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萌 发表于 2008/3/25 11:45:44

焦树德讲方剂(第五讲)

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
1白虎汤
知母18克、生石膏35~40克(先煎)、甘草6克、粳米6克。

      本方原为治疗伤寒病,发汗后,大热不解,多汗出,不恶寒,大渴能饮,脉洪大而表现为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多用于治疗各种高热性疾病,以及一些具有高热的传染性疾病出现身发高热,虽出汗很多,但身热仍不退,口大渴,喜多饮冷水,脉象洪大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欲盖衣服,面红,舌苔黄,尿深黄等症状者。在50年代曾以本方或白虎加人参汤为主,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时传为佳话。
      本方的配伍,前人是根据《内经》热淫于内以苦发之的治则精神,取知母苦寒大清肺胃之热,且能益津液为主药;以生石膏之辛寒,大清阳明经弥漫之热为辅药;又据”热淫于内....佐以苦甘”的精神,以甘草味甘调中散热,调和百药为佐药;再以粳米之甘味保护胃气为使,合甘草以配知母,加强”佐以甘苦”的治则,不但能缓中益气(热则伤气),并能监制石膏、知母之寒,则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护胃气而不伤中焦。
      本汤的煎服法是先煎生石膏约10分钟,然后加冷水,使汤不烫后,将余药及粳米加入,煮至米熟,则汤成。第一煎煮取约200毫升,再加冷水煮取的200毫升。将两煎的药汁混合后平分为2杯,每次服1杯,一日服2次,必要时也可服3次。甚或昼夜服4次(2剂)。
      “白虎”为代表西方之意,中医学把西方又代表秋天,白虎汤的意思,是说人身热邪太盛时,犹如夏天暑热炽盛之时,刮来一阵清凉的秋风(指服了白虎汤),暑热顿时消散。故取白虎为汤名,言其能清热之性。所以本汤用于治疗高热性疾病,可说是效如桴鼓,立竿见影。有的医家在治疗重病时,把生石膏加至60~90克甚至120~150克,而救死回生。但是临床医家也必须熟记白虎汤的禁忌证,否则会造成”下咽则毙”之祸。后世医家在治疗温热病的气分证时,也主以白虎汤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为禁止医家滥用此汤,故著名的《温病条辨》一书中,特写出”白虎四禁”以告诫后人,今特录后,以提醒大家,千万不可误用。《温病条辨》第九条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前人另有白虎汤戒,也录之供参考。”白虎汤乃大寒之剂,若非大热多汗,渴饮水者,不可服也。若表证不解,无汗而渴者,又不可服也,只属猪苓汤。”又曰:”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
      关于本方的方解与配伍关系,后人又有新的解释,与前人不同,可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中医药学理论,是会不断补充和发展的。并且后人的解释更能切合临床、指导临床。例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对白虎汤的批注认为:”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清内),辛能走外(散热),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大热汗出必伤阴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处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名以汤,秋金得令而炎暑(大热)自解矣。”近代医家及近代方书,多遵此说。并且近人研究,粳米在汤中煮熟时,还能混悬石膏的粉末,可增强清热的作用。总之,前人认为本方以知母为君,后也渐渐认为应以石膏为君。我也同意石膏为君之说,尤其在近代着名医家张锡纯先生指出石膏必须用”生”石膏以来,近代医家多喜用生石膏,在临床上确实提高了疗效。我在临床上用石膏内服时,都用生石膏,并且要把生石膏打碎(或为末)先煎,如用量很大时,还常佐以葛根升发阳明清气,以免石膏寒抑中阳,每取得优异的疗效。
