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丹,将大大提高对中医本质的认识!!
经络穴位实质上 是 道家在修炼内丹过程中 发现的!!任脉,督脉 乃真气运行的轨道,亦是中医核心理论的源头!希望大家对针灸经络气功内丹 深入的学习与实践,你将会彻底理解中医的本质,你的医术也将大大的提高!!!!
[ 本帖最后由 易道 于 2007/6/4 02:17 编辑 ] 请仔细看 内丹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道教内丹修炼 引 论
道教内丹修炼的起步便为筑基,如同修房建阁,必先奠基,基础稳定,结构扎实,然后才能 竖柱立梁,砌砖盖瓦。《天仙正理直论》说:“修仙而始曰筑基。筑基者,渐渐积累,增益 之义。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安神定息之处所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 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依精气而为用。精气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气耗,则神亦耗而 弱,此理之所以如是也。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气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 之先,元神逐境外驰,则元气散,元气败,基愈坏矣,所以不足为基。且精逐之于交感,年 深岁久,恋恋爱恨,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气,得乎炁此无基也。气之散于呼吸,息出息入 ,勤勤无已,一旦欲令不息,而且化神,得乎炁此无基也。神之扰于思虑,时递时迁,茫茫 接物,一旦欲令长定,而且还虚,得乎炁此无基也。古人皆言以精炼精,以气炼气,以神炼 神者,正欲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气、神三宝合炼,精补其精,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 而成基。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而基不可成。乃基筑成,精则 固矣,气则还矣,永为坚固不坏之基,而长生不死。”可见,筑基实为修复身体、益补精气 神的功法。 有时筑基亦称为炼己筑基,其实炼己和筑基是同一个道理,筑基不在炼己之外,炼己即在筑 基之中,二者属于同一个意思。道教认为人从婴儿长大成人,精炁神皆有所 亏损,故须经筑基功夫,“炼神,调炁,养精,达到三全才可以进入百日关 ”。见《龙门丹诀》。可见筑基是一切修炼的基础,如同人们建房子打地基 一样,非常重要,基础越好,层次越高,进步速度愈快。筑基的方法有止念、入静、聚性、 回光、独立、调息、吐纳、咽津、导引等等,其辅助方法还有炼法入道,即“居静正坐,闭 目冥心,定息住炁,手兜外肾,搓脐下,举二足等方法,而道则无所不包, 无所不通,不泥于伎艺之能,治疾病之功。”见《西山群仙会真记·修法入道》。 可见筑基可以达到静养身心,调和阴阳,祛病健康,延年益寿之功效。
第一章 钟吕派的筑基方法
钟吕派的筑基方法是:一存想,二内观,三坐忘。 存想内容有:男、龙、火、天、云、鹤、日、马、烟、霞、车、驾、花、气,此为阳升之象 ;女、虎、水、地、雨、龟、月、牛、泉、泥、船、叶,此为阴降之象;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此为神灵之象;五岳、四海、三岛、金男、玉女、河车、重楼,此为自然之象。 钟离权认为起初阴阳交合时可想,“九皇真人引一朱衣小儿上升,九皇真母引一皂女下降, 相见于黄屋之前。有一黄衣老妪接引,如人间夫妇之礼,尽时欢悦。女子下降,儿子上升, 如人间分离之事。既毕,黄妪抱一物,形若朱桔,下抛入黄屋,以金器盛留。然此而者,是 乾索于坤,其阳复还本位,以阳负阴而还本乡。是此女者,是坤索乾,其阴复还本位,以阴 抱阳而会本乡。是曰坎离相交,而匹配阴阳之想也。若以炎炎火中,见一黑虎而上升。滔滔 浪里,见一赤龙而下降。二兽相逢,交战在楼阁之前。朱门大启,烟焰之中,有王者指 顾。大火焚天,而上有万丈波涛,火起复落,烟焰满于天地。龙虎一盘一,而入于金器之 中。下入黄屋之间,似置在笼柜之中。”这其实存想的是龙虎交媾而成黄芽,简单地说就是 存想的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既济而成金丹的情景。接着还要存想金液还丹而既济,肘 后飞金晶而大河车,还丹、炼形而至朝元。朝元之后,不复存想,而为内观。 内观之法,是为阴阳变换之法,仙凡改易之时。修炼之人必须居住幽静之室,昼夜端拱,识 认阳神,赶逐阴鬼。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出凡笼,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 修炼之人,平日清静而守潇洒,寂寞已久,功到满足,容易被楼台珠翠、女乐笙簧、珍羞异馔、异草奇花所迷惑,进而不知自身内院,误作真境,所以要行坐忘之功,不因意生像、因 像生境,除祛三尸七魄、九虫六贼,脱质而炼仙。
第二章 南派的筑基方法
南派的筑基下手功夫可用打坐,采取双盘与单盘,双手自然下放至下丹田,以之温养。然后 用收心、存心、内视、入静、调神、调息和调精七个步骤完成筑基修炼。 收心,是下手时除断杂念的一种方法。因为刚开始做功夫时,难免杂念丛生,心驰于外,所 以要收心。具体做法为:“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心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 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中知抑则平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 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口诀》。就是说妄念一产 生,立即用心制止,便会喜而不喜,怒而不怒。这不仅是筑基的先决条件,而且是打坐入静 的要诀。张伯端说:“岂独坐时然炁平日提百万强兵,但事至则理,退则休,亦可为静之本 。以此静心应接事物,谁云误事炁实自灵耳。故曰:以事炼心,情无他。镜能察形,不差毫 发,形去而镜自镜。盖事至而应之。事去而心自心也”。说明修炼如 此,待人接物亦应如此。做到此,“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底路。有诗曰:得路 欲归休问远,看看信步莫烦心,云收将放金乌见,一点灵光眼内明。”见张伯端《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口诀中口诀》。 存心,是收好心后的稳心工夫。存心之前,必须先止念。原因是“念之生也,感物而动,尔 觉定中觉目有所睹,则神役于目矣”。做法是“急收内听,其他皆然”。如此便可以养性, “养性之始,见不存则无所养,无所养则终乎不见矣。存心实自收心始。所谓收神者,盖收 心之余,用耳行之,至久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形心相忘,合乎至道,则元性彰露而元气生 矣”。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下手工夫》。 内视,是一种使心继续保持静定的方法。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张伯端解释说:“心之所以 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静,必 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 静矣。”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口诀中口诀》。 就是说静坐之时,又目微闭,内视于心,思想集中,万虑皆空。至于双目微闭的理由,《 胎息经》曰:“天之神发于日,人之神发于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焉。”由此,内丹修炼打 坐时,凝神定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便能入静。 入静,是经过上述工夫后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其状态是:“心惟静则不外驰,心惟静则和 ,心惟静则清。”此时使要考虑运炼精、炁、神问题,“精、炁 、神之所以为用者,心静极则生动也,非平昔之所谓动也,用精、炁、 神于内之动也。精固精,炁固炁,神亦可谓性之基也。何也 炁盖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 心为君论》。调神,是入静平稳后调和、调配元神的工夫。张伯端认为必须内视、内听、内嗅。原因是: “两目为役神之宅,顾瞻视瞩,神常不得离之。两耳为送神之地,盖百里之音闻于耳,而神 随之而又去。两鼻为劳神之位,随之而辨之者谁炁神也。使耳目口鼻皆如眉,则神岂不安而 全之。夫如是,则不为后天也,亦不劳修炼也。大抵忘于目则神归于鼎而烛于内,盖绵绵若 存之时,目垂而下顾也;忘于耳则神归于鼎而闻于内,盖绵绵若存之时,耳内听于下也;忘 于鼻则神归于鼎而吸于内,盖真息既定之时,气归无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而俱归于鼎而 合于内矣。”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神为主论》。 也就是说,通过内视、内听、内嗅等内炼,调神定息,使神归鼎内。 调息,是上述工夫的辅助工夫。整个筑基过程中,调整好呼吸,至关重要。张伯端说:“静 定之际,先行闭息之道。闭息者,夫人之一息,一息未际,而一息续之。今则一息既生,而 抑后息,后息受抑,故续之缓缓焉,久而息定。抑息千万不可动心,动心则逐于息,息未止 而心已动矣。”见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下手工夫》。 说明人的心若沉著事物,便心散乱无定。故要用心息相依之法,拴住松驰之心,由 精入细,息调心定,终使心静而神存其真。 调精,是筑基的最后一步工夫,也是炼精化炁前的关键工夫。整个筑基工夫 ,重在培补精、炁、神三宝,神调息调,则精亦调。精为炁 、神之基础,所以必须首先调之补之。至于其方法,张伯端说:“竹破须将竹补宜,覆雏当 用子为之(或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全圣机。”参见张振国 《〈悟真篇〉导读·悟真篇·绝句诗六十四首》其八,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 就是说,以己之神,补己之神;以己之气,补己之炁;以己之精,补己 之精,方合天地造化之圣机。但是补精调精,不能独而为之,还必须精、炁 合炼。张伯端说:“莫把孤阴为有阳(或阳里阴精质不刚),独修一物转羸。劳形按影皆非道,服气餐霞总是枉。举世漫求铅汞伏,何时得见龙虎降炁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 王。”参见张振国《悟真篇〉导读·悟真篇·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九,宗教文化 出版社,2001年2月。指明精、炁、神必须合炼。《玉清金笥青华秘 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中《青娥在我》“真铅则元炁矣,精炁 神亦先有胚胎在其中矣,火足气充,则元精元炁元神尽合而为一,故婴儿产 矣。”“婴儿”便是“药物”。此时筑基工夫完成,修炼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 下一步便可以转入炼精化炁阶段了。
第三章 北派的筑基方法
北派功夫主张清修,强调清静不二法门,因而其筑基方法亦在“虚无”二字。打坐之时,“ 忘情忘形,委志虚无,一念不生,静中至寂”,自然“天光自发,不内不外之间,若有一物 或明或隐,乃玄珠成象。”见王重阳《五篇灵文》。北派功法认为,神依形 生,一点先天在人身中,个个不无,人人本有,只因世人迷真顺情,情境既熟爱河,流浪欲 海波深,如有觉悟之人,得遇真师指点先天一炁,便会“药从外来,依形而生”。 修炼之人,若能“委志虚无,寂然常照,身心无为,而神炁自然有所为,犹天地无为,而万物自然化育”。这是因为:“静极之时,神抱于气, 气结精凝,结成一粒金丹,永在丹田之内” 。简单地讲,北派的筑基功夫不采取内观、存想、闭息、导引等任何方法,只在于一个“静” ,认为“静极生动”,自然会进入炼精化炁阶段。
第四章 东派的筑方法
东派的筑基方法用先天无极图来形容,称“五行不到,父母未生,真空本体,清静圆明”。 看来东派筑基强调的是清静澄神,认为“先天混元真乙之炁为生天生地生人 生物之根,方其未有动机,故溟滓无光,声臭俱泯,谓之无极。在人则至静无感,寂然不动 者当之。而佛氏所谓真空,儒者所谓未发,亦不外是。《老子》云:常无欲,以观其妙。《 易·系辞》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圆觉经》云:惟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竟 究成就,不起于坐便入涅般。三教圣人同一宗旨,但作用不同,故有三者之别耳” 见陆西星《金丹大旨图》。。这就是三教圣人在入手时都强调洗心入静,摒除凡世 的一切欲望与烦恼,从而达到一个混沌无我的状态,以至静而生动,动而产元炁 。
第五章 西派的筑基方法
