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顶从阴阳去考虑问题的医生才是好中医
狂顶88dingyang 我是个没有临床经验的自学者,我觉得治病应以临床为准,治好了就是有效,而不必太拘泥于争论,88dingyang 君略显偏执(当然,可能天才都很偏执),但我也觉得楼主的案子里不太像湿热的症状(苔白厚腻,不是黄厚腻),而且“脉濡软且滑,沉取三五不调,按之有力”似乎表达不太明确。所以我觉得应该真正面对病人了,才能说明 到底用什么方,中医的灵魂在于辩证施治,不能执于一方。请大家指教。回复 #2 88dingyang 的帖子
有点窦才的味,不知实践过了没 条条大路 通罗马或许 有人能 找到更近的路 我赞同二楼的观点。
治病先明阴、阳再定方向,方向对了,开方用药都会有效,只有大效小效之分,
这类病我治了一些,治好的有,无力回天的也有,只有实践了才知二楼的观点可贵。 我是一个患肾衰十二年的病人,前期寻访各路名医越治越重,迫于生存奋起自救,至今肾的指标比发现时还好。以本人拙见,西医的“肾”与中医的“肾”有概念上的不同,故而导致医疗上的混乱。治此病的诀窍在“解毒”,而不在补"肾“之阴阳。广东一位老中医曾说,此病全在中、上焦,我自己的治病经历也证明这一点。即使是想提高尿量,也可从宣肺、健脾、渗利等多方入手。 再说几句,我个人相信赵绍琴用他的方确实缓解了“那一位”病人;而#2也用自创的附子方治好过不少“这一种”病人。但不见得他们的方子就代表了治肾衰的标准方。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辩证不是中医的精髓吗?甲之熊掌,很可能是乙之砒霜。肾衰前期病变多种多样,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肾病综合症、红斑狼疮等病的后期都可能演变成肾衰,对待这千差万别的病人,怎会有一个方子了的?所以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别人的思路,根据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实际情况去开方、总结,才能奏效。 是呀,贵在不能拘泥,而是活法活用. 好帖.长见识,学知识. 好贴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