      在适应证方面,古人尚有”仲景白虎汤三证”之说,今录之于后,以供参考。⑴”伤寒脉浮滑者,必里有热,表有邪,白虎汤主之。”(按:《伤寒论》原文”表有热,里有寒”为传抄之误,今改正之。寒字亦改为邪字)(2)”伤寒,脉浮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遗尿谵语,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也有白虎汤证3条,亦录之供临床时参考。(1)”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3)”手太阴暑温,或已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
      以上的适应证,如辨证准确,投服白虎汤可以出现往往连医生也不可思议的特殊效果,实令人叹服。
      我在临床上遇有病情严重的”高热待查”、系统性红斑狼疮高热、风湿热高热、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无效的高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患者,经过辨证,认为是白虎汤证者,往往投大剂白虎汤随证加减而退热,这是数以难记的事实。但近人有的用白虎汤煎剂做动物实验,却看不到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可见白虎汤的治疗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说明,不要简单地把白虎汤看成是退热剂,应从整体观和中医的证候学中去探求其治疗机理。
       本方加生晒白人参6~9克,名曰白虎加人参汤或人参白虎汤,主治白虎汤证大烦渴、饮水多、脉洪数者;暑热发渴脉虚者;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总之,本方主用于白虎证见热邪伤正,大汗出、大渴引饮而脉现虚芤之象者。本方能益气生津,清消暑热。
    本方加苍术9克,名苍术白虎汤(或白虎加苍术汤),用于伤暑湿胜发为湿温,发热身重,汗出热不退,脉沉滑细者。
    记得在1957年时,石家庄名医郭可明先生在北京运用白虎汤和人参白虎汤随证加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良好效果,1958年我们在北京也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乙脑,有的效果不佳,身热缠绵不退,舌苔白腻,后来请蒲辅周老先生会诊,蒲老指出今年多雨多湿,应再加苍术,后来我们改用苍术白虎汤加减,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方剂的随证加减,非常重要。
    本方加桂枝9克,名桂枝白虎汤,仲景先师用本方治疗温疟,病发时,但定时发热,不恶寒,骨节疼痛,时呕者。
   我曾治一患者,长期以来,定时发烧,体温可高达39℃,虽经几家医院检查,都以”发热待查”出院,未能确诊。我观其发热时间均在下午2时左右开始,至晚上9时左右热甚,体温可达至39℃,至夜12时则汗出身热渐退。仔细询问仅在刚发热时微恶寒,几分钟即无,以后则但热不寒,诊其脉象弦数有力,故按温疟的治法,用桂枝白虎汤加柴胡、草果、黄芩、焦槟榔、青蒿等,进10剂而愈。
   我在临床上应用白虎汤时,生石膏的用量,随患者病情轻重及体质强弱、年龄大小而临时酌定。一般成人常以25~30克起始,有时用40克、45克,甚或用到50、60、80克。用30克以上时,常佐用葛根10~15克,以免寒抑中阳。小儿及妇女产后,则不可用量过重。
               凉膈散
连翘二斤半(四十两)、酒浸大黄二十两、朴硝二十两、甘草二十两、炒栀子十两、炒黄芩十两、薄荷十两,以上共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生蜜少许,水煎去滓服。
  以上为宋代原方的配制和煎服法。近代医家则常将本方改为汤剂煎服。我在临床上常用的凉膈散处方如下:连翘12克,炒黄芩9克,炒栀子6~9克,酒军5克,生甘草3克,薄荷5克(后下),竹叶3克,水煎两次去滓,取汤沉淀,去掉泥渣,再放入芒硝6克,蜂蜜1匙,上火微沸,分两次温服。
  本方主治上中二焦火热炽盛而出现的烦躁口渴、目红面赤、胸膈烦热、唇焦干裂、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身热出汗、鼻齿衄血、小儿热惊瘛疭、舌苔黄褐、脉数有力等症。
  方中以连翘、芩、栀、竹叶、薄荷,升散清宣于上焦,并寓”火郁发之”的精神,火郁又可生毒,连、芩兼能解毒。以大黄、芒硝等斩将夺关、猛利推荡之品,泻其中焦火热,使上下升降通利,胸膈之热自清。因芒硝、大黄之力猛,恐其下降太速,膈热未能彻除,故又取甘草、蜂蜜之甘味以缓之,籍缓行而把上中二焦之火热彻底清利。本方的组织,非常符合《内经》所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的治则。
