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讲堂:07012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研习资料+作业+心得
请大家分工合作,整理课前资料,提早预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可参阅下帖: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6605
(2楼) 桂林古本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炙)龙骨二两牡蛎二两(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甚者加人参三两。
======================================================
[临证使用]
对太阳病患者由于用烧针误治,造成了“火逆证”。所谓“火逆”即火热随经入里,里热严重,出现烦躁不安。如吴仪洛所云:“病者即火逆也,治者从而下之,于是真阴重伤,因烧针余毒,使人烦躁不安者,外邪未尽,而真阳欲亡,故但用桂枝以解外,龙骨牡蛎以安内,甘草以补元气,而散表寒也。
======================================================
[释方]
成无己评述:“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经中之火邪;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 Last edited by 豫晋鲁 on 2007/1/14 at 20:56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提要]
论火逆而致心阳虚烦躁的证治。
[阐论]
烧针劫汗,一则可迫汗液外泄而损伤心阳,二则又可使人发生惊恐而心神不安。今因烧针又行攻下,一误再误,损伤心阳,致心阳虚不能敛养神气,使心神浮越,产生神情不安等症状,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本汤以桂枝、甘草补益心阳,甘草之量大于桂枝,意在误下中气损伤,用甘草补土益气;龙骨、牡蛎重镇收涩,潜敛心神以治烦躁。四药共奏温复心阳,潜镇安神之效。
本证与桂枝甘草汤证心阳虚的“心下悸”证有轻重之别。前者为发汗过多,损其心阳所致,以心悸欲得手按为主要表现,尚属较轻。本证则由误用火疗而复下之,致心阳虚损,心神浮越而成,临床以烦躁为主要表现,病势较重。
[ Last edited by 高天上流云 on 2007/1/22 at 21:36 ] 《伤寒论浅注》:
“太阳为诸阳主气,阳为火,不可以火攻也。即不用火,而羌、独、荆、防、姜、附、桂、茱之类皆是也。”
“火劫发汗,今人少用此法,而荆、防、羌、桂、芎、芷、苍、橘之类,服后温覆逼汗,皆犯火之禁。读仲景书,宜活看,不可死板。” 《郑钦安医书阐释:伤寒恒论》
-------------------------------------------------------------------------------
十二、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躁〕者,(当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郑论 按火逆则伤阴,未见下症而下之,则伤阴,复又烧针而阴又伤,此烦(燥)〔躁〕之症所由生,而阴虚之象所由见,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者,是取其调中而交心肾也。
【阐释】此先火后下,又加烧针,是经过三误。故郑氏说:“此烦躁之症所由生,而阴虚之象所由见。”亦即心阳受伤,而见烦躁不安之状。故用桂枝甘草以助心阳,龙、牡以止烦躁。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校补)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以桂枝入心助阳,甘草以补养心气,龙骨牡蛎以收敛浮越之正气,安神镇惊,全方有调和阴阳,潜镇心神之功。陈修园说;此为火逆烦躁者,立交通心肾之法也。”用以治疗某些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等证。近人推广用于治疗某些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疗效。
[ Last edited by 淳厚 on 2007/1/23 at 21:49 ]
黄元御《长沙药解》
牡蛎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降胆气而消痞,敛心神而止惊。
《金匮》桂枝龙骨牡蛎汤、《伤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诸方并在龙骨。皆用之,以其敛神而止惊也。
牡蛎咸寒降涩,秘精敛神,清金泻热,安神魂而保精液。凡心悸神惊、遗精盗汗之证皆医,崩中带下、便滑尿数之病俱疗。善消胸胁痞热,缘少阳之经,逆而不降,则胸胁硬满,而生瘀热,牡蛎降摄君相之火,甲木下行,经气松畅,硬满自消。一切痰血癥瘕、瘿瘤瘰疬之类,得之则化,软坚消痞,功力独绝,粉身止汗最良。
煅粉,研细用。
====================
龙骨
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敛神魂而定惊悸,保精血而收滑脱。
《伤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一两,甘草二两,龙骨二两,牡蛎二两。治太阳伤寒火逆,下后,因烧针烦躁者。火逆之证,下之亡其里阳,又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神气离根,因至烦躁不安。桂枝、甘草,疏木郁而培中宫,龙骨、牡蛎,敛神气而除烦躁也。
龙骨蛰藏闭涩之性,保摄精神,安惊悸而敛疏泄,凡带浊遗泄,崩漏吐衄,一切失精亡血之证皆医。断鬼交,止盗汗,除多梦,敛疮口,涩肠滑,收肛脱。
白者佳,煅,研细用。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龙骨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陈修园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凡心腹鬼疰精物,皆属阴气作祟,阳能制阴也。肝属木而得东方之气,肝火乘于上则为咳逆,奔于下则为泄痢脓血。女子漏下,龙骨能敛戢肝火,故皆治之。且其用变化莫测,虽症瘕坚结难疗,亦能穿入而攻破之。至于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仲景风引汤,必是熟读《本经》,从此一味悟出全方,而神妙变化,亦如龙之莫测。余今详注此品,复为点睛欲飞矣。
痰,水也,随火而升。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与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性涩以止脱,何其浅也?
