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楼医案诠释 连载
鲁楼医案诠释 〔 原帖于宝天中医网站 连载〕一日读论语至《雍也第六》:“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窃揣,夫子自名其读书处曰鲁楼,意必本此。
按。。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断句有误。
◎僧惠宗胃癌溃血一案
夫子既于一九四六年治愈今静安寺长老持松胃病以后,一时佛教界前来求治者甚众。近有上海市嵩山区淡水路圣倦禅寺惠宗长老者,久病胃癌至一九五一年六月三日突然溃裂,上呕血,下泄血。至六月八日出医院,昏迷沉睡,不省人事。由持松老法师暨胡厚甫、陈子和、刘瞻明、李玉良四居士电请夫子往救,夫子即偕唐书麟往焉。诊察甫毕,而医院所派输血五人亦随至。夫子曰:“病革,输血无益,而反有害焉。不可。”持师曰:“何谓也?”夫子曰:“大凡血去多而无内病者,可以输血,如伤折金创产妇之属;此以元气未夺者宜也。而元气已夺内病又甚者,不可以输血。何者,外血输入体内,必赖身中元气为之运行。今脉微欲绝,元气将脱;兼之身面浮肿,水气内甚。若再输入外血,则此若断若续之元气能载而与之俱运否?且今不事全体治疗,徒见失血而输血。病既未除,益其血必复失之。往复为之,血不能益,反损其气,势必不至耗尽元气不止。是何异夫济寇资敌者乎?今此垂亡之元气,必当保留以行药力,不则殆矣。宜速与云南白药先行救急。度服药三日,来苏可庆也。”乃遣去输血者。后果如夫子言。钱士良医师之太夫人为惠宗法师之昄依弟子,侍于侧,言及输血事。惠师戚然曰:“每输一次血,其痛苦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
附持师等四人笺示经过:“(上略)惠宗大师初病入院之经过,就鄙人等亲知亲见,一缕述之。溯自六月三日惠师以周甲之龄,忽患呕血。当时来势甚猛,虑有不测。急召救护车送入虹桥疗养院,住一零一室。经内科西医诊断为胃癌出血,极端危险。住院凡六日。除注射止血剂外,前后共输血五次,但随输随吐,终不能止。延至第六日势益危殆。西医云:开刀则心脏太弱,恐不能堪;不开刀亦无法挽救,数小时内即有生命危险。同人相顾愕然,不得已,与回?寺中。佥以西医既已束手,不若改延中医。乃决议求治于我公,亦最后作万一之想耳。(下略)”
【初诊】一九五一年六月八日
心腹内崩,血溢于上,并注于下,昏昏沉沉,不能与人言。面浮足肿,唇淡舌浊。脉微欲绝。肢缓不收。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灶心土三钱,干地黄五钱,阿胶三钱,白芨三钱,花蕊石一两。另用:云南白药救急,每三十分钟服一分。
【二诊】九日
血渐止。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灶心土三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花蕊石一两。另用:云南白药每三十分钟服五厘。
【三诊】十日
血全止。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灶心土三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花蕊石一两。另用:云南白药每三十分钟服五厘。
【四诊】十一日
言而微,移时乃复言。能啜薄粥少许。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地黄五钱,灶心土五钱,干姜五钱,甘草二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茯苓五钱,阳起石五钱。另用:云南白药每四十分钟服五厘。
【五诊】十二日
舌上浊苔渐化。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阳起石五钱,茅山苍术二钱,肉桂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五十分钟服五厘。