  我常用此方去芒硝加生地15克、元参15克、射干10克、板蓝根10克,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初起兼有表证者,不用生地,再加荆芥10克、银花12克。大便干秘,数日不行者,仍可用芒硝。每取良效。
  治疗上焦毒火炽盛而见牙痛齿衄、口疮赤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颈淋巴结或颌下腺肿大压痛者,我常用本方加元参20克、生地20克、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板兰根10克、银花15克、生牡蛎15克,大便不秘结者去芒硝。效果良好。
  本方加菖蒲、远志、青黛、板蓝根、全蝎,也可用于治疗中风、肝胃火盛、神蒙舌謇、半身不遂、大便秘结的患者。
  凉膈散实为仲景方调胃承气汤加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等变化而成,可见所谓时方者,常为经方变化而来,不可认为凉膈散仅为宣通肠胃的时方而轻视之,尤其是本方对《内经》大旨的运用,非常贴切,更值得深思。
                               清瘟败毒散
生石膏30~90克(先煎)、细生地10~30克、乌犀角6~12克(磨服)、真川连5~12克、栀子9克、桔梗9克、黄芩9克、知母12克、赤芍9克、元参12克、连翘9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甘草6克,先煮石膏数十沸,量药兑入冷水后,下诸药同煎。犀角和汁磨服。
  此方为清代治热疫名医余师愚先生经验方,在其所着《疫疹一得》书中论之甚详。本方主治一切火热实证,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谵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等症。
  方中生石膏、细生地、乌犀角、真川连四药最为重要。原方注明:”生石膏大剂六至八两,中剂二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细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乌犀角大剂六至八钱,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中剂二至四钱,小剂一至钱半。”还特别指出:”若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语,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即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如斑一出,即加大青叶,并少佐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内化外解,浊降清升之法。”
  乌犀角一味,目前已禁止使用,故临床上多用水牛角代替,每剂药一般可用30~60克,镑片,水煎服。如重症用大剂救急时,亦可每剂用120~150克。入汤剂,须先煎10分钟。
  方中生石膏的用量,确实大得惊人,有的医家不敢用,病家也不敢服,药店也不敢卖。但原书记载清干隆年间,京都大疫,”九门出棺”,经大胆使用本方,”活人无算”,并说:”遇有其证,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数十年来,颇堪自信。”
  50年代时,我曾参加北京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工作。当患者确有”恶寒发热、头痛如劈、大热干呕”等症时,生石膏常用到90~120克,有的用到150~180克,确实取到了良好效果。可见用药必须对症,要求医者一定要辨证准确,药证恰当,即可起死回生。正如清王士雄所说:”盖一病有一病之宜忌,用得其宜,硝黄可称补剂,苟犯其忌,参术不异砒硇,故不可舍病之虚实寒热而不论,徒执药性之纯驳以分良毒。补偏救弊,随时而中,贵于医者之识病耳。先议病,后议药,中病即是良药。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苟食而不化,则粗庸偏谬,贻害无穷,非独石膏为然。”近人常用此方治疗多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的重症,如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以及败血症、毒血症等等,多有良效。可见不要因石膏用量重而不敢用此方,也不要猛浪地滥用大量,关键在医者辨证论治,据证定方选药。
