,你怎么不舒服?看你给打针的时候,速度明显比以前慢啊,很受罪的样子”,我说“小腹痛”,也不愿意多说话,然后就回家服用了4粒诺氟沙星胶囊和1丸舒肝和胃丸,期间我去了一次厕所,结果小便没有解出来,腹压一增高,则尿痛,这个时间腹痛开始由小腹阵发性的放射至会阴部位,就这样又坚持看了7位患者,觉得自己确实坚持不了,我在门诊打开注射器,装好VitB1注射液,在自己左腿足三里和上巨虚各注射1ml药液,这个时间大约已经7点。
      按照以往的经验,10分钟后腹痛就应该减轻,但情况并非如此,7:15的时候,痛的我居然直不起腰来,父亲来到门诊看我的情况不容乐观,了解了我疼痛的方式和选穴后,命我躺下,这时候痛的我躺下已经很费劲了,因父亲的中风病尚未恢复,我先给他备好消毒好的针灸针,父亲在我的关元和天枢(左)各刺1针,得气后不久,我就能听到自己肠鸣噜噜有声,疼痛开始空前加剧,时作时止,20秒左右一次,大约10次左右,腹痛开始缓解,针刺5分钟后,父亲行针一次,这个时候门诊已经等了数位患者,我知道我这个急性腹痛不用去医院输液了,因为现在已经不痛了,10分钟后父亲再次行针、取针,腹痛已止,我起身开始工作。      在我自己行穴位注射后,疼痛不见减轻,我就觉得这次我非得去医院输液3、5天不可了,我这里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只能通知其回家,待我病好后再来治疗,但父亲的妙手却轻松化解了这一切,现在是晚上9点,已经过了12小时,我再未服药或做治疗,腹痛也没有再发作。
      处理完患者,空闲的时候,我开始请教父亲,为何我以前处理腹痛用足三里、上巨虚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次没有收效,你却用关元和天枢建此奇功?附2:关元与腹痛病案鉴赏之解说
      先说今天的病情变化,腹痛未发,未服用任何药物,早晨起来发现,下嘴唇左侧新起白色成片疱疹。请大家思考这层疱疹与我的腹痛有关吗?如果有关,邪气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来到这里的?在下一贴《关元与腹痛病案鉴赏之逆传》中我会解释。
      言归正传,解说上文的病情,其实父亲对我自己治疗的评价是辩证错误,故而未能收效。先说说我的辩证依据,腹痛,时作时止,乃气窜于腹所致,且最近我有生气上火的前因,故选用足三里、上巨虚。因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该穴有理气导滞,健脾和胃之功效;上巨虚为大肠经的下合穴,同样具有通调腑气的功效,且腹痛部位在小腹,病位必在大肠,“六腑以通为用”,二穴合用共调肠腑气机,使气、火顺肠腑而下,应收奇效。
      父亲说,貌似你的辩证很准确,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是你漏了一个重要的症状,为什么你这次腹痛能放射到会阴部位,且小便都不能解?你这是气、火互相作祟,而气留于腑(指大肠),火邪直中任脉及三阴经所致。气留于腑者,则腹痛休作有时,攻冲串通;火中于阴经者,阻碍阴经气血运行,而小腹与阴器最为接近,故而出现疼痛放射到会阴部位的症状。你此次发病,为逆经而传,一旦邪气到达会阴和阴器,必将病情沉重,有可能出现疝气或更为严重的急腹症。另外你查查任脉和足三阴经的经脉或络脉循行,是否都过阴器,他们的主治是否都能治疗此类病症?!就会明白我为什么用关元了,只因关元为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你此次的腹痛不同寻常,且关元的使用恰在其时,如果待邪气到达阴部,则关元也不能建此奇功了,也就不是10分钟就能解决那么简单了,当然你先前注射的足三里和上巨虚也是有作用的,另外三阴交也是可以考虑使用的,至于天枢,为大肠募穴,通腑气之用,为邪气造好通道,免得邪气出来后不知道怎么走路。      我再次受教于父亲的辩证思路,学中医关键就是要有整体观念、能辩证论治,打开中医基础理论,我们就能看到这8个字,很简单的8个字,但真正理解起来,却是不容易的。想我此病如果去医院,必然是大剂量抗生素,其实我没有受细菌感染啊?大肠菌群失调吗?还是气与火的问题?中西医的差别竟有如此之巨?中医不能治疗急症吗?
附2:关元与腹痛病案鉴赏之逆传
      前文中所留思考问题,为何我会在腹痛之后的第二天出现下唇疱疹,现作总体解说,也是对我此次发病做个总结。
