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俞来自“病入膏肓”一成语中。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因此用“病入膏肓”来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唐代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说提及,“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孙思邈认为,一般人无法找到膏肓俞,如果能正确找到该部位,就可以治疗百病。到了1127年,宋代人庄绰患疟疾,久治不效,一名叫陈了翁的大夫为其灸膏肓俞后,庄绰竟然病愈了。此后,庄氏开始收集唐宋时期孙思邈、王惟一、石藏用、叶元善、潘琪以及僧仲等6位医家取膏肓俞的数十种方法,并加上个人见解编成《灸膏肓俞穴法》一书。
没有足三里方便要考虑方便性
页:
1
[2]