  本方是用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桔梗汤综合化裁而成,是清热解毒、凉血益阴的重剂。据余氏自解说:”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黄连、犀角、黄芩,泄心肺于上焦,丹皮、栀子、赤芍,泄肝经之火,连翘、元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此大寒解毒之剂,重用石膏,则甚者先平,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
  本方确是清热解毒的复方重剂,用之得当,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误用之,也可误人性命。但从近些年来临床的使用(并且有的单位做成注射液使用)情况来看,多是取得良好效果,未见不良反应的报导。所以我认为这是一张疗效突出的良方,只要临床时细心辨证,斟酌好用量,多能取得佳效,不必过于害怕。我除以此方治疗上述诸症外,也曾用于治疗皮肌炎患者,因用特大量激素治疗后,高烧面赤,谵妄不宁,烦躁耳聋,目不识人,舌苔黄,脉数有力,辨证属阳明火热炽盛,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此方的精神,随证加减而转危为安。
                   化斑汤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生甘草9克、玄参9克、犀角6克、粳米1合,用水八杯,者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煎一杯,夜一服。犀角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替,量要加大。
  本方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功用,主治温病邪入营血之高热口渴、身发红斑、神昏谵语、汗出脉洪等证。
  中医学认为疹属肺、斑属胃,温病发斑为阳明邪热炽盛,入扰营血。阳明主肌肉,故遍身肌肉发生红斑。本方用白虎汤大清阳明邪热,又加玄参甘寒凉血解毒,清营血之热,并能益肾水以制火。犀角咸寒,解毒清火,辟瘟疫托毒外出。营血受热邪所扰,故心神不安。气分热清,营血毒解,温热发斑自愈,心神自安。
  如素日肠胃有热,感受温邪之后,内外合邪,热盛入营,又兼肠胃积热,不但可见身热发斑,还可出现大便秘结,谵妄神蒙,甚则寻衣摸床,舌苔焦褐,鼻孔发煤,脉滑有力等症。此时则须再加生大黄6~9克、枳实9克、元明粉6~9克(分冲),以釜底抽薪。里气得通,表气得顺,内泻外清,才能化险为夷。此时如只用化斑汤,则病重药轻,杯水难救车薪。故临床运用方剂,不可死板拘执,必须灵活掌握,随证变化。
  我曾在本方中加生地15~20克、连翘12~15克、小蓟30克、忍冬藤30克、藕节炭20~30克,玄参改为15~20克曾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高烧不退兼见皮下出血者,每取良效。
  方中的犀角,前些年常用犀角粉3~5克分2次随汤药冲服。也有时用羚羊角粉5~6克代替,以冲服为多,很少用煎剂。但犀角主清心火,羚羊角偏清肝火,均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水牛角代替,只能先煎,入汤剂。
  本方与清瘟败毒散比较,本方则清灵轻巧,双清气营之热,兼能凉血解毒,适用于温病发斑。清瘟败毒散则为清热解毒重剂,适用于瘟疫斑疹、暑温谵妄及各种传染病的高热重证。
黄连解毒汤
黄连12克、栀子14枚(约9~1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用量是按古方比例酌定而成)。
  本方名曰解毒,中医学认为热极则称火毒或毒火,解毒即清泻极热之火邪。方中用黄连直泻心经毒火为主药,黄芩泻肺火为辅药,黄柏泻肾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使药。此方集中大苦大寒之品,为苦寒直折之药,能泻其盛已极之火,而救被火炽之阴。主用于一切火热狂躁,谵语不眠,面赤心烦,大热干呕,口燥咽干,血溢之吐血、衄血,热甚发斑,或服泻下药后,大便不实而热仍不退,及疮疡疔毒等。
