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如何从六经角度来分析血压的机理?
六经的那些地方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血压变化?
是的,能否从六经角度谈谈高血压、低血压? 我觉得高血压就是阳明不降,当降不降而上冲,所以高血压患者下午血压偏高,
当然要分阴阳,阳性少,阴性多,阳气不足,生发不力,运化受阻,火气不降,金气不生.收敛不足. 阳不归元为逆,为什么,真阳不足,下寒重。真阳伤于何处,即阴寒生于何处。已是一个社会问题,趋向40岁以下人群,明白现代人下班在干什么就找到答案了。四逆汤可解决这个问题。四逆为病入三阴之主方,用之可添坎中之真阳,坎中之真阳足,离(心肌血管)输血能力强,即合少阴,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少阴不合,太阳难开,再用麻黄附子细辛加桂开太阳(有些汗出病人反是太阳开之太过,需加大桂枝量),麻 附并用可开顽痰,去淤血(古人续命汤中有专论),再就是用泻心汤决痞,结果形成一个局(面),由否转泰,或由未济到既济。其它难症均可类推 这个不成熟的理论背后有大量典型病例支承,有高血压,心脏病,牛皮癣,白癜风,前列腺炎等,仅仅抛砖引玉。 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微循环变窄所造成,由于微循环的变窄一会造成血管血容量的相对增加,二是由于微循环的狭窄降低了组织细胞的供血能力,前者的血压生高是被动的不得不如此,后者是大脑中枢神经下指令增加心脏及主动脉的压力,以使组织细胞的供血能够改善,是主动的。无论是那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心脏的压力,并促使动脉血管的老化。我想中医的四逆汤的理论很有启发性,四逆是四肢逆冷气血不能够达到四肢所致,而微循环的硬化变窄呢?也是气血不能达到微小血管,如果能在改变微循环的方面考虑就能事半功倍。那么这微循环的变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从中医角度考虑不外乎痰与淤血这两种病理产物,而造成痰瘀互结的应该是气,或是气滞或是气虚,能谨察阴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就能改善微循环的供血,也就能彻底的解决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中西医都未涉及血液量多少的问题,高血压是不是意味着血太多呢?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因为血压太高而去献血,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呢?血站的医生是最清楚的,高血压,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身体内的血液量不足引起的,是机体的造血功能不足造成的.问题的根找到了,病就好医了. 知止老师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可以算是衷中参西吧!
我们那儿有个老太太,七十多了,血压总是再一百九十以上,可身体很好.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正气充足,而阻滞障碍不除?
我的見解
知止樓主的一篇長篇大論,概略地說,就是認為高血壓是由於堵塞不通而致,此乃現代西醫學的基本概念,毫無新穎之處。西醫認為血管壁受到血脂堵塞,以致形成管壁狹小,或是血管缺乏彈性,再因高壞的膽固醇使得血液濃度轉黏稠,形成高血壓的表象,所以用藥積極地清除膽固醇,擴張血管,減少血液黏稠度───等,但並未解決高血壓的問題,尤其是本態性高血壓。因此,若中醫仍走的是此死胡同,必然是浪費時間而已。思考中醫內有許多自以為是,卻無實踐價值的概念,讀者務必要加以過濾,切勿盲目採取,否則只是走錯路,入錯門而已。就像我讀劉渡舟的白話內經靈樞,就發現他偏頗歪曲,猶如隔襪搔癢之處,所在皆是,實源於他並非針灸高手,也無此方面的真傳,難免臆測,而無法得其精粹,讀者就必須慎思擇取,切勿盲從,照單全收,盡信書不如無書,此之戒也。對不起,此發言或許偏頗,但用已自戒而已。 楼上老师所言极是,如果大家都能把自己的切身体会贡献出来,那对我们是莫大的帮助,而不是只弄几个知识名词翻来覆去,搞的人民群众以为中医人都是玄学者。 肖红答桂枝汤先生问
答桂枝汤先生问 桂枝汤先生:
承蒙下问,不胜惶恐。谨勉力作答。 所问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详细说明,至少要写成一本小册子。近几年远离学术中心,不知道有无此类新书出版。七、八年前,记忆中是没有的(有纯西医的)。但是有关文章肯定是有的。阁下在京,应不难查到。若有专著,自然应比我仓促作答全面深入。以下拙见,仅供参考。 血压是传统中医没有的概念,所以,高血压病没有和它含义大致相通的中医病名。顺便说一下,中医有与西医所谓“休克”(指征之一是血压很低以至于无血压)大致相通的概念,如“上脱”、“下脱”以及多数伤寒少阴病(有的是休克前期)。 既然使用血压计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的工具,我认为就是中医引进了血压这个概念。即使还用纯中药治疗,也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增加了血压这个“症”。要充分利用这个症,自然是能够中西医结合地理解它。 中医院校毕业生,不是没有学过关于血压的生理和病理。只是可能比西医院校讲得浅显一点。比如,网上有人答问说:
维持血压的三个因素:血容量、周围血管容量、心脏收缩力,教材上肯定都讲过。我这里再补充一点,即周围血管阻力。这虽然和周围血管容量有关系,却是不同的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这一点,教材上也应该有。有的人为什么不知道,我就不清楚了。 既然有四个因素影响血压,高血压的形成就和它们都有关。不过,就高血压而言,心脏收缩力增加基本上是被动的。导致血压升高的始动因素最多见的是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伴随容量缩小),其次是血容量增大。在生理情况下也是如此。如竞赛中的运动员或常人遇见紧急情况,血压就升高而且脉压差增大。西医称之为应急状态,其中的关键是副肾上腺素释放突然增加――为了适应紧急状态。它的主要作用是收缩除横纹肌、心肌之外的一切血管,同时心跳加快、收缩力增加。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也是此理。