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642620 发表于 2006/12/1 15:39:05

医宗己任编

昔范文正公作诸生时。辄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异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盖以医与相。
迹虽殊而济人利物之心则一也。四明高鼓峰先生。由儒而精于医。其察脉辨症。处方用药。理解超豁。迥出凡流。一时负盛名几如秦越人之听声写形。随俗为变。呜乎神矣。晚年辑生平所治验案若干卷。并绘五行五脏天人一理等图。名其书曰己任。其即文正之心欤。李氏濒湖着本草纲目。征引古今书籍。最称繁富。而极精核。兹编已尝采入。余幼年曾于是书熟读而玩索之。颇得其要。
兵燹以来。藏书灰烬。是编亦荡然无存。遍觅坊板。竟不可得。叹曰。先生毕生心血。胥在是书。
岂终泯灭无传耶。余不复睹此书忽忽三十年。往往临危殆之症。群医望而却走者。辄宗先生法药之。得生者十居八九。然则余之服膺先生。而先生之有以诏我者。岂偶然哉。一日。两门人偶于旧书肆中购得此本。归亟告余。翻阅之下。喜逾获宝。惜字迹漫漶。语句间有残缺。爰不辞谫陋。绎其上下文义。妄为补苴。其眉批旁注。则时极闸人讲论。以畅其奥窍。非敢僭也。同乡李君象春谓曰。此书诚医林不可少之书。盍付梓人。以公同好。余因思昔贤着述。显晦有时。先生以息脉血之精。着六门二法之目。不朽自在天壤。独怪余与是书。忽离忽合。积有岁年。隐然假我复起先生继文正以天下为己任之心。而使后世业医者。皆同此心。卒之剑不掩于丰城。珠仍还于合浦。岂非有数存乎其间耶。书凡八卷。原附东庄医案西塘感症。皆法奇而正。旨简而赅。发前人所未发。足堪嘉惠来兹。校刊既成。志其缘起如此。序云何哉。
光绪十七年秋七月既望旌德镜堂王汝谦
四明心法(上)
诊法
治病之要。在临症时。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才以脉合之。(脉经一书。拳拳以诊法示人。而开卷便云观色察形。彼此参伍。以决死生。可见望闻问切。诊家不可忽一。难经以切位四诊之末。则知望闻问之间。其于病情之大段已得。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耳。乃近来迎医服药者。不惟不先言其所苦。甚至再三询叩。
终于默默而隐疾以困医者。讵知医而果可为人所困者。则其病亦未有不为医所困者也。不亦愚昧之甚耶。)如症与脉合。
或正治或从治可也。
有症与脉不合者。则当审其轻重。辨其真假。舍症从脉。或舍脉从症以治之。(轻者从症。十唯一二。重者从脉。十当八九。景岳从舍辨。言之最详。)复有症与时不合者。舍症从时。或舍时从症以治之。(此则从症者多于从时。)脉症时三者。须时时互相参考。(诊家大要。)(谦按。内经难经。皆有色诊之文。孙真人亦有未诊先问。最不误事之训。诚哉斯言。四诊不可缺一。)何谓内。言七情也。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七情之病起于脏。七情过极。必生拂郁之病。此拂郁从内起。拂郁之脉。大抵多弦涩凝滞。其来也必不能缓。其去也必不肯迟。先有一种似数非数躁动之象。细体认之。是无焰之火也。是无韵之音也。是往来不圆滑也。此为郁脉。法当疏之发之。(郁火脉极难看。缘火不透发。则经脉俱为所遏。故多沉伏不出耳。)如火在下而以湿草盖之。则闷而不舒。必至烧干而自尽。故疏之发之。使火气透。则及此可以自存。
(所以忌用寒凉。必先升散之故。得此一喻。倍见省豁。)何也。郁是气抑。抑则气不透。不透则热。热则为火也。古方疏发以越鞠丸为主。严用和以逍遥散代之。如单得郁脉。上二方是也。
(东庄云。越鞠之芎 。即逍遥之归芍也越鞠之苍术。即逍遥之白术也。越鞠之神曲。即逍遥之陈皮也。越鞠之香附。即逍遥之柴胡也。越鞠之栀子。即逍遥之加味也。然越鞠峻而逍遥则和矣。越鞠燥而逍遥则润矣。)如郁而血为火迫。变成燥症。(如热甚而痛。及手足头面似觉肿起。或两颌拥肿。臂膊磊块。烦躁作渴。四肢痉搐。两目直视。
角弓反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之类。皆属燥症。其脉必浮数无序。
疏肝益肾汤。从水生木可也。(熟地可加至一二两)左归饮重加归芍。(再加柴胡则与疏肝意更合)或不清。及加丹皮芩栀。以清肝胆二经。(滋肾生肝。饮有神效。)所谓肝肾并治也。
何谓外。言六淫也。风寒暑湿燥火是也。(虽是六淫并举。然下文只就风寒而言。于暑湿燥火未概也。须类推之。)六淫之邪。或从皮毛而传络。从络传经。从经传腑,从腑传脏是也。(感邪由表入里。一层深一层。其间次第。此处分晰最清。)亦有竟感于络。竟感于经者。六淫所感。必生拂郁之病。此拂郁从外入。故必皮毛先闭。外束其所感之邪。而蒸蒸发热也。法当疏之发之是也。大抵脉或浮或洪或大或紧而必数者也。是燎原之火也。是击撞之声也。是往来不肯沉静而出于皮肤之外也。亦谓之郁脉。是外郁也。疏之发之。不愈则霜雪以压之。古方麻黄桂枝白虎承气等剂是也。些真外感也。易之以羌活冲和者。亦真外感也。(近日医家一见发热。无论内伤外感。一味羌活冲和。混行表散。每致津枯液涸而成败症者。盖羌防辛芷之属。原与麻桂并烈也。用者审之。)有内伤似外感者。此火不可发散也。发散则亡阴。不可霜雪以压之。压之是灭火也。(以发散寒凉为长技者。亟当以此等论药之。)初起小柴胡汤加减调之可也。逍遥散加生地。合生脉加黄芩之类。以滋肾生肝。生金滋水可也。重则六味饮加归芍。合生脉(以滋水清火。)可也。盖非水无以救火也。非有根之水。无以救离根之火也。(补北方即所以泻南方。一定之理。却是不易之法。)何谓脏腑。有从腑迁脏者。有从脏迁腑者。如阳明伤食。则气阻而脾不能化。则其病迁于脾。初起法当先消食。食消则气通而脾运矣。久之则脾病亦深。必先救脾。何也。腑尚可病。脏不堪久病也。腑主气。气无形。无形治之以无形。易也。脏主血。血有形。有形者。亦须假无形以治之而后有形。故难也。传曰。无形之气易补有形之血难偿。此之谓也。消食者。保和枳术等类是也。然不可过于消也。经曰。大积大聚。皆可犯也。衰其半而已。如过于消。则气衰矣。消之不得其法。或不及。则食积而生热。热则脾病。当用参术。如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或加枳桔。以开提健运。再佐以芩连。以消其积热。(此条当并入后论食一条同看)此脏腑相救缓急之法也。各脏腑可以类推之。何谓经络。
经者。如江河之经芒。其筋脉生于肉中。络者如藤之络石。其筋脉生于皮里肉外。经筋属五脏。
络筋属六腑。属五脏者。以血药补之。以行经药通之。补之者。归芍熟地是也。通之者。川芎秦艽没药乳香是也。属六腑者。以气药补之。以走络药通之。补之者。人参白术黄 是也。通之者。
