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为诸阳之本”辨
摘自:《黄河医话》http://www.dzsd.net/list.asp?ProdId=0919《素问·阳明脉解篇》日:“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古今注家,各
持己见。王冰云:“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高士宗云: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近人有谓“本”为“末”之误者。余以为该句经文的“本”字可解作“标
志”、“象征”等,即四肢为人体阳气的标志、象征,可以体现人体阳气
的盛衰。换言之,人体阳气的盛衰,可验之于四肢。其证有三:
《灵枢.五变》篇云:“何以候骨之大小……少俞答日:颧骨者,骨
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张景岳注:“目下日颧,周身骨骼
大小可验于此也。”显然,此“本”字当解作“标志”、“象征”,即言
颧骨桀周身骨骼的象征,此骨大,周身骨皆大;此骨小,周身骨皆小。此
证一也。
《灵枢·经脉》篇说:“唇舌者,肌肉之本也”。《难经·二十四难》
说:“口唇者,肌肉之本也”,即以“本”字说明口唇是周身肌肉的标志、
象征。此证二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日:“肺者,气之本”。明者自知,气生成
多少,与先天之精气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丰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
是否正常有密切关系,其中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尤为重要。故《灵
枢.五味》篇日:“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可知肺并非气
之本源,亦非一身之气的根本所在。所以言肺为“气之本”者,除了指
肺主呼吸以及宣发水谷之气的功能外,主要是因为肺的功能情况常常
体现气的盛衰,亦即气的虚实首先表现在肺的功能上。此证三也。
再观《内经》对阳气与四肢关系的论述,诸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篇》曰:“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厥论篇》日:“阳气日
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阳气独盛,故于足为之热也”,亦说
明人体的阳气并非本源于四肢,而恰恰是四肢的寒热情况体现了人体
阳气的盛衰。 受教了呵呵 楼主多心了 学习了,举例很丰富! 有道理,比较解释的通 学习了 人之四肢常动。故四肢为诸阳之本。 阳入阴出,静脉为阳入--输液现象,从手背或者脚背的小静脉进针,接受外界的感觉神经(声音光电,冷暖,疼痛,触觉黑白等)是阳入,风寒暑湿燥热也是阳入,吃饭喝水也是阳入,针灸按摩等~~~~凡是从外进入人体的都是阳入;而动脉的离心外走是阴出,出汗,出血,呕吐,腹泻,月经,运动神经(跑步走路唱歌跳舞说话咳嗽喷嚏排泄等)从内往外的都是阴出。重要的是阴阳要平衡,而且阳为主导,阳要略占上风:血液的PH值正常时偏碱的。在7.35--7.45之间,而体内太酸的环境就成癌变的温床了。婴儿落地的哭声应该是阴出,如果没有哭声之前的吸气(阳入),何能哭出声?
阴阳都是相对的,需要用多维的角度去理解。大家都来阐述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思维更开阔和包容。
谢谢楼主的帖子。 此处联系上下文能够解释得通。出自《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四支既是四末,阳气之外达而后能动,阳气盛则外达太过,而呈现出过用的表现,故能登高也。所谓:”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相对应,头,为诸阳之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