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一二
上楼所言甚是,此突发事件亦必有其所发机理,余自感往冬寒气过甚,至小儿稚阳之体受邪,时今春阳气生发太过,促不及也,故热,渴,咳,疹出也!治当辛温寒凉并解,兼一扶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杏林壹株撰
今天下午市卫生局召开会议,学习传达有关手足口病的疫情以及各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流行的发展趋势.并做好各项预防为主的工作而有感而发.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三)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就目前流行的情况来看,中医药还未发挥其应有的特殊的特色.每于流行病肆无忌惮地对人伤害之时,当今的医学界首先想到的是西医,而不是中医药.这就使得病症流行更为猖獗,而在古代的中国流行病流行之时,都是中医药在控制疾病的流行.并且发挥出了中医药的强大的优势,每次的流行病都造就了多少古代医学名家,都使得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更加的完善.更为百姓造福.上次”非典”时期是中医药的发挥优势的经典的表现,而且是无可厚非的在流行病学中有着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地位.为什么时至今日还在欺视中医药的优势呢.据本人所知中医药对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疱疹样病毒都有其治疗之药物.为此将中药的对以上的有抗衡作用之药物登出以供名位同道有所帮助,并为患者解除疾病而有效之为.
抗疱疹病毒:(金银花、马齿苋、射干、虎杖、紫花地丁、侧柏叶、赤芍、黄精)
抗柯萨奇病毒:(虎杖、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桑寄生)
抗埃可病毒:(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穿心莲、鱼腥草、虎杖、夏枯草、青蒿、茵陈、薄荷、栀子、蔓荆子、浮萍、麻黄、桂枝、紫苏、香薷、马兜铃).
每当疫情发生之际,国家所使用的都是那些西医的那一套方式方法,为什么国家就是不把中医同时站在抗疫的前沿,总是在疫情发展快,难控制之时才是中医药的发挥之际呢?难道中国在西医药还未曾出世之前就已经是流行病发生的年代中不断抗衡,不断进步.不断控制并使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多少灾害百姓.那么好的医疗医学知识不去挖潜.而让疫情漫涎.真有些难以置信.非典时期就是最好的见证. 請看看世安先生的意見:
原帖由 世安 于 2008/5/11 11:55 发表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于小儿,以症见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而命名,且多见畏寒发热、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若调治不善,有至唇裂、面赤、喉腥、咽烂、咳喘、高热、神昏,甚而夭亡者,心慈者无不悲悯,知医者岂能坐视。而西医每以病毒言之,且谓为自限性疾病,无对症药、特效药,可不药而愈,如此重防不重治,是为黔驴技穷,于病生者何益?于病死者何辜?中医对此亦众说不一,有宗《伤寒论》者,以邪伏太阳,主以麻、桂、姜、枣之类,若出现咽烂、腹泻,以为误用寒凉引邪入里,欲再行半夏、肉桂、附子辛热以治之;有宗《脾胃论》者,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主以黄芪、白术、苍术、人参之类,若出现手足心热,甚至手足心出现疱疹,以为阳虚下陷,欲再以升麻、葛根升提之;更多以火热立论者,而药或用三黄、紫草、桑白皮之苦寒,或用荆、防、桔、藿之香散。
病且一种,治法从寒从热从虚从实,聚讼纷纭皆因不识病也。
此病常有,缘何今年独胜?是因戊子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燥热当令。《运气要诀》载:少阴司天热下临,肺气上从病肺心,燥行于地肝应燥,燥热交加民病生,喘咳血溢及血泻,寒热鼽嚏涕流频,疮疡目赤嗌干肿,厥心胁痛苦呻吟。燥伤津,热伤阴,肺肾阴虚者不胜煎熬而病生。且小儿雏阴雏阳,体嫩如瓜苗菜秧,最易为燥热所伤,伤处即如灸似灼,形圆而边红。口鼻舌咽,温邪上受,燥热所淫,自然首当其冲,且舌为心之苗,君火一经为外邪发动,众火皆动,患者多喉腥咽烂,口舌生疮。至于病见于手、足,以四肢为诸阳之本,如树木枝丫,最易为骄阳烈日暴晒至伤。是医皆知手足之背为阳,手足之心为阴,一有五心之热,或散其阳,或养其阴,如升阳散火汤,六味地黄汤,从标从本无一不为救阴而设,今手足病发疱疹,有火燎之色,有艾灸之形,正是壮水之主,以镇阳刚之时,若再行辛温升散,成如抱薪救火,火上浇油。
