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5 16:06:18
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知易子注:风寒转太阴肺,使肺失其和,令秋脉出现,濡而大,发热也。连属大肠功能受阻,吸水功能不全,则水多下利,腹中痛也。没有水分上传太阴肺,口失滋润,则口干渴。茯苓 白术去水良药,黄芩苦平阴中微阳 入手太阴血分,得厚朴止腹痛,解热渴,清肺火。厚朴苦温 阴中阳也,温中益气,同甘草固守中焦。白虎石膏除胃热肺热,沉降之药 止渴之剂。
1.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厚朴四两 石膏半斤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余,日三服。
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5 16:06:52
传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9.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知易子注:风寒邪传入少阴肾,使坎水寒凝而收其元阳,阳不卫外而手足阴厥冷,不使升水.膀胱失肾阳温暖而不化水,小便难.心失肾水滋养,心火上炎咽喉头部.则咽中痛.心阳外越而手足热.
方中附子壮补元阳,得细辛轻微辛散温通,升肾水,温膀胱而利尿.
滋养心阳,外加黄芩 黄连降心火润咽喉.
上降下升,阴阳重新调和,交通成泰.药到病除也.
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6 19:53:34
传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蛔者,宜乌梅丸。
10. 桂枝当归汤方桂枝二两 当归三两半夏一升芍药三两 黄柏二两 甘草二两(炙)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温三服。
11.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知易子注:传厥阴,逼出厥阴应时之弦脉,脉沉弦而急,其蕴涵连属少阳之气起而抗之,力有不递,发热时悚,心失其肝胆木母之正气所养,心受其风木邪气所煽动而冒虚火,胃土受其风木邪气所克,心烦呕逆,肝为血库,受风寒邪扰动,生发之气受克伐,当归甘温,阳中微阴,气厚味薄,大补气血,驱风除逆.当用之.半夏辛 平开胃健脾止呕吐.芍药酸敛入肝脾血分,合当归补血阴.黄柏去心火 甘草守中土,桂枝条达通经引风寒邪出厥阴肝,借助其他脏腑经络阳气或下或出表而除之.
酒大黄
发表于 2007/7/16 20:06:13
高明 实在是高 在那转的.....
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6 20:15:01
酒大黄将军:
传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
********************
就此也来发表一下决胜千里的高见?!
酒大黄
发表于 2007/7/16 20:16:50
是你家祖传?........,如你家祖传的嘛,该学习就学习,如转帖的不看也罢!
[ 本帖最后由 酒大黄 于 2007/7/16 20:25 编辑 ]
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6 21:41:06
你在那里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
酒大黄
发表于 2007/7/17 09:15:43
传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
********************
不看罢了,一看出现很多问题.......
你这桂枝当归汤,是那个年代(方剂学)版本????
知易子
发表于 2007/7/17 17:17:14
真正的完整本<<伤寒杂病论>>.非<<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散架本.
酒大黄
发表于 2007/7/18 11:09:54
11.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酸味味药方是你写的吗? 你最好把药方说成克? 乌梅三百枚几克? 细辛六两(克)?干姜十两 克? 能说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