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黄帝内经》zt
马王堆----帛书《黄帝内经》历史上有很多争论,医学、易学都是如此。易学有图书之说是宋人杜撰,医学有《黄帝内经》是秦汉人冒古人之名。天喜马王堆汉墓挖掘,使一些争论大白于天下。有关图书之说本文不去探讨,只想谈论一下帛书《黄帝内经》和今日《黄帝内经》的不异,目的是告诉大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此而已。
1.版本。马王堆的《黄帝内经》出现的是十一经脉,但同时出现了两个不同本子,应当说是我大华民族中医形成中的部分足迹,绝非今日某人批评的那样----异想天开!
2.数目。如同上面所说,帛书《黄帝内经》只出现了十一经脉,而今日《黄帝内经》是十二经脉,少一条什么经脉?同好者请查资料,不解释。
3.排列顺序。知道中医流注顺序的自然知道不同:《灵枢*经脉》中完全是流注顺序,其他章节按三阴三阳排列,帛书中没有流注顺序。
4.名称不同。帛书中没有脏腑名称,有的甚至连今日说的阴阳都没有,比如“肩脉”“耳脉”等,而今日《黄帝内经》的名称不必山人一一道来,没有这方面知识的请按部就班的学习,不可人云亦云!
5.分支不同。今日之《黄帝内经》经脉走向有支、别走向,帛书则无。
6.脏腑不同。帛书之《黄帝内经》除少数经脉联系到脏腑外,一般不和脏腑发生关系,而今日之《黄帝内经》每一条经脉必然和脏腑联系。
7.病症不同。此处特别说明,帛书中有的地方比今日的《黄帝内经》在病症方面似乎有补充作用,请高明者注意。
8.治法不同。帛书无针法,寒热温凉不是十分清晰。今日之《内经》不提,内行人自知。
另外还有一些内容不同,比如文采、文字等方面,但只能说此方面是经过历代文人点缀而已,不专门提及。 我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古代医学文化资源总的来说其数量虽有一定限度,但其范围种类广阔。特别是通过这些古文献实物的发现,才得以将千余年前早已失传的不少中医药学宝贵遗产重见天日,使人们有可能更加丰富地认识中国古代医药学术成就的领域与轨迹。这不能不归功于文物考古工作者长年辛勤的结果。现在简要地综括这些出土医药简帛的重要学术价值,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失传多种古医药著作的再发现
综括上述百年来出土医药方技类简帛中属于独立成书的著作共有23种,此外还有4种同一著作的别本。它们都是分别自长沙马王堆、武威旱滩坡及江陵张家山三处出土的。这些也全都是距今二千多年前(相当西汉时代以前)的古籍。如果按照《汉书·艺文志》收载当时国内书目的时代及范围,它们本应全部收载入该书中,但却均被遗漏,故我们仍按照《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医药方技类的书分为四类的方式把这23种著作名称及其出土地点分列如下。
(1)“医经”类文献共8种。又,别本4种。
《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马王堆出土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马王堆出土
《阴阳十一脉灸经》丙本——马王堆出土
《脉法》甲本——马王堆出土
《脉法》乙本——张家山出土
《阴阳脉死候》甲本——马王堆出土
《阴阳脉死候》乙本——张家山出土
《病候》——张家山出土
《六痛》——张家山出土
《四时养生法》——张家山出土
《病源说》——张家山出土
(2)“经方”类文献共2种。
《五十二病方》——马王堆出土
《治百病方》——旱滩坡(武威)出土
(3)“房中”类文献共5种。
《养生方》——马王堆出土
《杂疗方》——马王堆出土
《天下至道谈》——马王堆出土
《十问》——马王堆出土
《合阴阳方》——马王堆出土
(4)“神仙”类文献共8种。
《却谷食气》——马王堆出土
《导引图》——马王堆出土
《胎产书》——马王堆出土
《杂禁方》——马王堆出土
《导引九法》——张家山出土
《导引三十二法》——张家山出土
《四十八病导引》——张家山出土
《导引之效》——张家山出土
这23种医书的名称不仅从未见于历代书目(包括史志、方志、官志及私家书目)所著录,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所有传世古籍中所未曾称道与引录者。这些古医方的发现,给学者很大惊奇,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历代既知目录学著作中所收载的古籍存目非常不全,而散在民间业已成型的医药文献脱载者为数极多的事实。这当然主要是由于医属“方技小道”,且只限于手写,尚未有印刷,以及医疗技术多私家授受,不少医籍均未记书名、撰者及时代标记等诸多历史因素使然。
然而,这些久已亡佚的古医书中不论从医学理论,或医疗方法等方面,都和传世的古医籍有很多不同的特色,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世古医籍内容的不足,这实在也是值得庆幸的。 马王堆好象没有出土《黄帝内经》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