既知燥热所淫,用药自不至于乱投,轻清以泄热,甘凉以润燥,保全金水二脏,即是愈疾金针。勿执苦寒如黄连、黄芩等,寒滑如牛蒡子、车前仁等为用,苦就燥,滑伤阴故也。取方如喻氏清燥救肺汤、郑氏养阴清肺汤、人参白虎汤、三根汤之类,较为适宜。又所谓温故而知新,医者宜再翻《重楼玉钥》及《重楼玉钥续编》,白喉一症,近虽没迹,但万变不离其宗,频换马甲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08/5/11 17:03 编辑 ] 請看看 許家楝先生的意見:
許家楝:
清解湿热,清透营分,兼顾血分。白虎,导赤+凉血利湿法。重楼为治温病金丹,近代一个医家单用之治小儿多种温热有良效,视为秘方,取名曰“一粒金丹”(大概是恽铁憔)。支持老师们。
許家楝:就于老师的手足口病(EV71病毒)验方答疑(1)
redtomato请教:
那为什么要用导赤散加减呢,而且木通大人都尽量不用了,而且为什么不用板蓝根、银花、大青叶、贯众那些药呢、
redtomato 师兄你好,为了探讨学问,更为了让大家心无疑虑的使用这个济世良方,就你的问题我不揣浅陋,谈谈我的理解:
1,这种伴发斑疹疱浆类的温热病,属夹湿或湿温的范畴,用导赤散化裁,是给湿邪以出路,是正治之法,大家可以参考叶天士的湿温效方甘露消毒丹,用木通之妙自明。
2,板蓝根、银花、大青叶、贯众之属只能清热,不能利湿,热处湿中,如油入面,湿去热始孤,单用清解,难以成功。
3,木通以前主要流通的有两个品种,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和毛茛科的川木通;这个关木通,由于单次大剂量服用或者久服有诱发肾衰的可能性,国家已经停用。那里面的木通现在入药的木通都是川木通,临床常用的龙胆泻肝丸大家都熟悉吧,那里面的木通就是川木通,这个龙胆泻肝丸,保守估计全国每天也要开出几万盒!所以请大家不要疑虑。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08/5/11 19:21 编辑 ] 原帖由 叶子清 于 2008/5/10 20:47 发表
回复 #8 心无挂碍 的帖子
我恩师是陕西中医医院的现如今已经86岁高龄,每天接诊病人数百人,他老人家常告诫我辈石膏是润肺的,要像对待蜂蜜一样的去看待石膏,儿科是最好用的,不知各位又没有同感!况余常见恩师与儿科用此药 其非常奏效,卿以为如何???
很寶貴的經驗,謝謝分享!
本草云:
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石膏色白,質重。
白屬金,金生水,故潤。質重可鎮躁,故除煩 ... ...呵呵。
「物競天華,自有其本性。」此言不虛。
向各位前輩學習!
:)
原帖由 海韻 于 2008/5/11 17:02 发表
請看看 許家楝先生的意見:
許家楝:
清解湿热,清透营分,兼顾血分。白虎,导赤+凉血利湿法。重楼为治温病金丹,近代一个医家单用之治小儿多种温热有良效,视为秘方,取名曰“一粒金丹”(大概是恽铁憔)。支持老师们。
補充 :
《导赤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组成】竹葉、甘草梢、木通、生地黄
【功用】清心凉血養陰,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热盛,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熱痛,口舌生疮。 原帖由 zsy_000 于 2008/5/10 00:01 发表
白虎汤的指针是大热、大渴\大汗\大脉,此病初起,仅是湿热在上焦,处方确值得商榷。以我之意,作为初起或预防,用藿香正气水可也,若疹色红,加银翘丸.方便. 若病情加重入里,应找专业医生施治.
先生说的几大一般来说是白虎加人参汤的,伤寒论中,白虎汤条文有:
176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350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验方应用,也离不开辩正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学术争论是正常的,不要加入人身攻击,
, 原帖由 叶子清 于 2008/5/10 20:47 发表
回复 #8 心无挂碍 的帖子
我恩师是陕西中医医院的现如今已经86岁高龄,每天接诊病人数百人,他老人家常告诫我辈石膏是润肺的,要像对待蜂蜜一样的去看待石膏,儿科是最好用的,不知各位又没有同感!况余常见恩师与儿科用此药 其非常奏效,卿以为如何???原帖由 海韻 于 2008/5/11 17:36 发表
很寶貴的經驗,謝謝分享!
本草云:
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石膏色白,質重。
白屬金,金生水,故潤。質重可鎮躁, ...
[ 本帖最后由 山青青 于 2008/5/12 15:27 编辑 ] 没看过这个病!
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