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
#1 【轉貼】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 摘要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
寨王潮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五年級 本科生 指導: 莫老師
火神派是近日中醫界掀起的一股新學說,其理論強調「陽主陰從、以火立極」,臨床上長期及大量地使用溫熱性藥物,尤其是對附子的應用,更是推崇備至。本文先透過簡要分析火神派的學術思想要點,以展示筆者對火神派的初淺認識,繼而進一步探討當中的問題,以及其與傳統中醫理論的關係。
而火神派出現之歷史背景,亦或多或少與其理論的確立有所關連。本文第二部份將嘗試探討火神派產生及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獨有的因素。若能對火神派歷史背景及淵源有所了解,我們將能更公正及客觀地對其作出評價。
本文的第三部份,則希望提出火神派學說中,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好讓我們能對火神派以至傳統中醫,有一個更清晰及深刻的認識。筆者認為,火神派與其他學派一樣,難免有其片面不足之處。就其「陰陽理論」、「陰火理論」、「附子用量」、「標本關係」、「對鄭欽安原著的理解」以及「對《傷寒論》的理解」等幾個方面,筆者將嘗試提出一些疑問,藉此拋磚引玉,好讓筆者能與各中醫藥的愛好者們共同學習及討論。
前言
自《思考中醫》一書所引起的火神熱潮,在民間中醫及網上的中醫界朋友中鬧得火熱。其重視經典的理念、對今日中醫界的批判,以及其背後的醫學理論及所敍述的巨大療效,再也不是正規中醫教育界能繼續充耳不聞、閉門造車地無視下去的。因此,筆者以下將嘗試闡述有關內容,並以《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為題,以期更深入地探討當中的問題。雖礙於水平所限,或未能有所灼見,但也至少是作為中醫院校學生,正視民間及網上中醫們納喊的一步。
1.火神派簡介
嚴格來說,火神派只是近幾年來在民間及網上才受到關注的一個派別,並沒有一個很清晰及嚴格的定義,大概由《思考中醫》一書面世後,始受人們所重視。這個派別強調「陽主陰從」,強調治病多用、常用、大劑量地使用薑、桂、附,並以宗仲景學說為宗,崇尚使用經方。
被譽為火神派開山祖師的,是四川的鄭欽安,清朝道光至宣統年間人。其著作《醫理真傳》及《醫法圓通》亦成為了火神派最重要的代表學術著作。而「火神派」此一名詞何時出現,實難考究。大概由於鄭欽安弟子盧鑄之善用大劑薑附而取效,故人們為他加上了一個「火神」的稱號。然而細查鄭欽安著作,並無發現「火神」一詞。而在其弟子唐步祺替他作闡述的著作上,亦只有「人皆云鄭欽 安薑附 先生」數字。
近日,鄭欽安的弟子盧鑄之的後人盧崇漢,出版了一本名為《扶陽講記》的書,在坊間掀起了購買及討論的熱潮。而正由於火神派喜用溫熱藥這個特色相當鮮明,因此凡是因使用薑附而聞名的醫家,都會被主流意見歸納為火神派之一員,如祝味菊、吳佩衡、徐小圃及范中林等。而現代中醫山西的李可及北京的民間中醫王正龍,亦因為重用附子而聞名,故亦被視為火神中人。
正如其他各家學派一樣,火神派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流派識別標準。我們只能夠從有關醫者的著作中,去探求當中的一些學術思想及臨床用藥特色。當然,在這當中眾多醫者間,這些學術理念並不見得會是完全一致。因此,也只能夠抽取當中較為主要以及一致的觀點,作為對火神派分析及評價的基礎。經筆者分析後,火神派主要的學術觀點大致可有以下幾項︰
1.1「陽」主陰從,人身以火立極
《扶陽講記》一書中有言︰「《周易》明確地談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強調了“陽”在萬物生命活動中應該居主導地位。」另《思考中醫》亦提到︰「陰陽之間陽為主導」、「四季是由太陽視運動所決定的」。《傷寒質難》中說︰「夫一切機能,皆屬陽氣,損在形質,始曰陰虛…..良工治病,不患津之傷,而患陽之亡。所以然者,陽能生陰也……所謂陽者,動力是也…..物質之變化,此皆陽之力也……人體物質,肇基於細胞,而細胞之所以能活躍為用者,賴有陽也……一切生物,失其陽氣,即成死體。」
火神派強調著重經典,故其經典的依據來自《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一段︰「順之則陽氣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由於這一篇論述「陽氣」的內容比起論述「陰」的為多,固此就成為了「重陽輕陰」的一大依據。另祝味菊更引仲景《傷寒論》曰︰「死,有陰無陽故也。」去引証其重陽之學說。
總括而言,火神的中心思想認為「生命就是活動,正氣就是陽氣。以正氣為本故則應重陽,因陽氣是人身活動之主,而陰精血液等不過是受陽氣所支配及控制。沒有陽氣即沒有生命之力,即如死人。」
1.2 獨重腎陽,而輕腎陰
在鄭欽安《醫理真傳》中,卷一首言「乾坤大旨」,強調心腎之陰陽於人身之重要性︰「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自此以後,火神派的傳人都把這居於腎中之陽視為最重要的一點,用藥方面也是要時刻顧護這生命之源。
如果說重「陽」的學說,也就必定會考慮到明末清初的溫補學派。單以重陽而言,張景岳的《類經附翼‧大寶論》也有這樣的論述︰「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趙獻可《醫貫》也有「百骸具備,若無一點先天火氣,盡屬死灰……火乃人身之至寶……火不可水滅,藥不可寒攻。」其他如薛立齋、孫一奎等,他們的「命門學說」及「醫易坎離」,也可以說和火神派那「重視命門火種」的理論大同小異。
然而,比起溫補學派,火神學派還是有其不同之處。鄭欽安《醫法圓通》指出︰「陽虛一切病症忌滋陰也,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剛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鄭氏更曾批評景岳曰︰「試問既曰命門無火,理宜專用桂附以補火,何得用地、棗以滋陰,丹皮以瀉火乎?此皆景岳不讀仲景之書,而未明陰陽之道也。在景岳以為,善補陽者,於陰中求陽,故用一派養陰之藥,雜一二味補火之品於中,而謂陰中求陽,至極無二之法,獨不思仲景為立法之祖,於純陰無陽之證,只用薑、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並不雜一養陰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陰中求陽乎?」
可見,鄭氏對於腎陰腎陽二者之別,有一個比較明確及清晰之分界。他認為對於純陽虛者,當用純陽之藥,而不得挾雜一絲陰柔,因此當用辛熱,而不應用甘溫。而其後的火神派傳人,更加把鄭氏此「陰陽當分清論」,變成了「有陽無陰論」,甚至有盧崇漢「天下沒有陰虛」以及李可「從未見過一例純陰虛患者」等等類似的言論在流傳著。
1.3 多用、常用、大劑量的地用「溫熱性藥物」。
根據《扶陽講記》中述,盧崇漢使用溫熱藥的習慣為︰全年的99.7%的處方都用了薑;使用桂枝、肉桂或官桂,佔整個全年處方的98.8%;而制附片這樣藥,占了全年處方的96.8%;各類薑用量,每一劑藥在30克 到200克 之間;桂類的用量,每一劑藥在15克 到30克 之間;制附片的用量,最輕的是60克 ,最重的是一劑250克 。另如在《范中林六經辨証醫案》中,范氏使用的附子量普遍由30克 到120克 之間,除此以外有一次15克 ,兩次20克 ,有三次達到了250克 ,更有一次是用了一劑500克 的附子。而在《吳佩衡醫案》中,大部份是用了15克 到160克 的附子量,亦有一次曾用上一劑400克 的附子。至於祝味菊,雖然同是以使用附子而聞名,然根據其零碎醫案紀錄,其使用的附子量普遍在15克 以下,最大的則只用上40克 。
在火神派中,附子被視為「聖藥」。如鄭欽安《醫理真傳》中說︰「古云“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而《扶陽講記》提到︰「附子溫通陽,暖命門,溫坎水,破陰凝。附子可以說是扶陽第一要藥,因而對於附子的運用,尤為盧氏一門所推崇。」正如前所言,火神學派對「陷於二陰中」的「命門真陽」,是相當重視的。而附子正是大補這命門真火的要藥。因此,使用附子藥量的多與少,很多時候變成了判定是否火神派或火神學水平高低的依據。像山西善治急重症的老中醫李可,亦因為其使用附子的量很重,而被人們看成是火神派中人。
1.4 尊崇仲景經方,重視經典
被譽為是火神派宗師的鄭欽安,畢生致力推崇仲景學說,其著作《傷寒恒論》亦是一部以研究《傷寒論》為主的重要著作。祝味菊的《傷寒質難》,雖然受西學東漸影響,以致中西醫理混亂錯雜,但仍是以仲景《傷寒論》作為討論中心的著作。至於劉力紅的《思考中醫》,本身就是一本傷寒論導論。可見,火神派確實對仲景學說有一定的景仰。何況仲景是歷來用附子最顯赫的醫家,因此,火神派對經方尤為推崇這一點,也是可理解的。除此之外,劉力紅作為中醫教育工作者,對今日中醫不重視經典的風氣相當憂心,希望發揚傳統中醫,鼓勵大家學習經典。因此,火神派或多或少也就在中醫界中建立了尊經復古、重視經典的形象。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火神派會尊崇仲景,某種程度上亦與時代的背影及中醫學術爭論有關,以下將就這點加以論述。
2.火神派出現之時代背景
2.1 不斷重覆的歷史
正如前段所述,我們先要理解「為甚麼會出現火神學派?」只有理解火神派出現的歷史背景因素,我們才能對火神派的學術觀點作出更公正的評價。
中醫的醫學史上相繼不斷出現各種不同流派,是百家爭鳴的良好現象。(有別於西醫的統一規範模式,中醫的自身體系中就「必定」包含了相對主觀的學術分歧,是自然科學、人民精神體現的一個重要元素。) 然而,一些「大相逕庭」甚至是「完全矛盾相反」的中醫概念,卻往往是一個接一個地發生在相連的朝代及時期中,如宋代《局方》偏溫燥的風氣,導致了金元河間、子和的寒涼攻邪之勢,更進一步造就了丹溪的滋陰學派。而這股偏「陰寒」的學術思想,又直接促成在明末清初時,溫補學派的確立與盛行。而到了清末,由於溫病學派的流行,加上西學東漸,西方醫學中「消毒殺菌」的概念被大量強加諸中醫身上。因此,陰寒清熱之風氣在中醫界再度盛行起來,甚至延續到了今天。從這些歷史之中不難發現,所謂學術派別的產生,其實大都是一種「以偏糾偏」的手段。寒的用得多,用得太過,則導致用溫的會被忽略,甚至改變病人體質,直接使「用溫」的醫法抬頭及風行起來,予以糾正。反之亦然。故此,「火神派」漸起,某程度上其實是代表了今日那「寒涼的風」吹得太過。