西派的筑基功法比较繁琐,在下手之前要先开关,开关后才能进入筑基炼己,并且筑基还分 为小筑基和大筑基。小筑基中还配合外炼己功夫,大筑基中还配合内炼己功夫。 西派功法最初亦采取打坐为入手法,只不过时间选择在深夜。李涵虚认为:“深夜打坐,清 静自然……夜来气清,息调神往。”见李涵虚《道窍谈》。。一般是:五更 天时盘坐,坐到巳时(9:00—11:00)起来,坐时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圆圆明 明。 打坐进入状态后,便可开关。所谓开关,为开关展窍。中年学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调息有 度,阴跷气萌,摄入鼎内,勿忘勿助。后天气生,再调再烹,真机自动,乘其动而引,不必 着力开,而关自开;不必着力展,而窍自展。真气一升于泥丸,于是河车之路可通。全凭自 然而然。乘乍动而又静之际,微微起火,逼尾闾,逆流天谷。自然炼精化气,灌注三宫。以 后复得外来妙药,擒制吾身之真气,令其交绝,同落于黄庭之间,结为朱橘,是为内丹。 展开关窍后,便进入小筑基。摄元阳而入内鼎,有胎自己绵绵,然后生后天之药,而行玉炼 之功。此时要配合外炼己,万象皆空,一尘不染,即古人对境忘情之旨。 小筑基后,进入大筑基。养灵珠而生外铅,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尽性之功。此时 要配合内炼己,河车之事,玉液之功,即《参同契》“内以养己”之内容。 至于河车之功,在筑基中十分重要。自筑基以来,金鼎充足后,调内息,凝内神。神息相依 ,风火交合,忽然而灵芽吐萌,气机生动,即起河车以炼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脉进,逆 流天谷,而返中宫,此得药当行之事也。……其妙在意守于内,神驭于外。神守内庭,只贵 凝,而不贵运,运则必用意,周天之妙,外运逸,而内掌劳,故内掌必以意挡之。……真意 居中,调遣呼吸,以内应外。详细做法为:“运气开关,所以开关筑基,得药结丹也。其中 次叙,从虚空中涵养真息为始。收心调息,闭目存神。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 体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万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 ,亥漏沉沉,各息其心。此无知、无识时也。谁晓得无知、无识之际,才有一阳来得,恰如 冬之生春,夜之向曙。蓦地一惊,无烟似有烟,无气似有气,由下丹田薰至心阙,使人如梦 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时。急起第一河车,采此运行,迟则无形之气变为有形。此气也 ,名壬铅,名后天,又名阳火,故曰子时进阳火。何为进阳火,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拨转 ,移过下鹊桥,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 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现。移至尾闾,守而不乱。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 ,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此 。愚人不知运气,便要舌舐上颚,以承甘露。吁!可笑亦可怜也。皆不得师之过也。须知运 气一道,只可引气入喉。《黄庭经》曰:‘服食玄气以长生’,因此阳火之气紫黑色,名曰 玄气耳。服食之法,须要口诀,乃能送入气管。否则走入食管。否则走入食喉,从何处立得 丹基炁须把这阳气送下气喉,至于玄膺,乃化为甘露之水。《黄庭》曰:‘玄膺气管受精符 ’,此之谓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气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气至泥丸, 就想他化为神水,如吞茶汤一般。吾恐气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盖水者有形之物,安 能入得气管炁安能入得气管炁故《黄庭》曰:‘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犹言清 气出于丹田,玄气入于玄膺,二气转换云尔。气化为水,洒濯心宫,仍落于虚无窍内。宝之 裕之,是为筑基。筑基既久,积累益深,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 有声如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后天中先天药。即按第一车运之,至于泥丸,始化为 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此得药结丹之始也。”见李涵虚《道窍谈·三车秘旨》。
第六章 中派的筑基方法
中派的筑基方法有二种,第一是李道纯致中和法;第二是黄元吉和闵小艮的中黄直透法。 李道纯强调筑基首先要致中和,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 执厥中”见《尚书》。人若能致中和于一身,“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 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 同上。。这就是说下手之时心必须常清常静。 其次要委顺,即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顺天理。因为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顺天时,故能应变;事顺天理, 故能应机。由此可以达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其三要照妄。照心常静,动则应万变,虽动本体常静。妄心常动,静则起万念,虽静本体常 动。所以要灭妄心,不灭照心。妄心为人心,照心为道心。道心惟微,谓微妙而难见也。人 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二者处于动静之间,所以要执厥中(致中和),使照心常存,妄心 不动,以此而成道。做好上述工夫,便可以安炉立鼎了。 黄元吉强调筑基之初,打坐之时,先凝神,继而调息,至神凝之时,不必有浩然正气,至大 至刚,充塞天地,只要心无烦恼,意无牵挂,觉得心如空器,一点不有,意若冰融,片念不 生,身体耸立,恍如山岳静镇,不动不摇。
第七章 三丰派的筑基方法
三丰派认为筑基是初功,在于寂灭情缘,扫除杂念。称“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 ,则天理常存”。其入手功夫仍是打坐, 打坐之中,最重要的是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功夫即会日长。因为凝神调息在于 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 。平即在此中,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平和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 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 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 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火蒸,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 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是为神息、 是为真橐龠、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气到此时,如花放蕊,如 胎方胞,自然真气熏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宫而落于中 丹田,是为河车初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气至而神未全,并非真动。其实内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积静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 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此中最关键的凝神调息,调息凝 神。这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所谓凝神,就是收己清静之 心而入其内。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 乃曰凝神。凝起了神,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 ,即此。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调息者 ,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 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勿助勿忘,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 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 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如痴如醉。可谓真消息,实乃玄关发现。 三丰派还认为神要真神,方算先天。所谓真神,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辩真 伪,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一灵从规中起;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微茫之 中,心光发现。修心即是存心。炼性即是养性。存心右便城郭坚固,不使房屋倒塌,即是筑 基。所以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 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 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 了,总是要勤虚修炼。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而调动后 天呼吸,必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唯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不远矣 。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要百日。这里最根本原理在于养性,浇培鄞鄂,使内药成全,也就是炼己。心朗朗,性安安 ,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也就通常所说的内 丹。“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 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 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 。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 同上。 所以《系辞》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是道家修炼的层次,一步接一步的工夫。 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 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 则大道可成。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诀曰:“初打坐,学参 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阿一阿鼎内剪。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 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期间为媒 妁,婴儿姹女两团圆。美不尽,寻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 言。”
第八章 伍柳派的筑基方法
伍柳派在筑基之前强调先炼己。所谓炼己,是炼人的本性而成真。所炼之者,眼逐于色而炼 之不睹;耳逐于声而炼之不闻。平常日用,必当如是先炼,则己念伏降,而性真纯静。得真 性者,即是佛与仙,筑基而基成。 伍冲虚认为“修仙而始筑基”。所谓 筑基,筑为渐渐的意思,基为修炼阳神之根本,安神、安息之所。基要先筑好,也就是说阳 神之所成就,神才会显灵,这就要依靠精炁而为用。简单地说就是“息定还 精炁,谓之筑基。息定精还,谓之精成不漏。若有漏,则不能为胎神之基。 无漏,则身可久生而为伏炁胎神之法界也”。“炼肾中真阳之元精,谓之筑基。阳精炼得不漏而返成 炁,渐修渐补,得元炁足,如童子之完体,方是筑基成者。” 。 柳华阳认为筑基之始,必须“忠、孝、仁、义,五戒全净,然后有所望焉。”“下功之时,处于静室。坐则忘形,回光返照,以性入 于命宫。静极生动,情来归性”。 筑基的根本目的是炼阳精,产阳神。伍冲虚认为:“神原属阴,精炁属阳。 依阳精真炁,则能成阳神。不依阳精真炁,则不能成阳神, 止为阴神而已。精炁旺,而法力大。精炁耗,则神亦耗,而 灵光弱。此理之所以如是也。欲得元神常住而常灵觉,亦必精炁常住而长有 基地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外驰,则元炁散,元精败,基愈坏矣。 要使元精不败不漏,就要掌握“泄漏修炼之法,教人再入胞胎,重造我之性命。将我之神 炁入于此窍之内,合而为一,以成真种。如父母之精炁入于此 窍内,合而为一,以成胎孕,其理一也”。 事实上,人的元精容易“逐于交感,年深日久,恋恋爱恨,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炁 ,得乎炁气之散于呼吸,息出息入,勤勤不已,一旦欲令不息,而且化神,得乎炁神 之摄于思虑,时递刻迁,茫茫不已,一旦欲令长定,而且还虚,得乎炁此皆无基也,是以必 用精炁神三宝合炼,精补其精,炁补其炁, 神补其神,筑而基成。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一,而不成基。所谓打成一片,正为此而 言也。 等到基础筑成,精自然固,炁自然还,就可以验证到人仙之果。并且“为出 欲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为十月神定者之基,由此。而九十月不昏者,有此基也。十月 神不外驰,而入大定者,有此基也。所以炼炁而炁即定,绝 无呼吸一息。炼神而神即虚,而不昏迷一睡。此所谓阳神之有基也。基成由于阳精无漏,而 名漏尽通。无基者,即无漏尽通也,一阴灵之性,五通之果。五通者,阴神之神通也。若阳 神,则有六通,多漏尽通也。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 。此一通,为阳神之所多。余五通,阴神司。同上。
第九章 千峰派的筑基方法
