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轩主 发表于 2008/2/27 00:54:25

[转帖] 有人试图这样解释中医,转一个帖子给大家看一下

重大披露:发现中医千古奥妙   作者:宣昶玮
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0e401010086lj.html

如果是正确的理论,是真理,那么就会放之四海而皆准。
宣昶玮既然破译了四柱、破译了时间起八卦、也破译了风水术的所以然,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是真知,那么,这个理论就同样可以在另一个传统文化领域——中医学——中,找到应用这一真知的领地。
如果这一理论在中医学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应用可能与联系,那么,说明宣昶玮的这一理论还是不正确的。
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来试试吧。
在决定,将我的理论去到中医领域里寻找验证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选择从哪里入手呢?
“哪里最有可能应用古人观念形成的信息力量,哪里就最有可能找到证据。”
这就是我的思路。
我想起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乡间中医用败鼓皮入药,治疗水肿的故事。看来中草药中,就应该有大量的证据。
于是我就去翻阅中草药书籍,去翻阅古人编写的草药书。
这一查阅相关资料不要紧,其收获竟然使我大吃一惊。
我翻开科学史专家兼中医学者廖育群的《医者意也》一书,有一个介绍“半夏汤”
的例子。
廖先生介绍说:“在今本《黄帝内经》为数不多的几个方剂中,有一个治疗失眠的药方叫作半夏汤,其制作方法是:以流水千里之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渣,饮以一小杯。”
为何要用千里之外的流水?为何要扬之万遍?为何要用苇草作燃料?
如果沿着自然科学的思路,这一切都是毫无用处的废物,倒是半夏和秫米才是有效的药物。然而实际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廖先生说,因为古人认为失眠是因为人的“阴阳之气不通”。而要使之“通”,那么“千里之外的流水”、“扬之万遍”,又用管状的苇草烧火,秫米与半夏熬出的汤汁,具有“滑”的性质:这一切,无不围绕着“通”,和“流动”而为,所以就具有“纠正阴阳之气不通”的作用。
更具有明显证据,证明古人用人的意念(观念)信息入药的迹象是“扬之万遍”。人在扬水之时,是不可能不去看水花流动和让水花流的更畅快一些的,这一切行为都已经让扬过万遍的“水”,不再是原来的“水”,而是承载了“通”的信息的“水”!
古人是在用,当时制作汤药者的观念信息入药!
当然,古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古人只是在用类比的方式、模仿天地自然。
古人知道这样治病有效果,于是便记录在权威的《皇帝内经》上了。
接着,廖育群又介绍了另一个用信息入药的事例,出自苏轼的记载: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病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柁牙为柁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伏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疾故竹煽为末服之。文公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这个例子就更明显了:人在船上遇风,得病原因是怕落水而受惊;而船工驾船天天在船上,其不怕风不惧落水的意念定比常人强百倍千倍。每次驾船时又憋足了劲去把握“柁牙”,手汗所渍透处一定为船工多意想之处。此处的意念信息留存一定是最多最强之处。用这个不怕风不怕落水的信息,去对抗怕落水的惊惧,是“心病还用心药医”,当然“饮之而愈”了。
由于古人包括现代的人,都不知道这种人的观念会有信息留存,所以欧阳公说:“殆未易致诘也”。
今天的许多气功师确实知道人的意念有信息的留存。但气功师不是哲学家,他们不知道古人的理论观念信息,竟然可以留存千年万年而去影响人的命运。这一点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所以玄学才会把人们弄晕了几千年,最后让宣昶玮通过佛法真谛的证悟,才弄明白了它。
前面我们举的例子,都是当时人的意念信息当时入药(“扬水万遍”)的情况。下面我们再举一些,不沾边儿的人,几千年之前的观念信息入药的例子。
首先,我看到古人的一段叙述,告诉我们,实际上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在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下用信息入药了。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有关医家用药的药理描述:“王原叔内翰云:医药治病,或以意类取。至如百合治病,似取其名;呕血用胭脂红花,似取其色;淋沥滞结,则以灯心、木通,似取其类。意类相假,变化感通,不可不知其旨也。”
(陶御风等编《历代笔记医学别录》276页。)
为什么这样用药呢?因为中国人自古就认为天人会感应,物与物、物与人互相会“感应”。所以,这样用药,就是借助物与人的疾病之间的“感应”,而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
当古人沿着这种思路去寻找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时候,药物的名称可入药;药物的自然禀性可入药;药物的颜色、性状,皆可入药。
有了这样一种,对古人医疗基本思路的了解,再翻阅古本《本草》之类草药书籍,就容易理解古人对草药的药性记载与分析、描述了。
当然,古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古人只是在用类比的方式、模仿天地自然。
“箬叶甘寒,入肺胃二肠,功与芦根相似。若血因热逼而妄行者,用此烧灰服之,亦寒能胜热,黑可胜红之意耳······”
用箬叶这味药,烧灰服之,治血因热逼而妄行的病人。道理是什么呢?
