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以世界各国从威权走向民主先例来看台湾的情况并不让人悲观
贺卫方:以世界各国从威权走向民主先例来看台湾的情况并不让人悲观--------------------------------------------------------------------------------
中国时报
朱建陵/报导
对于台湾当下的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台湾民众自陷于「当局者迷」,多数看到了不足与缺憾,但从中国大陆、香港或者新加坡等华人社群中知识分子的眼光来看,台湾足以骄傲。作为华人社群第一个民主实践的场域,台湾已经又一次的树立了典范。
在陈瑞仁起诉总统夫人吴淑珍之后,当台湾人民都把目光聚集在那些国务机要费的报帐发票时,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说:「陈瑞仁的起诉书,胜过任何的政治宣言,像一枚威力强大的无形导弹,悄悄地射进大陆司法界的心中,射进大陆无数专业人士的心中,也射进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心中」。
红衫军聚散有序突显法治
九月间「红衫军」围攻总统府,当台湾电视台镜头四处寻找暴力冲突场面,报纸版面充斥着群众运动「无力可回天」的哀叹时,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说,以世界各国从威权走向民主的先例来看,台湾的情况并不让人悲观。他说,挺扁、倒扁群众都遵守一定的规范,时间到了就出场,显示一个理性的力量在背后驱动着群众,显示台湾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
贺卫方说,台湾能建成民主,对大陆具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使大陆民众意识到,中国人不是一出生脐带上就挂着副马鞍,不是生来就是叫人骑、叫人驾驭鞭打的,中国人也可以实现民主。事实上,早在一九九九年访问台湾之后,贺卫方就曾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说中说:「台湾的今天,就是大陆的明天」。
台湾的民主法治,不只是「结果」对海外华人社群产生效应,「过程」本身也很有意义。大陆维权律师、中国政法大学讲师滕彪说,去年,包含他自己在内,当大陆众多维权律师组成律师团共同挺身而出,为基督教家庭教会传道者蔡卓华辩护时,他们想到了美丽岛的辩护律师群。
民主思想需要启蒙,毕业自北京大学的滕彪说,他自己是透过阅读、北大教授的课堂传授,以及与同学在北大自由的学风中交流讨论,然后才逐渐把自己中学学到的东西一点一点剥掉,形成现在的思想。在这样的启蒙过程中,他说,他看过龙应台和李敖早期的作品,知道民主的原动力来自社会民众以及知识分子对威权体制的不断冲击,他因此也知道,中国大陆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发声。
当然,台湾和大陆的历史背景不同,社会条件也不同,因此,包含主张在威权体制下施行「仁政」的清华大学教授康晓光,以及主张以法治取代民主的北京大学教授潘维,对套用台湾的民主经验都不甚以为然。但贺卫方认为,两岸之间的差异,正好可以说明大陆、台湾民主程度不同的原因,指引大陆努力的方向。
贺卫方认为,即使在戒严体制下,台湾并没有否定西方民主政治的价值,只是用一套「动员戡乱」法律系统来推迟民主进程,他说,这是台湾在解严之后,并没有经历太大社会动汤的原因。反观中国大陆,对于西式民主,在改革开放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仍抱持全面否定态度,自认「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西式民主,但如今,……主政者已经改以「条件说」来推迟或敷衍民间的民主要求,不再全盘否定西式民主的基本价值。
此外,贺卫方认为,有土斯有财,有了私有财产,有了中产阶级,然后才能有民主的呼声,这也是台湾相对于中国大陆的民主基本条件。他说,两岸这些差异,恰好是大陆需要补课的地方,这种差距反而应该是一种动力,而不是阻力。
但台湾包含党国体制下的国民党政权,以及目前的民进党政权,甚至在政治光谱中被归类为统派、独派者,在自豪于台湾的民主政治之余,不论在潜意识或实际作为中,都只把台湾的民主政治当成「灯塔」,只期望台湾发挥灯塔似的指引功能,让中国大陆自行学习,缺乏主动作为,这种情况无疑是让大陆民主派失望的。
对此,一个长年留学、工作于西方的大陆「海龟」派学人就说,他希望台湾能采取更积极的作为,刺激并促进中国大陆的民主化。
连宋过访应谈谈多党政治
贺卫方也说,邓小平都说过了,两岸除了「一个中国」不可以谈,其它一切都可以谈,那么,包含去年连战、宋楚瑜到中国大陆访问在内,台湾为什么不和……主政者谈谈多党政治,为什么不谈谈让台湾的报纸,如《中国时报》到中国大陆发行的问题。他期望,不只是台湾的在野党,台湾的执政党在与大陆交涉时,也都能让台湾成为一个推动大陆改变的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