千峰派认为筑基,“以炼为筑,以筑为炼,二者合一,明性命双修之真谛”。下手工夫仍为静坐,但要求静坐之前,扫除一切私心 杂念,宽放衣带,身体不受束缚,使血脉流通无阻。等到入坐时,身如槁木,心似寒灰。两 目下观鼻为准,不可太闭,太闭会伤到神气;亦不可过开,过开神光就会外驰。应该以微闭 眼睛看鼻准,意念在两目中间齐平处为最佳。时间长了,慧光自然出现,这是修丹起初收合 念头的方法。接着盘膝稳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内,为阳抱阴。左手大指,捏定中指。右手大指,进入左手内。《捏子诀》:右手在外,为阴抱阳。此名子午八卦连环诀,《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等到心气适和后,含眼光,凝耳韵,舌顶上颚,调鼻息 。如果息不调,恐有闭塞喘钯之患。息调,身心全忘;寒兑,终日如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静坐的目的是得到“万念皆空,方寸炼性,开目观空”,且“观空而不空,为真道;观空而空,为伪道。因而不知归中,故慧光不能发现。心下、肾上中间虚空之处,内有灵炁,机发则成窍。神炁归中,灵炁上腾为不空,无光之虚空为顽空,灵光之虚空为真空。真空不空,顽空乃空。不空即是灵光,实 为神炁,由于黄庭所发者”。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安神祖窍”。有诀曰:“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 先天。玄关之后谷神前,正中有个空不空。涵养本源在方寸,双林树下觅本宗。垂帘明心守 祖窍,手脚和合扣连环。乾坤合成灵祖窍,包罗天地空不空。杳杳冥冥圆光献,这个正位神 归中。玄牝妙兮不可言,细入微尘大包天。人若能知此妙窍,万年不坏一金仙”。 赵壁尘认为祖窍在人身上,世人很少知道,其“正在天之下,地之上。日之西,月之东。正 中是祖窍,前是玄关,后是谷神,中是真性,内藏真息。虽与口鼻之息相通,而常人之息以 喉,由口鼻进出, 插入《性命法诀明指》封页图。 不能入于祖窍以归根。真人之息行内呼吸,四个来往,不用口鼻呼吸,则 息息归根矣。欲寻真人之息,须调后天呼吸之息,以寻真息归根。其气藏于祖窍,故息调则 气和,息住气不散”。而其真正 位置则是在眼的中心内部,老子曰:玄牝之门,是为守中抱一,内里有颗黍米珠,为人身天 地之正中,藏元始祖炁之窍也。是知窍而不知妙,妙者,性光也,就是这个而已。修炼用功之时,两眼归中守一,养于祖窍之内,勿勤勿怠,谓之安神祖窍。为炼性 之所,立命之根。了然曰:“不炼祖窍,则真息不住,而神化无基,药物不全,而金丹亦不 结”。 眼睛微闭,心守祖窍,见着性光是功夫。闭口藏舌顶住上腭,五行之中神炁 自凝。了空曰:“上腭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炁,用舌顶住 天池穴,引真炁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过十二重楼。” 同上。。所以舌尖倒顶上腭,真炁聚于祖窍之前。眼常观此窍 ,耳常逆听此窍,舌常顶此窍,运用思维,念念不离此窍,行、立、坐、卧,心心常在此窍 ,一转瞬间,亦不可忘却此窍。惚然心情气爽,浩然 炁畅身壮,寂然 无思 无虑,豁然知空不空。了然悟性。真性功夫至此,自然精神朗发,智慧日生,心性灵通。忽 有一点真阳,从中而发出,此为玄关发现。凡是点完祖窍,再点,阴阳和合,三花聚顶、四 门紧闭、五气朝元完毕,再细细开通周身关窍。 在静坐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腿脚麻木,可立即“闭口鼻,脚尖向上一扬,脚跟向下一蹬,遂 吸气,心意由涌泉双上阴脉至炁穴,又呼气,心意由气穴双走阳脉至涌泉为止。如此数回,麻木自无 插入《性命法诀明指》卷一图。 矣”同上。。 时间长了自然就会静极生动,真情一到,即活子时,下手采取,以精补体,即得长生。采补 百日,得元炁六十四铢,一阳返回身体。 一阳初动的时候,就要安金炉立玉鼎。有诀曰:“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炉。十安 街前安玉鼎,神炁之宅呼吸根。”玉鼎,在两耳尖上之中心方寸玉枕之中心 ,是元神室。金炉,正在肾前脐后、两胯上之中心,此是真金炉。此炉是真炁 穴。黄庭经: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金炉是存神养炁的地方 ,将祖炁藏在炉内,若藏非藏,若无非无,心意不可胡思乱想,呼吸之气随 意出入而为正功。玉鼎正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的地方,即元神室。两边 各有一管,联于眼珠,复下通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又曰鼎内存性。 在安炉立鼎过程中,要采取吞津液法,得此吞法,乃是造精之捷径。用舌头顶住上腭,舌根 两穴,较其他时间生出的津液多而且快,等到满口不能装容,气管正要喷出,斯时引颈而吞 ,必入任脉,下至真炁穴,渐化为阴精、阳精。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旺, 身体一定会强健。如果不经过师傅传授,精液吞下,先入胃中,再入左心房,方能化血。出 心脏,经由大动、大静两脉,血液周流全身,始入任脉管,血色渐化灰白,而有粘性,俗名 淫水。如果发现外肾一举,便是活子时到,须要无念采取。采取的方法,又有老年、少年、 童贞之别。童贞的身体是本元体,毫无亏损,如将其圆陀陀、光灼灼的慧命收归中宫,时时 醒悟,刻刻觉照,护持十月,即可过大药关,养成仙体。再得出胎口诀,将道胎引出,亲为 佛子,称之为顿法。中年用下手法补足从前亏耗的精,使精、气、神充足,慧光自现,马阴 藏相,即可过大药关,称之为渐法。如遇到年迈之人,已过六十四岁,身中真阳不生,当以 添油接命法,得此真诀,淫根一萌,外肾必 插入《性命法诀明指》卷二图。 举,立即凝心以宰之,吸呼而吹之,顷刻之间,淫根自然缩回。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另外使用文武火。心意注定生死窍,淫根一缩,然后吸呼气从尾闾关一 提,升到顶心。一降,落于丹田。急促谓之武火,微微谓之文火。一定要息息归根,片时真 阳必缩回。假如是年迈之人,真情不动,可用敲竹斗龟法唤之。及将真阳唤起,速 接真 炁,非口鼻吸呼此炁,即有精,则得生;失此炁 ,精源竭,则必死。等到唤起后,用意向上吸气,送到炉下。九吸,自子至丑。阳不缩回 ,再九吸,自子至寅。不缩如前,一点到卯,少停,下降归炉,又九吸,自子至卯,少停, 复升至辰。不缩如前,又九吸,自子至卯,少停,复升至巳,下降归炉。计吸四九,合成三 十六,为进阳火。若吸至此,外肾仍不缩回,急速采药接炁,以补其亏损。 然后,再一吸自子至卯,少停,再升至午。先升不用意,后降须用意。再少停,一呼,用意 下降到未,六降归炉。如前一吸自子至午,一呼用意下降到申,六降归炉。复如前法,一吸 自子至午,一呼下降至酉,少停,为沐浴。再降到戌,六降归炉。仍如前一吸自子至午,一 呼至酉再至子,六降为止。如此二十四降,为退阴符。 上步功夫完成后,就要炼和合凝集之法。和者,心中阴气能和肾中阳气,阴气得阳气,则有 安心立命之所。合者,肾中阳气,承受心中阴气,则自敛收坚固其体。凝者,是凝神之法, 二目和合归并一处。集者,下照坤脐,肾中真命,自然集合一处。此即性命双修,养神养气 之法。 和合凝集已久,忽然下身融和,真阳升起,使气意自尾闾关一吸,升到头顶,一呼降到真 炁穴,谓之法轮一转,为采取烹炼,永是意同呼吸转,外肾自缩回。复观 炁穴,久则由炁穴升出慧光,乃汝身之精、气、神充 满,自然发生者。功勤德厚者,百日内外,丹苗可发现。同时还要注意广修己德,多行好事 ,犹恐躬之不逮。 功夫至此,算是筑基完成,下一步可行生精、化精、走精、炼精的功夫。 插入《性命法诀明指》图。
第十章 女丹派的筑基方法
修炼女丹,筑基之前,必须先收受戒律。称:“按女修,应受九戒。戒律曰:行持不退,大 有利益。戒果圆成,不经地狱之苦,生逢十善之家,名登紫府,位列仙班。”见《 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内容为: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静持身,离诸秽行;惜 诸物命,慈愍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摄性情,不生烦恼;不 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隐善扬恶。同上。以上九戒,包含净口、 净身、净坛等内容,若能遵守,方可受持正途。 其次要懂得女子命本,因为女子不同于男子,女子属于阴质,当十三四岁时,元炁 充足,真血盈满。“有阴中之一阳,月圆之光正旺”。等到月经一来,元炁 逐渐被打破,真血逐渐遗泄。假如到了婚嫁之后,或生男生女,元炁 渐渐损耗,真血渐渐亏损。虽然每个月都有月经产生,但是每个月都受到月经伤害。女命 难修,在此一着。所以女子想要候命还元,必须寻找修炼真诀。 再次要掌握女子性原。女子属水性花质。正当年少时,知识已开,就应该自我调整。不能任 纵戏游,兼戒奔驰。这一阶段,自然有一点初经,合于子宫,如星如珠,乃是先天至宝,藏 于坤腹之上,位在中黄之中。女子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知道清洁性情,不看淫戏,不听淫 词。举止幽闲,动循内则,静则释如。则一点初经,得附性天。便成元一,一变赤珠,不化 成月经。如果像一般的女子不懂得这个道理,像儿童一样生性喜动,或随嬉驱,或逐跳奔。 这样就会气动心摇,精神内乱,真炁不固。一点真阳,油然融化。其热如火 ,夺门而下,破扉而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女子月经。从此以后,纵然守贞不嫁,但总是平 凡女子。 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跨鹤而端坐于蒲团之上。两腿交叠,一膝压于另一条腿膝盖之上, 下面的脚跟顶住玉门,然后盘坐下去,上身必须保持头脊正直。目的是紧闭下关,封固元 炁,避免下元泄漏。然后收心,有诗曰:“吾身未有日,一炁 已先存。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 ”见《孙不二女丹内功次第诗》。这就是说人生孕育之时,已经有先天一 炁存在身中,刚柔相济。如果能够排除各种妄想,守住玄关一窍,便能炼成一 点灵丹。 再进一步,就是止念,继则调心。念止心调,便可从事按摩方法。按摩方法忌讳避炎就凉, 因为女子以血为本,其性偏阴。阴性喜凉,不借按摩难以产生气机,就容易陷入纯阴。阴就 会凉,凉就会冰。如果不加以运动,就会酿成痰凝、血淤等病,而功亦难行。然而必须从止 念调心开始。因为“女属坤,而坤藏真火,火伏则吉。火发烁金,不调而运。金遭火逼,则 有翰音登天之象。故女修诀,惟从止念调心始”见《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 。 太虚氏说:“念止则气纯,心调则气和。继行按摩,则有阳发之机。虑或机郁躁生景象,必 起提灌真阴之念,此纯阴汹聚之由。盖静则阴凝,不动则阳郁,初学必有此弊。不知推究发 躁生烦之由,遽求得凉快一时,误矣。必须加功,用运通气机之法。气行则躁自释,不悟此 而求效,适更增病。此又痰凝血淤之所由致也。故切戒之。法惟续事按摩者,正以杜斯淤凝 之窦。又以情乐功喜进,或致按摩过猛,地火焰腾。凡火从之,则有烁金之弊,故有翰音登 天之戒。翰音者,酉禽也,逼之极度,则飞走上登。故又申说止念调心之妙,盖示此则为女 宗彻始彻终之要诀”。 道教内丹学揭秘
胡孚琛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历史和流派;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了内丹学基本理论的秘密。同时,对男子单独静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独自修炼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这种在道教中师徒口诀秘传的内丹学的真相。
作者胡孚琛, 1945 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内丹学是道教的主要修持方术,是一种综合道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观、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内丹学追求人与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同道一体化的仙人境界。仙人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最能体现生命价值的人生最高艺术境界,内丹学便是通向仙人境界的一条隧道。内丹学是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古代内丹家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地经过多少代人的修持实践,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丹经,就是他们实施人体系统工程的实验记录。然而这些丹经多是用隐语、诗词写成的,内丹工夫的法诀只在师徒间口口秘传,这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金丹大道是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而今学术界已视内丹学为千古绝学,社会上流传的功法及对丹经的解释歧义百出,真正洞察内情的学者寥若晨星。现在我们应努力揭开笼罩在内丹学上的神秘面纱,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手段对内丹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一、内丹学的发展源流
内丹学源于先民的氏族原始宗教巫史文化,是神仙家将自古流传的王子乔、赤松子的行气术,彭祖、容成公、玄女、素女的房中术,羡门高、安期生的服食术相互融汇升华而成的。《楚辞·远游篇》可以看作早期的内丹学文献,其中透漏了王乔功法可以激发人体先天真气的信息。在内丹学中,先天真乙之气写作“炁”,以同后天的呼吸之气相区别,能否激发先天的精、气、神是内丹学同一般行气之术 ( 气功 ) 的分界线。
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是为内丹学的理论和功法奠定基础的著作。老庄学派的思想体系和“道”、“虚”、“静”、“无”等范畴,精气神等概念不仅为内丹学所沿用;而且其中“致虚极,守静笃”,凝神、守一、坐忘、心斋等修持工夫也被汲取为内丹法诀;老庄倡导的圣人、真人、仙人的境界更是成了内丹家遵循的行为模式和理想的目标。《老子》、《庄子》不仅有理性思维的哲学境界,还有直觉思维、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而且有清静无为、与道合一的功夫境界。《老子》书中有“专气致柔”、“抱一”、“音精”、“玄扎之门”、“谷神不死”、“长生久视”等内容,这和《列仙传》谓“老子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之说相合,是兼综行气和房中的内炼工夫。《老子》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鳌,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化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 五十五章 ) 。这说明《老子》的修炼功夫已简要反映了阴阳丹法的境界。《庄子》书中的内炼功夫偏重清修,具体功法多见于《养生主》、《刻意》、《在看》、《达生》等篇。《在肴》篇述守一之术云:“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人间世》述“心斋”之法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瞻彼闽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些话,突出反映了内丹清修的功夫境界。《大宗师》云“堕肢体,黝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又有“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生不死”而成道的功夫境界。老庄之学为后世清修派和阴阳派内丹家所宗决非偶然,老庄书中有关炼养的名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
