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7/1/17 12:08:01

毁掉中医的是混乱的市场

谢鉴钊

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甚为热烈。中医的价值其实是无可争辩的,政府对中医的投入不但不应削弱,而且应该加强。

  但目前中医确实面临着来自本身的严重威胁———假冒伪劣中药横行泛滥!中医无论如何高明,最终是要通过服用中药来显效的,如果中药失效,再高明的中医诊断,又有何用!吃了中药而没效果甚至只剩下副作用,不但贻误病情,还会让人对中医失去信心!

  据《羊城晚报》日前在广州一些中药材市场的调查发现:中药材假冒伪劣现象十分普遍,中药市场(包括中药店)的质量监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状况,在唯利是图的市场环境下,中药质量,又如何保证?

  中药材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

  一,产地不明,鱼目混珠。同一个名称的药材,产地不同,其药效不一样,因此处方上通常注名产地,例如川贝,就是四川产的贝母,而浙江产的贝母,则称为浙贝。川贝和浙贝因为样子不同还容易区分,但川芎要是换了在广东出的,形状差不多,药效恐怕就差远了。随着中药材的产业化,北药南栽,恐怕已不是什么秘密,只要能成活,产量高,管他药效如何!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一些中药市场销售的人参,经药检人员抽查化验,人参药效几乎为零。这样的人参,如果不是经多次煮熬过后剩下的药渣,大概就出自这样的人工种植了。

  二,滥用化肥农药,催生促成。养鸡养猪可以饲料加激素,种植药材和种菜种瓜一样,离不开化肥农药。这样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别说药效大打折扣,里面有没有毒害残留,还是个问题。

  三,用硫磺过度漂染。本来使用硫磺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漂染,是药材保鲜防蛀的一种工艺,但是,由于生产过程缺乏技术监管,为了追求卖相以致漂染过度,二氧化硫含量超标。你看到的枸杞子鲜红鲜红,你看到淮山药雪白雪白,那可能就是为了卖相好看而过度漂染的。而这些二氧化硫超标的药材,不但破坏了药效,还会刺激你的体内黏膜,导致疾病。

  四,直接销售假药。一些药品十分名贵,如冬虫夏草、海马之类。广州药材市场上,就发现有人在虫草中穿上铁丝,又发现在海马身上注满玻璃胶。也有人反映,市场上出售的蝎子,熬过汤后,有人专门回收蝎子渣的,收来干什么?据说是晒干后卖给中药店。

  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可能还有很多。但仅仅是上述所列的几项,就足可毁掉中医!

  药之不纯,乃心之不纯所致。假药不能治病,甚至只能越治越糟;而心之病,恐怕更需要对症施治,而且需要一副猛药。这副药,一定要真材实料。




来源:《羊城晚报》

jiuwei 发表于 2007/1/17 18:16:46

我所在医院去年已经由主管单位负责招标采购,供应单位证照齐全,中药材中,水半夏充半夏,厚朴是真假参杂,桂枝都差不多可以当肉桂用,夏枯草煮出来的水颜色清清,好象被人先淬取过似的,薄荷含叶量不够,一点味都没有,丹参染过颜色,一漂就知,白术不知是否真是用黄土炒,更象是用硫黄薰的,洗过呈白色。数之不尽,这样用中药还不如用中成药来得放心。
如有须要该药材公司名字的可以联系我,以防上当。

杏林箫客 发表于 2007/1/17 20:15:43

传统中药煎煮麻烦,服用量大,难以保存,不便携带,是许多人回避中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有了中药免煎颗粒,喝中药就象喝咖啡一样,用开水一冲即饮,省时省事,效果也好。

    中药免煎颗粒是中医的绿色产业,它对药物品种、地质条件、温度湿度、采收季节、提炼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符合GMP质量标准。对有些中药,还采取多道工艺分别提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药的有效成份。中药免煎颗粒日本、台湾、香港使用较早,我国从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推向市场,如今已广泛出口到东南亚及欧洲的十多个国家,国内的医院也越来越多地引进和使用。

    中医理论传统化,中药剂型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药会现代剂型与传统剂型并存。

    有人认为,煎剂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在煎药的过程中,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某种化合反应,这有可能.

   但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煎剂的有些药物成份是不溶于水的,有些药物成份加热后会被破坏,有时还会有假药或劣质药混于其中,而中药免煎颗粒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品质更有保证,可以说,煎剂与免煎颗粒各有利敝.

   再者,古人除了煎剂,还有丸剂与散剂,同样也不经过煎煮而用于治病,所不同于中成药的是,免煎颗粒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随时调整药物品种及用量.

   中药剂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在疗效相当的情况下,我希望中药也变得干净,方便,美观一些.这也是中医适应市场化要求需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毁掉中医的是混乱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