  黄连解毒汤、大承气汤、清营汤皆可用于治疗谵语狂躁。但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皆热,火热尚未集结于阳明之腑,毒火上扰,神昏谵语,狂躁烦乱,虽身热大便仍通畅,舌苔黄腻者;大承气汤则主用于热邪集结于阳明之腑,肠中有燥屎,大便秘结不通,数日不行,腹部硬满,邪热上扰神明,日晡谵语,甚则寻衣摸床,舌苔黄褐厚而少津之证;清营汤则适用于热邪入营,火热炽盛,神明受扰而谵语,身热为夜甚昼轻,大便不利,口反不渴,或身出红疹,舌质绛红者。
  本方加生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可使三焦火热从大小便而出,适用于黄连解毒汤证兼有大便不通者。水泛为丸,名栀子金花丸,治同汤,可用于火盛而便秘者。我常用栀子金花汤加炒苏子9克、白前9克、炒莱菔子9克、全瓜蒌30克、紫苑12克、枇杷叶15克,用于治疗心肺有热咳嗽、痰黄、口干咽燥,甚至痰中带血,舌苔黄腻,大便干燥者,效果很好。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三黄汤,用于治疗三焦实热,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甘草,名二黄汤,主治上焦火旺,头面肿,目赤肿痛,心胸、口鼻发热,或口舌面部生疮毒者。本方加甘草可使芩、连之性留连膈上,缓缓而下。
  黄连解毒汤、三黄汤、二黄汤、凉膈散比较:黄连解毒汤治三焦毒火炽盛,大便通畅,苔黄仍腻(未伤阴津)者;三黄汤治三焦火热实证,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二黄汤治上焦火旺,面目红肿,口舌生疮,口鼻气热,大便通畅者;凉膈散治上中二焦火盛,大便结实者。张洁古在凉膈散中去芒硝、大黄,加桔梗,治上中二焦火热,大便通畅者,与二黄汤治上焦火热,大便通畅者,意义相仿。同是清热泻火之方剂,而其中又分上下、缓急、轻重不同,可见方剂的加减变化,治法的分合转化,实无穷尽。
  我曾用黄连解毒汤加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板兰根10克、银花12克、连翘15克、白芷6~9克、桔梗5克,并随证稍事加减,治愈因服野菜中毒,头面红肿热痛,至颈而止,目不能睁,心烦不食,病势猛烈,大便尚通,舌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的患者。3剂药后,肿消红退而脱白皮,又加减前方调理两次,共三诊而愈。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1克、柴胡3克、泽泻3克、车前子15克、木通1.5克、生地1克、当归1克,水煎服。
  以上为李东垣原方,目前在临床处方时,多根据原方精神加大其用量。由于后世方书中所列的剂量,各有出入,并且还有加入黄芩、栀子的也名龙胆泻肝汤。故而把我用龙胆泻肝汤时常用的剂量列后,以供参考。
  龙胆草5~6克,柴胡6~9克,黄芩9克,泽泻9克,木通6克,生甘草3克,竹叶5克,生地6~12克,当归5克,有时加栀子5克。东垣原方本为治疗因饮酒湿热下注于下焦,前阴热痒臊臭等症而设。后世又加黄芩9克、栀子6克,生甘草3克,用来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耳聋目肿、前阴湿热痒肿、尿赤溲血、筋痿(阳萎)阴汗、妇女黄带臊臭等症。
  方中以龙胆草泻厥阴肝经之热,柴胡平少阳胆经之热,二药共泻肝胆之热为主药。辅以甘草缓其急且护胃。更以黄芩清泻中上二焦之热;泽泻、木通泻肾与膀胱之湿,大利前阴,为佐药。车前子利湿而不伤阴为使药。尤为妙者,是恐大队泻肝胆利湿之药伤肝阴,而少佐了归、地以养肝血,在泻肝之中设有补肝之品,又寓有战胜之后,兼顾安邦之意。
近代医家也常以此方加减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出现肝胆湿热证者。有黄疸者,我常加茵陈15~30克、黄柏9~12克、生大黄3克(大便干结者可用5~9克)。上腹胀满者加厚朴9克、枳实9克。食欲不振者加陈皮6~9克、麦芽9克。肝区痛者加炒川楝子9~12克、元胡6~9克。呕恶嗳气者,加半夏9克、苏梗12克、茯苓12克。
  我最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缠腰蛇(龙),即西医诊断的带状疱疹,能获得良好效果。在日本和美国讲学时,也遇到过此病患者,都很快治愈。今简举两例仅供参考:
  例一:在美国时会诊一位韩国中年妇女,半个多月以来,左胁肋部起红色疱疹,从左乳外下方向左腋下及肩脚下蔓延,起疱疹处有的约2厘米宽,有的约4~5厘米宽,烧灼疼痛,影响饮食及睡眠,舌苔略黄,脉弦,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证属肝胆湿热,蕴成毒火,发为缠腰蛇病。治以清利肝胆湿热,泻火解毒。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克,泽泻21克,车前子9克(布包),木通9克,柴胡9克,生地12克,当归尾6克,蒲公英24克,连翘15克,苦参15克,白藓皮15克,黄芩9克,竹叶6克,忍冬藤30克。水煎服3剂。二诊时疼痛大减,夜间已能睡,食纳亦转佳,起床时很快即能起身下地,大便偏干。患处已有1/3干瘪生痂。上方去竹叶、加酒军4.5克、青黛6克(布包煎),又进5剂而痊愈。
  例二:苏某某,男,65岁。3天来初起似感冒,但很快即局限在左眼赤痛及在鬓额处头痛,在鬓额处皮肤发红,起小红疹,疼痛难忍,半夜即急去某某大医院急诊,诊断为眼型带状疱疹。经治疗无效,次日即来邀余诊治。诊其脉弦数,左目赤痛,左偏头痛,大便偏干,小便黄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腻。辨证认为肝开窍于目,头两侧属少阳,脉症合参诊为肝胆湿热,肝火上亢之证。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克,泽泻30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15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车前子15克(布包),连翘15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蔓荆子10克,木通6克,白藓皮15克,柴胡6克,黄芩10克,川连6克,玄参12克,5剂。服3剂,头目即不痛,诸症减轻。仍以此方加减,共进14剂而愈。
  当归龙荟丸(当归30克、黄连30克、黄芩30克、龙胆草30克、栀子仁30克、大黄15克、芦荟15克、青黛15克、木香7.5克黄柏30克、麝香1.5克,共为末,炒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20丸,姜汤或温开水送下)与本方皆治肝胆实热之证。但当归龙荟丸治肝胆实火兼见惊悸、烦躁狂妄、大便秘结者,功用偏于治肝胆实火,可使火热从大便而去;本方功用偏于治肝胆湿热,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二药功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临床使用,须详为辨析。
  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蜜为丸)虽也可泻肝胆大热,但偏用于肝胆风热,症兼多惊多恐、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者。
            香薷饮
香薷500克、炒扁豆250克、厚朴250克(姜炒),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入酒少许,煎七分,冷服,一日2剂。
  本方为治暑专药,主治暑热季节,贪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等症。现今多改为汤剂服,用量:香薷多于其余二药一倍,约9~12克。
  方中用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有彻上彻下,解表利尿之功,为治暑要药,故以之为主药;厚朴辛温理气,除满化湿为辅药;扁豆甘淡入中焦,消脾胃之暑湿,降浊而升清为佐使。
  本方又名三物香薷饮。如热盛心烦口渴者,加川黄连,名四味香薷饮。如湿盛便泄者,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如兼见暑热泄泻,腿肚转筋者,再加木瓜,名六味香薷散。如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疲者,可在六味香薷饮中加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名十味香薷饮。
  本方去扁豆,加鲜扁豆花(或扁豆衣)、银花、连翘,名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用以治暑病初起。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可使外暑内热,一齐汗解。
