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对脑的研究这么少
中国古人真的不知人是用脑思考,而是用心思考的吗?我想不会不知道吧小时候想,古人连自己用什么思考都不知道,所以对古代的东西产生怀疑。
对于脑这么得要的部位,中医为何研究甚少?脑为髓海。
精神病在现在看来是脑有病,为什么能通过对五脏调理来治疗?
中医作为古医学与其它国家的古医学,比如印度医学等有着同性或联系吗?
[ 本帖最后由 并刀 于 2007/6/24 14:47 编辑 ] 中医注重的不是表面现象! 思的古字是上囟下心,囟者腦也。人用什么思考,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唉,都以学校的教育误导。比如中学的历史书中说老子的思想只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是很倒退狭隘和消极的。以使我直到现在才开始重新认识他。
谢谢楼上。
心,在汉字中为心脏的象形,明显的画有心房、心室,估计这是古人祭祀时的解剖经验。心一般表示思想、意念、感情。从西方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看,心是个有水泵功能的大肉团,根本不具备思想、意念和感情。不过,近来心脏移植手术的案例一再发现,移入他人心脏后的患者术后性格、习惯、情感等会有惊人的变化,而这些新的性格、习惯、感情恰恰是来自供体生前所具有的。
显然,心拥有大脑的许多功能,心和脑互相关联。我们不妨这样说:心是隐性的脑,脑是显性的心。汉字的“思”正是心和脑的合体,今天我们还在讲心脑系统疾病。事实上,“脑”字的核心部分为“囟”(思的上部构件),而“囟”的古今音与“心”相通。语言学讲音近义通,说明“心”和“脑”(囟)有内在关联。
在远古观念中,灵魂不灭,可以出入身体,比如做梦时所见为灵魂出窍。若灵魂出窍而不归,那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结束了。在生命轮回的宗教信仰里,演习灵魂出窍是修行的一种功夫。也就是说,临终时分,自我意识能够引导灵魂顺利走出躯体,进入天界。这种功夫在藏传佛教中叫破瓦功。修行此功的关键部位便是头顶脑门囟,据说有一种测试此功是否修行到位的方法,是将树枝插入脑囟门,凡能插入者是成功的标志。在此,囟门是心(灵魂)的天窗,是指向另一个世界的(眼睛作为心灵之窗则是指向在世的)。
破瓦是藏语pohwa的音译,本义是迁移、搬心。破瓦法为开顶之法。pohwa译为破瓦,形神皆备。身体有如房屋,头顶犹如屋顶。修破瓦就是开屋顶之瓦,让灵魂出窍,换言之是将心魂迁移到极乐世界。
心和囟的这种联系,也暗含了人心与上天的交通。古代通神者大凡为祭司僧侣,有时与王合一,谓之“大”(一个顶天立地的神人之形)。在大字上加个“口”形(甲骨文),便是“天”。这个“口”后世作“丁”,也就是开顶之顶,即囟。通神者心与天顶合一,或者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修行的上乘境界。在原型心理学看来,这是自性圆满的象征。这一境界汉字称之为“忝”,字由“天”和“心”组成。“忝”意指整体、全部,是心灵与天道合一的“全真”状态(忝的古音与真通,从真与填的音义关系中可见其妙)。
心与囟的合一,从卦象上看,囟在外,为天、为乾,心在内,为火、为离,合而为天火同人卦。同人就是召集、统合各路英雄共成的大业。在心理层面,便是整合心理各大要素(各种原型和情结)而趋于自我完美的精神境界。
因此,心与囟的音义合一,是“心”的心理学的本质所在。
回复 #1 并刀 的帖子
社会在发展 不要总抓小辫子 现代中医也在用仪器诊断 并刀从哪里找来这么一段?说得挺好的。 楼主很无知,就一个脑为髓海就把你说的问题解决了.髓海是什么来充呢?当然是精髓,肾精,一般人的脑子不会病的,他肾精不亏损,他的脑绝对不会出现问题.你傻到还没入中医的门.脑也是奇恒之俯不是说了吗?也是把他看做一个脏腑同样的地位看的.中医是一种观象思维,整体的,你不明白吗,哪还有你这样把大脑摘出来研究的大脑的!中医的大脑不是西医的大脑的局部解剖部位.精足阳足,脑力自然好使,为什么练小周天功的人脑好用,神足!你知道五脏对身体的整个影响是什么吗?你觉得七情是在脑里产声的还是在脑力产成的?中医那么明确五脏主七情,并没说大脑主七情!且意志都是藏在 五脏里的,不是在脑里的,不是大脑有问题,是五脏,是五脏!知道精神病的病因了吗? 各位尊敬的朋友:大家好!
请各位不要在这里无休止的争执了,请到“怪手堂”看一看脑瘫是怎么治疗的就知道了。不要光动嘴,要落实到行动上比什么都真实,医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练、感悟、实践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中医之道,可懂也?我希望不懂不要乱说,这不是在逞能。
--怪手先生 原帖由 汉服 于 2007/6/28 22:28 发表
并刀从哪里找来这么一段?说得挺好的。
根据您的回复找到的,不然我真找不到。
a348647621
您好,民间中医网很多人都是学识渊博而谦虚脱俗之人,来这才几天,中医网的氛围给我的感觉真不错。我因机缘之故,现在确实初学,故发了几个较为幼稚的贴子,如有言语引起阁下的不快,见谅。
gsxsp
您说的很有道理,受教。^_^ 后生知者立改,远志谋略,后生可畏,让我怪手佩服!
--怪手先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