【六诊】十三日
大便仍黑,能啜厚粥。声渐壮,能续言。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阳起石五钱,茅山苍术二钱,肉桂一钱,防己二钱,茯苓皮一两。另用:云南白药每六十分钟服五厘。
【七诊】十四日
面浮渐消,足肿亦减。舌上浊苔化去一半。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党参五钱,黄芪五钱,苍术二钱,肉桂一钱,防己二钱,茯苓皮一两。另用:云南白药每六十分钟服五厘。
【八诊】十六日
胸脘安和。舌上无浊苔。面浮足肿都消。大便色黄,反觉秘结不滑。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干地黄五钱,阿胶四钱,潞党参五钱,黄芪五钱,茅山苍术二钱,肉桂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九十分钟服五厘。
【九诊】十八日
移居树荫楼间,足可屈伸,尚难行步。宜啜粥,勿[口契]饭。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五钱,甘草二钱,干地黄四钱,潞党参五钱,茯苓五钱,橘皮三钱,生白术五钱,肉桂一钱,鸡内金三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九十分钟服五厘。
【十诊】二十日
随时饥饿,欲倍饮食。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三钱,甘草二钱,潞党参五钱,茯苓五钱,橘皮三钱,半夏三钱,生白术五钱,肉桂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一百二十分钟服五厘。
【十一诊】二十三日
宜闭窗,勿贪凉当风。节饮食。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五钱,橘皮三钱,半夏三钱,孔公孽五钱,肉桂一钱,厚朴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一百二十分钟服五厘。
【十二诊】二十六日
舌上水津四溢,不能自摄。胸满肠鸣自汗。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五钱,半夏四钱,泽泻四钱,砂仁五钱,蔻仁五钱,孔公孽五钱,肉桂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一百二十分钟服五厘。
【十三诊】二十八日
水湿渐化,舌津不溢。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五钱,泽泻四钱,砂仁五钱,蔻仁五钱,孔公孽五钱,肉桂一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一百二十分钟服五厘。
【十四诊】三十日
胸不满,肠和。汗止。方用:黄附块一两,干姜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五钱,桂枝三钱,砂仁五钱,蔻仁五钱,生白术五钱,孔公孽五钱。另用:云南白药每一百二十分钟服五厘。
【十五诊】七月二日
面目微浮。方用:黄附块一两,生姜皮五钱,茯苓皮五钱,五加皮五钱,橘皮三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杏仁三钱,孔公孽五钱,砂仁三钱,蔻仁三钱。
【十六诊】五日
出寝门,扶杖走于廊下,健步可期。方用:黄附块一两,茯苓五钱,桂枝三钱,生白术五钱,孔公孽五钱,砂仁三钱,蔻仁三钱,甘草二钱。
【十七诊】八日
方用:黄附块一两,茯苓五钱,桂枝三钱,生白术五钱,孔公孽五钱,砂仁三钱,蔻仁三钱,藿香三钱,薏苡仁五钱,甘草二钱。