      火为阳邪,多由内生,其性炎上,今不上行反而向下走串,并能直中足三阴经者,此邪必定势大,其性彪悍;足三阴经者,其循行起于足,从足走腹,任脉者,起于腹,从腹上行,止于舌下;今火邪居于中焦之下,直犯足三阴经(循行止点)及任脉(循行起点),并有逆足三阴经循行传导之势(指腹痛逐渐放射至会阴部位),其病必然急骤,病势为逆,预后不良。      关元穴的使用恰逢其时,正在邪犯阴经出现下传的时候开始使用,故能给贼邪当头棒喝,封经截寇,驱邪外出,而得立竿见影之效。至此火邪从阴经被赶出来后,其势大大减弱,余邪若有出路,必然会由肠腑传导,通过矢气或粪便排出体外,这个病也就彻底好了。            可是我却没有在针后出现矢气或大便变稀的情况发生,当天晚上我就心犯嘀咕,怎么一天了还没出现这些变化?看来这家伙(余火)虽为残兵败将,但还是留在我的体内不死心,伺机侵犯,但不知能犯何处,腹痛后第二天所出现的症状——下唇疱疹,印证了我昨晚的疑惑。这个吃了败仗的邪气携余威跑到我嘴上来了,这也是与火的性质有关,火性炎上,易致疮疡(请您查看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六淫一节),故而能导致嘴唇起疱疹。      且看此邪是如何从腹部来到嘴唇的。通路有二:第一,邪出三阴后,势力减弱,回到腹部,其残部顺任脉上行,到达嘴唇,此为顺行,预后良好,故待疱疹破后,病当自解,此为经络辩证;第二,火为阳邪,经此一役,势力大减,必犯于心,心者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火邪同气相求,故而最易受其侵犯,且心开窍于舌,其华在唇,今下唇出疱疹,故而云心火上炎,此亦为顺证,也表明邪气很弱,如果邪气还是很强的话,应该口舌生疮才对,此为脏腑辩证。
      处理方法是:1、待其自动溃破,则邪出病愈;2、服用导赤散,泄心火;3、服用黄连胶囊和大黄胶囊。我选用了第3方,自制胶囊,日3次,次4粒。黄连通心经,善清心火;大黄通肠腑,善清一身之火。昨天中午开始服用,下午便矢气频转,至晚上疱疹破溃,今晨大便变稀,疮疡破溃处结痂,邪气已经随上下两条通道而出,未再传变。
      我将以上自己所想的疾病传变规律,结合父亲的辩证思路,讲给父亲听,父亲点头说,“孺子可教也,能举一反三,不错不错。”
      兄弟不才,一个腹痛,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文章写的不太精炼,如果辩证或医理有什么不当之处,请读者跟帖指出,我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之,谢谢!
药性与汤头
      前文中论及了诊法中的脉诊,下面介绍先生所学的药性和汤头。      药性就是药物的性状与功能,相当于现在的《中药学》;汤头就是方剂,相当于现在的《方剂学》。先生所学药性主要是《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所学方剂主要是《中医治法与方剂》和《汤头歌诀白话解》,药性书中的歌诀,先生并没有背诵的像脉学中七言诀那样熟练,只是记忆了主要药物的功能,而汤头歌诀先生做了重点背诵,背诵的方歌达近百首,不过现在记忆的没有那么多了,一些常用的、专科的方剂记的还是很扎实。
      方歌是中医师的战胜疾病的利器,胸中无方,等于是上战场空着双手一样,势必要被人敌人干掉,中医看病,每位患者都要经过医生的望闻问切,最后就是看医生的处方,这凝练了为医者所有的智慧。这正应了民间的一句俗语:“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溜溜后就知道你的方行不行了。
      以上总结了两位先生的脉学和方剂学习的情况,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总之,能看对病,能处好方,能治好病,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当然首先还是要能看对病,这里介绍一个宁军医“望而知之”的故事。
宁军医的故事——望而知之
      营部卫生所一共有军医1名,助理军医1名,卫生员2名,先生所在的营,因先生是加补的名额,所以有卫生员3名。军医相当于现在的医师,助理军医简称医助,相当于现在的助理医师,先生的军医姓宁,是第四军医大的本科毕业生,也属寒门学子,最后分配到营卫生所这样一个小地方,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太少,含金量很高,如果宁军医是在师医院,是不足为奇的,这种分配使得宁军医十分郁闷,才华不能尽现。