鄭欽安身處清末年間,其時乃溫病學說最為盛行之時期。同時,也是西學東漸,細菌學說東來剛始之時。社會上慣用寒涼甚至過用寒涼之情況屢見不鮮。而溫病學派的盛行,其實正暗示著︰「對《傷寒論》治療急性熱病的能力予以否定」。因此,一些仲景學說的支持者(即所謂經方派),對於葉吳之學說,以及時醫濫用、過用寒涼的時風,尤加痛恨。為了推倒葉吳之溫病學說,經方派不得不強調溫熱藥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辛溫與辛涼解表的鬥爭,更是加倍的重視。而火神派(溫補學派亦然)的用藥,亦正好與經方派的主張不謀而合。而這個互惠互利的關係,也就慢慢摟成了在一起,漸漸變得再也不能割裂開來。可見,火神派之所以重視仲景學說,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因素在內。
2.2 火神派近年興起的主要因素
每個派別的出現總有其獨有的必然因素。而大劑量長期地使用溫熱藥的火神派,能夠於中醫教育規範化及高等教育化多年後的現在,仍能找到其立足之處,自然是有其必然之原因。簡單而言,今日中醫界的高等教育一直為人所詬病,尤其是由高等院校教育出來的「西化中醫」。由魯迅的「有意或無意的騙子」、九零年的「八老上書」、「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培養過一名真正的中醫」,到近日「自民國以來第二次廢止中醫事件」,無不令人替中醫「華其外、悴其內」的現狀感到擔憂。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一篇關於中醫現狀的調查,截至2002年底,全國的行政縣中,只有66%的縣有中醫院。而中國擁有衛生機構85705個中,只有3801是中醫的。到2006年,中醫醫療機構已下降至3009家。而且,中醫就診人數亦急劇減少。據2001年國家中醫藥局組織的《中國中醫醫療服務需求與利用研究》顯示,全國大約只有1/3的病人使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當中只有大約1/5的病人使用純中醫治療。根據1994年中國衛生部推出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規定,中醫醫院的門診中醫藥治療率不應低於85%,而病房中醫藥治療率則最少應有70%。但在2000至2003年的中醫院住院病人中,中醫治療病案數,分別只有28%、25%、20%和18%。可見,傳統中醫並非如表面所見般興旺起來,反之卻是到了一個存亡攸關的境地。
這個中醫現狀激起了很多熱愛中醫的人的反響,有很多希望發揚傳統純中醫的學者,一直都在尋找挽救中醫的方法。對於葉吳學派清輕寒涼,副作用少的風格,漸漸地被認為是阻礙中醫發展的歷史枷鎖。為了能令中醫受到應有的重視及尊重,一些療效顯著或理論獨特的醫家,紛紛被捧出來成為中醫的領頭人,來與西醫爭一日之長短。火神派,正正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正如《扶陽講記》中所言,「先天不足」、「嗜食生冷寒涼」、「誤用苦寒藥」、「濫用抗生素」、「工作繁勞」、「心性因素」等現代社會獨有的致病環境,亦是構成了大劑量溫熱藥能被接受的部份因素。以上這些客觀條件,其實都有助火神派學說在中醫界裡流行及傳播。
3.火神理論小議
雖然火神派確實有其出現及發展的背景因素,而且其理論及用藥又確有特色,加上有大量臨床成功的病例驗案,這些種種更難得地喚起了很多中醫同道們對「真正」、「傳統」中醫的追求。然而,在這一股「火神潮流」蔓延的同時,似乎又像過往的中醫發展史一樣,很多人都不願深究,只是在附和追遂潮流。我們不難看到,火神派種種理論觀點中,其實有很多是值得我們討論和反思的。以下,筆者嘗試就當中的一些觀點提出商榷。
3.1 「火神」並非鄭欽安原意
今日火神派的論調,其實並非與鄭欽安之學術觀點完全一致。正如盧崇漢於《扶陽講記》中說︰「鄭氏雖然號稱“薑附”先生,但仍然會常常用到寒涼。而真正將欽安學派發展成純粹的扶陽學派,是鄭氏的一個重要弟子 盧鑄之 先生。」誠然,鄭欽安確實比較著重溫熱藥的使用,但這很大程度是由於他為了針對當時時醫濫用寒涼之流弊。雖然從鄭氏著作中,也可看到強調陽氣之論點,如《醫理真傳》中︰「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醫法圓通》云︰「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賴此先天—點真氣耳。真氣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有陽則生,無陽則死。」、「人活一口氣,氣即陽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但如果更細看其著作,就會知道這並非鄭氏學說之全部。
稍為概括地看一下目錄,就知當鄭氏提出陽氣、陽虛之概念時,每每立即加上相對之陰精、陰虛的論述,如言乾卦後必言坤卦,「辨認一切陽虛証法」之後便寫「辨認一切陰虛証法」,「陽虛症門問答」之後就是「陰虛症門問答」。在陰虛証治方面,鄭氏亦強調如何運用如白虎湯、承氣湯、葛根芩連湯、黃連阿膠湯等寒涼方劑。可見,「火神」二字絕不能真正涵蓋鄭氏學說之全部。
更重要的,是「火神」這追加的稱號,把鄭氏學說更重要更精華的部份,大大地幼稚化和簡單化了。在鄭氏《醫理真傳》原序云︰「醫學一途,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鄭法圓通》序中︰「偶悟得天地一陰陽耳,分之為億萬陰陽,合之為一陰陽。」鄭氏對於陰陽的核心思想是「(水火)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水、火互為其根,合而為一,不可分為二也。」鄭氏認為,人身水火陰陽二者本為一,可分,亦不可分。比之簡單地把人身陰陽一分為二,鄭氏更重視如何看透二者合而為一之關係。這個「二即是一,三即是一,全即是一」的概念,絕非單單「火神」二字或強調使用溫熱藥可以相提並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鄭氏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六經氣化」的重要性。如果深入了解六經氣化的內容,也就很容易明白六經氣化之中,本就已包含了五行,包含了水火。如其中在《醫理真傳‧陰虛症門問答》中說到︰「不知(仲景)立法之祖,定六經早已判乾坤之界限,明六氣業已括萬病之攸歸。六氣即是六經之體……須知仲景傷寒之六經,并非專為傷寒說法。」可見,鄭氏相當重視《傷寒論》那高度概括及全面綜合的理念,強調需要明瞭五行六氣之全,絕不可能只是單單著重「以熱治寒」這種片面的觀點。在《醫法圓通》中,鄭氏一句「陰虛一切病症忌溫補也……若扶其陽,則則陽愈旺而陰愈消,每每釀出亢龍有悔之候,不可不知。」已經完全告訴了我們,溫熱藥如附薑桂者,絕非如今日火神派的理念般,可以萬試萬靈。
3.2 火神派錯解陰陽
《素問》中不只一次提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可見陰陽的概念是相當廣闊與多樣性的,更是抽象且形而上的。然而,火神派與所謂寒涼滋陰派所爭論的過程中,卻往往忽略了陰陽的廣闊含義形而上含義,只是在狹窄地討論寒藥熱藥之用,把「陰與陽」的概念錯誤地縮窄至只談「寒與熱」。這種狀況,正如筆者另文《對傷寒論的誤解》中所言,把「三陰三陽」的定位困在「手足六經」這個形而下的框框之中一樣,當下火神派那所謂對「陰陽」的理解,其實亦只限於「寒熱」而已。
譬如說,劉力紅的《思考中醫》中,以十二消息卦表示陽氣的宣發、運行及儲藏是相當重要的,對於陰爻為多的卦解,每每都言這就是「陽氣」的儲藏狀態,指出「精不是陰」、「“精”實際上指的是陽氣的蓄積狀態」。然而, 劉 博士卻在幾頁之前(《思考中醫》第80頁),才剛指出了「陽的收藏狀態為陰」這一觀點。那又為何要獨言「陽」的重要,而完全不言「陰」的重要?在火神派的眼中,所謂的「陰」只是狹義地指「陰津」、「陰液」,卻完全忽視了「陽的儲積即為陰」這個理念。「陽氣的收藏過程」,其實正正就是一種「陰的體現」(這種陰雖不一定與「滋陰法」中的「陰」相同,但亦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生長(木火)屬陽,收藏(金水)屬陰,這是一個千載不易,卻又很顯白的道理。也就因此,陰陽是平等且相輔相成、合而為一的。
正如鄭欽安所重視的「腎中之陽」「坎中之火」,其實正正就屬於「陰」,腎屬水,居人身之下焦,主藏,這些特點其實正正就是「陰」。為甚麼火神學派要獨舉一個「陽」字而把「陰」字貶得如斯卑微?隨後更偷換概念、移花接木地把「溫」當成是「陽」的全部,把「溫熱藥」的應用無限地擴張?在《思考中醫》中,明明提過陰陽的統一關系較對立關係為重要,但之後卻又明顯地把「陰陽」對立了起來。「精能化氣,氣能生精」,這是中醫陰陽理論的一個核心,亦是筆者前文中解釋鄭欽安學說當中的一個重點。可是,這一個「陰陽互化」的理念,卻無法在火神派的陰陽觀中所能夠體現出來。
我們也可以看看《靈樞‧本神第八》是怎樣說的︰「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如果用上火神派的唯陽理論觀點,實在是無法好好解釋,甚至是互相所背道而馳的。如果火神派認為陽氣之「收藏」對於生命而言是重要的,那也就是說,其實是在指出「陰」對於生命來說是重要的。正如人體中,「肅降」、「滋養」、「消谷」、「化血」、「排泄」這些種種「陰」的存在,較之「宣發」、「運行」、「化氣」、「輸佈」、「上升」等等「陽」之存在,是具有同樣重要及平等的價值。再來看看《素問‧陰陽離合論》言︰「陽予之正,陰為之主。」,難道我們又可以單憑這句說「陰就是主要的嗎?」不,我們應該明白當中所言,是陰陽的統一和合,相輔相成的結果。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如果用上狹義片面的陰陽定義,我們會理解成︰「陽是負責守護陰的,而陰則是負責使喚陽的」。這就顯出火神派那「陽主陰從」的概念,至少並不是如他們所言般,來源於經典,符合於經旨的。但是,我們其實更應明白,內經中的陰陽,其實往往不是單指一種「物」或一種「實體」,而是在闡示出陰陽二者於狀態及概念上的不同,以及統一合作、相輔相成的重要性。在《內經》中經常出現的陰陽對偶排列句式,其實正正是為了說明了萬事萬物中,陰陽之同等價值與意義,缺一不可。
