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中医理论的重要性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对于很多中医人来讲似乎理论是可有可无,只要有方就行。实际上正是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占据上风,促使中医学越来越走向没落,这是数十年来中医一直在走下坡的内部原因。而原有的中医理论又是联邦制散在分布,使历代以来纷争不断,一直难有定论。后学也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理论与经验在整体上没有同步统一的发展。或者说是经验与理论的严重滞后或脱节。
日本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先生曾经讲过:尊重理论比尊重经验重要。一种最高级的制品,都是从最高级的理论得来。理论,时间,创意三要素一拍即合,才能产生好的商品。理论就是思想,思想不正确就产生不了正确的行动。行动可以是刀刃,也可以是凶器,而支持行动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便是刀刃,否则就是凶器。因此,正确的行动是正确的思想而来的,也就是说理论要正确。所以尊重理论比尊重经验更重要(《本田神话》作家出版社)。
中医的发展一直没有把理论放在应有的高度和地位,在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制定上,因缺乏必要的依据,造成发展中的严重缺失。致使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缺乏有力的学术根基。因而,许多政策和制度在制定和操作中都是很被动的。教学上由于一直采用联邦制的理论体系,已经丧失了中医学的自我本质,迷失了根源,从具有宏观整体统一的中医本体中脱离,而从属于只重局部和微观的西医。在科研上,正是因为脱离了中医学理论的本质规律,也走向了只重枝梢末节的微观领域,并难以回头。尤为严重的是,在政策和制度的制订之初,就已明显埋下了其先天的不足,对未来的发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已是根深蒂固。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医也在不断地走向世界,其理论的先行自是前进中的先锋。同时,中医对外的教学与交流,其发展质量的优劣,经验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完全取决于理论的优劣。因此,中医理论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基础。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才是中医发展的根本保证。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非常赞成楼主的观点, 中醫臨床病歷的建立
是另一個要發展的方向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应用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任何学科的发展,只有在学术相对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顺利前行。中医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规范这一重大问题,而成为学术理论上的严重缺失,最终使整个学科在其发展中形成了一个致命的障碍。
而要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明确中医学的本质首先需要清楚和明确在临床应用中,适用的范围和所具备的独有特点,是本学科的根本问题。对自身本质具备条件认识的不足,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工作进展。这是一个起点。没有这一起点,其余就无从谈起。因此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笔者的多年研究,总结出其本质在应用中有这样三点: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中医的著作问题
中医的著作问题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中医的著作问题历来就是中医传承中的一项大事,既事关人命的生死更系育人的双重意义。在数量上粗略的说法是汗牛充栋,详细一点的统计也有一万多种,并且还在继续发现(掘)中,这些仅仅只是古籍方面。现代的印刷出版业发达,新书更是日新月异般的不断增加。信息的资源相对比起古代来讲是方便多了。但相对的水货和假冒伪劣同时也在一起递增。这对现代的学者来说,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项重任---就是学习中医的同时必须首先具备更高的甄别能力。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又劳民伤财,最残的是浪费一生的宝贵光阴。
现在的中医著作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而真正原创者实在罕见。关于现代著作的问题,无意中发现有这样一个论述:一般说来,人文学科学者著书立说大约有四种类型:其一,自己是位思想家或专家,有独创研究,于是专门陈述自己的学说,对于别人的学说或加以批评,或根本置之不理;其二,自己是专家或不是专家,可并无独到研究,于是依附一位大师,只阐述他一家学说,把别人的学说一概置若罔闻;其三,自己不是专家只是一般学者,没有独到研究,于是搜罗各家之说,依据社会流行的观点编成一种教科书式的读本;其四,自己是一位专家,有些独到研究,于是综合各家学说,根据自己的观点取其精华熔炼一炉,铸成一部既有自己思想又平正通达的著作。这四种著述方法,第一种只有真正创体系的大家如老子,孔子,柏拉图,康德等才配得上采用;第二种多半是大家的忠实门徒所为,时有偏于一端过于武断之弊;第三种则显得有点平庸,并过于芜杂;第四种是不少真正专家学者著作的存在形态,既不失兼容各家的长处,又富有自己的学术洞见。摘自《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朱光潜卷(引言:朱光潜的魅力)》海天出版社
对于中医著作而言,也不外乎以上几种类型。就近代而言,解放初期的确出过一些含金量较高书籍,其次是文革后期,这些大多都是小册子,内容不多,句句真言,多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个时期,中医著作的出版象其他一些学科一样,呈现泡沫状发展态势。不少都是剪刀加浆糊的方式。中医的古典著作浩如烟海,基本上都不存在版权问题,你摘我也能摘,你抄我也能抄。大家比着摘抄,由此应验了顺口溜: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些活计本来是印刷厂的事,硬让一些专家和学者给拦下了。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网上剽窃和摘抄,比起剪刀加浆糊时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曾有一些论述,说不定哪天阅读时,一不留神看到在别人的著作里都会有自己的言论出现。如果你要真的指出,或为此争起来,人家也会面不改色心不跳--俺给您想到一块了;或者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再不然,人家还会说用又咋了?那是看得起你。嘿嘿!反倒过来整得你的不是。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笔者的亲身经历。数年前收集某一方面的学术资料,看到一位学者的文章在某些方面论述很到位,辗转多次联系到这位先生。问起是否按照文中的论述在现实的工作中应用,答曰基本不用。再问之,为何如此写呢?教授言:那叫妙笔生花!这与编造数据何其相似。呵呵。。。呜呼,专业学术的专家和教授,事关人命生死的应用学科竟然如此。嗨!突增笑料罢了。
中医学人更当慎之!慎之!再慎之!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检验理论体系的两条铁规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理论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一个验证的方法和标准。最为突出的是对现已存在内容的包容,再就是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的有力圆满化解。
《科学发现纵横谈》的著者王梓坤教授讲到:怎样判断假设的正确性?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圆满解释已有的全部资料;二是根据它能作出正确的预言,以便指导实践。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正确假设就是自然的客观法则或定律。
这是检验理论体系的两条铁规。笔者所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就是基于中医经典上,产生在宝库里,在实际应用中完全符合以上两条铁规,可以对现有疑难问题作出圆满的解释和解决。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