柴胡羌活葛根是也。然又要看其病之浅深。而彼此相通。不可执一也。
何谓新久。有内伤之新。有外感之新。有内伤之久。有外感之久。内伤之新。补之当蚤。外感之新。散之戒重。如补之迟。迁延成弱矣。散之重。变成他症矣。内伤之久。补之当峻当速。外感之久。散之不可峻不可久不可猛不可速。何也。人之元气有限。病久必伤元气。若再攻之。元气竭矣。真阴亡矣。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粗工汹汹。以为可攻。此之谓也。
何谓虚实。有阴虚。有阳虚。有先天之阴阳虚。何谓阴虚。血虚也。何谓阳虚。气虚也。血虚者。补其血。四物汤之类是也。气虚者。补其气。补中益气汤之类是也。先天之阴虚。六味左归之类是也。先天之阳虚。八味右归之类是也。有攻伐太过之阳虚。如用寒凉而致阳遏不升。当以参术黄 温之。甚者姜桂以助之。又甚者八味右归。从其原以救之。有攻伐太过之阴虚。如用发散而致津液干枯。当以归芍熟地滋之。枸杞龟鹿两胶粘腻之物以填之是也。(邯郸赵氏云。读仲景书而不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书而不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又多矣。
读丹溪书而不读薛氏书。则真阴真阳不明。而杀人又多矣。四明合张李朱薛四大家以立言。而于真阴真阳之外。又发攻伐太过之阴虚阳虚两种。以补前贤之所未发。而救败之法乃备。然则读四家书而不读高氏书。则攻伐太过之阴虚阳虚不明。而杀人又多矣。
何谓食。膏粱爆炙。酒酪 乳。能生火而伤胃之阴。伤阴者。救之四物以养血。(欲养胃阴。
须去川芎加甘草。)佐之芩连栀柏以清火。(左归饮去茯苓加花粉。尤为稳当。)浮瓜沉李。冷水寒冰。能灭火而伤胃之阳。伤阳者。救之理中以养气。佐之桂附豆蔻以生火。(虚而不寒。则一理中足矣。)至于饥饱失时。则中气受伤。当补而兼运。六君子汤加枳实桔梗之类。运而提之。
何谓痰。有食积之痰。有中虚之痰。有水泛水沸所为之痰。食积之痰。消其食则痰自除。保和大安枳术之类。虚者六君子之类。中虚之痰。或脾虚不运。或胃虚不容。脾虚不运则积。六君子加白豆蔻神曲是也。胃虚不容则聚。六君子加砂仁神曲是也。水泛为痰。土虚不能摄水也。其痰浓而白。补中益气加半夏木香白豆蔻是也。亦有命门火衰。不能配水。而水泛为痰者。仲景云。
气虚痰泛当以八味丸补而逐之。吴茭山亦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水沸为痰。其痰白如沫。吐出如蟹沫。少顷变为稠粘之水。此肾水不足。不能制火。火紧而沸也。六味丸主之。(此症间有火不归原。格阳上焰者。其痰亦白如沫。其脉必浮洪数大。而重按则空。或右尺沉细无力。治当引火归原。八味饮主之。
王节斋。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二语深透痰症之根。四明诸法。皆治痰之本。不治痰之标。独扼其要。稍似水泛水沸两条中。遗却火不配水。格阳上焰两症耳。今僭补入庶无剩义)。
何谓血。凡六淫七情之病。皆有因死血薄积于脏腑而成者。其症见于外。或似外感。或似内伤。医家以见症治之。鲜不谬矣。大凡死血在内。其脉必涩滞。其出于皮肤也必不满。其入于筋骨也必不完。其形大抵如线涂生漆。不能充润之状。(线涂生漆。形容涩滞之脉。犹文章之化境也。非天资颖悟。精于脉理者。不能道此。)凡医者遇病。多于痰食求之。死血多不之察。故备言之(四明于症之最难审者。审得独精。脉之最难认者。认得倍细。而于郁火郁血两症。其形容脉象处。尤为精尽。
诊家主此。则无难审之症难认之脉。而病亦无可遁之情矣。)何谓症与脉合。与脉不合。有外感之症脉。有内伤之症脉。外感者。蒸蒸发热。其脉必洪大浮数。是症与脉合也。如发热而脉不洪大浮数。是症与脉不合也。传曰。阳症得阴脉者死。此句是论伤寒。若别症不可便断为死。此必是火遏也。或胃阴不能充拓也。或肾水不能化其荣血也。则舍症从脉可也。
火遏者。逍遥散加生地薄荷以发之。或加丹皮山栀。屈曲下行以通之可也。胃阴不能充拓者。四物汤(亦须去川芎加甘草。方合阳明。)重加熟地枸杞人参麦冬五味以滋之可也。(左归饮去茯苓加归芍合生脉甚验。)肾水不能化其荣血者。六味左归以补之可也。如内伤而外不发热。其脉当静。而反浮躁洪大而数。是症与脉不合也。传曰。阴症得阳脉者生。此句亦论伤寒。若别症又不可便许为生。此必是阴亡也。或阳明有食与火也。或肾虚不能纳气也。或过服乌附而下焦津液枯竭也。又有一种重按有力。却不弦。从肌肉渗开。脉与肉无界限。此近于浮洪豁大也。总是阴之象也。阴亡也。(此阴字当作精字血字津液字看。治宜温养濡润填补。一用苦寒沉降之阴药。
败阳灭火。祸不旋踵矣。)如阴亡。分先后天以救其阴。(先天者。肾中之阴也。后天者。胃中之阴也。缘救阴之法。则上文已详。兹故不另立耳。)有食与火者。健运兼清凉也。(宜从养阴治。使阴气外溢则得汗而火自清。阴血下润。则便通而食自下。不可妄用芩连以清火。
枳朴以消食也。)肾虚不能纳气者。六味都气。(都气尤捷)过服乌附者。六味兼黄柏知母是也。(知柏两味。性味苦寒。大戕脾胃。非有中焦实火下焦湿火不宜妄用。今因乌附过剂。以致下焦津液枯竭。则黄柏之燥。尤非所宜。且六味纯阴润下。但壮水之主。自足以制阳光矣。何必更加知柏哉。)脉与肉无界限者。六味加归身枸杞子枣仁白芍合生脉也。凡症皆有合不合。举此可以引伸触类矣。
何谓症与时不合。譬如夏月恶热而燥。不当用辛热矣。然却是无根之火。狂越于外。(须知此火不可水灭。不可湿伏。折以寒凉。无不立毙。故当舍时从症耳。)非人参桂附八味。无以返飞越之孤阳。(须浸冷服。乃合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之义。否则恐其拒格耳。)传曰桂附清蒸热是也。此舍时从症之谓也。又如冬月畏寒怕冷。必当辛热矣。然却是火郁于中。火热生风。冲突元气。气从火散。
故凛凛畏寒。(即疟疾之战。亦非真寒也。此等若认作真寒。而以热药治之。则误矣。)或辛甘以发之。(逍遥散加生地薄荷。或加山栀丹皮。)或芩连承气以通之。则火透而寒除矣。传曰硝黄解寒战是也。此亦舍时从症之谓也。(夏月用凉药。冬月用热药。互看。)
(凡脉必随其部。以察其症。则部位不可不明也。然部位须从内经分发。始无差谬。故录脉要精微论一条。景岳部位解一则。列于四明脉义之首。以补其所未备云。)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 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尝考内经及东洋医学丛书素问识注解。寸关尺内外。非指两傍也。乃以寸关尺前为外。后为内也。未知孰是。姑揭出以俟精于脉理者。)景岳部位解曰。按本经曰。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所以脉之形见上者侯上。下者候下。此自然之理也。自王叔和云。心与小肠。合于左寸。肺与大肠。合于右寸。以致后人遂有左心小肠。右肺大肠之说。其谬甚矣。夫小肠大肠。皆下部之腑。自当应于两尺。然脉之两尺。左为水位。乃真阴之舍也。右为火位。乃元阳之本也。小肠属火。而火居火位。故当配于下之右。大肠属金。而金水相从。故当配于下之左。此亦其当然也。但二肠连胃。气本一贯。故在内经亦不言其定处。而但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又于胃气中。总可察二肠之气也。然凡在下焦脏腑。无不各具阴阳。