      有一天上午的时候,来了一位战士,走到宁军医旁边,还未等坐下,宁军医就把单子给了先生说,去给他配药打针吧,先生惊愕,战士更加惊愕。战士开口了,“军医,我还没说自己怎么回事,你就开好药了?”宁军医说,“啊!你肚子疼,腹泻,没什么大不了的,打个针,吃点药就好了”,战士再次惊愕,“军医啥也没问我,怎么知道我什么病啊”,宁军医说,“不用问,你一进门我就看出你什么病来了,问那么多废话干吗?”先生听着二位的谈话,简直就是惊呆了,“唉,唉,小刘,赶紧去配药打针吧,楞着干吗!”宁军医催促先生说,这位战士就跟着先生去打针了,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神了”。
宁军医的故事——神秘之事
      打完针后,先生就赶紧回来了,请教宁军医怎么没看病就能知道患什么病?宁军医说,“小刘,当医生要动脑子,你不是学中医的吗?望而知之的道理应该知道吧。刚才这位体型略胖,步态蹒跚,双手捂着肚皮,哈着腰,一看就是腹痛啊,而且泻的次数也不少了,你看他摇摇欲坠的,脸蛋发黄,还出虚汗,喊个报告都有气无力的。你再想想昨晚营里有聚会,肯定是肠胃炎没错,一会啊还会来不少这样的战士,我没有特别嘱咐,你照刚才的单子做就行了”。果然,这天上午,来了十几个这样的战士。先生大为叹服,此之为“望而知之为之神”。
      当然现在的大夫,你就是望诊再牛,也不能像过去那个时代那样做了,四诊都要做的。中医讲“望闻问切”,西医讲“视触扣听”,放在第一位的诊法都是望(视),可见其重要性,“望为诊之首,切为诊之末”,学中医要重视望诊,切不可以切脉代替所有,走入误区。
      又到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昨晚下班的时候,宁军医说今天要先生帮忙去做一件神秘的事情,先生今天一早起来就赶紧来到宁军医的宿舍了。
宁军医的故事——很牛的飞机
      宁军医宿舍里有各类的小工具,他看先生老实、忠厚,而且脑子也挺好使的,就叫先生来帮他忙,做个小飞机玩,其实宁军医很多时间都是消耗在这些方面了,所里看几个腹痛、受伤的病号,也确实没意思,先生都能干的来的,还用他这样的高才生?
      起初先生以为是什么好事情,原来是做飞机,觉得这个做飞机,小孩子的玩意,有啥做头呢?就这样,一会切割木头,一会儿打磨,一会称2个机翅的重量,还用天平称,搞的跟研发高科技似的,忙的宁军医和先生不亦乐乎,总于飞机做完了。
      二人拿飞机到野外去放飞,宁军医问先生“小刘,你猜猜我这个飞机能在空中飞多久?飞多远?”,先生毫不犹豫的说,“2、3分钟吧?!飞不上百米”,先生心想自己做个纸飞机,能飞上个2分钟就是好的了,这个玩意这么重1分钟也飞不上,说2分钟都是多说!宁军医笑了笑,没有多说。
      宁军医拿出自己做的发射器,教给先生怎么使用,然后飞机发射升空,乖乖不得了,这个飞机怎么也不下来,在空中不仅仅平着飞,还会翻跟头飞,打转飞,像是有遥控器操作似的,40分钟后,看不到飞机的影子了,先生跑步大约4、5公里把飞机捡了回来。拿着飞机左看右看,像是看外星人一样,觉的这个家伙,其貌不扬,分量也不少怎么会有这么大本事,然后请教宁军医。
宁军医的故事——平衡
      所谓“大道至简”,宁军医对这架飞机的解释是——平衡,只有平衡了,才能保持上升的动力,使原始的发射动能不尽快被空气摩擦力所消耗,从而使飞机能飞的更远,飞的时间更长,这也是为什么用天平称重、需要打磨的原因,而并不是吹毛求疵。当然飞机做的再好,始终还是要落地的,因为不可能一点阻力也没有,除非在真空状态下,而绝对的真空也是不存在的,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就像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一样,是必然的,没有长生不死的仙丹。
      先生恍然,这跟自己学中医一样啊,讲求阴阳平衡,一旦失衡,人必然会出毛病,若是阴阳决裂了,生命也就终止了。寿命长会保养的人,就像这架飞机一样,他知道什么是平衡,所以能走的更远,走的时间更长;反之,只能飞2分钟的飞机,必然是身体结构有不平衡地方,且不平衡的越厉害,飞的时间越短,走的路也就越短了。
      为人处事,当经常自省,看看自己是否心态平衡,如果一旦产生不平衡,往往导致社会、家庭乃至自己产生疾患。比如美国经常去抢人家石油,日本经常换首相,这些国际大事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内外不平衡造成的,如果美国的国土打井不出水而出油,神经病才会去打伊拉克呢?
      如果我们经常用阴阳去分析一些社会中的或自然界的事,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因为它是一种很高明的规律和法则,不只仅仅适用于中医学。