而在《生氣通天論》中一些論述「陽氣」的內容,火神派經常借此作為「常用溫熱藥的免死金牌」。可是,此篇經文正如其題目所言,主要是言「天」的,而人體與天交通的正氣,也就被稱為「陽氣」,並不是如我們平日簡單所想般,以為「熱的氣就是陽氣」。而且,在此篇經文中,「陽」與「陽氣」是有所分別的。「陽」所指的是哲學性的抽象思維,而「陽氣」的,正如前所言,則只是用以借代「人身」通「天」之正氣的重要,當中是完全沒有要貶低陰的價值這意思。所以當在《生氣通天論》的最後一段時,正正是平等地對待了「陰」與「陽」,指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而不會有「陽氣比陰精重要」諸如此類的描述。如果此篇文章旨在要突出「陽」的重要,是不會在開首即言「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以及在結尾再次點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其實,就正正說明了萬事萬物中,陰陽之同等價值與意義,缺一不可。
此外,火神派的陰陽觀也經常牽涉到《易經》,尤其是孔子《系辭傳》中的「天尊地卑」,更被經常引用為「陽主陰從」的依據。然而,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國學大師南 懷瑾 先生的《易經系傳別講》,是如何理解「天尊地卑」這一個概念︰「就中國文字來看,如果認為天高高在上是很尊貴的,地在下,便很卑賤,這種看法又是胡說,該打三百大板…天在上面…無量無邊的虛空…永遠很高遠,很尊貴的…地很卑近,卑者近也…人離不開土地,這個地球、土地對我們很卑近。」可以看到,南先生絕不認為天較之於地對人們來說更為重要。《系辭》的這一章裡面有一句是這樣說到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從這裡我們就應知道,就算有陽為我們作開「始」,也得必須有陰才可「成」事,缺一不可。
《周易‧系辭傳》亦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陰陽,本就是具有廣闊哲學含義的形而上概念,能涵蓋的是廣闊而無限的事物,並用以探討事物之間的關係及相互作用。而火神派卻經常選擇性地引經據典,藉以指出其獨有的陰陽理論以及「陽主陰從」的觀點,希望把「常用溫熱藥」這行為合理化。他們把原來無限廣闊及靈活的陰陽概念,狹窄地只當成是「陽氣」以及「陰津」這形而下的物體,大大失去了「陰陽學說」那形而上的廣闊哲學含義。同時,對於藥物的運用,火神派也單純地以為「寒」與「溫」就是陰陽的全部,完全無視了藥物「表裡」、「補瀉」以及「升降」等等多種對立統一的關係,大大限制了使用藥物時的多元考慮因素,使藥物的使用變得線性以及片面。我們要知道,「陰與陽」是相對的,是靈活的,是包含萬象萬物的,就如鄭欽安的所言,為醫者最重要是「識陰陽」,而不是獨識純陽。鄭氏在《醫理真傳‧陰虛症門問答》中,用上了乾薑甘草湯和當歸補血湯,正正就是其對陰陽理論認識的體現。可惜的是,盧崇漢卻讓把這說成是陽虛門的治方,又正好看出其對陰陽概念的狹隘之處。這種陰陽理論的狹窄化,對中醫學的發展及應用來說,委實並非一件好事。
3.3 火神派附子用量探討
對於《傷寒論》中藥量的度量衡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根據不同的考証結果,對於《傷寒論》中附子的用量也是說法不一。但當中最大的考証結果,是 柯雪帆 教授根據1981年考古發現所作出的「一両等於今日的15.625克 」。而根據何紹奇於《關於仲景方用藥劑量的問題》一文中,估計附子一枚及石膏如雞子大的用量,分別是20克 及50克 左右,而杏仁七十枚則為27.5克 。至於百合病諸方,就用了百合七枚;而炙甘草湯,則用大棗三十枚;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桃仁俱用至五十枚這個數量;扺當湯則用水蛭三十個。從這些數字當中可以看出,仲景原方的藥量,顯然與今日中醫教科書中的「 一兩 等於現今一錢,即3克 」這說法,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何氏總結說︰「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仲景藥量比今天重。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就以上的例證看來,對於附子的用量,我們確實有需要重新思考教科書及藥典上的指示,認真的去了解及分析其是否合理,才不致令中醫陷入「不能治急重症」和「只是調理身體,治療小病的醫術」的窘境中。而且,當考慮到盧崇漢、李可、吳佩衡等使用這麼大量附子,卻無副作用的驗案,我們更不能忽視重用附子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在療效。
然而,重視使用大量附子不等於火神派盧崇漢所謂「最少的用量是60克 」或「九成藥方都要用上附子」。譬如說,仲景所有有附子的方中,最常用的是一枚,就算根據最大的考証結果,亦只是15.625克 ,而且仲景書服藥法大都取「分溫三服」的習慣。而仲景281方之中,筆者粗略點算,只有34方是用上了附子,佔所有經方的12%。當然,每方的使用頻率或有多寡之分別,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應劃一地把附子的用量定為60克 以上,無視了應根據不同情況,作靈活加減取捨的原則。更何況,附子因產地、收採時期、炮製、配伍的不同,其藥效及毒性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對這些因素全不理會,便會出現藥材的浪費甚至是巨大的潛在危險。從網上一些中醫論壇可見,近日火神派的支持者,甚至把「用附子量的大小」,變成了衡量一位醫家功力及火神派地位的硬性指標。可見,火神派的興起,對於今日喜歡盲目崇拜,以及不愛思考的中醫後學們,有著一定深遠的負面影響。
3.4 火神派對陰火之治
火神派很強調「虛陽外越」、「真龍約言」,認為虛火上浮的原因只在於「因命門火衰使陰氣上泛,水升龍騰」,形成浮陽的狀況。然而,命門火衰固然是陰盛格陽的一種可能,卻並不是虛陽浮越的唯一因素。如丹溪《格致餘論》所謂的「相火妄動」,就是因為人的情志、色慾、厚味等而引起的陽浮現象,使用滋陰藥正是其治療的方法。這在理論的確立與臨床運用上,歷史以來都有著相當充足的支持。又正如鄭欽安,以及劉力紅也很強調的「封髓丹」,正正就是用於「腎火不藏、陽氣上浮」的主方。方中以「黃柏」作為降逆相火的主藥,卻並無任何的薑桂附以輔命門之火。可見,火神派把所有虛陽外越的狀況都當成是命門龍火的虛越,是並不妥當的。更甚者,若無差別地排斥滋陰學派的用藥方法,更會使中醫的多元性及廣泛性受到嚴重的破壞。
3.5 火神派標本不明
最簡單地綜合火神派的理論,即︰「人的正氣,就是陽氣。」從正邪而言,「邪屬標,正屬本」,因此,火神派認為,使用溫陽的藥,才算是治「本」之法,其他如清熱寒涼滋陰之法,不過治「標」而已。譬如盧崇漢在《扶陽講記》中寫到︰「我們聽,我們思維,我們拿筆寫字,我坐在這裡講話,都是在耗陽氣。」他把人身中所有的機能動力、免疫功能、復完功能等等,都定義之為「陽氣」,也就把「陽氣」當成是「本」。然而,就算確實如盧氏所言,「陽氣」真的就是「本」,但在《素問‧標本病傳論》中,就有「間者并行,甚者獨行」之說,顯示出對「急則治其標」的重視,也就告訴我們,有時候自當考慮如何治「標」。因此,處理標「熱」,也是治病的一大重點。否則,標熱不去,正陽也就難復,這正是治病複雜玄妙之處。
而更重要的是,「人體的正氣就等於陽氣,可以用溫熱藥加強」這論點,委實值得商榷。如果說服用溫熱藥就能使正氣充足,也就是說溫熱藥是不會產生副作用的(正氣不嫌多)。然而,從歷史及臨床實証來看,就以溫熱性傳染病為例,我們真的可以用溫熱藥來顧護人身之「本」乎?難道熱邪就不可以是病的「本」?單單提倡應用溫熱藥這種只陽不陰的做法,也就是等同忽略了標本緩急及過猶不及這些原則的考量。如果說只有用溫熱藥才是在治本的話,就即是完全否定了溫病學派的價值及他們大量治病的驗案,這是不符合實情的。更何況,發明「急下存陰」法的,也不是誰人,正正就是仲景。(有關陰陽與標本的關係,也可參照本文的 3.2 部份)
3.6 火神派隨意演繹、以偏概全
正如前文提到,對於《內經》及《易經》等著作,火神派往往只抽取當中的一部份,甚至扭曲原意,作為支持自己使用溫熱藥的論據,現今再舉例以証之。譬如盧崇漢在《扶陽講記》言︰「大家都知道清華的校訓有兩個,一個是自強不息,一個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實際上就是乾的精神……」,其後對重陽之說大加發揮。然而,對於「厚德載物」其實就正正是坤卦的象傳,盧氏卻竟是懵然不知。
又如《內經》,火神派往往只節錄當中的一部份,來說明「陽的重要」,但如劉完素這位火熱論代表,又何嘗不是用上《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來確立人們所謂「寒涼學派」之說?難道我們可以認為病機十九條是不值得重視嗎?另外,盧氏也在書中更引李中梓《內經知要》說︰「天之運行,惟日為本……在於人者,亦惟此陽氣為要……」以及劉力紅在《思考中醫》中,也把萬物一年的四季變化,當成是「由太陽的視運動決定的」。這都是為了要突出「陽的重要」。可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達及成熟,其實正是靠觀測星體所得來的成果。而觀測星體,正正就是在晚上這「陰」的時間中進行。也就因此,中醫的傳統天文曆法,一直強調「陰陽合曆」,以確保同時對日相及月相位置的正確描述,而不獨取太陽視運動為製訂原則。火神派的醫家及學者們,彷彿就是對此毫不知情,或是視而不見似的。
更可怕的是,盧氏在《扶陽講記》中,曾借陸九芝《世補齋醫書》的大司天理論,以指出仲景所處之世代為太陽寒水當令之時。其實,陸氏之所以要創出大司天理論,正正是為了要點明「仲景所處之世代,並非寒水當令之時」,以及仲景用藥之「不偏」。盧氏這種子虛烏有,刻意捏造的造法,是極為不妥當的。就以上種種,我們看到火神派這些以偏概全,治學不嚴謹的作法,在認真嚴謹地研究中醫學問這原則下,其實已響起了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警號。
3.7 火神派騎劫仲景之名
筆者最無法接受的,是火神派口口聲聲說重視仲景學說,卻不過是為了借仲景之名來宣傳其用溫熱之藥。在盧崇漢的《扶陽講記》說︰「仲景學說的特徵,是甚麼?……這個特徵歸根結柢,可以歸結到扶陽這樣一個理路上來……為甚麼張仲景以寒立題?要以寒來立論?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陽……今天、將來,依然是傷寒十居其七……」明顯可以看到,盧氏把《傷寒論》的「傷寒」二字,當成是「寒邪」引起的疾病而已,藉此把「多用溫熱藥」合理化。然而,我們需要看看,到底《傷寒論》是否真的只言「寒」?