先秦时的内丹学文物,还有天津历史博物馆所藏一块传世玉器,上面的铭文阴阳和清净丹派有不同理解。《行气玉器铭》云:“行气一吞则蓄,蓄则仲,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则死。”依清净丹法,谓行气之法,当凝神聚气,运降丹田,入定凝结,萌生真气,逆转督脉,上升泥丸。以天 ( 首 ) 为鼎,以地 ( 腹 ) 为炉,依阴阳之机而修炼。顺此道者便延年,反之则损寿。另外,著名的《黄帝内经》和《黄帝阴符经》,其中也隐含有内丹法诀,今人尚少鉴别。历史资料证明,秦汉方仙道已秘传内丹修炼之术,这也可在《太平经》、《老子想尔订》等道书中找到踪迹。
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是第一部专门论述内丹法诀的仙学著作。《参同契》以周易象数学的卦爻作符号,以日月运行的规律作理论框架,以外丹炉火的铅汞反应作模型,来论述阴阳交感男女合炁的秘术。《参同契》之学认为炉火烧炼的地元丹法、阴阳栽接的人元丹法、清净孤修的天元丹法是相通的,可以统一在《参同契》的体系之中。《参同契》将男女双修的阴阳派丹法秘诀用隐语记载下来,贯通清修丹法和外丹炉火,被后世丹家尊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契》的传世标志着内丹学的形成。
魏晋时传世的《黄庭经》和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都隐藏有内丹法诀。《黄庭经》已开始将内丹称作“子丹”、 “玄丹”,重点研习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黄庭外景经》强调了头部泥丸宫在炼神功夫中的作用。其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和瑜伽术修七轮功夫暗合,为中黄直透丹法。《抱朴子内篇》中亦隐有两段丹诀,一为《微旨》篇中的“真人守身炼形之术”,属清修丹法;一为《微旨》篇中的“二山求生之道”,属阴阳丹法。《黄庭内景经》已有“玄丹”之名 ( “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 ,《抱朴子内篇·微旨》也有“中丹”之说 ( “中丹煌煌独无匹,立之命门形不卒” ) ,实际上已将真气运行法称作炼丹了。《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天台宗三祖僧人慧思引道入佛,“为护法故求长寿命”,“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使外丹、内丹之名见于史籍 。
隋唐时期,《周易参同契》在社会上公开传布,促进了内丹学的发展。据《罗浮山志》载,青霞子苏元朗于隋开皇中 . 来居罗浮,归神丹于心炼,“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唐代丹家以张果与司马承祯对内丹学之发展贡献最著。
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内丹学突放异彩,在道教修炼方术中占据统治地位。著名内丹家崔希范、钟离权、吕洞宾、陈传、刘操、施肩吾、陈朴、谭峭等高道以内丹学传功度人,使内丹功法趋于成熟和完善。崔希范所著《崔公入药镜》歌诀,为历代丹家推重 . 实是阴阳双修秘诀。钟离权和吕洞宾之事迹被后世道士神化,各派丹家多认钟、吕为开山祖师,内丹学的历史舍钟、吕则无从谈起。施肩吾为吕洞宾弟子,撰《钟吕传道集》、《西山众仙会真记》述钟、吕丹法,对后世影响甚大。另有《灵宝毕法》、仗破迷正道歌》等,皆题名钟、吕所作。其中相传吕洞宾所著《敲爻歌》,为阴阳双修功夫法诀。钟吕丹法为性命双修、形神并炼的人体系统工程,以凝结精、气、神为基本功,以摄取先天一炁为要诀,次第分明,步步有验,吸引了不少修道者终生去从事这项人体实验。件说钟离权得丹诀传吕洞宾、陈朴等人,吕洞宾之徒又有刘操 ( 海蟾真人 ) 、麻衣道者、施肩吾、何昌一、张中孚等。陈朴著有《陈先生内丹诀》,收入《道藏》,其法诀直指玄关,九转成功。吕洞宾之徒刘海蟾又传张伯端、曹迥、马自然、蓝元道、王庭扬、张继先等,为内丹大师。内丹学史上的关键人物,还有著名道教学者陈传。陈传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得麻衣道者所传钟吕丹法,又从何昌一学锁鼻术,隐居华山。陈拎之学传种放、张无梦、火龙真人等,谭峭亦与陈传相师友。陈传著《指玄篇》并传《无极图》,奠定了“顺则生人,逆则成丹”的还丹原理和“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的基本步骤。陈传又传“蛰龙法”,后世各派丹法俱受陈传影响。
宋代以来 . 内丹学在发展中产生出许多流派,功法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要之,成熟的内丹学,由吕洞宾、陈传、刘操传开,而后又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门派有南、北、中、东、西之传。天元丹法,后世一般指北宗龙门派的清修功夫,但传统上将服食后可立地飞升的外丹称天元神丹。人元丹法,后世一般指南宗男女栽接的阴阳双修功夫,但也有人将南北宗性命双修的丹法统称为人元大丹者。地元丹法,一般指外丹黄白术,称地元灵丹。内丹各门派,皆推源于伏羲黄帝一、王乔、赤松、老子。一派自称传自关尹子 ( 文始真人 ) ,号文始派,由陈传传火龙真人。另一派依托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 ( 汉代人 ) ,称少阳派,自称由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后开南北宗诸丹派。文始派以虚无为宗,属无上至真之妙道,顿超直人,修性丽兼修命,乃天元丹法。少阳派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次第分明,便于入手,流传甚广,故丹家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的说法。实际上这些众多的门派,从丹法上讲,略分两类 . 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其二是清净孤修的胎息法门,其他不过是清修派和阴阳派的结合体而已。
内丹学南宗以张伯端为开山祖师。张伯端 (987 一 1082 年 ) 又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真人,天台人,晚年得道,著《悟真篇》,将《周易参同契》的内丹秘诀公诸于世。张伯端传石泰 ( 号杏林 ) ,石泰传薛道光 ( 法号紫贤 ) ,薛道光传陈楠 ( 号翠虚,人称陈泥丸 ) ,陈楠传白玉蟾 ( 号海琼子,封紫清真人 ) ,被后世尊为南宗五祖。张伯端又传马自然、刘奉真等;刘奉真即刘永年,字广益,号顺理子,传丹法于翁葆光,翁葆光又传若一子,为阴阳双修法门。薛道光为修丹功,由僧还俗,所习亦为阴阳法诀。而白玉蟾之丹法则为清修派,门徒甚众,形成教团,其徒以萧廷芝、王金蟾、彭耙、留元长、洪知常、桃源子、林自然等较为著名。
南宗丹法与北宗相较,在性命双修的前提下较重命功,其丹法先修命后修性,先术后道,形成一套次第分明的人体系统工程。南宗所传阴阳栽接功夫,在炼精化悉一步,主张由彼家身上采取先天一炁之坎中阳爻,和自家离中真阴合而成丹。陆彦孚、戴同甫、陆子野、甄九映、陶素相、李文烛、彭好古、仇兆鳌、傅金锉等皆主阴阳丹法,尊奉《参同契》和《悟真篇》,遂使阴阳丹法成为南宗特色。
北宗创自金代全真教祖王重阳。王重阳 (1112 一 1170) 名品,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人,于甘河镇上遇异人授丹诀,炼养三年丹成。后王重阳东游山东半岛传道,收马钰 ( 号丹阳子,创遇山派 ) 、谭处端 ( 号长真子,创南无派 ) 、刘处玄 ( 号长生真人,创随山派 ) 、丘处机 ( 号长春子,开龙门派 ) 、王处一 ( 号玉阳真人,开箭山派 ) 、郝大通 ( 号广宁真人,开华山派 ) 、孙不二 ( 马压之妻,号清静散人,开清静派 ) 。王重阳所创内丹为禅道结合的清修法诀。北宗丹法先性功后命功,重在性功 . 以丘处机的龙门派为代表。其法诀在于降心炼性,把断眼耳口鼻四门,不令外景入内,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镜,凝合神炁,回光寂照,以改造人体素质。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皆用了数年时间静坐修道,道成之后皆开发出人体潜能,个中秘诀,大约就在“活死人”三个字上。全真道乃融汇儒释道三教之道,内丹北宗亦汲取了禅宗、密宗、瑜伽功夫的长处,对南宗内丹功夫有所革新和发展。然而南北宗丹法既同源于钟吕内丹系统,则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对人体精气神的凝炼工程。实际上北宗马钰、刘处玄皆习过男女双修丹法。自马钰、宋德方、李双玉、张紫阳,到赵友钦 ( 缘督子 ) 、陈致虚一脉相传,为北宗主阴阳双修的支派。
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住扬州仪真长生观,著《中和集》、《三天易髓》等书,创内丹中派。中派以内丹学解《中庸》、《心经》等儒释之书,采用禅宗打坐、参究诸手段,追求明心见性。李道纯以“守中”一着为丹法要诀,认为这“中”字便是玄关,识得中字,守中致和,自然虚极静笃,明心见性,直超圆顿。中派丹法乃是一种明心见性的清修功夫。清末道士黄元吉,著《乐育堂语录》、《道德经注释》、《道门语要》,以守中为一贯功夫。黄元吉认为渐法修炼自炼精化炁入手,舍守中一着功夫,别无二途可循。明代所传丹经《性命圭旨》,亦含守中要诀。
明万历年间,又有扬州兴化县陆西星创立内丹东派。陆西星 (1520 一 1606) 字长庚,号潜虚,以扶乱托言吕洞宾降其草堂,亲授丹诀。陆西星著《周易参同契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等书,收入《方壶外史丛编》中,解开了《参同契》、《悟真篇》的丹法之秘。东派丹法力主男女栽接成丹,是中老年人修炼的上乘功夫,适宜夫妻双修双成。
清代道光年间,又有四川乐山县人李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自言得吕洞宾与张三丰内丹之法,创立西派。李西月以陆西星的后身自居,著有《三车秘旨》、《道窍谈》、《后天串述》等书,亦传男女双修的阴阳丹法。西派丹法以清净自然立基,以阴阳妙用成丹,用彼家之铅,炼养我家之汞,使彼我相资,同类相补,达到返本还元的目的。
明末龙门派第八代弟子伍守阳,号冲虚子,江西南昌辟邪里人,得虎皮张静虚真人经李虚庵至曹还阳所传之丹诀,著《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倡导一种儒、释、道三教圆融的清修丹法。至清代柳华阳出佛入道,著《金仙证论》、《慧命经》,对伍守阳丹法加以系统化的整理与发展,世称伍柳派。直至近世又有赵避尘著《性命法诀明指》,得柳华阳之徒了空禅师和刘名瑞之传,开创千峰派。
元民间道士张三丰,是可和吕洞宾、张伯端相比肩的著名内丹家。张三丰的丹法据称传自火龙真人,称为隐仙派,其法诀采清修派与阴阳派之长,著有《无根树词》、《大道论》、《玄机直讲》等,清代祖述张三丰的丹派有自然派、日新派等十多家。元末道士王道渊,著有《还真集》、《道玄集》等,亦为一代内丹大师。另有清代高道刘一明,号悟元子,著《道书十二种》,以儒家理学拴释内丹学。龙门派道士闵小良,道名一得,隐于金盖山中,撰成《金盖心灯》及《古书隐楼藏书》,阐述先天气循脊缝中直升直降的中黄直透丹法。南无派丹师刘名瑞,号盼蟾子,著《盼蟾子道书三种》传世,亦为近世内丹大家。
汉唐以来修炼有成的内丹大师还多,内丹学著作亦不下千余种。就内丹门派而论,还有青城派、崆峒派、南宫剑仙派以及雷法的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有独自的特点。
二、内丹基本理论揭秘
历代内丹家多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内丹修炼中创造了丰富的理论。在此,我们概要地阐释内丹学的理论,并予以必要的发展和深化。
( 1 )先后天人体三宝说。内丹学将精、气、神称作人体的“三宝”,又分为先天和后天。所谓先天,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看,那些无形的,自然本能状态的,功能性的,超越时空界限的东西。所谓后天,是指从物质世界和世俗社会的现实状态看,那些有形的,人为的,实体性的,同熵增的物质规律相一致的东西。精、气、神是人体生命要素的三个层次,不仅有先后天之分,还可互相转化。后天的精,是指人性交时射出的精液,广义上还包括人体内分泌的多种激素。先天的精,是在无为状态下自然而然本能地产生的,又称元精、真精,主要指人在不受淫心刺激下自发的性功能,广义上还包括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激发生命活力的自然功能。后天的气指呼吸之气;先天的气为元气、真气,写作“炁,' ( 由炼精化炁而来,是精、气凝炼为一的代号 ) ,指人体生命运动的机能,体现为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和躯体活力。后天的神为思虑之神,称识神;先天的神称元神 ( 由炼炁化神而来,是炁神凝炼的结果 ) ,呈一种极清醒的无思维状态。精、气、神又是修炼内丹的药物。
( 2 )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内丹学原理。按照道家与道教的宇宙创生演化及人体生成说,宇宙和人体生命的生成皆源于道。道自虚无状态中化生出元始先天一炁 ( 亦称太乙真气 ) ,又从一炁中产生阴阳二性。由于阴阳二性的交会、激荡,产生物质、能量、信息三大元素,再由三元演化成万物纷纭的世界。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化图式。人的生成也和宇宙的创生图式相感应,宇宙中的元始先天太乙真气,在父母阴阳两性交合时被招摄进母腹之中,形成胎元,将性命寓于其中。直至十月期满,胎儿长成,出离母腹,“哇”的一声,先天祖气断开,后天气生。以后每 32 个月。生元气64 铢,由复卦、临卦至 16 岁乾卦,得 384 铢元气,为纯阳之体。其中父母初交,于恍惚之中,合成一炁,生长出形体未具,神炁未判,处于混沌状态的胎儿,为人道的“第一变”,由心肾成形,神炁始分,到十月胎圆,婴儿降生,为人道的“第二变”。由初生儿至 16 岁少年,阳精成熟将泄,情欲始萌,为人道的“第三变”。而后识神用事,情欲伤身,每 96 个月,则生一阴,由 24 岁姤卦,经 32 岁遁卦、否卦 (40 岁 ) 、观卦 (48 岁 ) 、剥卦 (56 岁 ) 、至 64 岁坤卦,元气耗尽。内丹学修炼功夫是一种人体返还工程,即由坤卦返回乾卦的返老还童之术。内丹学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宇宙演化和人体生命都可以从逆的方向上进行反演的思考。顺则生人生物,逆则修炼成仙。内丹家以“三关修炼”阻止人体熵效应,通过“炼精化炁”的初关仙术将精化尽只剩下羔和神 . 为“三归二”的过程;然后“炼炁化神”的中关仙术为“二归一”的过程,最后“炼神还虚”的上关仙术返还于虚无之道。这样人体沿着逆的方向由“第三变”返到“第二变”,再从“第二变”返到“第一变”,直到虚无之道,内丹就修成了。
