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 发表于 2008/7/10 17:36:38

大暑小暑谈平补

大暑小暑谈平补
                                                    刘逢军
   今年7月7日的凌晨1点27分进入小暑。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105度。“暑”字为二日加一土。日为热,土为湿,小暑标志着湿热的开始,15天之后是大暑,标志着湿热的程度加重。
      今年4月20日谷雨开始,时空的气由“气盛”转为“气缓”,适于人温补,许多人大量地吃温性、热性食物,补进了体内的阳气,使身体发生了显著的良性变化。今年6月21日夏至之后,时空中的阳气大放状况开始受到了抑制,过了小暑之后这种抑制渐强,许多人大量地吃温性、热性食物,会有内热出现。与夏至前那种温补几乎到了随心所欲的状况相比,现阶段的温补到了应该小心翼翼的状况。
      这段时间养生应采取平补的方法,即温补去寒,阴补降热。在这种时空下,人易出现上热下寒、外热内寒的状况。因此,温补应在凌晨,滋阴宜在午后。凌晨温补入内,黄昏滋阴安外。这样可以使人上下相交,里外相济,不寒不热,情志平和。

松竹 发表于 2008/8/2 15:23:20

立秋时节谈“五运六气”与养生

立秋时节谈“五运六气”与养生
                                                            刘逢军
   今年8月7日上午11时16分立秋,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135度。立秋的第二天8月8日,是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8月7日和8日是两个难得的吉祥之日。
   立秋是个大节气。按照阳气运动的四步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秋标志着阳气进入收的乐章。果实的阳气收进了种子,人的阳气也应收进体内。人只有把阳气聚足,才会形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才会在冬天不受寒邪的侵袭。
今年立秋至秋分45天的气候是湿热的。主导天气变化的是“五运六气”,“五运”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循环往复的变化。除此之外每年按一阴一阳的顺序变化,2007年(丁亥)是阴运,今年(戊子)便是阳运。阳运是太过之年,阴运是不及之年。今年是火运太过之年,天气偏热。“六气”是风、火、暑、湿、燥、寒六种气候,一年12个月,每两个月是一步气,从大寒至春分60天是第一步气,叫厥阴风木;春分至小满60天是第二步气,叫少阴君火;小满至大暑60天是第三步气,叫少阳相火;大暑至秋分60天是第四步气,叫太阴湿土;秋分至小雪60天是第五步气,叫阳明燥金;小雪至大寒60天是第六步气,叫太阳寒水。这种固定的气变顺序,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角度变化形成的,被称为主气,犹如6个驿站。来到驿站的气叫客气。客气不是按照固定的顺序来,是经常变换的。例如:今年(戊子)第一步气是春天时节,可来的客气是“太阳寒水”,是冬天之气,所以华南地区春天下大雪。今年7月22日大暑至9月22日秋分,主气是“太阴湿土”,来的客气也是“太阴湿土”,主气、客气相得益彰,形成的气候湿度大。
   “太阴湿土”之气相对应的脏腑是脾。脾主肉,主统血。“脾恶湿”。脾在“太阴湿土”的气候下功能减弱,主肉气、统血气力量不足,有可能导致部分人肉气衰弱,容易出现以下不适:心衰、呼吸衰竭、肾衰;肠胃蠕动不利,便不干难下或便溏腹胀;便血、尿血,脑溢血等。针对上述情况,养生的重点是补脾胃之气。在饮食方面宜偏热性食物,如:油饼、油条、火烧、烙饼、面条之类主食;副食选择青椒、韭菜、蒜苔、蒜苗、葱头、大葱、山药等。“秋不吃瓜”,立秋之后吃西瓜偏凉,尤其“太阴湿土”的气候下吃西瓜会伤脾,使不适症状加重。
   即使在同一大气下,东、南、西、北、中五方也会有微小的差异,人与人也有微小的差异,读者可就近向具有五运六气知识的养生师咨询养生方法

松竹 发表于 2008/9/6 12:38:35

处暑之时话秋凉2008-08-25
      今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廿三日)凌晨2点02分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告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今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穿着提示:不宜急于

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二、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三、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潮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四、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初起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五、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白露时节话郁热