我們《傷寒論》的五版教材提到︰「《傷寒論》主要是討論廣義傷寒的,以六淫為病因,並結合內外致病因素來討論病機、病証、治則。」《傷寒論》的「傷寒」二字,應作《難經》中「傷寒有五」的「廣義傷寒」解,而非單指由「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而盧氏所推崇的陸九芝,他的《世補齋醫書》,亦指出《傷寒論》並非只言「寒」的。
筆者之前提到陰陽「數之可千、推之可萬」的廣闊涵義,而《傷寒論》的三陰三陽,其實亦然。一直以來,對《傷寒論》三陰三陽真義的誤解,正正導致了寒溫衝突,陰陽不統的惡果。如果能多點掌握三陰三陽的更深入意味,就會知道單單是一個「六經氣化」,仲景所指的三陰三陽已經包括兩個火了,絕非如盧氏所說「以寒立論」。可惜的是,火神派卻一直無視這一重點,只在大聲宣揚如何用「溫」這片面至極的論調。再者,如前所述,仲景281方中,只有34方用上附子,而桂枝則有47方,乾薑的有17方。這已非如火神派盧崇漢所用般,九成以上的方都有桂附薑。還有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我們找不到所謂「獨附湯」。如果仲景真的是重陽輕陰,陽氣為上,又或是認為附子單味完全能補充「正氣」的話,我們理應能找到有關証據。如此看來,則火神派似乎又再違背了「尊經重聖,立學於仲景」的理念。
葉吳學派之所以成為近百年中醫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於「誤解仲景之《傷寒論》只為『寒』而設」。可惜的是,火神派美其名是為了復興仲景學說、崇尚使用經方,但其只著重「溫熱藥的使用」這風格,卻偏偏把《傷寒論》的應用再一次縮窄在「陰寒証」之中,正好是投溫病學派之所好,中正其下懷之舉,可算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仲景在《傷寒論‧序》中言︰「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以及「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到底又是為了甚麼?「華其外,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外屬陽,內屬陰,重陽輕陰,難道又是仲景早就有所預見?
3.8 疾病概率意義不大
《扶陽講記》中提到︰「舉目望去,現在有幾個是陽實的啊?!真正陽實的沒有幾個。」或許正如書中所言,先天不足、過食生冷、誤用苦寒、濫用抗生素、工作房勞及心性等各種因素,的確令今人需要溫陽的比例有所上升。又或者說,或許陽氣確實是生命主宰,相對地更值得我們重視。
然而,我們必須停下來,想一想,到底「誰主誰客」「誰貴誰賤」這些問題,在我們的中醫學習上,到底有著甚麼的意義?也許陰(寒)証和陽(熱)証之比例是六四、七三,甚至是八二之比,但明白了這個就可以令我們治病治得更好嗎?難道我們就可以把那些二三四成的陰虛、火旺、陽熱病人棄之於不顧?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辨証,那一切陽証或陰証的「普遍性」或「概率」,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可是,火神派的理論當中,就只是一味的在推廣應用溫熱藥,卻沒有真正的教育大家,到底甚麼情況下當用,甚麼情況下不當用。就算是鄭欽安的《醫理真傳》,在論述「辨認一切陰虛陽虛証法」時,也不過是把所有典型的陰虛陽虛症狀,分別羅列一次,而不是系統及針對性地指出,當症狀不是如斯明顯時,又當如何應用溫熱藥。(但至少可以看到,如果溫熱藥真的多用無妨,那鄭欽安也就不必多費唇舌去探討如何辨陰辨陽。)
結論
無可否認,今日的中醫發展,不得不讓真正熱愛中醫的人感到憂心。中醫院校中西教育比例失衡、中醫自我形象低落、中醫療效下降等眾多問題,委實值得每位中醫界同道的注意。所以,火神派的出現及興起,實在不難為人所理解。
然而,就以上所論中可以看到,正如所有學派一樣,火神派都是「偏」的,是中醫大道其中的一個領域而已。正如溫病學派與仲景之學相比,同樣是一大一小的從屬關係。而各家學派之間所存在的矛盾,也是由於很多醫家都無法好好地了解中醫經典意思,只是在片面地發揮自己單一的學術長處。如果我們希望重新替中醫確立標準,我們就必先認真地重新認識那些經歷由古到今,歷史及民族所洗禮的經典著作。由最基本的開始去引證、去思辨、以去蕪存菁,去驗之於臨床,這將就是我們中醫界應該有的標準,應有的共識。而不是單單的希望創出任何治療的捷徑或秘法,甚至是像西醫把類固醇當成治病的最後手段般,來大劑量地使用某一種藥物。如果是為了糾正今日溫病寒涼過用之歪風,以及宣揚仲景學說,我們真正需要的,應當是加倍努力,學好中醫的經典,正本清源,並以此重新去認識仲景學說,從而能更正確及果斷地使用溫熱藥,而並非以無意義的理論去曲解堆砌,更不應該以所謂「疾病的概率」等作為使用溫熱藥的基礎,喧賓奪主,甚至反使真正的仲景學說被蒙蔽起來,變得更加黯然無光。而且,如果一些中醫初學者,盲目的依從火神理論使用大劑薑附,但又缺乏火神派醫家們一些獨門的經驗或使用配伍,而導致一些醫療事故的出現(此點在香港尤其值得注意),對中醫及仲景學說的傷害,更是無法估計的。
當然,中醫的各個不同派別,每每都包含了有效的治療經驗,以及有其獨特性的理論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去承繼,以及進一步鑽研的塊寶。因此,對於火神派的學術成果以及經驗,我們是應該予以肯定的。而火神學派,也有其繼續發展下去的歷史意義及義務。如其中對於溫熱藥,尤其是附子的應用經驗、毒副作用、炮製煎煮方法、藥物配伍、主要適應証以及禁忌証等,都有繼續研究及探討的必要,讓廣大的中醫學者好好學習。
對於今日中醫界被西化,以及葉吳學派獨大的狀況,我們當然也是要好好檢討,以及徹徹底底的糾正過來。可是,這卻並不代表我們應該任由矯枉過正、以偏糾偏的歷史延續下去。中醫,實在走過了太多彎路,甚至走到了今日懸崖之邊。然而,走了彎路也並非毫無意義,至少應能喚醒我們,正確發展中醫的可貴之處。筆者衷心希望每一位中醫的繼承者,真的能本著承先啟後的原則,努力發展純正的中醫事業,讓中醫藥得以存活下去。
本課題的完成,有 賴莫 老師悉心嚴謹的指導。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 向莫 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猶記得學生最初在選擇論文題目之時,不得要領,幸得到 莫 老師的體諒,慷慨答應學生一意孤行之舉,才讓學生放下心頭大石。其 後莫 老師更在這論文的內容上,給予了很多的意見,讓我能有所啟發,才促成這篇論文之完成。另外,也要感謝學院五年來的教育,好讓學生能找到人生中目標,並順利如期完成學業。同時,亦希望熱愛中醫的同道們,能一同為中醫的明天而努力。
纸上谈兵终觉浅,亲身实践才知深。
中医界里不同流派的阴阳概念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治疗起来也是各有路数,要厘清路子,还是得看各派施治后效与不效的差别,特别是转诊后的变化。
字再大些好看些
摘要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
寨王潮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五年級 本科生 指導: 莫老師
火神派是近日中醫界掀起的一股新學說,其理論強調「陽主陰從、以火立極」,臨床上長期及大量地使用溫熱性藥物,尤其是對附子的應用,更是推崇備至。本文先透過簡要分析火神派的學術思想要點,以展示筆者對火神派的初淺認識,繼而進一步探討當中的問題,以及其與傳統中醫理論的關係。
而火神派出現之歷史背景,亦或多或少與其理論的確立有所關連。本文第二部份將嘗試探討火神派產生及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獨有的因素。若能對火神派歷史背景及淵源有所了解,我們將能更公正及客觀地對其作出評價。
本文的第三部份,則希望提出火神派學說中,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好讓我們能對火神派以至傳統中醫,有一個更清晰及深刻的認識。筆者認為,火神派與其他學派一樣,難免有其片面不足之處。就其「陰陽理論」、「陰火理論」、「附子用量」、「標本關係」、「對鄭欽安原著的理解」以及「對《傷寒論》的理解」等幾個方面,筆者將嘗試提出一些疑問,藉此拋磚引玉,好讓筆者能與各中醫藥的愛好者們共同學習及討論。
前言
自《思考中醫》一書所引起的火神熱潮,在民間中醫及網上的中醫界朋友中鬧得火熱。其重視經典的理念、對今日中醫界的批判,以及其背後的醫學理論及所敍述的巨大療效,再也不是正規中醫教育界能繼續充耳不聞、閉門造車地無視下去的。因此,筆者以下將嘗試闡述有關內容,並以《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為題,以期更深入地探討當中的問題。雖礙於水平所限,或未能有所灼見,但也至少是作為中醫院校學生,正視民間及網上中醫們納喊的一步。
1.火神派簡介
嚴格來說,火神派只是近幾年來在民間及網上才受到關注的一個派別,並沒有一個很清晰及嚴格的定義,大概由《思考中醫》一書面世後,始受人們所重視。這個派別強調「陽主陰從」,強調治病多用、常用、大劑量地使用薑、桂、附,並以宗仲景學說為宗,崇尚使用經方。
被譽為火神派開山祖師的,是四川的鄭欽安,清朝道光至宣統年間人。其著作《醫理真傳》及《醫法圓通》亦成為了火神派最重要的代表學術著作。而「火神派」此一名詞何時出現,實難考究。大概由於鄭欽安弟子盧鑄之善用大劑薑附而取效,故人們為他加上了一個「火神」的稱號。然而細查鄭欽安著作,並無發現「火神」一詞。而在其弟子唐步祺替他作闡述的著作上,亦只有「人皆云鄭欽 安薑附 先生」數字。