这时面色发黄(血管收缩之故,但横纹肌内的血管一般要扩张)、心跳加快而且收缩力增加、瞳孔散大。当然偶尔也可以出现另一种极端,即平常说的“吓瘫了”,这是应急功能衰竭,血压下降甚至猝死。人体不能总是适应紧急状态。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多见高血压。比如,由于网上信息交流这么快,我要立即响应问题,就有点血压升高。好在我还没有严重的血压病。 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因为别的病引起,即其他病的一个症状)。继发性的就不说了。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神经、内分泌、肾性、遗传、过多吃盐等五六种学说。下面说的比较简单,大概也比较通俗。 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多数与长期处于应急或准应急状态(紧张、焦虑、气恼、忧愁等)有关。少数与血容量增加有关,如嗜盐者容易患高血压即是。两种因素都有的情况自然也有。由于周围阻力增大,为了保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心脏不得不增加收缩力。长此以往,就要造成心脏肥厚(左心为主)等病理变化,而最终还是不能保证血液供应正常。
影响周围血管(主要是小动脉)阻力的另一个因素,是血管弹性减弱,即常说的动脉硬化。有些病人的始动因素如此。动脉硬化一方面减弱了弹性对血压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逐渐使血管口径缩小而增大了阻力。
再一种发病因素是血液黏稠度增加,即常说的胆固醇和血脂等异常增高。血液太稠,心脏不得不加大收缩力,于是血压升高。
自然还有遗传因素,但遗传因素也要通过上述因素起作用。
由上述原因可知,为什么儿童和青少年不得或很少得此病。 各种因素必然互相加重,造成恶性循环。结果不但心脏肥厚,还会导致一系列的血管问题而造成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发生在非要害地方不很要紧。若发生在重要生命器官如心、肾、脑,就是现在常见的这些脏器病。而它们都是迟早要致命的。 西医既然这样认识高血压病,治疗上自然针对发病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不能靠药物治疗。这就是《内经》为什么说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也是为什么练习气功会有效。然而,这两点很多人不可能或不愿意作到。
于是,只好在中间发病环节上做文章。主要有:
1、用镇静药缓解精神紧张。
2、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扩张血管,但又不能扩张很厉害。
3、用各种脱水或利尿药减少血容量。(多半个世纪以前有放血疗法,显然不是好办法)
4、还有多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
5、一般不能用降低心脏收缩力的药物。
或许应该说明,脱水药如目前最常用的甘露醇,一般只用于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脑意外早期的降低颅压同时降血压。 须知,第一个比较可靠的副作用又比较小的降压药是利血平,它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发现的,而且是从印度传统草药中提炼出来的。此前,西医对高血压几乎没有可靠的疗法。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有关药物发展很快。临床上曾经或正在使用的,应不下百余种,实验室研究过的应该上千种。我不是治疗高血压的专家,更不是药学专家,关于药物发展方面,很可能说得不大准。但总地说来,疗效提高很快。尽管至今没有一种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现状是大多数病人使用西药或西药为主。因为此病很难一劳永逸。多年坚持服药,中药特别是煎剂就很不方便、经济。我们不能不为病人着想。
谈到中医治疗,使我想起历史上的一位中医儿科名家--钱乙。他最后是患中风瘫痪死的,未瘫痪之前,他长期自治。待到瘫痪,他说:好了!病跑到肢体上来了(大意如此,请查其传记)。可见应该承认中医对此病以及由此所致的中风的认识是不够的。 怎样进行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呢?
首先,我要对每一个病人进行行为纠正。给他讲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希望他尽量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对有的病人也劝他练气功。
其次,对稍微顽固(指病)的病人,向他介绍高血压常识,希望他坚持治疗。
再其次,才是药物治疗。近二十年来,我虽然用中药为主。但我并不力劝病人单纯用中药或者开始就用中药。实际上,凡是找我看病的高血压病人,多数已有较长的病史。总之,是在西药疗效不好或病人要求中药治疗时才单纯或结合西药使用中药。 怎样使用中药呢?自然是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不过,我想告诉同道,有的病人(不是很少)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脉象、舌象等也正常。这时,在中医就是“无证可辨”。于是诊断它只有靠血压计,治疗一般只用西药(也可以用中药,但此事说来颇复杂,阁下有兴趣以后再说)。 有证可辨时怎样治疗呢?
在辨证分型方面,我没有独创的心得。大约不外肝阳亢盛、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型。具体方剂一般同道都知道。
不过我也参考西医的病理在主方中加入有关中药。比如茯苓一般是要用的,当然,有的主方中已有。再如即便不是肝阳上亢型,我也用钩藤。不过,我自觉最值得向同道介绍的是对两味中药的看法。
其一是川芎,我几乎是对每一个病人都用的。这基于李时珍对它的发挥,但我是从反面得到启发的。
其二是丹参,我很少用此药。因为现在用得太多了。我经常见到用它引起明显气虚。发现这一点的人恐怕不多。
好!花了三、四个小时,一气呵成。没有查考任何资料(手头也几乎没有)。虽然是通俗谈谈,也必有疏漏,还请不吝赐教。
好几个同道对以前的拙见提出各种态度的批评,我似乎还应该答覆。不过,有些意气之争,让我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