是“寒能胜热,黑能胜红”。
这个思路,完全是人的主观臆想,是一种主观观念的东西。但人这么认为,记入本草药典之后,,便成为定论,大家都这么认为,观念信息得到了强化,于是便真的能治疗“血热妄行”了。而且即使当时的人这么认为,当时的观念信息就已经进入药内,也真的能治这个病。
而现在的人们仍然可用这味药治血热妄行,不过是因为古人的观念信息已经赋予这味药以这种信息力量了而已。
沿着这个思路,就可以看出:许多中草药,其实都是“信息药物”。
请看以下《本草便读》(武进张秉成兆嘉集撰)中的药物描述:
“浮萍:发汗以开鬼门,味辛有效。行水而洁净府,性冷多功。轻浮入肺可祛风,行踪无定;解散行经能胜湿,到处为家。”
浮萍之所以可以治那些病,是因为它“轻浮”、“行踪无定”、“到处为家”。
这和前面的“寒能胜热,黑能胜红”的思路如出一辙。
“虎骨:虎为诸兽之长(之王),诸兽见之皆震恐。故能辟邪魅,安魂魄,定惊悸。虎之强悍,皆在于胫。虽死犹立不仆。故能强筋骨,益气力。所谓风从虎者,风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能不从。故能追风毒,治骨节痹著等症···”
老虎的威名可谓大矣。古人在用虎骨入药时,又加上了民间传说的成分。什么“云从龙风从虎”之类,又加上了人们创造的五行分类(金可制木)。这样,老虎的威猛,就被“合理的无限放大”了。
这样的人们的观念信息的力量就更加的强大了,连鬼魅都见虎却步,用虎骨入药,小小的风湿骨痹之类岂不药到病除?
至于今天的虎骨仍然这么有良效,那实际还是以前古人的观念赋予的信息力量。
要知道,人们用虎的威名入药,和人们在风水术上用猛兽镇邪,是实际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利用猛兽的威望,通过人的观念为中间加工环节,最后变成强大的信息力量,然后用这信息力量去镇邪(风水术上)、和治疗(医疗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风水术和风湿病中,风水中的不良信息有一部分是人为造成的,即古人在编写风水理论时,认为什么样的风水对人有大害;而对抗这种有害信息的正面信息——如猛兽镇邪之类,也是人为安排的。风湿病也同样:认为天气变坏能使人生病的观念形成了不良信息,导致人们生病(参见宣昶玮:《发现风湿病根——天人感应的奥秘》一文),而又想出办法,用老虎的威名造成的良好信息入药,去对抗先前造成的致病信息。系铃者是人,解铃者还是人。
用名称的特定信息入药的,我们也找到了一些。
“木通,藤属绕树而生。吹之上下皆通。”
“木通:入心且及小肠。通淋利窍,导湿下行水道。味性苦寒,涤热行淤。源流无阻,催生下乳,关节皆通。”
这味药中,应用了植物本身的特征信息“吹之上下皆通”,和“木通”名称具有的信息,两种信息入药。
再看一个,利用谐音旁通入药的例子:石楠。
“石楠,本经称之养肾气;别录言女子久服思男,不过皆因其有助阳之功。”“石楠叶,助阳可胜湿邪。”
这味药为何有壮男子之肾阳的功能呢?“石楠”者,“实男”也。实男就是“补男子”。
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具有谐音和类比、旁通之说。例如周易象数之中就有旁通说卦一法,可为证据。
由于古人有这种思维信息,自然就会把影响人们的观念往这样的方向上引导。石楠具有“补益男子”的功能信息,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另外“女子久服思男”,也是顺理成章的了:“石楠”者,“思男”也。正是“思男”的观念信息,使此药由于药名具有的信息,而具有补助女子性功能的作用。而补助男阳和补助女阳,皆因其药名所具有的信息也。
谈到这里宣昶玮要说明一下:宣昶玮这样分析问题,源于其自己发现的理论秘密与原理。虽然他认为中医最注重观念信息入药,但他并不认为所有的中药都是信息药。特此说明。
我们又在现代学者的研究中,找到了人的观念具有留存信息的证据。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用高速摄影研究水结冰花的过程,就发现人的语言或文字(含有观念),都具有影响结冰的冰花形状的功能,这说明文字中即使书写出来以后,就具有信息了。这部分文字较多,我们把它们附录在文章的后面。大家也可去察阅原文和相关图片。
也就是说,现代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实宣昶玮的“观念可以留存信息”的理论是正确的。而且这是实证性质的证明。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在这里特别指出。就是古人把各种中草药编入《本草》之后,这些中草药在历代医师和民间人士阅读、听闻、传播的过程中,一遍遍认可、认同、神话之、神奇之,经过这样的长期再认可、再加工,其疗病的信息一直在不断的强化,其疗效就更加增大了。