(3) 虚无之道和先天一炁说。内丹学要追求一种长生不死、永恒不灭的状态,而根据自然科学定律凡是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灭亡,仅有虚无是不生不灭的。这样,返还虚无之道就成了内丹学追求的目标。《唱道真言》云:“夫道之要 . 不过一虚,虚含万象。世界有毁,惟虚不毁。道经日形神俱妙 . 与道合真。道无他,虚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虚也。”内丹学认为在宇宙未创生之前,是一片虚无。当宇宙创生之时,虚无之道化生出元始先天一炁 ( 太乙真气 ) ,这种先天一炁被认为是宇宙万物运动的一片生机,也是生命运动的源泉。因之,阴阳双修和清净孤修两派丹法都以招摄先天一炁为目标。我们推测,先天一炁大概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初始信息,是时间和空间还没展开的宇宙本源,是自然界最根本的内在节律。初始的宇宙中隐藏着秩序,存在着产生普适的宇宙节律的信息源。内丹家通过一种将人体节律和宇宙节律调谐的技术,使人体精、气、神等元素充分激发,在量子层次上和自然界的本源相互作用,将这种残留在宇宙中的初始信息招摄到体内。内丹家将人体和大自然的内在节律相调谐,使自己的身心与混沌的宇宙融汇为一体,返回先天的初始状态,才能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进入道的境界。
(4) 意识的三层次说。根据我们对内丹学的研究,发现人的意识的器官不仅是大脑皮质,还包括丘脑、网状结构,甚至还有心脏等,中国古医家认为心主神明,肝出谋虑,胆主决断,肾出伎巧等是有根据的。这就是说,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躯体层次上是以人脑及内脏器官等相互制约的复杂生理系统为基础的。人体的内分泌激素,后天和先天的精、气、神也是一个系统,是可以相互影响,互相转化的。人体生命运动的精、气、神恰好和物理化学运动中的热、力、光三种效应相互对应 . 它们都是生命运动的存在形式,其中最要害的是神。人的心理也是有结构的,是一种过程的秩序。意识是生命运动的最高形式,它可以凝聚为一种有着超微结构的高度有序的客体。人的心理系统中的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的重要心理功能,其中无意识活动决非无足轻重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深层意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潜能。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主要在大脑顺叶,无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在大脑的网状结构和丘脑。随着人类进化,人的大脑皮质日益发达,网状结构的范围相对减小,但网状结构中的核体却日益复杂和分化,人的深层意识也愈加显不其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可以断定人的意识共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即常意识旧常的认知、思维活动,、潜意识 ( 隐藏在心理深层的欲望 ) 和元意识 ( 遗传的本能意识 ) 。常意识是心理表层的理性思维活动,内丹学家称之为“一识神”,它包括人们的感知、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心理程序。内丹功夫中识神的活动分为正念和邪念 ( 即不利入静的杂念和游思、妄念等 ) ,内丹家要排除邪念,凝聚正念 ( 意守丹田 . 归根复命之念 ) ,集中人的意念力透入深层意识之中,增强常意识的可控度,使之以意念力的形式得到凝炼和升迁片潜意识是一种非理性的意识层次,包括人们平常不易觉察的童年记 J 忆 ( 特别是心理未成熟时期的刺激 ) 和隐藏的各种人生欲望、性欲、心理创伤等印痕。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刺激往往会透过表层常意识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这些潜意识的印痕反过来又在背后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表层的心理程序,人们可以从梦境、幻觉、灵感、直觉、精神病等心理状态中破译出潜意识的原形,内丹功夫中出现的不良心境、恶劣情绪、各种魔境、幻觉等都是潜意识作怪内丹功法要净化潜意识,自我清洗自胎儿期以来键入的各种印痕,并通过一定方式(如熟读丹经、牢记师传、背诵口诀、默念咒语、反复训练等)将炼丹的程序编码输入潜意一识之中。这种潜意识中的炼丹程序编码就是“真意”,它被称作勾引精、气、神等生命要素相互化合作用的“黄婆”。潜意识可以在内丹修炼中逐步人格化,凝炼为“阴神”。阴神是人格化了的潜意识,可以如梦中之身般的脱体而出,具有遥感、透视、预知等超常的人体潜能。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是“元意识”,在内丹学中称作“元神”。内丹修炼到元意识显现时,呈一种极端清醒却毫无思维的心理状态,这说明元意识是比潜意识更深一个层次的意识,相当于佛教唯识学指的阿赖耶识,丹家亦称为宇宙和人体发生之初的“一点灵明”,是一种遗传的本能意识。元意识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遗传在头脑中的尚未开发的信息库,它包藏着生物进化史上曾经有过的智慧和能力,是人身真止的“自我”,因之丹家称为“主人公”元意识在人体工程中通过开发和凝炼,可以逐步人格化为“阳神”。几乎所有的炼丹家都以其亲身经历表明阳神是元神的凝聚体,有成熟的人格,是有形有相的自我,可以脱体存在,具有突破时空障碍的巨大神通。丹家将人的躯体称作“色身”,将阳神称作“法身”,也叫身外之身,出阳神是内丹人体工程的重大目标,也是内丹学研究中最棘手的一项课题。实际上,内丹学是一项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系统工程。它只有在自然科学能够充分地解释人的大脑神经的奥秘时,才可能在实证的层面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5) 取坎填离术。内丹学认为后天的坎、离二卦是由先天的乾、坤二卦中间的阴、阳两爻互换位置造成的。《渔庄录》云:“先天八卦,乾南坤北。因男女交媾之后,乾体破而为离,坤体实而为坎。故后天八卦,谓离南坎北,盖以离代乾,坎代坤也。”内丹学要从后天返回先天,变离为乾,变坎为坤 . 因之丹功修炼要求将坎卦中的阳爻再抽回来,填入离卦中阴爻的位置上,使之回复到先天乾卦的纯阳之体,内丹家称之为“取坎填离”。离、坎二卦在阴阳双修丹法中是男女的代号,意思是以男子离器中的真阴(又称真汞、砂中汞、龙从火里出)摄取女子坎户中的真阳 ( 又称真铅、水中金、虎向水中生 ) ,从而阴阳交媾而成丹。清净孤修丹法,又以离、坎二卦为心、肾的代号,或以离喻心神,坎喻元炁、真精。这样,取坎填离术在小周天中指心液下降、肾炁上升,又称还精补脑;在大周天中指消阴炼阳、炁定神纯,又称抽铅添汞,《悟真篇》讲“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从此变成乾健体,变化飞跃总山心”,将取坎填离术看作内丹学的基本功夫。丹家称“取坎填离”、“抽铅添汞”、“还精补脑”、“心肾相交”等,用现代的语言说,实际上就是从自我调节人的性激素及内分泌入手,通过增强人的性功能来恢复大脑的青春活力。再确切点说,就是从调整人的内分泌入手改善整个神经系统的状况,协调人体性腺和丘脑的负反馈机制,由生理的和谐推进心理和谐及人体潜能的开发。道教医学本来就有补肾可以健脑的思想,内丹学则更突出了肾 ( 中医的肾包括整个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功能 . 称作“先天之本” ) 和脑、包括神经系统及心理层次 ) 的联系。内丹学初关仙术以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人在高度入静的状态中,性腺、松果体、脑下垂体的内分泌相互激发,从而使全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一个和谐有序的新水平。这就是取坎填离的效果。
《参同契》云:“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悟真篇》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方壶外史·悟真篇小序》云:“三五与一,天地至精;龙从火出,虎向水生;二物欢会,俱归中宫;三家相见 . 怀胎结婴。”这些话被称为丹家之秘。实际上,水金和木汞通过真意 ( 土 ) 化合成丹,也是取坎填离的意思。心肝脾肺肾五气朝元,精炁神三华聚顶,都不外是摄取先天一炁与元神凝炼成丹而已。
( 6 )黑、赤、黄三道关窍说。丹家认定人身真气运行的经脉主要有三条,一称赤道,即脉;一称黑道,即督脉;一称黄道,为中脉。《泄天机》载闵小良曰:“丹家理气,原有二道,曰赤,曰黑,曰黄。赤乃任脉,道在前,心气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则心凉而肾暖。黑乃督脉,道在后,肾气所由之路。'肾色黑,故日黑道,而黑性润下,法必制之使升,则髓运而神安。原斯二道,精气所由出,人物类以生存者,法故标曰‘人道',丹家、医家详述如此。黄乃黄中,道介赤黑中缝,位在脊前心后,而德统二气,为阖辟中主,境则极虚而寂,故所经驻,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斯境,虽有三田之别,实乃一贯,法故标曰仙道。”赤、黑二道丹家称为人道,兼容先、后天之精气运行,黑道有尾间、夹脊、玉枕三关,过三关才入泥丸宫;赤道有上田、中田、下田三窍,此外尚有天门 ( 眉心 ) 、重楼 ( 气管 ) 、绛宫、黄庭、生门 ( 脐门 ) 等要穴。黄道只容先天真精、元炁通过,称仙道,自虚危穴 ( 一名阴蹻 ) 透入,过中黄,直达顶骨 ( 天灵盖、囟门 ) 。阴蹻穴乃黄道之天关,关乎人之生死,故又称生死窍、复命关;真气归黄,必须纯为先天,否则清浊混杂,易生“闯黄”、“闹黄”之症。囟门盖骨乃人身生气所凝结,上应镇星 ( 位于中天,乃五星之中,高出日月星辰之上 ) ,丹家称为“人镇”,其光华称“意珠”,可卫护婴儿 ( 未成熟之阳神 ) 。
( 7 )玄关一窍说。玄关一窍为丹家之秘,又有玄窍、玄扎、玄扎之门、虚无窟子、偃月炉、西南乡、戊己门、谷神、天地根等异名。丹家因师传不同,对玄关一窍理解不一,有无定位和有定位两种说法。然而揽诸丹经,我们可确定玄关一窍的特征:这一窍,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亦在身内,亦在身外;无形物可觅,无方所可指。丹书谓“此窍不着于幻身,亦不离乎幻身。不着于幻身者,非一切有形之物;不离乎幻身,非可于身外求也。”“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物。”这一窍,全自虚无中米,自虚无中生,自混沌中求,自虚寂中得。丹家谓“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欲一识玄关,须穷取生身受炁之初,寻找乾坤阖辟之祖,阴阳互抱之根。这一窍,功到机现,时至神知;机发则露,机息则隐;只可以无心得,不可以有心求。《唱道真言》云:“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李道纯以一个“中”字为玄关,须丹家心领神会。玄关一窍无体有用,丹家身心静定,方寸湛然,虚极静笃,于真机妙应处,将动未动,未发忽发时,自然见得玄关。此窍一开,百窍俱开,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节,一齐爆开,百脉流畅,神炁冲动,先大药物随之化生,内丹仙术便可自然运行。
(8) 内丹学三要件。药物、鼎炉、火候为内丹三大要件。《规中指南》说:“身中之药者,神、炁、精也。”丹家先炼后天精、气、神促生先天药物。精气初生时称“外药”,外药先生而后采。活子时到来初生元精又称“小药”、“真种子”,采入炉中生为“内药”,故内药采而后生,为先天精炁。经小周天炼化为“大药”,“大药”又称丹母。炼丹时意念为“火”,呼吸为“风”,火候指炼丹时意念及呼吸运用的程度。急运称武火,缓运称文火,停住吹嘘称沐浴。火候之妙在于真意的运用,用意紧则火燥,用意缓则水寒。丹家用十二消息卦表示十二时火候,有进阳火、退阴符之分,以卦又株两计算呼吸次数。内丹火候所用时辰是人身这个小天地里的时辰,实是药物在体内运行的部位、景象的代号。小周天功法小药生时阳物无念而自举为“活子时”,大周天功法大药生时有六根震动之景为“正子时”。阴阳派丹法采药时机为火候不传之秘,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说。清净派丹法以神为火,以炁为药,神炁相抱,一任天然,则药物、火候俱在其中。鼎炉为丹家炼药的地方,药物起止之处为炉,升上之处为鼎。清净派丹法有大鼎炉与小鼎炉之分,炼精化炁用大鼎炉 . 鼎在泥丸宫,炉在下丹田;炼炁化神用小鼎炉,鼎在黄庭中宫,炉在下田炁穴。阴阳派丹法以女子为鼎器,又有所谓后天鼎、先天鼎、金鼎、玉鼎、水鼎之分。要之,阴阳丹法以少女为鼎器,以天癸为药物,以庚甲为火候;下乘丹法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年月日时行火候;中乘丹法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一年寒暑为火候;上乘丹法以天地为鼎炉,日刀为水火,性情为龙虎,以心炼念为火候。还有最上一乘至真妙道,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洗心涤虑为沐浴,中为玄关,见性为凝结,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打破虚空为了当。
实际上,内丹功法是仙学家数千年来同死亡作斗争积累下的知识。内月一学的思想,或是从老树嫁接获得新生而创立出添油接命之术;或是从恒温动物 ( 如熊 ) 冬眠而创认出总停脉住的活死人功法;其他如龟息、蛇蜕皮、婴几握固,无不成为仙学家模拟的句一象。
三、丹功修炼程序述要
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 ( 百日关 ) 。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 ( 十月关 ) 。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 ( 释教称坐关或闭关 ) 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 ( 九年关 ) 。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 但亦因人而异。今依《上品丹法节次》简述如下:
( 一 ) 炼己存诚。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 二 ) 筑基培药 . 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 . 刻刻规中 . 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羔穴 . 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 ( 坎中真阳 ) ,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 三 ) 坎离交靖。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羔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间,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腮滴下鹊桥,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 四 ) 采药归鼎。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间,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翁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 五 ) 周天火候。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 . 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 . 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 六 ) 乾坤交靖。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 七 ) 十月养胎。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胎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
(八)移神换鼎。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 九 ) 泥丸养慈。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 十 ) 还虚合道。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 . 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清净丹法的步骤在《大成捷要》、《伍柳仙踪》中记载详而且明。此处所述《上品丹法节次》可视为各派丹法之总纲,非止清净派而已。下面再据仇兆鳌《悟真篇提要》,简述阴阳双修派的丹法:
( 一 ) 凝神定息。男女双修功夫,亦要把凝神定息的踵息术贯彻始终。其诀要万缘放下,心息相依,虚极静笃,一念规中,行玉液炼形之功。
( 二 ) 运气开关。其法有积气开关与聚气开关之别;积气开关功迟,聚气开关功速。开关为得药作准备,欲采药上运,必须关路通畅。积气开关乃贯通任督二脉的逆转河车功夫。聚气开关续死用女鼎薰蒸,外提玉茎,蛇婴含吐,使管通关透。
( 三 ) 保精炼剑。元精坚固,则剑锋刚劲;锻炼有方,则剑气通灵。剑要刚、通、灵;金水相资,刚柔迭用,屈伸如意,呼之立应,则可明强弱而出入,用提吸以回阳,或侧身修道,或颠倒行功,顺逆皆可用之。
( 四 ) 采药筑基。鼎佳剑良,须按寅申子午气动时刻,按地天泰卦,采药筑基,以前短后长之作用行动,使民安国富,身雄力健。筑基用后天鼎器,每日两番,乃滋培温养之功。
( 五 ) 还丹结胎。诀用先天金鼎,待其天应星,地应潮,唇红如拍,瞳黑如漆,五千四八卷白虎首经当产,急忙下手,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采此先天虚无真一之炁,送归土釜,配以流珠,到口香甜,遍身沉醉,便是一得永得之金液大还丹。此羔肇自混沌鸿朦,霎时乍来,惟此一度,三家相见结婴儿,片晌得丹。
( 六 ) 火符温养。此乃阴阳派抽铅添汞、取坎填离之功,属炼炁化神阶段。其功法与筑基相似,须用阳火阴符,抽彼之铅,添己之汞,务要天君泰定,对境无心,三百日朝暮行六百卦,周天数足,十月胎圆,婴儿现象则通神入圣。此段功夫须守满持盈,防止阴佞阳骄,妄作走丹;更要慎密火候,防危虑险,功成则将丹房鼎器善遣之。
( 七 ) 抱元守一。十月功完,阳神出壳,须行哺乳温养、入定寂照之功。此段还虚合道功夫,乃无为之性功,诀在绝虑忘机、逍遥静观、虚寂恒诚,便可达天仙境界。
阴阳丹法之功程,开关须三七,炼剑用百日,筑基在期年,还丹只片时,温养经十月,抱元历九载。内丹学本是仙家虚无大道,中间琴剑鼎炉,乃搭桥借径之方便法门。此术乃封建宗法社会之旧阴阳丹法,可知而不可修,需经研究改造取消其荒谬之处才有用。以上为男子丹法,下面再述女子丹法。
内丹学注意到女子在心理与生理上与男子不同,男子外阳内阴为离卦,女子外阴内阳为坎卦;男子以精为基,女子以血为本。因之内丹功法在筑基入手功夫和初关仙术。男女有别。女子先炼形质,后炼本元,以乳房灵脂变化气质,斩断赤龙 ( 月经 ) ,使乳房缩如男子,再依男子功法依次修炼。丹家主张女子金丹先要收心养性,意守两乳间擅中穴 ( 亦名乳溪,乃女丹之炁穴 ) ,以“太阴炼形”之法炼血化炁,采血海 ( 子宫部,相当男丹下田 ) 中真炁上透炁穴弋擅中 ) 炼药以完成初关仙术。初关仙术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男女丹法 . 要在一个“‘中”字,丹家在变化男女体质的命功上求其“中”,在性功上也求“中”。“中”即是阴阳造化的枢机。曹文逸《灵源大道歌》传上乘丹法,元和内运,男女皆可修习。女子体性阴柔,比男子更易成道。女丹只要修成胎息,玄关一窍展开,由后天转为先天,三年五载可抵男子十年之功。今据《坤元经》阐述女丹步骤:
( 一 ) 静养化悉。女子入坐时万缘放下,清心寡欲,意默血海,二目返照两乳中间炁穴。两手交叉捧乳揉摩三十六遍,自下田血海微微吸气二十四口 ( 童贞少女不必用揉吸之法 ) ,而后仍双手捧乳,回光照定炁穴。如此寂静自然,直至虚极静笃,不知不觉生机触动,丹田血海中有一缕清气升至炁穴。复凝神照定炁穴,元和内运,舒散周身,一片浑圆景象,方可下坐。
( 二 ) 知时炼形。女子月经一月一来,分为壬水、癸水。壬水生时,信先至,至癸水生,潮立至,经三十个时辰,潮将止未止之时,癸净壬现。丹家宜于信到时行化气养形之功,经止时行炼形和气之功。两日半行经赤龙正旺,不可妄行采炼,应安心静养为妙。化气养形之法:预先算定信至之期,焚香静坐,呼由丹田起意上照神室,吸由羔穴回返下笼血海,少刻觉生清气一缕上升炁穴,复引下血海,丹田生热,血化之气引动真一之炁,速回光聚气于海底,用意引过尾间,穿夹脊入泥丸,复透上胯,舌引生液,咽下重楼,至乳间炁穴运液化气,经两乳舒散周身百脉,以养形体。月经将止未止之期,真阴忽又发动,如鱼吸水,急照前法行炼形和气之功。
( 三 ) 斩龙立根。女子斩龙之功,一是内炼丹田与炁穴间之气,接乎外来之气,融成一片,并将口中所生津液和清气下咽丹田,并沿带脉运息烹化,静守自然,称玉液炼形之功。二是意照血海,炼液化炁,沿督脉过三关入泥丸,复化为津液滴下经重楼入炁穴,在炁穴烹液化气,经两乳流通全身,称金液炼形之功。三是信至潮未至前,采血海之气入炁穴炼化,称索龙头之功。四是癸尽千生之际,炼血海之气过尾间转督脉下降炁穴,舒散周身,称擒虎尾之功。如此壮者二年,弱者三年,经血由红而黄而白而无,赤龙斩断,乳头缩如男子,丹基始立。
( 四 ) 采取生药。女子斩龙功后继之采取之功。其功法即虚极静笃,凝神入炁穴,逆升头顶为进火,进火即为采取;顺降腹部为退符,退符即烹炼。先采心肾之气炼之促生外药;再采外药炼之引生内药;终采内药炼结而生大药。丹士静坐觉丹田温热,心肾之气足,采取穿尾间沿督脉、任脉入炁穴复降丹田,日日加工,一年之间 . 便有生外药之象。丹士一觉药生炁到,趁其生机,采而聚之,转河车炼之,后藏于丹田,温养日久,力一生内药。
( 五 ) 炼结还丹。女子觉生内药,速采而勿失 . 即行炼结之功。吸降心中真火以养之,呼升肾中真水以温之,子前进火,午后退符,行小周天火候,渐聚渐凝。当炼之时,定息运气以抽铅,行火炼形以添汞,以呼吸轮转,河车搬运,周天火候不差,先天大药结成紫金丹,方可移炉换鼎。大药穿尾间沿督脉经泥丸降至乳间炁穴,还乎先天本位,称作还丹。 www.taoismcn.com
( 六 ) 会合胎息。还丹功成,大药入炁穴,先行乾坤交媾,神炁会合之法,后以胎息养仙胎,为十月温养之功。法以真意引元神下入炁穴,和元炁在炁穴内相包归一,意引息运,交合融化,结成珠胎。然后行大周天火候,如鸡抱卵,如龙养珠,静养胎中生息。而后化后天呼吸为先天呼吸 . 化真息为胎息,以胎息养胎神 . 于先天大定之中,气息悠悠绵绵,觉有终无。
( 七 ) 调养出神。百日神炁大定,再以五脏真气,随息入胎中凝炼,百日药力渐全,为五气朝元之功。复加百日,化去胎中之息,炁化为神,神定阳纯,胎神坚固,炼炁化神之功全。三百日胎神大定,谓之胎圆神全,又称灭尽定,至此须将此太和元灵真性之胎神,由炁穴上移泥丸宫。阳神在泥丸宫盘结数周,冲开天门,霞光三耀,电闪雷鸣,婴儿出胎。
( 八 ) 合道成仙。阳神出壳,婴儿现形,须经三年哺乳,九年绝阴,方始成熟。初出婴儿幼嫩,恐迷失不返,应即放即收,渐放渐远,炼到出在定中,入在定中,婴儿老成,得大神通,还虚合道,渐至仙人境界。
内丹学是一门正待研究的学科,它的学术成果,将有助于促进哲学、生理心理学、心身医学、脑科学、宗教学等多种研究领域的进展。 ...
第六章 中派的筑基方法
中派的筑基方法有二种,第一是李道纯致中和法;第二是黄元吉和闵小艮的中黄直透法。...
===========
且看小子我的胡言乱语:
黄元吉之"中"与闵小艮有形之中的"中黄直透",不尽相同。
丹经万千,五光十色,功法烦多,无所适从。
个人比较倾向于黄元吉之无为法,而加小许以《行气玉器铭》的有为法。
有为-->无为-->有为-->无为
动-->静-->动-->静
《行气玉器铭》:“行气——吞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吞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炁沈丹田若干次的有为法,
以"坐忘"之无为法静坐,待"固则萌",再静坐一会儿,出外漫步,则无余事矣。
待结丹后之境,方可对照《伍柳仙宗》或各丹经。
但只对平人而说,炁至病灶,痛苦难免,先当治疗为要。 千古内丹谜 一朝揭奥秘
·裘正堂·
内丹术的健身、祛病、长寿之效验,正日益受到气功爱好者的重视,然而,作为一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的功法,其健身祛病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 ? 内丹的本质又是什么 ?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笔者试图透过其外部表象,去芜存著,探究其真气发生之源,健身祛病之秘。
内丹是什么 ? 对此众说不一。是一粒玄珠吗 ? 的确,当元气发生,元性显现时,先天一点灵光圆陀陀,光灼灼,活泼泼地不断显现。若排除后天的识念,一点灵光常湛然,出现次数越多,则状态越佳。若以后天求之,则倏然逝去。这,的确是有丹的表现,然这仅是内丹的表象,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内丹应当是具有物质性的,有实证可验的。
内丹是能量流吗 ? 是药与火的体验吗 ? 确实,内丹术修炼到一定层次,体内有如热汤倾注,这是一种存在于体内的生命能量。当内丹修炼达较高层次时,体内自有真气频频发生,中、下丹田温热之“自然真火”左旋右回,浑身酥软,美快无比,腹内如活龙动转升降。丹家谓此“卯酉周天”。凡炼内丹得验者,命门之火常燃,丹田火炽,两肾如汤煎,此谓得大药之效验,有了这种体验就说明你真正人门了。凡此时,往往口中真水如潮,不断灌人下丹田及脏腑,身如沐浴之方起,春意融融,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如阵阵春风在体内微微吹过,每日身轻体健,神清气爽,这一切确实是有丹的体验,对于健身有着无限的意义。但是如果把这些说成是内丹的话,也仅仅是罗列现象,不能概括为本质。因为只有探究真气发生之源,才能把握内丹术的健身奥秘。
真气发生在何处 ? 我们观察各类气功功法,发现其都注意人体的下丹田,即脐下 3 寸之处,认为该处乃真气产生之源。命门为后丹田的标志,是肾精所藏之处。明·张景岳云:“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这说明命门为阴阳二气发生之源,命门火旺,阳气生发,能滋养五脏六腑,故此处为生命之根本。当内丹修炼至一定层次时,丹田温热之真气升起,命门亦有大量的真气产生。毫无疑问,这是精窍之阳精与肾精所化的真气。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景象在密宗功法“拙火定”中也可见到,所谓“拙火”是指脐下 3 寸处升起命火,以此命火温养敷布全身,谓之“拙火”升腾。拙火的真源发自于丹田下极,无疑是生殖之源。
从上我们可以认识,内丹术是一种把潜藏于人体的能量开发出来,从而达到健身、祛病、长寿目的的修炼术。这种未知能量实际上是人的生殖能量,亦即丹家称为“长生药”、“真种子”的元精。清·柳华阳曰:“仙道炼元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初机,即炼肾中之元精。精满气自然发生,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补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人人都知道元精能顺出生人,但要使其逆返回去,转而化气,用此真气补先天之气,最后生机不动,容颜不衰,阳精成体,修成金丹,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使元精顺出,由盛转衰,情少气弱而成病。精有先后天之分,明·陈眉公在《宝颜堂秘岌》中言:“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氮氢而未成形,后天之念一动,则成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为顺出时的浊精,但在未顺出时却氮氛于脏腑之间。元精不能直接转化为先天之精,但却能炼精化气,用此真气可以补足先天之精,补到气足是为丹也,这就是内丹术炼精化气的根本出发点。其实是以实证为前提的,步步有验证,现举实证于下。
内丹术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一是马阴藏相。当炼养达一定阶段,在能量补足后,明堂间时有电光闪烁之景,并出现马阴藏相。所谓马阴藏相,是指阳物缩回体内如童子,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小周天行满之时,说明精窍内无精而导致阳物缩回,此时元精往往转化为真气,汇聚于黄庭之间,因而真气充足,体内温热。这种药与火的体验正是精化为气的明证。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二是不漏。所谓不漏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保精不泄,而是比其高出许多,不漏也是精化为气的明证。不漏者已是大周天的景象,此时气足精满,完全不同初时的马阴藏相,动则为精,静则为气,只要心静,元精已能不断地转化为真气,因而是不必漏,这是生命逆返的关键一步。古人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内丹术炼至神府坚固,阳精成体,精足气满,是丹成的表现,是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良性循环,也是内丹修命的意义所在。那么,内丹术的健身意义何在呢 ?