若欲察下部之阳者。当总在右尺。察下部之阴者。当总在左尺。则尽其要矣。
(按叔和心与小肠合等论。言其配也。景岳以大小肠皆下部之腑。言其位也。各具至理。各有见地。以予观之。气口之脉。皆属太阴肺经也。借胃气递传合经。鼓动之应耳。故内经有谷气入胃。脉道乃行。脉经有胃气则生之文。不如以浮主心与肺。沉主肝与肾。中候脾胃。再断以数属腑迟属脏。无论何部见之。参以色诊。亦直截了当也。何必拘拘于上下之部位哉。)
轻循之法名为举。浮脉中间仔细推。有力为风兼表实。无神无力的知虚。(浮多不足。阳分虚也。)
重取法时名曰按。按之不足是元虚。有力为疼多气滞。宜温宜下细详推。(沉多有余。阴分实也。下手脉沉是气。脉来附骨为积。)
不轻不重曲求寻。个里机关理最深。虚实死生从此得。粗工岂辨石和珍。(中以候胃。胃气虚实。生死所关。尤宜仔细。)
四时当旺何为主。要识弦洪石与毛。一字情同分两义。诊家候气最为高。(以己之息。候彼之息。
知其接续间断。乃见生死虚实。至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虽为诊家定规。然亦不必拘泥也。但取神胃二气耳。)
阳病见阴名为逆。非羸脉大亦如然。有余不足如相反。决死无疑命入泉。(一切有余之症。脉宜有力有神。如或微涩而不应手者。死也。产后脉大。失血脉洪。腹胀脉涩。痢后脉弦。
皆谓逆也。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
脉大形标两得平。症余脉大病还轻。形羸脉细无妨害。脉症相应是顺情。(逆顺二字。乃脉症之枢要也。)
神本先天位在离。要知动静是根基。神存气守无危殆。望切工夫妙在斯。(经曰。得守者昌。谓神气在也。)
三元亏损土无基。遇着庸医促命期。秘合相离形已脱。诊知失守死如归。(经曰。失守者死。谓神气脱也。得失之旨。轩岐之秘也。)
暴病玄机在右关。右关神在岂伤残。更将脉症来参看。休把斯言作等闲。(各部虽脱。中宫独存。尚可生也。)
久病根源在绛宫。绛宫流利势从容。若还肉脱难同例。九候虽调命亦凶。(久暴之病。存乎寸关。不可不知。)
阳生识趣善形容。但在中和四季中。虚实若兼无损害。正存邪散色晴空。(大抵脉来和缓。
病虽重可治。以其有胃气也。大凡病能饮食。虚能受补。即有胃气。如无胃气。见食即畏。服补即胀。食下即胀不治。)
火盛元虚脉急。有余不足交加。医能分别脉无差。正复缓来邪罢。(急脉之急。非急数之急也。诊其势来勇去柔。已知邪胜于正。必得汗解而正复。若脉来急中无缓。有余之症。正宜疏泄。
若急去缓来。邪去正复方妙)。
清脉非邪气自伤。药宜温补是良方。病从内出无他故。诀有言传不可忘。(脉来轻清滑软而无力。正气虚也。清中有神。病虽重必安。平人脉法。清轻则主富贵)。
脉浊邪干气有余。药宜疏泻莫踌躇。病因外入无他故。得诀回来好看书。(脉浊无神。乱也。
必死。如脉来紧涩。按之鼓击。知其邪气实也。如无外邪。即乏胃气与内有伏火。宜辨明之)。
往来流利名为滑。缓大相兼气必伤。莫作痰看根据古诀。当来阳分漫推详。(如身热而脉滑大无力。乃真气虚也。法当验症施治。或兼呕恶腹痛。或兼食积痰火。俱宜调理脾胃为先。攻补兼行。不宜凉药。如滑而且数。痰火也。宜吐下。不可汗。)
沾沙刮竹一般看。滑涩当分滞利间。气郁作疼痰血积。元虚久病命须艰。(乍病身热。脉来洪大。独有气口脉带涩。此真气虚也。理宜温补。不可寒凉)。
脉大当思病进。臣欺君弱胡行。欲知浓薄细推情。实泻虚温随症。(要略云。病患脉大为劳。以元气虚也。盖气为君。火为臣。君弱臣欺。气虚火盛。故脉反见洪大。脉本不实。寒药宜忌。
余症脉大。寸尺举按皆然。法当下之。)
细如一缕是元虚。若是滞弦积有余。能辨久新求责治。根据经据理莫差迟。(久病脉细无力。防危。凡脉来微细。真气虚也。症虽有余。亦从脉治。细而兼数。真阴虚也。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也。)
身热脉来频歇止。至数之中促不祥。若还病退渐无妨。愈进料应身丧亡。(此阳极之故。多致不救。)
脉来带结七情伤。歇止中间要忖量。痰血滞经多此候。当分新久实虚方。(此阴极之故。久病见之难治。暴病见之当温补。受补必复。如补之不复。终至危也。又有痰凝经络而歇止者。药之必复也)。
轻按之满指。重按之则无。此阴虚也。伤寒得此。须用大剂参地。轻按之则无。重按之满指。此阳虚也。轻按之满指。重按之亦然。此伤风脉也。浮而不敛。散脉也。此大虚之候。不治。
浮而迟。三至。此寒脉也。宜温之。浮而数。此假热也。宜温之。浮而滑。痰脉也。六君子汤。
女人主有娠。浮而弦。真脏脉见也。必死。(假热浮数。必重按全无。方可温补。若属火燥生风者。大非所宜)。
轻按之则无。重按之则有。有而有力。则脉实也。有而无力。则虚甚也。沉而迟。此寒也。
沉而数。伏火也。沉而滑。有伏痰也。妇人或主有娠。沉而涩。有瘀血也。或失血。沉而弦。阳绝也。不治。沉而细必四至。此气血虚也。
太过不及不治。
四至以下。俱为迟脉。视其至数之微甚。为温补之轻重。如脉迟而汗出不止者死。
数而有力。阴败也。数而无力。阳虚也。数而滑。辨其有力无力。分治。虽危不死。数而涩。
血内热也。数而弦。真脏脉也。不治。数而细。大虚也。急补之。
有形体之长。如无病而出鱼际。寸与尺等。露而不陷也。有往来之长。谓来有余韵也。此脉最善。
与长脉相反。虽无病不佳。
往来流利。此胃气也。滑而浮主痰。滑而有力。有食也。滑而无力。胃虚也。滑而有力兼数。痰火盛也。滑而细。必四至。平人脉也。太过血虚。不及气虚。
最沉。吸在皮肤之间。其来不舒。血大亏也。或有瘀血。
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气将绝。五脏无土。木气太甚。即真脏脉也。凡病脉见之即凶。
与滑相反。
按之如发。细脉必沉。但得见滑。即是正脉。平人多有之。若见弦数。即是枯脉。六腑内绝。
不治。
但浮而不数。阳虚也。(补中益气汤主之。)浮而数。阴虚也。(黑逍遥散主之。不应。用疏肝益肾汤。少间六味饮主之。黑逍遥逍遥加熟地即是。)沉而不数。阴中之阳虚也。(八味丸主之)。沉而数。阴中之阴虚也。(左归饮都气饮主之)浮而迟。阳中之阳虚也。(黄 建中汤主之)沉而迟。阳中之阴虚也。
(右归饮主之)乍沉乍浮。乍大乍小。乍迟乍数。或三或五。阴阳俱虚也。(十全大补汤主之。此一段阴阳气血分发。
