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自建医德档案遭质疑:会否左手监督右手
上海市卫生局日前宣布,年内要在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医德档案,作为14万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消息传出,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也有。是作秀还是真抓实干?医院能否客观记录“医德”,能否真拿医生开刀?相对“档案”的秋后算账,事前的预防是否到位?
“主要起约束和督促的作用”
上海市卫生局规定,由医疗单位做好医德档案的记录、汇总等工作,档案记录8项内容: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知识培训情况;开展文明规范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使用文明用语、尊重病人权益等情况;各级奖励荣誉及先进事迹和病人表扬、病人投诉及核查情况;违反职业道德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情况;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情况;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情况以及其他能够反映本人医德状况的材料。
按照要求,医疗机构按年度对职工医德情况进行评定,一般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如连续两次基本合格将被评定为不合格。
记者采访获悉,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对医德档案设置具体评价标准,给予医院在记录中一定的自主权。上海市卫生局宣传处副处长宋国梵表示:医德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上海建立医德档案,旨在加强行风建设,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净化”。他还透露,是否按照规定给医务人员设档,将是未来几年对医疗机构考查的重要内容。
“医务人员尽自己的职责,医德评价一般是不错的,医德档案主要起约束和督促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党委书记房敏是我国首位推拿学博士,“在当前的环境下,这个制度更有利于医院鼓励优秀,教育少数医德缺失者,鞭策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员。”
相关人士回应质疑
随着文件的出台,上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对如何制定医德档案进行准备和规划。这之前,已经有个别医疗机构自发建立医德档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拥有1240多名在岗员工,其中的“医、技、药、护”人员绝大多数拥有医德档案。
“以往对于病人的投诉,一般院方解释一下就过去了,现在都要记录档案。如果一时不能查实的,我们也会记录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涉及的医务人员是一种警示。”医院党办主任张殷华告诉记者。
在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每个员工都有一份医德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如发生索要红包、收受回扣等性质严重的“医德事件”,须将事件提交院考评会,轻者接受为期1天的在岗教育,扣除当月奖金;重者离岗培训1周,延迟晋升1年,影响年终奖励。据了解,实施以来,每年有七八位员工受到“离岗培训”的处理。
记者了解到,“医德档案”初步带来了两个效应:一是医务人员努力搞好和患者的关系;二是医务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服务培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针对“医院左手监督右手”等质疑,仁济医院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眼科医师李劲说:“病人的表扬和批评是医德档案中重要内容,但档案不应交由病人具体记录,因为医患之间存在明显信息不对称。除了事后医德档案记录,医务人员还要接受事前职业道德培训、窗口岗位培训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也有各类质控检查、文明评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