近日,鄭欽安的弟子盧鑄之的後人盧崇漢,出版了一本名為《扶陽講記》的書,在坊間掀起了購買及討論的熱潮。而正由於火神派喜用溫熱藥這個特色相當鮮明,因此凡是因使用薑附而聞名的醫家,都會被主流意見歸納為火神派之一員,如祝味菊、吳佩衡、徐小圃及范中林等。而現代中醫山西的李可及北京的民間中醫王正龍,亦因為重用附子而聞名,故亦被視為火神中人。
正如其他各家學派一樣,火神派並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流派識別標準。我們只能夠從有關醫者的著作中,去探求當中的一些學術思想及臨床用藥特色。當然,在這當中眾多醫者間,這些學術理念並不見得會是完全一致。因此,也只能夠抽取當中較為主要以及一致的觀點,作為對火神派分析及評價的基礎。經筆者分析後,火神派主要的學術觀點大致可有以下幾項︰
1.1「陽」主陰從,人身以火立極
《扶陽講記》一書中有言︰「《周易》明確地談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強調了“陽”在萬物生命活動中應該居主導地位。」另《思考中醫》亦提到︰「陰陽之間陽為主導」、「四季是由太陽視運動所決定的」。《傷寒質難》中說︰「夫一切機能,皆屬陽氣,損在形質,始曰陰虛…..良工治病,不患津之傷,而患陽之亡。所以然者,陽能生陰也……所謂陽者,動力是也…..物質之變化,此皆陽之力也……人體物質,肇基於細胞,而細胞之所以能活躍為用者,賴有陽也……一切生物,失其陽氣,即成死體。」
火神派強調著重經典,故其經典的依據來自《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一段︰「順之則陽氣固……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由於這一篇論述「陽氣」的內容比起論述「陰」的為多,固此就成為了「重陽輕陰」的一大依據。另祝味菊更引仲景《傷寒論》曰︰「死,有陰無陽故也。」去引証其重陽之學說。
總括而言,火神的中心思想認為「生命就是活動,正氣就是陽氣。以正氣為本故則應重陽,因陽氣是人身活動之主,而陰精血液等不過是受陽氣所支配及控制。沒有陽氣即沒有生命之力,即如死人。」
1.2 獨重腎陽,而輕腎陰
在鄭欽安《醫理真傳》中,卷一首言「乾坤大旨」,強調心腎之陰陽於人身之重要性︰「天一生水,在人身為腎,一點真陽,含於二陰之中,居於至陰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種子也。」自此以後,火神派的傳人都把這居於腎中之陽視為最重要的一點,用藥方面也是要時刻顧護這生命之源。
如果說重「陽」的學說,也就必定會考慮到明末清初的溫補學派。單以重陽而言,張景岳的《類經附翼‧大寶論》也有這樣的論述︰「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趙獻可《醫貫》也有「百骸具備,若無一點先天火氣,盡屬死灰……火乃人身之至寶……火不可水滅,藥不可寒攻。」其他如薛立齋、孫一奎等,他們的「命門學說」及「醫易坎離」,也可以說和火神派那「重視命門火種」的理論大同小異。
然而,比起溫補學派,火神學派還是有其不同之處。鄭欽安《醫法圓通》指出︰「陽虛一切病症忌滋陰也,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剛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鄭氏更曾批評景岳曰︰「試問既曰命門無火,理宜專用桂附以補火,何得用地、棗以滋陰,丹皮以瀉火乎?此皆景岳不讀仲景之書,而未明陰陽之道也。在景岳以為,善補陽者,於陰中求陽,故用一派養陰之藥,雜一二味補火之品於中,而謂陰中求陽,至極無二之法,獨不思仲景為立法之祖,於純陰無陽之證,只用薑、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並不雜一養陰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陰中求陽乎?」
可見,鄭氏對於腎陰腎陽二者之別,有一個比較明確及清晰之分界。他認為對於純陽虛者,當用純陽之藥,而不得挾雜一絲陰柔,因此當用辛熱,而不應用甘溫。而其後的火神派傳人,更加把鄭氏此「陰陽當分清論」,變成了「有陽無陰論」,甚至有盧崇漢「天下沒有陰虛」以及李可「從未見過一例純陰虛患者」等等類似的言論在流傳著。
1.3 多用、常用、大劑量的地用「溫熱性藥物」。
根據《扶陽講記》中述,盧崇漢使用溫熱藥的習慣為︰全年的99.7%的處方都用了薑;使用桂枝、肉桂或官桂,佔整個全年處方的98.8%;而制附片這樣藥,占了全年處方的96.8%;各類薑用量,每一劑藥在30克 到200克 之間;桂類的用量,每一劑藥在15克 到30克 之間;制附片的用量,最輕的是60克 ,最重的是一劑250克 。另如在《范中林六經辨証醫案》中,范氏使用的附子量普遍由30克 到120克 之間,除此以外有一次15克 ,兩次20克 ,有三次達到了250克 ,更有一次是用了一劑500克 的附子。而在《吳佩衡醫案》中,大部份是用了15克 到160克 的附子量,亦有一次曾用上一劑400克 的附子。至於祝味菊,雖然同是以使用附子而聞名,然根據其零碎醫案紀錄,其使用的附子量普遍在15克 以下,最大的則只用上40克 。
在火神派中,附子被視為「聖藥」。如鄭欽安《醫理真傳》中說︰「古云“熱不過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補先天欲絕之火種,用之以為君。」而《扶陽講記》提到︰「附子溫通陽,暖命門,溫坎水,破陰凝。附子可以說是扶陽第一要藥,因而對於附子的運用,尤為盧氏一門所推崇。」正如前所言,火神學派對「陷於二陰中」的「命門真陽」,是相當重視的。而附子正是大補這命門真火的要藥。因此,使用附子藥量的多與少,很多時候變成了判定是否火神派或火神學水平高低的依據。像山西善治急重症的老中醫李可,亦因為其使用附子的量很重,而被人們看成是火神派中人。
1.4 尊崇仲景經方,重視經典
被譽為是火神派宗師的鄭欽安,畢生致力推崇仲景學說,其著作《傷寒恒論》亦是一部以研究《傷寒論》為主的重要著作。祝味菊的《傷寒質難》,雖然受西學東漸影響,以致中西醫理混亂錯雜,但仍是以仲景《傷寒論》作為討論中心的著作。至於劉力紅的《思考中醫》,本身就是一本傷寒論導論。可見,火神派確實對仲景學說有一定的景仰。何況仲景是歷來用附子最顯赫的醫家,因此,火神派對經方尤為推崇這一點,也是可理解的。除此之外,劉力紅作為中醫教育工作者,對今日中醫不重視經典的風氣相當憂心,希望發揚傳統中醫,鼓勵大家學習經典。因此,火神派或多或少也就在中醫界中建立了尊經復古、重視經典的形象。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火神派會尊崇仲景,某種程度上亦與時代的背影及中醫學術爭論有關,以下將就這點加以論述。
2.火神派出現之時代背景
2.1 不斷重覆的歷史
正如前段所述,我們先要理解「為甚麼會出現火神學派?」只有理解火神派出現的歷史背景因素,我們才能對火神派的學術觀點作出更公正的評價。
中醫的醫學史上相繼不斷出現各種不同流派,是百家爭鳴的良好現象。(有別於西醫的統一規範模式,中醫的自身體系中就「必定」包含了相對主觀的學術分歧,是自然科學、人民精神體現的一個重要元素。) 然而,一些「大相逕庭」甚至是「完全矛盾相反」的中醫概念,卻往往是一個接一個地發生在相連的朝代及時期中,如宋代《局方》偏溫燥的風氣,導致了金元河間、子和的寒涼攻邪之勢,更進一步造就了丹溪的滋陰學派。而這股偏「陰寒」的學術思想,又直接促成在明末清初時,溫補學派的確立與盛行。而到了清末,由於溫病學派的流行,加上西學東漸,西方醫學中「消毒殺菌」的概念被大量強加諸中醫身上。因此,陰寒清熱之風氣在中醫界再度盛行起來,甚至延續到了今天。從這些歷史之中不難發現,所謂學術派別的產生,其實大都是一種「以偏糾偏」的手段。寒的用得多,用得太過,則導致用溫的會被忽略,甚至改變病人體質,直接使「用溫」的醫法抬頭及風行起來,予以糾正。反之亦然。故此,「火神派」漸起,某程度上其實是代表了今日那「寒涼的風」吹得太過。
鄭欽安身處清末年間,其時乃溫病學說最為盛行之時期。同時,也是西學東漸,細菌學說東來剛始之時。社會上慣用寒涼甚至過用寒涼之情況屢見不鮮。而溫病學派的盛行,其實正暗示著︰「對《傷寒論》治療急性熱病的能力予以否定」。因此,一些仲景學說的支持者(即所謂經方派),對於葉吳之學說,以及時醫濫用、過用寒涼的時風,尤加痛恨。為了推倒葉吳之溫病學說,經方派不得不強調溫熱藥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辛溫與辛涼解表的鬥爭,更是加倍的重視。而火神派(溫補學派亦然)的用藥,亦正好與經方派的主張不謀而合。而這個互惠互利的關係,也就慢慢摟成了在一起,漸漸變得再也不能割裂開來。可見,火神派之所以重視仲景學說,也是有一定的歷史因素在內。
2.2 火神派近年興起的主要因素