讨论1:话说阴阳之阴阳平衡      上古之时,天地未分,馄饨未开,我们称之为“元”、“道生一”,自盘古开天,清气升而为天,浊气降而为地,天地开,阴阳始分,万物乃生。由此可见,“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根本,生杀之本始.....”(《内经》语)。古人不知道地球是怎么形成和演变的,借用盘古开天一说来说理,大家不要认为其迷信,其实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说理方法,中医取象比类的手法来源于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者,二为阴阳,所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者,两仪为阴阳,因此任何一位武侠大师书的“两仪剑法”都是男女二人合练,否则是不能发挥最大威力的,这就是阴阳调和。
      我们大家最初注册论坛的时候,都回答过这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生病?”,我和我的兄弟在读初中的时候,寒暑假先生给我们讲解中医基础,也曾提出这个问题,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曾提出这个问题,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认识: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根本,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即阴阳之意,亦即治病必求与阴阳(平衡),此为治病求本。阴阳调和,则百病不生,阴阳失调,则百病始生,故而人之所以能生病,乃阴阳失调也,故辩证有八纲,阴阳是为其总纲。
      读者要问,“既病生为阴阳失调,然则何故致阴阳失调也?”,所谓六淫、戾气、七情、饮食、劳逸、水湿痰饮、淤血、结石、外伤、虫毒、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等,皆可致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仲景有言:“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直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用一个线性关系来表示疾病与阴阳的关系:各种病因——阴阳失调——产生疾病。中医学所干预的就是阴阳失调,无论你用中药,还是用针灸等等,必须使阴阳平衡,才能药(针)到病除。
      您是怎么理解阴阳平衡的?是怎么认识人生病的过程的?请谈谈您的见解?大家共同学习之,谢谢!讨论2:话说阴阳之九阴九阳      前面我在《濒湖脉学》一文中曾用金庸武侠中的九阴真经来举例,那么金庸武侠中的武功与中医阴阳象数到底有何种联系呢?这个问题太大了,仔细研究能做个课题了,下面我只谈谈对九阴九阳中“九”的理解。
      先看看这几种武功,大家可以对他们的厉害程度排下序列,当然都是指练到最高境界,一阳指<六脉神剑<九阳神功,我是按照169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当然武学无止境,许多事情需要机缘巧合,未必六脉神剑就不能破你的九阳神功,这取决于练者体质、地理环境、气候冷暖等等因素,当然武侠毕竟是武侠,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些武功,我只是借用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来说理。
      医学武术同属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相近之处,为什么学中医的这么讲究个人修为,讲究“道"之深浅,人家邓铁涛老先生有一甲子的功力,你才有10年功力,看病处方、理法方药是不一样的,我想大家入中医之门后,对此都会有深刻的认识。扯远了,看看这个“九”。
      九阳神功中的“九”,我这里有两中解释:1、指九条阳脉:手之三阳、足之三阳,加上奇经八脉中的督脉(诸阳脉之会)、阳跷脉、阳维脉所组成。当然九阴真经中的九阴就是这9条阳脉所对应的9条阴脉。2、“九”是数字中最大者,在象数学或道家学说中,又称为“老”数,其含义有“纯、最、至、极”的意思,因此九阴九阳,就可以理解为至阴至阳,为阴之极也,阳之极也,因此在金庸武侠中这两种武功就是最高武学,其他武功均不能与之抗衡。
      您同意以上说法中的那一种?还有没有第三种或更多的解释?您是怎么理解这个话题的?请指教,谢谢!