按。。查色按脉,先别阴阳,谨熟阴阳,勿与众谋,是证昏迷沉睡,不省人事,脉微欲绝,身面浮肿,是少阴证,纵有它故,亦当先温,与通脉四逆汤,再量证加减,增损剂量。
经云。。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今呕血泻血已五日,血证急如星火,首当理其亡血。亡血,名为亡阴,实则亡阳,因其亡血中温气也。血之吐衄便溺,必因先瘀而不行,气无形难病,必因血瘀,血有质易病,必因气凝。肿瘤气郁,血随之瘀,郁极崩破,血溢胃家,上溢发为吐血,下泻发为便血。内伤亡血之病,无不由于虚寒,虚寒之原,无不由于中气之败。中土不枢,火浮水沉,此亡血之原也。土困木郁,风木疏泄,所以血流不止。治当暖水燥土,滋木清风,用黄土汤。
亡血大证,谨守其阳,设当输血,阳当先行,因阳可煦阴。不然,病当温阳而输血用阴,必速其死也。创折,金伤,产妇,再障危症,亦莫不如此。此即先生所强调之元气也。是证,病在少阴,微阳一线,故诊前屡次输血,痛创其阳而苦不堪言唉。
一诊方分三部分,通脉四逆暖水土。白药,花蕊石,白芨止血活血。黄土汤去黄芩白术,去黄芩是因上无相火之热也,去白术之壅,是因苔浊而中土急需流通也。
二,三诊,血溢渐止,故减白药去白芨,增阿胶滋木,加党参益中气。三诊时血已全止,故三四诊两次保留灶心土使其止血效果稳固以后,即去之。
四诊加茯苓燥土,阳起石燥烈助命门元阳。又阳起石,石质重镇,可助肺胃之降。此时温肾之药,如仙茅骨脂恐不逮也,余如巴戟杜仲苁蓉蒺藜,性缓质润,恐误事也。
五诊浊苔渐化,加茅苍术运脾以化中焦之湿,肉桂一钱引入厥阴以去血寒,
六诊加防己茯苓皮,七诊更加黄芪以去水肿,七诊固之。
八诊胸脘安和,浊苔已退,面浮足肿皆消,大便色黄,元阳已回,去防己茯苓。
九诊诸证已退,此时宜力培中宫,以异功加内金补之,同时去阿胶之滋腻,去黄芪之宣营卫。
十诊更用六君,以培肺胃之气。同时去地黄之增脾湿。
十一诊可能有贪凉当风,饮食不化,故去四君,以二陈厚朴加孔公孽通降右路,务使流通,仍以四逆温下。
十二诊,阴霾上干,见肠鸣,胸满。浮阳不摄,发为自汗。龙游水盛,现舌上水津四溢,不能自摄。仍以四逆温下,以苓泽利水,同时以半夏,砂15,蔻15,孔公孽理降肺胃。
十三诊,舌津不溢即去半夏。
十四诊,以附子暖水,干姜,白术,茯苓,甘草燥土,桂枝疏木,蔻,砂,孔公孽理降肺胃。
十五诊,阳气未为敛固,右路卫气不收,致面目微浮,以四皮,杏仁,砂9,蔻9,孔公孽敛降右路卫气,同时利水,仍以附子暖水,桂枝宜暂去。
十六诊,仍以附子暖水,公孽,砂,蔻理降肺胃,术苓草补土,桂枝疏木。
十七诊,于上方更加苡米利水燥土补中,藿香宣降肺胃之气。
几个特点。。
1]附子30不变,且不用先煎。因证属少阴,水寒土湿,又因内伤出血全是虚寒。亡血,名为亡阴,实为亡阳,故暖水回阳是其脊线。
2]干姜甘草汤用至第十四诊,停用指征是肠和,胸不满,寒水侮土已去,下无阴霾上干。转为砂,蔻,术,苓,草,益中气,理降肺胃。
3]四逆以后,断壁残垣,有形之血难生,无形之气易长,故二诊之时即用潞党,五六诊加苍术,七八诊更加黄芪,九十诊添用生白术。
4]右路肺胃理降,关乎右路阳杀阴藏,故从五诊起即用苍术左旋,脾升交肺。十一诊二陈。十二诊直至十七诊收工,皆用砂蔻,公孽。
5]十四诊即易肉桂,用桂枝走经络营卫,此为血分。
6]如此水寒土湿,上来一开始就大用生地,阿胶,生地助脾湿,阿胶滋腻碍胃。对少阴证,对水寒土湿,仿佛不宜,且大出血因风木疏泄,大附子不久煎,又实助肝热,有加剧失血之虞。实际上有是证则用是药,合用则无碍,这是仲景黄土汤的特点。仲景之肾气丸,桂枝芍药知母汤,皆附子生地同用。
待续。。 读先生的贴真有拨云见天之感只是功力上浅,很多地方若是若非,不知其是关窍. 评价,四个字:按部就班 這部醫案裏面 還載有雲南白藥的原方呢 未见雲南白藥的原方。 我曾拜读过,这本书真的很神奇,又:本书里的云南白药方是用奇毒所配,我是不敢配了,所以看了就忘了,呵呵~ 本书的作者是谁啊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