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周易的关系
在论坛呆久了,总觉得有一种气氛:学中医必须学易。看《医者意也》,作者经过大量分析认为:中医本不是天生就是与易相联系的。而是到了由唐代孙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在网上搜索一下,找到一下文章,摘要如下:
与“易”同源而异处----谈中医与周易(http://www.shanghan.com/home/index.php/666/viewspace-1178.html)
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都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走的是“实践--理论--再实践”之路。无怪别人称之为经验医学。大家观察中医发展史中很多次进步都会发现同样一个现象,当到了一个时代时期,出现某种偏多病证,经过许多医家长期实验(其实这种实验和现在医学的实验是一样的,不同是中医是直接在人身上做了实验,而西医在动物身上)从而并发现疾病的某些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的规律,伤寒是这样出现的,金元四派的学术也是这样产生。乃至近代的温病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全是在实践中,经过漫长的积累,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一代代医家从血淋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当这种规律已经明显定形后,医家们为了方便经验的传承,就会想方设法找一个理论来说明它,从而有了理论的出现,所以中医治疗治法的发展,其实是从实践中推导出来的,并非理论指导出来的。更不可能是从周易,易学的理论中推导出来,更不可能是从运气学说里推演而来。所以无怪唐以前诸多方书很少涉及医理的探讨,全是简单的条文式,经验式的症方,如某某症某某症,用某某药(具体大家可以参看该时期的方书)。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生也是重视实践经验,很少涉及医理的说明,所以当时的医生都是以家承为高的。事实也是如此,试问,除了实践,有什么理论可以推导出“增水行舟”等看似简单,其实却相当天才的想法。
再回到历史上各医家习惯,其实真正每次开章就说什么运气,什么周易理论的医家也不多,伤寒经王叔和注内加了很多运气理论,可是全篇伤寒条文真正谈到运气,八卦的东西却很少,偶有用之只是为了简单说明事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时医家为了方便经验的传承,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载体来帮忙传承简单的,零碎的经验,而在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最流行的就是这种阴阳五行理论,所以他们理所当然是取来用之,再大敢假设,如果当时全社会流行的是现在西方的逻辑,微观思想的话,我们的先辈也会想办法把中医的实践套到西方的逻辑学及微观思维上的。清代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里也喜欢套用运气之说,如春木行令等,但是大家只要稍作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叶氏的这种做法只是为了方便他的病机阐明,而且他的这种说法相当单调重复,所以可以想象,他是在对病人作了详细诊断,已经对疾病胸有成竹后,在这种实践基础上所演绎出来的文学游戏而已。
-------------------
“增水行舟‘法,是指用滋阴养液之剂来治疗津液大伤之便秘不通的治法。犹如无水舟停,水涨则舟行之意。代表方剂是增液汤。本方由玄参、麦冬、生地三味药组成。
《温病辨》:“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此方……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
1.本方咸寒苦甘同用,为增水行舟之计,然非重用不为功。
2.此证偏于阴亏液耗,所谓“液干多而热结少”,若用承气,则是重竭其阴。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1/15 17:00 编辑 ] 医道易道 与中医发展
http://cntcm.39kf.com/shtml/2294-b-10.shtml
中医是医道。
《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开篇即问雷公:“子知医之道乎?”并谓:“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中医是天地人和通的大道,中医是神气形和通的大道。医道是生命之道,而且通于自然、社会之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中医是治人之道,而不仅是治病之学;中医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中医是演化之道,而不仅是存在之学;中医是生命过程演化方式之道,而不仅是人体结构存在形式之学。
中医与易本一而道生。
也就是说本原于一,同为道生。生生之谓易,易是道之用,是道在变之用;生生之谓德,德是道之用,是道在化之用。“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德与易,同出而异名。生化领域,德之境也;极变领域,易之境也。《老子》言社会之大德,德之道也;
《周易》言自然之大易,易之道也;
《黄帝内经》言生命之大医,医之道也。
中医是化变之道,化变之道通于德与易。《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所以,中医不是深得《易经》“思维”之妙,也不是《易经》的一个应用分支,而是与《易经》同为道之用。《周易》以论自然之道为主,而兼及社会与生命之道。《黄帝内经》以论生命之道为主,而兼及自然与社会之道。易道与医道共有相同的认识领域和时空本原,但同时又有各自独特的概念范畴和理论纲纪。
易道与医道同出于道,同属于中华文化,是平行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二者相与相随,相辅相成,同源同生,共荣共辱。 不过,《易经》是古代的‘数学’,可以用于各个领域来阐述问题。应用于中医也是理所当然。 原帖由 xww 于 2008/1/15 20:30 发表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医学因此被称之为经验医学,有其正确的地方.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中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中医实践.
