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熙诊所 发表于 2009/8/11 16:53:26

《辅行诀》五味中还有五行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火。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sue3618 发表于 2009/9/1 09:18:30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很复杂。有虚则自补与补之太过自伤的问题,还有伤及相克之脏的问题。比如脾虚者爱吃甜食,甘味入脾补脾,所以胖人爱吃甜食的多,这是身体的自补。但甘味补之太过就会伤脾,平常人吃太多甜食会感觉嘴酸,不易消化,那就是增加了脾胃的负担。酸味入肝也是如此。
酸性收敛,收的应是发散的阳气。中医上讲,肝体阴而用阳,指的是肝脏本体质地柔软,为藏血之脏,有阴柔一面,而肝功能的发挥我们总结为疏泄,也可以简单认为就是调理气的运行,保持上下通畅,这是阳的一面。肝应春季,春的特点就是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在五行对应木,树木生长的特点也体现所谓的疏泄,一是向上向外生发伸展,还有就是地下的生长,所谓木曰曲直,也就是能屈能伸,有直有弯,上下通畅的意思。春季养生,我们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得注意是讲生理还是病理。生理条件下,养阳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界万物生发的趋势,吃些补阳的食物,味辛能发散,能补阳;但是阳气太过的人不能补,对吧?补得太过就是病了,所谓生病起于过用。我们说的度、和,其实就是协调平衡。病理条件下,阳虚的人就得补,而且趁着自然界生发的时候补,因为此时人体的阳气也要随着生发,这时候用补药效果最好。这叫做“同气相求”,自然界+人体+补药,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最佳状态。那么吃酸味就是收敛阳气,滋补阴气。所以升发疏肝常用柴胡,但为了防止柴胡生散太过,所以常配白芍收敛滋阴,这是经典药对,也就体现了肝的阴阳特点,或者柴胡醋炒,或者用鳖血炒,就是体阴用阳的体现。

sue3618 发表于 2009/9/1 09:22:06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收敛太过,伤肝,还克脾
酸伤筋,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酸为味,味归形,然则味也伤形。


酸味入于肝,肝收受其精。东方味酸,在藏为肝,在体(形)为筋。酸为东方之味,入于其藏(肝),却伤其体(筋)。

以上有自伤,还有相克。伤筋也是自伤。

sue3618 发表于 2009/9/1 09:29:43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肉、唇属脾,这是相克。酸收敛太过,不仅影响肝气升发,也影响脾气升清。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病易克脾,甘入脾,甘能补能缓,所以甘草那么常用。肝病克脾,那就得注意补脾气,防止克制太过。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差影响全身。
肝脾关系密切,比如补中益气汤中就用了柴胡帮助升发脾气。
内经中大量应用了生克关系,有时不能太机械的只理解字面的含义,还是需要参考书的,要不然望文生义的话就会误解。

sarita 发表于 2009/9/4 05:16:38

那因肝木太旺而悔金、乘脾土、脾土也克不住肾水引发的问题,在五味里除了在实脾(吃甜)的同时,怎么拿这个肝下手呢?

[ 本帖最后由 sarita 于 2009/9/4 05:31 编辑 ]

好BB 发表于 2010/9/17 12:48:10

回复 #42 sue3618 的帖子

这个感觉还不错

double_mj 发表于 2010/9/19 17:17:10

原帖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7/23 18:44 发表
  五脏五味补泻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正确阐释中药归经理论的源头之一,对指导临床灵活遣药制方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探究《内经》,曾对其有所研究。本文试从张元素的学术角度去阐发此理论, ...

这段很不错,谢谢

vitalriver 发表于 2010/10/7 14:23:16

那如果肝经受寒,是用酸吗?

缘心人 发表于 2010/10/21 22:48:45

个人理解,这要从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理解,生克制化,生与克本来就是一对阴阳,制化的目的是来保证五行融和不独见一行,就一行来说有体有用,一行的体是别一行的用,所以失和了,就是补体还是补用的问题了,说以还是阴阳的问题

luoyong110 发表于 2010/10/22 10:42:07

收回拳头 是为了更有力的出击    其中又得考虑 收的太过不及的情况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酸味入肝”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