  治暑病须注意:伤暑,阳为阴遏,有表证无汗即阴暑、用香薷饮。如暑热伤气,汗多烦渴,体倦少气,脉虚数者,则用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粳米、西瓜翠衣、甘草。《温热经纬》方)。如为阳暑,发热汗出、口渴、脉虚大者,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生脉饮加石膏、知母。如劳倦内伤,平素气虚,感受暑湿,脾湿不化,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苔腻脉虚者,则用《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方见后)。
  我常用鲜荷叶12克、鲜佩兰12克、鲜藿香12克、扁豆花6克、苏叶5克(后下)、薄荷1克(后下)、车前子10克(布包),煎水频服,以治暑病,效果满意。供参考。
               清暑益气汤

黄芪3克、苍术3克、升麻3克、人参l.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神曲1.5克、泽泻1.5克、麦门冬1克、当归1克、炙甘草1克、黄柏0.6~l克、葛根0.6克、青皮0.75克、五味子9粒,水煎服。
      以上为原方,体现了李东垣先生的药方,药味多而用量轻,组织巧妙、药队有纪的特点。现在我们使用本方时,可结合当前情况和具体病情,灵活运用。目前临床上的用量比原方约大l~2倍。
方中以参、芪益气而固表,二术燥湿而强脾,麦冬、五味以保肺而生津,黄柏泻热而滋水,青皮平肝而破滞,当归养血而和阴,神曲化食而消积,升、葛解肌热而升清,泽泻泻湿热而降浊,陈皮理气,甘草和中。诸药相合能益气、强脾、除湿、清热。
  炎暑则表气易泄,兼湿则中气不固。本方不只清暑而兼益气,因为暑能伤气。益气不但能使肺金不受火克,而且凡气之上腾为津、为液者,下降即为肾中之水,故益气亦能生水,水气足,火热之气自退。本方之意自明。
  凡劳倦内伤,平素气虚,长夏受暑,四肢困倦,身热气短,口渴自汗,精神减少,心烦尿黄,大便溏黄,苔腻脉虚者,以本方主之。
  本方去青皮、泽泻、葛根,名黄芪人参汤,治暑热伤元气,长夏倦怠,胸满自汗,时作头痛(时作时止)者。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亦治暑热伤气,但偏用于暑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者。清暑益气汤则偏用于平素气虚暑伤气,湿困脾而精神肢体困倦者。前方偏主于上焦,后方偏主于中焦。
        竹叶石膏汤
  
竹叶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半夏9克、麦冬18克、白人参5克、炙甘草3克、粳米9克,水煎服。(参考中医学院教材《方剂学》及原方改为近代用量)
  本方主治伤寒解后,气阴两伤,虚羸少气,气逆欲呕,及虚烦者。也可用于治疗伤暑发渴,脉虚,气阴不足者。
  方中以竹叶清心、利水、除烦为主药;生石膏清肺胃之热,麦冬养肝胃之阴,为辅药;人参、半夏益气和胃而降逆为佐药;甘草、粳米甘缓入胃而和中为使药。
  暑病兼表里证者,治用三物香薷饮。暑病气虚、脾湿不化者用清暑益气汤。暑病伤肺气,肺虚而咳者,用生脉散。暑病气阴两伤偏有胃热者,用竹叶石膏汤。证有不同,方有特点,不可不辨。
  清胃散  黄连9克、生地黄18克、丹皮9克、升麻6克、当归6克,水煎服。(原方为散剂,用量太轻,据今人用药习惯,参考原方改为汤剂量)
  本方主治胃有积热,牙痛喜凉,或齿龈红肿溃烂,头脑及面部发热,牙宣出血,口气热臭,或唇舌颊腮肿痛,口干舌燥,苔黄或兼舌红,脉数有力等症。
  方中以生地凉血益阴为主药;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辅药;用丹皮佐生地,去血热而疏其滞,用当归佐黄连,养血以防过燥;以升麻辛凉引药上至病所为使药。咽喉、牙齿、唇口、颊腮之肿痛溃烂,自会廓然俱清。
  《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有的加生石膏30克(先煎),其清胃热之力更大。如大便干结者,亦可加生大黄3~6克导热下行,其效更佳。
  我常用此方治疗牙痛、口舌生疮、咽痛、龈肿、扁桃体炎、腮腺炎、舌炎、齿龈炎等。扁桃体炎可加玄参15克、射干10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腮腺炎可加玄参15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炒川楝子12克。舌炎溃烂,加木通6克、青黛6克(布包)、连翘12克。齿龈肿痛出血溃烂,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兼出血者,再加生茅根30克、生藕节30克。
  清骨散与清胃散,一字之差,治证截然不同,不可不知。清胃散主治阳明胃火炽盛。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则主治骨蒸劳热,肝肾阴虚。