尤极精细的当。医家得此。直是枕中之秘。)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木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肝与胆自病为正邪。用逍遥散泻木中之木。
之心病为实邪。用七味饮泻木中之火。
之脾病为微邪。用小柴胡汤泻木中之土。
之肺病为贼邪。用左金丸泻木中之金。
之肾病为虚邪。用滋肾生肝饮泻木中之水。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火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心小肠自病为正邪。用归脾汤泻火中之火之脾病为实邪。用远志饮子泻火中之土。
之肺病为微邪。用龙骨丸泻火中之金。
之肾病为贼邪。用导赤散泻火中之水。
之肝病为虚邪。用养荣汤泻火中之木。
包络三焦附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土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脾与胃自病为正邪。用六君子汤泻土中之土。
之肺病为实邪。用四君子汤泻土中之金。
之肾病为微邪。用理中汤泻土中之水。
之肝病为贼邪。用建中汤泻土中之木。
之心病为虚邪。用香连丸泻土中之火。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金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肺大肠自病为正邪。用泻白散泻金中之金。
之肾病为实邪。用生脉散泻金中之水。
之肝病为微邪。用生金滋水饮泻金中之木。
之心病为贼邪。用黄 汤泻金中之火。
之脾病为虚邪。用补中益气汤泻金中之土。
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水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肾膀胱自病为正邪。用六味饮泻水中之水。
之肝病为实邪。用疏肝益肾汤泻水中之木。
之心病为微邪。用八味丸泻水中之火。
之脾病为贼邪。用右归饮泻水中之土。
之肺病为虚邪。用左归饮泻水中之金。
命门附
二十五方图解
(是解从姚于九本抄附。第不知解自何人。今特低一字以别之。)五行有相生相克。相生者。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也。相克者。谓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也。凡脉遇相生者吉。相克者凶。如心见沉细。肝见短涩。肾见迟缓。肺见洪大。脾见弦长。皆遇克也。为鬼贼相侵。危症也。又如心见缓。肝见洪。肺见沉。脾见涩。肾见弦。是子来扶母。遇我之所生也。虽病易瘥。至如肾病传肝。肝病传心之类。此母来抑子。病虽不死。亦绵延日久矣。又我克者为妻。假如春木脉见脾土。是夫得妻脉也。妻来乘夫。虽非正克。然春中独见脾脉。土乘木衰。土乘之则生金来克木耳。若脉见弦缓。则本体尚存。土虽乘之。不足虑也。如本脉全无而独见脾缓之脉。为害必矣。脉赋云。春得脾而莫疗。冬见心而莫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此即四时休旺。以例生克之义也。然人脉之息数。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息间脉来四至或五至为平和。不大不小。和缓舒畅。此无病之脉也。至于三迟二败。冷而危也。六数七极。热甚也。八脱九死。极于十一二至。与夫奄奄两息一至。则又散而为变也。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为有神也。当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为有神也。当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所恃耶。可与之决死期矣。(说本东垣。)然脉尽有有力而无神者。亦有无力而有神者。盖有神无神。非即以有力无力论也。如以有力即为有神。无力即为无神。则凡脉之弦劲而勒指者。可为有神而许以生乎。脉之和缓而软弱者。可为无神而断以死乎。恐未必应其口也。则何如有余之症。脉须有力。而有力之中。又贵有神。不足之症。
脉宜无力。而无力之中。全在有神数语。为扼诊家之要也哉。
按五图合为一图。则五图一五行也。所谓合之则一五行也。一图分作五图。则五图各具一五行也。所谓分之则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也。谓之主病者。乃各脏腑所主之病。如诸风眩掉。
悉属于木。诸逆冲上。悉属于火之类是也。变见五症者。乃各脏腑自具之五邪。如木之火病。则为木中无火。木之水病。则为木中无水之类是也。自病自字。与主病主字不同。主病是统正实微贼虚五邪而言。自病则单是正邪。与实微贼虚四邪。平列为五。而统于主病之中者也。之心病之脾病等之字。非由此及彼之谓。盖曰木中的火病。木中的土病也。上之字与下木中之木等之字。
同作的字解。不作往字解。若错解之字。则都无理会。一齐差却矣。试于上边之字上加肝胆中心小肠等三字。下边木火土金水等五字。换作正邪实邪等十字读之。云肝胆中之心病为实邪。用七味饮泻木中之实邪。心小肠之脾病为实邪。用远志饮子泻火中之实邪。则图中之义自明。原解于四明二十五方图中,五症变见之义未谛。岂因误解上下两之字。抹却中间一中字耶。理则无二。
言讵一端。按图索解。必求其当。用随所见。附解于兹。无而先克循环。同原太极。则合五图为一图可也。即分一图为五图可也。阖得拢亦未始分不开。分得开又未始阖不拢也。而开阖从方便者谁乎。其惟会太极动静之理于一原者乎。
二十五方主症
逍遥散
治肝胆两经郁火。以致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及太阳。
无论六经伤寒。但见阳症。悉用此方。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等症。俱宜此方加减治之。易曰。
风以散之。此方是也。
柴胡 白芍 归身 白术 茯苓 甘草 姜枣引。
上方加熟地名黑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加人参名柴芍参苓散。加大力子川芎丹皮山栀名栀子清肝散。加蔓荆子川芎丹皮山栀名当归川芎散。加熟地川芎丹皮钩藤秦艽名秦艽地黄汤加木瓜米仁熟地川芎山栀胆草名清肝养荣汤。
七味饮