[ 本帖最后由 wqw 于 2008/10/20 21:31 编辑 ]

九指医 发表于 2008/10/21 19:44:37

讨论3:话说阴阳之三伏三九

      我们知道三伏分初、中、末伏,每伏10天,是自然界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间,属阳极盛之时;而三九分九九八十一天,每九九天,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间,其中最冷在三九和四九,属阴极盛之时。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冬至后即交九。
      从天数来看,30天的阳极盛天数远远小于81天的阴极盛天数,我们说自然界乃至人体都应该保持阴阳平衡,然则为何会出现“阳少阴多”的阴阳不平衡呢?既然自然界都有这种阴阳不平衡的例子,那么人体的阴阳会平衡吗?
      从术数来看,奇数为阳,九为阳数最大者,偶数为阴,十为阴数最大者,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故有三九以九为基数,三伏以十为基数。冬至一阳生者,最冷应在一九,因为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刚刚生发,但为何最冷天气不在于此,而会在三、四九呢;夏至一阴生者,最热应在初伏,因为此时是阳气最盛,而阴气刚刚生发,但最热并不在初伏,此为何故?问大家一个问题,夏天最热的时间是在正午12时呢?还是在下午1点左右?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以上的道理也是同理而言。
      从古人农历法中来看,中国的农历法是古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应用于计年、农作等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祖国的发祥地,尤其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农历法当适用于此范围,三九三伏之说亦应适用于此范围,未听说西方或赤道附近国家的历法中有三九三伏说。大胆做个假设,如果中国的领土搬到南半球的相对应的纬度,那么一年之中最热最冷的时间还会不会是这个数字呢?
      从以上三九三伏说理来看,我们所生活的这块区域,似乎是“阳少于阴”,并造成局部的阴阳不平衡,但对于整个自然界、地球来说阴阳是平衡的,我们将此理取象比类的用于人体,则人体亦应有这种“阳少阴盛”的表现,表现在哪里呢?人体阴阳果真不平衡吗?朱丹溪的著名理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正确吗,当时的社会、自然、人类疾病谱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现今火神大行其道,补阳者比比皆是,火神派治病疗效为什么会这么好?当今之世,全球变暖,一些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是否需要改变,阴阳变化如何?
      阴阳之道是最难讲解的道理,以上的讲解纯属个人观点,如与各位先生有意见相左处,敬请理论指正,所提出的问题请大家思考辩论之。

