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中有关经筋的辨析
校注释译者:杨鹏举.【原文】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结于跗上,邪外上加2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3,属脊4;其直者,上循骭5,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6,阳明为目下网7;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8;伏兔转筋;髀前肿;(疒贵)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9,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10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11,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12其缓者。以桑钩钩之13,即以生14桑灰15置之坎16中,高下以17坐等18,以膏熨急19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20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经筋第十三》)
【校注】 1 ●中三指:马莳:“厉兑起于次趾,而其筋则自次趾以连三趾。” 2 加:附着。《字汇》:“加,著。” 3 ●胁:胸部两侧的部位。 4 脊:物体高起的部分。此指锁骨。《尔雅》:“山脊,冈。” 5● 骭:胫骨。《广韻·谏韻》:“骭,胫骨。” 6▲网《太素》卷十三·经筋、《甲乙》卷二第六并作“纲”。 ●网:通“纲”。 纲,提网的总绳;大网(用线等结成的捕鱼或捕鸟兽的器具);系靶于竿上的绳;系束。此指网状样。《说文》:“纲,维纮绳也。”《吕氏春秋·用民》:“一引其纲,万目皆张。”《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周礼·考工记·梓人》:“上纲与下纲出舌寻。”郑司农云:“纲,连侯绳也。” 網,用绳线结成的捕鱼或捕鸟兽的器具;网状物。《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楚辞·招魂》:“网户。”五臣:“织网于户上。” 7 ●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类经》七卷第四注:“网,网维也,所以约束目睫,司开阖者也。”又注:“太阳细筋,散于目上,故为目上网;阳明细筋,散于目下,故为目下网。” 8●脚跳坚:脚,小腿。《说文》:“脚 ,胫也。”跳,跛脚,瘸。《说文·足部》:“蹶,僵也,从足厥声。一曰跳也。亦读曰橜。蹶、(足闕)或从阙”。《荀子·非相》:“禹跳汤偏。”杨倞注引《尸子》曰“……偏枯之病,步不相过,人曰禹步。”《庄子·盗跖》:“禹偏枯。”成玄英疏:“治水勤劳,风櫛雨淋,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 孙诒让閒诂:“阙,即厥字。”据此,阙,即厥,蹶的通假字。跳,蹶也,即腿瘸。脚跳坚,即小腿瘸而僵硬。 9● 口僻:僻,歪;斜。口僻,病名。俗称“吊线风”,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其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麻痹,为周围性面瘫,和“中风”不同,不伴有半身不遂。 10 ●移:变易;改变;延及。《广雅·释诂三》:“移,敡也。”王念孙疏证:“易与敡通。”《玉篇》:“移,易也。”《广韻·支韻》:“移,延也。”《礼记·大传》:“绝族无移服。”孔颖达疏:“在旁而及曰移。” 11●马膏:又叫马脂,马鬐膏。为马项部位的脂肪。马脂肪炙炼冷后凝结在一起,即为马膏。其性味甘平而柔润,能舒缓拘急之筋。 12 ▲涂 《圣济总录》卷一九一、《普济方》卷四百十二其下有“之”字。 13 以桑钩钩之:前钩,名用如动词,钩,用来探取、连接、悬挂器物的用具;或做成圆圈状,用来套住器物。《集韻·侯韻》:“钩,悬物者。”《古乐府·陌上桑》:“青丝为笼繋,桂枝为笼钩。”《战国策·赵策三》:“无钩……之便。”鲍彪注:“钩,剑头环。” 桑钩,即把桑枝弯曲做成钩。之,指代坎。以桑钩钩之,把桑枝弯曲做成圆圈,然后套住坎的上部,然用钩子悬挂起坎来。或把桑枝弯曲成钩,钩起罇来。 14生:点燃。方言“生火”,即点火。 15 ▲灰 :张本、日刻本、《太素》卷十三·经筋并作“炭”。 ●灰,此指炭。《字汇》:“火过为灰。”《抱朴子·内篇·释滞》:“不灰之木,不热之火。”本书“《寿夭则柔第六》”有“生桑炭”之语,其义自现。 16● 坎:盛酒器。形如壶而小。《尔雅·释器》:“小罍谓之坎。” 罍,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器或陶制成。《篇海类编·器用类·缶部》:“罍,酒樽也。”《玉篇》:“罇,与樽同。”《正字通》:“罇,‘《说文》:酒器。’字本作尊,后加缶,加木,加瓦,加土,随俗所见也。”《尔雅·释器》:“彝……罍,器也。”郭璞注:“皆盛酒尊。”邢昺疏:“罍者,尊之大者也。” 尊,《说文》:“尊,酒器也。” 历代形制不一。郝懿行义疏:“坎为酒罇,言小于罍,则受实不及一斛。” 王筠句读:“凡器皿字,惟缶壶有盖,皆盛酒者也。” 17 ▲以 《太素·卷十三·经筋》、《甲乙》卷二第六并作“与”。 18坐等:坐,古代人以跪为止息方式。等,衡量。《三国志·蜀志·谯周传》:今若入吴,固当臣服……等为小称臣,熟与为大。坐等,即在跪下后来衡量。 19▲急 《普济方》卷四百十二作“其”。 20 ●三拊:三,虚数,表示多次。拊,《说文》:“拊,揗也。”段玉裁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揗’,古今字也。”三拊,反复多次抚摩有病的地方。