治肝经气虚。筋无所养。变为寒症。以致筋骨疼痛。脚软懒行及伤寒服凉药过多。木中无火。手足牵引。
肝经血虚。以致火燥筋挛。变为结核瘰 等症。经曰。辛以润之。此方是也。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肉桂上方加五味名加减八味饮。
小柴胡汤
治少阳经伤寒症。凡耳聋胁痛。口苦眼赤。及夏秋六经疟疾。随症加减。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姜枣引。
上方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山栀连翘川芎桔梗名柴胡清肝散。
左金丸
治肝胆郁火。胸胁痛不可忍。酒湿发黄。每食吞酸吐酸。如醋浸心。酸水嗳退场门中齿不可合者。
黄连 茱萸上方一名四金丸。为末粥丸。白术陈皮汤下。
滋肾生肝饮
治肝火郁于胃中。以致倦怠嗜卧。饮食不思。口渴咽燥。及妇人小便自遗。频数无度。凡伤寒后热已退而见口渴者用之。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柴胡当归 五味 白术 甘草上方去柴胡白术甘草加生地名益阴地黄汤。去柴胡泽泻加人参黄 麦冬广皮名人参补肺汤。
上五方治木之五症。
归脾汤
治心火衰甚。不能生土。以致土困金败。外兼咳嗽吐痰。寒热往来。盗汗。急以此方去木香加白芍以治之。凡见脾胃衰弱。饮食不思。大便泄泻。总属君火不旺所致。此补本法也。凡各种虚症。补中益气汤所不效者。投以此方。若加酒炒白芍北五味子以敛其心气。奏效更神也。
归身 远志 枣仁(炒研) 茯神 木香 人参 黄 (蜜炙)白术(土炒) 甘草 圆眼(去核) 姜枣引。
上方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归脾汤。
远志饮子
治风入大肠。传为风痢。脓血并见。但里急后重而腹不痛者。此方主之。或加桔梗。
远志 当归 防风 黄 白术 甘草
龙骨丸
治肾气不足。不能上交心火。
龙骨( ) 骨脂(炒研) 蚕蛾 五味 苁蓉(酒洗去鳞膜)蜜丸。
导赤散
治心火亢甚。小肠郁结。不能通利。此方治之。白浊沙淋等症。合逍遥散。
生地 木通 黄芩(或用黄连或用甘草)
养荣汤
凡属大虚症。勿论其脉与病。但服此方。诸症悉退。此十全大补汤对子也。十全大补。但分气血。此则五脏皆补。无乎不到。虚寒甚者。当加附子以治之。三阴疟更妙。(一作阴虚更妙。)白芍 当归 远志 熟地 五味 肉桂 人参黄 茯苓 白术 陈皮 甘草 姜枣为引。
上方去远志五味陈皮加川芎名十全大补汤。
上五方。治火之五症。
六君子汤
治脾胃气虚。饮食不进。致成痰癖。不时咳唾。或胃气虚寒。动成呕恶。凡虚疟及诸病后痢后。俱当以此方调之。
人参 白术 广皮 半夏 茯苓 甘草上方去人参白术名二陈汤。去半夏茯苓加白芍名益黄散。去茯苓白术加山药熟地名金水六君煎。
四君子汤
治脾胃不和。饮食不进。泄痢虚饱。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上方加川芎当归名加味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黄 柴胡丹皮名益脾清肝散。
理中汤
治虚寒胃痛。呕吐不绝。泄泻完谷不化。此太阴阳明两经药也。
人参 白术(炒) 干姜 甘草上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建中汤
治肝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能生土。用白芍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己化土也。再加肉桂补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原。凡脾胃不和。饮食不进。其外见症。两胁寒痛。泄痢小腹痛。用此治之。
白芍 肉桂 甘草 (谦按。此方当加饴糖。庶合仲圣之旨。)上方加黄 名黄 建中汤。
香连丸
治脾胃两经中湿火。传变大肠。泄痢无度。里急后重。
黄连 木香(不宜见火)水丸。
晚村批医贯云。近日香连丸。绝非旧法。杂用消克泻下之药。人自为政。亦名香连。杀人如麻。真可痛恨。
上五方。治土之五症。
泻白散
凡属肺热咳嗽。皆当加减用之。咳加桔梗百合。痰加贝母。渴加知母。有食加枳实。
桑皮(蜜炙) 骨皮 甘草上方加人参茯苓青皮陈皮五味知母天冬名人参平肺散。
生脉散
治暑伤元气。汗出过度。倦怠嗜卧。如有虚热口渴。不思饮食。轻者合四君子汤。重者合补中益气汤。
人参 麦冬 五味上方如无人参。以枸杞代之。
生金滋水饮
凡伤寒热退后。有易补之阴。有难动之阳。皆当以此养之。其见症或汗后烦躁未除。口渴微热大便艰涩。小便短赤即是。又有一种少阳阳明症。手足肿痛。皆火燥生风。风淫末疾。不必俟其汗后。当即以此方。加柴芩与之。无不效也。
生地 丹皮 当归 白芍 人参 麦冬 白术(生用)甘草 枣姜引。
上方去丹皮麦冬加川芎茯苓名八珍汤。
黄 汤
治肺气大虚。腠理不固。寒症至矣。或小腹隐痛。大便不实。小便频数无度。经夜不寐。盗汗不止。命门火衰。精滑梦遗。此方通治之。其盗汗自汗。尤为紧要。
黄 (蜜炙) 白术 当归 远志(蜜炙) 枣仁(炒研) 骨脂 姜枣引。
上方去黄 骨脂加人参熟地甘草名七福饮。
补中益气汤
凡六经内伤外感。及暑月劳倦发热。或汗出不止。但用本方。加白芍一钱。痢疾腹痛已除。
泻犹未止。是脾气下陷也。加酒炒白芍三钱。疟疾发久。形体 羸。无论六经。皆当加半夏一钱。(合六君意也) 即有外感。不过加黄芩一钱。(则又合小柴胡矣)凡妇女胎前气虚。以致胎动不安。小产崩漏。或产后血虚发热。但加酒炒白芍二钱。此方凡属中宫虚损。病后失调。无不相宜。倪氏曰。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治先补土。此方是也。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当归 陈皮 柴胡 升麻甘草 姜枣引。 (谦按。此方当以参 为君。归术为臣。陈草为佐。升柴为使。而分两君臣但以钱计。佐使以分计。庶与东垣立方之旨合。盖上中之宣剂也。
上方加白芍五味名调中益气汤。去当归白术陈皮加白芍五味名人参益气汤去柴胡加茯苓五味名参 补脾汤。
上五方。治金之五症。
六味饮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消烁真阴。变为潮热咳嗽消渴虚劳等症。易曰。雨以润之。此方是也。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上方加五味名都气饮。加五味生地柴胡名抑阴地黄丸。加五味生地柴胡归尾去萸肉名滋阴肾气丸。去茯苓泽泻加川芎当归川楝子使君子赤茯苓名九味地黄丸。
疏肝益肾汤