如说中医学是纯粹的经验医学,那么,我们的中医学子就记住古今名医的处方医病就行了 ...
如果能记住古今名医的处方,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应该会看病了。就怕死搬硬套,刻舟求剑,不会灵活运用啊。纵观中医学发展历史,从古至今,无不是成于“活”,败于“死”。
医自病中出,有什么样的疾病环境,就会出什么风格的医学理论。滋阴、扶阳、温补学派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病,出是医。李可等现代医生为何崇尚“扶阳”,因为“阳虚患者十之八九”,究其本源,还是辨证论治。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1/17 09:57 编辑 ] 张效霞山东中医药大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之说空前盛行,并掀起了一股以《易经》研究中医的热潮。论者以为“惟有援易入医,以易训医,才能揭示中医理论的实质”,甚至将“医易汇通”研究提高到可以“在更高层面上修正、补充、发展中医”,“是中医发展的走向,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前提”的高度。有鉴于这些在中医学界颇为流行的“高论”,笔者认为:阴阳思想是《易经》所没有的,而是《易传》给发挥出来的。近来,笔者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被“医易同源”论者奉为至理名言的“《易》以道阴阳”———这一出于与《内经》成书年代大致相当的《庄子》里的话语竟然是后世注文误入正文。现不惜冒贻笑大方之嫌,斗胆提出,以就教于方家。博雅时贤倘有见教,则幸甚矣。
详“《易》以道阴阳”一语,始见于《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其文曰:“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全面分析上面这段话语,从语义上看,其分为三层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即“其明而在于度数者”、“其在于《诗》、《书》、《礼》、《乐》者”、“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三者各自所对应的解释分别是:“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便言之,上述三者之间各自构成了对文,它们中间是不应插入“《诗》以道志”等六句的。再从文脉上分析,该文第二层只说《诗》、《书》、《礼》、《乐》四者,即便认为“《诗》以道志”等六句是庄子自注句,也不能突然钻出了《易》和《春秋》来。简言之,在《诗》、《书》、《礼》、《乐》之外,而溢出《易》、《春秋》两事,尤为不合。综此以观,不论是从语义上,还是从文脉上,将“易以道阴阳”视为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庄子》所固有的话语,无论如何都是站不住脚的。若以文献学的专业术语而言,“《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六句,为后世注文误入正文,则是确凿无疑的。
明确谈论医易关系的,人们常常推到孙思邈。实则孙思邈所说欲为人医必通《周易》,不过是说作医生应该也会算卦罢了,并不是要讲什么易理。真正企图从易理中谈论医易关系的,是金元以后的事情。正如刘伯骥先生在《中国医学史·导论》中所说:“且自南宋理学之兴,医学以儒理通于医,遂认医易同源,既以易理释医,复以性理傅会于气数。此凭虚空论,虽无补于治疗,但风气一开,遂横决于元明,而流习于清初而未已也。”对于“医易”关系,谢松龄先生在《阴阳五行与中医学》一书中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足资目前正在从事“医易汇通”研究的学者借鉴:“汉代方术皆以阴阳五行为家,表明诸术互通,是一道之技。难怪今日的科学易学有‘医《易》同源’之论。这《易》,固然是阴阳五行之《易》;那源,则当是医、《易》所表征的‘道’了。”“实际上,医源较《易》源古远得多。医《易》同源论,其实是以阴阳五行为构架的大一统文化的产物。按照人文宇宙图式,这个医、《易》是阴阳五行的医、易;这个源,是生阴阳五行的太极……有汉以降,儒生以《易》为五经之首,道士以《易》为方术之首;中国的‘人文’和‘科学’皆以《易》为首,也可说皆与《易》‘同源’了。这个源,其实是‘道’。” 据情而论
专学、兼修均可
窃以为 不是说易为内经的本吗
内经许多的理论来源都是出自于易经
易经当为医本之本。 原帖由 yuanshixuezi 于 2008/11/18 15:58 发表
不是说易为内经的本吗
内经许多的理论来源都是出自于易经
易经当为医本之本。
谁说的? 原帖由 无动于中 于 2008/11/18 16:26 发表
谁说的?
小人说的..... 原帖由 yuanshixuezi 于 2008/11/21 11:01 发表
小人说的.....
哦,那就没问题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