而葬送中医生命力的致命错误,则是药物的重新编写与描述的“科学化”。古人编写的《本草》中,对药物的介绍、描述,采用类比、联想、民间传说,和各种神奇、神话药物的方法,把药物描写的很神奇。这种方法极有利于大大强化药物的有效信息。人们在每一次阅读《本草》的时候,都会大大加强后世人们使用该药物时的药效。而且这样的药物书读来兴趣盎然,就象读故事书差不多。不但极有利于强化药的有效信息,增大药效,而且阅读《本草》本身就有助于陶冶医师的热爱中医情操,可以讲一举数得。
而到了现代,人们热衷于自然科学方式,编写的中药读本,一概“科学化”了。有些还加上什么“有效成分”介绍之类。让人们读起来兴味索然,枯燥无味了。同时,也把几千年不断强化药物有效成分的传统发展之路,给斩断了。这难道不是现代中医的致命伤么?人们应该觉醒了!
因此,中医药在传统方式上的传播与应用,是会增强其效果与强化其功能的。
而到了现代,所谓的“用科学方法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去玄学去神秘化”、“用科学方法改造中医中药”之类,则致使中医中药脱离了原来的传统模式,使“用有效信息治疗疾病”这一巨大的中医优势和法宝,几乎磨灭殆尽。中医药中的精华,不但得不到强化,反而被大大削弱和长期的弱化了。这对中医是极有害的,这是葬送中医的路子。
然而你去翻阅近年来出版的思考中医药前途的、中医人士们编著的书籍,就会发现,大多数的这些所谓专家,都是主张中医药去玄学、去神秘化的。他们又主张用自然科学来改造中医之类。这些人说轻了是中医的不肖子孙,说重了是中医的叛徒。
宣昶玮恰在此时,得遇天授真知,指出中医和玄学的原本真相。难道是天有意要拯救中医?
至此,宣昶玮的理论用以解释八字预测、风水术、时间起八卦、风湿病根,解释这些玄学的所以然,现在又用来解释中医的奥秘,都几乎没有什么大障碍的全线贯通了。
能有这样的应用效果,自然科学是完全没有希望达到的;已有的其他哲学也没有一家可以作到这种地步。这些成就,难道不能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么?
宣昶玮通过佛教修行发现的真知,在现实应用于分析中医药时发现了两个重要之处:
一.人的观念造成的信息,可以引起人的许多疾病。如风湿病就是。
二.人的观念造成的信息,可以入药治疗疾病,即使是古人的观念信息,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大的信息作用。
以上,是两个比较有价值的思想理论亮点。应该告诉人们,让中医从业人员加以注意,引起重视。
要知道在这两个发现之中,会蕴藏着多少治疗思路上的机会、和多少可以发觉应用的秘密呀。
宣昶玮本来是一个宗教修行人士,似乎不应该出来干扰世俗的事情。然而上天明明向他暗示:应该出来做许多事情,包括关于中医的事情。
所以,这才有了一系列,如本文一类的文字。
医为仁术······

附录:
关于人的意念、文字具有信息能量的实验资料
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Masaru Emoto)等人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他们新近发表了实验结果《来自水的讯息》一书,证明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
一张让水读了「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所拍的照片。报告指出:这是最近日本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实验结果发现水结晶丑陋歪扭、破碎、散乱的样子恰似「真恶心讨厌,我要杀了你」的意涵。
让水「看」日语、英语和德语的「爱和感谢」,竟然全部都呈现出精致美丽的水结晶!
实验的原水用的是同样标准的精制水。结果,虽然使用了不同的语言,却形成了结构相似的结晶!
实验者猜想,「语言是由大自然的振动而产生」的,即使国家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是,因为大自然的天理相同吧,所以同样意思的文字,就显示出相同的形状了。实验者也以「智慧」和「宇宙」等字样实验,结果三国的文字也都同时呈现出结构相似的美丽结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 有人试图这样解释中医,转一个帖子给大家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