九指医 发表于 2008/10/23 17:58:35

回复 #139 wqw 的帖子

谢谢!近因工作忙,创作的有点慢!O(∩_∩)O

九指医 发表于 2008/10/26 07:27:17

讨论4:话说阴阳之阳中至阳

      前面我提到人体是否有“阳少阴多”的表现,表现在哪里?答案是有。我们看五脏阴阳,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分论之,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阳脏为2,阴脏为3,且与阴中之至阴相对应的阳中之至阳,并没有提及,那么到底有没有阳中之至阳呢?
      如果没有阳中之至阳,那么人体内的五脏阴阳是不平衡的,阴阳失调,必生百病,人将失之也;所以说人体内必有阳中之至阳,以保持人体五脏阴阳的平衡,那么她应该在什么地方呢?命门的提出与阳中之至阳有关系吗?
      我的观点是,阳中之至阳藏于心中,心者不仅仅是阳中之阳,而且还藏有真阳,真阳即阳中之至阳,“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内经》这些关于对心认识,都体现了其为真阳之所藏。而脾为后天之本,五行属土,土者长养万物,脾者之所以能成为阴中之至阴,与其这些属性有密切关系,他为五脏六腑提供物质基础,使其保持结构的完整,以便各脏腑之阳作用其上,从而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
      人死之后,阳气出尽,只留躯壳,我们称之为“阴阳离决”。在阴阳离决之前,我们中医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都是振奋阳气,多投参附之类,李可老先生平生多用附子救人于危难,我想就是护住人体这点真阳,真阳保住了,患者就会转危为安,未见有用滋阴法救急者。因此人体中阳气是至为宝贵的,但并不是说人体内“阳少阴多”,阴阳不平衡,而是人越来越复杂化,其运动、思维等等多耗阳气,因而相对造成“阳常不足”罢了。因此来说,火神派的理法能显效者,亦是从“阳常不足”而立。
      再次提出一个问题,秸秆、煤炭、地心之火这三者都能形成火,哪一个含有“三味真火”(比喻火力最强者)?肾阳、命门、心中之真阳,哪一个是阳性最强者?这是一个比喻。我们可以烧秸秆,开采煤炭,地心之火也可以通过各种地脉通道催生长养万物;我们可以温肾阳、补命门,百脉归于心,心中之真阳也可通过百脉,温煦各脏腑阳气。如果肾阳虚,腰膝酸软,双下肢浮肿,用温肾利水不能取效者,我们是否可以引“三味真火”(比喻心中真阳)以温之,如何才能把“三味真火”引出来,达到温肾利水消肿的目的呢?请看下文《消肿未必利水》,举临床实例来验证以上说法。

杜鹃花开 发表于 2008/10/26 10:17:44

"夏至一阴生者,最热应在初伏,因为此时是阳气最盛,而阴气刚刚生发,但最热并不在初伏,此为何故?问大家一个问题,夏天最热的时间是在正午12时呢?还是在下午1点左右?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我就没想明白,楼主或各位朋友给解答一下可否?

“大胆做个假设,如果中国的领土搬到南半球的相对应的纬度,那么一年之中最热最冷的时间还会不会是这个数字呢?”
------我就在南半球,我一直也想不明白内经里的“北方属寒,寒生水,水生肾”,偶这里是南方属寒了,北方主热了,偶们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阴阳五行的理论还能照搬吗?我刚接触中医太多的疑惑了,看了先生的帖子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有没有前辈给指点指点啊?

“秸秆、煤炭、地心之火”,偶认为地心之火是先天真火,没什么理论根据,是自己多年生活体会以及读一些宗教书籍的感悟,大家怎么认为的呢?