凡胃脘痛大便燥结者。肝血虚也。此方主之。逍遥散所不能愈者。此方妙。
柴胡 白芍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泽泻上方加归身枣仁山栀名滋肾清肝饮。
八味丸
治命门三焦火衰。元阳虚惫。变为泄泻腹胀。阳痿精寒不育。两膝酸痛。腰软无力。两目昏花。悉以此方治之。易曰。日以 之。此方是也。
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泽泻 (谦按。方中加牛膝车前名济生肾气丸。肾寒肝热者最宜。)上方加五味鹿茸名十补丸。去山药萸肉丹皮茯苓加牛膝甘草名镇阴煎。
右归饮
凡命门虚寒等症。八味丸治之不愈者。宜服此方。见症已详八味丸下。
附子 肉桂 熟地 枸杞 山药 萸肉 杜仲甘草上方去甘草加当归鹿胶菟丝即右归丸。
左归饮
治肾水干枯。虚火上蒸脾胃。阴土受亏。以致饮食不进。大使燥结。甚至三阳癃闭。变成噎鬲。治之于早。无不愈也。尝以此方加归芍。治伤寒舌黑唇焦。大渴引饮。此必服攻伐寒凉之药过多也。此方救之。治疟疾而兼燥症。热重寒轻者。此方更妙。
熟地 枸杞 山药 萸肉 茯苓 甘草上方去茯苓甘草加龟胶鹿胶菟丝牛膝即左归丸上五方。治水之五症。
四明心法(中)
(即名高氏遗书。东庄已述之医贯批中。但此详于彼。故从谢达宸本抄附。)
归脾汤
治脾经失血。少寐。发热。盗汗。或思虑伤脾。不能摄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或心脾伤痛。嗜卧。少食。或忧思伤脾。血虚发热。或肢体作痛。大便不调。或女子经候不准。晡热内热。或瘰 流注。不能消散溃敛。
归身(炙) 远志(炒研) 枣仁 茯神 人参(炙) 黄 (土炒)白术 龙眼 煨甘草(炙) 木香(呕血归脾全在此味) 姜枣引。
此方乃严用和所造。其对症则二阳之病发心脾也。盖欲补脾。则先补心。欲补心。则先补肝。所谓隔二之治。赵氏论之详矣。然往往用之于吐血咳嗽寒热。木香多不合。以其香燥反能动肝火而燥津液。予每去之。而加白芍以追已散之真阴。颇称稳当。且肺受火刑。白术太燥。恐反助嗽。得芍药之阴以为佐。亦是妙于配合。如肺肾受伤。再加麦冬五味。肝肾受伤。则芍药更为有益。如从拂郁而起。
则加柴胡丹皮山栀。如非二阳之病至怔忡。则去木香。加枸杞麦冬五味之属。如梦遗。则加五味熟地白芍牡蛎之属。如怔忡而实挟包络一种有余之火兼痰者。则加黄连生地贝母之类以清之。梦遗而挟相火者。加黄柏知母麦冬以清之。惟脾虚久泻而不止者。方留木香以醒脾。脾虚而挟寒者。虽肉果桂附等类。皆可加也。阳虚盗汗。脉四至以内。奄奄不起。惺惺不寐。此方亦是对症要药。亦可变为养荣加减。
甘露饮
治大人小儿。胸中客热。牙宣口臭。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目赤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皆可服之。又治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目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黄芩 石斛 枳壳茵陈 枇杷叶 甘草
小甘露饮
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咽喉肿痛。
山栀 黄芩 生地 升麻 桔梗 茵陈 石斛甘草此方创自洁古老人。丹溪以为此心肺胃三经药也。主治胸中客热。口臭齿烂。心烦咽疮等症。许学士又去门冬加犀角。主治与上略同。别如赤眼并一切疮疡。已散未散。皆可治之。然小甘露去熟地二冬者。以手阳明与肾无相关之势。故加桔梗。使与里合。治胃则以肾为关。故加熟地二冬也。按此方以固本丸为症。而加入他药。原因胃中湿热。下流归坎。则水源浊泛。故见症如此。而当日立方之意。实从救肾起见。清胃者自清胃。而救原者仍救原。丹溪止言心肺胃。犹未是全论。予每于肝经有郁火者。亦以此方加丹皮山栀。去石斛甘草枇杷叶。亦无不应验。则知水木同原之义。若原有胃火。而又挟肝木之势者。竟以原方不减。而但加丹皮山栀等味。亦无不效也。丹溪言肺最妙。然必须列症中云大便干燥。才合手足阳明两经之药耳。至一变而为小甘露。去枇杷叶熟地二冬枳壳。而加升麻桔梗栀子。则手阳明实症通治之义全见矣。火盛渴甚者。加知母。走马疳而急者。加石膏黄连。火蚀既久。元气虚者。加人参。真胃中燥火之神剂也 。
清脾饮
治瘅疟。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不食。口苦。舌干。烦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青皮 浓朴 草果 柴胡 黄芩 半夏 茯苓白术 甘草 姜引。
此严用和所造治疟方也。治疟多方。俱不得要。惟此方为中正。予每用此加减。无不愈者。
盖疟发寒热。原属少阳半表半里。故必以小柴胡为君。青皮以解脉之弦数。浓朴以宽胃中之积滞。草果以化痰消壅。苓术以实脾土。此二味乃补正之义。缘疟固由外感。然必内伤而后外始感焉。此东垣之微旨也。严氏立方。最为的当。但竟由饮食起者。予每以苍术易白术。加陈皮以合平胃之意。热多寒少者。稍加黄连滑石。寒多热少者。稍加前胡以发其郁热。无不应手而验。能审此而消息之。何至迁延久病。困苦天下人哉。若误服汤药病久者。不可执此为不易之法。是在学者神明之耳。如服寒药而致胃伤者。须以人参养胃汤养之。服热药多者。仍以小柴胡汤。多加黄连丹皮生地以解之。久而虚者。补中益气以救之。发于夜者。四物汤益母草饮(一名香红饮)以济之。用法虽殊。然小柴胡之旨。不可脱也。
六味地黄丸
治肾经不足。发热作渴。小便淋闭。气壅痰嗽。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燥舌痛。齿牙不固。腰腿痿软。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音水泛为痰。血虚发热等症。其功不能尽述。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张仲景立八味丸。治汉元帝三阴疟。至宋时钱仲阳。始去桂附。变而为六味。以治小儿。盖以小儿纯阳。无补阳之法。倘或先天不足。行迟脚软。阴虚发热。则用六味以补之。此仲阳变法也。乃薛氏则因此悟到大方。亦当以此补阴。而丹溪之补阴丸始废。然其方虽列于医案中。而未尝发明其为救阴之的剂也。至赵氏始大阐薛氏用此方之意。而以为圣方神剂。又不止治阴虚发热之一法。触处旁通。无不立应。而学人始善于用六味矣。然浙东惟四明医家。承受赵氏之学人多。
为善于用。浙西惟张卿子。亦稍用之。沿及三吴。不能解也。即读赵氏书者。亦懵然不觉。然赵氏加减之法甚严。又非薛氏之意矣。今录两家加减之法于后。并附愚意。惟学人择之。