    今年9月7日(农历八月初八)14时14分进入白露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南移,处于北半球的我国日照时间变短,得到的热量渐少。夜里的温度变低,使空气中的水分凝结于草木上面成为露水,因其色白,故这一时节被称为“白露”。
   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人的毛孔渐渐收缩,体内的热气不像前段时间可以舒发通透;而热气积聚太过则舒发受阻,就会形成火郁。火郁于头则头痛,郁于口则生疮,郁于目则赤,郁于耳则鸣,郁于鼻则塞,郁于心则堵,郁于肺则不降,郁于肠胃则不化。
    在这一时节,饮食方面应注意下列事项:(1)可微补,不宜大补;补在早饭前,中午之后不宜补;(2)可吃辣味,但要少吃;(3)以精白面做的食物为主;(4)不宜吃萝卜(胡萝卜除外)。
      起居方面需注意下列事项:(1)早睡早起,晚9点~早5点是宇宙为人体补充能量的最佳时间;(2)不宜急加外衣,早晨可穿长袖,白天和傍晚穿短袖;怕冷时应加外衣;(3)睡觉时盖腹不盖胸,但全身冷时应盖住全身。
“春捂秋冻”中的“秋冻”,意在和谐自然收缩阳气的大趋势,不发生人与自然的相逆,避免形成火郁之证。

shenmallh 发表于 2008/9/9 19:39:28

。“秋不吃瓜”,立秋之后吃西瓜偏凉,尤其“太阴湿土”的气候下吃西瓜会伤脾,使不适症状加重。

松竹 发表于 2008/10/15 10:15:21

秋分莫阳补
                                                                  刘 逢 军
      今年公历9月22日(农历八月廿三日)23点44分进入秋分时节。这时太阳视运动到黄经180度。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使用的节气(春分和秋分)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秋季3个月合计90天,秋分是第45天,标志着秋季过了一半。
       今年自秋分开始到小雪(公历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五日>)共60天,气候燥而热,属于“秋行夏令”,即秋季来的是夏天的气候。在这种气候下,人的脏腑和血液容易过热,体内的气过盛而难以畅通,会引起头痛、头瘀、眼痛、耳鸣、牙龈肿痛等。头瘀若不及时恰当解决,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血管破裂。在此期间,许多人会因内热太过,出现烦躁不安、口渴贪凉、腹胀便难下等不适。
针对上述气候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在饮食方面勿轻易阳补,而是要滋阴养阳。尽量吃平性食物,内热太过者可适当吃凉性或寒性食物;慎吃温性和热性食物,尤其不宜喝白酒吃辣味食物,如要饮酒可适量用啤酒、红酒,内热者应在酒中加冰。
      在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五日)霜降之前,吃饭不宜过饱。这时冷暖空气形成相持的时空,人的肠胃下行不利,如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可吃半饱,饿时补充一点食物。
   在穿衣方面不宜过暖。这两个月是夏天的气候,应坚守“春捂秋冻”中的“秋冻”。除早晚天凉加衣之外,白天尽量不多穿,否则容易发生感冒;夜里睡觉不宜盖厚被。
   “秋行夏令”使人感觉较为舒服。此时更要警惕,那就是慎阳补,避免热盛导致毒火攻头。