一、内丹术与其他气功方法有所不同,在于独重炼养先天一气,元精为生命原质,内丹术的方法就是把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来滋养全身。张伯端曰:“人人都有长生药,只是迷徒枉摆抛。”这种长生药就是元精,《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元精若被过度地消耗,故而氮氢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也将逐渐衰竭,生命力由旺盛转为枯竭。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寿命约在 120~175 岁,其所以夭寿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丹家认为是元精消耗太过所致,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曰:“态情纵意,散失元阳,耗损真气,年高憔悴,则曰老矣。”故而修炼内丹术,以添油接命,还其健康。
二、内丹修炼是一种逆返的方法。对于寻常之人来说,精满则泄,天经地义,而内丹修炼能达到不漏,不仅如此,还将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穿夹脊,贯尾间,流通于脏腑之间,驱除身中阴邪,荡涤秽浊,以身内已有之大药,为自己健身祛病。此种方法确实意义非凡,久久行之对于健身有极大的作用,难怪不少人通过炼内丹出现逆返的种种景象,甚至出现白发转黑,容颜返老还童,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现象。
内丹术修炼是属于性命双修之法,它决不仅仅是生殖能量逆返的修炼术,而是要达到身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内丹有成者只要做到身心虚明,真气自能频频发生,同时内心处于高度愉悦状态,以天地无限之元气,续我有限之形躯,久久行之,自有无限天然妙处,吕祖曰:“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人生气数有限,如盛不知保,衰不知救,则诸疾蜂涌,至命将丧。生命枚关之事,宜急下手修炼就是了。 九转内丹术
--------------------------------------------------------------------------------
国际气功网 http://www.qg108.com 2006-5-13 23:02:25 诸葛华阳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和看法,随时可以到开心社区讨论
4096349148
九转内丹术,系陈朴所创的一种道教气功养生法。据记载,陈朴,号冲用,唐末五代初人,受道于钟离,与吕洞宾同时,著《陈先生内丹决》,载《正统道藏》妇字号下,盖后人所记也。陈朴的内丹术,颇有特色,它以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很少神秘主义的色彩;其功法与一般不同,并不首先打通督脉,而是着重于任脉一路的运炼,从第一至第七转,活动的范围始终是上下于心肾三焦之间,直至第八转才由泥九过夹脊,由上沿督脉下行,复归丹田;功法系统完整,从炼养胆气入手,依次炼心、肾,再行养阳、养阴之功,最后炼骨、炼肉、炼脏腑,直至丹成功圆;修炼的方法具体详尽、效应确实,内气的运行部位,所历经络穴
位,怎样呼吸吐纳,如何采天地日月之精华,一步一环,毫不含糊,转转有成。可见,此功是陈朴内炼的记录,经验的总结。一般人依法行之,修炼下辍,久必大有益于身心,虽然"飞升"是妄谈,但是也会产生本质上的变化,超平常人,这就是"仙",
67778
所谓"内丹",是由人身内心肾精气交媾而成。心藏神属火,肾藏精属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神精相合,气在其中,三宝合炼,即成内丹。"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转而成九者,九为阳数之极,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从一到九之数,表示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内炼先通胆腑之气入手,"天地生气萌之于春,万物得生气然后能生,人之得生气藏之于胆,人能通胆之气,然后内丹成就-转之功"。在内炼的过程中,也强调遵循天地日月运行、阴阳消长规律修养方法。自然气候变量的特定组合.即
51997 气候、时节、地磁、光线等基本自然条件的综合变化。对于 人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与体内调节生命节律、控制生长衰老的生物钟息息相联。在特定的节气时辰,按照特殊方法锻炼,就能使自己的体质逐渐发生变化,返还生命的最佳状态,下面介绍九转内丹术的功法步骤、要点及效应。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第一转 降丹
45244 练法:时间选在每日二更尽三更初(23点左右),先少量饮食,避免过饥、过饱;洗漱定神,调和心绪,排除杂念。然后盘膝而坐,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先以舌倒卷定舌根两窍,闭住呼吸,渐觉左右太阳经有两道气从大牙根冲上,贯两太阳穴;次入顶门,感觉两气相交合,即为一次。每次毕,开目稍待,然后再闭目,复行法如前,候气至顶部泥丸宫即止。如此,每夜行三次。
63980
效应与注意事项:行至数夜或数日之间,渐觉气从泥丸宫流入脑,沿喉咙透夹脊,串尾闾,贯胆脐冲心胸,觉胸中温煦舒畅,是真气下降的征兆。再练数夜,感觉气抵心中,心中温煦微动,此温气又从心而上,过喉咙,入舌下。口中微觉苦昧,就是胆气生升,阴阳调和,内丹将降的征象。此时应注意,练功之时切勿受人或动物惊扰,并应在坐前置一小桌,以备在出现突然气行,感觉身形渐大、精神兴奋,渐觉房舍人物山河在自己身中,手足不知所在之时,手有所按托。出现这种情况时,当以手扶桌,闭目。这时,可能觉得心头一团光亮如日坠于下丹田之中,这就是内丹下降的体现。丹降之后,不可立即睁眼。先渐渐收拾意念,然后使四肢复旧、睁眼。有条件的内服人参汤,晨起饮热粥;没有条件的单饮热粥亦可。将养一二天,就完成丁第一步降丹功法。降丹功法有消百病、增体力的效果。
63390
第二转 交媾
41553 练法:选初九(农历,下同)、十九、二十九日正午时分,端坐在静室之中,盘足瞑目,叩齿九遍。待神志安定、内气调和,然后行闭息之法。以一呼一吸为-息,每一闭八、九息。-闭完毕。缓开双目,恢复呼吸,再行闭息法如前。初闭时息数可少至-次二次,渐熟悉后五次,极熟练后九次。
18176 效应与注意事项:依法行之,待闭息之法极熟练时,便是体内火候周足之时。此时,自觉心中温热,四体舒适,心神翕动,-道热气下流丹田,此是内丹入丹田的征象。丹气渐成,静坐之际时有神光从眼而出,此乃丹光,体质进一步加强。
64699
第三转 养阳
14018 练法:选初六、十六、二十六日半夜,洗漱毕,入静室端坐,盘膝,叩齿六遍,凝神瞑目入息。入息者,微吸不呼。每一入六息,如此六遍。待月尽之日半夜时分,依前法于静室中闭目盘足而坐,先以左手按摩顶门,右手按摩尾骶,各四十九转。按摩时,紧闭气息,至次数完满,稍事休息,再闭气息,再按摩,如此三次。
35496 效应与注意事项:行功之后,觉五脏中其热如火,乃火行之候。在二十六日或月尽之时,觉左胁内动摇,或微微有声,一道热气横过丹田,直入右胁之下,其热如火,动摇许久方消失。若静坐内观,可见左胁下有"一颗明珠,如火轮之状";还可听到天地和谐之声。此外,生理上也可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二便减少,一月仅十余次,男性生殖器渐缩,肠胃亦觉微缩。
59952 第四转 养阴
28260
练法:选初六、十六、二十六日半夜时分,洗漱毕、入静室闭目盘坐,叩齿三十六遍,宁神闭息。这时期闭息,与前不同,直使鼻内无出入之息,直候体内真气充满,气贯舌窍,口中津液满溢,然后缓缓咽之,意念其归心。归心之津液激动心神之火,温煦全身,五脏觉热,遗体微汗,四肢舒适。如此为一遍。每至二十六日,如此行功三遍,止功。
58053 效应与注意事项:此功行后,可觉右胁有声如雷鸣,-道热气流入丹田,鼻中火光迸出。此功练成后,于静坐之时,能感觉内丹的神光从顶门放出,如一轮明月,罩笼身体;身体不畏寒暑风霜,四季如一。
第五转 换骨
45726 练法:选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正午时分,面南盘膝,闭目,对日而坐。候气定,闭息使气无往来,充满于内,意念内外真火相交通,-身上下通红,光明满坐。二三十分钟后,渐觉丹田一道凉气(真水)上贯于心,如水晶一团在心上。然后睁眼呼吸,由鼻向日吸日华之气,意念归其心,与真水相激。如此行九九八十一次而止。
效应与注意事项:吸日华气归心、与真水相激,便觉心头气动,丹田如鱼涌跃。此功行三载数足,则能脱胎换骨,只觉夜间汗出如白膏。这种反应,陈朴认为是"凡骨随汗而消",并称之为"阳砂换骨"。
33153 第六转 换肉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练法:选每月十五日夜半子时,洗漱毕,对圆月而坐,闭日盘膝,调和气息,而后合嘴闭息,意念真气充满六腑,体内肾之真明之气与空中月精之气相互交通,身形莹如水晶,湛然明朗。二三十分钟后,渐觉一道热气(心神之火)降入丹田,如一团火轮在玻璃盘中。然后缓缓睁眼呼吸,由鼻向月吸月华之气,意念其归入丹田,月华真明激动丹田真水、水火相交,如沸池之状,如此行八八六十四次而止。
效应与注意事项:吸月华气归丹田,与丹田真水相激。便觉四体汗出,百脉舒畅。如此功行二载,则能换去"凡肉"。照陈朴说法,采月之精华纳入丹田,结为"阴粉"。-年之后其"阴粉"化入肉中,其反应是"但觉大小便常有紫血随气换下"。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第七转 换五脏六腑
练法:此功需在绝对清静纯化环境中修炼,按陈朴的要求是"远离尘世,人深山之中岩间"。练功环境选定后,冥坐,闭息凝神,口鼻绝往来之息,意其真阴真阳交于腹中,归于四体。
15114 效应与注意事项:七转之功练千日,便觉顶门窍开,出红黑之气,此乃五脏换成胎气,胎气发散的体现。待感觉顶门窍合,是胎气出尽,七转功满的征兆。依陈朴之说,此时的身体日间便现形影通明,色如红玉,甚至可以腾空飞行。如果丹火太盛,五脏发热,可于初九、十九、二十九三天, 入水洗浴,此际可见"真丹光明,如火轮之状"从阴户而出;良久舌下生津,丹光又自阴户而入。一直练到八转,即可不浴。
40389 第八转 育 火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练法:内丹之功练至八转,便形成了上接舌下两窍、贯于口中,下接腹脐的体内稳定不消的内景联系,陈朴称为"地带",似婴儿之脐带。若遇丹火内发,五脏燥热之时,即闭目冥坐,在闭息之后,意念口衔"地带",息气内通。丹田真水渐长。至第九日,真水长至喉咙,便觉内丹浸于此水之中。半夜,冥坐闭息,吸此水上入泥九官,沿督脉下行,过夹脊,复归丹田。
国际气功网qg108.com 效应与注意事项:功成之后,内火归真,永无热毒之患。
67994
第九转 "飞升"
23659
功至九转,无法无诀,任其逍遥。"道果圆成"。陈朴形容说:"九转逍遥道果全……足蹑祥云谒九天",实际上是神清体轻,永无疾病,老者返童,养生达到最高境界。
14754 以上述陈朴九转内丹术功法要点,一般人宜练一转、二转、二转、四转,便可增强体魄,预防常见病;五转、六转、七转难度很大,非专门养生家,摒绝世务,专事修炼,不可实行。至于八转、九转更非-般人所能企及,冰山绝顶之宝,需特殊人去摘取。 请仔细看 内丹实践,理论 与中医的核心理论的密切关系,你就会明白 中医的基础理论 几乎都来源于 内丹!!!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黄庭经》有诸多名家临本传世,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然而也有人认为小楷《黄庭经》笔法不类王羲之,因此亦有真伪之辨。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单修炼的主要经典。分为《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其中《黄庭中景玉经》出现较晚,通常不列在《黄庭经》内。
书中认为人体各处都有神仙,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论。介绍了许多存思观想的方法。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属于洞玄部。现传《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三种,因中经出现较晚,可以暂置不论,关于内外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相互关系,向来有多种说法。今人王明先生在《黄帝经考》中曾作详细考证,认为魏晋之际,民间已有私藏七言韵语体《黄庭》草本。大约在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女道士魏华存得到这个《黄庭》草本并加以注述;或有道士口授,华存笔录而写成定本《黄帝内景经》。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魏华存去世,《黄庭外景经》约在这前后问世,它是在《内经》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作者不祥。这是主张《内经》在《外经》之前出现。历史上也有人认为《内经》在《外经》之后出现的,如欧阳修等。
《内经》与《外经》旨意相通,这点是无疑问的。历来校注本经的较多,今所见最早注本为唐玄宗时隐士白履忠(号梁丘子)注的,收入《云笈七签》和《修真十书》,另有胡?、欧阳修、刘处玄、蒋慎修等都注过《黄庭经》,而清人董德宁《黄庭经发微》较晓畅易懂,陈撄宁《黄庭经讲义》分类诠释,解难释晦。据《云笈七签》本,《内景经》共36章,每章以句首二字作为标题,正文计416句,2912字;《外景经》分上中下三部,计98句,686字。别本与此大略相同。经名“黄庭”一辞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正统道藏》染丘子注序:“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王明《黄庭经考·释题》说:“按黄庭三宫,上宫脑中,中宫心中,下宫脾中,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并具中义。内景者,含气养精,内视神象:似义取双关。”今人陈撄宁认为庭乃阶前空地,故黄庭表示中空的意思,对人体而言就是脐内空处。总而言之,“黄”是中央之色(根据五行说: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土色为黄,故黄为中央之色),“庭”指四方之中,或指阶前空地,“黄庭”即喻指道家内修功夫的中空现象。
《内景经》又名《太上琴心文》、《东华玉篇》、《大帝金书》。历代称它是魏晋间道士养生之书,其实它远在一般药物养身、术数延命之类书之上,而是一部继承汉代“五脏神”之说,以身体脏腑各有所主的理论为基础,结合道教人身百脉关窍各有司神之说,以七言韵文的形式,注重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因它是早期上清派崇奉的经典,故又称《上清黄庭内景玉经》。《内景经》包含着一些医学理论,分别论述了人体各主要器官的大致情状以及主要生理功能,其中有十四章着重阐述了人体五脏及胆腑的生理作用。经中认为心是脏腑之王,能知寒热、和荣卫、通血脉、调阴阳;心开窃于口舌,能吐纳五脏之气,识别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体和无病身不枯。肝主谋虑,藏血、魂魄之居。