每個派別的出現總有其獨有的必然因素。而大劑量長期地使用溫熱藥的火神派,能夠於中醫教育規範化及高等教育化多年後的現在,仍能找到其立足之處,自然是有其必然之原因。簡單而言,今日中醫界的高等教育一直為人所詬病,尤其是由高等院校教育出來的「西化中醫」。由魯迅的「有意或無意的騙子」、九零年的「八老上書」、「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培養過一名真正的中醫」,到近日「自民國以來第二次廢止中醫事件」,無不令人替中醫「華其外、悴其內」的現狀感到擔憂。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一篇關於中醫現狀的調查,截至2002年底,全國的行政縣中,只有66%的縣有中醫院。而中國擁有衛生機構85705個中,只有3801是中醫的。到2006年,中醫醫療機構已下降至3009家。而且,中醫就診人數亦急劇減少。據2001年國家中醫藥局組織的《中國中醫醫療服務需求與利用研究》顯示,全國大約只有1/3的病人使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當中只有大約1/5的病人使用純中醫治療。根據1994年中國衛生部推出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規定,中醫醫院的門診中醫藥治療率不應低於85%,而病房中醫藥治療率則最少應有70%。但在2000至2003年的中醫院住院病人中,中醫治療病案數,分別只有28%、25%、20%和18%。可見,傳統中醫並非如表面所見般興旺起來,反之卻是到了一個存亡攸關的境地。
這個中醫現狀激起了很多熱愛中醫的人的反響,有很多希望發揚傳統純中醫的學者,一直都在尋找挽救中醫的方法。對於葉吳學派清輕寒涼,副作用少的風格,漸漸地被認為是阻礙中醫發展的歷史枷鎖。為了能令中醫受到應有的重視及尊重,一些療效顯著或理論獨特的醫家,紛紛被捧出來成為中醫的領頭人,來與西醫爭一日之長短。火神派,正正就是其中之一。當然,正如《扶陽講記》中所言,「先天不足」、「嗜食生冷寒涼」、「誤用苦寒藥」、「濫用抗生素」、「工作繁勞」、「心性因素」等現代社會獨有的致病環境,亦是構成了大劑量溫熱藥能被接受的部份因素。以上這些客觀條件,其實都有助火神派學說在中醫界裡流行及傳播。
3.火神理論小議
雖然火神派確實有其出現及發展的背景因素,而且其理論及用藥又確有特色,加上有大量臨床成功的病例驗案,這些種種更難得地喚起了很多中醫同道們對「真正」、「傳統」中醫的追求。然而,在這一股「火神潮流」蔓延的同時,似乎又像過往的中醫發展史一樣,很多人都不願深究,只是在附和追遂潮流。我們不難看到,火神派種種理論觀點中,其實有很多是值得我們討論和反思的。以下,筆者嘗試就當中的一些觀點提出商榷。
3.1 「火神」並非鄭欽安原意
今日火神派的論調,其實並非與鄭欽安之學術觀點完全一致。正如盧崇漢於《扶陽講記》中說︰「鄭氏雖然號稱“薑附”先生,但仍然會常常用到寒涼。而真正將欽安學派發展成純粹的扶陽學派,是鄭氏的一個重要弟子 盧鑄之 先生。」誠然,鄭欽安確實比較著重溫熱藥的使用,但這很大程度是由於他為了針對當時時醫濫用寒涼之流弊。雖然從鄭氏著作中,也可看到強調陽氣之論點,如《醫理真傳》中︰「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醫法圓通》云︰「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賴此先天—點真氣耳。真氣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有陽則生,無陽則死。」、「人活一口氣,氣即陽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但如果更細看其著作,就會知道這並非鄭氏學說之全部。
稍為概括地看一下目錄,就知當鄭氏提出陽氣、陽虛之概念時,每每立即加上相對之陰精、陰虛的論述,如言乾卦後必言坤卦,「辨認一切陽虛証法」之後便寫「辨認一切陰虛証法」,「陽虛症門問答」之後就是「陰虛症門問答」。在陰虛証治方面,鄭氏亦強調如何運用如白虎湯、承氣湯、葛根芩連湯、黃連阿膠湯等寒涼方劑。可見,「火神」二字絕不能真正涵蓋鄭氏學說之全部。
更重要的,是「火神」這追加的稱號,把鄭氏學說更重要更精華的部份,大大地幼稚化和簡單化了。在鄭氏《醫理真傳》原序云︰「醫學一途,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鄭法圓通》序中︰「偶悟得天地一陰陽耳,分之為億萬陰陽,合之為一陰陽。」鄭氏對於陰陽的核心思想是「(水火)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者也。」、「水、火互為其根,合而為一,不可分為二也。」鄭氏認為,人身水火陰陽二者本為一,可分,亦不可分。比之簡單地把人身陰陽一分為二,鄭氏更重視如何看透二者合而為一之關係。這個「二即是一,三即是一,全即是一」的概念,絕非單單「火神」二字或強調使用溫熱藥可以相提並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鄭氏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六經氣化」的重要性。如果深入了解六經氣化的內容,也就很容易明白六經氣化之中,本就已包含了五行,包含了水火。如其中在《醫理真傳‧陰虛症門問答》中說到︰「不知(仲景)立法之祖,定六經早已判乾坤之界限,明六氣業已括萬病之攸歸。六氣即是六經之體……須知仲景傷寒之六經,并非專為傷寒說法。」可見,鄭氏相當重視《傷寒論》那高度概括及全面綜合的理念,強調需要明瞭五行六氣之全,絕不可能只是單單著重「以熱治寒」這種片面的觀點。在《醫法圓通》中,鄭氏一句「陰虛一切病症忌溫補也……若扶其陽,則則陽愈旺而陰愈消,每每釀出亢龍有悔之候,不可不知。」已經完全告訴了我們,溫熱藥如附薑桂者,絕非如今日火神派的理念般,可以萬試萬靈。
3.2 火神派錯解陰陽
《素問》中不只一次提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可見陰陽的概念是相當廣闊與多樣性的,更是抽象且形而上的。然而,火神派與所謂寒涼滋陰派所爭論的過程中,卻往往忽略了陰陽的廣闊含義形而上含義,只是在狹窄地討論寒藥熱藥之用,把「陰與陽」的概念錯誤地縮窄至只談「寒與熱」。這種狀況,正如筆者另文《對傷寒論的誤解》中所言,把「三陰三陽」的定位困在「手足六經」這個形而下的框框之中一樣,當下火神派那所謂對「陰陽」的理解,其實亦只限於「寒熱」而已。
譬如說,劉力紅的《思考中醫》中,以十二消息卦表示陽氣的宣發、運行及儲藏是相當重要的,對於陰爻為多的卦解,每每都言這就是「陽氣」的儲藏狀態,指出「精不是陰」、「“精”實際上指的是陽氣的蓄積狀態」。然而, 劉 博士卻在幾頁之前(《思考中醫》第80頁),才剛指出了「陽的收藏狀態為陰」這一觀點。那又為何要獨言「陽」的重要,而完全不言「陰」的重要?在火神派的眼中,所謂的「陰」只是狹義地指「陰津」、「陰液」,卻完全忽視了「陽的儲積即為陰」這個理念。「陽氣的收藏過程」,其實正正就是一種「陰的體現」(這種陰雖不一定與「滋陰法」中的「陰」相同,但亦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生長(木火)屬陽,收藏(金水)屬陰,這是一個千載不易,卻又很顯白的道理。也就因此,陰陽是平等且相輔相成、合而為一的。
正如鄭欽安所重視的「腎中之陽」「坎中之火」,其實正正就屬於「陰」,腎屬水,居人身之下焦,主藏,這些特點其實正正就是「陰」。為甚麼火神學派要獨舉一個「陽」字而把「陰」字貶得如斯卑微?隨後更偷換概念、移花接木地把「溫」當成是「陽」的全部,把「溫熱藥」的應用無限地擴張?在《思考中醫》中,明明提過陰陽的統一關系較對立關係為重要,但之後卻又明顯地把「陰陽」對立了起來。「精能化氣,氣能生精」,這是中醫陰陽理論的一個核心,亦是筆者前文中解釋鄭欽安學說當中的一個重點。可是,這一個「陰陽互化」的理念,卻無法在火神派的陰陽觀中所能夠體現出來。
我們也可以看看《靈樞‧本神第八》是怎樣說的︰「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如果用上火神派的唯陽理論觀點,實在是無法好好解釋,甚至是互相所背道而馳的。如果火神派認為陽氣之「收藏」對於生命而言是重要的,那也就是說,其實是在指出「陰」對於生命來說是重要的。正如人體中,「肅降」、「滋養」、「消谷」、「化血」、「排泄」這些種種「陰」的存在,較之「宣發」、「運行」、「化氣」、「輸佈」、「上升」等等「陽」之存在,是具有同樣重要及平等的價值。再來看看《素問‧陰陽離合論》言︰「陽予之正,陰為之主。」,難道我們又可以單憑這句說「陰就是主要的嗎?」不,我們應該明白當中所言,是陰陽的統一和合,相輔相成的結果。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如果用上狹義片面的陰陽定義,我們會理解成︰「陽是負責守護陰的,而陰則是負責使喚陽的」。這就顯出火神派那「陽主陰從」的概念,至少並不是如他們所言般,來源於經典,符合於經旨的。但是,我們其實更應明白,內經中的陰陽,其實往往不是單指一種「物」或一種「實體」,而是在闡示出陰陽二者於狀態及概念上的不同,以及統一合作、相輔相成的重要性。在《內經》中經常出現的陰陽對偶排列句式,其實正正是為了說明了萬事萬物中,陰陽之同等價值與意義,缺一不可。
而在《生氣通天論》中一些論述「陽氣」的內容,火神派經常借此作為「常用溫熱藥的免死金牌」。可是,此篇經文正如其題目所言,主要是言「天」的,而人體與天交通的正氣,也就被稱為「陽氣」,並不是如我們平日簡單所想般,以為「熱的氣就是陽氣」。而且,在此篇經文中,「陽」與「陽氣」是有所分別的。「陽」所指的是哲學性的抽象思維,而「陽氣」的,正如前所言,則只是用以借代「人身」通「天」之正氣的重要,當中是完全沒有要貶低陰的價值這意思。所以當在《生氣通天論》的最後一段時,正正是平等地對待了「陰」與「陽」,指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而不會有「陽氣比陰精重要」諸如此類的描述。如果此篇文章旨在要突出「陽」的重要,是不會在開首即言「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以及在結尾再次點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其實,就正正說明了萬事萬物中,陰陽之同等價值與意義,缺一不可。