  清胃散与泻黄散(防风、藿香、山栀、生石膏、甘草)比较,清胃散主清胃热兼清心火,泻黄散主治脾肺伏火。
           清燥救肺汤
桑叶9克、石膏7.5克(锻,先煎)、人参2克、甘草3克、炒胡麻仁3克、阿胶2.5克、麦冬4克、蜜杷叶1片、杏仁2克,水煎频服。
  以上为喻嘉言氏原方剂量折算而成,用药量很轻,盖因上焦如羽,若药量太重,则失去轻清入上焦之意。但近代因人的体质关系和药品关系等等原因,对本方的用量,大多医家皆在学习喻氏制方精神的原则上有所加重,皆能取得良好效果。今把近代医家所用的一般用量介绍如下,以资参考。近人很少用锻石膏,故改生者。
  桑叶9克、生石膏15~25克(先煎)、麦冬6~9克、阿胶9克(烊化)、火麻仁9克、杏仁9克、枇杷叶9克、人参3~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
  本方主治温燥伤肺而见气逆喘息、干咳无痰、鼻燥咽干、心烦口渴、诸气膹郁、诸痿喘呕等症。
  喻氏所创此方,是对《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关治肺燥理论的补充,很受后人重视和尊崇。依法使用,确有良效。《医宗金鉴》解释本方时说:”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肺主……
                    通幽汤
当归3克、桃仁3克(打碎)、升麻3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槟榔1.5克(研末冲服)、红花0.3克、炙甘草0.3克,水煎服。
 
  近人常把各药用量适当加大,可参照原方精神及具体证候,灵活运用。
  本方主治幽门不通,胃气上逆,不得和降,而窒塞不下,大便燥结,甚至气上冲逆,而发生噎膈、呕吐,即前人所说:下脘不通,治在幽门。
   
  以当归养血,二地滋阴,为主药;桃仁活瘀润燥,红花祛瘀生新,为辅药;佐以甘草调中舒缓,使以升麻升清气。清阳升则浊阴降,有升则有降,升降恢复正常,则幽门开通,诸症自除。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食道癌早期,便燥,咽下有噎塞感,或兼呕吐者。一般常结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生赭石20~30克(先煎),旋复(覆)花10克(布包),半夏10克,当归6克,红花6克,桃仁6克(打),生地6克,熟地6克,槟榔6~9克,升麻5克,苏梗10克,酒军3~5克。噎膈明显者,可再加刀豆子9克、莪术5克。大便干秘者还可加全瓜蒌30~40克。
  我也常以本方把用量加两倍,再加全瓜蒌30~40克、火麻仁10克、生白芍12克、黑芝麻10克、酒军5~9克,用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中医学认为老年人阴津不足,肠道血虚,浊道枯涩,糟粕不能传导而致大便秘结不下,中医称此为水乏舟停。服本方养血润燥,升清降浊,滑润肠道,浊阴下降,大便自调,不可单用攻泻药。
  我也曾用本方结合丁香透膈汤,旋复代赭汤的精神随证加减,治疗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致幽门不全梗阻的病人。例如一患者20多天来,出现朝食暮吐的反胃症候,每到晚上9时左右,腹中攻串,水响雷鸣,胀满上逆,最后大吐一阵,吐物中尚能辨出早饭中未全消化的残渣(朝食暮吐),吐后方舒,才能入睡,每晚如此。舌苔略白,右脉滑中带弦,尺脉较弱。处方如下:生赭石3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半夏10克,党参10克,当归9克,红花9克,桃仁9克熟地12克,紫肉桂5克,赤芍12克,槟榔10克,公丁香3克(后下)沉香粉3克(分冲),广木香6克,砂仁5克,生大黄4.5克,生甘草3克。3剂药后症状明显减轻,8剂后,呕吐全止。用此方稍事加减,共进20多剂,痊愈出院。出院时,带香砂养胃丸20袋(每日2次,每次6克),六味地黄丸2O粒(每晨空腹服半丸或1丸),以善后调理。
  

[ 本帖最后由 缘医求道 于 2008/3/26 16:13 编辑 ]

zychina 发表于 2008/3/25 12:49:47

很好,很生动。
请问楼主这是哪本书里面的?谢谢!

王春萌 发表于 2008/3/25 18:19:09

焦树德先生有方剂十讲和中药十讲,讲得非常具体详尽,明了准确.我会逐渐发过来.但我时间有限,诸位若感兴趣,需耐心等候。在此致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焦树德讲方剂(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