薛氏治妇女郁怒伤肝脾。以致小便淋漓不利。月经不调。两胁胀闷。小腹作痛。寒热往来。
胸乳作痛。左关弦洪。右关弦数。此郁怒伤肝脾。血虚气滞为患。则变为滋肾生肝饮。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五味 当归 柴胡 白术 甘草原用六味双对减半分两。而加柴胡白术甘草当归五味。合逍遥而去白芍。加五味者。合都气意也。以生肝。故去白芍。而留白术甘草以补脾。补脾者。生金以制木也。以制为生。天地自然之序也。又一变而为滋阴肾气丸。治目神水宽大渐散。或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视物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白色。
熟地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生地 归尾 柴胡上为丸。辰砂为衣。每服十丸。白滚汤下。
独去山萸肉。而加柴胡生地归尾五味。仍合逍遥都气。肝肾同治。然用归尾生地者。行瘀滞也。柴胡者。疏木气也。去白芍者。恐妨于行之疏之也。名滋阴者。厥阴也。皆用五味者。虽合都气。然实防木之反克。泻丁之义也。去萸肉者。不欲强木也。
又一变而为人参补肺汤。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唾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人参 麦冬五味 当归 黄 (蜜炙) 白术 陈皮 甘草(蜜炙)姜引。
其义愈变化无穷。真游龙戏水之妙也。去泽泻而加参 归术麦冬五味陈皮甘草。夫白术之与六味。其化相反。焉得合之。曰从合生脉来。则有自然相通之义。借茯苓以合五味异功之妙。用归以合养血之奇。其不用泽泻者。盖为发热作渴。小便不调。则无再竭之理。理无再竭。盒饭急生。生脉之所由来也。既当生脉。则异功可以转入矣。且水生高原。气化能出。肺气将败。故作渴不调。此所以急去泽泻。而生金滋水。复崇土以生金也。薛氏苦心。可不知哉。
又一变而为加味地黄丸。又名抑阴地黄丸。以治肝肾阴虚诸症。或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喘。或热渴便涩等症。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柴胡 生地 五味加生地柴胡五味。复等其分。真愈出愈奇矣。柴胡从逍遥来。生地从固本来。五味仍合都气。其曰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喘。或热渴便涩。而总以肝肾阴虚。则知其阴虚。半由火郁而致也。故用柴胡以疏之。郁火非生地不能凉。故用生地。用五味者。仍泻丁以补金。补金以生水也。曰抑阴。为郁火太盛。非疏不可。疏之所以抑之。生地凉血。便有泻义。泻之所以抑之也。
又一变而为九味地黄丸。以治肾疳。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川芎 当归 赤茯苓川楝子 使君子上丸。空心温酒下。
以赤茯苓换白茯苓。而加川芎当归川楝子使君子。尽是直泻厥阴之药。仍是肝肾同治之法。
缘诸疳必有虫。皆风木之所化。是肝有可伏之理。但伐其子。必伤其母。故用六味以补其母。去泽泻者。肾不宜再泄也。
又一变而为益阴肾气丸。以治诸脏亏损。发热晡热潮热盗汗。或寒热往来。五心烦热。或口干作渴。月经不调。或筋骨酸倦。饮食少思。或头目不清。痰气上壅。咳嗽晡甚。胸膈痞闷。或小便赤数。两足热痛。或脚足痿软。肢体作痛等症。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剂也。
熟地(自制杵膏)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五味当归 生地(酒拌杵膏)上为末。入二膏加炼蜜丸桐子大。 砂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加五味子。仍合都气。当归生地二味。则从四物汤来。何也。其列症有发热晡热潮热。肝血亏矣。焉可再以柴胡疏之哉。最妙在胸膈痞闷一句。缘此症之闷。是肝胆燥火。闭伏胃中。非当归生地合用。何以清胃中之火。而生胃中之阴哉。盖一用柴胡。便为逍遥。入肝胆。不能走胃阴矣。一用柴胡。一去柴胡。流湿就燥之义。判若天渊。微乎微乎。
至赵氏则以为六味加减。须严。其善用六味。虽是薛氏启其悟端。而以上变化。概未透其根柢。故尽废而不敢用。见其合当归柴胡而去白芍。则反用白芍。名疏肝益肾。此则其聪明也。乃谓白术与六味。水土相反而禁用。初谓其立论高简。立法严密。后细参薛氏。毕竟薛氏博大。而赵氏拘浅。薛氏诸变法。似乎宽活。而其实严密。学人善悟其妙。而以意通之。大概以肝肾为主。
而旁救脾肺。脾肺安顿。则君相二火。不必提起。自然帖伏矣。
方论
以加味逍遥散六味丸治郁。自薛长洲始也。然长洲之法。实得之丹溪。越鞠之芎 。即逍遥之归芍也。越鞠之苍术。即逍遥之白术也。越鞠之神曲。即逍遥之陈皮也。越鞠之香附。即逍遥之柴胡也。越鞠之栀子。即逍遥之加味也。但越鞠峻而逍遥则和矣。越鞠燥而逍遥则润矣。此则青出于蓝。后来居上。亦从古作述之。大凡如东垣之补中益气。比枳术万全无弊矣。然岂可谓枳术之谬。而禁不用哉。
归脾汤乃宋严用和所创。以治二阳之病发心脾者也。原方止人参白术黄 茯神甘草木香圆眼肉枣仁姜枣。薛新甫加远志当归于本方。以治血虚。又加丹皮栀子为加味。以治血热。而阳生阴长之理乃备。随手变化。通于各症。无不神应。曰归脾者。从肝补心。从心补脾。率所生所藏。而从所统。所谓隔二之治。盖是血药。非气药也。后人见薛氏得力。亦漫浪效用之。而不解其说。妄为加减。尽失其义。即有稍知者。亦止谓治血从脾。笼统燥健之说。杂入温中劫阴之药。
而严薜一家之旨益晦。四明高鼓峰。熟于赵氏之论。而独悟其微。谓木香一味。本以嘘血归经。
然以其香燥。反动肝火而干津液。故其用每去木香而加芍药。以追已散之真阴。且肺受火刑。
白术燥烈。恐助咳嗽。得芍药以为佐。则太阴为养荣之用。又配合黄 建中。龙性乃驯。惟脾虚泄泻者。方留木香以醒脾。脾虚挟寒者。方加桂附以通真阴之阳。而外此皆出入于心肝脾三经。甘平清润之药。济生之法。始无遗义。古人复起。不易其说矣。
东垣此方。原为感症中有内伤一种。故立此方以补伤寒书之所未及。非补虚方也。今感症家多不敢用。而以为调理补虚服食之药。则谬矣。调理补虚。乃通其义而转用者耳。
此纯阴重味润下之方也。纯阴肾之气。重味肾之质。润下肾之性。非此不能使水归其壑。其中只熟地一味。为本羸之主。然遇气药则运用于上。遇血药则流走于经。不能制其一线入肾也。