此外,火神派的陰陽觀也經常牽涉到《易經》,尤其是孔子《系辭傳》中的「天尊地卑」,更被經常引用為「陽主陰從」的依據。然而,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國學大師南 懷瑾 先生的《易經系傳別講》,是如何理解「天尊地卑」這一個概念︰「就中國文字來看,如果認為天高高在上是很尊貴的,地在下,便很卑賤,這種看法又是胡說,該打三百大板…天在上面…無量無邊的虛空…永遠很高遠,很尊貴的…地很卑近,卑者近也…人離不開土地,這個地球、土地對我們很卑近。」可以看到,南先生絕不認為天較之於地對人們來說更為重要。《系辭》的這一章裡面有一句是這樣說到的︰「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從這裡我們就應知道,就算有陽為我們作開「始」,也得必須有陰才可「成」事,缺一不可。
《周易‧系辭傳》亦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陰陽,本就是具有廣闊哲學含義的形而上概念,能涵蓋的是廣闊而無限的事物,並用以探討事物之間的關係及相互作用。而火神派卻經常選擇性地引經據典,藉以指出其獨有的陰陽理論以及「陽主陰從」的觀點,希望把「常用溫熱藥」這行為合理化。他們把原來無限廣闊及靈活的陰陽概念,狹窄地只當成是「陽氣」以及「陰津」這形而下的物體,大大失去了「陰陽學說」那形而上的廣闊哲學含義。同時,對於藥物的運用,火神派也單純地以為「寒」與「溫」就是陰陽的全部,完全無視了藥物「表裡」、「補瀉」以及「升降」等等多種對立統一的關係,大大限制了使用藥物時的多元考慮因素,使藥物的使用變得線性以及片面。我們要知道,「陰與陽」是相對的,是靈活的,是包含萬象萬物的,就如鄭欽安的所言,為醫者最重要是「識陰陽」,而不是獨識純陽。鄭氏在《醫理真傳‧陰虛症門問答》中,用上了乾薑甘草湯和當歸補血湯,正正就是其對陰陽理論認識的體現。可惜的是,盧崇漢卻讓把這說成是陽虛門的治方,又正好看出其對陰陽概念的狹隘之處。這種陰陽理論的狹窄化,對中醫學的發展及應用來說,委實並非一件好事。
3.3 火神派附子用量探討
對於《傷寒論》中藥量的度量衡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根據不同的考証結果,對於《傷寒論》中附子的用量也是說法不一。但當中最大的考証結果,是 柯雪帆 教授根據1981年考古發現所作出的「一両等於今日的15.625克 」。而根據何紹奇於《關於仲景方用藥劑量的問題》一文中,估計附子一枚及石膏如雞子大的用量,分別是20克 及50克 左右,而杏仁七十枚則為27.5克 。至於百合病諸方,就用了百合七枚;而炙甘草湯,則用大棗三十枚;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桃仁俱用至五十枚這個數量;扺當湯則用水蛭三十個。從這些數字當中可以看出,仲景原方的藥量,顯然與今日中醫教科書中的「 一兩 等於現今一錢,即3克 」這說法,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何氏總結說︰「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仲景藥量比今天重。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就以上的例證看來,對於附子的用量,我們確實有需要重新思考教科書及藥典上的指示,認真的去了解及分析其是否合理,才不致令中醫陷入「不能治急重症」和「只是調理身體,治療小病的醫術」的窘境中。而且,當考慮到盧崇漢、李可、吳佩衡等使用這麼大量附子,卻無副作用的驗案,我們更不能忽視重用附子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在療效。
然而,重視使用大量附子不等於火神派盧崇漢所謂「最少的用量是60克 」或「九成藥方都要用上附子」。譬如說,仲景所有有附子的方中,最常用的是一枚,就算根據最大的考証結果,亦只是15.625克 ,而且仲景書服藥法大都取「分溫三服」的習慣。而仲景281方之中,筆者粗略點算,只有34方是用上了附子,佔所有經方的12%。當然,每方的使用頻率或有多寡之分別,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應劃一地把附子的用量定為60克 以上,無視了應根據不同情況,作靈活加減取捨的原則。更何況,附子因產地、收採時期、炮製、配伍的不同,其藥效及毒性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對這些因素全不理會,便會出現藥材的浪費甚至是巨大的潛在危險。從網上一些中醫論壇可見,近日火神派的支持者,甚至把「用附子量的大小」,變成了衡量一位醫家功力及火神派地位的硬性指標。可見,火神派的興起,對於今日喜歡盲目崇拜,以及不愛思考的中醫後學們,有著一定深遠的負面影響。
3.4 火神派對陰火之治
火神派很強調「虛陽外越」、「真龍約言」,認為虛火上浮的原因只在於「因命門火衰使陰氣上泛,水升龍騰」,形成浮陽的狀況。然而,命門火衰固然是陰盛格陽的一種可能,卻並不是虛陽浮越的唯一因素。如丹溪《格致餘論》所謂的「相火妄動」,就是因為人的情志、色慾、厚味等而引起的陽浮現象,使用滋陰藥正是其治療的方法。這在理論的確立與臨床運用上,歷史以來都有著相當充足的支持。又正如鄭欽安,以及劉力紅也很強調的「封髓丹」,正正就是用於「腎火不藏、陽氣上浮」的主方。方中以「黃柏」作為降逆相火的主藥,卻並無任何的薑桂附以輔命門之火。可見,火神派把所有虛陽外越的狀況都當成是命門龍火的虛越,是並不妥當的。更甚者,若無差別地排斥滋陰學派的用藥方法,更會使中醫的多元性及廣泛性受到嚴重的破壞。
3.5 火神派標本不明
最簡單地綜合火神派的理論,即︰「人的正氣,就是陽氣。」從正邪而言,「邪屬標,正屬本」,因此,火神派認為,使用溫陽的藥,才算是治「本」之法,其他如清熱寒涼滋陰之法,不過治「標」而已。譬如盧崇漢在《扶陽講記》中寫到︰「我們聽,我們思維,我們拿筆寫字,我坐在這裡講話,都是在耗陽氣。」他把人身中所有的機能動力、免疫功能、復完功能等等,都定義之為「陽氣」,也就把「陽氣」當成是「本」。然而,就算確實如盧氏所言,「陽氣」真的就是「本」,但在《素問‧標本病傳論》中,就有「間者并行,甚者獨行」之說,顯示出對「急則治其標」的重視,也就告訴我們,有時候自當考慮如何治「標」。因此,處理標「熱」,也是治病的一大重點。否則,標熱不去,正陽也就難復,這正是治病複雜玄妙之處。
而更重要的是,「人體的正氣就等於陽氣,可以用溫熱藥加強」這論點,委實值得商榷。如果說服用溫熱藥就能使正氣充足,也就是說溫熱藥是不會產生副作用的(正氣不嫌多)。然而,從歷史及臨床實証來看,就以溫熱性傳染病為例,我們真的可以用溫熱藥來顧護人身之「本」乎?難道熱邪就不可以是病的「本」?單單提倡應用溫熱藥這種只陽不陰的做法,也就是等同忽略了標本緩急及過猶不及這些原則的考量。如果說只有用溫熱藥才是在治本的話,就即是完全否定了溫病學派的價值及他們大量治病的驗案,這是不符合實情的。更何況,發明「急下存陰」法的,也不是誰人,正正就是仲景。(有關陰陽與標本的關係,也可參照本文的 3.2 部份)
3.6 火神派隨意演繹、以偏概全
正如前文提到,對於《內經》及《易經》等著作,火神派往往只抽取當中的一部份,甚至扭曲原意,作為支持自己使用溫熱藥的論據,現今再舉例以証之。譬如盧崇漢在《扶陽講記》言︰「大家都知道清華的校訓有兩個,一個是自強不息,一個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實際上就是乾的精神……」,其後對重陽之說大加發揮。然而,對於「厚德載物」其實就正正是坤卦的象傳,盧氏卻竟是懵然不知。
又如《內經》,火神派往往只節錄當中的一部份,來說明「陽的重要」,但如劉完素這位火熱論代表,又何嘗不是用上《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來確立人們所謂「寒涼學派」之說?難道我們可以認為病機十九條是不值得重視嗎?另外,盧氏也在書中更引李中梓《內經知要》說︰「天之運行,惟日為本……在於人者,亦惟此陽氣為要……」以及劉力紅在《思考中醫》中,也把萬物一年的四季變化,當成是「由太陽的視運動決定的」。這都是為了要突出「陽的重要」。可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達及成熟,其實正是靠觀測星體所得來的成果。而觀測星體,正正就是在晚上這「陰」的時間中進行。也就因此,中醫的傳統天文曆法,一直強調「陰陽合曆」,以確保同時對日相及月相位置的正確描述,而不獨取太陽視運動為製訂原則。火神派的醫家及學者們,彷彿就是對此毫不知情,或是視而不見似的。
更可怕的是,盧氏在《扶陽講記》中,曾借陸九芝《世補齋醫書》的大司天理論,以指出仲景所處之世代為太陽寒水當令之時。其實,陸氏之所以要創出大司天理論,正正是為了要點明「仲景所處之世代,並非寒水當令之時」,以及仲景用藥之「不偏」。盧氏這種子虛烏有,刻意捏造的造法,是極為不妥當的。就以上種種,我們看到火神派這些以偏概全,治學不嚴謹的作法,在認真嚴謹地研究中醫學問這原則下,其實已響起了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警號。
3.7 火神派騎劫仲景之名
筆者最無法接受的,是火神派口口聲聲說重視仲景學說,卻不過是為了借仲景之名來宣傳其用溫熱之藥。在盧崇漢的《扶陽講記》說︰「仲景學說的特徵,是甚麼?……這個特徵歸根結柢,可以歸結到扶陽這樣一個理路上來……為甚麼張仲景以寒立題?要以寒來立論?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陽……今天、將來,依然是傷寒十居其七……」明顯可以看到,盧氏把《傷寒論》的「傷寒」二字,當成是「寒邪」引起的疾病而已,藉此把「多用溫熱藥」合理化。然而,我們需要看看,到底《傷寒論》是否真的只言「寒」?