lsz0503 发表于 2008/10/26 20:23:07

我来回答一下楼上的问题,但不知对不对,12点正好是午时,按道理来说那是应该最热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夏天的时候大家可以亲身体会一下,12点是太阳照射最厉害的时候,这个时候地面还在吸收太阳之热,所以气温是继续上升的,但此时阴气已经产生了,并渐渐增长,在下午一点以后两点以前,增长的阴气与太阳之热气抵消,达到最高温度,所以在这个时候是最热的。不知我说的是否明白,请大家商榷

lsz0503 发表于 2008/10/26 20:35:16

还有一个,在南半球肯定也是能用的,我们这里是夏至,那么南半球肯定是冬至,因为夏至时,太阳是直射北回归线的,我们这里冬至时,太阳是直射南回归线的,反之亦然,
   地心之火是真火是正确的,地球上的能源像石油,煤(石油属水,煤为黑色,都能提供热量,肾主水,其色黑)可以相当于人体的元气,而现在人类却把大量的先天之气开采浮于表面,所以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发生了,就像用激素把人体的元气调出来,虽然当时可能很有效果,但对人体以后的伤害却是巨大的。

九指医 发表于 2008/10/28 20:13:24

回复 #149 杜鹃花开 的帖子

前面2个问题已经有人回答了,与我的观点相同。关于秸秆、煤炭、地心之火,我只是取象比类的用以说理,并不是想表达某种观点,火的真与否,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拿地球地心之火与太阳地心之火比较,那会怎么样呢?那太阳之火就更“真”了,绝对和相对的不同罢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也没把他炼成丹药,反而炼出了火眼金睛,但孙悟空却受不了哪吒的三味真火,差点被烧死,当然这源于吴承恩的创作,此创作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瞎编。三味真火厉害,那如果创作出“无味真火”或“五味真火”,弄的比三味的更厉害,有没有可能呢?根据剧情的变化,或许这些也能创作出来,只是比较而言。偶之陋见也。

[ 本帖最后由 九指医 于 2008/10/28 19:14 编辑 ]

九指医 发表于 2008/10/29 14:32:01

附3:消肿未必利水

      此文首发于我的博客,原文题目:《血府逐瘀汤消肿新用——消肿未必利水》,具体内容如下:

      2008年6月30日记录:
      患者,男,62岁,左侧半身不遂1年。该患者已经在我门诊治疗1个月,来时需2人掺扶,现已经能自行行走,27日患者诉说自己最近几天双腿无力、沉重,水肿比以前加重(其双侧下肢水肿已经10余年),查其双下肢水肿,皮色光亮,按之凹陷,良久方起,左侧较右侧为重,有静脉曲张,有冠心病病史。
      采用血府逐瘀汤6版方剂教材原方原量,效果奇佳。1剂后,肿势立消,3剂基本复原(指复原到患者中风前的状态)。
      用该方治疗水肿,源之于家父服用该方的启发。家父前段时间胸闷、心痛,服用血府逐瘀汤近十数天,意外发现自己10多年的下肢水肿消失了,以往都用真武汤、五苓散等温肾助阳,利水消肿的方剂治疗,效果尚可,但消肿均未起到这次的效果。我试着用此方治疗该患者水肿,结果效果仍然很好。

      评论:
      采用血府逐瘀汤者,乃开通心脉,引心中之真阳,下行至命门与肾,以真阳之气温之,故能立竿见影,以数剂而起十数年之沉疴。我认为肾阳虚,下肢水肿、腰膝酸软、遇寒则冷者,其本身的肾中之阳气并不是虚的非要使用外来药物以补充之,大剂温肾助阳药物不能解决消解疾病者,应更换思路,引本身真阳之气以温之。
      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开通心脉者,心阳自出,阴寒自消。观血府逐瘀汤之药物组成,未见有温肾阳,温心阳之品也,看来这位患者人体阳气是很充足的,只不过是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阳气被关到了一个小屋子里,出不来罢了,从而导致了下肢水肿的症状,我们把屋门打开,阳气分布均匀了,他的病自然就好了。这就好像是扩散一样,浓度高的会向浓度低的位置扩散,但总量是不变的,问题的关键是你怎么去发现那个隔离层,而且怎么想办法把它拿掉,拿掉之后就会达到浓度的平衡了。
      其后,我曾应用此方于数例下肢水肿患者中,疗效皆不错,现正在增加病例总结验证中。

akita 发表于 2008/10/29 16:56:28

太精彩了,希望医师您能够继续讲述您的长篇纪实,对于中医爱好者太有帮助了。
感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中医刘福山先生自学传记(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