经中认为肝开窍于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关镜。肝气上与三焦气合,下为口中津液,津液过玄膺、明堂入丹田,真气流布,百骸受润,则无疾病。脾为仓廪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它认为脾居中央,横在胃上,外应脸色;脾胃相合供应营养,那么血脉通畅,筋骨强健、肌肤丰润、营养全躯,就能延年益寿。故它重视脾的功能,称脾为下黄庭宫、人体的根本、五脏的要枢。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认为肺气起自三焦,能调理五脏之元气,人若能把津液吞进丹田,那么肤色亮泽,百脉通畅,齿坚发黑,不会衰老。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经中认为肾主五脏六腑、九窃津液之相连,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聪目明,筋强骨健、百脉通畅。又肾藏精,认为人若止精可长寿。经文认为,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又认为胆外名于眉目之间,喜怒皆行此处,愤则发上冲冠。
《内景经》又吸收《河上公老子章句》及《太平经》中“五脏神”的观念,发展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说,认为人体各部位都有神灵居住。三部八景二十四神,是指将人身分为上元宫、中元宫、下元宫三部分,每部分的元宫都有八景神镇守,即上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上元宫中,中部八景神镇在人身中元宫中,下碚八景神镇在下元宫中。经中认为人们若能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则三田五脏的真气调和,不会有疾病,甚至能乘云升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神的名字并非随意起的,而是根据人身各器官的功能、所处方位以及颜色、状态等,加以提炼概括成的。如对面部七神的介绍:“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峰字罗千”。
这些神名都是对相应器官进行形象的概括,各具特色。经中认为,人体正是靠这些神的主宰,才是以维持生理活动正常地进行,才能“形与神具”。这些神有别于超自然力量的神,而是主宰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神”。这也反映出古时人们对人体器官功能的一些正确认识,但他们却将人体器官功能的主宰归结于神,是明显错误的。
《内景经》还对《存思法》进行详细阐述。早期道教《太平经》中就有存思五脏神万病都可消除的说法,《内景经》继承这一思想并加以进一步发挥。认为“存思百念视节度”,即要求存思身中百神,呼吸上下如一而除杂念。并认为“可用存思登虚空”,这是把存思之法当作学仙之道。可以说,存思是道教上清派典型的修炼方法,也是《内景经》的核心内容。所谓存思之法,《内景经》中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存思身内诸神,另外指存思身外之物。
道教认为人体多神,而以五脏神为主,故重视存思五脏神的色、形、气、服饰、姓名等。《内景经》对于存思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神,都分别加以论述,其中对存思心神的论述最多。如经中述道:“心典一体五藏(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这是认为心有神灵,且是五脏之王,倘若经常存思心神,那么阴阳和顺,脏腑调匀,均无疾病。存思肝神:“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
肝属东方木位,主青,故肝气旺盛清而且长时,如东方之木主春,肝为生气之本,闭目冥想生气遍照体内五脏之腑,与脏腑相应,上为五色云,如日月星辰光亮明彻,久久即可自己内视脏腑。“内视”是存思法中一种重要思想,就是指修炼者闭目存思,潜神入定后,内观形体,神气充溢而使体内朗然洞彻的景象。关于存思脾神:“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脾居中宫,存思脾神,即可增长精气,延长寿命,心虚洞鉴,神灵自通。关于存思肺神:“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云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同之不己形不滞。”肺为金宫,在五脏之上,状似华盖。
童子、白云都是指肺神。当喘息不定呼吸不畅、身体不快时,就赶紧存思肺神,便能调和六气而无灾害,常用此道,可保形体不枯衰。关于存思肾神:“肾部之宫玄阙园,中有童子冥上玄,……苍锦云衣舞龙幡,……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门生,使人长生■九天。”肾为水宫。玄阙园,喻指肾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肾神。当人正生病时,就应立即存思肾神,这样便能逢凶化吉,免除疾病而能升天成仙。
《内景经》提出“三丹田”之说。关于三丹田之名,在此经之前的早期道教籍中尚未出现。《太平经》、《大洞真经》提到泥丸、心、脐等与之相关的名称,只有到了《内景经》才明确提出“三丹田”的概念。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故合作“三田”。每一丹田中各居着一位神,故有“三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园一寸,故称寸田,下面分别简介三丹田。
关于上丹田:眉间内入三寸为上丹田宫,也叫泥丸宫。“泥丸百节皆有神,……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讲的是泥丸宫在一身之首,是百神之主,泥丸百节都有神,它们都受脑主持而排定坐次,泥丸九真都穿紫衣罗裳,人们只要意守上丹田,存思九真神,就可以延寿不老。
关于中丹田:就是指心,又叫绛宫。经中述道:“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讲的是,六腑五脏息息相关,共同维持人体正常运转,它们各有所辖,有不同的运作方式,但都受心主宰,故心存则五脏六腑听令而正常运行。人们若意守中丹田,存思不舍,自会长生。
关于下丹田:又叫气海、精门、名关元、命门等,在脐下三寸处。经中讲述下丹田的重要性:“或精或胎别执方,核孩合延生华芒。”道经认为下丹田是人命的根基、阴阳的门户、五气的本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处,内有真神赤子居住,故称下丹田为“命门”、“生门”或“生宫”。“核孩”,指宫中的阴阳神名,也叫“伯桃”,字“合延”。人们若意守下丹田,存思阴阳之神,则阴阳之气不衰,生命不枯。
与三丹田相对应,《内景经》还提出三黄庭之说。上黄庭宫在脑中,与上丹田相应;中黄庭宫也与中丹田一致,都在心中;只是下黄庭宫在脾中,与下丹田不一致。总而言之,《内景经》就是以三丹田和三黄庭为枢纽,注重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强调积累精气作为长生要诀,即“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内景经》除了主要讲存思身内之神以外,还讲到存思身外之物,即存思日月星辰。大致过程是:调整体内元气,使与所摄取的日月星辰的外气相结合。经中数处讲到此法,“出日入月呼吸存”,“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存思日月星辰,便有相应的仙人相保,就可以返还章颜,让精气充沛血脉脑际。
无论是存思身内诸神,还是存思身外日月星辰,《内景经》强调修炼存思之法必须精诚苦修,“至道不烦决存真”,“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这些都强调修炼要专心一臻致、矢志不移,也只有如此,才能得以登仙入道。以上大致介绍了《内景经》的主要内容,《外景经》的内容与《内景经》密切相关,大体一致,仍以七言韵文的形式,叙写修炼存思法的要诀,但文风略有不同。《外景经》去掉《内景经》中诸多脏腑色像神名,语言要简明平易些,语词清显,意义通畅。《外景经》原不分章,务成子注本分为上、中、下三部,至于与《内景经》内容相同的就不再介绍,下面就与《内景经》不同而较重要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加以介绍。
一是关于吐纳行气的方法。《外景经》在《内景经》的基础上,继续强调这方面的内容,如“象龟引气至灵根”,“呼吸庐间入丹田”,讲的是人应当效法长寿之龟,引气到丹田,以保持体内元气。又如:“人尽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呼吸庐间以自偿,子保完坚身受庆”,讲的是常人都吃五谷,品五味,而修炼黄庭经者的形状只食太和阴阳气,以充实体内元气,经常这样做,就会使元气充足,神气合一身体健康无损。
二是关于咽津和宝精、固精的问题。道教常称津液为玉液、玉浆、醴泉、灵液等,认为此液由炼气而产生,是五脏之精华,甜美清香。若人们勤加修炼,漱津咽液,那么就以去病防病,强健身体。《外景经》很重视津液的作用,如“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津液醴泉通六腑,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可见经常叩齿咽津,可使齿坚发亮,童颜常驻,其妙无穷。历来道经甚重视宝精、固精的问题,《太平经》主张“人欲寿,当爱气尊神重精”,《内景经》也强调说:“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外景经》也强调固精、宝精的意义,如“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俗专子精……闭子精门可长活”,“急固子精以自持,……精神还归老复壮”。
三是恬淡无欲的思想。《外景经》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并在数处加以阐述:“物有自然道不烦,重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廓然口不言”,“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虚”,“近存子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恬淡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等等,这些都强调修炼者要恬淡无欲,清静无为、虚静自守。这些思想是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加以继承,并有所发展,运用于存思修炼中。
《黄庭经》中的存思法,是古代道教推行的主要修炼方法之一,由于注重意念,静思默想,简便易行,很适合士大夫的口胃,故东晋以来,在社会止广为流传。《黄庭经》所述的一些内修养生之术,与《周易参同契》的炼丹之道相结合,在唐宋时期流变为内丹道,成为中唐以后道教炼丹养生方术的主流,所以《黄庭经》与《周易参同契》都对后代道教产生重要影响。不过,中唐以后道教传播《黄庭经》与晋南北朝大不相同,晋南北朝重默诵,中唐以后则不断有人为之作注,加以诠释。注家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注重脏腑的性状、功能及调护方法,以生理结构和医药知识为主。如晚唐胡?《黄庭内景经五脏六腑补泻图》;绝大多数注家属于另一类,以内修术或内丹道来解释《黄庭经》,如欧阳修、白履忠等。此外,有不少文士也甚喜欢该经,如晋代的王羲之给道士书写《内景经》,而且仿其句式作辞赞,陆游更有诗句赞道:“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黄庭经》在历史上先后被禁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北周武帝并禁佛道时受劫难。从内容上讲,《黄庭经》已完全排除了早期道书中反映民众愿望和要求的政治思想,主要讲长生久视之道,按理不会触犯统治阶级利益,也不会带来消极的社会影响,故它完全是公元六世纪那场大辩论后佛道两教受禁的牺牲品。《黄庭经》在元代又一次被禁。 学医之人,实在是 不可不学 道家之内丹!!!她是中医的根源!!!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方法!!!而现代中医恰恰是只知道 中医的结论性的东西,而不知道中医的这些基础理论这些结论 它是如何发现的如何研究的!!!!所以对中医的基础理论无法彻底的理解与解释!!!
内丹气功 就是 古人研究探索人体内在 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五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与 西医,中医的研究方法是 “体会”“感受”,而不是西医的解剖观察,这就是 中西医的根本差别!!!
[ 本帖最后由 易道 于 2007/6/1 01:51 编辑 ] 中医中无处不在的“气”的概念,决不是 什么抽象神秘的东西,而是 实实在在能够被你自己感受到的,在人体内部无处不在的东西,它就是 内丹气功修炼中 你能够感知到的‘真气“!!当你在丹田积累了足够的真气,你就能够 亲身体会到 什么叫做”经络“了,因为这时候 将 气冲经络,你能够非常明显的够受到真气在人体内部运行的轨道,这种轨道就是经络!!!!
而 气,经络,既然能够被人体清楚的感受到,那它们就决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客观实实在在存在与人体中的物质,既然能够被感受到,那必然与人体的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而根据气的功能性质,气的实质应该就是神经内分泌物质,这就是气的本质!!!!而经络必然就是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的更加低级的神经系统,它是连接调控人体各个脏腑的一个网络!!这就是经络的本质!!!!
那些把气,经络说成什么 ”场“啊之类牵强附会的所谓的”科学“的解释,是完全不知道真相的毫无科学的胡乱猜想,中医中的基础理论根本 没有任何的玄虚,只是我们后人不懂而胡乱猜测而已,越搞越玄,难怪中医被误解为 伪科学,因为学医之人 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中医的基础理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当前中医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
所以,中医基础理论 并不神秘,也不抽象,只是我们不知道 它的根源是什么,不知道 古人是如何 得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只要你知道了它的方法,你一样能够再次发现更多更深的中医理论,你也许也能够再次发现 更多的经络穴位,发现更精确的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发现更多的治疗方法!!!
这就是中医的实质!!
[ 本帖最后由 易道 于 2007/6/1 02: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