我們《傷寒論》的五版教材提到︰「《傷寒論》主要是討論廣義傷寒的,以六淫為病因,並結合內外致病因素來討論病機、病証、治則。」《傷寒論》的「傷寒」二字,應作《難經》中「傷寒有五」的「廣義傷寒」解,而非單指由「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病。而盧氏所推崇的陸九芝,他的《世補齋醫書》,亦指出《傷寒論》並非只言「寒」的。
筆者之前提到陰陽「數之可千、推之可萬」的廣闊涵義,而《傷寒論》的三陰三陽,其實亦然。一直以來,對《傷寒論》三陰三陽真義的誤解,正正導致了寒溫衝突,陰陽不統的惡果。如果能多點掌握三陰三陽的更深入意味,就會知道單單是一個「六經氣化」,仲景所指的三陰三陽已經包括兩個火了,絕非如盧氏所說「以寒立論」。可惜的是,火神派卻一直無視這一重點,只在大聲宣揚如何用「溫」這片面至極的論調。再者,如前所述,仲景281方中,只有34方用上附子,而桂枝則有47方,乾薑的有17方。這已非如火神派盧崇漢所用般,九成以上的方都有桂附薑。還有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我們找不到所謂「獨附湯」。如果仲景真的是重陽輕陰,陽氣為上,又或是認為附子單味完全能補充「正氣」的話,我們理應能找到有關証據。如此看來,則火神派似乎又再違背了「尊經重聖,立學於仲景」的理念。
葉吳學派之所以成為近百年中醫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於「誤解仲景之《傷寒論》只為『寒』而設」。可惜的是,火神派美其名是為了復興仲景學說、崇尚使用經方,但其只著重「溫熱藥的使用」這風格,卻偏偏把《傷寒論》的應用再一次縮窄在「陰寒証」之中,正好是投溫病學派之所好,中正其下懷之舉,可算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仲景在《傷寒論‧序》中言︰「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以及「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到底又是為了甚麼?「華其外,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外屬陽,內屬陰,重陽輕陰,難道又是仲景早就有所預見?
3.8 疾病概率意義不大
《扶陽講記》中提到︰「舉目望去,現在有幾個是陽實的啊?!真正陽實的沒有幾個。」或許正如書中所言,先天不足、過食生冷、誤用苦寒、濫用抗生素、工作房勞及心性等各種因素,的確令今人需要溫陽的比例有所上升。又或者說,或許陽氣確實是生命主宰,相對地更值得我們重視。
然而,我們必須停下來,想一想,到底「誰主誰客」「誰貴誰賤」這些問題,在我們的中醫學習上,到底有著甚麼的意義?也許陰(寒)証和陽(熱)証之比例是六四、七三,甚至是八二之比,但明白了這個就可以令我們治病治得更好嗎?難道我們就可以把那些二三四成的陰虛、火旺、陽熱病人棄之於不顧?如果我們不好好學習辨証,那一切陽証或陰証的「普遍性」或「概率」,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可是,火神派的理論當中,就只是一味的在推廣應用溫熱藥,卻沒有真正的教育大家,到底甚麼情況下當用,甚麼情況下不當用。就算是鄭欽安的《醫理真傳》,在論述「辨認一切陰虛陽虛証法」時,也不過是把所有典型的陰虛陽虛症狀,分別羅列一次,而不是系統及針對性地指出,當症狀不是如斯明顯時,又當如何應用溫熱藥。(但至少可以看到,如果溫熱藥真的多用無妨,那鄭欽安也就不必多費唇舌去探討如何辨陰辨陽。)
結論
無可否認,今日的中醫發展,不得不讓真正熱愛中醫的人感到憂心。中醫院校中西教育比例失衡、中醫自我形象低落、中醫療效下降等眾多問題,委實值得每位中醫界同道的注意。所以,火神派的出現及興起,實在不難為人所理解。
然而,就以上所論中可以看到,正如所有學派一樣,火神派都是「偏」的,是中醫大道其中的一個領域而已。正如溫病學派與仲景之學相比,同樣是一大一小的從屬關係。而各家學派之間所存在的矛盾,也是由於很多醫家都無法好好地了解中醫經典意思,只是在片面地發揮自己單一的學術長處。如果我們希望重新替中醫確立標準,我們就必先認真地重新認識那些經歷由古到今,歷史及民族所洗禮的經典著作。由最基本的開始去引證、去思辨、以去蕪存菁,去驗之於臨床,這將就是我們中醫界應該有的標準,應有的共識。而不是單單的希望創出任何治療的捷徑或秘法,甚至是像西醫把類固醇當成治病的最後手段般,來大劑量地使用某一種藥物。如果是為了糾正今日溫病寒涼過用之歪風,以及宣揚仲景學說,我們真正需要的,應當是加倍努力,學好中醫的經典,正本清源,並以此重新去認識仲景學說,從而能更正確及果斷地使用溫熱藥,而並非以無意義的理論去曲解堆砌,更不應該以所謂「疾病的概率」等作為使用溫熱藥的基礎,喧賓奪主,甚至反使真正的仲景學說被蒙蔽起來,變得更加黯然無光。而且,如果一些中醫初學者,盲目的依從火神理論使用大劑薑附,但又缺乏火神派醫家們一些獨門的經驗或使用配伍,而導致一些醫療事故的出現(此點在香港尤其值得注意),對中醫及仲景學說的傷害,更是無法估計的。
當然,中醫的各個不同派別,每每都包含了有效的治療經驗,以及有其獨特性的理論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去承繼,以及進一步鑽研的塊寶。因此,對於火神派的學術成果以及經驗,我們是應該予以肯定的。而火神學派,也有其繼續發展下去的歷史意義及義務。如其中對於溫熱藥,尤其是附子的應用經驗、毒副作用、炮製煎煮方法、藥物配伍、主要適應証以及禁忌証等,都有繼續研究及探討的必要,讓廣大的中醫學者好好學習。
對於今日中醫界被西化,以及葉吳學派獨大的狀況,我們當然也是要好好檢討,以及徹徹底底的糾正過來。可是,這卻並不代表我們應該任由矯枉過正、以偏糾偏的歷史延續下去。中醫,實在走過了太多彎路,甚至走到了今日懸崖之邊。然而,走了彎路也並非毫無意義,至少應能喚醒我們,正確發展中醫的可貴之處。筆者衷心希望每一位中醫的繼承者,真的能本著承先啟後的原則,努力發展純正的中醫事業,讓中醫藥得以存活下去。
本課題的完成,有 賴莫 老師悉心嚴謹的指導。值此論文完成之際,謹 向莫 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猶記得學生最初在選擇論文題目之時,不得要領,幸得到 莫 老師的體諒,慷慨答應學生一意孤行之舉,才讓學生放下心頭大石。其 後莫 老師更在這論文的內容上,給予了很多的意見,讓我能有所啟發,才促成這篇論文之完成。另外,也要感謝學院五年來的教育,好讓學生能找到人生中目標,並順利如期完成學業。同時,亦希望熱愛中醫的同道們,能一同為中醫的明天而努力。 该学生肯定学不好中医,须知,中医是靠行,不是靠辩论。 一篇经过了认真思考且有见地的文章! 阴阳对等,不可相离。独崇一术,已失经旨,某不观。不过里面好象有点好的解释。 火神派的观点有偏激,不用说。火神派的长处,却是难学.辨证施治的理念很对,但当出现十个热证,一个寒证时,病情又危急,火神派敢大剂姜附救急,这种手段不好学。 此文也可以看作是对“火神派”的一个历史脉络梳理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