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外治法拾萃
壮族民间外治法拾萃[转帖]一、药线点灸疗法:
本疗法是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直径在0.25—0.7毫米之间),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种疗法。此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功效。凡各科属于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等范畴的症状,均可应用本疗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食指、拇指持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厘米,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火(其它火也行)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然后将有火星的线端对准穴位,腕和指做屈曲动作。拇指稳重迅速地将有火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壮,—般一穴灸l次。
二、线刮疗法:
本疗法是采用芝麻线或棉纱的线条,蘸取清水或植物油,反复刮动、磨擦身体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疗法有疏风解表、醒脑开窍、舒经通络、清热解的功能,适用于各种痧症。具体操作方法是取苎麻或棉线搓成直径约3毫米、长30厘米的线条,治疗时将线条蘸湿植物油或清水,以两手拇、食指各持线的一端,将线绷直,以绷紧的线条反复乱擦病变部或治疗部位,边刮边不断蘸取油或水,至皮肤出现紫黑色痧斑为止,一日一次。
三、陶针疗法:
壮医陶针疗法是采用陶瓷碎片磨制成针状,用以在病人体表位按压或刺扎,使皮下出血或刺破放血,而达到治疗效果的—种治疗疗法。本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痧症、中风等病症,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陶针和穴位常规消毒后,医者左手固定穴位周围皮肤,右手持针留出针尖部,在穴位点刺,然后挤出血液数滴,一日一次。
四、药浴疗法:
壮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山区,有丰富的草药资源,他们充分利用新鲜草药来煎水洗浴疗疾。先将草药洗净,加水煎,先用药液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淋浴擦洗。常用于外感、风湿、痧症等症。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草药。
五、佩药疗法:
佩药疗法是选用某些芳香走窜性的药物,捣烂、研碎后用布包好佩在身上,或做成药串佩挂于颈项或手腕,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种疗法。本疗法对慢性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一些外感病有保健预防作用。如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取鲜白花丹叶一张,捣碎。用小布袋装好佩在鬓际。数天可愈。治疗小儿口疮,可用鲜鹅不食草适量,捣碎后装入小薄布袋内悬挂于患儿颌下。数日可愈。
六、滚蛋疗法
本疗法是将新鲜鸡蛋煮熟,或将鸡蛋和某些药混合煮成药蛋,然后趁热在患者头、额、颈、胸背及四肢、手足心部位,依次反复滚动,待蛋凉后放入药液中继续加热,如此轮番使用,至患者微汗为止。并令其覆被静卧。本疗法主要治伤风感冒、小儿高热、消化不良、腹痛、风湿痹痛等症,若小儿高热惊风者可将银器—个,雄黄、葱适量包入蛋内,再用布包好,滚烫小儿头额或全身,效果更好。
七、药罐疗法
壮医药罐疗法是采用壮乡黄金竹做成直径3一5厘米大,8—10厘米高,厚0.2厘米大小的罐筒,放入配好的药液中间煎,趁热吸拔到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上。本疗法具有驱风散寒,温经通脉,消肿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痹痛、肩周炎、胃痛、腰腿痛、感冒等病症有较好疗效。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病情需要选备好药物,将药物罐筒置于锅内煎煮,锅内水以过罐筒2厘米高为宜,煎煮时加盖,以便药物充分渗透到罐筒内,火煎1小时左右,然后退火备用。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从锅内取出—个药筒,乘热(以患者耐受为度)扣在皮肤上,这时药筒因为筒内外温差而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每次吸拔时间10一15分钟为宜,然后取罐筒下来。一般一天一次。
八、鲜花树叶透穴疗法
壮医鲜花树叶透穴疗法是采用鲜花瓣或树叶片直接置于穴位上,隔之点灼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鲜花树叶芳香之气,点灼之后透窜入穴,从而起到疏通经络、通窍安神、避秽祛邪等作用。选用的鲜花树叶有较强的时令性,根据病情,随四季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花瓣树叶,常选用桔、枫树、槐树、樟树、竹的叶子;菡萏花、月季花、使君子花的花瓣,用柳树、桑树、桃树、银花藤、苦楝树的树枝点灼。具体操作方法是,取备好的鲜花瓣或树叶,置于穴位上,以柱香或带火星的树枝隔树叶花瓣点灼,每穴数次,每日1次。例如治疗痹症,热痹则选用银花藤隔黄皮叶点灼,行痹则选用桃树枝隔枫叶点灼,痛痹则选用桂枝隔桔叶点灼,着痹则选用苦楝枝隔竹叶点灼。 讲到的方法我小时候还记得有人用。多想跟我们壮族的前辈学习,但现在都消失了似的。怎么办? 那个热蛋疗法好像咱们这有人写过,感兴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