故以五者佐之。山药阴金也。坎中之艮。坚凝生金。故入手太阴。能润皮肤。水发高原。导水必自山。山药坚少腹之土。真水之原也。水土一气。镇达脐下。山茱萸阴木也。肝肾同位乎下。借其酸涩。以敛泛溢。水火升降。必由金木为道路。故与山药为左右降下之主。以制其旁轶。二者不相离。观李朱拆用二味于他方。可悟也。丹皮本手足少阴之药。能降心火达于膀胱。水火对居。泻南即益北。而又有茯苓之淡泄以降阳。泽泻之咸。泄以降阴。疏瀹决排。使无不就下入海之水。此制方之微旨也。仲景原方。以此六者。驾驭桂附。以收固肾中之阳。至宋钱仲阳治小儿行迟齿迟。脚软囟开。阴虚发热诸病。皆属肾虚。而小儿稚阳纯气。无补阳之法。乃用此方去桂附。用之应手神效。开聋聩而济夭枉。明薛新甫因之悟大方阴虚火动。用丹溪补阴法不验者。以此代之立应。自此以来。为补阴之神方矣。赵氏得力于薛氏医案。而益阐其义。触处旁通。外邪杂病。无不贯摄。而六味之用始尽矣。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五脏。制方之原也。此方主治在化元。
取润下之性。补下治下制以急。茯苓泽泻之渗泻。正所以急之使直达于下也。肾阴失守。炀燎于上。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用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犹之补中益气汤用柴胡以升阳中之阴。用升麻以升阳中之阳也。升降者天地之气交。知仲景之茯苓泽泻。即东垣之升麻柴胡。则可与言立方之旨矣。
此方主用之味为桂附。即坎卦之一阳画也。非此则不成坎矣。附虽三焦命门之药。而辛热纯阳。通行诸经。走而不守。桂为少阴之药。宣通血脉。从下窜发。二者皆难控制。必得六者纯阴浓味润下之品。以为之浚导。而后能纳之九渊。而无震荡之虞。今人不明此义。直以桂附为肾阳之定药。离法任意而杂用之。酷烈中上。烁涸三阴。为祸非鲜也。或曰。仲景治少阴伤寒。用附者十之五。非专为保益肾阳耶。然仲景为寒邪直中阴经。非辛热不能驱之使出。附子为三焦命门辛热之味。故用以攻本经之寒邪。意在通行。不在补守。故太阴之理中。厥阴之乌梅。以至太阳之干姜芍药桂枝甘草。阳明之四逆。
无所不通。未尝专泥肾经也。唯八味丸为少阴主方。故亦名肾气。列于金匮。不入伤寒论中。正唯八味之附。乃补肾也。桂逢阳药。即为汗散。逢血药即为温行。逢泄药即为渗利。与肾更疏。
亦必八味丸之桂。乃补肾也。故曰当论方。不当论药。当就方以论药。不当执药以论方。
药论
(即名学医随笔。从董显臣本抄附。)昆布。本是纶布。纶音关。误纶为昆。故呼昆布。东垣肥气痞气用之。大抵千金有破积聚之语。读广济方有治膀胱结气。急宜下气。用昆布下。调和制作菜食。极能下气。然则昆布乃太阳正药。与缪氏云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能治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 疮。是又三阳并用者。然五方独于肥气丸及加减痞气丸。用昆布。其余皆不用。是又因其滑能破积血也。
广术即莪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属足厥阴肝经气分药。大破气中之血。气血不足者服之。为祸不浅。好古言孙尚药用治气短不能接续。(经言短气不足息者下之。盖此之谓也。
然中气虚实天渊。最宜详审。)此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舒气不长。似不能接续。非中气虚短不能接续也。若不足之短而用此。宁不杀人。又言其入气药。能发诸香。是又能入阳明也。
川乌辛温大毒。性轻疏。温脾去风。寒用附子。风用乌头。能随诸药为佐使。功同附子而稍缓。海藏云。补命门不足肝气虚。
巴豆。一名刚子。一名走阳子。出巴蜀而形如豆。故名。辛温有毒。肠胃药也。东璧言气热味辛。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可升可降。峻用则有戡乱劫病之功。微用亦有抚绥调中之妙。惟畏大黄黄连。而前人治积方。往往同用。是即抚绥调中之谓与。又为咽喉要药。取其辛能散结。猛烈之气。 能劫痰而开通道路也。先大夫言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非气实者不可妄用。用之须去心皮。熬令黄黑。捣膏入药。壳与油皆可用以治病。新者佳。
皂荚。即皂角。维HT 。乌犀。悬刀。皆其名也。辛咸温。有小毒。手太阴阳明经气分药。海藏云入厥阴经气分。以其能利上窍通二便。有疏泄之义也。故又言搜肝风泻肝气。然海藏本南阳正阳散内用皂角引入厥阴。故有此说。东璧言皂角属金。其味辛。其性燥。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足厥阴也。按正阳散活人止言治阴毒伤寒云云。列症不及囊缩。即海藏引用厥阴例。方云活人论厥阴药。并见阴症论并不以正阳治囊缩也。再考活人囊缩问答条中。又不及正阳散。然则海藏举正阳散为厥阴例。何所见也。海藏论厥阴烦满囊缩。只曰宜温之下之。亦不及正阳散。至王损庵论。囊缩论首载扁鹊孙真人。次活人。次海藏。而序方则止正阳回阳二方。确以正阳为治囊缩之的方矣。亦不知何所见也。岂因海藏以正阳属厥阴。而囊缩是厥阴中之一症。便以之通治与。又十八问阴症内列四方。亦不及正阳。独二十问手足厥冷脐腹筑冷一条为一见。又言脉一息七至以来。灸关元二三百壮。兼服正阳散。为二见。活人本以囊缩为厥阴死症。仲景原无治法。故但言遂以意寻比方仿治。而究不列方也。于是来阳伯徐春沂辈。亦不复有所更定参论。而但属之阴毒下耳。海藏引属厥阴。大抵以阴毒者。谓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三阴皆有之。但书列正阳。所治有面青。张口出气。心下硬。身不热。
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等症。是厥阴为多。故列于厥阴门。遂于汤液中有正阳散内用皂角引入厥阴之说也。
正阳散
附子 干姜 麝香 皂角 甘草

古月 发表于 2006/12/2 11:21:42

按:此文原发在《伤寒杂病论》研习 »资料库 版面。考量到该版的原限认证会员发帖的特性,经请示志一版主,先生认为此文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原不妨发于资料库,只是加一按语才宜。如果帖文能稍注意排版,当可更便于阅览。先生指示先放在理法方论版。

梁知行 发表于 2006/12/3 10:35:52

<<医宗己任编>>一书之前已经由llb1979先生上传到资料库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宗己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