          常 用 食 物 属 性
一、寒性
1、茶类:普洱茶。
2、水果类:柿子、弥猴桃、西瓜。
3、蔬菜类:苦瓜、莲藕。
4、海产品:海带、海藻、海螺。
5、肉类:羊蹄、鸭血。
6、其他类:酱。
二、凉性
1、谷类:小麦(味甘甜性凉,皮寒肉热。皮和肉一同磨粉称为全麦面,性在微凉与平之间。入心、脾、肾经;其功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养肝气,补虚,强气力,除烦,止血,利小便,和血,健脾等。但是,小麦去皮磨为精白面<富强粉>后,变为热性)、大麦、绿豆、豆腐、芝麻油。
2、干菜类:磨菇。
3、蔬菜类:茄子、冬瓜、丝瓜、黄瓜、白菜、萝卜、芹菜、生菜。
4、水果类:梨、酸橙子、桔子、苹果、芒果。
5、肉蛋类:羊肝、牛蹄、鸭肉、鸭蛋、鸡蛋青(蛋白)。
6、茶类:茶叶、茶油。
三、温性
1、谷类:高梁米。
2、蔬菜类:大葱、葱头、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调料类:大蒜、生姜、醋、大料(学名:八角茴香)、花椒。
4、水果类: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杨梅、杏、樱桃、木瓜。
5、肉类:鸡肉、鸡肝;羊肉、羊肚、羊肾、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水产品:海参、海虾、带鱼、鲢鱼、鲩鱼。
7、酒类:黄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其他类:大枣、人参;炒干果。
四、热性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五、平性
1、谷类:大米(学名:粳<jīng>米,味甘甜性平,入脾胃经,其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利小便,壮筋骨,长肌肉,生津,明目,长智等)、玉米(学名:玉蜀黍<shǔ shǔ>,味甘甜性平,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其功能补中开胃,益肺宁心)、红小豆、黑豆、扁豆、蚕豆、白豆、花生、花生油、黑芝麻。
2、干果干菜类:白果、百合、木耳、白木耳。
3、水果干果类:葡萄、栗子。
4、蔬菜类:西红柿(番茄)、胡萝卜。
5、肉蛋奶类:猪肉、牛肉、牛肝、牛肚、牛奶、鸡蛋、羊肺。
6、水产品类:鲤鱼、鲫鱼、海鳗鱼、鳖、海蜇。
7、其他类:山药、地瓜、枸杞、芋头。

                                                                     
                                                         寒露时节说潜阳
                                                               刘逢 军
      今年公历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十)5点57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太阳视运动到黄经195度。寒露之后,夜里寒气沁人心,晚上出门明显感到寒意。
         寒露之后种小麦,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小麦种早了长得过高会在冬天被冻死,种晚了发不出芽也会被冻死。小麦在地冻前的状况犹如婴儿。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说人的状态如果能像婴儿那样,精神专一,气息平和,达到天下至柔的程度,就不会受到伤害。小麦如婴儿一样,熟睡于冬季,阳气潜于大地,春天以它的勃勃生机迅速茁壮成长以至成熟。
         寒露之后,人和植物一样阳气收敛内潜。凡是后背怕冷的人,是由于春夏阳气生长不足。可于凌晨3点适量食用温补食物,如同在体内播种了小麦。这一段时间温补不宜晚于凌晨4点,否则会引起躁热。不怕冷的人,是春夏生长的阳气可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可再温补。因为阳气太过而潜藏不利,反而会伤了正气,邪气乘虚而入。所以要吃些平性、凉性食物(参见本院网站9月22日登载的文章《秋分莫阳补》附件“食物的属性”)。

松竹 发表于 2008/11/13 17:24:24

霜降时节御寒清热   2008-10-23
    今年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五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太阳视运动到黄经210度。
    霜降时节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如下:华中地区寒露开始结霜;东北地区可见雪花;长江以南见霜至少是20天以后(农业术语称为“无霜期”)。霜降标志着草木渐渐停止生长,阳气由收向藏转变。
霜降时节气候渐冷。今年霜降时节的特点是外寒内热。人与植物虽然同属生物,但人与植物体内流动的液体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人血见寒易凝。在这段时间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但心里有燥热的感觉。这是“秋行夏令”的结果。面对这种气候,阴天时要适当地增加外衣;艳阳天适当减外衣,不要被寒气所伤,也不要热伤风。对内要清郁热。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和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许多人的阳气不能与自然阳气同步变化,因而秋冬交际阳气不能收藏,受到自然界燥气压迫形成体内郁火。郁火是阳气太过部分,属于体内邪气。邪气太盛进入脏腑,百病开始横生。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吃甜食的人吃些白梨;老弱病者吃些白木耳。除此之外,小孩子和身体好的人,心里贪凉时即吃冰棍一类的冷饮,但每次不宜吃多。
霜降15天之后即是立冬。这个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者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是关键。