====================
牡蛎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按:补阴则生捣用,若煅过则成灰,不能补阴矣。方书注云:煅用者皆取粉,外治之法。荒经者误收,遂相沿不改矣。)
陈修园曰:牡蛎气平者,金气也,入手太阴肺经;微寒者,寒水之气也,入膀胱经;味咸者,真水之味也,入足少阴肾经。此物得金水之性。凡病起于太阳,皆名曰伤寒;传入少阳之经,则为寒热往来;其主之者,借其得秋金之气,以平木火之游行也。温疟者,但热不寒之疟疾,为阳明经之热病;洒洒者,即阳明白虎证中背微寒恶寒之义,火欲发而不能径达也;主以牡蛎者,取其得金之气,以解炎暑之苛;白虎汤命名,亦同此意也。惊恚怒气,其主在心,其发在肝;牡蛎气平,得金之用以制木。味咸,得水之用以济火也。拘者筋急,缓者筋缓为肝之病。鼠瘘即瘰疬之别名,为三焦胆经火郁之病,牡蛎之平以制风,寒以胜火,咸以耎坚,所以咸主之。止带下赤白与强骨节二句,其义互见于龟板注中,不赘。杀鬼邪者,补肺而申其清肃之威。能延年者,补肾而得其益精之效也。 《黄元御全书》中《伤感悬解》(书页483)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证十四太阳一百五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火劫发汗,是为火逆。火逆之症,下之亡气里阳,又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神气离根,因而烦躁不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疏乙木而培中土,龙骨、牡蛎,敛神气而除烦躁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三十九
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龙骨二两 牡蛎三两
上为末,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黄元御全书》中《伤感说意》卷二(书页739)
火逆汗下后烦躁
太阳经病,误用火熏,助其经热,是谓火逆。火逆之症,热在表,不在里,误服下药,虚其里阳,其病不解。因复烧针发汗,亡其表阳,阳根欲脱,遂至烦躁不安。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疏木培土,敛神气而除烦躁也。
凡或汗或下,病不解而生烦躁者,皆土败水侮,阳根欲脱,宜茯苓四逆汤,参、甘,培其中气,姜、附,温气水土,茯苓泻气肾邪也。
若下之泻其里阳,又汗之泻其表阳,昼而阳气飞越,烦躁不得眠,夜而阳气收敛,安静无扰,不呕不渴,内无里症,身不大热,外无表症,而脉候微沉,是阳虚而内寒,宜干姜附子汤,温中下以复阳气也。
盖阳亡而寒生,若平素汗多,而重发其汗,阳神不归,必恍惚心乱,小便之后,阴管作疼。以乙木遏陷,疏泻不畅,便后木气凝涩而不达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三十九
桂枝三钱五分 甘草七钱 龙骨七钱 牡蛎七钱
水五杯,煎二杯,温服大半杯,日三服。
茯苓四逆汤四十
茯苓二两一钱人参三钱五分 甘草七钱干姜五钱二分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水五杯,煎二杯,温服大半杯,日三服。
干姜附子汤四十一
干姜三钱五分附子一枚,生用
水二杯,煎一杯,顿服。
比较、联系(宋本)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118)
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P157、158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汤内去芍药 荣卫表病,误下之后,脉促胸满。脉促为表未解,胸满为胆经寒。桂草姜枣以解表,去芍药之寒胆经也。若脉促胸满而又恶寒者,此恶寒乃肾阳虚,去芍药并加附子以补肾阳也。
桂枝甘草汤
桂枝 炙草 发汗过多,心悸欲得按。汗泄肾阳,木气拔动,风动而冲于上也。风木之气即肝木之阳,肝阳下陷则肝风上冲,肝阳上升则肝风自平。桂枝升肝阳,炙草补中气,肝风冲到上部,中虚极矣。心悸得按,奔豚之渐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 炙草 龙骨 牡蛎 烧针亡阳而生烦躁,此烦躁较惊狂之阳亡病虚,故不用蜀漆之去痰,而用桂枝和表,炙草补中,龙牡镇阳也。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于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 烧针之火,能引阳外出,阳亡惊狂,起卧不安。于桂枝汤去芍药之寒,加蜀漆以去浊痰,加龙骨牡蛎以镇摄阳气。因脉浮故用桂枝姜枣炙草以解表。惊狂起卧不安,必有浊痰阻塞心窍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