【语译】 足阳明经之筋,始出于足次趾连及中趾,结聚在足背上,而后斜行向外侧向上行附着于辅骨,向上结聚于膝的外侧缘,再直行向上结聚于股骨的上端,接着向上顺着胁部联联结到高起如山脊的锁骨上;足阳明经另一条直行的筋,从足背向上顺着胫骨,结聚于膝部。由此所分出的支筋,结聚于外辅骨(腓骨),和足少阳经的筋相联结;其直行的,在膝部顺着伏兔上行,接着向上联结于股骨而结聚于生殖器,再向上于腹部布散开来,上行至缺盆部结聚,再向上到颈部,接着向上挟口联结于颧部,继而向下联结于鼻,从鼻旁上行与太阳经筋相联结,太阳经网状样的筋是上眼胞,阳明经网状样的筋是下眼胞;足阳明经之筋的支筋在上挟口之颊发出,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足阳明经之筋发病,出现足中趾关节部位筋僵硬而出现抵抗、胫部转筋,小腿出现瘸而且僵硬,伏兔部转筋;大腿前面肿;(疒贵)疝;腹筋拘急,向上牵连到缺盆部及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筋拘急之侧眼胞不能闭合,如有热则筋松纵,使眼不能开。颊部筋有寒邪,那么就会有拘急感、牵引颊部使口型改变;有热邪就会使筋弛缓不能收缩,故见口眼歪斜。治疗口角歪斜用马油涂在拘急一侧的面颊;用白酒调和肉桂末涂在弛缓一侧的面颊,再用桑枝弯曲做成圆圈,然后套住坎,然用钩子悬挂起坎来,随即点着桑木炭火放在坎中,坎悬挂的高低在跪下后以衡量,就会使涂抹马油拘急的面颊得以热敷,同时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吃着美味的烤肉,对于不能喝酒的也勉强喝一些,并多次反复的用手抚摩(按摩)患处就可以了。治疗本经病应采取火针劫刺的方法,以病愈为标准,以痛处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证叫季春痹。
【按语】 本段足阳明经病,凡过之处皆可生病,其中大部分病前人或今人皆知,唯“脚跳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和同道商榷此类问题,不知所云,不知道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根据的臆测,或根据某处脚即为足,难道此处脚就是足吗?跳,作“(足條)” 有新义吗?岂有此理?脚跳,翻译成“足部有跳动”,没有一位神医见过或解释为“足部有跳动”的,纯属望文生训,既不合医理,又不符合词义,严重的影响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这是带领今人误诊。再,以桑钩钩之,翻译成“用桑钩钩其口角,以调整其歪斜,岂不怕把病人的嘴钩豁了,或者不怕把病人的嘴钩破了吗?钩住嘴了何以 “且饮美酒,噉美炙肉,”明明钩的是坎,不理解古人的文义,却要今人钩嘴,这是带领今人误治。这样的医生不怕把嘴钩豁,也不怕钩破嘴流血,医理何在?医德何之有?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若翻译成“另用桑木炭火放在地坑中,坑的高低以患者坐位时,能烤至颊部为宜,”坑,再高也高不过坐姿之人,何以烤到颊部?地坑之火不是不能烤到颊部,回答是肯定能,但是前提是“熊熊大火”才能烤到颊部,当“熊熊大火”烤到颊部时候,躯干能否承受?因此,坎,不是坑,既然在地上挖坑不符合医理,那么,坎,是否为“龛”?当然龛也就是在墙上挖窟窿了,这样就和坐姿接近了,但是不要忘记先以“以桑钩钩之”,随后是“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如果成了“龛”的话,那次序是先“高下以坐等,”而后“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最后是“以桑钩钩之”,但是必须有二次“高下以坐等,”否则不能治疗了,再说了,“坑”也好,“龛”也罢,都是烘烤病人的颊部,这样处理不怕把病人的脸烤焦吗?如果用罍或罇之类的给病人热敷,烘烤起来很舒服的,也不会影响病人“且饮美酒,噉美炙肉。” 笔者也不反对“坎”为“坑”,笔者孤陋寡闻,据我看到的文献,大概有三种:一、如《汉书·苏武传》:“凿地为坎。”二、在平地上垒土作成的窟。如《礼记·月令》:“其祀中霤。”郑玄注:“古者複穴是以名室为霤。”孔颖达疏:“複穴者,谓窟居也,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垒土为之,谓之为複,言于地上重複为之也;若高地则为坎,谓之为穴。”但前提是成为坑后,将苏武置其上,如何“置其上”?没有谈,不可能直接放在炭火上,因《汉书》不是医药专业书,不可能说的很具体;对于在平地用土垒成的霤,则为居室;在高地凿的坎,就是类似今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关于罍或罇的形状(见附图),在注解已说,不再赘言。笔者在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看见一清代瓷酒器,其上有圆口,无盖,颈细,腹大,足圈而底平,其中腹部的下部有一口,下部之口的上端横截封死,上部圆口可用来灌酒和倒酒,腹部的下部口,用来放炭火以温酒;还在中央电视台王雪纯主持的节目中,看见一民国时期的锡酒壶,腹部的下部有口,下部口的上端横截封死,用来放炭火以温酒。但都不是坎,而是由坎演化而来,根据此类病人的治法,罇比较省事,因为它有耳,钩起来比较简单,操作方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