                            立冬补气2008-11-7
          今年公历11月7日9点11分立冬。太阳视运动到黄经225度。
立冬是个大节气,标志着天地间生物的阳气到了藏的阶段,人的饮食、起居乃至行为方式,都应考虑藏的因素,这样才能进入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今年立冬至小雪15天,北方会因刮风而出现降温,南方也会有阴雨天气,但气候整体仍属偏暖。地球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人的阳气到了藏的季节,可气候温而不藏,会使得阳气受到损伤。在此期间可适当补气,饮食偏温补,以不上火为宜。
立冬之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的保暖,所穿鞋袜不宜太薄。
立冬后保证足够的睡眠很重要。尽量晚9点即睡,不宜过10点;早晨6点起床为好。
立冬后,中老年人尽量减少外出晨炼,且不宜晚上锻炼;在有阳光的天气下,可外出或隔窗晒太阳,以吸收阳气。

梦开始的地方 发表于 2008/11/13 23:02:35

很有幸曾在八月份得刘教授面诊!当时的意见是肝火旺,不吃辣!另要吃几宝!

中西医 发表于 2008/11/14 10:52:04

好贴,值得一看,收藏。


期待还有下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

松竹 发表于 2008/11/21 14:55:09

小雪时节温补肾阳2008-11-20
         今年公历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五日)6点44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太阳视运动至黄经240度。《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再下雨,空中的水珠凝成雪花而降,此时大地尚未过于寒冷,天上的雪也不大,故称小雪节气。
         小雪节气是一年六步气里终之气的开始,这步气至公历2009年1月20日大寒结束。在此间的两个月里,天气比较寒,寒伤肾。因此,温补肾阳是此时养生的主题。
         饮食方面,主食以精白面的制品为主,如:馒头、油饼、火烧、大饼;食油可用豆油。精白面和豆油均为热性食物。副食可吃偏温补和黑色食物,如:黑豆腐和豆浆,黑木耳;韭菜、松子仁炒鸡蛋;大葱、洋葱、蒜苔等。此间除胡萝卜之外,不宜吃萝卜、梨、香蕉之类降气、偏凉之物。
      穿着方面,应加强腿和脚的保暖。腿脚不暖容易伤肾。一些年青人着装偏于身材线条美而忽视了防寒,容易落下疾根。
      行为方面,应注重于“藏”字。冬三月万物闭藏,是为了保护阳气,以利春天的生发。如果冬天藏阳不足,春天缺少阳气的生发力量,就会为一年的身心健康蒙上阴影。藏阳涉及的范围较广,如:早睡晚起床(21点~6点);尽量减少冷天、风天外出;减少“冬南飞”(冬天去南方避寒);不要按摩后背;不要锻炼得大汗淋漓等。
      如感觉心气虚、中气虚时,及时补气,而勿吃泄气之类的食物。
      只有在此阶段注意温补肾阳,第二年的阳气生长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松竹 发表于 2008/12/10 16:55:58

大雪时节谈酒的药性

今年公历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十)凌晨2点零2分进入大雪节气。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255度。
大雪是相对小雪而言,说明空气中的寒冷和湿度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养生的主题是温补。主食应以精白面为主,面做的油饼、油条、烙饼等煎烤之物更加补气。蔬菜可以选择辣椒、葱蒜、韭菜、葱头之类偏温热的食物。暂时慎食萝卜、香蕉类寒凉之物,体弱气虚者则应忌吃。有喝酒习惯的人,可适量喝些白酒、黄酒,饮用前一定要加热。
   酒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排第一位。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从现在起至公历2009年1月20日大寒之前这段时间,人肝气不足,可适量饮用被称为“大阳之物”的酒以补充阳气。喝酒尽量在晚上。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应肾,酉时是肾经最旺,肾主藏,藏精气。晚上饮酒适量地配合养生调理则效果更佳:手指凉、气短者可用酒配合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不爽者可用酒配合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养肝阴。凡面红或绛及脾气急躁者不宜饮酒,如有应酬必须喝酒时,可用酒配合舒理肝气。无论属于上述哪种情况,人都不宜过量饮酒。
   2009年1月20日大寒之后,不适宜饮酒。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容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
好白酒是红高粱酿制而成的。因为红高粱的种子直接受太阳的曝晒,由青色晒为红色。高粱米储存了太阳的能量,白酒是这种阳气能量的液体状态。所以,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和支撑,酒是太阳之气的转换,是圣洁之物。但人们也应记住:酒是药,饮酒是为了健康,而不是尽兴取乐;酒是双刃剑,可养人,也可伤人,要正确对待它,正确饮用它,才有利于健康。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刘逢军教授二十四节气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